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9|回复: 1

禅七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禅七心得


◎郭美伶 讲于万佛圣城大殿

2017年2月14日星期二晚


诸佛菩萨、师父上人、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阿弥陀佛!今天轮到美伶上来和大家结法缘;若我有讲得不如法的地方,请慈悲指正我。


这次在我回台湾后,我仍需要上网处理一些法大的工作。还好,我没有收到email要我上网教中文,只是收到email 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来教课。所以即使我跑回台湾,法师也可以找到我,要我分享一些心得。让我见识到现代科技的无远弗届。


回台湾前,刚好打完禅七,因此,我决定分享一些禅七的心得。在我来圣城常住之前,我每年来参加各种法会,但就是不敢参加禅七。虽然我可以结双盘看经书,但要我坐在那里什么事都不做,不要说三个礼拜,连一个礼拜,我都觉得不可能,我想这绝对不是我的法门!就像我刚学佛时,每次我看到经书标题,有“论”、“戒律”或“唯识”时,我一个头就两个大。我只能看经书有故事的。后来,比较精进学佛时,我觉的我需要有点长进,就请了一本《百法明门论》回家看。刚开始,读世亲菩萨和无着菩萨两兄弟的故事,读得津津有味 。然而,读到心所有法五十一,我就睡着,我想也许我太累了。但隔几天再拿起来读,过没多久还是睡着。我想我的程度还不够,就放弃读了。


但来圣城常住后,最先上的两堂课,就是《百法明门论》和《戒律学》。《戒律学》是规定一定要上,而《百法明门论》,是我的时间只能上这堂课。《戒律学》课,老师讲得很有条理,也不枯燥,内容丰富 ,我听得津津有味。上了《戒律学》课,才知戒律的重要。从此,我经常鼓励我认识的人去上《戒律学》。《百法明门论》这堂课,也是老师讲得好,所以我没有睡着。我哥哥知道我在学《百法明门论》,就拿了一本慈航法师写的《相宗十讲》要给我做参考。我一看标题,心想:这个大概没故事,不怎么有趣。但我还是收下,也居然打开来看,作为参考。


同样的,我也是来圣城常住后,才开始学坐禅。当我第一次参加基础禅三时,我很担心会坐不住。没想到第一支香,我腿没痛,时间也过得很快,好像才坐了一会儿就开静,我信心大增,心想也许我可以试着坐禅。接下来的三周禅七,我就跃跃欲试,殊不知这次是玩真的。除了腿痛,背也痛,这里痛那里痛。双跏趺坐换单跏趺坐,腿越换越痛,痛到拼命念观世音菩萨。每次听到引磬声,就如释重负。有时是妄想纷飞,想越多,时间过得越慢,腿也越痛。


几年下来,虽然还是这里痛那里痛,但我发觉常常再忍一下,就开静了。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前一分钟,痛不欲生,而开静后,痛就消失了呢?这“痛”到底存不存在呢?我学会试着不把注意力放在“痛”上面。渐渐的,我就比较能忍耐,腿也就比较听话了。


上人说:只要努力过,虽然成果不明显,但慢慢就会有成果。真的是这样!因为除了每年的禅七,我平常也不常打坐。虽然,每年我还是要克服不一样的问题,但我发觉每年都有一点点进步,多一分忍耐。


上人也说坐禅就是要学忍耐,要忍痛,忍饥,忍寒。提到忍饥,我的做法是,不去理会一直跟我抗议的肚子。我跟我的肚子说:“你叫也没有用,我现在没饭给你吃。”渐渐地它就不叫了,我也不觉得饿了。然而,曾经有一次,我看见食物及锅碗瓢盆在我眼前飞来飞去。还有一次,我明明在持咒,但不知怎么变成在唱临斋仪?另外一次,我正要取食物,突然我的脸被东西轻轻拂过。回过神来,啊!原来我在禅堂,不是在斋堂。


