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61|回复: 22

[佛教经藏] 南师:涵括十部大经论、三百多部显、密思想、经教集中精华之巨著《宗镜录》50~5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9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宗镜录略讲》第50章  寻物多害丧心病

   上次我们谈到有关于永明寿禅师的评论。首先我们要知道,他所提的是中国唐宋以来佛教界里宗教与学术争论的重大问题。如果往上推,这个问题自从释迹牟尼佛涅槃以后就一直存在着,因为佛涅槃以后他的弟子们对于佛法的修持与见解就分了很多派别,而且彼此间争论得很厉害,经过大约一千年的演变,就成了般若宗的谈空与法相唯识宗的说有,这两家在争论当佛法传到中国时与中国的固有文化儒家、道家又发生了争论,到了隋唐间十个宗派的兴起,彼此间又是争论!唐宋以后又有出家人与在家居士的争论。
   如果推开了宗教立场,光是从人类文化的立场来看,不论东方或西方都有以争论为尚的情形,学术界千古以来都是争论不息,这也是人类的一大弱点、一大丑陋面。因此使我想起了古人的几句话,在明朝时有人在南岳衡山上刻石碑,人生只有三条路,千古来所有的人都陷在这里,是哪三条路呢?那就是自欺、欺人、被人欺。另外在写字方面,古人说刚开始写字时“恨自己不入贴”,就是恨不得能写得象字帖一样;然而书法写得高明的,则“恨自己不能出帖”,不能自创一格,永远困在里头。我们学佛也一样,刚开始学佛就怕自己不入佛,学了佛以后则拿了一宗一派的方法,看别人都不对,就好象拿了鸡毛当令箭,而不能出佛,跳出这个范围。要能出入自由才能成佛。这是今天这堂课开始前的序言。

自心不明是已大敌
若不观心内证,法律禅师等各有十种过患。如象法决疑经云。三师破坏佛法。略各有十过。一法师十过者。


  •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
  • 二、不融经息诤趣道。但执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识见心苦集。
  • 三、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住。非佛弟子。
  • 四、经云非禅不慧。偏慧不禅。一翅一轮。岂能远运。
  • 五、法本无说。说破贪求。名利弘宣。宁会圣旨。
  • 六、贵耳入口出。何利于己。经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
  • 七、无行而宣。何利于他。
  • 八、又多加水乳,无道之教。教误后生。
  • 九、四众失真法利。转就浇漓。
  • 十、非但不能光显佛法。亦乃破于佛法也。
“若不观心内证,法律禅师等各有十种过患”,永明寿禅师是极力地提创真正地学佛,一个学佛的人不管在家或是出家,目的都在求证佛法,自己要悟道、证道成佛。要想悟道、证道成佛只有四个字一“观心内证”不管是哪一种法门都要力求观心内证,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达到现心内证,不管他是法师、禅师或律师都会产生十种毛病。永明寿禅师的批评是很客观的,他引用了释迦牟尼佛在《象法决疑经》的话来批评。“三师破坏佛法,略各有十过”法师、禅师、律师破坏佛法,简单地说各有十种过患。
  这个问题不但是宗教,就个人的事业而言也是如此,你的事业成功了,最后失败的因素是什么人?严格反省起来还是你自己。外来的宗教或其他力量想来打击一个宗教,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破坏的是自己内部;一个政治、社会、企业,甚至一个家庭也是如此。所以中国文化有句名言,“物必自腐,然后虫生”一个水果摆在那里是不会生虫的,除非内部烂了,虫就出来了。“人必有自侮,然后人侮。”一个人一定是先把自己搞失败了,然后才会招来外界的侮辱。所以,佛在临死前问已经皈依的魔王,我走了以后你怎么来破坏佛法,魔王说:穿你的袈裟、读你的经、吃你的饭,然后在里头破坏你。佛说,你真伟大,我斗不过你,这样做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因此佛讲了一句名言:“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狮子是百兽之王,谁都对它没办法,但是狮子本身生病生了虫,虫便会把狮子给慢慢吃死。将来佛教也是这样,这是佛在《涅架经》上所说的话。因此我常告诉青年同学,将来做事业时不需去防范别人,你真正的敌人很可能就是你最亲信的左右手,而且最严重的是,你自己的心破坏了你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自己的欲望,最可怕。法师、禅师、律师是佛教最主要的台柱,但是一不小心很容易破坏佛法,简单地说各有十种过患。

法师弘法的歧路
  “法师十过者”,什么样的出家人才称为法师呢?必须是研究经教,佛经的大小乘、三藏十二部都通的人。以佛教的戒律而言,大法师是佛,其次的法师最起码是通一部经或一部论。破坏佛法的法师的十种过患有哪些呢?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只晓得研究佛学,文字的解释很有道理,但自己没有内观修心做真正的功夫。所以解释这段文字说:有理论但没有真正的功夫所发出来的大智慧,他所说的不应该接受
“二、不融经息诤趣道,但执已非他,我慢自高,不识见心苦集。”,第二种过患是,不能融会各种经典的道理,平息争论趋向修道,结果学问越高了,自己主观的成见也越来越深,坚持自己的理论而批评其它的理论,因此我慢也越来越高,然而却认不到“见心苦集”,换句话说,学识越高烦恼越大,自己的心念都平静不了,平息妄念是学佛最基本的功夫。有些哲学家到了最后只好自杀,因为到处都看不惯、到处都不对。
  “三、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住,非佛弟子。”第三种呢?就是法师们光是研究经典而不遵循佛的遗教来修行,不依佛所教的三十七道品的四念处来入道。木叉的翻译就是戒,小乘的戒律又称别解脱戒,不依佛所制定的戒律来生活,所以佛说这不是佛的弟子。
“四、经云非禅不慧,偏慧不禅,一翅一轮岂能远运。”第四,佛经告诉我们要想修证只有一条路子,那就是修定修慧打坐不是修定而是练习修定的基本,所谓定,不一定要盘起腿来打坐,真正的佛法若真得了定,不论是行、住、坐、卧乃至跑步、跳舞都要在定中,这才是定。由定而生慧,达到大智慧的成就。
     有人常问:佛法的成就是什么?佛法的成就是大智慧的成就,而不是功夫。但是真正的大智慧一定要功夫到了才能成办,所以佛经上讲:非禅不慧。不修禅定则不能得到真的智慧。“偏慧不禅”如果只是光通学理的干慧,就没有真功夫的禅定。“一翅一轮”,定与慧就象鸟的一双翅膀、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岂能远运”一个出家的法师假使不能定慧等持,哪里能够远大地弘扬、运转法轮。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法本无说,说破贪求,名利弘宣,宁会圣旨。”第五,真正的佛法没得话说,因此佛在《金刚经》中说,他没有说佛法,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有三藏十二部经典纪录下来,却说没有说得一个字因为真正的无上佛法,一切本空的境界不是文字言语所能到达的。所以说,法本无说。为什么法师们或是居士的佛学家们要说法呢?“说破贪求”那就是为了破除一般人贪求世间的名与利。“名利弘宣,宁会圣旨”假如有人说法的动机是为了这两个字。名与利,那怎能合于佛法圣人的宗旨呢?
  “六、贵耳入口出,何利于己,经云如人数他宝,自我半钱分。”第六点,一般研究佛学的人“贵耳入”,比如我们同学们常说:老师找个时间讲什么课给我们听,好不好?一天到晚在贵耳入,然后耳朵听过来,嘴巴就贩卖出去了,就会吹了。就这洋“耳入口出”,心中没有正念“何利于己”?佛学很熟,但碰到事情就过不了,这样对自己又有什么帮他呢?这也是我常讲的:“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佛经上说这种人整天虽然很辛苦、很用功,但都是在替人家数钱财,自己一点本事也没有。
   “七、无行而宣,何利于他。”,第七种,自己没有真地修行就随便信口开河乱讲,没有真正在宣扬一个东西,这样做不能利己更不能利他。
  “八、又多加水乳无道之教,教误后生。”第八种,有些在讲的时候,牛奶里渗了水,不是真牛奶,而且可能还发酵了有酸味,听进来吃进去可能就肠胃不适,这就是无道之教。“教误后生”真正的佛法越来越变质了,而耽误了后一代。
   “九、四众失真法利,转就浇漓。”第九种,佛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到了后代,因为真正的佛法没有了而越搞越糟。
   “十、非但不能光显佛法亦乃破于佛法也。”第十种,凡是研究佛学的不管在家或出家,假如没有观心内证。非但不能使佛教弘扬而有前途,而且他自己也在破坏佛法。
   这在宋朝时就提出来,有那么严重的情形。然而不只在宋朝,就是在佛在世的晚年已经亲眼看到发生这种情形了,这只要研究戒律就看得到,佛在世时就已经吵了不得了以上是专门批评搞佛学的人。以下则是批评专门讲功夫又未能观心内证的禅师们。
                     禅家修行的陷阱
禅师十过者。一、经云假名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好说我等过。二者、恃行陵他。不识成取苦集烦恼。三、无慧修定。盲禅无目。宁出生死也。四、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五、无慧之禅。多发鬼定。生破坏佛法。死堕鬼道。六、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堕地狱。七、设证得禅,即堕长寿天难。八、如水乳禅,教授学徒,绍三涂种子。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浇漓。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
“一、经云假名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好说我等过。”阿练若指的是清净的道场,这里引用经文的话说,有些禅师们号称清净僧“纳衣在空闲”,纳衣有两种意思,一个是袈裟又称福田衣;另外禅师的衣服又称补纳衣或是百家衣。有些人一天吃饱了没有事,光是两腿盘起来打坐,实际上在那里无事忙。“自谓行真道”自认为把两腿盘起来就是修道“好说我等过”而且还批评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虽然把腿盘起来了,但是心里头还在打妄想。
“二者。恃行陵他,不识戒取,苦集烦恼。”第二,自己认为我在修行,有一点点功夫了就看不起人家,实际上他犯了见惑里头的戒取见,认为这样才对,不是这样就不对。例如,我吃素才是学佛,他不吃素理都不愿意理。又如:鸭蛋教的人只吃鸭蛋不吃鸡蛋,戒取见就使他抓住鸭蛋才可以吃,其它的蛋不能吃。因此更增加了他的烦恼。
  “三、无慧修定,盲禅无日,宁出生死也。”第三,道理没有搞通,没有真智慧就跑去打坐修定,不管是用哪种方法,都不可能成功。我经常告诉同学们,佛法是个大科学,因此先要把理论弄清楚了再来实证。理论都没有搞清楚就来盘腿,学佛是修行不是修腿,盘上腿就有佛法,放下腿就没有佛法,这就叫做无慧修定,等于盲禅,瞎修而没有法眼,这样就想跳出生死,那是不可能的。
  “四、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这第四种过患是同法师的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五、无慧之禅,多发鬼定,生破坏佛法,死堕鬼道。”第五,没有智慧就去学打坐修禅“多发鬼定”得定了没有?是得定了,也晓得些什么事情,也看到一些什么。这就是鬼定,其结果轻一点是神经衰弱重一点则神通的兄弟就来了而变成神经。这种人活着在破坏佛法,死了则堕在鬼道。
                     《宗镜录略讲》第51章 大千眼开好识尘
  对于教理不通,光是做功夫,也是一种偏差。并非修禅不对,而是没有智慧的禅,很可能发生鬼定。鬼定就是五阴境界的定,我们对《楞严经》所言五阴境界要搞清楚。再来讲第六种病。
“六、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堕地狱”佛涅槃后也有位弟子叫扇提罗,打坐工夫非常好,一定好几天,实际上不是定,那叫“熬”定,硬撑来的,“名利坐禅”,给人看的。过去在大陆也碰到很多这种情形,记得年轻时初学佛,听到杭州某某庙子有人闭关,那时没看过人闭关,不知闭关干什么?你哟喝了半天进去一下,看了要供养,人坐在里面打坐,四周围着玻璃,给人看的。当时虽然没有深入佛法,却觉得不是味道。
   另外还有一件也是我亲眼所见,我经常拿来跟出家同学说笑。抗战胜利,从峨嵋山下来一个和尚,自南京到杭州,抗战八年未到杭州看西湖,第一个愿望,万事不管,先看看西子无恙乎!西湖庙子不多,大家都晓得峨嵋山来了个大和尚,有道,问之不知其名,戴顶斗笠,一天到晚双盘坐在那里,座前铺块毛巾,摆个洗脸盆。晚上回去,嗬!一脸盆的钱。我心里纳闷会是谁呢?一定是熟人。我一去看果然是个认识的和尚,他闭着双眼,我们两个讲话,知道他为盖庙子而来,他问我怎么也到杭州了?我说我家乡在这儿,回来要先跟地头蛇打个招呼,这是玩笑话。我问他搞了多少了,他说不少了。我告诉他赶快回去,他问为什么叫他回四川?我说你再不回四川来不及了!出家人不懂时局变化。这是真实之事,我不讲人名。
