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7|回复: 20

[学佛文档] 悟道法师:五戒相经笺要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悟道法师:五戒相经笺要

五戒相经笺要  悟道法师主讲  (第一集)  2009/4/8  中国山东省海岛金山寺  档名:WD11-003-0001

  佛陀教育网络佛学院的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悟道在此地跟诸位同学一起来学习,我们这次要跟大家一起学习的科目是《五戒相经笺要》。

  在还没有正式跟大家学习这部经之前,首先把讲经的因缘简略的跟大家报告一下。我们网络佛学院开办以来,已经有六年多,我们的学员也不断的增加。过去依照我们佛学院院长上净下空老教授,他所指导的方式来学习,大家学习了这么一段时间,也不断的在提升,特别在德行这个方面。这些年来,我们常常听到净老教授的提醒、呼吁,要落实《弟子规》、道家的《太上感应篇》、《佛说十善业道经》,出家的同学要再加上《沙弥律仪》。出家同学有四个根要学习,在家同学也要学习这三个根,这三个根就是我们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的基本教育。这段时间我们可以说常常听到老教授的提醒、劝导,因此我们网络佛学院大家也依教奉行,也是以这个为我们学习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进一步的提升到学习经教,所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必定会有成就。如果没有这四个根的学习,我们净老教授也讲了,我们经教学的再多,都变成佛学,不是学佛。佛学结缘,这生在佛门里面种善根、结法缘,但是这生得不到结果,不能成就。这个不能成就,也就是不能作佛、不能成佛,要再等来生来世。如果我们想在这一生有决定的成就,这一生就要作佛,我们修学净土法门的同学,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生的目标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度众生,我们如果想在这一生达到这个目标,这三个根的学习就不能够疏忽,否则我们这一生修学又要落空,又要等来生来世。我想每一位同学大家心里都希望这一生有个结果,有成就,这是大家心里共同的一个想法,因此我们要达到这个目标,就不能疏忽掉净老教授殷切的教诲。

  过去悟道在世界各地奔走,时间可以说都不太一定,也没有时间在网络上跟大家见面,一起来学习。这次因为去年,我们净老教授家乡,庐江实际禅寺举办「百七护国息灾三时系念大法会」,这个因缘,才有时间定在一个地方。到了去年十月份,山东海岛金山寺齐素萍老菩萨,又邀请到金山寺来做护国息灾法会,在此地停留的时间到目前已经五个多月,也很难得有这个因缘定在一个地方来学习。在金山寺这段时间,我们每天跟此地的出家同学在一起学习《沙弥律仪》,每天早上九点到十点这个时间学习这门课程。在网络佛学院,在家的同学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因此在网络上,我看到大家学习《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另外有加上《了凡四训》,还有记功过格这些课程。这次因为我们在此地学习《沙弥律仪》,我们网络组满居士跟梁居士希望悟道能够一个星期跟同学讲一点东西,一个小时到二个小时。在此地每天下午要做系念法会,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的时间只有上午。上午我们原来安排的,九点到十点是《沙弥律仪》,其它时间常住也有工作,就不太好安排。因此我们就想到,不如我们一个星期抽出一天的时间,刚好我们网络组也是要求一星期一个小时或二个小时。我就临时想到不如每个礼拜三上午九点到十点,我们上《沙弥律仪》课这个时段来录像,在我们现场录像,录《五戒相经笺要》。在我们现场的出家同学,大家也可以一起来学习,因为我们沙弥课《沙弥律仪要略增注》,沙弥十戒前面五条戒跟五戒都完全是一样的,我们现在也是学习到第一条,不杀生这条戒,因此我们利用这个时间在现场录像,跟大家一起学习《五戒相经笺要》性质是相同的。

  实在讲五戒是一切戒律的根本,可以说所有的戒都是从五戒发展出去的,包括我们现在学习的《沙弥律仪》也是一样,前面五条就是五戒,跟这个性质是相同。我们网络的同学大多数是在家居士,所以我就想来学习五戒,讲五戒更适合,五戒也可以补充我们现在学习三个根的基础。一般我们学佛的同学都知道,入佛门一定先受三皈依,再学五戒,所谓五戒十善,三皈五戒。戒律这门功课,在现前这个时代,佛门里面可以说是一门比较冷门的功课。一般我们现在听经学教,学习各种法门的还是比较多,但是学习戒的就比较少,从戒律去深入的就更少。现在我们不要说深入,就是对于戒律一般的常识,可能我们连概念都不太清楚。所以现在讲经法师还有不少,但讲戒的法师就非常稀有。但是我们佛法的修学,不管哪个法门,戒定慧三学称为三无漏学,我们修学任何法门都离不开这个总的原则,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戒是第一个,没有戒的基础,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门,心要得定很困难,会有很多障碍,定得不到,当然也不能开智慧。没有得定,智慧不是本性的般若智慧,是佛经上讲的世智辩聪,听得多,懂得很多,也会讲的头头是道,但是解决不了问题。什么问题?断烦恼、伏烦恼这个问题。这就是没有定,没有开显自性的般若智慧,转不了烦恼,还是被烦恼所转。为什么得不到定慧?因为没有戒。因此世尊当年在世,特别勉励在家出家同学五年学戒,五夏专精戒律,不杂余学。戒律学好才可以去听教参禅,没有这个基础参禅不能大彻大悟,学教不能大开圆解,我们修净土念佛的人不能达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可见得戒的重要。

  现在提到戒,大家概念上比较不清楚。我们这次讲这部经的因缘,在此地我们学习《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我也把近代律宗的祖师弘一大师,他一篇演讲录里面谈到有关戒律方面的这些常识,提出来跟大家报告。今天我们在网络上,还是把这篇介绍戒律的大意节录出来,跟诸位同学来分享。首先我们对于佛门的戒有一个清楚的概念,进一步再来学习、再来落实。我们还没有介绍这个之前,我也摘录了《印光祖师文钞》一篇开示,这篇开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开示,这篇先跟大家提出报告。

  「言持戒,且先守佛两句略戒。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两句包罗一切戒法,了无有遗。此系如来戒经中语,文昌帝君引而用之于《阴骘文》。此两句泛泛然视之,似无奇特。若在举心动念处检点,能全守无犯,其人已深入于圣贤之域矣。凡起心动念,不许萌一念之不善,则诸戒均可圆持。律,不独指粗迹而已,若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而因果又为律中钢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瞒因昧果,皆为违律。念佛之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

  以上是摘录《印祖文钞菁华录》的一篇开示,这是讲到持戒。印祖给我们讲,「言持戒,且先守佛两句略戒」。言持戒就是讲持戒,讲到持戒这桩事情,我们先守住佛给我们讲的两句略戒,略戒就是简略的戒。这两句虽然是简略,却是所有一切戒律的总纲领、总原则。这两句略戒我们也经常听,「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是恶事,不管大恶、小恶都不要去做;众善,凡是善事,再小的善事也要去做。印祖给我们开示,这两句「包罗一切戒法,了无有遗」。所以我们讲到持戒,就是断恶修善,这两句话已经包括所有一切戒法,没有遗漏的。所以从这两句略戒来看,它也是广大无边的。凡是一切恶都不能做,所有一切善都要去做,这样就符合戒律的精神。我们首先有这个概念。

  印祖给我们讲,「此系如来戒经中语」,这是释迦如来在戒经当中讲的话,文昌帝君引用在《阴骘文》里面。《文昌帝君阴骘文》,我想我们同学大家都看过,在《安士全书》前面,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批注。清朝周安士居士引用三教典籍来批注这篇文章,注得非常好,我们净宗十三祖印光祖师特别推崇、特别赞叹。印祖一生三部书印得最多,第一部是《了凡四训》,第二部是道家的《太上感应篇》,第三部是《安士全书》。民国初年,在苏州灵岩山,印祖办了个弘化社,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佛经流通处,印经布施结缘,这三本书印得最多。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印祖的一番苦心,他为什么这三本书印得最多?这三本书主要是讲因果报应的,就是我们净老教授常常提的因果教育,《弟子规》是伦理道德教育,《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这是讲到因果教育。刚才我们念到这篇文,因果是戒律的钢骨,好像我们盖房子的骨架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印光祖师是把这三本书代替了戒律。因为现代佛门这个戒,没有通达戒律的律师来给我们指导、给我们讲解,甚至进一步在生活当中教我们怎么去落实。实在讲在现前这个时代,学佛的人也不晓得该从那里下手,受了戒不知道怎么持戒,只是受一个名义,具体应该怎么去落实是非常模糊的。因此也产生很多困扰,不但得不到戒律的受用,反而增加了很多困扰,这是我们现前所看到的。原因就是现在讲戒的人很少,真正懂得戒律的人就更少。没有真正对戒律学通达明了,没有这样的人来给我们说明、教导,当然我们受了戒,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有很多困难。因此印祖就以这三本书来代替戒律,是有他的道理的。

  我们学佛,皈依了,当然对于戒律方面也不能不再进一步的去认识跟了解。印祖给我们讲,文昌帝君引用这两句略戒来解释《阴骘文》。「此两句泛泛然视之,似无奇特」,这句话也是讲到我们一般人的这种心态,这两句话可以说是老生常谈。所以过去白居易去见鸟窠禅师,请问他有什么高深的佛法。禅师给他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讲:这个三岁小孩子都懂,常常听到人家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老生常谈,听得都耳熟了,这有什么奥妙?禅师再进一步给他讲,他说:三岁小孩会说,八十老翁也做不到。就是三岁小孩子都会讲,但是活到八十岁的老人家也未必能做得到。毕竟是一个明心见性的禅师,所以他讲的话跟一般人就不一样。一般人看到这两句没什么,这大家都懂!就是此地印祖给我们讲的「泛泛然视之,似无奇特」,也没有什么很奇特的地方,很特别的地方。我们看不出什么奇特,是因为我们泛泛然,泛泛然就是没有用心,没有深入这两句话的深意。

  所以印祖给我们讲,「若在举心动念处检点,能全守无犯,其人已深入于圣贤之域矣」,这段三句话就是重点。这两句略戒,如果我们用在举心动念这个当中去检点,能够全部遵守,没有违犯,这个人已经深入于圣贤之域,已经入了圣贤的领域,不是一般的凡人。这个就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在举心动念。举心动念,我们要时时刻刻、在在处处的去检点,也就是去省察,我现在这个心,起的这个念头是什么样的念头,是善还是恶?儒家、道家、佛家,儒、道也都有讲到举心动念。所以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基本还是在举心动念当中去检点。如果能够在举心动念检点,能够不违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略戒,这个人已经深入圣贤之域,我们学习就要在这个地方去学习。所以,诸位同学能够记功过格,这是非常难得;但是记功过格,我们必定在举心动念当中去检点,这样才会有效果。一念私心起来你要发觉,我这个念头是私心、私欲,错了,要把它转过来,给它改正过来,这就是真正的修行。所以儒家讲格物,格是格斗,物是物欲。跟谁格斗呢?跟自己的私心、欲望、贪欲格斗;在佛门讲,就是贪瞋痴这些烦恼,给它格除,让我们心地恢复到清净,这跟戒律的精神就相应。

  所以印祖接着给我们讲,「凡起心动念,不许萌一念之不善」,就是不允许有一念不善的心,要去害人损人的心都不可以有,「诸戒均可圆持」。这是讲到戒的根本,这叫从根本修,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心下手。我们一般讲身口意三业,这是从意,就是心这个地方下手,心是一个主宰,心修正了,身口跟着就正了。在《了凡四训》也讲到改过,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心是最根本的。能够从心上改,外面身口枝枝叶叶就跟着改正;如果心还一下子改不过来,要从身口先去改,先去防范。因此我们也不能小看中国传统儒、道这两家,他们修学都讲到心地,因此他学习直接可以入大乘佛法,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所以儒、道讲到这方面,比佛法小乘还要更深入一层,从心地。我们看小乘的戒律,都是戒身口七支。所以唐朝以后,小乘佛法在中国佛教就不盛行了,大家都直接学习大乘佛法。这个原因就是过去中国读书人,甚至没有读书的人,大家也学习圣贤之教,因此学习大乘佛法就很容易成就,道理在此地。

  下面讲律这个字,「律,不独指粗迹而已,若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粗迹就是比较粗显的迹相,就是在表面的。我们在家有在家居士的律仪,出家同学有《沙弥律仪》,前面十条是戒,后面二十四门是威仪,这些都属于律的范围。律的主要精神是主敬存诚,如果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主敬存诚都是讲我们的心地,这句话我们也常常看,但是我们在这方面还是不得力,因为没有做到主敬存诚。为什么没做到?因为我们对主敬存诚,实在讲,特别我们现代人,没有读圣贤书,什么叫主敬存诚?这个字会念,大概的意思也知道,但是深入的就体会不到。体会不到,当然在举心动念要来修学,他就有困难。印祖也给我们讲,佛法在恭敬中求。有人请教他老人家,佛法这么好,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速的成就。印祖就讲了「诚敬」两个字,至诚恭敬,他说这是成佛最快的。所以印祖在《文钞》讲「诚敬」两个字,是入道最直接、最快速的一个方法。他讲了四个妙,妙妙妙妙,讲了四个妙。如果你能够主敬存诚,一部经念下来,不管哪部经典,真的你就开悟了,而且还可以像六祖一样就证悟了。但是我们现在粗心大意,感受不到。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习的。

  所以过去清朝曾国藩先生讲,他说他就是这个敬,他还学不来,他学得不够。曾国藩也是清朝末年时候的贤臣,都是读圣贤书的人。当时太平天国,如果没有他,清朝就提早亡国。所以曾国藩在当时对国家的奉献非常之大,他真有学问。所以我们净老教授也常常在讲席当中提到。他在自己的书斋,他读书的地方,他写了三个字「求阙斋」。我们一般人都是要求圆满,他要求欠缺,事事不要都太好,欠缺一点好,所以他书斋的名称叫求阙斋。他当时做官做到两广总督,四个省的总督,不止两广,四个省,等于小皇帝一样。但是毕竟他是有学问的人,功高震主你就危险了,他懂得进退,所以就回到家乡去了。以前我也很喜欢去买《曾国藩家书》,他写信回家教训这些子弟,有佣人不可以用佣人,不能养成坏习惯,扫地、做这些粗活,豪门子弟都要去干。他官做这么大,下面佣人很多,他规定就是他们这些子弟,不可以让佣人去做这些事情,这些子弟要去学打扫、扫地。有机会我再买这个书给你们看,他的家书,就是写信给他们家人的。他说他这一生就是恭敬还学得不好,诚敬学得不好。知道自己学得不好,他就会再进步、再提升。如果自己觉得我都很好,学得都很好,那就不会进步了。

