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8|回复: 4

[其它] 净公上人讲解守规矩集第二四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3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解守规矩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不需要,一部经念几句就行。就像惠能大师一样,《法华经》只听到第二品「方便品」就行了,后面就不必听。这个道理要懂,这个事实你要接受。然后你才晓得,古圣先贤教的这个方法微妙至极,绝对不是现在人所能够理解的。所以现在人所求的是知识,没有智慧。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智慧是从定中得来的,不是念很多东西得来的。龙树菩萨用三个月就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东西贯通。
  所以你想学佛,你不修定怎么行?没有这个道理的。不要说学佛,你就想证个初果须陀洹,你也要修定;你没有定,你断不了八十八品见惑。跟我们《华严》这边所讲的,初信位的菩萨,他断烦恼的功夫跟须陀洹一样,没有戒定慧怎么行?现在人不肯持戒,不守规矩,心浮气躁,这就没有办法,诸佛如来也教不了他;不是佛不慈悲,是他自己抗拒,不肯接受。
  佛利益众生,这是经上常讲的「佛不度无缘之人」。无缘之人是什么?不是外面不学佛的,不是这些,是讲已经学佛的、已经出家的、已经受三坛大戒的。怎么叫无缘?不能够持戒,不能够修定,就没有缘。再跟你说,没有出家、没有学佛,他守规矩,他心地清净,没有出家,没有受三皈,他是有缘人。会有这种事情?会,在哪里?六祖惠能就是的。六祖惠能到黄梅的时候没有皈依,所以他在黄梅是什么身分?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寺庙里面的义工,他也没有出家。为什么五祖把衣钵传给他?有缘人。你才晓得原来有缘不在形式上,不在出家不出家,不在是有没有受三皈,不在乎这个,是你真的有戒定慧。
  所以六祖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队里面藏十五年之后,在现在的广州光孝寺遇到印宗法师,印宗法师给他剃度,他的剃度师是印宗法师。印宗法师很了不起,把他剃度之后,再反过来拜他为师,所以印宗又是他的学生,是他的剃度师又是他的学生。印宗法师也是在他会下开悟的,他开悟的是好像是四十三个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四一卷)  2006/10/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41》)


...古人讲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自古以来大圣大贤都是从这个模式上成就的,广学多闻必定是在开悟之后。那个广学多闻都是智慧,所以说先成就根本智,然后才有后得智。四弘誓愿里面「烦恼无尽誓愿断」是成就根本智,有根本智那个后得智就很容易,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非常容易。根本智是定,就是不动心,以不动心接触一切法。不动心是一面镜子,大圆镜一照就清楚了,你们学多少年不清楚,他一照就清楚了。诸位想想,惠能大师是最好的一个例证。如果你要是对这个道理有怀疑,你多想想惠能大师,会给你一些启示。
  我们今天缺乏的,心浮气躁就定不下来,这个很糟糕。定生慧,你没有智慧,愚痴!戒生定,你没有戒。戒是规矩,你不肯守规矩,所以你的心定不下来,心定不下来你决定没有智慧。你看得多记得多,那叫记问之学,连孔子都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你没有悟处,你对於宇宙真相,大乘教里面常讲的诸法实相,你是一无所知。诸法实相是什么?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中观论》上讲的八不,是诸法实相。你真正通达明了了,就叫做得无生深法忍,你就得到了,那你行的功夫可殊胜!
  后面还有一句,『若得无生深法忍,则为诸佛所授记』,这是因胜。清凉大师说「谓此位中,当大授记位也」。这个位就是八地菩萨,八地菩萨是大授记位。为什么?果然心到如如不动,如如不动的定义就是在一切法里头,六根接触一切法,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色,耳...(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四六卷)  2006/10/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46》)


