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那些苦难的平民百姓,求佛不要入「泥洹」。「泥洹」也称作涅盘,是印度梵语,意思是圆寂,是功德圆满、清净寂灭,是指示现入寂灭与世长辞的意思。佛菩萨、善师、有道德之人,是人天眼目、众生福田,所以我们有责任请求他们长住世间,教化众生,令一切众生都能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本经长行文(散文),讲解至此,以下是偈颂的部分。
六、阿难尊者的教诲
佛经文字体裁有十二类,术语叫做十二分教,又称作十二部经。就形态归纳,有长行、偈颂、密咒三大类。
一、长行。属于散文体,便于发挥义理,如天马行空,流畅尽致。
二、偈颂。有两个目的:第一、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是公开的,学生有先来后到,佛以偈颂的方式,让后来的人也能听到前面所说的重要义理。第二、偈颂如中国的诗歌,有三言、四言……九言不等,句法整齐,每四句为一首,可以和曲演唱,但没有像中国诗歌那样的平仄押韵。本经是五言偈颂,共有二十八首。偈颂可以唱,便于记忆、背诵,使修习得以深入其境,又易收潜移默化之功,由此可见佛陀教学的苦心。
三、密咒。本经虽无,但大悲咒、往生咒、六字大明咒等,是众所周知的。大致说来,密咒只存古音,少译其义,原因是其中多含有六道言语,但能诚心诵念即可。如六字大明咒『唵(ㄨㄥ)嘛(ㄇㄚ)呢(ㄋㄧ)叭(ㄅㄚ)咪(ㄇㄟ)吽(ㄏㄨㄥ)』,章嘉大师的解释是,『唵』是身,『嘛呢』是莲华,『叭咪』是保持、持守,『吽』是心,合起来是保持自己的身口意业,像莲华一样洁净。由此可见,咒语含义圆备真善美慧。一经圆具三体,三体却是一义,其目的都是为了契机。
一、佛慈普护.罪深不识
阿难因而谏颂曰。佛为三界护。恩广普慈大。愿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
「阿难因而谏颂曰」,这是说偈仪。第一首说明请佛住世的理由。「佛为三界护」,「三界」是六道里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护」是依靠、保护的意思。佛是这一个大世界的保护者,这个大世界的众生都要依靠佛;没有佛的教诲决定超越不了三界六道,必受灾难、痛苦,所以佛为一切众生真正的皈依处。
「恩广普慈大」,佛的恩德慈悲加被九法界众生;「广」是广大,「普」是普遍,这两个字都包含着平等的意思。佛对一切众生平等,没有偏心、偏爱,这是大慈大悲。佛门讲『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造作五逆十恶的地狱众生,佛都不舍弃,依旧是平等的教导。佛有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了解虚空法界、国土众生无不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真如本性,虚空法界、国土众生同一个心识。因此众生、国土、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无一不是自己。
佛说法用梦境作比喻最多。梦中有天地、山河、草木丛林,也有人和动物;从哪里来的?都是意识心变现的。下意识能变现梦境;真如本性阿赖耶识怎么不会变山河大地、虚空世界?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自性的梦境。
永嘉大师《证道歌》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是说迷时才有十法界;悟后十法界变成一真法界。我们现前是在十法界、六道里面,是在梦中,佛是现身到梦境里来度梦中人。《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只有大彻大悟之后,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不是别人,才能真正生起爱心,无条件地帮助一切众生。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没有理由好讲!佛菩萨帮助众生没有理由,心是清净的;有理由心不清净——理由都是妄想分别执着。
「愿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阿难代一切众生请求佛长住世间,度苦难众生。 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别真。痛矣不识者。罪深乃如是。
这是阿难责备众生;责备实为怜悯,希望他们改过自新。并说出众生因为业障深重,所以没有能力辨别真妄。
「值法者亦少」,「值」是遇到,这是讲佛法难闻。佛在世时,讲经说法完全靠口传,又因交通不便,所以众生得遇佛法的机缘不多,而且只有少数人遇到正法。虽遇到,对于佛法经典里的奥义并不明了,解错佛经的情形很多。佛法是从真心本性里流露出来的,用意识(妄想分别执着)来解释,哪有不解错的道理?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那意在言外的真实义,世间聪明智慧之人也不能了解;佛法难就难在此!到底要用什么方法修学,才能体会如来所说的真实义?
