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9|回复: 4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讲劝进集第二五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劝进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劝进集第二五卷







...是近路,有四种念佛,持名是近路里头的近路。
    下面这一段,「四种念佛,事理不二,浅深相即」。我们看注解,「又四种念佛,难易悬殊」。实相难,观想也不容易,观像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大富贵的人才能修,所以持名就方便。四种难易不一样,深浅也不一样,「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这两句话说得太妙了,是真的不是假的,说得真好!圆人,圆教的菩萨,德行智慧圆满,他们看来,称名暗合道妙。道妙是指什么?是指妙觉果位,最高的果位。为什么叫暗合?一般人看不见,他能看得见。初步即是到家,初步你刚刚开始念佛,到家是什么?成佛了。净业三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四句是如来教导大乘菩萨们修学的最高原则,里面没有用信愿持名,没有用这个,没有说发菩提心,信愿持名,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但是那个深信因果里头暗含着就是信愿持名,妙极了!为什么?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我初学佛的时候,这一句经文搞了我二、三个星期,我想不通,不能解决。为什么?这三条,第一条是人天果,第二条是小乘,第三条是大乘,大乘还不相信因果吗?为什么要叫他深信因果?如果他这句话放在第一条里头,我一点问题都没有,佛教凡夫深信因果应该的,凡夫不知道因果,菩萨怎么会不知道?想二、三个星期想不通。最后豁然有一点领悟,那因果不是普通因果,普通因果说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我们都知道,菩萨能不知道吗?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最后就想到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难信之法!许许多多菩萨不知道,所以才修其他法门。其他法门难修,不...(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二集)    2011/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2 》)


...因果?如果他这句话放在第一条里头,我一点问题都没有,佛教凡夫深信因果应该的,凡夫不知道因果,菩萨怎么会不知道?想二、三个星期想不通。最后豁然有一点领悟,那因果不是普通因果,普通因果说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我们都知道,菩萨能不知道吗?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最后就想到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难信之法!许许多多菩萨不知道,所以才修其他法门。其他法门难修,不知道修到哪一劫,这个法门一生就成就。所以以后我讲这一句的时候就完全讲到净土。净业三福也就是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头所说的,真是说的净土法门,不是说别的。
    大乘菩萨要真正能够,前面第一句「发菩提心」,第二句,我们这个经上说的「一向专念」,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真叫暗合道妙,初步就是到家。这是大乘,不是小乘,这是无上妙法,不是人天法。「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持名是念佛的初步,实相念佛是到家。持名跟佛实相相应,持名跟阿弥陀佛十八愿相应,这不得了!与四十八愿相应,就跟阿弥陀佛五劫修行相应,同时又跟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十劫,这个十劫教化众生功德相应,你说这还得了吗?很少人知道。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这个「于」,我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又何异就是念佛实相,持名念佛就是念佛的实相,这个意思更清楚、更明显。「《弥陀疏钞》云:实相云者」,什么是实相?实相是什么?「非必灭除诸相」,不是说一切相都没有了,「盖即相而无相也」。相在面前,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二集)    2011/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2 》)


...,错了。我们要看别人脸色,不要自己摆出脸色给别人看,菩萨!摆出脸色给别人看,自己就变成罗剎了,不是菩萨。「柔和质直」,质直是什么?诚意,对待人是一个真诚心。什么苦都能吃,「代众生苦」。修行就从这开始。所以《弟子规》、《感应篇》不能不重视,根本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那个四德是假的,有名无实。统统要落实,落在日常实际生活当中。
    初学佛的人,每天在做晚课的时候要做个简单的反省,想想这些我有没有做到。早年我在美国,净宗学会成立,我们提了五科作行门的标准。净业三福,要想想,这三条念念不能忘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好好想想我有没有遵循?这是总纲领、总原则,佛对所有弟子的教诲。然后再想想,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度、普贤十愿,能做一次反省、一次检点,就能提升自己的境界。最后归结到,发心一向专念。用的时间不多,十分钟的时间足够了,这是真正做晚课。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早课提醒我这一天不要违背佛陀教诲,晚课我要反省,我今天佛教我做的,我做了没有?佛不许可我做的,我是不是都能遵守?这叫真正做早晚课。早晚课不是形式,形式的早晚课不好,为什么?欺骗自己、欺骗佛菩萨。所以,一定要认真自己反省、检点。
    这个地方的解文里头说得好,你看,「行人若能于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稍生信解」,不是很深的,...(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六集)    201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6 》)