  主敬存诚为什么是我们修学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们一般讲,做一件事情,你能够给它做得好,关键都在一个敬,所谓敬业精神。敬就是你对这个事情你负责,表示你对这个事情很恭敬,你就做得好;这个事情做不好,就是你对它不恭敬。比如说我们鞋子乱摆,那是一桩事情,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乱摆?你对那双鞋子不恭敬,乱丢;对它恭敬,你就会给它摆得整整齐齐,摆到一定的地方,不会东丢一个、西丢一个。所以我们学主敬存诚,从生活当中小细节去学,这就是学习主敬存诚。我们这四个字学会,你很快就成佛。我们见到佛像就像见到真佛一样,你马上就成佛。我们现在见到佛像,那是泥塑木雕的,恭敬心就生不起来。所以我们也可以举一个例子,大家现在对我们净老教授非常恭敬,如果他老人家到现场,我们坐着听经,大家连呼吸都会很恭敬,可能大家有这个经验。这个谁教的?没有人教,是你自己恭敬心表现出来的。因为你对他恭敬,所以你自自然然行为就是这样。看到相片,那是相片,就不一样。当然相片跟本人是有不一样,但是如果你看到相片跟看到本人是一样,那你看相片跟接触本人就没两样,都是那么恭敬。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佛像就跟看到真佛一样,佛像就变成真佛,由我们的心在转变。所以我们心一转过来,就像《华严经》讲的,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善财为什么成佛?就是这个道理。印祖讲的诚敬,看一切人都是佛,当然他一生就作佛、成佛。作佛跟不作佛都关键在我们自己的心态,我们心转过来就是佛,转不过来就是凡夫,跟外面境界不相关,关键在自己。

  所以在《经律异相》也有个公案,以前有一个人他傻傻的,没有智慧,拿很多供养去供养一个出家人。那个出家人又是破戒,又不守清规,又骗人的,看到这个傻瓜来了,刚好跟他开开玩笑。拿了很多供养,他说要来修行,要来求证果,供养他很多的财物。然后出家人说,好,来,房子里面四个角落,你先蹲在东边的角落,拿个香板给他打一下,你证得须陀洹了;再到那个角落,再蹲着,再打一下,证二果斯陀含;再到那个角落,再蹲着,再打一下,三果阿那含;在这个角落,再打一下,好,你证阿罗汉果了。这四个角落打完之后,那个人真的证阿罗汉果,起来赶快给他顶礼膜拜,当场就示现神通。那个出家人吓得说,跟他开玩笑的,怎么他真的证阿罗汉果?从这个公案你就知道他为什么证果?他的心!他的心真诚,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执着那个出家人什么好的不好的,他没有,他都恭恭敬敬的,把他当作是最好的善知识。所以从这个原理来讲,善财他为什么一生成佛,就是这个道理。你心转过来,成佛很快;转不过来,就慢慢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阿僧祗劫、无量劫。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讲,「悟则剎那间,迷闻经累劫」。

  所以印祖给我们讲,「若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而因果又为律中钢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瞒因昧果,皆为违律。」这段话也非常重要,我们特别对因果要慎重,因果又是律当中的一个骨架,如果一个人他不知道因果,不相信因果,以及瞒因昧果,瞒因昧果就是错落因果,我们学习到后面戒律的部分都会提到,因果他搞不清楚,所以叫瞒因昧果。这都是属于违律,违背律的精神、原则。下面这段话也是我们念佛人非常重要的,「念佛之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我们念佛的人举心动念,念头常常跟佛相合,合就是相应,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一道就是说同时的你都在修行。你只要举心动念跟佛相合,戒律、教下、禅、净同时都在并进,都在其中。我们学习戒律,这个开示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要特别来学习。

  今天是第一天跟同学来报告这一段,后面我们下一次再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就是弘一大师的这篇演讲,对于戒律的介绍。今天时间到了,就跟诸位同学学习到此地,祝大家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五戒相经笺要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二集)  2009/4/16  中国山东省海岛金山寺  档名:WD11-003-0002

  佛陀教育网络佛学院的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跟大家报告讲经因缘,这次我们选讲的经典是《五戒相经笺要》。在第一集讲经因缘里面,跟诸位同学报告学习印光祖师在《菁华录》里面有关持戒的一篇开示。这篇开示文字不多,但是已经把持戒主要的精神、戒律的纲领,很简要详明的给我们说明了。因此我们在《五戒相经笺要》的课程里面,每一次播出,我想也需要把这篇开示,作为播出的片头。为什么每次我们都要读一遍?这个用意主要是时常提醒。我们每次看,每次提醒一次,这样印像才深刻;如果我们只听过一遍,或者看过一遍,印像不深。这个道理也是我们净老教授在讲席当中常常提起的,所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它才起作用。如果时间太短,我们熏习的遍数不多,印像不深刻,这样所起的作用、力量就非常的微弱。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离不开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常讲的专一,要专精,一门深入,这样我们修学才能有成就。这个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自古以来不管世出世间法,教学重点都是在这个原则上。我们同学对这个修学的要领方法,必须要牢牢的记在心里。

  印祖给我们开示戒律的精神、修学的要领,戒律的精神就是佛在戒经讲的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简单讲什么叫戒律?戒律的作用是什么?它教我们是教什么?就是教这两句话,简单讲就是断恶修善,诸恶莫作是断恶,众善奉行是修善。在戒经上讲,诸恶莫作是止持,止是停止,佛规定不允许我们去做的事情,我们停止不再做了。就是恶事、不好的事情,从今以后停止,不再继续做,这个戒就叫止持。作持就是好事、善事,你应当要去做的。凡是有利益众生的事业,我们有缘遇到就应当要去做;没有因缘做,也要常常存善心,要去帮助众生,这就是作持。所以戒律它主要的精神,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我们常听,但是我们却不可以疏忽或者轻视。如果我们疏忽,戒就学不好,学不好后面就影响我们得定,心定不下来就开不了智慧,开不了智慧就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人生的大问题,生死的问题,这是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其次就是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没有智能是无法去解决。但是智慧必须由戒定来,戒是第一个条件。我们看看祖师这个开示,这篇文章,我想我们每一次播出,片头字幕都先打出来,我们每次可以看一遍,每次可以提醒一遍。这个要领、精神我们抓住之后,我们再来学后面的戒,也就有一个下手处。

  今天我们还是把这次讲经的因缘,再做一个报告。我们这次讲经在第一集报告印祖的开示,今天第二集,我们跟大家报告的是弘一大师的开示。这篇开示在《演讲录》里面,我把它摘录出来。在《弘一大师演讲录》,有一篇「律学大意」,就是给我们简略介绍戒律的一篇文章。「律学大意」的内容是简单给我们介绍三皈、五戒、八戒(八戒就是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这在佛门的律仪戒里面,我们学佛的同学也常常听到。但是在现前这个时代,佛门四众弟子对戒学这方面是非常陌生,可以说非常生疏。主要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没有真正通达戒律的善知识来给我们指导;另外,学习的人对这方面也比较疏忽,知道戒律很重要,但是还是偏重在经教、各种法门的学习比较多。虽然知道戒律重要,但是并没有具体、很踏实的来学习这个基础课程,因此我们对于戒学这方面,可以说非常的缺乏。不要说去落实,就是有些基本的概念、常识,恐怕我们都不知道,因此我们也有必要作个概略的认识。弘一祖师这个开示,就非常适合我们。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弘一大师的开示,就是戒律的简介,简单介绍。

  首先讲,「三皈、五戒、八戒,皆通在家出家」。我自己学佛也几十年,十六岁接触佛法,十九岁接触到净老教授讲经,一直到今年五十九岁,听经也有四十年的时间。包括前面刚接触佛法,听其它法师大德讲经也有三年,前后也有四十三个年头,但是对于戒律这方面实在讲是非常陌生的。过去我们对于戒律的一个概念,大部分是在听经当中听净老教授提起,自己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的去理解。所以过去我们总认为,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是佛给在家人制订的,过去我们总认为是这样的。看到弘一大师这篇演讲,我们才明白,「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皆通在家出家」,在家出家是通用的。就如同净老教授在讲席当中常常提起的和尚、阿阇梨、法师,这个名称通在家出家,跟这个意思也有相通。我们看到弘一大师这个开示才知道,原来三皈、五戒、八关斋戒,不是只有限定在家人,而是在家出家都可以去受的。

  下面再给我们进一步说明,「蕅祖从比丘戒退至三皈人」。这是举出蕅益祖师,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初亦受比丘戒,后来退戒,退到三皈人,退到入佛门三皈依的一个人。从这个地方我们有一个观念,也必须要认识清楚,我们现在很多出家人,也都去受了比丘戒,不但受了比丘戒,也受了菩萨戒,所谓三坛大戒,第一坛沙弥戒,第二坛比丘戒,第三坛是菩萨戒,受了戒,我们是不是真有戒?实在讲是没有,下面大师还会给我们解释。我们去受了戒,没有戒,也谈不上退戒不退戒。你真有了,你做不到你退,这才能叫退戒。如果我们戒都没有得到,你退什么?这都谈不上。这点我们也必须要能够理解。这是讲蕅益祖师从比丘戒退到三皈依。下面讲,「只有三皈亦可算出家人」。只有三皈依,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我们一入佛门要先受三皈依,因此现在道场有很多人来受皈依。受了三皈依也就可以剃度,就可以算出家人。没有受戒,你只要受三皈依,也可以剃头圆顶。所以只有三皈依,也可以算是出家人。

  「又单持五戒亦可算出家人」。又,再进一步给我们讲,如果你三皈后,单单受个五戒,也可以算出家人。我们一般在道场就很少听到这个说法,我们在「律学大意」中看到弘一大师给我们说明,三皈五戒都可以算出家人,单单持五戒可以算出家人。下面给我们讲,「因剃发以后,必先受五戒,后再受沙弥戒,未受沙弥戒之前,止是五戒之出家人」。这是讲我们剃头、圆顶,我们剃度那天就要先受三皈依,然后要先受五戒,受五戒之后,学了一段时间,再去受沙弥戒,按照顺序是这样的。但是现在我们没有在戒律方面深入的去认识,总是认为一剃头就是受沙弥戒,我们总是这样认为。我们看到《演讲录》才知道,一剃头应该是先受三皈五戒,然后再受沙弥戒,这也是有道理的。实在讲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包括八关斋戒,都是从三皈五戒这个基础上发展的,这是最基本的戒。最基本的戒学不好,你再学更多的也学不成,这点我们必须要肯定的,这样我们才会重视基础的学习。如果这个不肯定,我们人往往都会有好高骛远这样的心态,基础的学习这个根扎不稳,这个根扎不稳往后你就很难发展。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未受沙弥戒之前,止是五戒之出家人」。你剃头、圆顶先受三皈五戒,在还没有受沙弥戒之前,只是一个持五戒的出家人。

  「故五戒通于在家出家」,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才说五戒它是通在家出家。不是说五戒只有在家人可受,出家人就不能受五戒,也不需要受五戒,直接就受沙弥戒,不是这样的,而是应该要先受五戒。所以「有在家优婆塞、出家优婆塞之别」。优婆塞(女众叫优婆夷)是印度话,翻成中文的意思,优婆塞是近事男,优婆夷是近事女。近是亲近,事是奉事,亲近、奉事佛陀教育的男众女众就叫优婆塞、优婆夷。已经受了三皈五戒,亲近佛门,这样的男众女众。一般我们看到优婆塞、优婆夷,总认为专门对在家众的,但是看到「律学大意」里面讲的是通在家出家,所以有出家优婆塞、在家优婆塞,当然也有出家优婆夷、在家优婆夷。

  下面再举出一个例子,「如明蕅祖之大弟子成时、性旦二师」。这是明朝末年蕅益祖师,我们净宗第九代祖师,他两位大弟子,一个成时法师,一位叫性旦法师。成时法师,他是整理蕅益祖师的《净土十要》,性旦法师整理《弥陀经要解》。他的著作,他这两位弟子帮他整理流通的,包括《蕅益大师全集》,现在《全集》也都有流通。这两位是当时的佛门大德,他的老师蕅益大师,到最后自称菩萨戒沙弥,他受了菩萨戒,得到菩萨戒。在出家五众,他只有做到沙弥戒,他从比丘戒退戒,到最后定位在菩萨戒沙弥。看到老师只自称沙弥,学生连沙弥也不敢称,觉得自己的道德学问,远远不如老师,所以他们只自称出家优婆塞,是一个受持五戒的出家人。这是举出明朝蕅益祖师两位大弟子的例子,来给我们做证明。这段就是给我们讲三皈五戒通在家出家。我们净老教授一生就是给人家传授三皈五戒。所以我们看皈依证都印的很清楚,他三皈五戒的仪轨就是采取弘一大师的,弘一大师是采取释迦牟尼佛当时给人授三皈五戒的仪轨。我们看到这段开示就明白,学三皈五戒不限定于在家人,出家人也是要学习。

  下面一段讲八戒,八戒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八关斋戒。「八戒亦通在家出家,《药师经》中说:比丘亦可受八戒,比丘再受八戒为欲增上功德故。八戒亦通于僧俗。」这段是讲八关斋戒,它也是通在家出家。过去我们也是认为,八关斋戒是佛为在家居士制订,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特别为在家居士来制订的。现在看到这篇开示,我们才知道这个也通出家人。大师在此地也举出经典里面讲的根据,他也不是随便乱说的,这是在《药师经》当中说的。佛在《药师经》里头所说的,出家人也可以受八关斋戒,就是你真正得了比丘戒,可以再受八关斋戒。比丘戒的戒律各方面都比八关斋戒要详细、要圆满,得了比丘戒的人有必要再受八关斋戒吗?那不是多此一举吗?下面有解释比丘为什么还可以再受八关斋戒,因为比丘再受八戒为欲增上功德故。你真正得到比丘戒,再受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这是在增长你的功德,在佛门戒律讲叫增益戒。增就是增加的增,益就是利益的益,它这个戒在增长、增加你的功德利益。所以他再去受八关斋戒,叫增益戒。从这个地方,八关斋戒亦通于僧俗,这也通僧俗。所以我们综合上面这两段开示,三皈、五戒、八关斋戒都通在家出家,不是限定在家人学,出家人也是一样要学习。

  弘一大师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我们中国佛门,大家公认的律宗祖师,对戒律方面有深入的修学。当然他给我们讲的都有根据,他不是自己讲的,是有根据的。他在律学方面下了很深功夫,因此他所讲的话,也就代表权威性,绝对不会错,为什么?因为有经典根据。我们平常人为什么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深入律藏,也就是经律论三藏,律藏部分,我们没有进一步的去学习。所以我们看看祖师大德的开示,我们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让我们对于戒学方面的一些观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接着再看下面,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给我们讲三宝。上面两段文是给我们简单介绍,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是通在家出家,先给我们提示这一点。这点也是告诉我们,不但在家同学,出家同学都要从这个地方来学习,这是一个基础。

  接着后面再进一步给我们解释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这些律仪戒的一个简介。首先介绍三宝,「三宝有四:一、理体三宝,二、化相三宝,三、住持三宝,四、一体三宝。」这里给我们讲有四种三宝。我们接着看下面,「住持三宝较浅显」,四种三宝单提出住持三宝,为什么?因为大师怕一般人不能体会、不能理解,三宝讲得太深,一般人体会不到。所以在四种三宝里面,只有提出住持三宝,这个比较浅显。皈依三宝是入佛门第一个条件,因此我们净老教授在为人传授三皈时,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讲得很清楚,也非常明白。我想我们同学应该都有看过这本书,或者听到光盘,或者网络的开示。如果还没有听过的,我建议还是要去听,或者请这本书来看。如果需要这些数据,可以跟我们网络组联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三皈传授》这本书,就把皈依三宝重要的意义给我们说明了。弘一大师在这个地方,也是很简单的介绍。

