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灭门,又叫生生灭灭门,是从宇宙万有的现象方面来说的,是相对差别,变易无常,生生灭灭的。从时间上说,是有生有死,从空间上说,是无限差别。所以《起信论》说:“依如来藏而有生灭。” 一心为什么会有真如和生灭二门呢?因为此二门是对一心的体和相两方面来说的,心真如是一心的体,心生灭就是一心的相,这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说一心。所以《起信论》说:“依一心法有二种门。”虚大师认为门是义门,即依法性所显义相,能够轨范生心,发解起行,从因至果,一切法义都不离心而有,举心即举一切法义。真如就是一切法义的平等体,生灭就是一切法义的生灭现象。所以,真如和生灭都是依一心而有,一心有真如和生灭二门,同时能摄一切法。 为什么真如和生灭能总摄一切法?因为此二门是不相离的。真如是一切法的实性,生灭是一切法的共相。所谓一切法,就是杂染法和清净法,世间法和出世间法。 真如和生灭二门为什么不相离呢?虚大师认为:因为二门都是从一心中开示出来,不离于心,所以是不相离的。譬如无变异的湿性,与有起灭的波浪相,都是依一水而存在,波不离于水,故不相离。就是说,一切生灭相都是依妄念而有,但是妄念当体即是真如实性,所以在真如门中二门展转而不相离。又妄境妄心从无明而起,如果无明离开了真如就没有自体,真如离开了妄心就没有自相,所以,在生灭门中二门展转也是不相离。又因为不相离的缘故,所以二门各摄一切法,这就是说,生灭门不但摄一切生灭法,而且总摄一切真如法;真如门不但摄一切真如法,而且也总摄一切生灭法。因此,《起信论》说:“此二门不相离故”。 法界圆觉宗成立真如缘起的条件有二个:一是随缘,二是不变。所谓不变,就是不变自性。真如自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绝对平等,无有差别。所谓随缘,就是说真如不守自性,所以随顺无明,而起种种的生灭现象。正因为真如随缘,才能成立缘起法,不变就是真如理。也就是说,真如是缘起法所依的根本,既能随从于一一因缘所生的法,而且又不变不迁,常具他的本来自性。 《起信论》用水和波的比喻来彰显此理,真如心的随缘义,如海水被风所吹而有波浪,无有暂停,但是海水的湿性是始终不变的。真如也是这样,虽因无明风动而起生灭变化,但真如自性清净也是始终不变的。因此真如不变而随缘,就是宇宙万有的本源和实体。 真如缘起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阿赖耶识。所谓阿赖耶识,就是依绝对平等的真如,生起差别的无明妄念,然后真如和妄念和合。所以《起信论》说:“依如来藏而有阿赖耶识。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故名阿赖耶识。” 什么叫不生不灭呢?虚大师说:不隐不显与隐显和合,非一非异名如来藏。不隐不显指真如体,隐显指自体德相,所以非一,但是自体德相虽然隐显而不失所依,体即真如。真如本来具有不可离灭的法一一即真如德相,所以非异。此不隐不显的真如和不隐不显与隐显和合非一非异的如来藏,就叫不生不灭。 什么叫生灭呢?虚大师认为生灭就是指前七转识心和心所,所变、所缘的诸法,以及与第八识所受熏,所持种,所感报,所变现的诸法,都叫生灭。 什么叫不生不灭和生灭和合呢?虚大师认为:二者本是一法,根据它的法义来分别,就成为真如,如来藏的不生不灭与八识生灭。此一法有时叫众生心,有时叫一心,今在此处就叫阿赖耶识。此二者在义不相即,而在法又不相离,所以叫和合。 什么叫非一非异呢?虚大师认为,此为生灭,彼为不生灭,故非一。如水在波浪时,灭去波浪不但无水,亦复无湿,非湿则无水,非水则无波,所以非异。依他起法都是和合相,和合义,法尔如是,不即不离,所以叫非一非异。 什么叫阿赖耶识呢?虚大师说:阿赖耶识此云藏,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的三义。《成唯识论》等多就能藏以名此义,因能藏通凡夫和圣人,所以其义最宽,与《成唯识论》所说的根本识、阿陀那识相同。此中真如、如来藏、阿赖耶识三位,虽然不离不异,但是都能尽收一切法,可是其内容的深浅与外延的广狭不同。外延以真如为最广,内容以阿赖耶识为最深。 就大乘来说,大乘是大乘的通体,如来藏是大乘的自体相,阿赖耶识是大乘的自体相用。从另一方式来看,真如是大乘的体大,如来藏是大乘的相大,阿赖耶识是大乘的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