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要「修持」?修的又是什麼? 彻悟之人,无修无证。 既然我們的「自性」是「不生不减,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修了,它也不會增長,不修,它也不會減少,這個「自性」與「修」或「不修」,沒有直接的關係。難道它真的是「无修无证」了嗎?不也尽然。 對一個徹悟成道的人,當然是「无修无证」,因為他已然到了家,也可以說是「无修而修、修而无修」,隨時都與般若相應著,無時不在定慧之中,煩惱不斷而斷,戒律無守而守,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如我凡夫,修個什麼? 然而,對我們凡夫而言,如果「無修無證」的話,我們就永遠到不了家,因為我們是無以直下菩提而當下徹悟的,自然還得從有修有證的方面做起,然而,對「道体」本身而言,根本沒有修不修的問題。我們要「修」,又「修」個什麼呢?以有修有證的方法,又如何能到達無修無證的圓果呢? 一切修行的方法都是「有為法」,都是方便,「有为」又如何能極至而「無為」呢?這些都是大問題,非作一番了解不可,否則,如果沒有正確的見地,因地不真,果將遭到迂曲,盲修瞎練一番,還不如「不修」得好。 修持第一必要,累积福德資粮 小乘佛法所講「戒、定、慧」中的「慧」,或大乘佛法所講「六度」中的「般若」,是我們修持的目標,由於一般凡夫無法當下徹悟心性,所以還得靠有為作意的方便著手。先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做起,累積福德資糧,待功德具足了,同時還須在「禪定」上下功夫,「禪定」是「功夫」,並不是「般若」本體,但「般若」也離不開「禪定」,「禪定」應該是修持中最重要的一環 一個未「悟」之人,即使把前面四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修得再好,如果沒有「禪定」的基礎,也只能增長自己的福德而已,多半也只能到達人天之果,是無以圓滿菩提的, 若要「明心見性」,徹見根本智慧,則非得兼修「禅定」不可,幾乎旁無他途。 以下再進一步解說。 禅定並非般若,般若不离禅定 我們為什麼不能「明心見性」,就是因為「妄想」不斷、「執著」放不下的緣故,這些「妄想」、「執著」,由無始劫來,累積在我們的「心地」上,有如層層疊疊的無數塵垢,把我們的自性光明給掩蓋了。 而「禅定」的功夫,就有如一把掃把,能有清掃的力量,能夠把我們「心地」上的塵垢,逐漸清除,塵垢清除乾淨了,「明心見性」的機會就大多了。然而,單單「禪定」修到了極至,是否能與「般若」畫上等號?如果沒有其他的因緣存在,其答案還是否定的,為什麼?下面還會談到。 修持「禅定」的方法很多,佛菩薩與祖師們,創出了無數的法門,以應運無數不同的眾生,以期能助其在「禪定」的功夫上,能夠達到「入流亡所」,進而「明心見性」。各個宗派的修行方法,著手處各有不同,但方向卻是一致的,「方便有多門,归元无二路」,即此之謂也。 總而言之,不論禪、淨、密、律各個法門,皆屬「有为法」,有為即是方便,這些法門均須以「作意」入手,唸佛、參禪、持咒、觀想等等,都是「作意」,由於我們妄想不斷、執著頑固,這些法門就用一個更大的單一妄想──唸佛、參禪、持咒、觀想等等,來破除我們雜亂無章的妄想與執著 先讓我們做到「制心一处」而統一心念,做到了「一念万年、万年一念」,由「止」而得「定」,「定」深了,還得起「观」,否則,易入枯定或狂慧而入了魔。 必須「止中有观」而「观中有止」,而「观」,則由「有觉有观」開始,進而「无为有观」,然後「无觉无观」,再而人天合一,能所双亡,到此時,即使未「悟」,亦不远矣! 修淨土的能做到「一心不乱」、「都摄六根、淨念相续」,參話頭者能夠生起「疑情」進而「疑團」,修安般法門的能做到了「心息相依」,這都是「禅定」功夫的展現。 我們凡夫的心是與妄想打成一片的,很難體驗到「禅定」所帶來的喜悅,所以,所有的法門,初步都在極力求「定」、求「空」,藉以破除我們對「有」的執著。 然而,一旦「禅定」功夫深了,達到了相當程度的「空」与「定」,發出了無比的禪悅,如果沉迷其境界之中,其後的岔路,就更難分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