  他下一句话很重要,「重要需明了三皈之意义。受三皈时,师父所说要十分明白,听不明白或者有疑,则不得三皈」。这个给我们提示出来,受持三皈依、皈依三宝最重要是需要明了三皈依真正的意义。如果这个意义不懂,甚至误会、错解了,就得不到皈依真实的功德利益。因为你一入佛门,你的方向,你的观念,一开始就错了,一错就错到底。要明了三皈之意义,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多看净老教授讲的《三皈传授》,我们自己明了,也可以再转告别人,辗转的去告诉别人,让大家对于皈依三宝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这样学佛才不致于学错,这非常重要。另外一本就是《认识佛教》,这个也非常重要。这是我们现前佛门四众弟子责无旁贷的,要让社会大众对佛教本来的面目,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不能再让社会大众产生严重的误会,认为佛教是迷信,这点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四众同学大家要同共发心,这个书要多流通。你认识的亲戚朋友,有缘、有机会都要去告诉他们,我们平常讲机会教育,有机会我们就要把正确的观念,让他们能够明白。

  下面讲受三皈依仪式的时候,这也非常重要。首先我们对于三皈的意义,要很清楚、很明白,丝毫没有疑惑,知道自己为什么接受三皈依,受了三皈依之后,应该怎么来修学。这都没有疑惑、明白了,接受仪式的时候「正授时」,就是法师给你正式传授三皈依的时候,就是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明白之后,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时候「最紧要,应十分注意」,你心要全神贯注。「发心受戒」,如果我们发心要去受戒,「应先了知三皈意义」。我们还没有受戒之前,应当先明了知道三皈依的意义,三皈依明了之后再去受戒。「又当正授时,要在先皈依佛等三语注意,乃可得三皈。」就是你对三皈的意义明了之后,没有怀疑,没有疑惑,正式接受三皈依的时候,阿阇梨给你传授,首先要在皈依佛,下面等三语,等就是皈依法、皈依僧,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句话的时候要特别专注、注意,就是说你的心在这个当中要非常专注,这时候心里不能想其它事情,这样才可以得到三皈,这是很重要的。

  上面我们简单把三皈介绍到此地,下面就是给我们介绍五戒。「五戒:杀、盗、淫、妄、酒。师说明五戒时,切要用白话,浅近、明了、易懂。受戒者听毕,应先思量如是诸戒能持否,若不能全持,或一,或二,或三,或四,皆可随意;宁可不受,万不可受而不持。」这段话首先给我们讲五戒的戒相,杀、盗、淫、妄、酒,这五条都要戒除。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反过来就是杀、盗、淫、妄、酒,这个要把它戒除。就是行为是不好的、是错的,我们要给它停止下来,戒就是停止,不要继续再造这个业。师就是传授五戒的法师,说明五戒的时候切要用白话,浅近、明了、易懂,就是要用白话,比较浅显,比较接近,大家听了能够明了的,容易懂的,不能讲得太深。讲古文、文言文现在人听都听不懂,他也搞不懂什么意思,往往搞不懂去受的人,他不但得不到戒,他还误会了。

  所以过去韩馆长在世的时候,也常常给我们讲一个笑话。早年在台湾基隆,八堵海会寺是灵源老和尚的道场,我们净老和尚就是到那个寺院去受大戒的,韩馆长也去受菩萨戒。早年台湾有些学佛的老菩萨,都没有读书,所以普通话他们也听不懂。后来国民政府到了台湾,大家开始学一句半句,似懂非懂的,这当中也常常闹出很多笑话,很多误会。所以韩馆长到海会寺去受菩萨戒,因为有三坛大戒、有菩萨戒,还有受五戒的,有一些学佛的老菩萨,他也听不太懂普通话,灵源老和尚是大陆过去的,当时的戒师也都是外省的,都讲国语。台湾这些老菩萨他们去受戒,受戒,戒师要问:第一条不杀生,能持否?你要答能持,就是我可以持,我可以做到,他才给你受。如果做不到,你就要说不能持。那些老菩萨学普通话,学误会了,能持,他听作能吃。以前老人家一般都是不吃素的,早期老人家他也不懂,都是吃肉的。所以有些老菩萨,戒师说能持否,听大家都说能持。他误会了说能吃,他说能持否?他说能吃。他想到能吃,应该什么都可以吃,所以什么鸡罐头、鱼罐头、鸭罐头全部搬到寺院去,产生这个误会。

  弘一大师这个开示,是在福建泉州讲的,台湾大部分的人,都是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包括漳浦这一带移民过去。因此弘一大师到那边开示,也非常注意这一点,当时有一些人没有学普通话,语言沟通上会产生误会。所以他劝大家切要用白话,你讲得愈清楚、愈明白愈好,不然就会像韩馆长举出那个例子产生误会了。所以浅近、明了、易懂。受戒的人听完之后,「应先思量如是诸戒能持否」,就是你能不能持这个戒?「若不能全持,或一,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或二,或三,或四,皆可随意」。五戒,你不一定一次要全部去受,你可以受其中的一条,或者二条,或者三条,或者四条,都可以随你自己的意愿,你觉得哪一条现在我能做到,我先受这一条,还做不到的先不要受。所以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宁可不受」,你宁可不去受这个戒,「千万不可以受而不持」,不可以去受了之后又不持戒,这样就不好、不对了,这罪过就加重了。

  下面给我们讲,「且就杀生而论」,这是举出杀生这条戒来讲,「未受戒者,犯之本应有罪」。杀、盗、淫、妄这四条戒叫性罪,你没有受戒,犯了本来也都有罪,所以叫性戒。性就是说它本身的性质就是有罪的,你只要去造了就有罪,不管你受不受戒都一样,都有罪的。「若已受不杀戒者犯之,则罪更加重一倍」。因为本来杀生就有罪,我们现在再受不杀生这条戒,然后再去犯杀生这条戒,再加一重破戒罪,再加一倍。下面讲,「如不能受持,勉强敷衍,实自寻烦恼」。如果不能够受持,看到人家受,我们也跟着受,勉强去敷衍,实在讲是自寻烦恼,这就没有必要。

  弘一大师讲,五戒当中比较容易持的就是不邪淫、不饮酒,他是建议可先受这两条戒。杀生跟妄语,「有大小之分,大者虽不易犯」,杀生跟妄语,虽然一般人不容易去犯重大的杀生跟妄语;「小者实为难持」,但小的方面,比如说杀生,你去踩死蚂蚁、打死苍蝇,这也很难避免。「盗戒最为难持」,他讲偷盗这条戒是最难持的,「非于盗戒戒相研究十分明了,不可率尔而受,可稍缓」。他说盗这条戒是最微细、最难的,这条先慢一点,等你把戒相研究得十分明了,自己能做到,再去受。这是弘一大师在当时给大家建议的,也是给我们建议的。

  好,今天我们时间到了,这个简介后面可能还要一次二次才能讲完,我们下一次再来学习。祝大家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五戒相经笺要  悟道法师主讲  (第三集)  2009/4/22  中国山东省海岛金山寺  檔名:WD11-003-0003

  《五戒相经笺要》,佛陀教育网络佛学院的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请放掌。我们今天接着继续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弘一大师演讲录.律学大意》这篇文章,上一集我们跟大家学习到持五戒,大师讲到受持五戒这段。大师给我们讲,五戒并不一定一次完全受,可以斟酌我们现前可以做到的,看受哪几条。比如我们在五戒当中可以做到一条或者二条,或者更多,三条、四条,都可以随自己的情况来受,不一定一次全部五条戒统统受。

  上一集我们读到文章里面,大师给我们建议的,大师讲杀生跟妄语这两条戒有大小不同,大就是重大的,小就是比较轻微的。比如杀生,你去杀人,这是比较不会去犯。我们学佛,在家出家四众弟子,也有很多人都吃长素,一般人的杀生、吃众生肉,可能我们也不会去犯;但是在生活当中有意无意的去伤害到这些微小动物,像蚂蚁、昆虫这类的,可能就很难避免。妄语,也有大妄语、小妄语。大妄语,经上讲,自己没有证果,刻意去骗人说自己证果,或者现在有很多人讲他是什么佛、什么菩萨的,为了贪求名闻利养,造了妄语,这是属于大妄语。举出一个例子,当然大妄语相关的还有很多。这对我们一般听经明理的佛弟子大概也不会去犯重大的妄语,但是生活当中一些小妄语很难避免。口业含盖的很广,而且口业是最容易造的,有些小过失有意无意的犯了口业,这个也很难避免。因此大师给我们讲,杀生、妄语大小不同,但是要持到很清净也相当的不容易,所以大师给我们建议可以先受不邪淫、不饮酒,他说这两条对我们现前来讲比较容易。大师是民国初年的人,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要是跟现在比较,又是一百八十度的差别。在现在这么开放的世界,实在讲这两条戒也跟着有相当的困难,不像当时,社会还相当的保守,现在是完全开放的社会。我们一定要知道他讲这个话的时代,知道这个历史、地理,当时的社会情况。如果延伸出去,包括其它国家地区,各地方的风俗民情,这个都有所不同。当时在我们中国地区,还算是相当保守,特别在乡下。因此,大师当时提出,不邪淫、不饮酒这两条比较容易守,先受这两条。但我们到了今天,读到大师这篇文章,再看看我们现前社会,跟当时完全不一样。这个我们要再重新去思考了。

  最后大师给我们讲,他说盗戒是最难持的,特别强调偷盗戒这条戒是最难。如果对不偷盗这条戒的戒相没有十分的明了,他劝我们不要「率尔去受」,也就是说不要轻易就去受,「可以稍缓」,可以慢一点,等到你把不偷盗这条戒的戒相,完全通达明了,知道怎么受持,再去受。这是上一次我们学习到这个地方。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理解到,成为一代的祖师大德,讲话、做事都很务实,不夸张,他要求很实在、很实际,能做得到我们去受,做不到我们先不要受,这个态度是正确的。这也如同我们净老和尚(净公上人老教授)以前常常在讲席当中提到,章嘉大师给他讲有关持戒这桩事情,大师跟他讲:「学一条就去持一条,学两条持两条」,跟弘一大师讲的是完全一样。因此对于戒我们要发心去学习,才知道五条戒我们能做几条,能做到的先受,还做不到的暂时先不要受,等到我们真能做到了再受,这是大师给我们开示的。从这个地方来讲,五戒不一定完全受,可以分开受,而且可以选择性的,你现在能做到哪一条,先受哪一条。

  如果很多人在一起受戒,这就有困难。所以下面大师再给我们补充说明,这里给我们讲,「现今受五戒无法个别受,都集体受。俟受戒后,自己再斟酌取舍,未为不可。于自己所不能奉持数条,可以在引礼师前或俗人前舍去,这样办法十分妥当。倘有人怀疑,于此大众混杂扰乱之时,心中不能专一注想,或恐犹未得戒者,不妨请其它善知识再重复受一次。」这段话讲到现今,这是弘一大师那个时候,在道场、戒场受戒,也没有办法个别来受,因为个别受才有办法适合每一个人。有的人他五条戒都受,可以在一起集体来受。有的人他只能受四条,有的能受三条,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受两条,有的受一条,这有选择性的,可能同样能受一条戒,但是受戒的戒法也不一样。比如说能受一条的,有的人他先受不邪淫这条戒,有的人他先受不杀生这条戒。同样是一条戒,但是戒的性质不一样,那就不能一起受,就要分开,一个一个来受。在佛陀的时代不但受戒,三皈依都是个别受,三皈依没有很多人一起受,是一个一个受。只有在一种情况之下可以集体受,就是有灾难的时候,我们一般讲非常时期,没有时间,没有办法,只好大家一起受。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三皈依可以一起受,如果在平常是要个别受。

  但是现前我们这个时代也跟古时候不一样,古时候人少,交通也不便,所以求三皈依的人一次也不会太多。不像我们现在交通方便,整个地球都变地球村,飞机坐个一天半天,地球绕了半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这些活动来参与的人就多,因为交通比过去方便太多。所以每一次道场办皈依,有的活动比较大,人数都非常多。在过去我们的经验,每一次大法会圆满,皈依的人少说也有几十个,多则一、二百。有的道场,它办的活动大,人就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也没有时间一个一个去受。像我们净老教授,一九九五年在新加坡《无量寿经》讲圆满,已经晚上十点。这部经讲圆满,当时在场的听众有两百多个人发心皈依,经讲完再回向已经十点多。过去取皈依的法名都是一个一个取,每一个人法号不一样;当时不要说个别皈依,就是个别起法号恐怕都要到天亮去了,因此我们净老教授就临时想到《无量寿经》后面,佛给大家讲的这段开示,也等于是授记,现在念阿弥陀佛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将来到十方世界去作佛,统统叫妙音如来,佛号都叫妙音如来。所以忽然想到经上讲这句话,又想到过去北京黄念祖老居士也曾经说过,他说皈依的法名可以用同一个,于是就采用妙音。所以当时《无量寿经》讲圆满,给大家皈依也等于代替佛跟大家授记,大家有缘听到净宗第一经,发愿念佛求生净土,将来成佛都叫妙音如来。所以现在在净宗道场,我们净老教授给大家皈依,皈依证印的法号都一样,都叫妙音。这也是应付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情况。三皈、受戒都是个别的,如果在一个大活动、大法会,集体来求受三皈五戒,当然没有时间一个一个受,现在是时间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受五戒,那就大家一起受,反正你做得到做不到就一次全受。过去我在家的时候,大概三十年前,我大哥给我拉去受五戒,我说现在还不行,他硬把我拉去,也是一次全部受完整的五戒。这是讲集体的,都是集体受。

  有的人集体受了五戒,有的戒还做不到怎么办,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一个方法,「俟受戒后,自己再斟酌取舍」。就是你五条戒都受完之后,自己再斟酌,哪一条你做得到,你就先受这条;还做不到,这条戒先舍掉,舍戒「未为不可」,大师给我们讲,这样也未尝不可,也是可以的。「于自己所不能奉持数条,可以在引礼师前或俗人前舍去」。舍戒,你对于自己不能奉持的几条戒,比如说不偷盗很细,我们没有把握,你可以在引礼师前面讲:我受了五戒,这条戒我目前还没有把握能做到,这条戒我先舍,以后能做到再来受。你受戒出了戒场,要再去找引礼师恐怕也不好找,引礼师是在戒场给你引礼的,比如做司仪的、或者敲引磬的,这都是引礼。不过也不一定在戒场的引礼师,其它道场有出家众也可以,就在一个出家人面前,你对他讲,只要他听得懂你的意思就可以,你跟他讲完之后,这条戒就舍了。出家人找不到怎么办?俗人前也可以,俗人就是一般人。一般人的标准就是你讲的话意思他听的明白,这样就可以。就是不能去找一个神智不清楚的,植物人、老人痴呆症、神经不正常,你不能找那样的人。要找一个正常的,你跟他讲的话,你讲的意思,他明白,跟他讲,你这几条戒就舍了。「这样办法十分妥当」,大师给我们讲,这个办法很妥当,也很方便。

