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08|回复: 2

[佛教生活] 十六观智:第三与第四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3.遍知智(思维智)(sammasana-nana)

在前一观智,修行者只体会到身心的因(生起),还没体会身心的灭——由于身迅速不断的生灭,对于见到生灭现象,修行者的智慧还很弱。如果修行者继续保持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见到生灭的身心,但这时候的智慧还不足以见到相续的空档。例如从坐姿变换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见到灭去的旧姿势(坐姿)。但坐着当下观照时,因为智慧还不够强,还无法见到生灭的身心。但他可以了解身心的三相:无我、无常。苦。而这还不是真正的当下,真正的当下要在第四观智才现前。

《清净道论》称此智为「审察遍知」。

在七清净中此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此智可以导致真实的道路——亦即下一观智。

4.生灭随观智 (udayabbaya nana)

此智是体会身心的生灭并且相续的感觉(妄执身心为相续的错觉),现在看起来事实上是身心生灭的分离现象——在(修慧)当下。在此观智修行者可以见到身心同时生灭,事实上,据佛所说,心的生灭比身的生灭快十七倍——只是修行者无法见到这么快的速度,他可以见到两者(身心)同时生灭。此智可以清楚地见到身心的三相,而见三相可以消除心中潜伏的烦恼,也就是爱、我(「我」的错觉)、见(邪见)和颠倒妄想。

此智可以告诉修行者修行正确与否。如果修行正确可以导致涅槃。正确修法生起的智见是观智(第四至第十二观智),如果修行错误就会产生观的染——有十种观的杂染称为毗婆奢那染。(见此智下一段介绍毗婆奢那染)。

如果毗婆奢那染存在的话,表示修行者的清净不足以厌离杂染(烦恼)——因为烦恼深沉而智慧微弱,不足以厌离它。这种染是由于偏定造成的,偏定的现象会使修行者偏离了观智,而使他执着于不同的境界,而这些境界很容易使他误以为是涅槃。这些境界包括光明、喜、舍等等。如果修行者以前修过禅定的话,会很容易偏定。他会发觉如果这种定境一再发生的话,对于修毗婆奢那是一种非常大的障碍。信太强或精进过猛也可能会成为障碍。这十种染可能会非常诱人,以致于修行者执着于境界之中,还迷糊地误认为这就是涅槃,甚至于他老师告诉他并非如此,他也不会相信。如果修行者不离开这些染着,他就无法进步至更上一层的观智了。

行道智见清净。如果修行正确的话,行道智见清净是此智(第四观智)所生的观智,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是正确之道,没有混杂烦恼、贪爱和迷惑。

行法的三相(无我,无常,苦)(注1)都包含在此智之中——因此这个观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修行正确的话,在此智可将三相看得很清楚。智慧越增长,烦恼就越断除;将身观照得很清楚的话,修行者就可以自己观察心法了。

(注1:见到行法的三相是用观禅(毗婆奢那),不同我们脑海中一般描述的印象。他们是:

1)觉了诸法非自作而是由缘的关系而起的,故得明了「无我相」。

2)觉了既有而无及前际后际的差别,故得明了「无常相」。

3)觉了生灭的逼恼,故得明了「苦相」。(佛音尊者,清净道论,第二十品,330页)。)

观的杂染(毗婆奢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种观的杂染:

1.光明。修行者见到亮光,这时侯他可能会误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因此满足于这种境界而起贪爱,但这是邪见,是他的「自我」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了。

2.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会一直思惟佛法,而这种现象会使他偏离当下。

3.喜。因为修行者偏定而感觉喜,而这是染(烦恼)。修毗婆奢那时是不会有喜的感受,因为体会到行法的三相(无我、无常、苦)不会导致喜的感觉。

4.轻安。有时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会生起:这也是偏定的现象,三相是不可能以轻安而体证的,这种情况下智慧也不会增长。

5.乐。乐的感觉也是偏定。乐一生起,就无法见到苦了。

6.胜解。这会造成修行者误以为他已见到涅槃了,而甚至他老师告诉他事实并非如此的时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师的话。这是由于信太强而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励。太过坚忍或精进会令行者感到疲惫,而使他的心变得不太清楚,妄想就会生起。通常进和定要保持平衡,太过精进会导致妄想,太过偏定会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现起。念住太强会导致偏定而使修行者会看到幻像(眼前现起各种图样),然后他会迷失身心的所缘——亦即他会偏离当下而无法继续修行。

9.舍。有时猛利的舍念会生起,而修行者会误以为他没有烦恼了-烦恼为涅槃所灭;但他仍有邪见的烦恼(痴),而贪和瞋也只是暂暂时地平息,这种情况下他是无法继续修行的。

10.欲。修行者会对所有观的染感到快乐,并且满足于维持现状,而因此无法继续修行。

毗婆奢那染是一种观禅的杂染,是由于偏定而产生的,这种情况修行者会产生他已经没有烦恼或已经达到涅槃的错觉。他这种认为「我」已经达到涅槃的感觉是不清净的,因为他是以心中有一个「我」的方式在修行。(这已经不是毗婆奢那四念处禅观了,因为毗婆奢那不是用一个「我」在修行)。

这些感觉对于修奢摩他是好的,但对修毗婆奢那却是不好的。因为奢摩他(定)会助长幻像,所以奢摩他需要很强的定,但毗婆奢那并不需要。

观的染不会发生在三种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确方法修毗婆奢那的人。这种情况下所生的烦恼不会是观的染。

2)修行不太精进的(不太精进,偏定的现象就不会产生)。

3)成就圣道,知道正确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观的染的时候,他很快就能清楚地见到生灭的身心,在七清净中,此智(第四观智)至第十一观智称为─行道智见清净。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1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