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564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3-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智能。所以佛法,佛法叫参学,它不用研究,叫参究。研究跟参究不同的地方在哪里?研究是用脑,用思惟、用思想;参究是不用思想,叫参。所以参,悟得的是智慧,研究所得到的叫知识,知识跟智能不一样,这都是我们要辨别的。所以中国,古时候叫东方,中国跟印度人求学都是以智慧为主,叫照见,不能用心意识,用心意识是研究,不用心意识叫参究,参究是照见,所以这是不一样的。我们走古人的路子,你才能真正入佛境界,用现在人做学问的方法,不行,那是知识,因为他没有离开思惟,没有离开分别执着。见思烦恼是执着,尘沙烦恼是分别,还是用分别心,还是用执着心,换句话说,还是我的心,这就不行,我就是执着、就是分别,这心不清净,你没有法子照见。照见是属于禅定的功夫,这里头没有我。忘我、无我,你才能够得到真的信息,了解事实真相。
第四个德号叫「明行足」,古时候这个行也读作横,明行足,读作行是名词,读横是动词,是行动,是动词。「明有多解」,有很多解释,第一,「《大论》曰」,《大论》就是《大智度论》,「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这是佛学名词。本来是神通,六种神通,可是现在称为三明,神通的能力不断向上提升,提升到圆满就叫明。称三明,这种神通是如来有的,就是佛有的,菩萨没有。菩萨只能说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菩萨、阿罗汉都这个称呼。要称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华严经》圆教初住菩萨以上就称明。所以下面加个明,我们晓得,法身菩萨,不是普通的,也就是说他不在十法界,他在一真法界,这就称个明。没有这个明字,只有宿命、天眼、漏尽,这十法界里面的,差别在此地。「《会疏》与《净影疏》同之」,跟《大论》的说法相同,「均谓明即三明也」,明行足。当然能讲得通,为什么?这个十号是如来的十号,不是菩萨的,所以六通他达到圆满。
「但《净影》又谓:明是证行,证法显了,故名为明。是说较深」。这个说法的意思比前面讲的要深,也就是我刚才讲的,六种神通的这个能力达到究竟圆满,这叫明。「盖《华严》一经唯是信解行证。若于行法显了明证,如是方为明也」。这个解释也是初住以上的境界,不是十信位。十信位我们学过,他的确是十法界,从初信到六信,没离开六道,在六道里面。但是得初信之后,虽然没有离开六道,在六道里面修行,他决定不堕三恶道,所以称他为圣人,这小圣,小小圣,很难得。为什么不堕三恶道?贪瞋痴他控制住,他有,但是他的智能、他的定功能够控制,绝不造杀盗淫妄的罪,他不会造这个。人间、天上七次往返他就超越六道,七次往返,从初信到第七信位,七信位是阿罗汉,超越轮回了,八信是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信是佛,这十法界。这个佛是相似即佛,天台大师讲的,智者大师说的。他能够把起心动念放下,他就是真佛,用真心,不用妄心。起心动念什么?阿赖耶,阿赖耶一放下,叫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叫转识成智。诸位要晓得,佛经给我们讲整个宇宙心现识变。宇宙从哪来的?心现的。十法界从哪里来的?识变的。识就是分别执着,你有分别执着就有十法界、就有六道轮回,分别执着没有了,十法界就没有,一真法界出现了。一真法界用真心不用妄心,所以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涅盘经十八》曰:明者,名得无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是「以得无上正等正觉为明」。下面说,「今释本经」,现在解释本经里面所讲的,「以《涅盘》之说为妥」。就是《涅盘经十八》前面所讲的,这个讲得很好,本经采取这个说法。
「又行足者,《涅盘经十八》曰:行名脚足。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为明行足也」。这个说法好。无上正等正觉怎么得来的?修戒定慧得来的,所以把戒跟慧比喻做足,你有足你才能走得到,你没有脚的时候你走不到。换句话说,戒定慧三学的功夫圆满,你就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很重要,佛法修行的秘诀、修行的枢纽就在此地。你学佛不能不持戒,戒是什么?规矩。有学佛学一辈子,不能说他不用功,真干,天天在读诵、研究,怎么样?规矩疏忽了,没有认真去学戒律,所以一辈子不能成就。讲经,会说,也说得天花乱坠,著作,写书写得很多,著作等身,死的时候很痛苦,我们就知道,他还是搞轮回去了,为什么?戒定没有。戒定没有,他讲经,他著书立说,那算不算智慧?不是,那是知识,他读的很多佛经是知识,不是智能。诸位要知道,智慧是从定里头生的,不是说我书念得多就有智慧,不是的,知识很丰富,智能没有,这个要知道。智能管事、管用,知识不行。你有定慧,我刚才讲了,个人的受用,健康长寿,纵然年岁大了,他很不容易衰老,他衰老的现象很慢,那什么?他心有定,它带给你天天喜悦,这智慧。我们中国古人讲「人逢喜事精神爽」,天天快乐的人他不会生病,天天快乐的人不会衰老,他得法喜。知识得不到,知识再丰富,他还是有忧虑,他还是有牵挂,那怎么会一样?中国古人讲「忧能使人老」,人有忧虑老化就很快。所以知识跟智能一定要搞清楚,我们学佛要跟佛走,我们求智能,我们不搞知识。知识有没有不相干,我不学,我智慧开了,我不学也知道,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知识就不行,你不学你就不知道,智慧不学也知道。
在中国你看看惠能大师,这是唐朝时候的,禅宗的六祖,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没出家之前他是樵夫,砍柴的。这种行业,年轻人不知道,像我这个年龄就晓得,抗战期间生活也很辛苦,城市里面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所以水,那个时候有职业的挑水、卖水的。抗战期间,都市有挑水的,他到河边挑水挑到城里来卖;砍柴,柴火,烧柴火,专门天天有人上山砍柴,砍柴到城里来卖柴。抗战期间还有,现在没有了,这种行业没有了。有了自来水,挑水的人失业了;有了瓦斯、有了电,樵夫失业了。这个是我们小时候见过的。这个生活非常苦,很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