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学过佛的都把“开示”变成一种口头语,碰到法师或善知识,就请开示开示。“开、示、悟、入”四个字是《法华经》上的道理 所谓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四个道理是不同的。 “开佛知见”,譬如把佛学道理搞得很通,突然心境豁然开朗,禅宗讲开悟了、明心见性,心境豁然打开,到这个时候,人自然达到无身心的感觉,甚至连物质世界的感觉都没有,一片空灵,这是意识上的。不是意识上,就是另外一个境界 大家没有经验,无法体会。好比大家吃过红薯稀饭,我说红薯稀饭好吃,你们一听就懂。但现在讲禅的初步开悟,只好加上形容告诉大家,只能讲到这里,因为大家没法懂。 怎么样是“示佛知见”? 表示的确有,真空真懂了,但不是理论上的知道,而是证得。以我们这个生命,生理与心理整个身心都投进去,证到那个境界。 证到空,还只是一半,要证到有。 譬如真有西方极乐世界这回事吗?有位大菩萨说有啊!手随便一按,马上看见了,比电视还快,这是比方。 你说真空怎么样妙有?妙有马上要呈现到身心上来,呈现到自己心境界的范围中来,这是“示佛知见”。 “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在道理上像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豁然开朗,领受请佛的智慧,这是悟佛知见。 有时悟到了并不就是成功,还要证入这个状况,入佛知见,证到同佛一样的境界。佛说一切众生皆是佛,他成佛,你也成佛,同他一样,谓之“入佛知见”。 开、示、悟、入是《法华经》所说学佛的四个基本步骤,它的程序并不一定是开在第一、示在第二、悟在第三、入在第四。它没有一定的次第程序,我只是方便提出以这个程序来作说明。 讲了半天说明开示二字的意思,以后不要认为这是佛教的规矩,把向人请教问题说成开示,那就成了口头语,有时听多了就烦, 常有人跑来要我开示,唉!怎么脑筋变成佛油子了!把佛学的术语滑里滑气地引用,好像在西门町贩卖东西,三块钱、两块钱叫卖,学佛也变成这样,很讨厌! ------《宗境录略讲》 所谓“开示”也是个佛学名词,就是我们长辈给我们讲话,我们普通现在叫做训话,或者老师告诉学生的开导。这个“开”有开导的意思;“示”,明白地表示。后来在佛教的仪式里头,那么“开示”变成对长辈的尊称,这是第一。 第二,在《法华经》里面的观念,有“开佛知见,示佛知见”。实际上《法华经》里头构成了四个观念:“开、示、悟、入”,四个观念。不过四个观念各有各的说法,不一定。 也有人把它变成四个程序,先是开佛知见,打开了;再第二是示佛知见,明白表示了;第三,悟佛知见,真的悟道了、证得了;第四,入佛知见,进入佛的真正的境界。 也有人如此把它排一个次序:开、示、悟、入。《法华经》讲的次序,并不是照“开示悟入”的次序,就是: “入佛知见,开佛知见,悟佛知见,示佛知见”,程序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