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365|回复: 3

《玄奘西游记》之二十七 双雄斗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8 13: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玄奘西游记》第二十七   双雄斗法

作者:钱文忠


就在玄奘下决心要回国时,那烂陀寺的众僧纷纷来劝阻他,玄奘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鸠摩罗王的使者又来请玄奘到他那里去。那么,玄奘究竟能否脱身呢?
玄奘这一次是真正下决心准备回国了,他非常细致地包装、捆扎他在印度五年期间收集的大量佛像佛经。看到玄奘这次可能是真的要离开那烂陀寺、离开印度,与玄奘共同生活了五年之久的那烂陀寺的同伴们,都纷纷来劝阻:“印度是佛祖诞生的地方,虽说佛祖涅槃了,但是总还有很多佛陀留下的遗迹,你可以去礼拜啊,为什么千辛万苦来到印度,却还要走呢?支那国不行啊,不太重视佛法,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别说佛不降生了,连圣贤也不去啊!”(印度者,佛生之处,大圣虽迁,遗踪具在,巡游礼赞,足预平生,何为至斯而更舍也?又支那国者,蔑戾车地,轻人贱法,诸佛所以不生,志狭垢深,圣贤由兹弗往,气寒土崄,亦焉足念哉?)
这番话当然并没有什么恶意,但是玄奘毕竟是个中国人,他之所以不避艰险,前来印度求法,还不是为了在中土弘扬佛法吗?这时,玄奘先强调了佛法最要紧的是流通传播,然后又对祖国进行了一番发自肺腑的赞美:
衣冠济济,法度可遵,君圣臣忠,父慈子孝,贵仁贵义,尚齿尚贤。加以识洞幽微,智与神契。体天作则,七耀无以隐其文;设器分时,六律不能韬其管。故能驱役飞走,感致鬼神,消息阴阳,利安万物。
而且,自从佛教传过去后,更是“咸重大乘,定水澄明,戒香芬馥”。如此美好的国度,怎么能够“称佛不住,遂可轻哉”!
那些劝玄奘留在印度的人,还是不想放弃,说:“我们和您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为什么佛生在我们印度,不生在你们支那,难道不是因为支那是边远恶地吗?那里既然没有福气,我们劝您就别回去了。”(今与法师同居赡部,而佛生于此,不往于彼,以是将为边恶地也。地既无福,所以劝仁勿归。)
玄奘不愿再和劝留的人纠缠,便直接引用了无垢称,也就是维摩诘菩萨的一问一答,来作为自己的回答:
无垢称言:“夫日何故行瞻部洲?”答曰:“为之除冥”。今所思归,意遵此耳。
这是何等的气度!
劝留的人一看,只能使出最后一张王牌了,那就是叫上玄奘一起到戒贤法师那里去。戒贤法师当然要比那些僧人略胜一筹了,他先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问自己的得意弟子玄奘:“你自己决定怎么样呢?”玄奘毕恭毕敬地回答自己的恩师:
此国是佛生处,非不爱乐,但玄奘来意者,为求大法,广利群生。自到已来,蒙师为说《瑜伽师地论》,决诸疑网,礼见圣迹,及闻诸部甚深之旨,私心慰庆,诚不虚行。愿以所闻,归还翻译,使有缘之徒同得闻见,用报师恩,由是不暇停住。
意思是说:这里是佛降生的地方,我怎么会不喜爱呢?但是,玄奘我前来印度的目的就是求得大法,利益众生。到了以后,蒙恩师您为我讲授《瑜伽师地论》,解决我心中的疑难,我又礼拜佛迹,耳闻了各个部派的深奥的理论,心里庆幸真是不虚此行。我想用我所学到的,回国翻译,使得有缘的人都可以学习,以此报答师恩,所以我急着想赶回去。
戒贤法师是真正理解玄奘的人,而且他也是真正理解玄奘使命的人,于是就欢喜地对自己的这位中土高足说:“这是菩萨的意思,我内心也希望如此。”(此菩萨意也,吾心望尔亦如是。)所以,戒贤最后拍板,分咐那烂陀寺所有的人:“任为装束,诸人不须苦留。”
那么玄奘走成了吗?依然没有。所以玄奘这个回国的路途也是一波三折。
正在玄奘抓紧时间整理行装,而戒贤法师又是完全支持他回国的这个当口,发生了一件事:鸠摩罗王派出的使者赶到了那烂陀寺,明确希望戒贤法师把中土高僧送到他那里去。那个露形外道给玄奘算的命应验了。这个时候戒贤法师犯了难,很为难,为什么为难呢?一方面,他非常真切地知道自己心爱的徒弟归心似箭,玄奘如果不走的话,他应该首先等候戒日王的命令,因为戒日王是印度排名第一的王,他比鸠摩罗王的权势要大;另一方面,戒日王有约在先啊,如果被鸠摩罗王接了去,玄奘那既不能启程回国,又不能去对付那个般若毱多,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作为那烂陀寺最大的护法,戒贤法师真是一筹莫展。
所以我们讲,那位顺世外道原是出于好意,却没想到带来那么大的麻烦!戒贤法师没有办法,犹豫再三,只好用“支那僧意欲还国,不及得赴王命”来搪塞。他考虑再三,还是想出了这样一个借口,婉言拒绝了鸠摩罗王的好意。
看来玄奘的行李实在太多,他并没有能够利用这点时间马上离开那烂陀寺,还在那里整理行装。而在这个当口,鸠摩罗王的使臣第二次到了,而这次鸠摩罗王说的话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他说:
师纵欲归,暂过弟子,去亦非难。必愿垂顾,勿复致违。
意思是说,就算玄奘决定要回国,也先到我这边过一过,回国又没有什么难的,我可以派人送他,所以一定希望中土高僧能够光临我这个地方,不要再拖延了!