   然而你说那人没有佛法吗?的确有一点,他是修净土的,我们虽然说说笑笑,开他玩笑,但对他还是很恭敬,他在峨嵋山,的确有一套。峨嵋山有座舍身崖。万丈悬崖,有许多人为祈求父母病愈而许愿从舍身崖跳下去。舍身崖靠西康大云山,西藏人带肉必用布覆盖。否则就被红嘴老鹰叼走。红嘴老鹰专吃人肉,在舍身崖下等人往下跳。这个和尚做了很多好事,在舍身崖没有路走,他想一个人慢慢走下去,有一次一不小心失足滑下去,结果还是没有舍身。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也不知道,好像有人抬着,到了下面都是大岩石,走了三天路才回本庙,你看多高啊!他还是有一套,盘腿坐在那里,多少有“名利坐禅”之嫌,若真为了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后堕入地狱。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定不易莫陷定难      七 、设证得禅,即堕长寿天难”。要注意!这是真正坐禅,虽然没有学理,真坐禅入定绝对可以长寿。不过,在佛法来讲,学佛是求解脱,不求长生不老。佛法讲三灾八难,长寿即是一种灾难,一个人活得老不死是灾难,还有坐禅坐得好,“升天”也是灾难,升天福报大,福大即是灾难,“贫穷布施难,富贵发心难。”在佛法言,长寿天、福生天、广果天,都是八灾难之一。但话说回来,真能坐禅得定,长寿不是问题,如果诸位只求长寿,要多打坐,此话绝不假“设证得禅,即坠长寿天难”假设证得了禅定,便坠在长寿天,三灾八难中之一难。话虽如此,如果你真有本事有工夫到达长寿天,一转而证得菩提而解脱,我并不反对。
“八、如水乳禅,教授学徒,绍三涂种子”。譬如念咒子、听声音,以各种各样的工夫,本是权巧方便,却当做是真禅,这是“水乳禅”,牛奶加水,走了样的禅,拿这种方法来教授学生学禅,结果种得是三涂种子,地狱:俄鬼、畜牲下三涂。
“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洗漓”。自己没有真正去作修证的工夫
                      律以心戒为宗
律师十过者,一、但执外律,不识内戒;故被净名诃。二、执律名相诤计是非,不识见心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资方能进道,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四、弘在名誉,志不存道,果在三涂。五、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六、执律方便小教以为正理。而障大道。七、师师执律不同,弘则多加水乳。八、不依圣教传授,误累后生。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浇漓。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
      “律师十过者”,此“律师”是佛教中戒律的律师,不是法律上打官司的律师。律师所犯的十种错误有:
      “一、但执外律,不识内戒;故被净名诃”一般讲戒律的人,只知外形的条例,好比学法律不研究法理学。换言之,不研究法律哲学。例如四书五经、汉律、唐律,乃至宋元明清律是中国的法律哲学,建立在人伦道德上;而《礼记》等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一部大宪法,也是最重要的法理学,所以我经常鼓励学法律的人研究这本书。一般学校念的法律,不是大陆法系就是海洋法系的西方法律系统。我们的法律是参考日本演变而来,而日本则是学西洋法律,吾人自己的汉唐宋元明清所构成的法律系统,则无人研究。把自己的法律系统研究广,再配合礼记和佛教大、小乘的律学,一定是一部非常伟人的法律著作这是讲到戒律,顺便一提人类道德重整的问题。
       那么,他说一般守戒律的只注重外形。譬如吃素,有许多解释,可以说不在戒律范围内,也可以说在戒律范围内,因为生病时可不必,为什么呢?因这些问题是偏于外在的,那研究起来多了!戒律最主要的是内心的起心动念,心灭了,菩萨戒律八万四千法,都不犯,一切都在起心动念,动机有一点错误就犯戒,此是菩萨戒律。拿普通话说,“居心何在”。
      所以他说一般讲戒律的只晓得执外律而不识内在的戒律,内在没有定力,一起心动念就犯戒。真讲戒律,大乘戒律,妄念不断等于是天天在犯戒,不管什么妄念,甚至善的妄念也已经犯了禅定戒--根本菩提大戒。
    “故被净名诃”“净名”即维摩居士佛的十大弟子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也被维摩居士诃责。有两个比丘犯戒,其罪应堕无间地狱,两个比丘烦恼得要命,心理受自责自谴的压力快要死了,后来被维摩居士痛骂一顿,连优波离律师也骂过去。结果两个比丘听了维摩居上的话后,当下悟道证得菩提。这是内律的道理,心念的关系。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诤不如共识
    “二、执律名相诤计是非,不识见心苦集”只抓到戒律的名相,名即是观念,逻辑的概念;相即是现象,戒律的条文是戒相。他说一般研究戒律的,只晓得抓住戒律外表的名相,因此没有变成守戒,反而在心理上专门观察别人的是非善恶,这本身已经犯了戒。看这个也不对,看那个也不对,那个人眉毛打个结,他为什么不开心……,一天到晚观察人家,这是错误的!守执戒律的名相,因而变得“诤计是非”,在是非心上计较。
      我经常告诉同学,善恶之心的分辨就是是非。人类社会一切道德教育、法律、法治、民主等等人伦之道,就是明辨善恶是非,这是人道,很好。但是讲形而上道,明辨善恶的观念太厉害,即是非心太切,搞得嗔念太大,并且有许多是执在自以为是的善里,便很有问题“厚善薄恶”也是一种嗔念,对坏人看不惯,无法包容,没有慈悲心,也是一种错误。
       这是戒律内在的范围,真正研究起来非常难,它不像普通人世间的法律,人世间的法律是比较刻板的,碰到了这个行为,以这个行为的事实来做判断;戒律是除了事实,更重进一步追究心理动机。至于佛法究竟的戒律,管你心理善恶是非动机,任何一个动机都是错,都是比量,都是非量,这就严重了!所以说起心动念都是犯戒。
      “不识见心苦集”他说只知执著戒律的名相,诤计是非,善恶心分别过激,自己不能反省,执著了见取见、戒禁取见,心理充满了苦,要灭掉一切苦,达到灭道,就得道了。等持三学心在道。
      “三、然戒定慧相资方能进道,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戒定慧是三位一体的。晓得持戒,持心念之戒;晓得修定,做工夫;晓得参慧,戒定慧三样,平等平等,不可缺一,而且要真诚,不可轻忽。“才能进道”戒定慧等持,才可以谈进入修道的范围。“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光晓得成律,智慧没有,功夫也不到,如何开悟证道?
    “四、弘在名誉,志不存道,果在三涂”。动机在标榜持戒,不要等毁谤人家,其实已有毁谤他人的犯意。为了名誉而遵守戒律,真正的动机、发心并不是为修道,这个果报是堕落三恶道。外表看起来是做善事,实际上,善的外形会招来恶果。
     “五、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不管禅师、法师、律师,三种各异有所偏差,所以我常告诉大家修四念处,不净观、白骨观、安那般那数息,都是四念处的范围,(注: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不管你修哪一个宗派法门,都是在破坏佛法,不是真正的修道,你看有多么严重!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执律方便小教以为正理,而障大道”戒律没有研究清楚,专门抓住细行来否定一切大行为。这点尤其青年同学要特别注意!不但学佛如此.一个人干事业也是如此。据我自己的经验,人,做任何伟大的事业,有个最大的弱点,喜欢在小事情上表现自己的精明,而且往往喜欢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小地方上。因此人很少有大英雄、大豪杰。大英豪小地方他一定知道,不知道那叫大胡涂蛋,不叫大英豪,但是知道了根本不在意,这是最难的,细行都知,而见地、着眼在大处,那才是大丈夫之行。      这句话,请青年朋友注意了!不但学佛如此,就是在世间做一个了不起的人,也应如此!我们读史书经常可以看到“小人”,秦汉以后不大用“小人”,汉朝历史叫“抽入”,闽南话也叫“细人”,一点也没错,在小地方计较。我们学做人,尤其学佛,要把心胸、气度放大。不过,我经常有经验,某人本来蛮好,一学佛、一打坐,一下子变得大概踉找一样越来越小了!最后变成“人扁”了!
       这里《宗镜录》说不要执律小教的方便,以为是正理而障碍自己的大道,应该在小处要知道,而在大处着眼。
      “七、师师执律不同,弘则多加水乳”。佛法从佛弟子以后,各个宗派、祖师,戒律规矩每个庙子不同,佛法变成牛奶加了水“师师执律不同”每个老师所执戒律不同,虽然在弘扬戒律,若是加进自己主观的意见,那等于渗水入乳。
     “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法师、禅师、律师,每一种都有十种毛病。永明寿禅师非常客气,实则从佛说的经典中全部节录下来并不只十点,他老人家已经笔下留情,只列举十点叫我们反省。
      永明寿禅师为什么要提出这十种过失呢了?因为上面引用《楞严经》直接告诉我们怎么明心见性?从这一段开始,要慢慢告诉我们修持方法以及悟道。
     “是知若不观心,具如上之大失”。这是永明寿禅师的话。所以要了解,真正修行,若不向心念上观心反照,就会发生上面所讲三十种偏差的过失。
如大智度论云,菩萨摩诃萨,若欲不空食国中之施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讲,走大乘道的人,要不空吃人世间一口饭,你就要研究如何智慧成就、超凡入圣。摩诃即“大”,菩萨摩诃萨翻译成中文即“大菩萨们”。菩萨梵文是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中文不好翻译,勉强翻译即是有道、成道、得道者为菩萨。中文刚开始也有翻成大土,后来觉得不恰当,又翻成开土。后来又认为这两个翻译仍不够圆满,干脆音译原文,叫做菩提萨埵。
     菩萨摩诃萨假使要不空食人世间一粒米,换言之,没有成道以前,消耗了人世间生活的米粮,都还是欠债,将来要还的。尤其出家有一句话:“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要想不空食国人的布施,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大智慧成就,要求大彻大悟。
又宝梁经云,若学大乘佛法者,受施主抟食如须弥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学者,若未堕僧数,十方无唾地处。
       这里讲,你们要修大乘佛法的人,不管在家出家,自己专门去修持,接受别人的布施,受施主的一抟食就有如须弥山那么多。佛法中关于饮食分为好几种。人吃的饭叫抟食,又叫段食,一天三餐,加宵夜四餐,再加点心五餐,若再加喝茶信仰就六、七餐了,分段吃。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吃饭用手抓;新疆人吃抓饭,一手捏起一团饭叫一抟食。段食以外有思食,思想是一种饭食。欲界众生靠段食;天人境界是思食
       入定的人吃什么饭?思食,真正入了定,舌识不动,鼻识不呼吸《八识规矩颂》提到“眼耳身三二地居”,与这个道理有关。佛说修大乘佛法接受人家一碗饭、一抟食的布施,就像须弥山那么多。你要晓得吃一口饭很不容易,那都是社会上许多劳苦功高者的付出,我们才吃得到,你不修道没有成就,欠的都是帐“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受施主布施一件衣服,甚“如不学者”,修道人不好好学,即使接受一件衣也还报不了,因为这都是社会大众功劳、血汗的成绩,我们凭什么该享受?学佛的人要晓得这个道理,如果你悟了道,可以还,那还的方法很多。
     “若未堕僧数”,所以出家要真正做一个僧,什么僧?要证果悟道,做个贤圣僧,那可以。不然,“十方无唾地处”,换言之,不修行不成道,空过一生,尽管这个世界土地这么大,连吐一口口水那么丁点大的地方,都没有你的份,你非堕落不可。有那么严重!
    “无唾地处”是佛在印度形容而翻译成中文的文字,假使不用梵文词句翻,直接以中文翻译就是他生来世“无立锥之地”,站都没有你站的地方。换言之,没有人身给你变啦!这块土地你还有资格站吗?没有资格在地球上站,因为你再变出来就不一定是人啦!这都是佛说的,不是我说的,不要搞错了。
                            学问之道
维摩经亦云,敬学如师,才起学心,便有为人天之分。
      《维摩经》也说,真正学佛修道的人,要发起真正的恭敬心。对任何一种学问知识,尤其佛法的见地,要敬它,不是敬老师,这个学问本身就是老师,就是佛在这里也一样,会“敬学如师”只要真正发起对人、对法、对学问的恭敬心的人,你发起这种修行、学习的心,便有人天的立定点甚至已经天人合一,超越人世间了!