《起信论》云:『离言说相。』文字是言说的符号,离是不要执着;不要在言说文字上去作意,这是第一个原则。二是『离名字相』,不要执着名字相。三是不能有『心缘相』。心缘是心里的缘虑,就是现代讲的思想。佛法一想就错了,就落在意识里。听经不要执着言说,要体会义理,才能得到真实义,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真正能守住这三个原则的人没有不开悟的。今生遇到佛法还不能成就等于没有遇到,阿难尊者的用意是勉励我们改过自新,回头是岸。
「值法」宗门一定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是大开圆解;念佛法门是理一心不乱。在净宗有个例外,净宗法门只要有观行的功夫,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就能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这是净宗殊胜之处。其它法门,烦恼未断,出不了三界。见思烦恼断尽很难,但把烦恼习气伏住,人人都能做得到。问题在你是否肯真做;如果还贪图享受,那就随波逐流了!
「盲盲不别真」,这是比喻心盲眼盲,不能辨别真假佛法。
佛陀在入涅盘之前,特别交代『四依法』,以此辨别佛法的真伪。第一『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佛佛道同,今佛无异于古佛,佛讲的经一定相同,如果与经典不相应我们不能相信。第二『依义不依语』。要依经典讲的意思,言语多说少说、深说浅说没有关系,只要意思讲得对就行。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对我们现前有利益的,能脱离六道轮回,这叫真实了义、究竟了义。经再好、再深、再广,学了用不上,不能帮助我们脱离三界六道,学后还要搞六道轮回,这是不了义。第四『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识是感情,要依理智,不能依感情。
我们没有能力、智慧选择法门,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一生劝导我们选择净土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这个法门很适合现代人修学,因为现代人根性不如古人,而且生活繁忙,分秒必争,没有时间钻研经论。净宗所依据的经论最少,只有三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后来祖师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加上,清末魏默深居士把《普贤行愿品》加在三经后面,称为净土四经;印光大师将《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附在四经后面,现在称为《净土五经一论》。《五经一论》只要依据一种修学就能成就,不必全部都要。这个法门简单、容易、稳当、快速,但是必须要深解义趣,对于经典教诲通达明了,断疑生信,依教奉行才行!
修行依照《五经一论》是正修,修《地藏菩萨本愿经》、《十善业道经》是助修。正助双修,才能稳当地成就。「盲盲不别真」,眼盲心也盲,真假不能辨。
「痛矣不识者,罪深乃如是」,阿难心痛众生罪业深重,障碍了自己的智慧福德,遇到佛法也不肯相信。这首偈是阿难尊者责备认假不认真,业障深重的众生。他悲心深切、怜悯众生,希望这些众生听后能悔改。
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两。经法稍稍替。当复何恃怙。
这是说明得遇佛法的人太少了,所以佛法必然是逐渐衰微。
「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两」,即使有「宿福」遇到正法,能信、能解、能行、能证,亿万人当中只有一两个。「宿福」是过去生中修的福报——善根、福德。具足善根、福德的人为什么也不能遇到正法?善导大师说得好:『总在遇缘不同。』虽有善根、福德,还要有善缘才能遇到真善知识。
古人常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由此可知,道之兴衰关键在有没有人传法、弘法。遇到真正善知识也是福分,没有福缘,往往善知识在前也当面错过。遇到真善知识不相信,这是业障深重,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经法稍稍替」,「替」是渐渐衰微;没有人弘扬正法,正法就渐渐衰微。弘扬正法很不容易,要自己真修。如果不肯真修,讲经说法不是从真心自性流露出来的,就没有摄受力。讲得再好,不能引起共鸣,听众印象不深。只有真修,才有摄受力,才能够弘法利生。因此,弘扬佛法的人,一定要自己亲自契入境界。清凉大师讲修行的四个次第——信解行证;『证』就是要契入境界,弘传才有力,言语才肯定,别人听后才能生起信心。
现在真修的人少了。佛弟子没有尽到本分,不能依教修行,不能弘扬正法,佛法当然逐渐衰灭了。佛法衰灭,实在讲是出家人不修行、不懂得经教、胡作妄为的结果。我们仔细观察现代的社会,法变质了。你讲正法,他说邪法,邪与正一定发生冲突,诽谤立刻就产生了;障碍、侮辱、陷害都出现了,法是从这里而灭的。佛法灭了,众生在这一生转迷为悟、转凡为圣的机会没有了,阿难在此地感叹「当复何恃怙」!这些苦难众生依靠什么?我们要晓得,我们求佛菩萨再来,因缘不成熟他不会来的。要回过头来求自己,自己发心作佛、作菩萨,这才能感应道交。