  「倘有人怀疑,于此大众混杂扰乱之时,心中不能专一注想,或恐犹未得戒者」。这是讲集体受戒会有这种情况,特别在一个大法会圆满,人愈多,如果秩序处理不好,可能就会扰乱我们心的专注,我们专心去注想受戒这桩事情会受到干扰。就是人多,没有秩序,乱哄哄的,戒师在讲三皈五戒,他也没有专心在听,或者听也听不明白、听不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可能是受个仪式,他并没有得戒。这是讲如果有人怀疑,在当时集体受的情况可能没有得戒,因为在大众混杂扰乱的时候,心中不能专一注想,恐怕没有得到戒,在这样情况,有这样的疑惑,「不妨请其它善知识再重复受一次」。你可以再到其它的道场,或者另外有授五戒的,你可以请他再给你重复授一次,这也是一个补充的做法。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万不可轻视三皈五戒。老实说,菩萨戒不容易得的,沙弥戒及比丘戒是不能得的,无论在家出家所希望者,唯有三皈五戒,我们能得三皈五戒就很好了。因受持五戒,来生定可为人,既能持五戒,再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临终时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段话我们要特别注意。「万不可轻视三皈五戒」,万是千万,千万不可以轻视三皈五戒。大师这番话是当时在泉州一个寺院道场,举办出家三坛大戒,所以对像都是对出家人讲的。现在包括我们在家人、出家人,都不可以轻视三皈五戒。一般我们觉得三皈五戒好像没有什么,大师在此地老实给我们说明,「菩萨戒不容易得的」,你要得到菩萨戒的戒体是不容易得到;「沙弥戒跟比丘戒是不能得的」,菩萨戒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比较困难,但是还是有希望可以得到菩萨戒,讲到沙弥戒跟比丘戒,大师给我们讲不能得的,就是你得不到的。这桩事情后面大师还会讲到,我们留在下面再讲。这是告诉我们,「无论在家出家所希望者,唯有三皈五戒」。这句话就是讲我们佛门四众弟子,在家二众、出家二众,我们现在所希望能够去落实的,唯有三皈五戒。三皈五戒,我们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这篇开示里面也有讲到三皈五戒,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到三皈五戒。因此我们对三皈五戒,不但在家学佛的弟子,包括我们出家的佛弟子,都要很重视。所以往往我们一出家,不知道从三皈五戒学习。所以我们一出家,最少也要先学个沙弥戒,进一步再比丘戒,最后再来学菩萨戒。大部分我们现在出家人的观念都是这样的,这个看法也非常普遍。这个原因就是我们现前这一代的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对于戒律学方面这些常识我们理解得不够,没有深入、进一步去理解。

  我们看到近代中国佛门大家公认的律宗大德弘一大师,他一生对戒学方面下很深的功夫,因此他给我们讲的话都有根据,都是很实在,很务实的,我们应当要深信不疑。所以我们不管在家出家,能够得三皈五戒就很好了,「因受持五戒,来生定可为人」,你五戒持好,来生得人身就没问题。「既能持五戒」,你能够受持五戒,「再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临命终的时候一定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几句话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持戒念佛,持三皈五戒,念阿弥陀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往生是最稳当的。如果不持戒念佛,这个还是没把握,不能说一定不能往生,但是就比较没有把握;如果能持戒念佛,这是决定有把握。因此古来祖师大德,佛在经上不断给我们劝导的就是以戒为师,老实念佛。往生西方要有决定把握,以戒为师,老实念佛,我们两方面都不能够疏忽,这一生才有决定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希望。希望我们同学,大家在这上面共同来勉励。

  我们接着再看下面一段,「就我自己而论,对于菩萨戒是有名无实,沙弥、比丘戒决定未得;即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说完全,止可谓为出家多分优婆塞而已,这是实话。所以我盼望诸位要注意三皈五戒。」这段话是弘一大师就他自己的情况来讲的。因为大师也是跟一般人一样,出了家去受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受了戒,大师讲,「对菩萨戒是有名无实」,有受菩萨戒的名义,但是没有实质的;沙弥戒跟比丘戒是决定没有得到的。「即以五戒而言」,就是以五戒来讲,大师他也不敢说完全,「止可谓为出家多分优婆塞而已」,他不敢说出家优婆塞。

  出家优婆塞,在古代明朝末年清朝初年,蕅益大师两位得意的弟子成时法师、性旦法师,自称出家优婆塞。因为蕅益大师他一生到最后,他的戒只能做到菩萨戒沙弥,他得到菩萨戒;在声闻戒来讲做到沙弥戒,从比丘戒退到沙弥戒,所以他叫菩萨戒沙弥。他的学生看到老师这样的称呼,想一想自己的修行也没有办法超过老师,所以这两位弟子自称为出家优婆塞。就是出了家,实际上在戒律方面,只能做到五戒的出家人。到弘一大师又更谦虚,出家优婆塞他都不敢称,他只说是出家多分优婆塞”。多分优婆塞就是五戒当中受三条、四条就叫多分,五戒你受一条、二条叫少分,五条戒全部都受叫满分。多分,我们根据前面大师演讲的话来看,他说偷盗这条戒他没把握,也就是说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他确实可以做到;但是不偷盗,他自己说没把握。所以他在这里讲他自己只可以说是出家多分优婆塞,他能够持这四条戒,「这是实话」,给我们讲这是实实在在的话。「所以我盼望诸位要注意三皈五戒」。

  所以我们读到这段文,我们对三皈五戒要重新去认识。我们过去在道场也常常给人家授三皈五戒,但是我们总是没有进一步去深入、去理解怎么落实三皈五戒,大概在佛前举行个仪式也就完事了,后续的在生活当中怎么去持五戒是完全不知道。我们净老教授给人家传授的也是三皈五戒,所以皈依证前面一部分是三皈依,后面就是五戒,这都是根据弘一大师的,弘一大师根据佛陀当年在世给人家授皈依、传五戒的仪式。仪式很简单,但是受了皈戒,后面怎么去受持,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受了,后面不能去持,那也落空。

  下面这段给我们讲受戒时候,在什么时候得到戒体。「当受五戒,应知于前说三皈正得戒体,最宜注意。后说五戒戒相为附属之文,不是在此时得戒。又须请师先为说明五戒之广狭。例如不饮酒一戒,不惟不饮此地酒店之酒,凡虚空法界之酒皆不饮,余戒准此。所以受戒功德普遍法界,实非人所能思议。」这段给我们讲,当我们受五戒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得到戒体?我们应该要知道,在受五戒前面给你说三皈依这个时候正得戒体,得戒体是在给你授三皈的时候得的,所以在受三皈的时候是要特别注意,最需要注意的。注意就是你的心要专注,不能想其它的事情,专注听三皈依。我们在道场也常常给人家授三皈五戒,三皈依受完,然后礼佛三拜,再受五戒,那个时候是讲五戒戒相,那个是附属之文,不是在那个时候得戒的,而是在受三皈时候得戒的。

  「又须请师先为说明五戒之广狭」,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必须请法师先为大家说明五戒的广狭,广是广泛,狭是比较狭小的,这些戒相要明了。戒相就是这条戒的事相,在生活当中你要怎么去持这条戒,要先说明,这就非常重要。过去很多人去受了戒,戒场戒受完回来不晓得怎么持戒,产生很多困扰,很多疑惑。这个问题就是没有请法师先给他说明五戒戒相意义的广狭,先明了,再去受。因此受了戒也不晓得该怎么持戒,到底自己是在持戒还是在犯戒,也搞不懂,也不清楚。这样受了戒也就得不到戒律真实的功德利益。因此我们这次为什么在佛陀教育网络佛学院特别开这门课程,主要也是这个原因。因为我们净老教授为人授三皈五戒,净老教授讲的《三皈传授》已经流通时间很久,也流通得很广,但是五戒这部分就比较缺乏。所以我们这次跟诸位同学,大家一起来学习蕅益大师的《五戒相经笺要》,主要的目的也是在此地。《五戒相经》我们来学习一遍,也可以提供给已经受过五戒的,还有将来要受五戒的这些同修,大家可以参考。

  下面大师举出一个例子说明五戒广狭,就是它广泛的意义跟狭小的意义,讲的也是非常的浅显,但是义理是深广无际。「例如不饮酒一戒」,他举出不饮酒这条戒,「不唯不饮此地酒店之酒」,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大师这个开示是在福建泉州讲的,不但不能喝泉州酒店卖的酒,泉州以外地区酒店卖的酒都不能喝。说明你持酒这条戒,它跟世间法律上是有些不同的,它没有受时间或地区性限制,换句话说,是超越时空的。我们世间有一些法律是有时间性的,也有地区性的。比如说,过去我常常听人家讲,这一个国家地区,比如说在香港这个地区,政府有明令规定不准赌博,赌博是犯法的,被抓到要受处罚。有一些人喜欢赌,他们就租一条轮船,从香港出发,轮船开到公海,什么人都管不到(公海就不属于哪个国家),就在船上大赌一番,然后船再开回来,他也就没犯法。这就是说明它有一个地区范围,在这个地区不可以做,超过这个地区的范围他做了,法律就管不着,他就不算犯法。就像我们每个国家的法律一样,在这个地区犯了罪,跑到其它国家地区;在那个国家地区,只要你不出事情,他不一定会抓你。但是在佛法这方面的解释就不一样,所以特别说明,它是没有地区性限制,不但这个地方做的酒不能喝,其它地方的酒也不能喝;不但其它地方,整个地球的酒都不能喝;不但整个地球的酒不能喝,尽虚空遍法界,所有星球的酒都不能喝。所以,「凡虚空法界之酒皆不饮」,就是无量无边,「余戒准此」,其余的戒就以此类推,跟这个一样。

  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五戒是超越时间、空间,它不会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超越时空。时间,过去三千年、三万年、三百万年,无量劫以前,现在、未来,无量劫以后都一样。时间,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时代;在空间,不管你在哪个世界,也都一样,超越时空。因此下面这段话给我们讲,「所以受戒功德普遍法界,实非人所能思议」。因为它超越时空,所以受戒的功德是普遍整个法界,实在不是我们人的想象、我们人的常识所能够去思议的,在大乘经上常讲不可思议。因此我们受戒有这么殊胜的功德,我们要认真努力来学习。

  下面是要给我们讲八戒。「八戒—具云八关斋戒」。讲到八戒这两个字,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是八关斋戒。一般没有学佛的人、社会上的人士,我们中国人大概就会想到《西游记》的猪八戒。八戒就是八条戒,八戒的基础也是从三皈五戒所提升。我们要知道所有一切的戒律,从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都是从三皈五戒的基础所提升、所发展的。没有三皈五戒的基础,实在讲,后面的戒也学不好。因此,大师在前面才特别给我们强调,「不可以轻视三皈五戒」。我们在《妄尽还源观》文章里面也看到了三皈五戒,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你看讲到《华严经》的境界,讲到一生成佛,还这么重视三皈五戒;换句话说,我们这生要成佛,如果你不从三皈五戒做起,你就成不了佛。在经文里面佛给我们讲到,我们要特别留意这桩事情。

  八关斋戒是五戒的提升。「八戒,具云八关斋戒。关者禁闭非逸,关闭所有一切非善事」,这是给我们解释关这个字的意思。关是禁止,闭好像我们闭门,门关起来,关闭一些不好的,关闭所有一切非善事,非善事就是不是好事,不是好事就是非善事。「斋是清的意思,绝诸一切杂想事」,这是斋的意思。斋是清的意思,也就是清净的意思,断绝让我们心里有杂事、心里乱想这些事情,这就符合斋的精神。「八关斋戒本有九条」,八关斋戒本来有九条项目,戒的名相有九条,八条戒一条斋。「因其中第七条包含两条,故合计为八条。前五与五戒同」,八关斋戒前面五条跟五戒相同,沙弥十戒前面五条也是跟五戒相同。「唯五戒不邪淫,斋期则为不淫」,在家五戒讲到不邪淫,但是受斋戒这个期间就改为不淫。「后面三条是另加的」,后面三条是另外再加进去,所以称为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后面大师还有再给我们做一些说明,我们今天时间到了,就先跟大家学习到此地。祝大家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五戒相经笺要  悟道法师主讲  (第四集)  2009/4/29  中国山东省海岛金山寺  档名:WD11-003-0004

  《五戒相经笺要》,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来跟大家报告《弘一大师演讲录.律学大意》。

  上一次,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到五戒、八关斋戒这段文,我们今天接着看:「以下讲八戒。八戒—具云八关斋戒。关者禁闭非逸,关闭所有一切非善事。斋是清的意思,绝诸一切杂想事。八关斋戒本有九条,因其中第七条包含两条,故合计为八条。前五与五戒同,唯五戒不邪淫,斋期则为不淫。后三条是另加的。」上一次我们学习到这一段,这一段就给我们介绍八关斋戒。八关斋戒现在在佛门里面也非常普遍,我们先根据演讲录来做一个说明。

  「八戒」,具足讲叫八关斋戒。「关者禁闭非逸,关闭所有一切非善事」。这是把关这个字给我们解释它的意义,为什么叫关?关就是关闭,关闭一切非善事,就是不好的事情把它关闭起来,这是关的意思。「斋是清的意思」,为什么叫斋?斋这个字就是清,我们具足讲就是清净的意思。「绝诸一切杂想事」,绝就是断绝,诸是形容很多,会让我们心里引起复杂乱想的这些事情把它断绝。这就是斋的意思。所以持八关斋戒的目的,也就是让我们身心达到清净,所以叫斋。

  下面讲,「八关斋戒本有九条」,一般讲的八关斋戒,戒是八条,一条叫斋。此地给我们讲,「因其中第七条包含两条,故合计为八条」。这里给我们说明,原来是有九条,现在只有八条,因为八条戒当中,第七条包含两条戒在里面,故合计为八条。所以讲九条、讲八条,内容是一样的,只是开合不同,展开来讲就多一条,第七条包含两条就变八条。所以我们一般讲,八条戒一条斋,这样合起来一共九条;如果把第七两条合起来,连斋合起来一共是八条。所以一般讲八关斋戒,条目上有区别,不过内容都是一样。

  「前五与五戒同」,八关斋戒前面五条戒与五戒是相同的。「唯五戒不邪淫」,一般受五戒,第三条戒是不邪淫,「斋期则为不淫」,受八关斋戒这一天就改为不淫。不邪淫,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家居士叫不邪淫,因为在家居士都有家庭、有夫妻,家庭夫妻这是正常的,以外的就叫邪淫。所以受五戒是不邪淫,但是到了斋期这一天,夫妻之间也不能同房睡,在这一天改为不淫。这是给我们说明八关斋戒,斋期这一天,前面这五条戒,第三条戒跟平常五戒有不同。「后三条是另加的」,前面五戒,后面三条是另外加上去的,所以变成八条戒。