       大家求学,往往因为好奇、喜欢、兴趣,问他为什么学?有兴趣,这个话拿学佛来讲。先打三百下手心,赶出山门外。这个“兴趣”很难听,其动机不是一种恭敬的追求心追求真理。所以《维摩经》告诉我们,求佛法一定要发起恭敬心。
“或闻宗镜一句,定成佛无疑”。这是真的,《宗镜录》所辑全是佛经的精华,抓住其中一点,决定可以成功。
故法华经云,若有闻是法,无一不成佛,唯除未闻者,盲冥不信人。
      《法华经》说“唯信能入”。这个不是迷信之信,要正信,要自己证进来的信。当然正信前总有迷信的一段过程。我经常跟朋友讲,你不要搞这个玩意,搞这个要问自己发疯没有?硬发疯摸进来,还必须具备一个肯上当的心情,发疯要上这个当,你把它抓一下看看!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其实不但学佛法,任何一门学问,不发“疯”不会成功的。你说你聪明,这个东西研究研究,一副专家很懂的样子,戴个厚厚的手套,表现得很聪明,实际上这种人反而是个大笨蛋,百无一成,因为他自以为聪明。
所以要诚敬心,以诚敬心由肯放手投入的“迷”信而进入正信,无有不成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儒生的佛缘若已闻者,皆是曩因既受衣珠,曾亲佛会,不可放逸,须志披寻。
       这是告诫我们的。假使已经听闻到,也都是过去生的因缘,不是这一生的因缘,“曩”即过去。佛家讲三世因果,不是这一世的因缘,而是多生的因缘。譬如昨晚找资料,偶然翻到二百多年前清朝人写的一本书,很有意思。他说明朝末年满清入关时,有个读书人,不信佛的。过去的儒家不得了!对宗教观念很排斥,看到和尚道士,理都不理,认为是妖魔鬼怪。哪像现在奖励大专青年研究佛法,没有这回事!年轻人搞这一套事,老一辈的人眼睛瞪得像鸭蛋那么大,斥之为邪门、异端,门口贴张条子:“僧道无缘”,不要来化缘。这个人也是如此,学问、修养好,又有功名,明朝亡国,满清入关,他也不出来做官,意志清疏,行止潇洒。有一天跑到一个庙子的小庵堂,有二、三个比丘尼在那里,他无聊随便翻翻经典,看到《金刚经》,站在那里不动。
       看完了讲一句话:“我这个一生几乎错过了!”也不晓得怎么了。此人回来以后就开始打坐,六年以后圆寂了!玉津双垂,头顶放光。儒家一般都不信的也都亲眼看到。“玉津双垂”,死时鼻孔流出来的不是鼻涕水,而是白玉一样的筷子插下来,比烧的舍利子还高一点,玉津散掉就烧出舍利子。整个村庄风云雷雨,异香三天。这是一个读书人反对佛法,到了晚年幡然觉醒,最后得到这个成就。这就是正信的道理。这种人不是一生的因缘“皆是曩因既受衣珠”贫子衣中珠,《法华经》的比喻。这个“衣”不是我们身上穿的衣,把衣服脱了还有一件衣,是妈妈给我们用皮做的,不要本钱,是爸爸妈妈给的本钱,穿了几十年这件衣服里就有无价的宝珠,你找到就成佛了!这是《法华经》上的形容。
    “曾亲佛会,不可放逸,须志披寻”,亲自见到过佛说法,所以这一生有这个因缘,绝不可放逸,要立志把经典翻开、披开去找、去研究,不要买了经典放在那里陈设给人看的,没有自己去披寻。
忽遇缘差,空无所得。所以瑜伽论云,不缓加行中,又能如是勇猛精进,谓我今定当趣证,所应证得,不应慢缓。何以故?我有多种横死因缘,所谓身中,或风、或热、痧痰发动,或所饮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或宿食病,或为于外,蛇蝎蚰蜒,百足等类诸恶毒虫之所蛆螫,或复为人非人类等之所惊恐。因斯夭没,于如是等诸横死处,恒常思惟,修无常想,住不放逸。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他告诉我们大家,尤其年轻人,既然知道这条形而上的路,是为自己而学,为自己找生命的根源而学佛,就不能够慢慢来。其他为谋生、为职业而学的知识也应该学,但是为形而上道,《瑜伽师地论》说:“不缓加行中”拿上话讲就是“慢不得”,不能说今天没空,等到明天再来,要勇猛精进他接着又说,人随时可能死亡,你不要认为自己还年轻,人有种种的死法,身体里或者一下风动,气不对,或者高烧使你死;或者痰塞塞使你死;或者饮食中毒、胃溃疡、消化不良,各种坏食残积身中;或者在身外被虫咬伤等等,有各种死亡。譬如前两天媒体报导有个小孩在屋外棚架下被猪咬死,才几岁的小孩,本来有七、八十年的未来,谁知道会被猪吃了指脚而致死。生命是很脆弱、最靠不住的,求真理、自己生命来源的这个学问,本可以迟疑。你说等等,儿女结婚,没事再来,等一下又抱孙子……,来不及的,要赶快啊!
                            《宗镜录略讲》第52章 谁堪与佛共指弹
      本书作者永明寿禅师是在宋朝初年,看到当时的佛法、佛教已经分道扬镳。宗教修持的人与研究经典的人,彼此不能够融通,换言之,大家对学佛如何求证的功夫没有了!因此永明寿禅师对当时佛教佛法这种普遍的情形作了一番批评。批评以后又劝大家学怫要切实修持。那么,讲修待,同时要知道修持不是那么简单,不管净土宗、禅宗、密宗哪一种修法,必须把学理、教理融会贯通,配合修持方法切实求证。
      现在继续讲永明寿禅师教我们如何修持,怎么修止观。
由住如是不放逸故,恒自思维,我之寿命,偿得更经七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时半时须臾,或经食顷,或从入息至于出息,或从出息至于入息,乃至存活经尔所时,于佛圣教,精勤作意,修习瑜伽,剂尔所时,于佛圣教,我当决定多有所作,如是名为不缓加行。
      这一段不作字句分析,注意前后两句话:“由住如是不放逸故……名为不缓加行”。“加行”是佛学名词,就是现代名词“加工”的意思,如棉纱加工成布;布再加工染色成花布。学佛的人要赶紧加工,加工的道理就是“不放逸”。
      佛学上有两个名词:“精进’、“不放逸”。看似意近,但两者还是有别精进是非常努力地用功,好比做生意赚钱,昼夜苦思如何把别人口袋里的钱哄到自己口袋里。昼夜努力叫精进
      “不放逸”就是不马虎,与精进不同,一般人总是原谅自己,原本今天想要修持、打坐、念经,因为吃得太饱消化不良,先睡一下,等消化完了再念佛,这个就是放逸。原谅自己,对自己很宽松,或者今天有一点不舒服,马马虎虎先休息,明天一早起来努力。第二天闹钟响了又觉得太早,再睡半个钟头,一睡三个钟头又过去了!这个就是放逸。精进是积极的;放逸是消极的。
       这一段告诉我们真正学佛用功的人要不放逸,“不缓加行”,不可慢,不可纵容自己,要努力加工。下面提出一个问题:
                   有宗有教名“宗教”
问:义学多乐听读,禅宗唯精内观,然教观二门缺一不可,若但观心而不寻教,堕暗证上慢之愚;若但寻教而不观心,受执指数宝之诮,有不达者递相是非。今宗镜广搜祖教意足,请为微细开拆,以决深疑。
       在中国佛教,讲道理、研究佛学理论的叫“义学”。过去讲经的法师叫“义学沙门”,专门研究经典。
       义学的人“多乐听读”,喜欢研究经典,或者喜欢读经、听经。禅宗一般修法不管这些,专打坐、内观,参究用功,也不管经教不经教,懂一点《六祖坛经》,好像已经很对得起六祖了,只管自己用功。一个是宗,一个是教,两个合起来叫“宗教”,也叫做“教观”,教是研究佛经教理;观是反观、反照自己。
“然教观二门缺一不可”真正学佛的人,研究佛经理论与修持,少一样都不可。
      “若但观心而不寻教,堕暗证上慢之愚”,他说假使只观察自己内心修持,而不研究佛学经典的理论,容易堕落在昏暗傲慢的愚昧中,未证言证。研究经典理论是要找出自己怎么修持的方法,并不是只求学问好,写佛学文章给人家看。“暗证”是求证不到譬如我们都晓得佛法言空,我们空得了吗?什么都空不了!脾气来的时候,一边晓得空,一边脾气照发不误;有烦恼来了,明明知道空,烦恼空不了;肚子饿了,说空会不饿?做不到的。那么,可见这样一来,佛法就变成理论,不是一个实际的东西。实际上真空得了,这些事情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的。“暗”是看不见“暗证”是永远达不到,闭起眼睛来黑洞洞的,没有用。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慢”自以为有点功夫就愈傲慢,看不起别人,看每一个人都不是佛、不是菩萨,这只能说是堕落,不能说是上进。
  “若但寻教而不观心,受执指数宝之诮”光研究教理而不观心,抓到指月亮的指头当月亮,抓住经典的理论当佛法,自己内心一点也不受用,那叫“数宝之诮”,等于为别人管帐当会计,每天经手几千万,自己一个月不过拿三千块,还不够用。他说这样不行,均有所偏。可是一般研究教理与讲修持的,两方面不能圆通、融会。要佛学好,功夫也好,那就圆融了!研究了佛学理论,自已在修持上都证验过,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可是社会上要找到这样的人不容易!
“有不达者,递相是非”,于是光研究佛学的人,批评光用功、不懂教理的人什么都不懂,是错误。反之,用功的人看到光研究佛学,两条腿盘不了,盘起腿都发涨的人,则取笑理论有什么用!这两种人皆不能通达另一方面而“递相是非”.互相指摘对方不对。
“今宗镜广搜祖教意足,请为微细开拆,以决深疑”,现在你写《宗镜录》这本书,广泛搜罗了祖、教(教、观)的意见,足以把教、现这两方面的是非贯通起来,请详细地为我们剖析说明,以解决我们深深的疑惑
答:教观难明,须分四句。如云,一、教门非理门,教是能通,理是所通,能所异故。二,理门非教门,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故。三、教门即理门,文字即解脱故。四、理门即教门,解脱即文字。
“答:教观难明,须分四句”这是纲要。他回答,研究佛经的理论,与实际修持现心的法门,有四方面的理论必须要懂得。
“如云,一、教门非理门,教是能通,理是所通,能所异故”。比方说,佛经经典上所讲的道理是教门,教门不是理门。譬如《六祖坛经》所引用佛经的名词非常少,直接告诉你这个就是道,此仍讲理,是属理门,不是讲教。讲教的人,譬如讲“金刚般若波罗蜜”,他会解释什么叫金刚;什么叫般若;什么叫波罗蜜;这些解释是讲教,所以教门不是理门“教是能通”教是佛法根本的依据“理是所通,是讲理”禅宗许多祖师的语录是讲理,他自己悟道,随意用普通的言语讲出自己悟道的道理,此是所通。而教是根据佛经讲教理。教门、理门是两样,好比一个是面粉,一个是成品。佛经所有的教义是面粉禅宗祖师悟道以后讲出来的话变成馒头,由面粉做成馒头;净土宗法师讲出来的话也可比做是面粉做成的面条;有些宗派的修法,是把面粉做成了饼干,反正面粉是一样,作法不同,可是样样都吃得饱。能、所二字差别在此。现在跟大家讲的也是理,这么一比喻,大家就懂了,否则只在文字上解释又变成教了。
   “二,理门非教门,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故”第二,理门不是教门,悟道的人,不一定通教。譬如唐代了不起的大和尚马祖道一禅师,马祖未出家前俗家姓马,是四川人,悟道以后回到四川城都,父亲家中并不富裕,以卖竹筛子为生,四川俗语叫“畚箕”家乡人听说从江西回来一位大禅师,同乡列队欢迎。结果一看是马畚箕的儿子,他会悟道?大家都不信。所以马祖感慨地说:“修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马祖的嫂嫂非常相信他,但是没有读过书,怎么办?马祖教她把鸡蛋吊在床头,天天用耳朵听,等鸡蛋开口说话就悟道了。这个嫂嫂因为信他,就相信了,果然设法做了一个网袋把鸡蛋挂在床头天天听,听了三十年,吊线氧化,有一天晚上正在听时,鸡蛋的线突然断了,鸡蛋“叭嗒”一声掉下地,她开悟了!开悟以后什么都会了,这是理门,道理懂了!得了理门,即得解脱。
   理门不是教门,理门是解脱之道解脱之道“无有言说”,什么叫般若?不需要了!金刚不金刚都一样,都可以,悟了就是悟了。这是第二种。

                        文字即道体
  “三、教门即理门,文字即解脱故”那么,一定只修道,不要看经典而悟道吗?不一定。有许多禅宗大师或净土宗大师,看经教经典开悟的很多。理通了一定会开悟,读书后发智慧,启发到最高处,自然灵性也就启发了。
   第三种,教门就是理门,因为文字本身也可以使我们解脱,有时在一句话上、一个字上可以得到解脱。譬如宋朝有位大师是拜《法华经》的,佛教中有这种人,非常诚恳,字认得很少,靠拜经开悟,念一个字拜一拜,香花烛果布置庄严,站在佛前拜《大乘妙法莲华经》,念一声“大”拜一拜,有一天念到“屎”,要拜下去的时候,突然反问:大便拜它干什么?一下开悟了!所以说教门是理门,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文字本身也可以使你解脱的。
“四、理门即教门,解脱即文字”第四种,如果不研究佛经而自己用功,或者念佛、参禅、念咒子,真的开悟了,所有经典俱通,没有读过的书也会了!所谓一了百了,一通百通。所以说理门就是教门,因为真得道就解脱,解脱本身智慧就出来,自然就有文字。
这四种不是呆板固定的,所以不要抓住某一边。

                         四种宗教徒
故又以门对教,四句分别。一、得教不得门,文字法师是。二、得门不得教,观慧禅师是。三、得门复得教,闻慧法师是。四、门教俱不得,假名阿练若是。
“故又以门对教,四句分别”。所谓“门”就是走一条路,用一个方法,走这一门。所谓“教”即佛说的所有三藏十二部经教。以“门”对“教”来讲,也有四种区别作用。
“一、得教不得门,文字法师是”光晓得研究佛经,讲经也讲得天下第一,自己没有修持的功夫,这叫做文字法师,研究文字佛学的法师而已!
  “二、得门不得教,观慧禅师是”。第二种,只知用功,用功到了某一种程度,境界也有,功夫也有,但是一问教理,不是一窍不通,大概三窍通半窍,讲得差不多,但是不对。等于会修水电器的工人,水电器修得很好,问他电机是什么?没有读过电机学,不懂,他是懂得实际功夫,不懂学理。如果叫一个电机学博士修理一个小机器,可能搞半天还修不好,还不如叫一个工人来修。博士懂理,不一定有实际功夫,要功夫与学理两样都到,才是学佛
   所以“得门不得教”者,有技术、有境界、有功夫,然而学理不通,也只是打坐、修禅的“观慧禅师”而已!