我们学《阿弥陀经》,能念兹在兹,思想言行与经典完全相应,就是阿弥陀佛;专修《普门品》,就是观音菩萨;专学《地藏经》,就是地藏菩萨。要学得跟菩萨一模一样,把经典里的字字句句都落实了,这叫『请佛住世』。
二、嗤圣媚邪.疑谤自堕
佛恩非不大。罪由众生故。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闻。
诸佛如来讲经说法,他们的音声色相尽虚空遍法界,众生为什么见不到、听不到?「罪由众生故」,因为众生罪业太重,六根被业障障住了,所以愚钝不明。佛恩德浩大,不但说法度众,还表演给大家看。佛是王子出身,即使出家,也有能力过富裕的生活,他为什么要过树下一宿、日中一食的生活?用意何在?在断烦恼习气,断贪瞋痴慢。凡夫业障的根就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是『我的』利益,这个根要不能拔除,就会永远障碍佛道。
今生能学佛的人善根、福德都很深厚,是过去生生世世都在修学的。为何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就是自私自利没有放下,所以生生世世修学都不能入佛境界;连最低的小乘须陀洹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都没有证得。难得今生遇到正法,如果自私自利再不能放下,就跟过去生一样,没有办法成就。
大乘法教导我们,起心动念不要为自己,要为众生。自己苦一点,能使众生得福报,我们就欢喜。自己如果放不下五欲六尘的享受,你讲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言行不一,谁能相信你?世间人为了得到五欲六尘的享受,付出了迷失自性的代价,实在得不偿失。把自性无量智慧相好,换成眼前一点物质享受,等于是拿万两黄金换一点糖吃,这个亏吃得太大了。佛菩萨过简单的生活,没有烦恼牵挂、忧虑恐怖,真得大自在。
阿难很感叹地说「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闻」,「法鼓」形容佛说法的音声就像鼓的音声远震「三千」大千世界。我们心里很微弱的一个念头,极其微细的震动,自己都没有觉察到,就传遍整个虚空法界。十方诸佛无时无处不讲经说法,法音如鼓,远震三千大千世界;因为众生罪业障碍自己本性,所以「不得闻」。
我们如何突破业障,了解事实真相?《虚云老和尚年谱》记载,虚老和尚常常入定,出定大概都是一个星期十来天后。他曾说过,在定中到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经说法,参与弥勒菩萨的法会,还看到几个认识的人(已往生)也在座。这就说明,他坐在那里如如不动,弥勒菩萨说法的影像、音声都接收到了,确确实实是「法鼓震三千」。 虚云老和尚的定功,能够接收三千大千世界之内的,三千大千世界之外没听他讲过。要接收,靠什么?清净心;禅定就是清净心。六祖惠能大师教我们:不为外境所转是『禅』,不起心不动念是『定』。修禅定功夫,他们用打坐的方法,我们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世尊在《大集经》上赞叹念佛是『无上深妙禅』;可是要会修,如果不会修,一面念阿弥陀佛一面胡思乱想,那就不是修禅定,不是念佛。念佛要如何念?觉明妙行菩萨说『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也就是大势至菩萨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上深妙禅,不需要坐在禅堂,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住坐卧都在禅定当中。这就是《金刚经》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样我们的能力就恢复了,诸佛如来讲经说法,我们都能看到、听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不着相的功夫。不着相不是六根不接触外面境界,而是在接触中不执着,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没有好恶。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六根接触境界不迷、不邪、不染,练到一定的功夫,烦恼轻,智慧长,境界就转变了,诸佛如来讲经说法的境界就能见能闻。隋朝天台智者大师,亲见灵山一会未散,即是明证。
世浊多恶人。还自堕颠倒。谀谄諀訾圣。邪媚毁正真。
这是讲世间人诽谤正法、自甘堕落的可悲现象。「世浊」,现在这个世间已被严重地染污了。科学家说现在地球环境污染,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五十年之后将不适合人类居住。
地球环境的污染,根本原因是什么?佛说『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就是环境,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虚空法界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境随心转,心是正报,境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环境必定受人心的影响。我们要想改善环境污染,必须从人心改起。现在众生心被污染的程度,绝不亚于环境的污染,愈是文明先进的国家,人心染污愈严重。
