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02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6-10-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秦王破阵乐是当时唐朝的大型宫廷音乐,当时在印度传播得非常广。在这时候,唐朝已经建立二十几年了,正是国家昌盛、威名远扬之时。印度的国王是通过一个遥远的大唐传过来的音乐,来感受、认同、赞美这个国家的。玄奘离开祖国西行求法是在贞观元年(627年),大概因为当时玄奘毕竟不是高官,只是个优秀的僧人,因此,他在国内的地位还远远没有他回归以后那么崇高,所以他应该不大会亲眼看到宫廷里边表演《秦王破阵乐》,至多也是耳闻。所以鸠摩罗王的这句问话大概使玄奘也很惊讶,一个外国的国王怎么会问到那么具体的问题?当然,这肯定也激发了玄奘对自己祖国这种自豪感,他也正是非常自豪地回答了鸠摩罗王:“是的!这支曲子的故乡就是我的祖国,这首曲子正是赞美我的君主,赞美他伟大的道德和功勋。”(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
鸠摩罗王听了之后大为赞叹:“没想到大德您正是这个国家的人,我时常仰慕大唐的风采啊,向东瞭望已经很久。只是因为山川阻隔,我没有办法前去。”(不意大德是此国人,常幕风化,东望已久。山川道阻,无由自致。)
看样子,这个鸠摩罗王真是个外国音乐谜啊。虽然鸠摩罗王常常“东望”,但他当然不可能像玄奘那样抛开一切,东行去大唐观光。而玄奘的回答,那真的是显示出其出色的外交才能。他不卑不亢地说:“我大唐的君主,他的道德、功勋传播得很远。远方各国来朝拜,来称臣子的多得是。”(我大君圣德远洽,仁化遐被,殊俗异域,拜阙称臣者众矣。)
其实这个话,里面很复杂。大家可以回过头来想想,玄奘离开时才是贞观元年啊,而且他是偷偷走的,以他的地位不可能知道那么多,何况那个时候唐太宗刚刚当皇帝。但是玄奘的这种应对,放在那个时候的一个外交场合,确实是非常精彩的。
听了玄奘的这番话后,鸠摩罗王当即表达了希望能够前去朝贡的心愿,而从后来中国正史的记载来看,鸠摩罗王的确达成了这个心愿,而且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页。而这里面能够抹煞玄奘的功劳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鸠摩罗王仰慕玄奘的学识,每日与玄奘攀谈,竟毫无放玄奘回归之意。而此时戒贤法师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戒日王征战归来,当他听说玄奘到鸠罗摩王那里去了,作为当时印度势力最大的戒日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大约在贞观十四年(640年,玄奘四十一岁),戒日王从征战中返回,想起了之前他请过那烂陀寺的高僧来和般若毱多辩论这件事,但是一打听,才知道玄奘居然到了鸠摩罗王那里,于是心里感到很不舒服。戒日王就在心里想:我前面请了你们,你们不给我好好等着,现在玄奘反而到了一个势力没我大的国王那里,怎么能够在那个家伙那里呢?所以,戒日王就马上派出使者到鸠摩罗王那里,通知鸠摩罗王赶紧把中土僧人玄奘送回来,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而鸠摩罗王呢,那个时候大概觉得自己力量也不小,可以和戒日王来掰掰腕子了,因为一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所以正好可以借这次机会,把玄奘当做腕子来和戒日王较量一番。所以呢,他接到戒日王这样直截了当的要求后,不仅没有拱手相让,而且一开口就说了一句狠话:“我头可得,法师未可即来。”
鸠摩罗王的这个话比较横,说我头你可以拿走,但我不会放法师去你那里的。鸠摩罗王的这种回答,怎么可能不把不可一世的戒日王怒呢?使者回来向戒日王作了如实汇报,说鸠摩罗王说了,头可以给你,但是玄奘不能来。果然不出意料,戒日王听了之后是暴跳如雷,同时戒日王也到很纳闷:鸠摩罗今天是怎么了?还不至于那么轻视我吧?他怎么为了一个僧人居然说出这样有失水准的粗话呢?戒日王冷静下来一想,觉得这个事情不大对,因为这样的话,大家都下不了台,事情总不能就这样僵持着。于是,戒日王就又派出一个使者,让其对不知天高厚的鸠摩罗讲:“你既然说你可以把你的头交出来,好吧,那就把你的脑袋叫我的使者给带回来吧,我就不要玄奘了。”看来,印度的这两个国王说话都比较狠。
身处同一时代的两位印度名王,就为一个外国高僧大斗其法。鸠摩罗王当然不能把脑袋给戒日王了,但这时候鸠摩罗王明显底气不足,听到戒日王使者的话,就觉得自己把话说绝了,不免感到害怕。他知道,话一出口,覆水难收。但是他毕竟也是国王啊,绝对不甘心就那么认输。鸠摩罗王毕竟不愧是当时印度的第二号人物,不仅不躲避,相反,他还下令调集两万象军(骑大象的部队),分乘三万艘船只(即命严象军二万,乘船三万艘),和玄奘一起沿着恒河主动赶赴戒日王的驻地。试想在人类历史上成千上万的留学生中,有哪一位留学生产生过那么大的动静?在这一点上,玄奘绝对当得起“空前绝后”这四个字。
为了争夺一位中国的留学生——玄奘,当时印度最著名的两位国王戒日王和鸠摩罗王,不仅反目为仇,而且居然大动起干戈来。鸠摩罗王带领两万象军,浩浩荡荡直奔戒日王的领地,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为了一位中国高僧,会引发印度历史上的一场战争吗?