...反省检讨,为什么我们这一代的人修行比不上上一代?这一检讨才发现,上一代的人有根,这一代的人没有根。这个根是什么?家庭伦理的教育,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了。不但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再上去一代,父母没有受过,再上一代,可能祖父母也没有受过;换句话说,三代了,根没有了,所以净业三福头一条做不到。头一条第一句「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做到?第二条「奉事师长」,有没有做到?
  孝亲尊师是从前家庭教育的重心,而且小孩是从生下来就开始教。怎么教法?家里面的父母、大人做出样子来给他看。婴儿睁开眼睛他会看,竖起耳朵他会听,他虽然不会说话,他还不会走路,甚至爬还不会爬,他已经会看、已经会听,所以父母、大人在婴儿面前都要守规矩,规矩是什么?《弟子规》里面所说的。所以《弟子规》不是叫小孩念的,是教小孩的,谁去做?大人表演,做父母的在家里要完全照《弟子规》教训去做,做给小孩看。小孩从出生到三岁,看了三年,他完全学会了。所以古人讲「三岁看八十」,三年扎下来的根,到八十岁都不会变,叫三岁看八十,「七岁断终身」,家庭教育,那是根。七岁上小学,这是接受学校教育,所以他的根是在家庭里头扎的,中国五千年传统的教学是用这个方式。
  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一个社会,你看看中国历史,真正可以说得上长治久安,靠什么?靠家庭里面伦理道德教育。上学之后,老师也给学生做榜样,这是讲从前的私塾,老师接过来教小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20-1-31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延续家庭教育。所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四八卷)  2006/10/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48》)


...不相同。有智慧的人决定是提升自己的灵性,不求世乐,世间的荣华富贵、名闻利养决定不把它放在心上,这个自在。
  所以「化」这个字,就是教学的成绩。「诱」的范围很广,对学生来说,老师对学生是用诱导。诱是以真理来诱导,不是世间的财富、地位、荣耀,不是用这个;是用真理,是用真学问、真德行,对社会大众真的是感化。
  后面这句,『则以智慧为先导,身语意业恒无失』。「身语意」是三业,「失」是过失,只要是一切依智慧,你三业就没有过失了。为什么?三业与法性相应。所以智慧,诸位一定要知道,不是多闻、不是多读而得来的。多闻多读是增长常识,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一定是从戒定里面得到的。所以戒是德行,持戒是守规矩。老师教导我们的一定要奉行,所谓依教奉行!然后第一步你得到的就是轻安,身心安稳,中国人常讲心安理得。这个「得」也有浅深差别不同。譬如我们讲最浅的,佛教里面,不分宗派、不分法门,必须要学的功课就是十善业。我们对於十善业做得怎么样?如果真正做到,身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身健康;口做到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你做到人和,在这个社会上无论与哪种人交往,人家都欢喜你。为什么?你诚实,你不妄语。再能够在意业里面,在你心里面没有贪欲、没有瞋恚,不愚痴。你就想想看,佛家这么样简单,十条,你真正能做到,在这个世间,中国人心目当中是贤人君子;虽然不称你为圣人,贤人君子,这是真的,一点不假。贤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五七卷)  2006/11/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57》)


...什么?变成人天福报,持戒修福,他不能得定,不能够把你的德行向上提升,我们或者讲灵性的向上提升,这个做不到。只是修一点人天痴福,将来得人天福报的时候,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福报是有副作用的,福报大、福报多了,造罪业也容易、也多。所以持戒,后头这一句讲得好,提醒你要无所著。这个戒叫净戒,清净心持戒,戒又帮助你得清净心,清净心是定,定生慧。
  下面我们加了两句,「行为世范,利众生也」,戒行就是世间最好的轨范。我们自己持戒,就是身教,一切时一切处为众生做个好样子,就是利益众生,不必说一句话,做样子给大家看。不是为自己,我持戒也不是为自己。为什么?大家不持戒了,希望我持戒给大家做个好样子,就是劝别人要守规矩,劝别人认真持戒做个好人。一定从自己做起,你才真的劝别人。我们劝别人,自己做不到,别人不相信,别人说你用这个做手段,你来欺骗我。必须自己做到,然后才能够感化众生。
  第三忍辱,「羼提」这是梵语,我们中国人讲忍。翻经的法师把忍后面加个「辱」,这不是羼提的本意,羼提的本意就是忍。加个辱,你看看这就叫智慧,这就是权智,善巧方便。中国人对於辱看得很重,谚语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士是读书人,读书人杀他没有关系,可是你不能侮辱,把辱看到最严重,不能忍受。所以翻经的大师,「你们把辱看得这么重,好,那叫忍辱,辱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这个在十波罗蜜里面非常重要,十条里面,通常讲六条,《金刚经》上...(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六0卷)  2006/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60》)