  「后三者,即第六、不华香璎珞,香油涂身」。这个是后面三条,就是五戒后面加上三条,第六条戒是「不华香璎珞、香油涂身」。下面给我们解释,「这是印度美丽装饰之风俗」。花,还有香(香水)这一类的,还有身上挂的璎珞。我们看菩萨像胸前都有挂璎珞,这是根据印度这个国家地区,当地的风俗民情有这些装饰品。「我国只有花香,并无璎珞等」,我们国家地区只有花跟香,一般人就很少挂璎珞。不过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挂装饰品,特别是女众,像项链这一类的,这也是属于璎珞这方面的。「但所谓香」,香就是我们国家地区,「如吾国香粉、香水、香牙粉、香牙膏及香皂等,皆不可用。」就是你受斋戒这一天,凡是有香的东西都不能用。我们现在用的,像此地讲的香粉类的,现在这些化妆品,大部分都有香味,斋期就不能用。还有我们刷牙,香牙粉、香牙膏也不能用,还有洗澡的香皂。过去在台湾,也有一些佛教徒为了提供给受八关斋戒的居士洗澡,特别制做了一些檀香皂。以前有人送给我们,但是檀香皂还是有香,到底是不是能够用,也有待进一步去了解。不过如果要持的清净,最好所有有香的都不要用。在以前我小时候没有香皂,在台湾,南侨肥皂是专门洗衣服的,看我母亲洗衣服那个是肥皂,不叫香皂,那个没有香味,现在买那一种就可以用,要买那一种。现在有很多佛教文物流通处为了提供给受八关斋戒的居士,现在也发展很多种洗澡用的肥皂,如果没有香味的就可以用。

  另外香牙粉,现在牙膏大部分都有香味,也不能用。在受斋戒这一天,建议大家用盐巴刷牙。以前我父亲都教我们要用盐巴刷牙,说可以防止牙周病,但是我一直没有依教奉行,还是用牙膏,所以牙齿掉了六颗,这也是一种果报;我父亲到七十六岁往生,牙齿没掉,他就是用盐巴刷。我们现代这些香牙膏出来,大家为了图方便,再去找盐巴也比较费事,反正牙膏拿来一挤就有了。但是真正经过我个人这种实验的结果,我父亲刷盐巴还是有他的道理,最少他活到七十六岁往生,牙齿没掉,我现在五十九岁已经掉六颗。所以我们建议,平常可以用盐巴来刷牙,你到八关斋戒这一天,你也找不到没有香味的牙膏,现在盐巴应该也不难找,准备一盒这种盐,如果用粗盐是最好,粗盐没有,细盐也可以用。这是讲第六条戒,这一天这些都不能使用。佛制这条戒有他的作用,我们会贪那个香,会起贪心,特别是香水这一类的,妨碍我们修定,所以要避免。

  「第七、不高胜床上坐,作倡伎乐故往观听。这就是两条合为一条。」这两条戒就把它合倂成为一条。我们看解释,「高是依佛制度,坐卧之床脚,最高不能超过一尺六寸」。这是讲我们睡觉的床铺,从床脚到床面整个高度,依照佛的规定,不能高过一尺六。一尺六应该是算台尺,在台湾是算台尺,不是算一公尺,如果一公尺六寸就太高了。不是算公尺,算台尺,台尺一尺六不高,一尺六是很低的。我们现在睡的床铺大部分都会超过一些,如果自己制作的床铺,最好不要超过一尺六。所以我在台北双溪,山上道场的床都是订做的,高度都不高,一个人大概三尺乘六尺,这样一个床,床板做活动的,可以掀起来,下面可以放东西;再挂上轮子,又可以推动,这个很方便的,在我们道场,我们自己可以依照规定来做。这是讲它的高度,不要超过一尺六,一尺六大概是这么高。确定的高度也有待去考证,我只是讲一个大概,是以台尺来算的,但是现在大陆的尺怎么计算,我也不知道。我们要学斋戒,还是要依佛经讲的为标准,这都可以考据的。

  「胜是指金、银、牙、角等之装饰,此皆不可」。就是你的床不能用这种质量的,比如用金去做一个金床,用银去打造一个床铺,还有用象牙,角就是稀有动物的角,比如说犀牛角,这些去装饰,床装饰得很漂亮,这叫胜。胜就是很殊胜的,很好的,质量非常好的。所以我们用一般的木头就可以,不能用金、银、牙、角这类的,高级的这种东西来装饰我们睡觉的床,八关斋戒这天是不能睡这种床的,此皆不可。

  下面也有个开缘,「但在他处不得已的时候,暂坐可开」。如果不是在你自己住的寮房,比如说你出外到其它地方去,是别人的地方。比如说你去别人家里,人家给你安排睡觉的地方,或者让你坐的地方,不是自己住的地方,暂坐可开,你暂时坐一下,这是可以开缘的。虽然这天受八关斋戒,但是遇到这样的因缘是可以开缘。比如说这天你去拜访别人,人家弄个很好的椅子给你坐,这个时候是可以开的,暂坐可开。

  「佛制是专为自己制的须结正罪」。佛制订这条戒,就是说你自己花钱去制造这个,然后这天你就坐这个,这样就要结罪。你今天受八关斋戒,你就犯到这一条,就要结罪,须结正罪。「如别人已制成,不是自制的,罪稍轻」。如果不是自己花钱去制造的,是别人做好的,给我们使用,罪是稍微轻一点,但是还是有过失,最好能够避免。这个戒也就是怕我们起贪心。

  所以像现在一般道场,特别是出家众,睡上下铺那种床就不太适合,睡上铺那个肯定高过一尺六,这个床就不适合。所以我建议,最好还是用一人一张床。我希望台北双溪山上的道场,我根据净老和尚以前讲的,在新竹有一个寺院,是以前日据时代建的,当中一条走廊,两边是寮房。所以他是一个人一个房间,我是一个房间睡两个人,是两张床。大概比这个桌子,宽度是两张桌子这么宽一间,我摆两张床,三尺乘六尺的。一个床有一个小桌子,可以翻下来,不用再翻上去,床铺底下放一点东西,有个台灯。所以两个人一间,一个门进去就是两张床铺,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人一间;也有单人的,单人比较少。但是它占的空间不大,也好清洗,也好管理。走廊对面就用一个柜子(一个人一个柜子),你床铺出来外面走廊有柜子,一般的衣服就吊在那里,吊海青、吊衣服,有抽屉,也节省空间,整理也好整理,也不麻烦。所以这个床比较能符合佛制,就是不超过一尺六。现在我看我们这里道场好像都是上下铺,睡上铺的每一天都要犯这条戒;睡上铺也不是很方便,特别是年纪大的人不太方便。在此地建议,我们依照佛制订的,一定有他的道理。你看一尺六他怎么摔也不会很厉害,上铺一摔下来,不小心伤势就很严重。所以我们还是照佛制的,是绝对不会有错。

  下面这条,「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作就是创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下面给我们举出两个例子,「音乐、影戏等皆属此条」。音乐就是你去听唱歌、听音乐;你去看电影或是看戏、看演戏,在我们中国民间都有这些戏剧,现在有电影、电视,包括现在的计算机,你受八关斋戒这一天最好不要开。但是现在可以开的就只限于听经这个节目,其它节目就不能看。此地给我们讲,「故字要注意」,故就是故意的,你故意去观看、去听的,这就犯了这条戒。「于无意中偶然听到或看到的不犯」。比如说你走到街上去,马路上有人在唱歌跳舞,你走过去偶然听到看到,你也不是故意去听的,这就不犯戒。所以此地特别给我们标明这个故,故就是你故意,比如说你自己花钱买门票,进去听音乐、去看电影、去看戏,这就是故,偶然听到不犯。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因缘,比如以前我们澳洲图文巴净宗学院,齐素萍老菩萨请大陆浙江,请了杂技团去图文巴戏院表演,我们出家人都要去看,看变魔术、耍把戏,这个还要去看,这是为了跟当地的居民、政府友好交流。如果你这一天受八关斋戒,这种情况也是一种开缘,不是我们没有什么事情自己买票去看,这就不可以,像这样的因缘算是一种开缘,我们也务必要能够明白。所以这里特别给我们讲故,于无意中偶然听到或看到的不犯。「以上共合为一条,受八关斋戒者皆不可为。」受八关斋戒的人,在这一天都要避免这些事情,避免这些事情就是关闭一切非善事,就是不好的事情。因为这些都会引起我们的贪瞋痴,我们接触到这些境界,会起贪瞋痴的烦恼,因此佛制订这个戒,要我们避免这些因缘引起我们内心贪瞋痴的烦恼,他的用意、目的在此地。

  「第八非时食。佛制受八关斋戒后,自黎明至正午可食。倘越时而食,即叫做非时食」。这条叫斋,斋就是过中不食。这里讲正午,正午就是中午,我们一般讲中午。依据我们中国算时辰,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二个小时,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现在算小时是二十四小时。所以一个时辰有二个小时,午时是一个时辰,就是中午这二个小时当中,你不能超过中午这个时间,一超过就不能吃了。因此持斋要严格的受持,过去我们净老和尚也劝大家多看看天文日历,最好去买一本天文日历,来看每一天日中的时间,就是中午这个时间。每一天日中的时间都会差一点点,过了日中的时间就不能吃。所以一般讲过午不食,这是不正确的。过午,如果照一般来算,上午十一点到一点这二个小时是午时,等于说你在一点钟之前都可以吃的,这是不标准的。标准的是过中,午时的当中之前,才可以吃;过了中午以后,还没有过午时,但是过中午以后就不能吃了,这样才符合斋的标准。因此要持斋这天,最好看看天文日历,今天日中时间是几点几分,超过这个时间就不能吃了,一定要在这个时间之前就要吃饱。现在我们在金山寺这个地方,常住是十一点吃中饭,如果持斋的可能就比较方便。一般来讲十一点吃,大概吃个三十分钟,有的吃得快一点,大概二十分钟就吃饱了,吃慢一点的三十、四十分,应该都没有过中,应该不会过中;如果十一点半吃,可能就会过中。还有一些寺院我去看过,他们十点半就吃午餐,绝对不会过中的,十点半就开始吃午餐。这是讲斋这条要受持,必定不能超过正午的时间。

  「正午后,不单是饭等不可食,如牛奶、水果、饼干、果汁,有沉淀物皆不可用」。持斋这一天,过了正午之后,不单单是饭菜不可以吃,像牛奶、水果、饼干、果汁,有沉淀物的东西都不可以用。一般你喝蜂蜜、蜜水可以,喝水、喝茶可以,但是有沉淀物的就不能吃,果汁、牛奶、饼干都不能吃。所以过去有人持斋,他去受斋戒也没搞清楚,下午他们就喝牛奶,或者打个果汁喝一喝,这都破斋了,这跟吃饭就没两样,不如去痛痛快快的吃一餐饭,要持必定要严格来要求,这样才有意义。

  下面给我们讲一个开缘,「如重病者,于不得已中,可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开食粥等。」病重就是有病,病重的意思我们一定要理解,就是说你身体的需要。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条,也要跟大家加以说明,病重不是病得都快不行了,真的病重病得快不行了,他什么都吃不下了,都在插鼻胃管,都在靠呼吸器在呼吸,他还能吃吗?这个我们一定要明白。所谓病重就是说他的病是很严重,什么叫严重?他没有吃一点东西不行的。我们举出一个例子,比如说有胃病的、有糖尿病的,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多,也不能不吃,吃多了糖分升高,不行;不吃他就缺糖,就要晕倒,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就没有办法。所以有些有糖尿病的人,他还得要准备一点糖。所以过去我看到有一些同修,都要准备一点糖果,他外出的时候,忽然整个人晕眩,要倒地了,特别是女众,他赶快吃个糖就好了,病重就像这一类。

  另外就是有胃病的,有胃病的人胃气不足,他肚子空的时候全身会发抖,必定要吃点东西,像我过去就是这样。我出家的那一天就开始持午,日常法师要求一定要持午,晚上饿得真的是发抖,饿得心里发慌,睡觉也睡不着。所以那个时候中午就吃得特别多,躺下去睡午觉就像一个砖头压在肚子上,后来就造成胃病,这是有胃病的事。现在我到金山寺来做系念,年纪也比较大了,中午吃一些饭,消化比较慢;不像刚出家那个时候,还三十几岁比较年轻,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候消化力快。现在消化很慢,中午吃的,我大概消化十五个小时以上,所以我现在晚上不吃还可以。现在晚上不吃也不是有什么功夫,是胃肠功能消化力迟缓,所以晚上可以不吃。晚上吃了,我上去唱就唱不出来,气都堵在那里,很不舒服,所以也不是有什么功夫。所以在戒里面有它的开缘。晚上吃,可以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开食粥,不要让大家看到。为什么不让大家看到,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既然都可以开,为什么不能让人家看到,这里面也有它的用意。你让别人看到,他持斋,看到你在吃东西,他心里也就怪怪的,有起心动念想要吃一点,所以最好不要让人家看到。这叫药石,在丛林叫药石,这个当药,不影响别人。所以在开缘的时候,就不要去斋堂大摇大摆、大大方方在那边吃,这就不太适合。最好你在自己寮房,自己弄一点吃的,因为身体的需要。这是一种开缘。

  我们再看下面,「受八关斋戒,普通六斋日受,即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及月底最后两日,倘能日日受最好。受时每天晨起时,期限一日一夜,天亮至夜,夜至明早。受八关斋戒后,过午不食应从今天正午后至明日黎明时,皆不可食。」这是讲受八关斋戒之后,举出日期,普通是六斋日。六斋日是算农历,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到月底最后两天。因为农历有大有小,有二十九、有三十,如果月大就是二十九、三十,月小就是二十八、二十九,月底这两天,一共有六天斋日,当然如果你能够每一天都受是最好。受这个戒是每一天早晨起来,到隔天早晨,比如说今天早上六点受八关斋戒,到明天早上六点,期限是一日一夜,「天亮至夜,夜至明早」。受八关斋戒后,过午不食,「应从今天正午后至明日黎明时皆不可食」。就是今天正午过了之后,到明天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都不能吃的,一定要太阳出来,天明了,这个时候才可以吃。所以我们过去丛林,有多吃一个早餐,就是早餐、午餐,晚餐就没有吃。佛陀的时代是日中一食,一天只有中午吃一餐;佛法传到中国来是有一点调整,就是早餐跟午餐,晚餐一般就没有用了。我们再接着看下面这段,以上是给我们介绍八关斋戒。

  「又八戒与菩萨戒比较别的戒有区别,因为八戒与菩萨戒,是顿立之戒。但上说的菩萨戒是局就《梵网》、《璎珞》等而说的,若依《瑜珈戒本》,则属于渐次之戒。未受五戒、沙弥戒、比丘戒,皆可即受菩萨戒或八戒,故曰顿立。若渐次之戒,必依次第,如先五戒,次沙弥戒,次比丘戒,层层上去的。以上所说八关斋戒,若嫌六日太多,可一日或二日亦无不可,因仅受一日即有极大功德,何况六日全受呢?将来此地亦应当提倡提倡。」这是弘一大师当时在福建泉州戒坛讲的,他讲此地应当提倡提倡,就是指当时泉州这个地方。今天我们在这里讲,此地海岛金山寺,亦应当提倡提倡。