“三、得门复得教,闻慧法师是”。第三种,学理也通,功夫也证到,这是真正大智慧的多闻法师。
  “四、门教俱不得,假名阿练若是”。第四种,门也不通,教也不懂,是假名的佛弟子出家人,阿练若是僧道道场。(注:汉译阿兰若为寂静处,是出家众所居住的寺院总称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和目的之间
又或随方便之诠,则执权害实,若达圆顿之教,则了实开权。执权则教观两分。了实则人法一旨。人法一旨,则境智俱冥。教观两分,则信法双现。信法双现,则有观有闻。境智俱冥,则无内无外,斯乃随根利钝,有此开遮。
“又或随方便之诠,则执权害实,若达圆顿之教,则了实开权”。佛法有二种:一者“权便”,方便的说法二者“真实”,真正的佛法。
  《法华经》讲得很彻底,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我们在这里研究的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没得话讲,个个都是佛,只要晓得此心是佛,已经到了,而讲这句话也已经多了,那是真实。所以《金刚经》上佛说他说法这么多年没有说一个字,佛不是当面扯谎吗?这些经典都是他说的,他说没有说一个字。因为佛所说的都是方法,亦即方便。《金刚经》有一个比方:“如筏喻者”方法像过河的船一样,人过了河,要弃船上岸,如果过了河还背着船走路,那多笨呢!
  一切佛经所说的方法,大部分是“开权显实”,权者方便;实者真实,开方便以显真实。
“又或随方便之诠”,诠即诠释,跟着佛经以文字诠释道理的方便“则执权害实”,抓住佛当时权宜、方便所说出的一种教育的方法,而当成了真实,那岂不是“以权害实”吗!
  “若达圆顿之教,则了实开权”,如果真正开悟,懂了以后,不需要佛经一样成佛,这就是圆满顿悟。此谓“了实开权”,彻底了了,便能以权便的方法教人。
  “执权则教观两分”。如果不晓得这个道理,看佛经,抓到鸡毛当令箭,那就糟了!教观两分,教理不通,功夫也不到。
   “了实则人法一旨”。佛法真正告诉我们就是一句话:“心就是佛”如果真正悟进去、懂了,则“人法一旨”,无所谓人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人法一旨,则境智俱冥”。晓得心就是佛,何必向外面找什么佛法呢?此心就是佛,此心在哪里?此心就在这里。你说此心要空,你空他干什么?它根本要空你的。你说此心留不住,怎么留不住?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都一样,都在这里。能在这个地方悟进去,则“人法一旨,境智俱冥”,无所谓境界,也无所谓大智慧,两样都清净了!
“教观两分。则信法双现”。因此。一般人没有悟道,把佛经教理,与修持止观的方法分齐,分开就产生一个问题:信佛法与修持佛法变成两条路线、信佛法与修佛法一分为二,变成两样。
“信法双现,则有观有闻”“信”很难,稍后再讨论“信”。信与法两条路线呈现,没有办法,只好以种种方便来告诉我们修行的办法。“有观”,怎么观?“有闻”,耳朵听到道理,怎么理解这个道理?“有观有闻”是修行的方便过程。
“境智俱冥,则无内无外,斯乃随根利钝,有此开遮”。假使真相信“心即是佛”这句话,无境界也无烦恼。无所谓内也无所谓外,不管钝根利根,就在这个地方都可了悟。此乃随着根器的利、钝而有此方便说法。(注:开是允许的意思;遮是禁止的意思)
   刚才提到信,我们先作广义的解释。
   任何一个宗教,都是要人们信,信就进去了!甚至旁门左道的,也要你信,才进得去。其他宗教也一样,信则得救,不信不得救。我说我不信。为什么?因为太不慈悲不博爱。真仁爱真慈悲信者得救,不信者更要救
   那么,这种信普通叫迷信,尤其现代知识分子,一看学佛打坐信宗教的,就断言为迷信。这个话不是现在才讲;几十年来我都如此告诉人家。我问他懂不懂?不懂怎么知道人家不对?你才迷信,因为迷者不懂也,莫名其妙就说别人迷信,你本身就迷信。譬如现在是科学时代,有许多人动不动就说你这个不科学,你要先问他学哪一种科学?没有学过,那你懂什么科学?这种人叫人不要迷信,就等于街上有一家原子理发店,他叫你千万别进去,当心头爆炸!他懂不懂原子。原子是个什么东西?这是跟着科学迷信的人。当然也有迷信宗教的,开个菩提店卖波罗蜜,什么叫菩提?波罗蜜是凤梨吗? 所以,宗教叫人信,本身可能是迷信,但是要人不迷信的,他自己也不见得不迷信。这都不是佛法的信佛法叫我们求正信。
   什么是正信?很难讲。譬如这里有杯茶,我喝了一口,告诉各位很烫,你们信了就是迷信,因为你们没喝过呀!没喝过怎么被我骗呢这个就不是正信。什么是正信?我说过这杯茶很烫,必须要你亲自拿到手喝了说烫,这个时候才叫正信。所以真正的信要证得、求证到,在没有证到以前,皆非正信。
  还有,信是信这个理,真理所在。譬如拿佛法来讲,心即是佛,翻开大乘小乘经典都有这个道理,这句话,在坐大部分学佛的人能不能信得过自己这个心呢?例如讲中国文学时提到过,唐朝一位名诗僧贯休和尚有两句诗:
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表面上一看是开悟的诗,结果他去看一位当时开悟的大善知识。悟了道的人得了解脱,文字自然很清楚。大善知识说,你诗作得很好,我问你,你说:“此心能有几人知?”怎么样是此心?此心即是佛,怎么样是你的心?贯休答不出来了!光玩文字,没有真正开悟、没有真正证道,答不出来就是障碍!那位禅师说,你照原话问我。贯休说,请问大师如何是此心?禅师答:“能有几人知啊!”将就他的话打他一耳光,都是你说的嘛!自己做的诗,碰到大禅师、开悟的人就这么教育你,这个就是刚才说的“开权显实”的权,佛法教育,信手拈来都对。信要正信,真正正信进去。《华严经》佛有一句话:“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最重要。等于做一个人或做一番事业,对自己、对事业没有信心就垮了!如果一个人活着对自己没有信心,立刻可以死,现代心理学许多事实可以证明。所以探视一个有病的朋友,尤其危急的病,要增强他的信心。像我有许多例子,我说你一定会好的,活下去,大概他对我有点迷信,听我讲话更有作用,我说我早看到你活得很长;你寿命起码还有二十年,有信心,活下去,结果真的好起来。
   如果看到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怎么得这个病……那你不是咒他早死吗?这就把他信心击垮了!生命的力量依傍信心非常大,千万注意!普通人要信心,学佛的更要信心。学佛乃至念佛也好、修禅也好,为什么大家用功不上路?老实讲,没有信心,一边阿弥陀佛,一边心里嘀咕修不修得好?许多人来跟我讲,老师啊!你教是教,我恐怕不行哦!我火大了!你既然不行何必来找我嘛!那不是花我时间、开我玩笑吗!找我一定行,为什么人对自己那么没信心,一边念佛一边疑惑不晓得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临死时不知道会不会往生?阿弥陀佛有没有把入境证开给他,没有把握!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第一要信心,信心非常重要,信心成为正信,没有不成的。信的相对一面即是疑。佛法讲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人是最多心的,怀疑这样、怀疑那样,人的疑害了自己一生,学问不成功、道德不成功、做事不成功、学佛不成功,大都因为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尤其一般做功夫的人,道理懂了,到了境上,哟!这个不晓得是不是?说空,有时想想觉得空很好;有时想了发抖,这个空恐怕不是空吧!很多人跑来问我,我说你这个不是空,是什么东西?空当然有大小,大空是空,小空也是空,对空还要起怀疑!你说这样笨到什么程度?这个理论都不懂,你说我空得太小。那你放大一点就是了,很简单嘛!佛法是非常简单的,之所以求证不到,就是缺乏“信”,理论上搞不清。疑的害处很大。       所以学佛要从“信”着手用怀疑心念佛能够一心不乱吗?说一心不乱已经一心不乱了!若说有时候还有妄想,妄想没有关系,以正知正见摄受身心,时时保持清醒,内观自己的起心动念,慢慢练习惯了就化得了!不要怀疑,一路下去很容易的,要有信心。我就是怕一般年轻同学,越是佛学学得好,信心越丧失,东一下、西一下,都是自己在捣乱,这个疑会害了自己。
                      禅宗的信心
       再来,就法来讲。一般人有个最大的毛病--好奇。总认为找个老师传一点秘诀,偷偷在耳朵边上讲一声,然后明天就成功了!人类生来就有这么一个劣根性,对自己没有信心。
     所以古代禅宗祖师有一些教育方法很不同,像宋朝的慈明禅师,了不起,悟了道的,就有这种教育方法。慈明禅师连佛、祖师都骂,骂到晚年嘴巴歪了!徒弟说:师父啊丢脸啊!慈明问什么事?弟子说:“你一辈子呵佛骂祖,现在果报来了,大家都在笑你。”禅师一摸嘴:“正起来!”嘴就正了,他就有这样大的本事。
      我们现在中风一定吓死了,又是打针又是吃药的。有个徒弟跟着慈明禅师几十年未开悟,有一次向他辞行告假,禅师问为什么?徒弟答说跟着师父出家学佛要悟道,可是出家这么多年,师父教我做这样做那样,也没有传个法,所以没有开悟。慈明说;你要开悟啊!来来我告诉你。徒弟聚精会神把耳朵凑过去,“啪”一耳光,这一耳光真把徒弟打得开悟了!你想他那个信心多具足!全副力量都在等师父秘密传法,多诚心啊!当他的诚心达到极致时,“啪”一耳光,什么念头都打光了!他就等这一下,这是禅宗的教育法,研究禅宗这些教育方法很妙的!而那徒弟以为他师父要传他密法的信心,是迷还是正呢?大家分辨看看!
      慈明对另一个徒弟杨岐禅师也是如此。慈明实在很高明,杨岐信心不够,最后这一关过不了,心想老和尚总是不告诉我,有一次发了狠,学小太保,晓得师父晚上从小路回来,他在路口等着。一看到师父,立即趋前抓住师父问:“师父啊你要告诉我,不然我要揍你。”师父笑一笑说:“够了吧!”大概他练过功夫,把他一拉说:“你过来,我要过去”一拉过来,师父过去,杨岐开悟了!所以你们学佛打坐的妄想,妄想有什么关系!你过来,我要过去,把妄想一拉开就是了嘛!
                          《宗镜录略讲》第53章 面目悔向镜底讨
若能就旨圆融自无取舍,则尘尘合道,信行同法行之机,念念归宗,教门等观门之旨,如是则无一心可照,谁执观门,无一法可闻,孰论教道,方入宗镜与此相应,未达斯门终成隔碍。
      这一段是说,若能把佛法的宗旨与教理完全圆融了,自然没有取舍分别,那么也就能“尘尘合道”,人世间世俗上的事,都合于佛法的道理。信佛法的行为与佛法本体的功行都是同一个东西,念念皆归到佛法里,无所谓教理,无所谓方法,教门与观门的宗旨都一样。如是,则无一心可照,谁来执著观门?无一法可闻,如何论教道?如此方人宗镜,与之相应,如果未能通达这个道理,终究还是有障碍阻隔。
且教中具述有二种修行人,一是信行,二是法行。萨婆多明此二人位在见道。因闻入者,是为信行;因思入者,是为法行。
      “且教中具述有二种修行人,一是信行,二是法行”佛告诉我们的教理中,关于修行的正路有两条:一是“信行”,由信念而修行;二是“法行”依佛法,而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佛弟子分成很多派,对修持方法各有不同看法,这里提到萨婆多派和昙无德派。
     “萨婆多明此二人位在见道”。萨婆多派的理论认为,光从信行而入道,或依佛教教法而悟道,这两种人初步的程度在“见道位”。懂了这个理,或见到空性,是见道,然见了空性,破了我见、边见,但思惑没有断。贪嗔等习,以及习惯性的思想残余这个力量还没有达到空,换言之,空只切掉了一半障碍。古代有一位悟了道的人去见一位大师,他对自己有点怀疑,虽然见了道,还是有困扰。这位大师告诉他,这就好比把窗子戳破一个洞看天空,空是空,但只是一小孔,要慢慢把窗子打开,房子也拆掉,在高山顶上、半空中看空又不同,这还得靠功力慢慢增加。一般人修持,为什么有困扰呢?因为教理不通,不去研究经教。我经常拿一个比喻告诉大家,你们看过点蜡烛了吗?(也许千百年后看不到了)蜡烛虽然在燃烧,黑烟也同时不断地冒。懂了蜡烛燃烧的道理,你有一点定力,如同烛火的亮光,烦恼犹如黑烟尽管让它冒,没有关系,你只管亮光,不管黑烟,慢慢使它消掉,此所谓渐修。但渐修与顿断、顿悟又不同了!
