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5|回复: 3

[佛教生活] 唯识:烦恼心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正刚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能烦扰恼乱我们有情凡夫众生的身心,使有情恒处生死、不得解脱。总之,烦恼是一种不善法,此类心所更能体现出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众生心理现象。烦恼心所四一切义都没有。
  与前面一样,不善法也分为四类:第一,自性不善,就是自己本身是恶,不是受他法影响而成恶,在二十六个烦恼心中,唯嗔、忿、恨、恼、嫉、悭、害、覆、无惭、无愧这十法才是真正的不善法。(《大正藏》卷六十七,P三五○中)此类自性不善的烦恼心所,能引发恶业。第二,相应不善,本身虽是染法,即可以着色,但自身却不是定性的不善法,它之所以有不善性,那是受无惭等十个自性不善烦恼心所影响所致。除无惭等十个自性不善烦恼心所之外,其余的烦恼心所属相应不善。第三,等起不善,就是由自性不善和相应不善烦恼心所影响而成的不善的色法及不相应行法都是,并且亦包括种子。试问,为何不说色法等是相应不善?因为心所法与色等法之间不存在相应义,色法等不能充当能缘。第四,胜义不善,就是指的生死法(种种顺于流转生死的有漏法)。此处所讲的烦恼心所只涉及自性不善和相应不善两类。烦恼有两大类:一是本惑,二是随惑。
  D1、根本烦恼
  何谓根本?就是说此贪等六烦恼心所,不随于其余的烦恼心所法生起,独自有体,并且可以在此本惑上差别假立其它的烦恼心所,所以,此六烦恼心所就叫根本烦恼。就伦理价值来讲,唯嗔烦恼心所是自性不善,其余的贪等烦恼,若在上二界,则唯是无记性的,若在欲界,就分别起的贪等烦恼而言,乃是相应不善。若就俱生起而言,能发恶行的贪等烦恼是相应不善,否则,即是无记。所以,嗔唯在欲界,其余的贪等烦恼则通于三界。
  E1、贪:rāgah.,贪,就是贪爱,对于顺境、处于适意的对象境才能使我们凡夫产生贪爱。这是一种过分的追求,甚至会变成非义的获取。如果更具体地讲,贪就是贪求、渴求,表示内心里面缺了点什么,而向外追求,来满足这种渴望,如没有名求名,没有利求利。此烦恼心所所表现的心态,即是贪求外境和外物,执著于它,并且这种贪爱是没有止境、没有限度的,即我们常说的贪得无厌。那么,试问,对佛法真理的追求,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追求,算不算是贪爱呢?不是!因为清明纯正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它不是一种物欲,不是寻求一种低劣的感官刺激,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精神品位,因此,这样的追求是圣洁的,这种追求不是贪。
  E2、嗔:pratighah.,就是对于逆境,对于不适意的对象,在我们凡夫的心中生起一种憎恚的心理反应,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这种心态就叫嗔。此嗔烦恼,还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形式,那就是随烦恼了,如忿恨恼嫉等。就此烦恼,我们可以感觉到,一旦引起嗔心,我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苦痛不快的心绪,如果演变成极度愤恨的怒火,那么,它所给与人的灼痛将是巨大的。前面的贪烦恼,不一定是恶的,贪即爱,有时也有好的一面,然而嗔烦恼却不一样,其本质是恶意的,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程度不同的区别罢了。恶意对待他人,无论是否明显,在无形中,也会反作用伤害到自己,所以平常有句通俗语“一念嗔心火,焚烧功德林”。因此,如果从大处而言,嗔恨心发展到最高度,就会影响到共业,如形成战争,给整个有情界带来灾难;若从小处来讲,嗔心多的人,在人与人之间,会破坏本来应是和谐的关系,难以与人相处。故此,我们作为学佛人,虽然凡夫众生之间免不了有嗔心,但却可以使它对我们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因为,嗔心是一种修行的重大障碍,内心长期充满嗔心的人,肯定不能如法如理地修行办道,而大乘菩萨的根本,就是要有菩提心,在智慧的普照下,要有慈悲济物之心,所以,作一个菩萨,嗔心是必须要破除涤尽的。于是,这就提醒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培养宽容心,通过宽容他人而培养出自己那种恢弘的气度。总之,佛教的思想,佛教的精神,就是扬慈弃嗔,倡导和平,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和睦共处,共同构画自己美好的人生蓝图。
  E3、痴:avidyā,痴,就是无明,就是不能知事达理。我们凡夫众生长期在无明烦恼的笼罩下,在日常生活中,其表现,看似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而实际上,从佛教的思想来讲,那仍然是颠倒的、不正确的。又无明大致有两类:一是先天的俱生无明,这是与生俱来的,牢不可破的无明。一是后天所形成的分别无明,这是通过环境、错误的教育及错误的训练所形成的无明。
  ┌相应无明——与贪等共起的无明。
无明┤    ┌不共无明——与意识相应,有间断。