「还自堕颠倒」,失去了圣贤的教诲,所以欲迷心窍,利令智昏,造作十恶业,颠倒错乱,愈陷愈深。
古德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好人,慢慢就变成好人;天天跟坏人在一起,不知不觉就变坏了。我们要跟好人学,不要跟坏人学。现代社会找不到好人,古大德教我们一个方法——找古人,跟古人做朋友。古圣先贤就在书籍里,读他的书,以他们为师为友,肯定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决定不会堕落。
「谀谄諀訾圣,邪媚毁正真」,这是说不幸交了坏朋友,被不良的风气所染而堕落。「谀谄」是巴结,是指入佛法中破坏佛法,为名闻利养而假意事奉佛教者。「諀」是恶言诽谤别人,「圣」是佛菩萨。巴结、讨好那些有邪知邪见的人,帮助他们诽谤佛法,现在造这种罪业的人太多了!「邪媚毁正真」,用不正当的手段方法,毁灭正法真理。其实圣贤的大道,绝不会被消灭的,因为它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谤佛,实在讲佛并没有受到诽谤,而诽谤者自会有罪业果报。佛说毁灭正法,先堕阿鼻地狱,罪受满后变最愚痴的畜生。
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是人是非人。自作众罪本。
不信世间有佛、有神的人很多,因为没人教,他所交往和接受的都是邪知邪见的人。这些人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自私自利无所不为;好像就是为了争夺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而来世间。
「言佛非大道」,对佛教一窍不通,没有研究,就随便批评佛法不是大道,这个问题很严重。我在台中慈光图书馆工作时,一天有位先生,到我们阅览室看报纸杂志,他知道我是学佛的,便信口开河,严厉地批评佛教,把佛教说得一文不值。我倒一杯茶供养他,在那里洗耳恭听,他趾高气昂地讲了两个小时。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示意他稍停一下,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
我说:假如我们要批评一篇文章,是否应该先把这篇文章看一下? 他说:是! 我说:既然如此,你批评佛教,请问佛教经典你看过没有? 他愣住了。 我说:我们图书馆每个星期三,李老师在此讲经,你来听过没有? 我这一问就把他问倒了。 我说:你没看过经,也没听过经,就在这里批评佛教,不怕别人笑话你吗? 这几句话说得他面红耳赤跑掉了。我没有批评他,只让他知道批评要有批评的正确态度。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佛教欢迎批评,你天天来听经、读经,把佛教的毛病找出来,你说话才有力量。
佛法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大乘佛法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不但佛的心量大,许多宗教的创始人心量都大,都是互相尊敬、互相赞叹。但是现在的信徒,不解教义心量变小,产生门户之见,不能容人,宗教与宗教之间从误会到互相诽谤,互相敌对、残杀,带给人间无穷的灾难!我们痛切省思:哪有神圣会给人间带来灾难的道理?那不是正教,是邪教。
类似这种事情在佛教历史上也有记载:宗派之间互不兼容——学净土的人不能容纳禅宗,诽谤禅宗;学禅的人诽谤教下,彼此互相诽谤,导致佛教衰微、没落。这不是佛教徒,是魔王的子孙披上袈裟来诽谤佛。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释迦牟尼佛所传的,诽谤任何一个法门,就是谤佛;依照那个法门修学的是僧;你谤佛、谤法、谤僧,将来的果报在阿鼻地狱。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真正解如来真实义的人,对任何一个众生都不会诽谤,更不可能诽谤佛门的任何宗派。对其他一切宗教也不可以诽谤,纵然是邪教,也只能敬而远之。诽谤别人使自己的心不清净、行为不善,吃亏的是自己。
「是人是非人」,这是说批评、诽谤的人,虽然外具人形,实际上已丧失人格。用天台大师的『百界千如』来解释就很好懂了。佛说的十法界,大分为四圣六凡,每个法界里都有十法界,成为一百法界。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是人中之佛;人中有菩萨法界,像无着、天亲、龙树菩萨;人法界里有阿罗汉,他是人的身分,但确实证得阿罗汉果。有道德、有地位、有威德、有财富的人,是人间的天人,天人最重要的是道德。有人中的阿修罗、罗剎,佛讲这类人有天人的福报,却没有天人的道德。人中之人是凡夫。「是人是非人」,「非人」,他是人间里的畜生,人间里的鬼道,人间里的地狱道;一生造作许多恶业,现在虽然还是人形,不久就要随业流转了。
我们发现屠户年老时的面貌,杀牛的像牛,杀猪的像猪,杀鸡的,相貌、动作都像鸡,果报相状已经透出。我们只要稍稍留意,会发现他死之前几年就原形毕露。造作杀生的罪业,果报是先堕地狱,罪受满了变畜生还债,此事不能不信。吃肉,你吃牠半斤,来生要还牠八两。佛法里因果讲得非常透彻——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互相酬偿、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非常残酷!
