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2|回复: 0

[学佛文档]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一三八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三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38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二九九页:
  钞【又净名佛道品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皆根本於心地,而发生无尽者也。】
  这是大师引《维摩诘经》上的几句经文,给我们解释这一段的深意。极乐世界这些宝树、栏楯、罗网,我们从《无量寿经》、《观经》,乃至许许多多说到西方境界的经典,佛都是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生到西方世界,能够见到,或者是闻声、或者是尝果实的味道,都能使我们六根清净,也就是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都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因为西方世界是称性的法界,全体就是弥陀性德之流露,《净名经》上这段话也不例外。
  『无漏法林树』,「无漏」就是称性的,唯独性德才是真实无漏。「树」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覆盖的意思,特别是在夏天太阳很大的时候,都喜欢到树荫底下乘凉,这是一个用意;在表法里面,如来的智慧德能能荫覆一切众生。第二,有清凉的意思,特别是宝树。
  『觉意净妙华』,「华」在佛法里面是代表因行,树木总是先开花后结果,所以花代表菩萨的修因。西方世界六尘说法,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界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不过我们众生在迷位,六尘说法,我们不容易觉察到,而西方世界特别容易觉察到,那个地方人烦恼轻智慧长。在我们这个世间,我们所见到的寺院讲堂这些陈设供养,我们知道这是表法。离开讲堂之后,我们把表法的意思就忘掉了,这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的道业很容易退转。离开了讲堂、离开了寺院,佛法就没有了,就忘得一干二净。如何在离开寺院讲堂之后还能保持,那你的功夫就绵密不断,这就是非常好的境界。
  譬如佛堂里面供养的花就代表六度的因行,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见到花都要想到这个意思,那功夫就不中断了。野外你所看到的花,甚至现在流行的假花、缎带花,彩画的花,衣服上绣的、印的花,只要看到花就想到六度万行,岂不是我们这个世间一样是六尘说法?见到果实就想到菩提涅盘,就想到我们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是果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果报非常的殊胜。这意思一定要懂得。
  这一段经文里面所讲的「觉意」,古德解释为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四如意足」。四如意足不大好讲,讲了也不太容易懂,我过去用比较粗俗一点的言词来解释,我把它解释为「知足常乐」,这个大家好懂。「欲如意足」,欲望要知足,知足才能够得常乐,心安理得。定就是心安,心要是真正清净了,心安了,世出世间一切事理你都能明了通达,那就是「念如意足」。
  『解脱智慧果』,这一句就是讲的解脱德跟般若德,就是指这两种。由此可知,佛法所说的这些精华,都是从自己心地里面流露出来的,『皆根本於心地』,都是从自己清净心里面流出来。『而发生无尽者也』,世出世间,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如果从真心、从清净心里面流出来的,那就是极乐国土,佛与大菩萨的依正庄严。如果从染心里面流出来的,那就像我们娑婆世界,这是染净同居。这桩事实在《华严经》里看讲得很清楚,讲得很详细。底下一段话这是莲池大师将它总结,也深深的感叹:
  钞【奈之何栏楯毁而斧斤入,罗网颓而荫覆疏,尚枯瘁其根枝,况发荣於华果。】
  『栏楯』它代表的意思是防非止过,它防范,换句话说,就是代表戒律的意思。人不守戒、不守礼、不守法,栏楯就没有了,它表这个意思。这是大师非常感叹的,也很痛心的一段话,好比栏楯被人用斧头这些工具把它破坏了。我们的行持没有检点、没有约束,导至世界大乱,今天所讲脱序,社会的秩序脱节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罗网颓』,这是说我们广大无比的真心,现在我们迷失了,而将这六尘缘影的妄心认作真心,无明、邪见可以说在今天社会里面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严重,这就好像我们这个罗网失掉了。『荫覆疏』,没有东西能盖覆,找不到一块清凉地可以歇脚,比喻这个意思。这些与前面栏楯都有连带的关系,换句话说,没有戒了,清净心也没有了,定也失掉了。
  『尚枯瘁其根枝』,根是什么?佛门里面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在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佛也跟我们说过「大悲为根」。我们今天大悲心没有了,也就是说慈悲方便的因行失掉了,接著起来的是自私自利。所以今天学佛,我们要特别著重因果,要深信因果,相信因果报应,「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大家要想真正在佛法里有成就,这一生没有白学,那你的佛学要有根底,你没有根底,你不可能成就的。根底是要下功夫的,你不下功夫,你这根永远扎不住。根从哪里下?从读经。读经要选最重要的,就是对治我们现前的烦恼习气。印光大师一生印送的经书是以《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这三种送得最多,总共印了几百万册,任何经书都没有这三种书印得多。这三种书,说实在话都不是佛教经典,但是这三种书是学佛的大根大本。
  我们决定不是说拿这书看个一遍、二遍,没用处;十遍、八遍,一百遍、二百遍,给诸位说,都没有用处。为什么?我们这个烦恼习气根深蒂固,一、二百遍不会回头的。应该怎么念法?一定要自己念上二千遍、三千遍,你人一定变样子。所以,拔除自己的烦恼习气要用这个功夫,你不用这功夫不行。佛菩萨不能救你,救你的是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9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