...还是假的,这个要注意了。气呼呼的,很久都不能平息,真的。骂一顿人之后,发好大的火,发完之后,跟另外一个人见面若无其事,欢欢喜喜,这有问题,表演的,那就是办事的善巧方便。有些事情一骂就成功,就妥了,所以是办事的方法,里面有没有瞋恚?没有。就跟唱戏一样,剧本写上这个地方要发脾气、要笑,那个地方要哭,到那里你就要哭、就要笑,与自己内心毫不相关,这叫表演。所谓是善巧方便,那就是很会表演,心里面确实清净一尘不染,这是真善知识。
  师承太难了,可遇不可求,你到哪里找学生?从前李老师告诉我,古大德有一生一个都遇不到,可遇不可求。遇到一个,那是宝,真正照顾到了,一面照顾是一面观察,观察他什么?戒定慧,戒是守规矩,定就是能够在境界里面真能放得下,看他的定力,然后看他处事待人接物的智慧,看他的善巧方便,这人可不可以教?要怎么样教法?就明白了。不是对每个人!中国历代,世出世间祖师的承传,人数非常之少,哪里说是有很多的,不可能的事情。在中国最出名的无过於六祖惠能大师,一生传人有四十三个,惠能大师以前没有,惠能大师以后也没有。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代代是单传,就一个,初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都一个,到六祖才传了那么多。这么多学生以后,每个人所传的很少,多的好像没有超过五个的,少的一个,也有没有了,断掉,可遇不可求。
  老师教学是希望各个都得利益。各个得利益,各个根性不相同,每个人所得到的不一样。这就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六五卷)  2006/11/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65》)


...段「大用无方」,我们看清凉大师的《钞》,引用贤首国师的「还源观」六门。请看第四门,「言四德者,一随缘妙用无方德」,上次学到这个地方。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习佛菩萨的随缘而不攀缘,能够与自性相应,才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是回头是岸、返璞归真。
  下面第二,「威仪住持有则德」,这条也非常重要。必须要知道,诸佛菩萨在世间一切示现、言论,无非都是为了调顺众生,我们现在说度化众生、教化众生。用什么来教?往往一般人的观念很狭隘,一听到这桩事情都想到是言教,课堂里面上课;而不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行住坐卧所表现的全是教化众生。所以,这条我们不能够不注意。这一条具体落实就是持戒,
 楼主| 发表于 2020-1-31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要有个规矩。别人不守规矩,决定不能责备他,为什么?他没见到,他没有听到。别人不守规矩要责备我自己,我没有做出好样子给他看。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从来不责备人,就是做样子给他看,所以一切众生那么样的尊重,那么样的仰慕,那么样的感恩。总是要把众生本有的性德引发出来,他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中国古人讲「人之初,性本善」,换句话说,一切众生本性本善。他现在的念头不善、言语不善、行为不善,不善本来没有,本来都是善的。
  佛教,佛是什么?这诸位是知道,佛是觉悟,佛是智慧,佛教就是觉悟的教育、智慧的教育。你怎么样能把众生自性里面的本觉、本善引导出来,你的教育成功了。如何引导?佛就给我们做了榜样。穿衣有穿衣的样子,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不在华丽,不在时髦,整齐清洁;走路有走...(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八八卷)  2006/12/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88》)