...年级,中学也是一年级到十年级,所以一共五十一个阶级。学满了就是妙觉,妙觉就是拿到博士学位,最高的学位拿到了。方法,讲得非常非常圆满。不但有理论、有方法,后面还带表演,
 楼主| 发表于 2020-2-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当年方东美先生把这个介绍给我,告诉我,这是全世界哲学书里头第一部,没有比它编得更好的。圆满的理论,周详的方法,后面还带精彩的表演,做出来给你看。他说这样的教科书,全世界找不到第二种。所以,老师对这部书非常欢喜。早年在香港,新亚书院的唐君毅也是方老师的学生,好像我一九七七年来讲经,他在,他在香港。
    「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安养就是极乐世界,「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华严海会的大众。也就是十方世界修行,超越十法界,都到哪里去?都到华藏世界去。就是修一般的法门,都在华藏世界,华藏世界就是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文殊、普贤率领华藏世界这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极乐世界,这是无比的殊胜。诸佛菩萨这个海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要学习。我们的量也是这么大。你想想看,一般,我们以道场来说,把它缩小。这个道场里面的修行大众,如果有人把他带领出去,去到另外一个道场去学习,这个道场的主人能欢喜吗?我们的人,怎么能把他都带走?毗卢遮那佛不然,看到文殊、普贤把他们带到极乐世界去,去拜阿弥陀佛,欢喜!认为他们做得好,做得对。原因是什么?在华藏世界修行,四十一个位次...(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集)    2011/1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40 》)


...阿鼻地狱。佛说话句句是实话,不是吓唬人的,给你讲是真的,将来你堕阿鼻地狱,你不会怪罪佛,为什么你早不说?早就告诉你了,你自己不相信,你自己不肯干,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所以三福是根之根,《弟子规》又是根之根,怎么可以疏忽?没有这个基础,戒律全部落空,你自己修不成,你也教不成,发什么心都没用。可见这个东西重要!有了这个根,再往上提升,就学佛了,小乘佛法。「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础上,没有第一福就不会有第二福。盖房子,第一福是第一层,第二福是第二层,二层一定盖在第一层的基础上。第三福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个因果说老实话就是指净宗,念佛成佛。「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看十一句,十句是自利,成就自己,最后一句弘法利生,劝进行者,你去教化有缘的人。我们要以这个做为修学的指南,最高指导原则,不能违背。
    第二个科目就是六和,人与人之间不和就完了,重视六和。六和如何能做到?要求我跟别人和,不要求别人跟我和,六和才能成就。要求别人跟我和,难!那是假的,不会成功,要求我跟他和。你也能和,这就能同住,你不能和,我们就离开,处处忍、处处让。所以有一个六和的团体出现,这是佛门有福,我们就知道佛法有可能兴旺起来,它有个例子在。道场,你看看这个道场就是榜样,所有道场都向这个道场学习。道场建立一个榜样,家庭要建一个榜样,各个行业都可以建一个榜样,各个宗教都可以建立一个榜样,这个功德无量无边。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增高品位,...(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五集)    2012/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55 》)