佛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过去我们没有学佛不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杀生吃肉造种种罪业。现在学佛知道了,赶紧回头,修功补过,好好的修行,把功德回向给那些被我伤害的众生。身体在世间不是为自己修,是为 冤亲债主修,希望把冤业在这一生消掉。
「自作众罪本」,「自作」是造因,「罪本」是三途苦报。自己造杀盗淫妄的因,果报在三途。世间人迷惑颠倒,自以为聪明,强不知以为知,固执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这就是罪业的根本。换言之,错误的思想造成错误的行为,必受苦报,佛法常说『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三、破五戒的苦报
命尽往无择。刀剑解身形。食鬼好伐杀。镬汤涌其中。
这是地狱的总报。「命尽往无择」,「命尽」就是命终,「无择」是无间地狱;意思是说造作重罪之人,命尽之后,一定堕无间地狱别无选择。
佛说众生受报有两种业力,一种是『引业』,引导我们去投生;父母是缘,引业才是亲因。一种是『满业』,投胎得到人身之后,每个人相貌、体质、际遇、富贵贫贱、吉凶祸福……都不一样。满业就是过去生中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的果报。
地狱的引业是嫉妒瞋恨。人在临终之时,心里不高兴,发脾气,肯定堕地狱;这个业力引导他到地狱去投生。贪心堕饿鬼,活的时候对自己拥有的财物贪恋、放不下,临命终时有这个念头就到饿鬼道。如果临命终时愚痴、迷惑颠倒,邪正、是非、善恶都错乱了,就堕畜生道。临命终时还想到人伦道德、仁义礼智信,这个引业引导你到人道来投生。如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心引导你到佛法界。
贪瞋痴要真断,最重要的增上缘是高度的警觉:知道贪爱是饿鬼道、愚痴是畜生道、瞋恚是地狱道,念头一动,一句『阿弥陀佛』把妄心摆平,把贪瞋痴伏住;这样念佛才能把烦恼的业因——贪、瞋、痴念掉。
「刀剑解身形」,在地狱里受刀山剑树的苦难,种种刑罚苦楚说之不尽。「食鬼好伐杀」,佛说鬼道大致可分为三十六类,其中有十六类称为食鬼。食鬼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恶鬼,非常凶狠残忍,会害人。世俗讲的牛头马面,佛讲的阿傍恶鬼,生性都非常凶恶,残忍好杀。鬼道里也有好鬼,不害人的,不但不害人,还帮助人(鬼亦有善有恶)。为何那么好,他还落到鬼道?因为他贪心没断,那个贪引导他到鬼道去投胎。 「镬汤涌其中」,「镬汤」是讲油锅、油鼎;把人放在烧开的热油里炸。那个罪多难受!
淫泆抱铜柱。大火相烧然。
这是讲邪淫得「抱铜柱」的果报。这在古代称『炮烙』,是殷纣王制定的。将铜柱用火烧红,叫罪人去抱。铜柱地狱是罪报感应变现出来的,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民国初年,章太炎居士就遇到过此事,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老先生告诉我的。章太炎是民国初年的朴学大师,得罪了袁世凯,被抓到监狱里一个月。放出来之后没隔几天,有天晚上,有几个小鬼抬了轿子来接他。他说:『到哪里去?』小鬼说:『东岳大帝请你去。』东岳大帝有一封信给他,请他去做判官。他一想:『做判官不就是死了?』小鬼说:『不会,早晨我们再送你回来。』他就去了,其实不去也不行。
东岳大帝的判官地位很高,就像现在的秘书长一样。之后,他日夜都不能休息,白天要办人间的事情,晚上要到鬼道去上班,很忙碌。有一天他突然想起,地狱里的炮烙刑罚太残酷,便建议将它废除。东岳大帝听后,就派了两个小鬼带他去参观炮烙的刑场。到了刑场,小鬼告诉他:『到了。』但他什么也没看见,于是才觉悟过来——原来这是各人业力变现的。章太炎没有这个业力,所以到刑场什么也看不到,于是就不再提废除的事了。
地狱的种种刑罚,都是罪人自己的业力变现出来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恶的习气如果不改,将来变现的境界还是自作自受,不是阎罗王给你受的(地狱不是阎罗王造的)。由此可知,天上的福报,也是善业所感的善果,不是人或天帝所为的。善恶业力之大不可思议,《地藏经》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佛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三个力量一样大。佛把这些事实真相告诉我们,觉悟、明白的人,要知道自求多福。
诽谤清高士。铁钳拔其舌。
