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75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2-2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华严就是不能相应。其实道理非常明了。所以,明了这个道理,理上解了,不能代表你事上已经落入了。而六祖大师不同的,一听到以后,他就不再思维,就住到里面去了,他住到里面去永不再变,他那个心非常纯洁,因为他是一个樵夫啊,没有那么多的杂心,没有那么多的名利欲望,非常纯洁。知识多的人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所知障碍,他不能够非常纯朴,安住在那个法上面,他讲那个道理,他自己不住到里面去。一旦住到里面去,砍柴啊,放牛啊,打猎啊,对他来说,都安住在法里面,没有任何障碍。他在法里面住了一十五年,在猎人队里面,在干什么,就是炼这个法,就是炼他这个心。所以他这个心明了以后,十五年之间,在猎人队里面来炼他这个心。
此世界中:哪个是你的刀?哪个是你的石?哪个是你的关?
那我们不讲明了,我们现在明了都还没明了,拿什么炼呢?不知道拿什么炼。有人明了了不肯炼,有人明了都不明了,他怎么炼呢?所以不明了的人没有东西炼啊。你叫他闭关啊,他没有东西怎么炼呢?所以都是乱搞的,只是种一点善根而已。他没有得到体,怎么炼呢?所以呢,我们在生活中来炼我们这个心。所以我在第一次讲的时候讲告诉你,娑婆世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境界,就像一个磨刀石一样,让我们在这里磨刀。那我们要会磨,这把刀一定要拿到,然后在这个石头上磨。所以这个世界就是一块石头,我们要学会磨这把刀。不磨的话,这个刀永远是钝的。过去的禅师开悟以后,十年二十年不动心,安住在里面不动心。我们在师父面前,是不是找到了那把刀?是不是知道了这是磨刀石?找到了这个磨刀石,找到这把刀。你不要离开这个境界另外找磨刀石,找不到了,因为磨刀石就在你当下。你没有找到这把刀,你也很麻烦。所以这个刀跟磨刀石要相应。所以我们这个世界是个磨刀石,十年磨刀,二十年磨刀。
自度:何时可以开始自度?如何布局自度?不自度会如何?
过去的禅师,四祖在三祖面前住了多少年?二十年、三十年间,不离开师父。在干什么呢?就像六祖大师在猎人队住了一十五年,他为什么要住一十五年不出来呢?其实啊,这里面有他的奥义,就是炼他的心。就是说,他明了这个道理以后呢,就自度去了。先是他人度,祖师来度,后来他就自度了。我们还有一个自度的过程啊,你不能说自度的过程不要了,马上就悟道了,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大家听了这个道理,证明这个世界是磨刀石,就感受到道的珍贵。出家修道,这种念头在你内心中彻底狠心,大勇猛之力,舍去世俗之念,舍去世间这些无聊之事,舍去世俗的那些无聊的事情,敢于在道上面来下一番功夫。所以呢,听了这个话的人,内心中要生出感叹,要有修道的想法,知道这个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出家就没有白出,就感觉到自己有事可做,有道可修。不要搞到最后面没有道可修了,就麻烦了。不要被业障迷失,什么业障呢?就是贪瞋痴慢疑种种知见,建立了我们的无明,而这个无明会造出业障。因为无明里面我们要求解脱啊。一个人无明啊,就很痛苦啊。因为痛苦,他就要造业啊。而这个造业,这个叫业报,所以叫业障。而这个业到你面前,比如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要吃喝拉撒,这些都是属于业障,这个身体都是业障,这个是业障之体。如果你这个业障,佛教讲叫业尽情空,如果你业尽了,你情也就空了。如果你情不断,业就不空。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业,把这个烦恼障给转掉,烦恼障转过来就是解脱。把我们的业障转过来,就是智慧,情转为智慧,叫般若德。我们的报障,就是生死六道轮回的报,男女,这个叫报身,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叫报身。这一报,下一报,再下一报,我们现在这个叫报身,想我们改变这个报身都很困难,转报身为清净法身叫法身德。我们这个身体叫报身,佛陀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身体呢?那个报身是清净法身,叫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所以呢,转三障成三德,把三种业障转过来,三种德就出来。
胜义谛与俗义谛,有意识即不入胜义谛,离开俗义谛没有胜义谛可立
所以呢,第一义谛我们要明了。第二个是二谛,就是胜义谛和俗义谛,这两个都是在众生因地来说的。因地会果地,是有言辞来表达的,了解第一义谛叫胜义谛。不离开俗义谛建立胜义谛,胜义谛不违背俗义谛,俗义谛不违背胜义谛,胜俗不二,就像木头跟凳子一样。木头叫真谛,桌子叫俗谛。真谛是什么呢?真谛是跟觉性相应的,跟空性相应的。俗义谛呢,跟法性相应,法性平等故,这也是菩萨功德的显现。我们修这个有什么作用呢?可以显现出来我们的德。在这个世界,可以显现出来这个法身。第一义谛里面有种种德行,种种道德。真谛跟俗谛的中间是什么?中观思想了。真观、中观、俗观,三观,是天台三观。天台三观的中是什么呢?中是靠两边的。六祖大师说,你讲有我讲无,你讲无我讲有,不是有三十六对吗?我们众生呢,不偏左就偏右,我们修法的时候,要不就偏到空里面去了,要不就偏到有里面去了。所以呢,我们现在的思维,只要我们有意识,它就有思维,有思维就偏,不进入胜义谛。胜义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胜义谛、俗义谛不二的时候,就变成妙用。如果你胜义谛跟俗义谛有二,这是分别,就变成凡夫。所以胜义谛跟俗义谛,就是真谛跟俗谛分开来了,显成就是识;不分开的时候呢,就变成智。
智有几种?一,大圆镜智,一切法用都在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叫根本智,就是你一念的觉性,你内心明了的这个体,那是不可思议境界,就是你现在了解第一义谛这个体。这是什么呢?就叫做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是对于我们众生来讲的。在佛陀的果德上面讲,大圆镜智,无智亦无德啊,怎么来了个智的名字呢?所谓般若即非般若,是名为般若。如果你认为有个大圆镜智,建立了一个大圆镜智的概念,大圆镜智方便立名而已,对我们因地上面来说的,方便立名的,但是在果德上面来讲,没有这个名字。所以大圆镜智本身就是第一义谛不可思议智,那是不可思议的地方,但我们方便立言叫大圆镜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