萨婆多派认为这种信行是法行来的,位在见道。
    “因闻入者,是为信行;因思入者,是为法行”。因为听到、看到佛经而进入这个境界,这叫信行,因信而修行。因参话头、或念佛、或修止观法门而来的是“思入”,这个叫法行。这是佛涅染后小乘说一切有部--萨婆多派的看法。
                   见道是菩萨行的序曲
昙无德云,位在方便,自见法少,凭闻力多,后时要须闻法得悟,名为信行;凭闻力少,自见法多,后时要须思惟得悟,名为法行。
       昙无德派认为,见道有信入的、有法入的,只能说还在“方便位”而已。昙无德派给这两种位阶的评价并不高,换言之,只是预备生或旁听生,还没有成为正科生。什么理由?“自见法少,凭闻力多”,自己悟到的少,多半凭籍佛或祖师悟道的理论的帮助,而又懂了一点,那是靠人家、靠老板那里借来的钱这老板是释迹牟尼佛,自己真赚到的本钱太少。那么,这一类人,以后还要慢慢用功将来“闻法得悟”忽然听到善知识的指导,或者看到佛经某一句话,突然彻悟了!才谈得上是信行。
      假使“凭闻力少”,经典看得少,听善知识指导的机会少;“自见法多”靠自己悟过去这一方面道理的多,那么,这一类路线的,将来还要“思惟得悟”,自己必须好好地参究,才能真正彻悟,这一种人谓之法行。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昙无德派是律部中的一派,对“信行”和“法行”的判别如此然而昙无德又认为,即使到了此一境界,也不过进入菩萨方便位而已!所以,学禅宗的要明白,何况没有真悟,就算是悟了,也不过是“方便位”而已!还只是行菩萨道的前奏,不要以为悟了道,就颠狂起来,最后只是一个嘴巴厉害,变成言字旁误,要晓得此时还在方便位上。萨婆多与昙无德两派理论,对信行和法行的判别,看似有差别,其实并无多大差别。“见道位”并非见道就行,譬如我们看到银店里的金刚钻,难道“看到”了这个戒指就是我的吗?不是的。此在“见道位”我们还得一毛一毛赚,赚够了几十万再把戒指买回来套在手上。即使套在手上也还不属于你的,算不定明天被小偷偷走了,也会掉的。所以见道位也等于方便位,还不是你的,教理要搞清楚。
       因此自己用功的人,自己到了什么程度?何必随时要老师!有时我被问烦了,什么老师、老师,我死了你怎么办?你也要活下去,自己走路,为什么不把教理搞清楚呢?以上所讲是印度萨婆多派和昙无德派的看法。那么,现在讲到在中国方面,天台宗智者大师创立的“止观”派呢?
止观云,若论利钝者,法行利,内自观法故;信行钝,藉他闻故。
       在中国佛法,天台宗修止观的智者大师对法行、信行又另有看法。智者大师是中国的小释迦,他等于当时中国的现代佛。智者大师的判教说,人的根性有利根、钝根。所谓利根,是绝顶聪明的利,像快刀一样快。利根的人是可爱!你叫他向后转,他不转,后面一定有人打我,倏地他走了!叫笨人向后转,挨了耳光还莫名其妙,怎么有人在后面打他呢?利、钝之人差距悬殊。智者大师说,法行人利,靠自己内在参究用功,观心进来信行人钝,靠佛菩萨、善知识帮忙指导,不是自己参悟来的,问一点懂一点,不问则不懂,这就是钝根。所以禅宗祖师马祖有时候骂弟子“钝根阿师”,就是这个道理
又信行利,一闻即悟故;法行钝,历法观察故。或俱利,或俱钝。信行人闻慧利、修慧钝;法行人修慧利、闻慧钝。已上且约三师所说。自然不可偏执,观心与教道,定据听学与坐禅。今若得一心万邪灭矣,则何心而非教。若一闻千悟,获大总持。则何教而非心,何教而非心则心外无法;何心而非教则法外无心。
       “又信行利,一闻即悟故;法行钝,历法观察故”。但反过来说,真的利根的人,信行不同,一听说空,一句话,已经到了!空嘛!就空下去了!禅宗有一辈子就说一句话的,随便什么人问他,他只答“莫妄想”,很多人因这句话而开悟,不妄想就不妄想了嘛!可是我们都是钝根,两腿一盘,师父叫你莫妄想,你还反问怎么莫妄想?此即钝根。莫妄想还盘腿干什么?站着也好、躺着也好、坐着也好,莫妄想就是了嘛!所以说“信行利,一闻即悟”,这是真信如果听了以后,还要打坐三十年修到不妄想,那就是“法行钝”,“历法观察故”,靠这个方法慢慢研究观察才达到。
       “法行利、信行钝;信行利、法行钝”这是两种相反的说法。“或俱利,或俱钝”另外,有信行、法行俱利,也有信行、法行俱钝的人。这是讲人的根器各有不同。佛法叫“根器”,用现代心理学名词叫“性向”不同;用医学来讲,头脑不一样,有些人冬瓜,有些人西瓜,有些人南瓜,各人脑瓜子不同。
         他说有些人“或俱利”,信行与法行两者皆利,悟性非常高。譬如昨天跟同学讨论到,有些人记忆力非常好,大概现代青年的脑子都训练到这种程度,很会考试,那我真是佩服。老实讲,现代的联考,叫我考,我宁可不读书,一定考不取。现代许多年轻人,脑瓜记忆力之好,没有话讲,当然是死记的,联考过了问他,什么都忘了。虽然记忆力好,悟性却差得很。有些天才悟性特别高,你叫他记一样东西就不行,记性差。脑子前后左右的部分不同,用处不同。
       有些人两样都利,又有信心,修行又好。然而往往有些人,修行好,信行没有了,看到佛满不在乎!认为自己与佛差不多,这是信行差了!有些人盲目地变成迷信,不研究佛法。有些人两样都钝,钝得气死人,像用一把钝刀裁纸,很麻烦。“信行人闻慧利、修慧钝;法行人修慧利、闻慧钝”。再分析,有些信行的人闻慧利,一听就懂,但是功夫证不到。有些法行人修慧利,闻慧钝,叫他住茅棚闭关打坐,本事大得很!叫他讲经说法,结结巴巴讲不出来,般若讲成“菠菜”;真如讲成“斤如”(台语),这就没有办法!
                                            全心是三藏
      “已上且约三师所说”。以上举出佛弟子印度两派和中国天台宗智者大师等三种说法。
“自然不可偏执,观心与教道,定据听学与坐禅”后世学佛的人,不可偏执某一方面,或者认为只要修行,不看经典才对;或者执著只要看经即可开悟,不需修禅,有所偏执就错!“今若得一心万邪灭矣,则何心而非教”。如果真正明心见性,悟到了一心,那么这些偏差没有了。“则何心而非教”,这个时候一切教理自然通达,这是真的,现在大家流行讲禅宗,不是那么容易啊!禅宗真正悟了,所有经典,没有看过的,拿上手都看懂了,不要人家教的,如果你相信自己有点道理,千万不要这里悟了,那里看经却“误”了,那就更糟糕!真正悟了,所有经教的道理,世间一切学问拿上手,人家要学五年,你几个钟头就会了。智慧的灵光自然显现,这是真的,什么理由?心的力量,真正悟道,心就有这个力量,所以说“若得一心万邪灭矣”懂了一点,其他千百样都懂了,“若一闻千悟,获大总持”,一切世间学问、出世间学问,总纲抓在手里。
     “则何教而非心,何教而非心,则心外无法;何心而非教,则法外无心”。心与教两面都说了。真地悟道、明心见性,什么道、什么法,你统统彻底了解了。所以说何心而非教,何教而非心,没有差别!
       以上是一段。接下来又是另一段,也就是修止观的要点比如大家念佛一心不乱就是止,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观。乃至坐禅的人,一念清净、一心不乱即是止;如何开悟就是观。又等于修密宗的人,如何念咒子观想开悟观想成就即是生起次第,包括了止,然后由生起次第达到万缘皆空的圆满次第就是观。如果拿止观二字言,一切佛法大乘、小乘、三藏十二部都是止观,没有不修止观而能成道的。止观是因,果是定慧,定慧等持.自然能成就、得道、了生死。
        这里引用智者大师天台宗的止现法门,学禅不要轻视天台宗止现法门。第一、先了解小释迦智者大师;第二、止观法门包括一切佛法的修持。譬如西藏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修持方法,全是止观,止观是一切佛法的正统修法。但是有一点要搞清楚,我们修天台宗止观,坐在那里打起坐来,呼--吸--呼,然后听听鼻子,问他修什么的?“修止观”笑话!这样就叫止观?那不过是呼吸、调气,是修止观法门开始调整的步骤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后世的人就把那个抓着当止观,于是乎几十年打坐,一天到晚听呼吸、观鼻子。你观这个鼻子做什么?鼻子两个烟囱,等断气后,不过是一块臭肉。而且你猛观气干什么?气是你管得住的吗?那个气被鼻子吸进来,一定要出去,出去又吸进来,你管它干嘛!你想把气管住不吸、不呼,不可能的。      所以为什么大家修止观不能成就?都是拿到草纸当公文、鸡毛当令箭。现代人很好玩,问他修什么?修止观,接着不要问了!他坐在那里搞鼻子呼吸,还以为这个就是止观。还有些人问他打坐干什么,“守丹田”,肚子修得大大的。女孩子尤其不能注意丹田,注意丹田非出毛病不可,要人命的!至少变得月经不正常。有些人一打坐,哟!气脉通了,任督二脉通了,结果一脸乌黑,搞得肝脏发炎,神经紧张;再不然红光满面,血压高,真的,不是跟你们开玩笑。所以不管止观不止观,必须先把教理搞清楚,才来谈修持,不要乱搞。
      以前我经常提到,有一古人说人生只有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被人欺。一般人一辈子就是做这三件事,自己还认为很高明。有时自欺,天大、地大、我大,我最了不起;再不然欺人,有一点鸡毛蒜皮的功夫,气通了,告诉大家这样通、那样通,害别人生了病都不知道;或者被人欺,人家靠近你耳朵秘密传你一个方法,你把它当宝贝,不能讲。佛法是公开的,凡是道是天下的公道,是大家的,没有什么可以欺人的地方。现在我们来谈这个道理。
      这是倒霉大团圆的地方?
更约智者大师对法行二人,以止现安心,随四悉檀意,以逗机宜,俱令人道。
      佛法到了中国,天台宗智者大师把信入、法入两种人的修行方法,归纳为止现法门,修习止现法门可以得到四悉檀。悉檀是梵文,很难翻,我们不讲教理,不然又是一大堆理论,听起来很麻烦智者大师归纳出佛法修持的方法,达到了四种很高成就的境界,使任何一种根器的一般人皆可入道。
      "师即问言,汝于定慧,为志何等。"这是智者大师的教育方法,等于一个学生来报名学佛,先要问他为什么学佛、打坐?为什么要求智慧、修定?“为志何等”,为什么学佛?
       几十年来的经验,我也常感觉到,第一句话很重要,有些人很干脆,我说年轻人好好地人不做,来学佛打坐干什么?他说想练功夫,噢!我说这样啊!那你到功夫馆去,佛法里有个什么功夫?就是给你坐好也要四、五十年工夫,你头发都白了!父母养你二十几年,结果你来学这一套连吃饭都吃不饱的事,你学了干什么?学佛是学空的,不要负了亲恩又负了佛恩。如果说我想成佛,那还差不多,但是几十年来没有听到一个敢说这种“狂话”。
       从某一角度来看,这种“狂人”,很值得欣赏,其狂亦可观也!但是没有这样气魄的人。再不然问学佛干什么?“人生没有什么意思”,人生没意思跑来学佛?学佛就有意思啦?你的观念是人生没有意思才来学佛,难道学佛都是倒霉来学的。我这里本来有一幅对子;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人家说老师这幅对子好,我说这幅是挂在外面做招牌的,里面有幅真对子:“发财不相见,倒霉大团圆”。有钱得意之时不见人影,人生没有意思才跑来学佛,你说那佛家是什么呢?这不成了倒霉大团圆的地方吗!
        这都不是佛法的道理。还有一些人,唉呀我想了生死,我说你对生死有没有经验?当然没有死过,那你了个什么生死?讲得恍恍惚惚。我这个话不是在跟诸位讲笑话!换言之,在坐诸位要弄清楚为什么研究这个?晚上的日子好过得很耶!买一张电影票去修止观,随便到哪里玩都很好,跑到这里来搞这个,这个玩意是什么?别弄错了。
      所以智者大师问人家“为志何等”?为什么学佛?你的立志是干什么?