拔舌地狱的业因是「诽谤清高士」。「高士」是指出家高僧和在家学佛有成就的道德善师。无论世法佛法,清高一定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充实。诽谤出家高僧和在家的大德居士,将来会堕拔舌地狱。
世间不识好歹、不知善恶的人很多,诽谤(包括妄语、两舌、恶口)的事情到处都有。我亲近的三位老师,道德崇高,却常常听到有人诽谤他们。方东美先生,我听到诽谤他的人都是同乡。人云亦云,道听途说,不负责任,很容易造口业。李炳南老居士,我在台中跟他求学的时候,也听过许多对他的诽谤。章嘉大师,是教内的出家大德,也有人批评他。实在说没有亲近过他们,哪里晓得他们的德行?我冷眼观察发现:凡是诽谤的人,都没有亲近过他。如果亲近、见面,常在一起交谈,就晓得那些批评都是谣言,都不真实。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沟通,如果没有沟通,会彼此猜疑。真正「清高」者读书明理,从来没有闲功夫去说别人的过失。
造谣生事是冤枉好人,有很大的罪过!因为你的诽谤,使许多人对这个「清高士」误会了。你误导众生不敢、不愿意亲近他,向他学习;因此断掉了别人的法身慧命,罪是从众生这里结的。总之,我们学佛是学心地纯净、行为纯善;心里还有嫉妒、诽谤别人的意念,就统统破坏了。这是把自己的修行功德毁于一旦,愚痴到了极处。《坛经》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即使是无恶不作之人,我们也不要把他的恶行放在自己的心上,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不被污染、破坏。「铁钳拔其舌」,堕拔舌地狱,是恶口感得的恶报。
乱酒无礼节。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狱中。洋铜沃其口。
杀盗淫妄四种是性罪,是根本罪过,大家容易了解;但喝点酒有那么大的罪吗?酒本身没有罪,酒戒叫做遮罪,遮是我们现在讲的预防。酒喝醉了乱性,会犯杀盗淫妄。酒后犯罪,这种例子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佛戒饮酒是有道理的。
酒是恶缘,喝多了乱性,失去礼节。礼是天地自然的秩序,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观察社会的安危、治乱,就看这个社会上的人守不守礼。现在不讲礼了,讲法,法比礼降了一等。礼是自动自发的,守法是怕惩罚,是被逼的。讲法治,还有人走法律的漏洞;讲礼节,就不会有这个妄想。
中国历史记载,夏朝仪狄造酒,呈送给禹王。禹王尝了尝,知道酒会给后人带来灾难——后世一定有人因酒而丧身、亡国。于是禹王就疏远仪狄,不再尝酒,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的末代君主,都是因酒色亡国。佛把酒列为重戒,是东西方圣人的见解相同。
酒戒的开缘特别多,那不是破戒。酒最平常的开缘是药用,中国、印度医药里有很多是用酒做药引,这不是犯戒。对年岁大、身体虚弱的人,佛有开缘,饮食之前可以喝一小杯酒,帮助血液循环,这不是破戒。从这里我们了解佛所制定的戒律是活的,绝对不是约束人,而是帮助你、成就你。我们要明了佛制戒的精神与用意之所在,就懂得如何受持,不会死在戒条中。戒律条条都有开缘,开缘最重要的精神是利他,不是自利。如果开这条戒对众生有利,就可以做。
有一年我到北京,住在国际饭店,遇到美国一位华侨徐居士。在美国我们很熟,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大家相遇非常欢喜。他告诉我那天他儿子娶媳妇,这是大喜事。他说:『法师,你来得太好了,请你给我儿子做证婚人。』当时我还有点为难。我说:『新娘是不是中国人?』他说是日本人。又说:『这是一个国际婚宴,邀请的嘉宾有日本外交部的官员、主管对外贸易的官员,还有一些在中国做生意的商人。』在中国这一边,他也请了国务院一些高干。我听他这么一说,很难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佛法介绍给大家,所以就答应了。
我说:『你总不是临时找我做证婚人,是否还请了别人?』他说:『是!请了程思远。』程思远那时是国家政协副主席,也是很有名的一位老先生。我们就一僧一俗,两个人坐在证婚席上。因为证婚人一定要给新郎新娘祝福,我就抓住机会,在婚礼上把佛法介绍给大家,大概讲了十五分钟,当时来参加婚礼的中外嘉宾个个都欢喜。 那天的酒席当然都是荤菜,我们是在楼梯口不期而遇的,准备素菜也来不及,我坐下来陪大家吃——吃肉边菜。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杯酒,我就跟大家说:『我陪大家喝一杯,你们不要再替我斟酒。』我陪他们喝一杯。他们说:『法师,你们佛教不是戒酒吗?』我说:『有开缘,只要不喝醉就可以。』这个机会好,很难得!