...西。小乘,我们今天讲是普世的教育。人,他不需要知道这么多东西,他只要自己生活能过得好,社会能够安定、能够和谐,大家能够和睦相处,他就很满意了。所以,这属于普世哲学,普世就是中国人讲的伦理道德,佛教这些东西。还是把孝摆在第一,跟中国老祖宗看法完全相同。
  你说在净土,《观无量寿佛经》上有三条,修学净土最高指导原则,叫净业三福,三条十一句。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是普世教育。人民在这一生当中,享受到幸福、享受到圆满,社会安定,长治久安,这四条。根是孝,孝敬。第二条是小乘,「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只有三句。第三条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总共十一句,这是修净土最高指导原则。第一、第二是扎根,第三这才发扬光大,你没有第一哪来的第二?所以今天佛法没有了,什么没有?孝道没有了。
  佛法的承传,释迦牟尼佛过世之后,学生们四面八方去弘扬。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些地方二、三百年就没有了,有些地方五、六百年,有些地方是七八百年、一千多年的。唯独中国这个地方,不但传到中国来,一直到现在佛教还存在,两千年了。正式传到中国来,是当时帝王派特使去礼请的,摩腾、竺法兰带着佛像、经书到达中国,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如果是二0六七年,就是两千年整了。到达中国来,帝王就把这两位法师封为国师,真的学习,中国人接受佛教的文化。汤恩比博...(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这边扩大,真干。三福第一个,「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孝亲尊师怎么做?落实《弟子规》就是孝亲尊师,落实《感应篇》就是慈心不杀,以这个基础修《十善业道》就入佛门了。《弟子规》是儒,《感应篇》是道,用儒道做基础,佛的根就扎下去了,这样才能入佛门。入佛门先受三皈,再接着受五戒,成为佛的正式弟子。所以三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明礼义,遵守法律,佛的戒法、世间的法律都应该要遵守。然后进入第三条,第三福是大乘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不是普通的因果,这个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往生成佛要相信这个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六和把它扩大了。净业三福就是建立共识,如何把三福详细讲解清楚、讲明白,那就是大乘经论。天天讲、天天学,根深蒂固,从学习当中就得到法喜,真的是快乐人生。
  六和这个团体是一家人,「见和同解,戒和同修」。戒,在儒家就是礼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文化里面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要遵守。佛家的五戒、十善、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弥陀四十八愿,这都是属于戒律,一定要落实到生活,那就是和谐社会。「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这六和。六和是一家人,大家互相敬爱、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助合作,每个人都能做到舍己为人。这就是佛陀教育的社会、佛陀教育的乐...(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吗?找不到了。纵然找到,没有这个殊胜,为什么?这一念里头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念其他的念头没有佛加持,这个有佛力加持,这就无比的殊胜。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一定要学习,我们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有高的成就。
  释迦牟尼佛慈悲,对阿难说就是对我们说的,我们要善持,善持就是持名,持名念佛,慎勿忘失,不要把它忘掉。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教给我们。这个经是《观佛三昧经》,说明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一切诸佛如来都讲这部经。不但讲,他还说,你看「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这说得很明白,让我们想到净业三福最后一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深信因果讲的是什么?就是这个,念佛是成佛之因,成佛是念佛之果。这个因果很多菩萨不知道,佛在这里告诉阿难,我们有缘听到了。
  「是故弥陀亦如释尊及十方如来,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证无上菩提。故但乐忆念诸佛也。」在此地我们就明白了,诸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诸佛。这个解释古来祖师大德常说,念阿弥陀佛,一切佛都念到了,一个都不漏。我们就明了,每逢过年的时候,过去这些寺院庵堂都举行什么?万佛法会,拜万佛。佛曾经给我们说了《万佛名经》,这部经佛讲了大概有一万二千多尊佛号,过年的时候大家拜万佛。我们现在知道,拜万佛不如拜阿弥陀佛好。万佛你常常分心,这尊佛、那尊佛,你在那里分心;阿弥...(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要学这一生当中永远不发脾气,你把忍辱波罗蜜真的学到了。永远不发脾气,你要把《金刚经》上两句话记住,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另外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首偈。你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你就念这首偈子,你就念这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发脾气也是虚妄,没有一样不是虚妄,有什么可以计较的?你就放下了,不会再发脾气。好事虚妄的,坏事也是虚妄的。末后,念老在这里做个总结,「法藏菩萨满足诸忍,故云忍力成就」。阿弥陀佛在没有成佛,行菩萨道的时候,忍辱波罗蜜圆满了。忍辱波罗蜜圆满就是自利行的圆满,自利圆满这就能利他了。
  我们看「利他行」,这分两科,第一段「慈和劝进」,有四句经文: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
  念老的注解,「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惠是布施,利益群生,以最好的、最真实的布施给众生。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真实的?佛法,这第一;第二,世法。懂得佛法的,超越世法,世法不能超越佛法。世法能得世间的利益,也是真实的利益。什么叫真实?这一生得利益,来生还得利益,佛法说这是真实的。如果这一生得到利益,来生得不到,这不是真实的。
  我们看过唐太宗的光盘,他自己说的,他在生前是个好皇帝,明君,死了以后堕畜生道。畜生跟皇上比不能比,所以那就不是真的利益。畜生道以后又回到人道,人道之后又堕到地狱道,地狱...(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三集)  2012/3/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23 》)