...为先那就是孟子所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为什么?人民都争利,统统都争利了,仁义道德就没有了。仁义道德是维持社会长治久安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这个东西没有了,虽然有利,利是大家都争,争到最后那叫竞争。现在讲竞争,竞争一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它怎么会安定?
  从竞争就不安定,一家人人都讲竞争,这家不和,为什么?大家都要争。社会每个人都竞争,社会怎么会安定?麻烦可大!你看中国几千年古人就已经警告,要想长治久安,人民过著幸福美满,要把利看轻,利不能没有,不能重视它;要把仁义看重,仁是爱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个叫仁,仁爱。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是以仁义治天下。义是什么?义是守规矩、讲道理,不合理的决定不能做,合理的可以做,这叫义。损人利己这是不义,决定不可以做。什么事情可以做?利人利己这个事情可以做,境界再往上提升,损己利人这个事情可以做。怎么可以干损人利己的事情?你看现在大家争利,这个事情现在变得很普遍,连医药都是假的,你说这怎么得了!医药假的,你要人家的钱是情有可原,你害人的命,假药不能治病,这怎么得了!饮食里头有假的,这还得了,这个业造得就重了。
  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没有教。见利,义没有了;不见利,义也没有了,这个世界真叫悲惨世界。我们看到前天香港的报纸,讲末日的时钟又拨快了两分,他说末日时钟只有五分钟,剩五分钟,再拨快两分钟,那才剩三分钟。末日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九三卷)  2007/1/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93》)


...始,没有开始就不是真的,有始有终是真的,没有开始就不是真的。所以称它作妄想,这个想不是真的,虚妄的。所以佛经里头字字句句都有很深的意思在。
  我们学佛,就是尽量要把这些习气减少,少说、少想,要保持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清净,你就明了了,执著少;平等,分别少。我们因为习气太重,一下放放不下,很想放,没有办法,放不下。佛教我们减少,一年比一年少。放下一分,我们总分算一百分,你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效果,为什么?分别执著是烦恼,减少了一分,你的智慧就透一分,你就比别人聪明,你放下两分,你智慧就透两分。你们如果不相信,可以到庐江汤池去参观,中心教的那些小朋友,这些小朋友很多都是很顽皮的,在学校里逃学,不守规矩,老师、家长都没法子教。贪玩、打电动玩具,都走这些邪路。
  中心的老师把这些小朋友集合起来,教他书法、教他篆刻,他有兴趣了。书法,写字的时候要端正,他的念头就收敛了。你看看专心写字、专心篆刻,他在这个时候分别执著就降低了,降温了,降温他智慧就起来。所以时间不长,写得很好,杨老师拿来给我看,篆刻印章拿来给我看,真是天才。在巴黎展览会上展出那些印章,杨老师告诉我,他们只学了六天,我不能不佩服。我小时候学篆刻,我学六天没有他们这么好,没这样的成绩,我们看了之后不能不佩服。这就是什么?放下一分你就看到一分的效果,放下两分看到两分的效果。
  我听说有一个学生学校里考试只有十几分,父母都头痛...(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九九卷)  2007/1/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99》)


...分别执著,放下分别执著就做到了,身心健康。人的身体不会生病,病从哪里来的?是你里头有毒,里面不正常,外面就有细菌感染,这才得病。里面是什么毒?贪瞋痴,叫三毒,里面有这个东西。如果里面没有毒,外面什么样的细菌不会感染。又何况慈悲,大慈悲是最好的解毒药,我们今天讲消毒的药,什么样的毒遇到慈悲就化解了。释迦牟尼佛在八相成道里面的降魔给我们做出示现,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都想来害释迦牟尼佛,他用什么方法?慈悲,一个慈悲心全化解了,都是在教我们。
  我们今天要想真正求智慧,就要照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从凡夫修成佛,都依照这个办法,没有例外的。戒是什么?戒是规矩,你一定守规矩;定是什么?定是心静下来。从汤池小朋友你就见到了,持戒、修定,老师教他的方法,依照方法去做那就是持戒,整个心定下来,他心专注了,你看他做的东西好。杨老师带一个小朋友写的字来给我看,写的对联,大字,写得真好。写了多久?她告诉我,九个月,我们现在在外面看很多的招牌字不如他,小朋友,学了九个月,写得真好。篆刻就更不必说,简直是天才。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戒定慧三学,小小的学习就小成就,大的学习就大成就。
  今天我们要晓得,中国传统的学术儒释道三家,三家都没有人才,这是我们感到忧虑的事情。人才可以培养,真正发心培养人才,我们这个念头就是感,佛菩萨就有应,一定有佛菩萨应化而来,那就是天才,
 楼主| 发表于 2020-1-3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容易就...(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九九卷)  2007/1/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99》)