酒能乱性,决定不能喝醉,只要守住原则,佛有开缘,这样大众就能接受了。一定要把戒绑得死死的,一点都不能变通,把别人学佛的念头断掉了,那就错了。你要让大家真正认识佛教,觉得佛教并不可怕。为什么很多人不敢学佛?戒律太多了,这样犯戒,那样有罪,把人吓得不敢学了。我们这样一表演,活活泼泼的,他们看了欢喜——这样的佛教可以学。所以这是机会教育,能让这些人有缘接触佛法是好事。我们念念帮助众生、念念希望把佛法介绍给他们,这就是开缘、开戒,不是破戒。
佛的戒不能不遵守,酒戒,非有必要不能随便开。因为酒醉而造杀盗淫妄的事时有所闻,所以开戒跟犯戒一定要辨别清楚。我们常见到很多人喝酒闹事,发酒疯乱批评人、打人,这是造恶业。「迷惑失人道」,一点都不假。
「死入地狱中」,佛家讲地狱、饿鬼,种类很复杂。经上讲地狱有七十多种;饿鬼道有三十六种。每一种所受的罪轻重有别,最重的是无间地狱,这是造五逆十恶罪。「洋铜沃其口」,将铜烧成铜汁,狱卒牛头阿傍把铜汁灌入罪人的口中,整个内脏都烧坏了。这种果报太可怕了!
遭逢众厄难。毒痛不可言。若生还为人。下贱贫穷中。
这一首总结破五戒的苦报。 「遭逢众厄难」,「众」是多,灾难很多。「毒痛不可言」。我们在经典上读到,阿罗汉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阿罗汉宿命通知道自己过去五百世曾经堕过地狱,提起地狱,他还是心有余悸,身上流出血汗。由此你就能想到地狱里「毒痛不可言」。
《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光目女的母亲由于孝女给她追荐超度修福,才能从地狱里脱身,转生为她家里佣人的女儿。光目女问她地狱里的状况,那个苦她不忍称说。我们读这些经文要多想、多体会,自然就不敢造罪业。
「若生还为人,下贱贫穷中」,这是属于后报;又到人间来了——下贱贫穷。《地藏经》中光目女的母亲寿命只有十三岁,她求女儿:『妳有什么方法帮助我?』她的女儿发大心大愿,要度尽苦难众生。她的母亲承此功德死后生忉利天,不再堕恶道。要如何超度自己在三恶道中的父母尊长?你能够学光目女、婆罗门女就如愿了。她们真修,而且自己证果。
婆罗门女在定中游览地狱。她知道母亲所造的罪业一定堕地狱,得佛菩萨的指点教导,用念佛法门救度母亲。菩萨告诉她:『妳母亲在地狱,受极大的苦难,要帮助她,妳必须一心念佛。』她救母心切,就真的一心念佛,昼夜不断。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念到一心不乱。如果不是一心不乱的功夫,没有资格参观地狱。地狱只有两种人能去,一种是受罪的人,一种是菩萨。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就是菩萨,所以她能见到地狱。她为什么能够达到这么好的功夫?因为救母亲的心切。她母亲要不堕地狱,她就不念了,也不会那么恳切,就成不了菩萨。所以她修行证果是母亲给她的增上缘,她果然证果了,母亲就有功德,是凭此而超生的。
光目女念佛的功夫比婆罗门女就差一等,是功夫成片,她是梦中见到的;功夫不成片她的母亲得不到任何利益。所以婆罗门女的母亲直接生忉利天;而光目女的母亲还要生到人间来,受十三年「下贱贫穷」的果报,然后托她女儿修行功夫的福才生天。 地狱、饿鬼、畜生是六道里最苦的三类,佛法称之为三途,这是造杀盗淫所感的苦报。三途罪受满后,还会得人身,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在他八识田中有过去生曾经修过五戒十善的种子。这些种子遇到缘就起现行,所以他还会到人间来,光目女的母亲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因为还带有恶报残余的习气,所以虽到人中来,果报是「下贱贫穷」,这是过去余罪的感应。
修行,忏悔业障是很重要的,佛家一切修行的方法无不是忏悔法。佛教导我们忏悔,有理有事。事忏重发露忏悔,后不再造;自己造的罪业不要隐瞒,隐瞒使罪业愈来愈严重。『发露』是我所造的罪业大家都看到、知道,这个人骂你一句,那个人责备你一句,就报掉了,这叫重罪轻报。如果别人诽谤、侮辱、陷害我们,自己在家里忏悔,绝没有丝毫怨恨之心。这样业障才能消得了,境界才会向上提升,真正是烦恼轻、智慧长。
理忏是指『断惑证真,心亡罪灭』;从心上忏罪,心里没有丝毫恶念,罪业就忏干净了。修行的目标是求心纯净、行纯善,就是《十善业道经》的纲领『昼夜常念善法』,不容毫分不净不善夹杂就成功了。理事双忏,念佛决定往生,感应不可思议。
四、持五戒的胜果/长寿.大富.清净.众奉.德慧
不杀得长寿。无病常康强。不盗后大富。钱财恒自满。不淫香清净。身体鲜苾芬。光影常奕奕。上则为大王。至诚不欺诈。为众所奉承。不醉后明了。德慧所尊敬。五福超法出。天人同俦类。所生亿万倍。真谛甚分明。
「不杀得长寿,无病常康强」,这是不杀生的殊胜果报。凡是有血气之属,必定有知觉;凡是有知觉的必是同体。《楞严经》云:『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微命不伤,才是真慈悲,以平等真慈心养生,自然得长寿、健康、无病的果报。