...敬诸佛」,一定要学。普贤十愿是净宗修学最重要的科目,你看《无量寿经》一开端,第二品,第二品还是序品,第一句话,「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就是十大愿王,真的要修,这不是假的。我们要真干,要修六和敬,要修十大愿王,要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我们这个团体真干,对于化解灾难肯定起作用。不能起大的作用,也能将灾难减轻,不至于造成严重的伤害,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四集)  2012/3/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2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五六五页,第五行「利他行」,第一段「慈和劝进」。说到利他,首先经典上就教导我们要慈悲、要忍耐、要和爱、要劝导大家,由这几个字我们就知道怎样去接引大众、去宣传佛陀教育。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上云惠利群生」,这是慈,「忍力成就」,这是忍。要有真诚的慈悲和爱心,要有很大的忍耐功夫。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圣教疏忽的时间太久了,没有人认真学习,没有人讲解,社会大众对佛法、对圣贤教诲感到非常的陌生。我们相信,他要是明白了、搞清楚了,他对圣贤教诲会非常的热爱,这是一定的道理。因为人性本善,只有圣贤教诲跟大乘佛法很容易把本性本善引发出来,所以慈跟忍是必要的条件。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这经上讲的是『常怀慈忍』。一定要爱护,一定要...(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四集)  2012/3/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24 》)


...定要相亲相爱,像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一样相亲相爱,那叫敦伦。扩大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敦伦要做到这一点,还要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众生当然就不吃众生肉,这肯定的道理。
  尽分是尽我们自己的本分,这分是什么?我们的本分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就这十二个字。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归纳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十二个字就统圆满了。在佛法里面,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本分。皈依之后,「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学佛人的本分。修学净宗,净宗是大乘,那再加上四句,这四句是净业三福最后一条,讲的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读诵大乘就念这部《大乘无量寿经》,其他的放下。唐太宗说来不及了,没有时间了。一部经、一句名号,自己这样学,也劝导别人。这是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闲是防止,一切邪恶我们要防止,不能让它伤害我们。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是非、什么是邪恶,你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是什么?经读多了就明白,与经上相应的是善法,与经上不相应的是恶法。经典是我们一张挡箭牌,保护自己。存诚,心总要存诚敬。你看,有这样的条件才信愿持名。信愿持名,没有前面这个条件,跟净土结个缘,这一生能不能往生真有大问题,不见得能往生。所以,灾难遇到了,学佛的人去的也很多。千万不要以为学佛的人,他学得很好,怎么他也走了?我们凡夫看人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三集)  2012/3/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43 》)