  这段文给我们说明,「八关斋戒跟菩萨戒比较别的戒有所区别」,区别就是有所不同,「因为八戒与菩萨戒是顿立之戒。但上说的菩萨戒是局就《梵网》、《璎珞》等而说的」,顿立之戒是依照《梵网经》说的。一般出家众受三坛大戒,三坛大戒第三坛是菩萨戒,出家众受的菩萨戒是根据《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依《梵网经》受的;在家居士受菩萨戒是依照《璎珞经》有六重二十八轻戒。此地讲的顿立之戒是根据《梵网经》跟《璎珞经》来讲的。「若依《瑜珈戒本》」,如果依照《瑜珈戒本》,「则属于渐次之戒」,渐次就是有次第的,不是顿立的,未受五戒、沙弥戒、比丘戒,你就不能去受菩萨戒。顿立之戒,「未受五戒、沙弥戒、比丘戒,皆可即受菩萨戒或八戒,故曰顿立」。这是讲八关斋戒跟菩萨戒,如果依照《梵网经》、《璎珞经》来讲,他是可以直接去受的;如果依照《瑜珈戒本》来讲,「若渐次之戒」,《瑜珈戒本》是讲渐次的,必须依次第,「如先五戒,次沙弥戒,次比丘戒」,然后再受菩萨戒,这样层层上去的。这是依据的戒本经典有所不同。所以这里也特别给我们说明,这个可以直接去受,你还没有受五戒、受沙弥戒、比丘戒,可以直接去受八关斋戒或者菩萨戒,这都可以的,这都有依据的。

  「以上所说八关斋戒,若嫌六日太多,可一日或二日亦无不可」。如果六天嫌太多,你可以一天或二天也未尝不可。「因仅受一日,即有极大功德」,你受八关斋戒受一天就有很大的功德。「何况六日全受呢?」六天就更殊胜!八关斋戒,弘一大师在当时讲,应当提倡提倡。现在在台湾很多道场,他们有办斋戒学会的,专门给大家受八关斋戒。我们前面看到弘一大师给我们说明,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这都是通在家出家的。因此五戒、八关斋戒,不是只有限定在家居士受的,出家众也是可以受的,特别是我们现前出家众。如果过去,古时候有真正受持清净比丘戒的,他也可以再受八关斋戒。这个前面我们也看到过,大师给我们介绍,那叫增益戒,再增长他的功德。八关斋戒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方便的,因为它的时间期限只有一日一夜;一日一夜,时间到了,这个斋戒自动就解除,如果你要再受要重新再受。你天天要受持斋戒,就天天要受,不可以说我今天受一天,我一个月或者一年就不用再受了,我就这样持这个戒,这是不可以的,它有期限的。小乘戒来讲最长是尽形寿,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是很方便的。

  所以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善导大师也特别强调这条戒。因为五戒跟八关斋戒,我们如果真正如理如法受持,把这个功德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达到中品上生。这是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看到的,可以达到中品上生。所以我们也不能小看这一天的斋戒。一天的斋戒就有很大的功德,而且也很方便。比如说我们持五戒,五条戒要天天持,都持得很圆满,连弘一大师都不敢讲,何况我们呢?他是我们近代律宗的祖师。如果一天的就比较容易,因为它的时段就是二十四小时。我们今天这一天,你就是在念佛堂,你二十四小时都念佛,中午就早一点吃。你在念佛堂,特别在打佛七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持八关斋戒是最方便的,因为你在念佛也不会去杀生;你也不会在念佛的时候,跑去偷人家东西。但是在念佛堂,人家有皮包,你就不要去动。你在念佛的时候,也不会去打妄语,因为你嘴巴都在念阿弥陀佛,打妄语就不会有了。你这一天就是不要用牙膏,用盐巴刷牙;洗澡没有没香味肥皂,就用水冲一冲、擦一擦也可以。所以在打佛七受八关斋戒,我觉得是最理想的,因为这个时段,你就可以专心的念佛,也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心,这是互相有帮助的。所以一般打佛七,如果你都不去讲闲话,你在念佛堂二十四小时统统念佛,有些人就是念二十四小时的,这一天二十四小时日夜都是念佛,这一天持八关斋戒,我觉得应该没有问题。因为你在念佛堂也不能讲话,只有念佛,这个就非常非常方便。这是提出来,我们大家要重视八关斋戒,不但在家居士,现在连我们出家众都要重视八关斋戒。这个修一天的。如果你有时间,打个佛七,可以修七天;没有时间,修一天,这都很方便。你说我们这一生尽形寿,完全如理如法做到五戒恐怕还不太容易,一天的期限应该大家都可以做到。一天能做到,后面再不断的增加、加长,这就愈来愈殊胜。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把八关斋戒跟大家介绍到此地。后面,弘一大师还有给我们介绍沙弥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我们下次再跟大家一起来学习。祝大家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五戒相经笺要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五集)  2009/5/6  中国山东省海岛金山寺  档名:WD11-003-0005

  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接着继续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弘一大师演讲录.律学大意》。

  我们上一集讲到八关斋戒。《五戒相经笺要》讲经因缘我们已经讲了四、五集,最近有同学在网站上问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演讲录》里面弘一大师讲的,五戒当中,盗戒最难持。这位同学听到弘一大师这段话,提出了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五戒当中偷盗这条戒最不好受持?大师在《演讲录》中也给我们建议,如果没有把这条戒的戒相了解得很清楚,暂时先不要受这条戒,可以稍缓,就是慢一点,等到我们把这条戒的开遮持犯,它的戒相(戒相就是这条戒在生活当中一切的事相)真正的明白了,再来受持这条戒,这样是比较妥当,这是弘一大师给我们建议的。这条戒很难受持,当然有很多方面,等到我们进入经文,学习到这条戒的时候,我们再进一步跟大家报告。

  在此地简单讲,就是依本经,照《五戒相经》讲,偷五钱就破了这条戒,而且是犯了不可悔罪。这部经是在我们中国刘宋时代翻译的,距离我们现在也有一千五百多年,当时的五钱折合现在的钱多少,各家的说法不一样。过去广化老法师也做了一番考证,他在批注里面讲,大概我们现在买一件袈裟的钱,就像我现在身上披的衣的钱。这个衣的质料也有好的跟比较差的,价钱又不一样,但是一件衣再好,钱也不是很多。现在人民币大概是一、二百块,质量就算不错了;在台湾,新台币大概七八百块、一千多块的,质量就不错了。这个钱在我们现代来讲,数字是很小,并不大,也就是说偷盗,财物的价值是很轻微的就犯了根本戒,就不通忏悔。根据经上讲的五钱,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国家地区,当然有一些不相同。但是从经文上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理解到,这个价钱是很小的,并不是很多的,并不是我们偷了几百亿、几千个亿才算犯了根本戒,偷了五钱就犯根本戒。这是说明盗这条戒,你偷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就犯不可悔罪。弘一大师讲难持,可能这是其中因素之一。所以大师要我们深入去研究、学习这条戒,真正明白了再来受。

  我们今天接着看《演讲录》里面讲的,上一次我们讲到八关斋戒,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都通在家出家的,在家人可以受,出家人也可以受,这是相通的。下面讲的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这些戒法只限定于出家人,这个戒法就是专属于出家人受的戒法。我们先看:「沙弥戒—此乃正戒,共十条。其中九条同八戒,另加手不捉钱宝一条,合而为十。但手不捉钱宝一条,平常人听了不明白,皆怕,不知此不捉钱宝是易持之戒。律中有方便办法,叫做说净,经过说净仪式后,亦可照常自己捉持。最为繁难者,是正戒十条外,于比丘戒亦应学习,犯者结罪。我初出家时不晓得,后来学律才知道。这样看起来,持沙弥戒亦是不容易的事。」这段是给我们介绍沙弥戒。

  这是正戒,就是正式的,出家人要受持的。一共十条,其中有九条戒跟八关斋戒是一样的,另外加一条「手不捉钱宝」,就是我们不能拿钱;宝就是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除了金银珠宝之外很多也不能抓持,就像我现在戴的手表也是宝,严格讲也不能戴;再挂上玉的念珠,这也是宝,也不可以。我们一般人看到不捉持钱宝戒,很多人就害怕,不敢去受了。但是《演讲录》给我们讲,不知此戒容易受持,就是不捉持钱宝这条戒是很容易持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的。为什么?「律中有方便办法,叫做说净」。什么叫说净?就是跟大众说明,我拿这个钱是做什么用的。比如说你要出门去办事,你要身上带钱去买车票,或者去更远的地方,买船票、买飞机票,或者买东西、采购,你没有带钱就不行。比如说常住有一些东西要买,你要带钱,带了钱,你要跟大家说净。就是我们一个僧团、一个团体,四个人以上就是一众,在道场就好像开会羯磨一样,就是跟大家讲我现在要拿多少钱去办什么事情,或者你要出远门,带一些钱在旅途当中备用,拿多少钱,跟大家说明之后,你拿钱财就不算犯戒,就叫开戒,不是犯戒,它有这个方便法。所以这条戒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你只要透过说净跟大家说明,就可以拿钱。佛制这条戒主要怕我们起贪心,你钱拿多了、钱存多了,积财丧道,你就没有心情修道,一天到晚为了钱财操心,妨碍你的清净心,障碍你修道,所以才制这条戒。所以制这条戒有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助我们修清净心的。比如说人家送你一些宝物,我们出家人,念珠送好一点,你就会去罣碍这个东西。如果送菩提子的,一串五毛钱的,我们就很自在,丢了你也心不痛,那不是很快乐吗?所以居士都要送我很好的念珠给我很大的压力,我还是喜欢那种树子的,反正那丢了你也无所谓。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佛制这条戒的精神、意义、作用在哪里,我们要明白。明白之后,我们就很乐意来受持这条戒,对我们修行有帮助。

  大师在此地讲,这条戒并不难,「最繁难」,繁就是很繁杂、很困难的「是正戒十条之外,于比丘戒亦应学习,犯者结罪」。就是你正式受了沙弥戒,得到沙弥戒,除了这十条戒之外,你同时还要学习比丘戒,你犯了比丘戒的戒条同样要结罪,这条就比较难。所以我们受了沙弥戒,不是说只要守住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就可以。根据大师在这里讲的,你除了这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还要同时学比丘戒,你犯了比丘戒的戒条同样要结罪。所以弘一大师讲,「我初出家时不晓得」,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也不知道,以为出家先受沙弥戒,只要学沙弥戒就可以,不知道除了学沙弥戒,同时要学比丘戒,不学一样结罪。「后来学律才知道」,后来他学了戒律才知道。「这样看起来,持沙弥戒亦是不容易的事。」我们现在应该会比较死心塌地,还是听弘一大师的话,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我们能做到就不错了。

  我们接着看下面:「沙弥尼戒—即女众,法戒与沙弥同。」戒法就是十戒、二十四门威仪,跟沙弥戒是完全相同的。

  下面我们看:「式叉摩那戒—梵语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那一种人可受式叉摩那戒呢?要已受沙弥尼戒的人,于十八岁时,受式叉摩那法,学习二年,然后再受比丘尼戒。因佛制二十岁乃可受戒,于十八岁再学二年,正当二十岁。于二年学习时,僧作羯磨,与学戒法,才可受比丘尼戒。但式叉摩那要学三法:一、学根本法,即四重戒;二、学六法—染心相触,盗减五钱,断畜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三、学行法,大尼诸戒及诸威仪。此仅是受学戒法,非另外得戒,与他戒不同。」

  这是讲式叉摩那戒,女众已经受过沙弥尼戒的人,年纪到了十八岁,要先受式叉摩那法,学习两年,才能去受比丘尼戒。这是比较特别,与他戒不同,等于是在受比丘尼戒之前的预科,预备学习的。

  下面我们看比丘戒:「我们生此末法时代,沙弥与比丘戒皆是不能得的。原因甚多,今举一种来说,就是没有能授沙弥戒、比丘戒的人。若受沙弥戒,须二比丘授;比丘戒至少要五比丘授。若找不到比丘的话,不单比丘戒受不成,沙弥戒亦受不成。」这段是给我们讲比丘戒。

  我们现在生长在末法时代,虽然出家,但是沙弥戒跟比丘戒都是得不到的。得不到的原因很多,这里给我们举出一种来说,当然这一种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没有能授沙弥戒、比丘戒的人。因为沙弥戒跟比丘戒要有真正持清净比丘戒的人来传授、来教你,你才能够得戒。若受沙弥戒,如果你要受个沙弥戒,你要有两位清净比丘,这两位持清净比丘戒来传授、来教你,你来学习,这样你才能得到沙弥戒。你受比丘戒,至少要有五个清净比丘,这五个比丘真正持比丘戒的,他来给你传授,你才能得到比丘戒,是要有这样的人来传授才能得戒。「若找不到比丘的话,不单比丘戒受不成,沙弥戒亦受不成」,不要说比丘戒受不成,沙弥戒你也受不成。

  下面再给我们讲:「从南宋迄今七百年来,僧种断绝了。平常人以为中国僧众很多,要找一个真正比丘也是不容易,如此怎能受沙弥、比丘戒呢?没有能授戒的人,如何会得戒呢?」弘一祖师劝我们,「应受沙弥、比丘戒才是」,这是对当时戒场讲的一个安慰的话,说「虽不得戒,亦能种植善根,兼学种种威仪,岂不是好。又若想学律,必先挂名受沙弥、比丘戒,否则以白衣学律,必受他人讥评」。大师也安慰当时在戒坛受戒的这些出家人,大家抱了一个希望的心来受戒,希望能够得戒(得比丘戒、比丘尼戒),现在听到弘一大师这么讲,当然大家难免心里会很失望,会产生一个想法,这样来受这个戒有什么用?不如就不要受了。大师还是鼓励大家要继续受,什么理由?虽然不能得戒,也种善根;受了戒,挂个名,也方便我们去看律藏的经典。因为佛规定,你没有受戒不能看比丘戒本,这个是不可以看的,你受了戒才能看。如果你没有受戒,就去看戒律的经典,一定会被别人讥笑、批评,所以弘一大师在当时还是勉励大家去受戒,挂个名。

  下面他就再给我们讲出这些道理,他说「这次讲律学大意,有种种困难。什么缘故?若不依佛说的道理讲,一味的随顺人情、敷衍了事,岂不害了你们?若依实在话讲,又怕引起你们怀疑,因此不得已分两种说法。一、须先说明真相,恐出戒堂后,妄自称为沙弥或比丘,致招重罪,那是不得了的事。譬如泉州这地方有司令官等,不识相的老百姓亦称我是司令官,如司令官听到,定遭不良结果,说不定有枪毙的危险。未得沙弥、比丘戒者,妄自称为沙弥或比丘,必遭恶报,亦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对大家说实话。」

  弘一大师说,戒坛请他去讲律学大意,「有种种困难」,如果不依照佛说的道理讲,「一味的随顺人情、敷衍了事」,岂不是害了大家吗?如果要讲实在话,又怕大家怀疑,所以他不得已就分两种说法。第一种就是必须说明真相,为什么?恐怕大家受了戒,出了戒堂,自称我是沙弥,我是比丘,这样会招来重罪,那是不得了的事情。为什么不得了?冒充的,冒牌的沙弥,冒牌的比丘,这个罪很重,是不得了的事。大师举出世间法,当时他是在福建泉州讲的,就举出这个地区「有司令官等」,就是做官的。不识相的老百姓,也说他是司令官,如果被真的司令官听到,恐怕就有不良的后果,说不定命就送掉了。这是举出一个比喻,就是我们去受戒,没有得到比丘戒、沙弥戒,妄自称为沙弥、比丘,必定遭到恶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弘一大师讲,要跟大家说实话,免得大家造了很重的罪业,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不知道。