人都希求不生病,身体健康强壮。怎样才能得到?从心地上持不杀生戒,并断除杀生的念头。不做伤害众生的事,果报是无病、健康、长寿。世间人许多疾病,都从杀业来。必须从内心把杀害众生的念头转过来,爱护、帮助一切众生。不但戒杀,更积极的吃素放生,这是推己及人、仁民爱物之上善。素食具足卫生、卫性、卫心,所以无病、健康、长寿是必然的结果。修行生活要简单、朴素,不能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贪图享受很容易迷惑,迷了之后很不容易回头。所以佛教我们『以苦为师』,很有道理。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给我们看——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们要体会佛的用意,认真努力向佛学习。这一世得健康长寿是花报,来生的果报一定更殊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金刚不坏身。
新加坡许哲居士,今年一百零三岁,健康长寿,原因在于她五戒全都做圆满。她在一百零一岁的时候遇到我,求皈依三宝,她问我她有没有资格作佛弟子。我说妳不但有资格,佛的五戒妳都圆满做到了。所以授三皈的时候,我连五戒证书都送给她了。至今一百零三岁,只掉了一颗牙,身体没有毛病,活力充沛,每天还要到处跑,照顾一些穷苦生病的人。五戒好!你能够遵守就长寿、不生病。
「不盗后大富,钱财恒自满」,这是不偷盗的果报。戒经上说,他人的金银重物,乃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常住公用物、官府物(政府财物)、民众物、一切物,或夺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偷税、逃税等等,都是偷盗。实际上偷能得到的,也是自己命中所有的,命中若无,纵然巧诈偷窃,也是一无所获。所以古语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如果不盗还能布施,果报是财用无缺。学佛的同学无论在家出家,一定要『安贫乐道』,不但没有盗的行为,连盗心和占别人便宜的念头,都必须断掉。修财布施首先自己生活要能温饱,自甘澹泊过着清苦的生活,节省钱财欢喜去布施,但是不要勉强,勉强是错误的。
「大富」,不单是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都是富。古人讲:『仁者寿,义者富。』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例证:春秋时代,越王句践的大夫范蠡(陶朱公),给我们证明「不盗后大富,钱财恒自满」,「自满」是自己受用决定不缺乏。
「不淫香清净,身体鲜苾芬,光影常奕奕,上则为大王」,这是不邪淫的殊胜果报。在家信众,佛没有禁止淫欲,只是讲不邪淫。不邪淫的含义很深广,过度的淫欲也是邪淫。淫欲是属于贪;要离开淫欲,不但没有淫欲的行为,最重要的是把淫欲的念头断掉。佛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六道众生都以淫欲而正性命,到六道来投胎就是淫欲未断。纵然是色界天、无色界天,用甚深禅定把淫欲的念头控制住,不起现行,但并不是真的断了。如果真的断了,就超越三界证阿罗汉果。
淫欲是污秽的,因此我们身上的气味不好闻。如果淫欲的行为断了,虽然念头还没有断,体质也能改变。我们看到许多修行很好的人,他淫欲的念头虽然没有断,确实能控制住;行为断了,他的身上就放香气,跟一般人不一样。
我在香港讲经时,听到一些曾经亲近过虚云老和尚的居士们告诉我,虚老和尚那么大年岁,一生都是一年洗一次澡、剃一次头,衣服从来不洗,领子上都是很厚的油垢,可是气味清香,这就是经上常讲的「香清净」。为什么他的身体有清香?因为他心清净。
佛讲『境随心转』。身体是跟自己最接近的一个境界,所以面貌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心好相就好,心恶相就凶。相好身体一定好,身体如果出现病态,立刻要知道反省、检点、忏悔。为什么?业障现前。一般众生都不懂得从自己的内心来改变体质、容貌。佛教导我们,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不但我们的身体如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如是。所以根本是心;清净心比什么都重要!
中国大陆有一位居士很年轻,二十几岁,小夫妻二人都很虔诚学佛,而且都有坚定的信心,不要生育儿女。公公婆婆反对,她便把我讲演的《了凡四训》放给她公公婆婆听。他们听后说:『学佛第一个要孝顺父母,你都不听我的话,学的什么佛?』她无法回答,写信来问我怎么办。
要听公婆、父母的话。生育的事情是缘分,没有缘,想求儿女偏偏不生;有些人不想生儿女,却生了很多,这是缘。佛教我们修随喜功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1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