上人说,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忍耐。每年禅七,让我学会多一分忍耐。曾经有法师问我说:“美伶,你有没有觉得你和刚来时,有没有不一样?”我回答说:“当然有!”法师继续问我说:“那哪里不一样?”我一时答不上来,但心里想:“唉!不用说,当然是变老啰!视茫茫,发苍苍!还好,齿牙还没有动摇!”打完禅七后,我多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我由以前的“不忍耐”,学会现在的“要忍耐”。虽然我还是那种忍一次,忍两次,第三次就忍不住的人。


上人说:“打禅七就是要置自己的六根于一处。”上人也说:“这个禅,不一定坐才有禅,行住坐卧,都有禅。”今年,我就发觉如果出了禅堂,就随自己的六根乱跑,比如说讲太多话,午斋吃太多,或者吃了不适合坐禅的食物,再回来打坐时,就坐不好。所以,不只在禅堂内,要管好自己的六根,在禅堂外也要如此。今年,我对这一点有一些新的体认,但仍然随境跑,不能管好自己。上人在禅七的开示,我们常常可应用在打坐上。但,我们不是没听进去,不然就是做不到。


我刚开始读《六祖坛经》时,也是把《六祖坛经》当故事书看,没有注意其中的道理。来圣城后,在大殿听上人讲《六祖坛经》时,才仔细好好地再读一遍。打完禅七,我又把《六祖坛经》拿出来看。上人在〈定慧品第四〉就说:“定,是由戒生出来的,由定才能发慧,这戒定慧是三无漏学。所以你想要得到定,首先要持戒。”六祖在〈定慧品〉说:“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意思是说,学打坐,要看自心,不要动,也不要起来。但,如果能这样,就自认为有功夫,那就是颠狂。


那什么是真的“不动”呢?在〈坐禅品第五〉就说:“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意思是说,真的“不动”是自性不动。那什么是自性不动?自性不动,就是不见他人的是非过错。


〈坐禅品〉又说:“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我用两个比喻来解释。比如说,在禅七时,你刚坐定,觉得很舒服。突然,外面有人拼命敲门,拼命敲啊敲。你如果能不理会,心不乱,继续打坐,就是禅定。如果,你生了烦恼,心想:这真是讨厌!你就失去禅定了。


又比如说,用午斋前,你本来打算不要吃太多。走到斋堂,一看,哎呀!怎么都是我爱吃的菜?内心挣扎考虑一秒钟,两秒钟。第三秒,好吧!决定吃了再说。那就完了!必须从头练。我突然明白,唉!三个礼拜,我坐来坐去,还是经常在当迷人。


这次禅七,虽然我没每支香都坐,但,是第一次坐满三周。往年都只能坐约两个礼拜,不是学校开学了,就是回台湾。虽然如此,我由一个不敢坐禅的人,变成一个喜欢坐禅的人。甚至希望有一天,有机会去一座山,没有email,没有电脑,只有山、有水,去那里坐几天禅。


上人在禅七开示也说:“禅七完,大家回家有时间时,要继续坐一坐。”我回台湾,也试着坐一坐,但发觉没办法像在禅堂那么专心,所以道场还是修行的好地方。


《六祖坛经》,第四品是〈定慧品〉,第五品是〈坐禅品〉,第六品是〈忏悔品〉。所以过年时,我就好好地拜了几天〈梁皇宝忏〉。以前,不忍心把我母亲一个人放在家里,自己跑去拜〈梁皇宝忏〉。现在,妈妈已经去很好的地方,我不用再担心她。所以有机会拜了几天的〈梁皇宝忏〉,满了我自己的心愿。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古代一个挑母出家的高僧──自成和尚。他常肩上挑了一根扁担,扁担一边担着经书,一边担着他母亲,托钵参学于天下。我除了感叹这位高僧很孝顺外,也很佩服他能一边修行,一边照顾母亲。


今天在此分享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不怕大家笑,只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初学的人一些鼓励。阿弥陀佛!


【编注】恭录自“万佛圣城中文官网”之“法语缤纷”单元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12-2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28 0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