  第二个,「以现在人情习惯,我总劝诸位受戒,挂个虚名,受后俾可学律,不然,定招他人诽谤。若有人真欲绍隆僧种,必须求得沙弥、比丘戒者,亦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即是蕅益大师礼占察忏仪,求得清净轮相,即可得沙弥比丘戒,除此之外,无有办法。故蕅祖云:末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相之法,更无他途。因为得清净轮相之后,即可自誓总受菩萨戒,而沙弥、比丘戒皆包括在内,以后即可称为菩萨比丘。礼占察忏虽极不容易,倘真有发大心者,亦可奋力进行,这是弘祖最大之愿望。」

  这是弘一祖师最大的愿望。这也是随顺人情习惯,所以弘一大师也是劝诸位受戒,挂个虚名,受了以后俾可学律,你受了戒之后再来学戒律,比较名正言顺,「不然,定招他人诽谤」。这是他劝我们出家人去受戒,虽然得不到戒,他还是鼓励我们去受戒,挂个虚名。但是受了之后一定要知道,我们实质上是没有得到戒,只是挂个名,是一个虚名,不是真的,不能自以为自己真正得到沙弥戒、比丘戒,这个罪过就重了。所以他先给我们说明白,让我们不要误会。主要是为了学习戒律的方便,所以去受个形式上的戒,受了之后再来学习,学会一条就去做一条,这也是很实在。

  沙弥、比丘戒是不是就不能得到?还是可以得到,虽然现在没有清净比丘,但是还有一种方法。如果「有人真欲绍隆僧种」,僧种是非常尊贵的,皈依僧,众中尊。僧种必定要有沙弥戒跟比丘戒,真正得到这个戒、受持这个戒,僧种就不断绝了。绍隆僧种是依这个戒来绍隆僧种,不是说庙盖得很大,盖得很富丽堂皇,出家众很多,这个叫绍隆僧种,不是的,绍隆僧种是真正出家人能够受持沙弥、比丘戒。在末法时期,你发心要绍隆僧种,要求得沙弥、比丘戒,也有一个特别的方法,就是蕅益大师礼占察忏仪,依《占察善恶业报经》求得清净轮相,你只要业障忏除,清净轮相现前,你在佛前受沙弥、比丘戒,可以得戒。在我们末法时期,除了依照《占察善恶业报经》这种方式来占,其它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够得戒的方法。

  如果真正有人要发心绍隆僧种,再来找我,我那边有轮相,也有经本,可以供养大家,也希望我们年轻的出家众来发心。那么这桩事情是不是能做到?有一句俗话讲,「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只要真正有心,难事也就变成不难了。如果没有发这个心,就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会变成很困难的,为什么?因为没有那个心,因此发心就很重要。你发了这个心,天下就没有难事;如果不发心,难事就太多,关键在我们的发心。所以我们还是有机会可以得到戒,就是说你想要学习的意愿真不真、切不切,关键在这个地方。如果我们真心想要学,佛菩萨会有感应的;如果我们不是真心要学,当然就没有感应。你得到清净轮相,受了菩萨戒,沙弥、比丘戒都包括在内,就可以称为菩萨比丘。「礼占察忏虽极不容易,倘真有发大心者,亦可奋力进行」,这是弘一祖师给予后代出家众最大的愿望。虽然不是很容易,但是如果你真正发大心,奋力进行,还是可以得到的。

  「比丘尼戒,不能详说。依佛制,比丘尼戒要重复受两次,先依尼僧授本法,后请大僧正授。但正得戒时,是在大僧正授时。此法在南宋以后已不能实行。」这是受比丘尼戒的顺序,它的程序要受两次。比丘尼戒依照佛的制度要重复受两次,「先依尼僧授本法」,要有比丘尼这样的僧人来给你授,先在比丘尼僧这里受了本法,后面还要再请大僧正授,大僧就是男众的比丘,再正式的传授。但是比丘尼戒正得戒的时候,不是尼僧授的时候得戒,是在大僧正授的时候才得戒。在戒坛都要分班的,一班有三个人,登坛受戒。我以前去受戒就是分班的,然后给你受三坛,三个人一班,戒师要跟你问很多话。「此法在南宋以后已不能实行」,这个方法从中国南宋之后就不能实行,因为没有清净比丘。以上是讲比丘尼戒、比丘戒。

  下面讲菩萨戒:「菩萨戒—亦不能详说,现略举三事。一、要有菩萨种性,又能发菩提心,然后可受菩萨戒。什么是种性呢?简单来说,就是多生以来所成就的资格。所以当受戒时,戒师问:汝是菩萨否?应答曰:我是菩萨。这就是菩萨种性。戒师又问:既是菩萨,已发菩提心否?应答曰:已发菩提心。这就是发菩提心,这样才能受菩萨戒。」

  这是讲受菩萨戒,也不能详细说。这里给我们举出三件事,第一个,要有菩萨种性,又能够发菩提心,然后才可以受菩萨戒。什么是菩萨种性?简单讲,就是多生多劫以来所成就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个我们要直下承当,往往有很多人他不敢当,我是个凡夫,怎么能当得起菩萨呢?但是此地给我们讲,你就是要直下承当,承认你是菩萨,是菩萨一定发菩提心。这个你要承认,你要直下承当,这样才能受菩萨戒;如果不敢当,就不能受菩萨戒。所以要直下承当。为什么要我们直下承当?这是多生多劫以来成就的资格。

  一般人或许不能明了,我们读了《无量寿经》之后,对这桩事情就明白了。佛给我们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六道轮回得到人身的机会很难,机会很少;得到人身又能闻到佛法,那就更难了。所以我们看看,现在整个地球有六十几亿的人口,现在可能有超过七十亿,有多少个人他遇到佛法,他学了佛?是不是有七分之一就有待调查。学佛的人这么多,遇到大乘佛法的又有几个人?佛法也有大乘、小乘,像南传的,那是小乘佛法,不是大乘。所以南传佛教国家,最高的果位就是阿罗汉,没有什么叫菩萨的,他也不相信大乘佛法。闻到佛法,他只闻到小乘,不能接受大乘的。那么闻到大乘佛法,佛法也有真的,也有假的,有几个人遇到真的佛法?这又更少了。那么遇到真的佛法,又有几个人遇到善知识来给他说明讲解?那又更少了。你一层一层去比较就发现,你今天能够闻到佛法,能够接触正法道场,能够来受菩萨戒,你不是多生多劫成就的善根福德因缘,你怎么可能遇到?纵然遇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不会接受。

  所以佛在《无量寿经》给我们讲,你能够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经典,是在无量诸佛那边就种了善根。只是我们在六道轮回,每一生都有隔阴之迷,过去生的事情都忘得干干净净了。这一生又有缘遇到佛法,你前生的事情忘记了,所以你会觉得不敢当。但是佛菩萨对这个事情很清楚,叫你要直下承当,你不要怀疑。你过去生如果没有这么深厚的善根,你肯定遇不到的;纵然遇到,你也肯定不会接受。所以要你发心,要你承认你是菩萨种性,要发菩提心,这样就可以受菩萨戒,这个就是菩萨种性。所谓菩萨种性就是说,你是大乘佛法这种根器,你可以接受大乘佛法,这个就叫菩萨种性。

  我们接着再看下面:「二,平常人受菩萨戒者,皆是全受。但依《璎珞本业经》,可以随身分受或一或多,与前所说的受五戒法相同。」这是再给我们讲,平常人受菩萨戒都是全部受,出家众受菩萨戒十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所谓十重四十八轻;在家众受的菩萨戒是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一次都全部受。但是依照《璎珞本业经》,依照这部经菩萨戒也可以随身分受或一或多,依照《璎珞本业经》可以随你个人本身现在能做到的先受,还做不到先不要受,可以分开来受,不一定要一次完全都受。或者受一条,或者两条,或者更多一点,与前面所说五戒法相同,跟前面讲的五戒法是一样的。五戒可以分开受,不一定一次要全部都受,自己有把握做到的先受,还没把握先不要受,有这个依据。这是讲菩萨戒也跟五戒同样的。

  第三,「犯相轻重,依《旧疏》、《新疏》有种种差别,应随各人力量而行。现以例说,如妄语戒,《旧疏》说大妄语乃犯波罗夷罪,《新疏》说小妄语即犯波罗夷罪。至于起杀、盗、淫、妄之心,即犯波罗夷罪,乃是为地上菩萨所制,我等凡夫是做不到的。所谓菩萨戒虽不易得,但如有真诚之心,亦非难事;且可自誓受,不比沙弥、比丘戒必须请他人受。因为菩萨戒、五戒、八戒皆可自誓受,所以我们颇有得菩萨戒之望。」

  这是《律学大意》最后一段的开示。犯相的轻重,就是犯戒的事相有轻有重,「《新疏》、《旧疏》有种种差别」,说法都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随各人力量而行,随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做,能做到的先做。这里举出判定犯戒轻重的例子,波罗夷罪就是最重的。在《旧疏》讲,打大妄语才算犯波罗夷罪,新的注疏说小妄语就犯波罗夷罪。至于起心动念就犯波罗夷罪,祖师给我们讲,这是为地上菩萨所制,我们凡夫是做不到,现在是基于我们凡夫能做到这个方面来讲。高层次的,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菩萨有初业菩萨,有慧行菩萨,那个境界层次是不一样的,所以戒的层次也不一样。戒的条文是一样,但是境界层次不一样,这点我们必须要明白。不但菩萨戒,所有的戒,包括五戒,从人道到成佛都是这五条戒,条文都一样,但是境界层次不一样,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现在是就我们现在在人道,人的身分,我们现前的程度来受持这个戒。我们还没有达到高层次,这个以后再说,以后到那个程度你才能做到,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你做不到,做不到说了也是白说。所以我们受戒,就是我们现前能做的这部分。

  过去有些人也提出很多疑难的问题,比如说不杀生,吃素这桩事情。有些人他就讲,你吃蔬菜,蔬菜也有生命,它是植物,它也有生命,他都提出这个问题。当然动植物都有灵性,但是动物的灵性比植物要高,反应要快,要明显、敏锐,植物比动物要弱,矿物就更弱。现在透过日本江本胜博士水结晶的实验也告诉我们,矿物都有见闻觉知。所以过去有很多人说,你要吃到很清净,蔬菜也不能吃,连水都不能喝,提出这些问难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层次上来讲,统统不能吃,有没有人能做到?有,得禅定的人就不需要,他也不用吃饭,也不用喝水,也不要睡觉,他可以。你看虚云老和尚一打坐,一入定,一个月也没睡、也没吃、也没喝,他出了定精神好得不得了。但是凡夫就不行,不吃不喝,你会饿死,你会渴死,不行。

  所以这个戒是合情、合理、合法,它是就我们现前的程度你能做到的,就像这个戒可以分开受一样,你能做到你先做。我们现在要修慈悲心,我们先不要吃动物的肉。五戒讲的又更进一步,它制重戒是杀人才犯不可悔,你总是要从不杀人开始做起,比较容易做到的先做。所以这里也给我们说明这点,有些戒的层次是对菩萨境界讲的。所以我们看了菩萨戒,看到起心动念就犯戒,吓得都不敢去受。所以我们对于戒律学没有深入的去学习,往往一知半解,因此就不敢去学习,对戒律总是敬而远之,这样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就得不到殊胜的功德利益。所以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的都很平实,我们平常普普通通的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佛出现在这个世间,就是为我们人类讲经说法,主要的对像是人类,所以他讲的就是我们地球上的人类都能够理解、可以接受、可以做得到的。如果佛讲的那些,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根本就做不到,那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吗?佛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做不到,他肯定不会讲,讲了就没有意义。讲出来的都是你能做到的,问题是你肯不肯做而已,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白。所以佛法这些戒,我们也不要想象得太难,想得太难,我们就没有心学习,这是我们第一个要先突破的。

  学戒的基础,我们根据净业三福来讲,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实在讲所有戒都是以《十善业道经》为最基本、最基础;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有了第一福的基础,再来学戒也就不难了。我们没有第一福的基础,先受了戒,再来学行不行?也可以,就是像我们净老和尚现在讲的补习,补习前面的功课,像现在学的《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佛说十善业道经》来补习。所以佛法也是很活泼,它有次第的,也有圆融的,圆融当中有次第,次第当中有圆融,很有弹性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学起来感觉上一点都不困难,所以不要给它想象得太遥远。所以我们接触到很多刚刚接触佛法的同修,他就会觉得说,哎呀!这个佛法,我现在恐怕没办法,距离我还相当的遥远。我要跟大家说明,佛法就在你的身边,非常近的,不是很遥远,只要你肯接受,就跟你很亲近。

  最后,弘一大师给我们讲,菩萨戒虽然不容易得到,但是如果你有真诚之心,也不是难事。而且可以在佛前自己发誓来受,不像沙弥戒、比丘戒必须要请别人来给你受才能得戒。因为菩萨戒、五戒、八关斋戒,你都可以自己在佛前发愿来受这个戒,这就方便了。「所以我们颇有得菩萨戒之望」,我们很有得到菩萨戒这个希望,这是鼓励、勉励我们的话。《律学大意》我们作为这次讲经因缘,就跟大家报告到此地圆满,下一集我们就正式的跟大家来介绍《五戒相经笺要》。我们学戒,就是佛在戒经讲的四句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好,今天我们时间到了,就跟同学报告到此地。祝大家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五戒相经笺要  悟道法师主讲  (第六集)  2009/5/13  中国山东省海岛金山寺  档名:WD11-003-0006

  《五戒相经笺要》,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这一集,我们要开始跟大家来介绍这部经。我们上一集简单跟大家报告了讲经因缘,讲经因缘我们采取的是《弘一大师演讲录》里面的一篇文章「律学大意」。我们学习了这篇「律学大意」,对于戒律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佛陀在灭度之前,对我们后世的佛弟子交代了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两句话非常的重要。佛没有给我们指定以哪一个为老师,给我们指示出来以戒、以苦作为我们的老师。我们人在世间,如果不知道世间的苦,那么就没有出离苦的愿心。离苦这个意愿生不起来,因为不知道这个世间苦,把世间的苦忘记了,看作是快乐的,所谓人在苦中不知苦,知苦即是善生时。如果一个人在这个世间,真正体会到这个世间是苦,这个人他的善根就生起来,他就会发心离苦得乐。他要追求的是要离开这些苦,得到永恒的快乐,所以苦是我们的老师。因此我们遇到一些逆境,不如意的事情、苦事情,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并不是坏事,因为它启发我们觉悟,这个世间的确只有苦没有乐。所以四圣谛第一个就是苦谛,谛是真实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世间苦是真的,乐是假的,乐过去了,苦就跟着来,所以那个乐叫坏苦。所以有苦苦、行苦、坏苦,三苦;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我们知道了这些苦,也感受了这个世间很苦,想要解脱这些苦,现在在大陆上流行讲解放。什么叫解放,什么是真正的解放?解是解脱;解脱什么?解脱自己心里的烦恼。八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个身体有生、老、病、死之苦,这些苦都没有了,就叫解脱。现在大家流行讲解放。我们这些苦还存不存在?这个大家自己想一想也就明白了。如果这些苦还在,一天到晚还是生烦恼,你根本就没有解放,没有得到解脱,你身还是有生老病死。要怎么样才能得到解脱?就是要放下。所以解放,解是解脱,放是放下,放下什么?放下我们心里的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又叫邪见。邪见就是错误的思想、见解,对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错了,错误的要把它放下。我们一般讲放下自己的成见,成见是错误的。放下心里的烦恼,因为这些苦怎么来的?烦恼是因,苦是果报。