这里最后“勿复致违”这四个字已经明显地软中带硬了。
可是戒贤法师实在有自己的难处,他肯定得罪不起戒日王,所以他就采取了一个办法:拖!就这么拖着,既不把玄奘送过去,也不明确给鸠摩罗王答复。鸠摩罗王毕竟是国王,国王有几个是有好脾气的?何况鸠摩罗王的确是礼数周到,态度谦卑殷勤,而且戒贤法师应付的办法实在又显得苍白无力。结果可想而知。这下鸠摩罗王顿时大怒,觉得戒贤法师实在太不把我当回事了,我毕竟还是印度排名第二的大王嘛。所以他又一次派人送信,而这次的信已经杀气腾腾,完全不再像以前那么客气了:
弟子凡夫,染习世乐,于佛法中未知回向。今闻外国僧名,身心欢喜,似开道芽之分,师复不许其来,此乃欲令众生长沦永夜,岂是大德绍隆遗法,汲引物哉?不胜渴仰,谨遣重咨。若也不来,弟子则分是恶人,近者设赏迦王犹能坏法毁菩提树,师谓弟子无此力耶?必当整理象军,云萃于彼,踏那烂陀寺使碎如尘。此言如日,师好试看。
意思是说:我的确是个凡夫子,沾染上了世界各种逸乐的毛病,我本来就不懂佛法。今天,我听到了一个外国僧人的名字,身心欢喜,就好比绽放出了信佛乐道的花朵,我好像有点觉得自己要信佛了,而大师您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这个外国僧人到我这儿来,根本就是想叫众生长久地沦在漫漫的黑夜里,这难道是高僧大德继承佛法、弘扬佛法,拯救超拔众生的道理吗?”
如果说这个质问还是在讲道理的话,那么下面的话那就是不客气了:我是不胜渴望仰慕之情,所以特此再人前来邀请。如果还是不见人来的话,那弟子我分明就是恶人了,大概你因为我是恶人,所以才不把人派来。那过有那么多的国王能够破坏佛法、摧毁菩提树,大师您以为弟子我没有这点力量吗?我一定召集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前来,把那烂陀寺踏为齑粉。我说的这些话就好比像太阳在天上一样,大师您试试看,等着吧!