其人若言,我闻佛说,善知识者,上四月形光,渐渐圆著,又如梯蹬,渐渐增高,巧说转人心,得道大因缘,志欣渴饮,如犊逐母,当知是则信行人也。
假定有一种人,智者大师的经验,你问他来干什么?他说我听佛说的,善知识明师很重要,明师像天上的月亮,渐渐光明,越来越圆。大善知识又像登楼的梯子一样,让人渐渐登高。大善知识的善巧说法能转人心,是使人可以得道的大因缘,所以对于老师我非常仰慕,希望你教我,好像小牛跟着母牛,左转右转,老师早、老师好、老师不得了、伟大……一大堆。当知这一类人是信行人。此信行还不是大信行人,往往在某一段时间有兴趣而已,或者此信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盲目信。
      你说老师怎么样,老师是人,释迦牟尼佛也是人耶!看《金刚经》就知,《金刚经》讲得最平实:“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佛化缘回来吃饭,饭吃饱了,把衣服整理好,钵洗好,脚上沾了泥巴洗干净,然后铺好坐垫准备休息……,就是这么平常。金刚经并没有说佛出门走路离地三尺、一身放光等等。
若言,我闻佛说,明镜若不动,色像自分明,净水无波,鱼石自现,欣舍恶觉,如弃重担,当知是则法行人也。
      另有一类人,问他为何学佛?因为他了解一点佛法,或者东听一点、西听一点,道听途说,或者看经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他也许这么说,如果心里没有妄念,一切事相像在玻璃境中一样,照得清清楚楚;又如净水无波,水中鱼石看得明明白白,讨厌自己烦恼、妄念多,脑子不清净,想来跟老师学打坐,求解脱。这一类性向动机来的,接近法行人,只想从功夫路线来,不想从学理路线下手。
      “既知根性,于一入所八番安心”智者大师的教育,学生跟你学,你要先了解他心理的动机为何?观察他根器的利钝,如果是一把钝刀,你的教育法是找一块磨刀石,叫他天天去磨;利刀不能再磨了,再一磨就要发疯了!利刀要想办法使他钝;钝刀要想办法使他利,这是佛法的教育法。
      你知道了此人根性,对于此人要使他自己能够安心、能够明心见性。
咄,“善男子”,无量劫来饮狂散毒,驰逐五尘,升沉三界,犹如猛风吹兜罗毦,大热沸镬煮豆升沉,从苦至恼、从恼至苦,何不息心达本,以一其意”。
    “咄”等于发脾气骂人。智者大师的教育法多半第一棒就打下去咄!善男子,你要晓得一个人的生命,从无量劫以来都在饮狂散毒。以佛法看来,世界上没有一个正常人,都是精神病、狂人,心里发狂,如中毒一般,追逐色声香味触五尘,在三界中升沉,在男女的观念里滚来滚去跳不出来,像打摆子一样,今天清净一点,明天又不清净,后天又清净起来。被一股风力吹动,好似猛风吹木棉花,以中国的语言表达,就像三、四月开在杨柳树的白花,微风一吹,漫天飘散,兜罗毦像柳絮一样轻。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又说人身无始劫以来,像在沸腾的热油祸中煮豆子,上上下下翻腾不已。唱京戏的有两句话“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比滚油煎”倒是很恰当地形容了这个人身。人身在滚烫的油中还跑得满快乐,“从苦至恼,从恼至苦”,由痛苦到烦恼;由烦恼到痛苦,不要看成玩文字,苦和恼两样,烦恼是轻微的痛苦;严重的烦恼就是痛苦。    “何不息心达本”,何不把心念休息下来,“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就回到生命的本来,即佛的境界,一放下就息心,回到本来面目禅宗祖师这句话了不起,“本来面目”--中国禅宗祖师所创,此话用了几千年,很简单,仔细一想真厉害,人活了一辈子,自己面孔长得什么样子?不知道。我是没有看过自己长得什么样子,不晓得诸位看过没有?世界上真正准确的镜子很少,就算准确,镜中影像左右相反,镜子里看的也不是我们本来面目。我们活了一辈子,本来面目看不见,因此“生不认魂,死不认尸”,人活着,自己灵魂什么样子,没有看过;死了以后灵魂回转来看自己尸体,不认得。
      最近有位同学翻译了一本有关投胎研究的书,西方心理学家做实验,以催眠术使人回忆投胎的过程,内容牵涉很广,颇有研究价值.催眠回忆时叙述妈妈前生是他什么人,爸爸前生是他儿子,投胎成为双胞胎时两人吵架,一个要红头发、一个要黄头发,各人抢“尸体”等等,很妙的一本书。
     “生不认魂,死不认尸”众生自己的本来面目没有看过,所以要息心达本,认识我们心性的本体。"息心达本”就是明心见性。“以一其意”是方法,在没有明心见性以前,修持止现只有四个字“以一其意”把意识专一起来
      “意若一者,何事不办”专一意识,没有事情办不成。观心也是意识专一,佛经八万四千法门,真正修持方法就是一句话“系心一缘”;释迹牟尼佛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若能心念意识专一,身心便有转机,只看大家能不能专一!
       譬如现在很多同学学佛、学打坐,为什么没有效果?因为不能“以一其意”。有的也是偶然瞎猫撞上死老鼠,撞到一下子而已。一些人学佛好些年,外表看起来在打坐,里面热闹得很!又要听呼吸!又要念佛;这里有思想、那里又腿痛;这儿脚发麻、那儿又有声音来,吵死了!一会儿又讨厌人家从你前面走过、一会儿又怕风,你看你那个意在那里闹得厉害!真一心,或者一句佛号,专一其意,没有什么困难,就是一句话:“以一其意”。总之没有境界、没有效果,是因为你的意不能专一。
                           《宗镜录略讲》第54章 无花休怨春
      上次提到止观是定慧之因;定慧乃止观之果。修道学佛基本上要先能做到定,要得定则先要得止。而且世界上所有宗教凡求出世法的,都必须要修止、修定。像现在各位的打坐乃至净土宗、密宗、禅宗的方法,拿止观的道理来讲就是要求止。“止”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譬如大家静坐,不管功夫做得多么好,内在的思想、意念能否永远停在某一处呢?做不到!比方拿念佛来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已经是两个念头了,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已经是四个了。这个念头总归不止。不止的道理何在呢?套个佛学名词乃因为我们用的是生灭心。我们的思想、念头一个一个来,就像波浪似地此起彼落,而且还是不连贯的,中间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念头随时会插进来,这是让人很讨厌的事。
       不管哪一宗,哪一派,用哪个方法,当你觉得自己坐得很好时。严格来讲,这个自己觉得坐得好,都是属于生理感受的状态。因为人都是忙乱惯了的,一旦上坐,脑神经及身体的肌肉都休息下来,当然会有一种很轻松、舒服的感觉。很多人却以此种感觉而觉得修道很有用处。其实我们仔细想想,这是生理在一个休息状态所得到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即使你不盘腿打坐而是躺在床上稳稳睡上一觉,精神也会很好、很舒服。至于内在的思想、念头不管你功夫做得怎么好、它几乎没有停止过。所以,世界上学佛修道的人那么多,不管哪一宗、哪一派,意念从来得“止”的究竟有几个呢?
                         止不了就空不了
       这个止在禅宗而言就是“截断众流”因为我们的思想就像一股流水一样永远地流下去,要如何才能把它给截断呢?当过去的念头已经过去,未来的念头还未来的中间,这个念头就是空,止于这个空上面,就把它给截断了。不管修哪个法门,意念若无法做到止于专一,那么所有的工夫都是白费的。想要了生死那是不可能的,想成仙、成佛也不可能,只能说是在玩弄自己。以这个道理来看就不难发现世界上所谓修、做功夫的人往往难免在自欺、欺人,不然就是被这个法门所欺。
       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把静坐上一点宁静的感觉当作是功夫、是佛道。懂了这个原理之后再来研究如何使意念专一得止。
      以我们现代医学的道理来说,意念不能止就是脑波不停地在跳动。假如意念专一的话,脑波跳动的就呈现不一样而变成平静得多。然而对初学静坐的人而言,生理上的障碍会把意念给牵走,如腿痛发胀等感觉,虽然一边在念佛或持咒,但心里头却在叫痛,这都是意念在波动,因此无法专一。
       若不能得止,学佛都是空谈。四禅八定都达不到就想着要开悟,大有问题。然而我们大家在道理上却都是悟了的,凡是中国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人生如梦,大家在劝人家时都是如此慰藉对方的。但是当事情真正降临自己头上时,却是半点也空不了。为何空不了呢?只因为意念不能止。因此真正的修行,释迦佛告诉我们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上次我们也曾提到过。今天有位同学问:何谓无事不办?只要心境专一能够做到,要入定就入定、出定就出定。要智慧开发智慧、求神通会发神通。出世也好、入世也好,都可以做到,问题就在于我们无法做到制心一处。这个道理我们知道了!再来看永明寿禅师的原文。
       他老人家首先赞叹修定的重要。意若一者,何事不办。苦集得一。则不轮回。无明得一。不至于行。乃至不至老死。摧折大树毕。故不造新。六弊得一。则度彼岸。唯此为快。善巧方便。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赞于止。发悦其情。是名随乐欲以止安心也。
      “意若一者,何事不办”。这同我刚刚提到的“制心一处,何事不办”是同样的意思。“苦集得一,则不轮回”,这苦集二字乃四圣谛中苦集灭道的苦集。一切凡夫在未得道前都在痛苦中,如生老病死等苦。佛说一切众生以集苦为乐,就好像我们把吃苦瓜当成是好味道。若不集苦为乐就是灭道,得了道灭一切苦。“苦集得一”虽然是凡夫,苦能修到意念专一,“则不轮回”,可以避开生死不入轮回。“无明得一,不至于行乃至不至老死”拿十二因缘来说,无明烦恼若能得到定境,专一了就不会有后面的十二因缘而了生死。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摧折大树毕,故不造新”得了止,意念专一以后不起无明了,因为无明在专一中,因此叫“摧折大树毕,“故不造新”,有许多禅宗祖师悟了以后,他们描述自己的生活是“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把过去的业力,善、恶的债都还光了,现在连一毛钱的账也不赊欠了。悟了道的人如何能做到只还旧债而不欠新账呢?必须要做到专一。所以说“摧折大树毕,故不造新。”    “六弊得一,则度彼岸”,六弊即六根。得止专一以后六根自然不违越,甚至空了,就得道了而登彼岸。“善巧方便,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赞于止,发悦其情,是名随乐欲以止安心也。”一切经典上,佛用各种善巧方便的方法,用种种因缘、种种譬喻说了那么多教理,无非是让我们认识清楚了,很高兴去修定、修止,这在佛学名词上就叫做“随乐欲以止安心也”。
                    符咒的奥密
       我们在这里先插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有画符念咒之事,比如喉咙被鱼骨头刺到了,拿个符这么一画,这杯水喝下去就好了。这是小事情,还有许多大的也很管用。这种咒语画符很容易学,但是多半都不灵,为什么不灵呢?因为精神意念无法专一。尤其是我,学了这些一定不灵,因为我不信嘛!其实不是符与咒语灵到什么程度,而是每个人的精神力量就有如此伟大。只要你专一,随便怎么画都灵!学画符念咒的有一句老话:“不会画符,为鬼所笑”。画符降鬼,符不会画,鬼都笑你。有些符字很多,而且还有上古时代的字,术者都要认得会写,他一枝笔拿来哈一口气,呼吸闭住,一口气就把这符给画完,而且中间还不能有第二个思想,必须全神贯注在这枝笔上来画符,这张符才灵。我们诵经、持咒的道理也一样,所以以止安心有如此的重要。
                  如何开发记忆力与智慧
又善男子。如天元旱。河池意干。万卉焦枯。百谷零落。婆伽罗王。七日构云。四方淫雨。大地沾洽。一切种子皆萌芽。一切根株皆开发。一切枝叶皆郁茂。一切华果皆敷荣。
      这里说明修止是学佛的第一步,等于夏天大旱到处一点水都没有,得了止以后就好像天上有甘露降下来,干枯了的百草都会重生。婆伽罗王,就是佛经上的大龙王,以七天的时间兴云施雨。得了止后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就是它的形容:一切种子皆萌芽,一切根株皆开发,不但此生的记忆恢复,就是很多劫以前的事你也都会清楚。假如过去读过书的,得了定以后智慧开发了,诗也会作,文也会写了。因为在阿赖耶识田中,我们过去的种子还在。我们过去的种子不起作用,那是因为我们不在定中,因此无法发生作用。
     “一切枝叶皆郁茂,一切华果皆敷荣”譬如大家学佛都想得神通,其实神通是修道的枝叶,悟道才是根本。
                      无花休怨春
人亦如是,以散逸故。应生善不复生。已生善还退失。禅定河干。道品树灭。万善焦枯。百福残悴。因华道果。不复成熟。
      我们一般人为何变成普通人而不能得道,因为自己“散逸”散是散乱,逸是放逸。所以应该生的善根没有发起。不能说我们全都是坏人,我们前生也曾做过好事,可是我们没有定力,以致于前生的善报发不起来。而且人因为散乱、放逸而严重到“已生善还退失”,这一生一些善根刚刚萌芽的,因为你散乱、放选,这点善根也退失掉了。“禅定河干,道品树灭”禅定之河也干了,得道也没希望了。“万善焦枯、百福残悴”,放逸、散乱的果报会使得我们的万善焦枯那么严重,而且所有福报因为没有得定也都憔悴了、凋零了。“因华道果,不复成熟”修定是因,成道是果,因为不修定,所以不复成就。
若能闲林一意。内不出。外不入。静云兴也。发诸禅定。即是降雨也。功德丛林。暖顶方便。眼智明觉。信忍顺忍无生寂灭忍。
    “若能闲林一意”我们打坐做功夫,不管念佛或是空观也好,假使能做到只有这一念,就叫做闲林一意“内不出、外不入”,我们的念头不向外攀缘想东想西,外面的境界也不会影响到我们做功夫。“静云兴也”;这就是初步达到静的境界。
     “发诸禅定,即是降雨也”,静的境界不是定,而是定的前兆。他比方说,我们修定的人若是意念专一了,而内不出、外不入时,就好像在下雨前天上起云了,这个形容得非常好。明白一点地说,各位学静坐的,一上坐两腿一盘、手一摆准备静的时候,此时最静,你把握这一刻就对了,再过一下子就不静了。真的是不静吗?其实不然!虽然坐到后来腿胀脚麻腰酸,其实正是静云兴也。就好像天之所以会下雨是由于地上的水气经过蒸发上升,碰到冷气团就凝结成云雾。
      其实只要心理静到极点,念头一定,生理的变化就是静云兴也。只要这一点认识清楚了就可以慢慢做功夫了,而一般人所谓的打通任、督二脉、三脉七轮,其实在教理上都是属于静云兴也。然而一般我们做功夫,由平静使生理起变化而里面的念头就跟着跑出来了,而觉得这里酸、那里胀,因此无法做到内不出、外不入,往往功夫就到此为止而无法再进步。