  放下从哪里放?在大乘经典里面,佛给我们讲六度,第一个教我们布施,就是放下;第二个持戒,也是放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无非是看破、放下而已,分为六个层次来修学。我们现在读到戒经,学习这个戒就是放下恶业。所以我们以苦为师,知道苦你才会发愿离苦,想要离开这些苦;如果你不知道这个苦,人在苦中不知苦,你就没有愿心想要得解脱,想要离苦得乐。知苦,想要得解脱,要从哪里下手?要以戒,戒是清凉法,它帮助我们离苦得乐。所以佛给我们讲「以苦为师,以戒为师」,就是这个道理。他不是给你指定你要依哪一个人为老师,给我们讲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特别我们末法时期的佛弟子,要特别的注意这两句话。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的修学,离不开戒定慧三学的总原则、总纲领,不管你修哪个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如果我们疏忽了戒学,我们一生当中所学的佛法都变成佛学,学了很多经,但是得不到受用,断不了烦恼,都变成佛学。佛学就解决不了问题,得不到受用,因此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就。再想一想,佛在灭度之前讲的这个话,才知道戒是我们学佛的根本。因此我们佛弟子一定要重视戒学的修学,不能够疏忽了。

  讲到戒,我们前面也跟大家简单介绍过,弘一大师是我们近代佛门律宗的祖师,一生在戒律学有很深入的研究修学。他告诉我们,现在末法时期,要得到沙弥戒、比丘戒就很不容易了,实在讲是得不到。所以他劝我们大家,不管在家出家,从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如果能够再学菩萨戒,那就更好。但是不管在家戒、出家戒,最基本的戒就是五戒,所有的戒都是五戒发展的,五戒是最根本的。所以不管修学哪个法门,哪一宗、哪一派,大乘、小乘,乃至世间一般的宗教,想要得个人天福报,也离不开五戒十善,因为这是最根本的。就像盖大楼,这个是地基,我们要从这个地方来学习。因此这次我们在网络学院选择了这部《五戒相经》来跟诸位同学一起学习,我们以佛给我们讲的这部经为老师,终身来奉行。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求往生西方,就决定有把握了。

  我们下面开始介绍这部经。一般讲经,首先介绍经题。这部经完整的经题是《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这是具足的经题,简单讲叫《五戒相经》;《笺要》是我们净宗九祖蕅益祖师简要的批注。我们先来介绍经题,一般经题有分通题跟别题,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们学习讲经必须要知道的。「佛说优婆塞五戒相」是别题,别就是个别,区别与其它经典不同,这个题目不同于其它经典。比如说我们念《佛说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是别题,别就是个别。经这个字是通题,凡是佛讲的都称为经,所以经是通题,通用的,它是共同的。我们先来介绍别题,「佛说优婆塞五戒相」,佛说这两个字,我们在很多经典都有看到佛说,有的经没有加佛说,有的有加佛说。我们上净下空老和尚在讲席当中也常常跟我们提到,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佛讲的,就加上佛说;如果正宗分第一句话不是佛讲的,就没有冠上佛说,其实经都是佛讲的。我们这次采取的批注是蕅益祖师的《笺要》,还有弘一大师的《补释》,补就是补充解释的;另外我们参考了广化老法师的批注,采取一部分来跟大家报告。经题在《笺要》里面没有详加批注,广化老法师作了比较详细的批注,我们依照这个批注来跟大家大概报告一下。

  【佛说】

  「佛说:佛是梵语,此翻觉者,谓觉了性相之者,具有三义:一、自觉,觉知自心本无生灭;二、觉他,觉一切法无不是如;三、觉满,二觉理圆称之为满。」我们一般解释佛这个字,常常听经的同学应该都常听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称之为佛。这是佛字的本义,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己觉悟,又帮助他人,他人就是帮助众生,帮助别人也觉悟,自觉跟觉他都达到圆满,这个人就叫做佛。此地讲,「觉知自心本无生灭」,这是自觉,也非常重要,就是要觉悟、知道我们自己这个心本来就没有生灭。我们对这个如果没有先认识清楚,我们学佛也就没有方向目标,这个道理都在大乘经里面,特别在《楞严经》,这桩事情讲得非常清楚。我们在此地只能简单跟大家提一提,要进一步了解,当然要去学习这些大乘经教。觉他是「一切法无不是如」,如就是真如本性,一切法无非都是真如本性所现的,觉悟之后就自他不二,自他不二就没有对立。先自己不生不灭,一切法都是如,都是真如自性所现的,你彻底觉悟明白了就叫圆满,这就叫佛。所以佛这个定义,我们学佛的每一个佛弟子一定要先搞清楚,如果搞不清楚,我们对于佛这个字总是会产生迷惑。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我们学佛才有明确的目标、方向,这是讲佛这个字的本义。

  下面讲,「十方三世皆有佛,诸佛皆为众生说法,此经为释迦牟尼佛金口亲宣,故曰佛说。」这个是讲另外一个意思。前面讲的是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是通义,共通的。此地讲,「十方三世皆有佛」,这个就是讲到已经觉悟的、彻底觉悟的人很多,十方三世都有。我们看《千佛名经》、《万佛名经》,佛的名号就很多了,实际上不止这些,实在讲是无量无边。这部经讲佛说有别义跟通义,别义就是个别的,特别指那一尊佛讲的,因为佛那么多;如果以通义来讲,所有一切佛都会说这部经。十方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还没有成佛,他将来成佛还是会说这部经,这是就通义来讲。此地我们一般跟大家讲经,特别对初学的人讲,就不要讲得太深入。特别我们刚开始学讲经,最好直接了当,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他一听就明白;你就不要跟他讲太多,讲太多,如果我们讲的不清楚,他听得就更不清楚。所以我们就直接跟他讲,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他一听就明白,故曰佛说。

  此地讲,「又为什么开题要标明佛说两字」,这里解释为「表示尊重的意思」。因为经通常有五种人说,佛经有菩萨说的、有佛的弟子说、有仙人说、有变化人说,仙人就是其它宗教的。除了佛亲自宣说的这些开示,以外四种人说的,都要经过佛的认可、佛的认同,经过佛的认同,就可以称为经。其它宗教讲的跟佛讲的一样,就可以称为经,所以经有五种人说。「律惟佛说;经随时随地皆可说,郊外、房中、天上、人间等。」经教随时随地都可以讲,在荒郊野外、在房子里面,在天上、在人间,等就是包括其它的地方。所以我们看到佛讲经在人间讲当然是为主的,但是也有到天上讲的,像《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在忉利天宫讲的,《佛说十善业道经》是在龙宫讲的,都不在人间。所以讲经的地方就很多,不限定。「律则一定要在比丘僧团中才讲」。但是戒律就不一样,一定在出家众比丘僧的僧团当中才讲戒律。「故开题标明佛说,这是要注意的。」他这里有这个意思,所以五戒还是在僧团讲的。虽然五戒主要是对在家居士讲的,但是还是在出家众比丘僧团里面宣说的。这是讲佛说。

  下面也很难得,广化老法师把世尊大略的传记也都一条一条列出来了。我们在网站上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同学,刚刚接触佛教的,我们有这些资料,在这里跟大家报告一下,也可以提供给一些刚接触佛教的同学,对本师释迦牟尼佛他的身世、他的来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一个是他的家世,「释迦牟尼佛,俗名悉达多,父净饭王,母摩耶夫人,妻耶输陀罗,生子罗睺罗。释迦意为能仁,牟尼意为寂默。」这是他的家世。释迦牟尼佛是他成道之后的佛号,他的俗名叫悉达多,这个是我们要先了解的。佛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之后才称为释迦牟尼的,他有俗名,俗名就是悉达多,释迦是他的姓,释迦族。就像我们现在,佛门四众弟子皈依三宝也有法号,也有俗名,也有本名。像我的俗名,我姓林,双木林,我的名字叫正道,八正道的正道,所以我的俗名叫林正道;出家,师父就给我取悟道,跟这个意思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要被这些名相搞胡涂了,我这样一说大家就很明白。所以释迦牟尼佛也是跟我们一样,是一个人,你不要想成他是什么仙,愈想距离我们愈遥远,就不敢来学佛,想到最后你就不敢学了。他也是一个人,跟我们一般人一样,他修学可以成佛,我们也可以,这样我们就有信心。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他的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妻子是耶输陀罗。他有结过婚的,他也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叫罗睺罗。释迦翻译中文的意思是能仁,能够行仁慈的人,就是有慈悲心;牟尼翻译为寂默,寂默、清净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寂是清净,这是释迦牟尼的意思。

  第二个,「籍贯:佛是北印度迦毘罗卫国太子(今尼泊尔南部提罗里克附近,拉布提河东北),其母分娩前依习俗返娘家天臂城待产,途中于蓝毘尼园无忧树下产下太子(今尼泊尔境内洛明达),即是世尊。」这是他的籍贯,我们现在讲就是他的国籍,他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佛是北印度迦毘罗卫国的太子,这个国家的名称当时叫迦毘罗卫国,他是这个国家的太子。这个地点是在现在的尼泊尔南部提罗里克附近,拉布提河东北。印度有个习俗,怀孕要回娘家生孩子,所以他的母亲也是跟着当时印度的习俗回娘家待产,还没有回到娘家,在路途当中蓝毘尼园无忧树下就生产了,这个地方也是现在尼泊尔境内,洛明达这个地方。印度有很多习俗,繁文缛节也很多。我弟弟的大女儿去澳洲念书,在那里认识一个印度人,就嫁给印度人了。他们到印度去结婚,有拍录像带给我看,真的繁文缛节还很多的,我看了几个小时,他们说已经很简化了。所以印度有一些习俗跟我们中国是不一样的。

  第三个,「时代:佛陀诞生年代有多种说法,今依南传佛教通用说法,为公元前六二三年。」这是现在世界上定的佛陀诞生的日期,就是我们现在讲,佛陀诞生到现在是二千五百五十三年。这个跟我们中国的算法不一样,根据我们中国的算法,大概到现在已经是三千零三十几年了,这个相差大概有五百年。现在两种说法共同存在,我们在中国地区就按照中国的说法,如果在外国,他们都已经习惯这个说法,我们就随顺他们的说法。

  第四个,「出家:太子少时从婆罗门学习文艺及武技」,他从小就学习婆罗门一些文艺方面的还有武功方面,可以说文武两方面都有学习,「皆悉通达」,不但学了而且非常通达。「后由四城门出游,见老、病、死、沙门,感人生苦痛及无常,遂于十九岁」,这里批注也有讲,另外一种说法是二十九岁,「出家学道」。但是我们一般在中国地区讲都是十九岁,是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家的。「参访六年,苦行六年,三十一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涅盘。」三十一岁是算虚岁,八十岁也是算虚岁。我们大家现在也都知道,我们中国人算年纪是算虚岁,生下来就开始算一岁;外国人的算法是生下来要满一年,才算一岁。所以现在我们问人家几岁,就要问他是算外国岁还是中国岁,如果算外国岁,你就要减掉一岁,算中国岁就是多了一岁,有这个差别。所以佛算虚岁三十一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涅盘;如果算实岁,三十岁成道,七十九岁涅盘。依照我们中国人的算法,算虚岁的。修苦行修了六年,因为印度一般的宗教,大部分都是修三年苦行,世尊修了六年,这是表示对于当时的这些其它宗教所学的他都有学过,这是知己知彼,可以知道自己修的怎么样,也可以知道他们修的内容是什么。第二个方面,表示苦行非成道之因。当时印度很多外道修苦行,认为他们透过那样的修行会得到解脱(我们现在大陆上都讲解放),那样修会得到解放。但是佛去跟他们修,修到最后没结果,也没有得到解脱,因此佛才发现,他们这些理论方法是错误的、不对的,这个是无益的苦行,没有利益的苦行,所以就放弃了。

  第五个,「成佛:太子悟苦行非成道之因,故放弃苦行,至尼连禅河沐浴,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养,而后至伽耶村菩提树下端坐四十九日,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大悟成佛,时年三十一岁(一说三十五岁)。」我们一般都是讲三十一岁,另外的说法我们持保留态度就好了,我们也不需要去否定。这是成佛的经过,他觉悟修苦行不是成道真正的修因,不是正确的修因,所以他就放弃苦行,自己到菩提树下去打坐,把过去修的这些都放下,放弃、放下。这个一放下,他就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我们净老和尚在讲席当中也讲到,为什么大彻大悟都是在凌晨、早上的时候,六祖大彻大悟也是三更半夜,凌晨、一大早,五祖传法给他。我们净老和尚有解释这个原因,说那个时候比较清净,大家都还在休息,比较没有这么吵杂,取这个意思。

  第六,「发心」,这个发心是讲佛因地的发心,引用《大智度论》卷四、《俱舍论》卷十八,这是讲佛过去生发心的事情。「三大阿僧祇劫前,有佛名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不是现在才有,根据《大智度论》、《俱舍论》讲,三大阿僧祇劫之前,就有一尊佛名叫释迦牟尼。「世尊为菩萨时逢此佛而发心,且愿如其作佛,此即最初发心。」所以佛的名号,过去、现在、未来都会有共同的佛号。根据《大智度论》讲,他遇到一尊佛叫释迦牟尼佛,跟他学习、发心,他发愿将来作佛跟他一样,所以这次到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也叫释迦牟尼。这个在大乘经上我们也看到过,我们在《楞严经》看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他就讲他现在为什么成为观音菩萨,因为很久以前,他过去修因的时期,遇到一尊佛叫观音如来,教他修耳根圆通,所以他现在修成了就变观音菩萨。所以佛菩萨的名号是代表他修学的法门以及教学的科目,教化众生的方针,所谓自己修学还有度众生这两方面的,因此佛号、菩萨名号不是限定某一个人,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先认识清楚。如果你依照这个法门修,比如说有人修耳根圆通修到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他依照观音菩萨教的方法修成功了,就叫观音菩萨。所以每一个菩萨都代表一个修学的法门,每一尊佛也是这样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白。

  第七,「授记:世尊昔行菩萨道,名善慧,于证八地后,得燃灯佛为其授记云:后九十一劫名贤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出自《本行集经》及《瑞应经》)。」这个都有经典的根据,这是授记。授记就是还没有到,事先给你讲,你将来在哪个世界成佛,成佛佛号叫什么,法运有多长,在那个时期会度多少众生。事先跟他讲,这个就叫授记。

  「八、转珐輪:世尊说法,始自鹿野苑,终至拘尸那城,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所应度者,皆已度讫,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在我们人间,鹿野苑是最原始的讲经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1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