事情闹到这步田地,大家恐怕都没有想到。如果处理不当,也就是如果不把玄奘送过去的话,那烂陀寺就要面临灭顶之灾,玄奘的那个不祥之梦就会提前变为现实
早在五年前,玄奘曾离开那烂陀寺到印度各地游历。当他决定回国时,梦见那烂陀寺变成了一片废墟,现在鸠摩罗王对那烂陀寺发出了威胁,玄奘当然应该去见鸠摩罗王。但是戒贤法师又担心,如果戒日王来要玄奘又该如何交待?但是再拖下去,鸠摩罗王真的来踏平那烂陀寺怎么办?戒贤和玄奘两位法师真是左右为难。
那么就此顺水推舟把玄奘送过去,不就行了吗?可是问题也没那么简单。你到现在才把玄奘送过去,还能指望人家像一开始那样给玄奘那种优待?给那烂陀寺那么大的面子?敬酒不吃,等着你的往往是罚酒,而不会是另外一杯敬酒。再说,那场和般若毱多的辩论怎么办呢?那可是关系到大乘佛教的声望,关系到那烂陀寺的声望。要是更强大的戒日王来要人怎么办?要了,鸠摩罗王不给又怎么办?这一个个天大的难题,就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沉甸甸地压在戒贤法师和玄奘的心头。
现在玄奘当然是走不了。如果这个时候走了,那就等于说是潜逃。玄奘当时西行求法是潜逃出境,偷渡出关,现在回国还要逃,这恐怕不行。在这关键时刻,当然还是的戒贤法师拿主意,当时戒贤法师就对玄奘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他说:
彼王者善心素薄,境内佛法不甚流行。自闻仁名,似发深意。仁或是其宿世善友,努力为去,出家以利物为本,今正其时。譬如伐树,但断其根,枝条自殄。到彼令王发心,则百姓从化。苦违不赴,或有魔事。勿惮小劳。
意思是说:那个鸠摩罗王,善心本来就很微弱,自从打听到你的名字以后啊,好像是起了善心。你和他也许是前世的好朋友,他觉得你们两个大概前世有缘,所以你就努力去做吧。何况出家人的本分就是去做有义有利的事情,如今可能正好是到了这个机缘。这就好比砍树,你把他的根给砍断了,枝叶也就死了(这句话用了印度的一种比喻方法,意思是说,你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把鸠摩罗王不信佛法的这个心给改变了,那么他人也就改变了)。所以,你到了那里一定要想办法让鸠摩罗王发善心,那么百姓自然而然就会跟从鸠摩罗王信仰佛教。如果抗命不去的话,恐怕会有祸事。你还是不辞劳苦的走一遭吧。
我们前面讲过,鸠摩罗王跟佛教的关系,与戒日王跟佛教的关系不一样,在他的统治下,佛教本来就谈不上流行。那戒贤法师就希望自己这个马上就要回国的弟子再辛苦一趟,等于又是为那烂陀寺解决一次天大的难题,同时还能赢得印度排名第二的鸠摩罗王和更多的百姓都来信奉大乘佛教。这下玄奘当然没办法马上回国了,只能奉命行事。总不能说非要走,而置那烂陀寺的安危于不顾吧。于是,为了那烂陀寺免遭涂炭,玄奘只好再次按捺下归心似箭的心情,跟随使者去见鸠摩罗王。
鸠摩罗王见到玄奘来了,倒也没怎么计较,而且还非常地开心地率领大乘,前来欢迎礼拜。之后,就把玄奘请到宫中,每天音乐、鲜花供养,这样就把玄奘折腾了个把月。
关于鸠摩罗王跟玄奘的这次会面的史料,《大唐西域记》里边记载得比较详细,而且他们的对话也保留下来了,这当然是非常珍贵的记载。那么,《大唐西域记》记载的这次会面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两个到底谈了哪些问题?先来看一下他们开始时的对话。
鸠摩罗王说:“我虽然不学无才,但是平时仰慕有大学问的人,所以听到了您的大名,我就大胆地前来延请您。”(虽则不才,常慕高学,闻名雅尚,敢事延请。)
玄奘回答说:“我没有什么才能,智慧也很偏颇而且不全面,我的名字传进您的耳朵,真是玷污了您的耳朵啊!”(寡能褊智,猥蒙流听。)
开始,鸠摩罗王讲了很客气的话,先前的耍赖、发横、威胁这些当然就不提了。而玄奘呢,对鸠摩罗王先前的做法也假装不知道,而且还装作你一叫我来我就心甘情愿地来的样子,说话也很谦虚。而接下来的对话,就非常地有趣了,因为鸠摩罗王的一番话告诉我们,当时的中国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遥远的印度最为著,而当时的印度的统治者又是通过什么渠道,通过什么东西来感受、来了解遥远的唐朝的。
鸠摩罗王接着就对玄奘讲:“看来啊,您这样慕法好学,不顾自己的安慰,经历了这么许多艰难困苦,来到异国求法,可见您的故乡非常崇尚学习。如今印度诸国好几个地方都在演奏摩诃支那国的《秦王破阵乐》,我听了很久了,那个摩诃支那国就是师父您的故乡吗?”(善哉!慕法好学,顾身若浮,逾越重险,远游异域,斯则王化所由,国风尚学。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者,闻之久矣,岂大德之乡国耶?)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8 13: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王破阵乐是当时唐朝的大型宫廷音乐,当时在印度传播得非常广。在这时候,唐朝已经建立二十几年了,正是国家昌盛、威名远扬之时。印度的国王是通过一个遥远的大唐传过来的音乐,来感受、认同、赞美这个国家的。玄奘离开祖国西行求法是在贞观元年(627年),大概因为当时玄奘毕竟不是高官,只是个优秀的僧人,因此,他在国内的地位还远远没有他回归以后那么崇高,所以他应该不大会亲眼看到宫廷里边表演《秦王破阵乐》,至多也是耳闻。所以鸠摩罗王的这句问话大概使玄奘也很惊讶,一个外国的国王怎么会问到那么具体的问题?当然,这肯定也激发了玄奘对自己祖国这种自豪感,他也正是非常自豪地回答了鸠摩罗王:“是的!这支曲子的故乡就是我的祖国,这首曲子正是赞美我的君主,赞美他伟大的道德和功勋。”(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