...多,我们都想见,谁不想见阿弥陀佛!能见得到吗?能,至诚就能感通。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此指现在以及当来一切众生」。现在是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当来包括我们这些人,以及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末法还有九千年,也就是包括九千年以后的这些众生。「欲于当世」,在我们有生之年,「亲自眼见阿弥陀佛」。念老也集不少的经文,让我们明了这桩事情。「《观经》谓上品上生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数量之多,不可思议,「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这段经文是说明上品上生的人,这个是现前见佛。临命终时他还没断气,他还很清楚,看到这些景观。所以这是属于今世现前见佛。上品上生的人这样殊胜,一点都不迷惑、都不颠倒,临终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会把所见到这个境界告诉大家。那我们就晓得,东晋庐山慧远大师,临终见佛来接引,就跟这个讲的一模一样,我们就知道远公大师上品上生。可是大师告诉我们,这样的境界,他在过去曾经见过三次。在什么时候见到的?念佛止静的时候,念佛大家坐下来,止静的时候见到的。从来没有给人说过,往生的时候才告诉大家,这第四次了,佛来接引我,我要走了...(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四集)  2012/5/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44 》)


...我们今天学了,学了没用,依旧是迷惑颠倒,依旧是毛病习气很重,并没有真正改善。不犯威仪也没做到,威仪是什么?规矩,现在没有规矩了。这小乘。没有第一条,第二条就做不到;没有第二条,第三条就做不到。
  第三条是大乘,可是说是大乘的根本戒。你看「发菩提心」,要求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真心,菩提心就是至诚心,真诚到极处。我们今天用真诚心待人,别人用假心对待我,我不是上当了、不是吃亏了吗?怕上当、怕吃亏,把真心丢掉,全用妄心,妄心跟佛法是相违背的,是不相应的。学佛学了多少年依旧没用处,这是什么?没有用真心。「深信因果」,对因果我们是什么态度?半信半疑,好像相信又不相信。「读诵大乘」,虽然读诵,不懂。那「劝进行者」也谈不上了,劝进行者必须自己做个榜样、做个模范,别人看到了生欢喜心、生恭敬心,好向你学习。现在这一点很难,太难了,你就做个好样子,人家把你看成异类,顶多赞叹你几句话,绝对不跟你学。为什么?跟你学要吃亏,这怎么可以?所以他不相信了。这个社会乱了,灾难来了,从净业三福我们就能把灾难的根源看出来,为什么会有灾难、为什么社会动乱,全看出来了。
  净业三福是学佛的基础,也是学佛的终极目标,从这里出发,最后还回归到三福,福慧圆满。成佛叫二足尊,二就是智慧、福德,足就是圆满,智慧圆满,福德圆满,这人成佛了。你看这三种福,从这开始到最后回归,这个三福你全得到了。净业三福第一条你完全得到是天人,比人的道德水平高,人间中品十...(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九集)  2012/6/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59 》)


...诵大乘」,这里面还有精彩的部分,最精彩的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无论什么样的经典,你对它真正欢喜,这个欢喜就是有缘。为什么有缘?过去生中曾经学过,现在又碰到了,所以你对它欢喜。行,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佛说得很明白,无论哪一部经论,要紧的,一门。一门,你专心,专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你是一心,一心就是专心。专心时间久了,决定得定,就得三昧,你学《华严》得华严三昧,你学《法华》得法华三昧,你学《楞严》得楞严三昧,三昧无量无边,学净土的得念佛三昧,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三昧。得三昧之后,缘成熟了,他就开悟,大彻大悟,那就成佛了。所以,我们要晓得,读诵大乘有这个秘诀在里头。自己成就了,就教化众生,「劝进行者」,劝进行者,今天讲的弘法利生。你看,净业三福一共十一句,前面十句自利,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之后利他,利他只有一句,劝进行者是利他,自行化他。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极乐是世出世间最大的福地,福地福人居,没有大福报的人,那个地方你怎么能住得住?所以具足净业三福,这是大福德的人,那极乐世界就是为你准备的。一心信乐念佛人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相应了。所以,佛说出这一段话之后,告诉韦提希夫人,「汝今知不」,
 楼主| 发表于 2020-2-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不知道?「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重要。换句话说,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这些修行人要想成佛,都要以这个作为正因,这三条做不到,他决定不能成就,你就知道这多重要。
  我们也晓得,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他这些弟子四面八方传教,教化众生。我们从历史上看,有些地方一、二百年就没...(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六0集)  2012/6/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60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