从鸠摩罗王把玄奘随身带着,和大军一起行动,看来鸠摩罗王是经过深思熟虑,知道躲是躲不过了,但是又不能丢掉面子,所以干脆采取一个进退自如的办法。鸠摩罗王派人在恒河北边准备好行宫,安顿好玄奘,自己带着臣子把军队都布置好,然后到河的南边去拜见戒日王。
戒日王也很有意思,看到这个鸠摩罗王并没有大动肝火,不管怎么说,反正我知道第一你把玄奘带来了,第二你主动老老实实来朝见我了,而且大概他也觉得鸠摩罗王是发自内心的敬重玄奘,也就不去计较鸠摩罗王以前的口不择言了。他赶忙问道:“支那僧何在?”鸠摩罗王回答说:“在某行宫。”戒日王又问:“何不来?”鸠摩罗王回答道:“大王钦贤爱道,岂可遣师就此参王?”意思是说,大王你既然那么崇拜佛法,那么尊敬贤者,你怎么可以让玄奘法师主动前来看你呢?
这一下,就让鸠摩罗王逮到戒日王的短处,戒日王被鸠摩罗王劈头盖脸地数落了一通,数落得大义凛然,字字在理,一下子把面子全给挣回来了。因为表面上鸠摩罗王这在是为玄奘争场面,实际上他也为自己撑住了面子。所以说这两个国王都不是等闲之辈!
但任凭鸠摩罗王你说什么,戒日王这个时候也不管了,只是说:“得得得,你先回去吧,明天我亲自来拜见玄奘。”但是鸠摩罗王是太了解戒日王了,他回去以后赶紧跟玄奘说:“戒日王虽然说明天来,恐怕今天晚上就到,您需要等着,千万别睡了。如果他来,师父您可千万别动。”(王虽言明日来,恐今夜即至,仍须候待。若来,师不须动。)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玄奘已经成为这两个国王斗法的工具了。
玄奘在这个时候就显现出一种大家风范,他早就决定好了用什么样的态度来会见印度的最高统治者戒日王了,于是他说:“佛法理自如是。”也就是说,根据他所信仰的佛法,道理本来就应该戒日王来见他,而且自己不动。于是,玄奘当夜端坐在帐中,等候着戒日王的到来。
到了半夜时分,戒日王果然按捺不住迫切的心情,前来拜见玄奘了,是怎么来拜见的呢?他也是排场很大——“河中有数千炬烛,犹如白昼”。因为他驻扎在恒河的南岸,而玄奘则在北岸的行宫里,他要见玄奘必须要渡到北岸,于是,他就让人在河中放置了几千支非常大的蜡烛,照得恒河像白天一样。不仅如此,他还动用了标志自己身份的“节步鼓”仪仗。原来,在整个印度,只有戒日王可以使用这样的仪仗,就是用几百面铜鼓,戒日王每迈动一步,几百面铜鼓同时敲一下。这场面可谓惊天动地!鸠摩罗王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戒日王来了。鸠摩罗王其实还是怕见戒日王的,所以一听到这个鼓声,就赶紧率着自己的臣下远远地到河边去等候戒日王。
戒日王到了,中印文化史上最夺目的一页马上就要展开了,大家可别忘了,这一页是由印度权势最为显赫的戒日王和来自中土的留学生玄奘共同谱写的。一面是威名赫赫的帝王,一面是一个求法僧人,这种表面的不相称和反差,难道不正衬托出了玄奘的伟大和独特吗?这次见面是怎样把玄奘送上了西行求法的巅峰的呢?请看下一讲“生死决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