鸠摩罗王听了之后大为赞叹:“没想到大德您正是这个国家的人,我时常仰慕大唐的风采啊,向东瞭望已经很久。只是因为山川阻隔,我没有办法前去。”(不意大德是此国人,常幕风化,东望已久。山川道阻,无由自致。)
看样子,这个鸠摩罗王真是个外国音乐谜啊。虽然鸠摩罗王常常“东望”,但他当然不可能像玄奘那样抛开一切,东行去大唐观光。而玄奘的回答,那真的是显示出其出色的外交才能。他不卑不亢地说:“我大唐的君主,他的道德、功勋传播得很远。远方各国来朝拜,来称臣子的多得是。”(我大君圣德远洽,仁化遐被,殊俗异域,拜阙称臣者众矣。)
其实这个话,里面很复杂。大家可以回过头来想想,玄奘离开时才是贞观元年啊,而且他是偷偷走的,以他的地位不可能知道那么多,何况那个时候唐太宗刚刚当皇帝。但是玄奘的这种应对,放在那个时候的一个外交场合,确实是非常精彩的。
听了玄奘的这番话后,鸠摩罗王当即表达了希望能够前去朝贡的心愿,而从后来中国正史的记载来看,鸠摩罗王的确达成了这个心愿,而且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页。而这里面能够抹煞玄奘的功劳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鸠摩罗王仰慕玄奘的学识,每日与玄奘攀谈,竟毫无放玄奘回归之意。而此时戒贤法师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戒日王征战归来,当他听说玄奘到鸠罗摩王那里去了,作为当时印度势力最大的戒日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大约在贞观十四年(640年,玄奘四十一岁),戒日王从征战中返回,想起了之前他请过那烂陀寺的高僧来和般若毱多辩论这件事,但是一打听,才知道玄奘居然到了鸠摩罗王那里,于是心里感到很不舒服。戒日王就在心里想:我前面请了你们,你们不给我好好等着,现在玄奘反而到了一个势力没我大的国王那里,怎么能够在那个家伙那里呢?所以,戒日王就马上派出使者到鸠摩罗王那里,通知鸠摩罗王赶紧把中土僧人玄奘送回来,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而鸠摩罗王呢,那个时候大概觉得自己力量也不小,可以和戒日王来掰掰腕子了,因为一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所以正好可以借这次机会,把玄奘当做腕子来和戒日王较量一番。所以呢,他接到戒日王这样直截了当的要求后,不仅没有拱手相让,而且一开口就说了一句狠话:“我头可得,法师未可即来。”
鸠摩罗王的这个话比较横,说我头你可以拿走,但我不会放法师去你那里的。鸠摩罗王的这种回答,怎么可能不把不可一世的戒日王怒呢?使者回来向戒日王作了如实汇报,说鸠摩罗王说了,头可以给你,但是玄奘不能来。果然不出意料,戒日王听了之后是暴跳如雷,同时戒日王也到很纳闷:鸠摩罗今天是怎么了?还不至于那么轻视我吧?他怎么为了一个僧人居然说出这样有失水准的粗话呢?戒日王冷静下来一想,觉得这个事情不大对,因为这样的话,大家都下不了台,事情总不能就这样僵持着。于是,戒日王就又派出一个使者,让其对不知天高厚的鸠摩罗讲:“你既然说你可以把你的头交出来,好吧,那就把你的脑袋叫我的使者给带回来吧,我就不要玄奘了。”看来,印度的这两个国王说话都比较狠。
身处同一时代的两位印度名王,就为一个外国高僧大斗其法。鸠摩罗王当然不能把脑袋给戒日王了,但这时候鸠摩罗王明显底气不足,听到戒日王使者的话,就觉得自己把话说绝了,不免感到害怕。他知道,话一出口,覆水难收。但是他毕竟也是国王啊,绝对不甘心就那么认输。鸠摩罗王毕竟不愧是当时印度的第二号人物,不仅不躲避,相反,他还下令调集两万象军(骑大象的部队),分乘三万艘船只(即命严象军二万,乘船三万艘),和玄奘一起沿着恒河主动赶赴戒日王的驻地。试想在人类历史上成千上万的留学生中,有哪一位留学生产生过那么大的动静?在这一点上,玄奘绝对当得起“空前绝后”这四个字。
为了争夺一位中国的留学生——玄奘,当时印度最著名的两位国王戒日王和鸠摩罗王,不仅反目为仇,而且居然大动起干戈来。鸠摩罗王带领两万象军,浩浩荡荡直奔戒日王的领地,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为了一位中国高僧,会引发印度历史上的一场战争吗?