       假如你能认识这些现象不过是定的前兆,静云兴也。进一步才可以谈到如何发诸禅定,到了这个定境界就转入意念的境界了,不要被生理转着走。一转入这个境界“即是降雨也”,头顶上慢慢清凉而有甘露水下来,也有一个名词叫醍醐灌顶。甘露下降,头顶清凉是开发定的境界的前兆。在教理上还未到初禅而是轻安,“轻”是身体变得轻巧,走起路像树叶在空中一样地舒服“安”是安详,所有的病痛都没有了。所以叫轻字,而且一定是从头顶上发起。跟着下面得到定了以后,“功德丛林”,佛教育我们要修功德,到了定的境界一切功德才能成就,就像原始森林一样的茂盛。“暖顶方便”“暖”以密宗而言,就是发起拙火,得暖的话打坐腿就不会麻了,慢慢地全身发暖,暖了以后就柔软了,不管是九十几或一百几,得暖以后原本硬化的老骨头都会变成像婴儿般“顶”是开顶,到达了顶,气脉就全通了,有一天身体机能坏了,就可以很潇洒向亲朋好友道别而来去自如,只有很轻微的不适而不痛苦。若功夫只到暖位想生死来去自如是做不到的,腿还发麻的就差得更远。“方便”,就是方法,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同的程度要用不同的方法,到了四加行的暖顶位后,所有修行的方法才会清楚。
     “眼智明觉”智慧的眼睛打开了,一打开书就知道这是正法或是邪法;或是明了它是讲哪一种渐次所用的方法。“明觉”是自己悟了“信忍”因为对于佛法有了真正的体悟,因此生起坚定的信心得以安住,而不会被自己心理上偶尔现起的烦恼所干扰。“顺忍”,乃至于有人无理地打骂也不会动气,而是自然地宽宏大量及无限的慈悲。“无生寂灭忍”,万缘不起,一念不生。这是讲到由静到定的初步就能生起那么大的功德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宗镜录略讲》第55章 一瞬光衣送夜穿乃至无上菩提。悉皆克获。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生其善根。是名随便宜以止安心也。
      上次讲到信忍、顺忍、无生寂灭忍,乃至由定而达到“无上菩提”即大彻大悟“悉皆克获”“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不管大小乘的经典所讲的道理,都是它的善巧方便,用种种因缘来比喻。总而言之,经上所赞叹的是修止修定的重要,由止而生出一切的善根。由这些善巧方便归纳起来的叫“随便宜以止安心也”。
又善男子。夫散心者。恶中之恶。如无钩醉象蹋坏华池。冗鼻骆驼。翻倒负驮。疾于掣电。毒逾蛇舌。重沓五翳。埃蔼曜灵。睫近霄远。俱皆不见。
      “又”再说“夫散心者,恶中之恶”,人的犯罪行为都是由于心乱而引起的,因此散乱心是罪恶中的罪恶。我们犯罪的动机都是在于自己心念的错误,即散乱的关系。“如无钩醉象蹋坏华池”,这里说散乱心的罪过很大,就像那个发疯的象尤其是在印度、泰国,神经病的象发狂了随便就把人用鼻子一圈,随时都可以杀死人“冗鼻骆驼翻倒负驮”,等于北方的骆驼,骆驼疲劳了,它的鼻子变相了,这个由它的呼吸可以看得出来。背上驮的行李驮不动了,都掉下来。“疾于掣电,毒逾蛇舌”这个散乱心一来,坏得不得了,破坏一切事业快得像闪电一洋。就像毒蛇吐舌头一样。所以一切犯罪的。心理就如此产生“埃蔼曜灵”,它使你看不清天上的星星。“睫近霄远,俱皆不见”它是形容散乱心是最大的无明,把一切都遮盖住了。心不能专一就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得定之利
若能修定如密室中灯能破巨暗。金篦抉膜。空色朗然。一指二指三指皆了。大雨能淹嚣尘。大定能静狂逸。止能破散。虚妄灭矣。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破其睡散是名对治以止安心也。
       假使能从散乱心中修定,打坐只是修定练习的初步,并非打坐就是定,定指的是意念的专一。假如能修定,等于暗室中的一盏明灯照破了千年黑暗。佛经上比方,我们之所以不能明心见性是由于被一片无明所遮盖,无数劫来都是一片黑暗。只有智慧的明灯,这一点亮光才能照破几千亿万年的黑暗。“金篦抉膜,空色朗然”中国古代的针炙,可以用一支银针把瞎子的眼睛给治好,瞎子都看得见了。“一指二指三指皆了。”瞎子本来什么都看不见的,因这一施针,一个指头、两个指头、三个指头都看得见了。
      “大雨能掩嚣尘,大定能静狂逸”,这是两句名言,比如有些城市的空气污染灰尘弥漫,一阵大雨下来空气都整个干净了。真正得了定,一切狂心,无始无明一概都抛掉了。“止能破散,虚妄灭矣”,修止可以破一切的散乱心,一切的虚妄烦恼心。因此修道的第一步,要先能做到止。所以佛经上许多地方用各种方法,因缘比喻,无非是赞叹教导我们如何修止。“破其睡散”,普通一个人的生命,不睡眠会死人,失眠精神会崩溃的。但是一个真正的修道人是没得睡眠,因为睡眠是大昏沉。有时打坐用功到相当的程度,你的睡眠也会相对地减少。因为我们普通人睡眠的习惯有昼夜的概念,是对立的。而做功夫的人往往把这种对立的习惯给破解了,能拉长了。有时说不定三天三夜不用睡,如果躺下一睡三天三夜也可以睡得着。甚至功夫到了,根本不需要睡眠。所以,财、色、名、食、睡,只是习惯。至于它的原因,拿科学的道理来说是很简单的,因为睡眠是为了休息,而一个真得定的人随时都在休息中,因此他可以不需靠睡眠来休息。人之所以要睡眠,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散乱心太厉害,精神消耗很严重,所以需要睡眠,由这个止的定把它补充回来“是名对治以止安心也”归纳起来这个叫对治法门,对治散乱、睡眠(包括昏头昏脑)。
       尤其是年轻的同学都有一种通病,虽然年轻但头脑是昏的,经常觉得后脑就像一块硬板一样灰蒙蒙的,年轻人之所以看书看不进,是因为脑子被蒙住了。但是为了考学校便拼命地用被蒙住的后脑看书,因此眼睛就近视了。其实,此时要休息一下或看不懂的地方跳过不看,把一本书来回看几次就自然看懂了。如果在看不懂的地方硬是盯着一个字一个字看,眼睛不近视、头脑不崩溃才怪哩!年轻时脑子便大半都在昏沉中,这是什么理由呢?是生理问题。因为年轻人的脑子尚未成熟,人的脑袋要在六十五岁到七十岁之间才真正地成熟,才长得健全。所以为人父母的要清楚,孩子“笨”一点好,慢一点成熟也算是后福嘛!不然就像水果一样早熟早凋谢,这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年轻人想把脑子早日充实,使智慧开发,除非修定。这是讲到睡、散乱联想起来告诉大家的。
                       一瞬光衣送夜穿
又善男子。心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亦知出世不生不灭法相。如来成道。犹尚乐定。况诸凡夫。有禅定者。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破无数亿洞然之恶。乃至得成一切种智。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即会真如。是名随第一义以止安心也。
      一个人真得定了,“能知世间生灭法相”,这是佛学的名词,换句话说一个得定的人看社会上一般的学问一看就会,都看得很清楚。而且对于宗教,哪个有问题,道理对与不对自己很清楚不需问人。为自己有了智慧,因此对于出世间不生不灭的现象都知道而不需求人。以下是永明寿禅师语重心长的话。“如来成道,犹尚乐定”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都是已经成了道的人,他们现在一天到晚在做什么事呢?都在定中,成了佛的人“犹尚乐定”,还在入定。“况诸凡夫”,何况是我们未得道的人,更应修定。
    “有禅定者,如夜见电光”得到禅定的人,好像夜里看到电光“即得见道”电光一闪什么都看清楚就顿悟了,这个智慧的亮光一动就破除了无数劫来的恶业。“乃至得成一切种智”,禅宗所谓的开悟或明心见性也是得到一切种智的成就所有世间、出世间的智慧叫做差别智。所谓一切种智,指万法都是从这个种出来的。换句话,即一了百了、一通百通。悟了道以后一切学问、一切经典不用人教都看懂了。以这个来做为自己是否已开悟的一个测验标准。不然很多人有一点小境界都说自己开悟了,结果是误尽天下的苍生。“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即会真如”,经典上像这类的方便说法就归纳为“随第一义以止安心也”,第一义,就是明心见性,不可说、不可说,至高无上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马狗猴的人生其人若言。我闻寂灭。都不入怀。若闻分别。听受无厌。即应为说。三恶烧然。驼驴重楚。饿鬼饥渴。不名为苦。痴暗无闻。不识方隅。乃是大苦。
     有些人生来个性不同,他说,你讲佛法我听不进去,不过听着玩玩可以,脑袋里却始终进不去。“若闻分别,听受无厌”,假如讲别的东西,如世间一般学问,这种分别的道理却越听越有味道。碰到这种性向的人,就应该跟他讲“三恶烧然”三恶即贪嗔痴。“驼驴重楚”,人若被欲望困住了就像骆驼或驴子一样,拖着一大堆东西。另一种漂亮的名词叫责任感。拿佛法来讲,很对不起,责任感就是驼驴重楚,把痛苦挂在屁股后面一道走。然后再说,你看我多伟大,拖着那么多责任。
以前我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死后去见阎王,阎王一查他上辈子做得还不错,还可以投胎做人,但是寿命只有二十年。这个人一听就向阎王讲,拜托我不去了,你叫我去投胎做人,才刚长大,就在二十几的黄金时代就要死了,这有什么味道呢?无论如何求你老人家给我加点寿元。阎王说:我没办法,帮不上忙。但是这个人拼命地要求,阎王很讨厌而且公事又忙,就讲:你吵什么呀!罗嗦!你在旁边等着,看有哪一个不要命的再把他的分一些给你吧!最后有一个家伙一来,阎王一查说:你不行啊!你很坏!你要投胎做马二十年。那个人一想做马那么苦,因此摇头说:故然我已经错了,但求你老人家给我减一点吧!阎王说:不行啊!这个我做不了主。但是他拼命要求,阎王一看说:你觉得寿命太长,他觉得寿命太短,你俩私底下商量,跟我没有关系。要做马的跟那人商量:老兄我把十年马的寿命给你,我去做十年马,你去做三十年蛮好的!这个人已经有三十年的寿命了,还站在那里等。等一下有一个人来,阎王一翻薄子说:你这个人坏极了,要做牛二十年,最后还要被绞成碎肉包饺子。这个人一听说道:我懊悔啊!能不能让我少做十年牛。阎王说:你去找那个人商量看看。这个牛说:老兄我给你十年,我做十年牛。这个人已经有四十几的寿命了,阎王说:你可以走了。这个人说:我做人四十几才到中年就要死掉,我在这里不妨害你办公,让我多等一下,看有没有不要命的再给我来一点又有一个来了,阎王一看:不行!你坏得很,变狗二十年。做狗的也要求分十年给他。最后来了一个,阎王一看:这个人爱动脑筋、心思多,但没有大好也没有大坏,变猴子二十年到山上吃果子去!这个猴子想想也不好玩,也要求分了十年给他。阎王说:你已经有花甲子年大寿了,可以滚蛋了!于是就把他给赶走了。
      所以,我们真正做人二十年;后来结婚是做马的阶段,给人骑在上面拿鞭子赶;三十到四十岁,孩子生了一堆是做牛的阶段拖着走;四十到五十岁,儿女长大了变成给儿女看门,是做狗的阶段。到了五十到六十岁时,连看门都不要你,只好在公园晒晒太阳、抓抓痒,就是做猴子的阶段。在坐的各位很多都是在做牛、做马的阶段,这就是驼驴重楚。人生就像骆驼、驴子及牛一样,后面拖着一大堆,然后就觉得自己很伟大,人生责任如此。这个“楚”,就是苦楚。“饿鬼饥渴”,你告诉创建人生的境界,现有的就有驼驴重楚这些痛苦,而死后的果报就是饿鬼饥渴。“不名为苦”,他说这类人,真正的道理听不进去,但是你跟他讲其它的知识他很有兴趣,你要告诉他上面我们所讲的世间上的苦都不算苦。
     “痴暗无闻,不识方隅,乃是大苦”没有真正的智慧,没有头脑,“无闻”没有学问“不识方隅”,人生的方向都认不清楚,这个才是真正最可怜的人生、最痛苦的人生。
              劝君会得真止观 无上佛道弹指间
多闻分别乐。见法法喜乐。以善攻恶乐。无著阿罗汉。是名为最乐。从多闻人。闻甘露乐。如教观察知道。远离坑陷。直去不回。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发悦其情。是名随乐欲以观安心。
      “多闻”即学问渊博,融会贯通“分别乐”知识多了本会妨碍修道,但是能融会贯通则万法归一不会妨碍修道。“见法法喜乐”看到一种法即能马上得到佛法的法喜。所谓法喜,即得到法的利益“以善攻恶乐”以善业攻击了心理上行为上的恶业。最后达到空的境界,一切无著、无住。无著、无住即是阿罗汉境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阿罗汉境界,是名为最乐。
    “从多闻人闻甘露乐,如教观察知道,远离坑陷,直去不回”他说若想修道做功夫,必须先把修道的理论、方法先搞清楚,因此要从多闻而得到甘露。“如教观察知道”把佛经上的道理研究清楚“远离坑坎”那么去修行做功夫即能脱开魔障。“直去不回”顺着这一条直路就可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发悦其情,是名随乐欲以观安心。”上一段是讲修止的重要,这段开始告诉我们定中要有慧,是讲观的重要。因此要研究、要观察,因为没有慧的定是属于外道定,这是定与慧的差别。他说,经典上有一类用各种善巧方法、比喻来赞叹于观,即在定中自己要清楚这是什么样的境界。若不在止的境界上所理解的,就不叫慧观而叫生灭妄想,是没得用的。
      因此,止与观相当于一部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例如,为何不能心念专一而得止,这个道理要研究出来,若真研究出来,懂得那个理,就马上可以得止。
大家也许会问,你为何不直接讲出来?其实早就讲过了,是你们没有听懂,听了等于没听。因为你们没有慧观,没有把所听到的道理会之于心,没有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要透过别人的语句、文字,直接把语意会之于心,就会听懂了。以上是观的第一种归类。
又善男子。月开莲华。日兴作务。商应随主。彩画须胶。杯不遇火。无须臾用。盲不得导。一步不前。行无观智,亦复如是。一切种智。以观为根本。无量功德之所在严。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生其功德。是名随便宜以观安心。
     “月开莲华”,在古书上记载,有一种莲花是在月亮圆满的时候开花“日兴作务”太阳出来了,我们出来活动谋生活“商应随主”到远方做生意要跟对一个好领队“彩画须胶”,作画的颜料须要胶合调色。“杯不通火,无须臾用”,如果做陶器的东西没有用火烧过,它仍是泥巴所作成的模型,被雨一淋就坏了。被火锻炼过后才能起作用。“盲不得导,一步不前”瞎子没有人领路就寸步难行。“行无观智,亦复如是”心理的行为,起心动念的是非善恶,乃至做功夫的对与不对,自己也要有智慧来观察,光靠老师来指导是不够的。因此修定做功夫没有慧观的智慧是靠不住的“一切种智,以观为根本”因此若想开悟得一切种智则必须(需)以观慧做根本“无量功德之所庄严”前面讲修止有无量功德,这功德要让它庄严则需观慧。
    比如说一块块的黄金譬如功德,但要把这些黄金材料变成了戒指、项链等,才算是把它庄严起来。同理,止是功德,要把功德庄严则需智慧。“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生其功德,是名随便宜以观安心。”这是观的第二种归类。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宗镜录》第四十四卷,正式谈到“止观”的问题。止观是一切学佛修道用功的基本道理,不论用何种宗派,何种方法,都包括在止观中。止观的成果是定慧,由止得定生慧。
  上次根据《宗镜录》的文字,把“止”讲完了,文字上立刻转到“观”的部分。老实讲,把止观的作用、修持的方法,在理论上完全认识清楚了,不管修显教净土、密宗、禅宗,乃至修外道法门,都有办法了!问题是一般修持者对止观的正见不太容易把握。我们首先说明止。
“止”的梵文是“奢摩他”“观”的梵文是“毗钵舍那”。有些唐代翻译的经典,认为中国文字用“止观”二字,意义表达不清,因此直接翻译梵音奢摩他、毗钵舍那不过,这么一翻,大家又更不容易了解!