  └不共无明┴恒行不共无明——与末那识相应,恒时相续不断。
  E4、慢:mānah.,笼统地讲,慢,就是指在待人接物上,没有谦和之心,心常高举,就是以一种高举的气势来待人接物。就那心高举的不同表现形式而言,大致有七种:
  第一,是慢,“于劣计己胜,于等计己等。”前者“于劣计己胜”,就是本来自己在学问等方面超过他人,在看法上认为自己胜过他人;后者“于等计己等”,本来彼此之间都一样,在内心的看法上也认为是一样。由此而生起的气势高举之心,这就是慢。
  第二,过慢,adhimānah.,“于等计己胜,于胜计己等”,就是本来自己在学问等方面与他人都差不多,却认为自己比他人强;或者本来他人比自己强,却错误认为彼此之间都一样。由此而生起的气势高举之心,就是过慢。
  第三,慢过慢,mānatimānah.,“于胜计己胜”,就是本来他人在学问等诸多方面比自己强好,但自己却错误地认为、没有自知之明地认为自己比他人强、好。由此而生起的气势高举之心,就是慢过慢。
  第四,我慢,asmimānah.,就是在自己这五蕴和合的身上,认为这代表我,这为我所有,于是在身高、长相、如此等等方面,与他人比较,若比他人的身体高、好、强,由此而生起的气势高举之心就是我慢。
  第五,增上慢,abhimānah.,有的学佛者,气功界有的练功者,对于超于常人的殊胜法,如五眼六通,以及无漏圣果,本来没有得到、没有证到,却妄说自己已得到、已证到,或许少有所得,却无限夸大它,认为自己已成为全知全能的人,是人群中的圣者、智人,由此而生起的气势高举之心,就是增上慢。
  第六,卑慢,ūnamānah.,就是若从学佛修行的功德上来讲,他人多分胜过自己,而自己却认为不过就差那么一点点,由此而生起的气势高举之心,就是卑慢。依此推之,有些人的这样一种心态:有没有学问、有没有知识都一样生活,学佛与不学佛也一样都是处于社会生活当中,逃离不了这个社会,学习教理与不学教理都一样当和尚,如此等等,由此而生起的气势高举的心态,也是卑慢。
  第七,邪慢,mithyāmānah.,自己本来没有功德,却认为自己有功德,认为自己与佛菩萨无异,要求他人要像礼佛一样来礼敬他,这是在慢上起邪,这样的心态,如此邪乎气势高举的心态,就叫邪慢。
  E5、疑,vicikitsā,对于佛法所显示出来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于生活中明显的事理,没有一个肯决的认识,没有一个决定的认为,老是犹豫狐疑,这种心态就是疑烦恼心所,这种疑不能深化我们对真理、事理的认识,却反而使我们显得无所适从。至于对某些事理发起的疑问,由疑起悟,深化认识,所谓不疑不悟、大疑大悟,这种疑就不是此疑烦恼的内容。
  E6、恶见(不正见),dr.s.t.ih.,恶见也叫不正见,由染污慧对于真理生起的一种相反的颠倒的见解,由此凸显出来的心态就叫恶见。此能障碍属于正慧之善见的生起。此中之“恶”字,不是行为伦理上的善恶之恶,此“恶”就是不正确、错误的意思。此不正见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五类:
  第一,萨迦耶见,sathādr.s.t.ih.,此名是译音,大乘义译为移转见(经部师为“身见”,有部师为“有身见”),如理的《义演》中说我境有转变,所以能缘我见得移转名,就是凡夫众生把众缘和合移转之身执为我及我所,这种错误的见解就是我见,或萨迦耶见。
  第二,边见,amtagrāhadr.s.t.ih.,边就是断与常两边,即断见与常见。那么,试问,是谁在断?谁在常呢?那就是在前面我见的基础上,才说我们在生生世世、贯串一个不灭的东西,这是常见;或者认为在我们这个肉身毁灭之后,在今生之后,能代表我的东西就永远断灭,人死如灯灭,这即是断见。由此二见就可以推知,会有如下的过失:常见会导致是凡夫的永远是凡夫,不能修证圣果,因为“我”字的意义即是恒时常住不变的,连一丝一毫的变化都没有,又断见即是拨无因果,善恶因果的报应就没有承受的主体,就会有可以不对今生的行为负责的过失。
  第三,邪见,mithyādr.s.t.ih.,如谤无因果,无作用,无实事。谤无因果,即是认为我们的行为,无论怎么做,也不会构成善恶业因,这是谤因,并且认为,我们的行为也不存在未来能导致善恶苦乐的果报,这是谤果。谤无作用,否认我们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能够有从今生延续到来生及未来久远之生的作用,否认有所谓结生相续的作用。谤无实事,就是否认世间有阿罗汉等无漏果圣者的存在,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圣者。除以上三个方面之外,除其余诸见之外,余下的一切不正的见,种种邪解的见解,都属于这邪见的范围。
  第四,见取见,dr.s.t.iparāmars'ah.,“取”即坚执义,就是把前面本身已是错误见解的我见(身见)、边见、邪见,坚执为是一种最殊胜因,由此能得清净的涅磐,于是唯识就把这所谓殊胜的清净因叫做见取见。因此,这是在不正确之见上取见,如果不坚执为殊胜清净因,那么,其“见”就仅是边见、邪见、身见等,而不是见取见。
  第五,戒禁取见,s'īlavrataparāmars'ah.,戒禁,戒即是禁,就是对具体行为的明文规定,要遵守什么样的行为,因为执此戒的有情凡夫众生认为,此类具体行为是最殊胜真实的,是得清净涅磐之因,或认为是成仙得道之因,如外道把吃草、吃粪当作生天的殊胜真实的清净因,所以唯识就把这种对具体行为的坚执的见解叫做戒禁取见。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1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