...个问题。不定在什么时候什么机缘之下,他豁然大悟,这一悟就一切悟。这个方法是对於悟性高的人用的,对中下根性人不适用。
  对中下根性的人,这是绝大多数的,还是要用读诵,要用这个方法。但是读诵有个大原则,一门深入。可不能读得太多、学得太多,科目太多就杂了,乱了,一门深入。古时候,特别是在教下,进入佛门之后,老师给他一部经叫他天天念。给你一部《法华经》,分量可不少,叫你每天从头到尾念一遍,《法华经》念一遍大概要七、八个小时。每天去念,老师也不讲,这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为什么?这样子念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你看你每天修戒定慧修八个小时,修个几年它管用。
  规规矩矩的去念经,这就叫持戒,戒就是叫你守规矩。对经典要恭敬,读诵的时候要用真诚心,要一心专注,不能一面读经一面胡思乱想,那你全破坏了。一面读经一面想经里头什么意思,不可以,也破坏了。什么都不想,就是念,一个字都没有念错,一句都没有念错,这部经念完之后念多少个小时,你看你规矩统统都受了,你的心是定的、是清净的。心清净、心专注就是修定,用读经的方法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念错,没有念颠倒,这是慧,这个慧叫根本智。根本智在般若里面所说的,般若无知,无知之知是根本智,它起作用的时候是无所不知。所以你先要有根本智,然后才有后得智,才有『说法言辞无有碍』,那是后得智。没有根本智,哪来的后得智?好像树一样,没有根本哪来的枝叶?后得智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00卷)  2007/1/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00》)


...没有毛病。你看六祖在《坛经》里讲得多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说个实在的话,别人没有过失,别人有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我自己没有做好样子,让别人学坏了。你要有这个理念,你要尊重这个理念,要好好的保持这个理念,你这一生有成就,无论在学业、道业都会有成就,你能够突破许多的难关、障碍。古人有句话说得很好,「得道者多助」,道是什么?道是随顺性德。把违逆性德的念头、言行统统放下,随顺性德,性德纯净纯善。心纯净,行纯善,这得道,谁不欢喜你、谁不尊重你!因为你尊重别人、欢喜别人、乐於帮助别人,别人也愿意帮助你,得道者多助道理就在此地。
  它这个四个字是我们学习不能不了解的,首先要放下,然后你自然就守规矩,把不守规矩的心放下,你就守规矩。不能守规矩的心大部分都是懒散、怠慢,大部分都是这个毛病。这个毛病看起来小毛病,殊不知小毛病累积久了就变成大毛病,你自己不知不觉,别人看到你很傲慢,你自己没有觉得。傲慢的人谁也不愿意接近你,对你怎么样?有修养的人对你敬而远之,没有修养的人根本不理会你,在背后还得要批评你。你无论是世法、出世法自然障碍就多,没有人愿意帮助你。所以,世法、出世法要想成就没有别的,把自己修好。
  这十条就是佛教菩萨修行的科目,能持戒就是能守法,他就能忍,不守法的他不能忍,能忍才有精进。我们这个世间人说老实话,每天求进步的人不少,他那个进不精。尤其有些修行人我们也听过,也许有些人看过,很精,但是没有进步。精跟进配合起来很不容...(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0三卷)  2007/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03》)


