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08|回复: 4

海仁法师讲六即佛,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5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9)约六即:六即之理,遍于诸经。而隋朝智者大师,始发明其名。一、理即佛:谓众生本具佛性。本经云:‘汝与众生,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又云:‘十方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是谓理即佛。二、名字即佛:由闻法开悟,信解本具佛性,与佛无二。如经中阿难及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又:‘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是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因悟佛性,而称性起修,念念观照,烦恼不起,如本经中:‘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又‘心心流入,圆妙开敷。’谓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由观行加功策发,位至十信,先断粗惑,相似见佛性,谓之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从相似有功用道,入无闻道,历住、行、向、地、等觉、一心三观,分破无明,分证法身,名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从分证无用功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断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证清净法身。如本经中:‘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谓之究竟即佛。六即虽同名为佛,然相去天渊,圣凡有别。若知六而常即,则不生退屈心;若知即而常六,则不生我慢想。本经显理,是六而即,即而六。六而常即故,即事即理;即而常六故,即理即事。事理圆融,正是究竟即佛。
  (10)约时处:时通三世,谓过去、现在、未来。处通十方,谓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三世,无不有佛。本经所谈之佛,既非过去迦叶佛,亦非未来弥勒佛;既非东、南、西、北、四方,亦非四维上下,而是中央娑婆国土本师释迦牟尼佛。今释尊虽已入灭,然其所说法宝,尚在人间,塔寺所供,皆释尊舍利,及其圣像;故得谓之现在佛。
  在:即住义,一切众生,无不有住;五戒是人住,十善是天住,十恶是三涂众生住,三三昧是出世圣人住,首楞严大定,是佛住。现约迹门,则室罗筏城只桓精舍,是佛所住。佛为能住,故曰佛在,是主成就。
  室罗筏城,是憍萨罗国之首都,为波斯匿王所有,译云丰德,以其国财宝丰富,而人民又有多闻,好道,解脱等德,故曰丰德。只谓只陀,译为战胜,是波斯匿王太子之名。桓谓树林,精舍、是须达多长者,为佛而建,以供僧众,精修梵行之舍,弥陀经云:‘祇树给孤独园。’以须达多乐善好施,常以财物,周济孤独,人皆名之给孤独长者。长者欲请佛到彼国说法,佛遣舍利弗先往,觅地建立精舍,以安僧众。舍利弗独选祇园,因商之只陀太子,太子戏言,须黄金满地,方许出售。长者毅然搬运金砖,前往祇园,太子止之谓属戏言。长者云:今日之殿下,他日之君王,君无戏言,岂可失信。太子无奈,虽售园地,然坚持树林,仍属己有,用以供佛,故名祇树给孤独园。亦即本经之只桓精舍。佛于此敷演楞严大教,是处成就。合前信、闻、时、主、处、及后之比丘众,谓之六种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5: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7-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0-4 16: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29 09:3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6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