从鸠摩罗王把玄奘随身带着,和大军一起行动,看来鸠摩罗王是经过深思熟虑,知道躲是躲不过了,但是又不能丢掉面子,所以干脆采取一个进退自如的办法。鸠摩罗王派人在恒河北边准备好行宫,安顿好玄奘,自己带着臣子把军队都布置好,然后到河的南边去拜见戒日王。
戒日王也很有意思,看到这个鸠摩罗王并没有大动肝火,不管怎么说,反正我知道第一你把玄奘带来了,第二你主动老老实实来朝见我了,而且大概他也觉得鸠摩罗王是发自内心的敬重玄奘,也就不去计较鸠摩罗王以前的口不择言了。他赶忙问道:“支那僧何在?”鸠摩罗王回答说:“在某行宫。”戒日王又问:“何不来?”鸠摩罗王回答道:“大王钦贤爱道,岂可遣师就此参王?”意思是说,大王你既然那么崇拜佛法,那么尊敬贤者,你怎么可以让玄奘法师主动前来看你呢?
这一下,就让鸠摩罗王逮到戒日王的短处,戒日王被鸠摩罗王劈头盖脸地数落了一通,数落得大义凛然,字字在理,一下子把面子全给挣回来了。因为表面上鸠摩罗王这在是为玄奘争场面,实际上他也为自己撑住了面子。所以说这两个国王都不是等闲之辈!
但任凭鸠摩罗王你说什么,戒日王这个时候也不管了,只是说:“得得得,你先回去吧,明天我亲自来拜见玄奘。”但是鸠摩罗王是太了解戒日王了,他回去以后赶紧跟玄奘说:“戒日王虽然说明天来,恐怕今天晚上就到,您需要等着,千万别睡了。如果他来,师父您可千万别动。”(王虽言明日来,恐今夜即至,仍须候待。若来,师不须动。)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玄奘已经成为这两个国王斗法的工具了。
玄奘在这个时候就显现出一种大家风范,他早就决定好了用什么样的态度来会见印度的最高统治者戒日王了,于是他说:“佛法理自如是。”也就是说,根据他所信仰的佛法,道理本来就应该戒日王来见他,而且自己不动。于是,玄奘当夜端坐在帐中,等候着戒日王的到来。
到了半夜时分,戒日王果然按捺不住迫切的心情,前来拜见玄奘了,是怎么来拜见的呢?他也是排场很大——“河中有数千炬烛,犹如白昼”。因为他驻扎在恒河的南岸,而玄奘则在北岸的行宫里,他要见玄奘必须要渡到北岸,于是,他就让人在河中放置了几千支非常大的蜡烛,照得恒河像白天一样。不仅如此,他还动用了标志自己身份的“节步鼓”仪仗。原来,在整个印度,只有戒日王可以使用这样的仪仗,就是用几百面铜鼓,戒日王每迈动一步,几百面铜鼓同时敲一下。这场面可谓惊天动地!鸠摩罗王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戒日王来了。鸠摩罗王其实还是怕见戒日王的,所以一听到这个鼓声,就赶紧率着自己的臣下远远地到河边去等候戒日王。
戒日王到了,中印文化史上最夺目的一页马上就要展开了,大家可别忘了,这一页是由印度权势最为显赫的戒日王和来自中土的留学生玄奘共同谱写的。一面是威名赫赫的帝王,一面是一个求法僧人,这种表面的不相称和反差,难道不正衬托出了玄奘的伟大和独特吗?这次见面是怎样把玄奘送上了西行求法的巅峰的呢?请看下一讲“生死决战”。
发表于 2019-12-2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发表于 2019-12-29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1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