...误他上课。上课的时候他工作就放下,工作一定不多,他是来讨经单的。常住都供养,不要钱的、免费的。对常住的供养随意,你有钱可以多供养一点;实在没有钱,没有关系,欢迎你来听经,常住会供给你。
  听众当中有能力强的人,记忆力好的人,领悟能力强的人,老和尚就把他们选出来,选出来做什么?复讲。这就是讲经人才是从复小座,从复小座里面培养出来的,天天让他复讲。复讲可以把时间缩短,不能延长,复讲的内容完全讲老师所讲的,不准你加东西进去。你说你悟出来的不可以,你得规规矩矩的把老师东西复讲,这叫持戒,你有忍。有悟出来东西不准你讲,这叫你忍,你要能忍。到你毕业以后再讲,你可以发表你的意见;学习的时候不可以,一定要守规矩,这持戒,就修忍辱、修定。用这种方法培养下一代人才,这是几千年传下的老规矩。我们当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学讲经,都守这个规矩,我们自己有悟处,有新东西,老师不准;就照我这个样子,我讲得不好,你也要照这样子讲。
  老师讲两个小时,我们可以讲一个小时,把他两个小时的东西缩成一个小时。因为你听不会听得完整,总讲不完全,把两个小时变成一个小时就行,算是及格。如果两个小时东西让你听了之后,你在台上只讲十五分钟,讲不下去,不及格。不及格怎么样?被淘汰掉了。两个小时最低限度,你有能力讲一个小时,这就录取了;能够讲一个半小时这就是上根,那上根。所以佛门里代代这些讲经说法的高僧大德,这里头有居士,都是这个方...(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0四卷)  2007/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04》)


...要学,你就天天拜佛,三年拜完之后智慧开了统统具足,你不要学,自然就是这样的。然后你才晓得我讲的话没错,《弟子规》是性德的流露,《感应篇》、《十善业道》、《沙弥律仪》统统都是性德,你愈接近性德它就自然流露,就是这样子,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得没错!
  然后才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哪个人的著作,不是哪个人的创造,不是哪个人制定的,你这样想法你全错了。自性的流露,不要学的。我们非常相信惠能大师统统具足,真的他没有学过,甚至於你跟他讲《弟子规》什么,他都不知道,可是人家全做到了,性德自然流露。为什么真正拜三年佛,拜三年佛你就想想看,从此地布施,布施放下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3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把一切放下,你才肯去拜佛。叫你去拜佛这是持戒、守规矩,三千拜一拜不漏;你能够忍受这些苦,你才能拜得下去,你才能坚持,这坚持就会有进步;你心是清净的,智慧就开了。所以这个拜佛,三年拜佛跟六波罗蜜相应,智慧开了之后,你要发心弘法利生,那就是底下「方便神通等」。这个神通就是愿、力、智自然通达,像惠能大师一样,所有一切经教你只一接触就明了,不需要学。不但佛法明了,世间所有一切法一接触也明了,没有一样你不能解决。
  你真正是天人师,天上人间这些众生遇到疑难杂症向你请教,你都能帮助他解决。像倓老所讲的锅漏匠,那是念佛往生的,三年;这个晒蜡烛师尤其了不得,他的秘诀就是真诚、就是老实。老实非常可贵,老实人对於一切人事物,绝对没有一丝毫怀疑,所以他能听...(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0四卷)  2007/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04》)


...我正,一切人都正。我们今天是经教维持不断,这就非常不容易。地方小,那是印光大师他老人家指导的,我们符合他的标准,小道场,常住不超过二十人。在现前的社会,我们经济生活容易。道场大了,人多了,人多就很杂,不好管,很难,真正建立道风不容易,人少容易。真正志同道合,想成就自己,就一定这样做法。
  如果我们大家在一起还是貌合神离,表面像和合,实际内心彼此都有猜疑,猜疑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放不下。应该怎么做?你猜疑我不要紧,我不猜疑你,就对了;你跟我对立,行,我不跟你对立,这样才能化解。二、三年之后,他就会被感动了,真的,我的道业成就了,我也感化了别人,就是自度然后再度他。自己没有得度,想叫别人都守规矩、都做到,不可能。这佛经上说的,「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无论世法、佛法都一样。你看我们的舜王,他的处境非常困难,但是他的心地善良。总觉得过失是我自己,我没有做好,让别人责怪我,让别人对我不满意,是我自己没有做好,不是他不好。三年,感动了全家,感动了全村庄。当时的尧王听到了,有这么一个人,召见他。看他真的是非常善良、非常忠厚老成,也很聪明。尧王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九个儿子跟他做朋友,观察他是不是真的德行?果然没错,最后把王位让给他。
  从自己本身做起!别人有没有毛病与我不相干。真正会学的人,我常常讲善学,那就是会学的人,会学的人看到别人不如法的事情,「他是菩萨、他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一0卷)  2007/2/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10》)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4 0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