  止,以中文意义而言,就是如何把心念思想静止下来。今天很多同学跟我讨论到这个问题,所以再提出来仔细研究。
大家学佛或做功夫都想得定,如果认为打坐就是修定,基本观念就错误!打坐不过是修止现初步练习修止的一种方法而已!并非打坐就是定。什么是定?不一定打坐能得定,站着讲话、跑步、空中翻筋斗都可以定。并非打坐心入定。如果把打坐、或者打坐睡觉叫入定,那真是自欺欺人!坦白讲,打坐也不能跟“止”划等号
  大家打起坐感到最困难的,就是思想意识停止不了,因此想尽办法停止思想意识。这在基本上就犯了极大的错误!我们要晓得,人的思想意识停止不住的,世界上第一等笨蛋才干这些事,连第二等聪明人都不做,何况第一等聪明者。要把自己思想意识定住在一点,做不到的,这是什么道理。我经常跟大家说,心理作用同力学原理是一样的譬如捏拳,捏的愈紧愈痛愈难过,就想赶快放松。因为向心力过强,离心力必随之而起。为何一个东西捏紧会爆炸?向心力到达极点,离心力便起而爆炸。所以,想要把念头空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愈阿弥陀佛,陀佛阿弥的事情就跟着多了!一下子想到茶叶没有买、那件衣服没有洗干净、那个人欠我十块钱……什么都想起来了!你如果不想把心念压紧,什么都想不起来。然后,你有时候想,认为自己方法很高明,什么都不用,既不念佛也不念咒、也不做什么,只是静坐、空啊!你哪里空得了?愈空,离心力一大,向心力集中,你越想空,越空不了,什么事都想起来。你真空了,一定看得很清楚。譬如大家看房间里的某样东西,被桌椅挡住看不清楚,搬开桌椅,房间一空,什么都看清楚了!哪里有一点脏的、黑的,清清楚楚,那是必然的。
   所以,不明白此理,拼命用功压心念,想得止得定,如何静得下来?佛法叫我们莫妄想、不起分别,没有错,但是大家搞错了!以为不想是把念头压下去什么都不想,注解错了。注解错误与佛法没有关系。如果把念头压下去叫不妄想,岂非死人!那何必修佛,修死不就什么都不想,再不然变石头人,石头、木头不会想。
   所以,基本上这个道理要弄清楚。佛叫我们不妄想,而我们想求得定、想求静下来、想求空就是个大妄想。因此大家盘腿用功,可以说此人在那里打妄想,想成佛、得定的妄想挡住了一切。那么,如连这个妄想都不想,我们如何能得止呢?
佛经只叫你止,修止入门;至于怎么样修止,查遍了佛经也没有对止多作定义。
  这刹那不就是止吗?中文对止的解释就是停止,其实止很容易达到。譬如大家盘腿打坐,两手放好,这样子就已经是止了嘛!为什么?两条腿不跑步,两只手不再玩花样,嘴巴不讲话,眼睛开也好,闭也好,不随便张望,不要理自己的思想,你感觉一下,已经止了!你要认识这个境界,就在这个情况下就是止!佛骂人头上安头,人本来有个头,头上安头,岂不多余!一个头已经够累,两个头很辛苦耶!你说思想还没有澄清,佛经说譬如一杯浊水,刚开始摆好,水仍然晃动,只有慢慢等它静,泥渣沉底,水干净了!  一般人念咒子,或者用现想、念佛求止,往往是自已在扰乱,止不了,这个道理要认清楚。
  初步学止,先求身的止,五根不动,而意根未停,慢慢转过来。大家注意!身心不是止得了的,是观,唯有观才能止。不管修密宗或显教哪一宗、哪一派,学佛修道者多,成道者少,是理上不清楚,因此功夫用不上路。大家坐起来都忙得很!忙着与心意争斗,想把心意搞下去,于是越搞越忙,修了六十年,你忙了六十年,看起来很清静,在那里打坐,实际上也够忙了!  注意!念头不是止止得了的,念头是靠观来破的。老实讲,全部佛法就是一条路:“止观”
  第三个问题来了。什么叫“观”呢?观心法门,梵文毗钵舍那,即中文“观”的意思。据我几十年经验,走了不少路,也接触不少学佛修道的人,大多对观的理论始终搞不清楚,一看到观,瞪起眼睛修观。修密宗的修“观想”,不晓得密宗教理,观是观,想是想,两者绝对不同。而密宗的观想与止观,在理论上是一个,但方法两样。
讲到修观,许多学打坐的强调眼观鼻,鼻观心,一般人打坐,除非斗鸡眼可以看到一点鼻尖,则绝看不见整个鼻子。不过,眼观鼻还勉强可以,鼻观心怎么观?鼻子又没有眼,如何看心啊?这种人很多,坐起来像鸡蛋一样。
   此外,还有些道家的修法,那厉害了!眼观鼻、鼻现心、心观尾,打坐练功弯头,鼻子差不多要碰到肛门,这叫太极,修道家的称为龟息。在道家龟鹤象征长寿,鹤颈长,立睡,颈子弯曲,鼻子插到屁股,呼吸与肛门相通。鹿也是站着睡觉。因此,有人练习打坐,眼观鼻、鼻现心、心观尾,把身体卷成圆拱状。你们所见有限,我们在大陆湖北宜昌亲眼看到一家人如此修道。外面宣传这一家人都有道,快要“拔宅飞升”,这还得了!我赶紧亲自去拜访。听说这一家人修的法,千古失传,哟!那更要学啊!管他要多少钱,叩多少头都要学。他们家中没床、没椅,地上铺的全是席子,一家大小两夫妻、儿子、女儿全打坐,快要修到拔宅飞升。汉朝淮南王拔宅飞升,全家成道,鸡犬升天,万一鸡飞到半空中掉下来,至少还可再活一千年。那家人本事真大,从老头子起,到七、八岁的小女孩,打坐慢慢转,头硬对到下部,像个圆球,房间里就看到好几个球在那里滚。我想这一道我大概学不到,没有那么软的身体,可见人体很妙。还有,为什么房间全铺席子?半夜子时阳气一发动,身体内气动,开始“滚球”,妙的是一家七、八口打坐滚动,怎么也撞不到一块儿,这样滚上一个时辰。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宗镜录略讲》第56章 远峰不近看      看了这种情形,我说我不修了,我心里有数,这个与大陆一种道家的打神拳一样,站着先学韦驮抱杵,念“嗡嘛呢叭咪吽”,咒音的力量压久了,全身慢慢抖起来,闭着眼睛就打起拳来,这叫神拳,没有路线,爱打什么拳就打什么拳。如果旁边有人暗示打猴拳,过一会他就像猴子一样打起猴拳;暗示他来段天女散花,他立刻打一段天女散花。一般人学佛对这些很迷信,我们到底见过,也学过一点科学常识,这是心理作用,人体压紧,气一振动,加上神通的弟弟--神经的观念,哟!气动了!菩萨、神到我身上,要我这样动、那样动,就抖起来了!
      所以,我看了肉球打滚,叫它肉球道,不修了!这个我懂,何必跟你修!道理就是眼观鼻鼻观心,现出来以后,心观尾,而害成这样,可以说是受害者。
                         远峰不近看
     眼观鼻是肉眼观看的观;止观的观是观察之观,观察即是反省,也就是后世禅宗所讲的“参”,一般用“观心”,不是用眼睛看,用你的意识观察这个道理。其实一个人随时在止的境界,你一盘腿,一静,要它静下就静下来了嘛!
      至于有没有得定,是观的作用。譬如这一堂坐得不舒服,心烦意乱,你怎么知道?意识上知道就是观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产生一个矛盾,你禅坐修观,把观的作用冤枉地用力,拼命求达到一个止,全把工具和道理搞反了!永远不会得止观,也得不到好处。譬如大家随处一坐就已经得止了,这个时候不需要起观,不必刻意再进一步去观,止当中就有观。举个例子,不一定打坐,眼睛一闭,就感觉跟普通活动不同了,那个感觉就是观,你那个不同已经来了嘛!观也来了,止也来了,就在那里很现成的,别再钻牛角尖。然后要它慢慢宁静,进一步宁静,你进一步体会,进一步体会,进一步宁静,这样止观双运,两者同时并进。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空呢?止观中本身就是空的。当我们理解到,一开始盘腿到现在宁静的阶段,所有的动相静相过去,自然就空了!大家打起坐来在止观的境界犯了一个错误,用意识另外求一个空的现象,把自己害了!没有一个另外的空。
这是第一节说的四点。
      第二节再说明止观的道理。那么,照这么说,我们平常都走错了?也不尽然。一般学佛,小乘修法止在一念。我们假定把净土宗的“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佛号拿来当小乘的修法,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念头来止住其他所有的念头,一句佛号好比湿的面粉杆,所有杂念好比灰尘纷飞,行住坐卧皆以湿面粉杆沾粘飞尘。唐朝白居易原来修止观、修禅,最后修净土,有一首偈子:“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就是忙似箭,还是阿弥陀”这个就是小乘修法,一念一念……,有些人心念老是提这一念,提久以后睡不着罗!普通人准吓住,糟糕!念佛念得失眠,只要你唉呀这一下,走火入魔。其实本来没有魔,也没有火,没有这句话,因为最近几年小说乱写,写多了走火火魔,哪有魔?哪有火?还不都是自己。这是因为念久、念紧张,自然睡不着;大家习惯睡眠,看到自己睡不着,吓慌了!实际上没有关系!如此止在一个念头上,那一个念头,抵一切念头,以一念粘住杂念,即小乘的一念修止。
                        止观与开悟
      大乘的一念修止不走这个路线,走什么路线?因为本来就止。比方,现在拿一个说话音声止的境界给大家听听春,注意喔!(静默)我没有讲话,你注意个什么?这一段没有讲话不是很宁静吗?这个时候就是止了。你那样止也可以,这样止也可以,不一定打坐,很宁静就止下去了,因为这个念头自己不停留。大乘境界不走特别意念统一的路子,就是自然地摆平,它就止了!
      刚才叫大家注意,我不是故意开玩笑,注意我说话,要听到,然后没有讲,你在注意没有讲、很宁静这一段,止当中就是在观嘛!因为你在注意嘛!我们平常所讲的观,就是普通所说的“注意”,那个注意力就是观的作用。拿现代的观念来说,观就是那个注意力;止就是安详、宁静,非常简单!人只要外界不起作用,自然很安详,也就是止。同时你把注意力集中观察自己当时的心理状况就是观,是这么一个作用。
      所以,从止观,到最后悟道成佛,不是止的功夫喔!完全是观。在中文,观的作用就叫悟,但是在理论上的悟,而没有止的观,不算开悟,止的功力到了的观,叫开悟。这是一个道理,补充第二节的。
思想的分界
                                     现在补充第三节。
     密宗所讲的观想,观是观,想是五阴色、受、想、行、识中的第三个
     学佛要了解“思想”这两个字。本来这二个字是佛学名词,想是想,思是思。粗的叫想,细的叫思。譬如诸位坐在这里,心里想到楼下或者想到家里。或者另有一件事挂在心上,或欠人家钱、欠人家感情的人,坐在这里,《宗镜录》每一句都听得进,可是跟人家约会,或明天要还五百块钱,身上只有三十元,不晓得怎么办!心里烦得很,佛经也不大听进去,那个念头去不了。打主意怎么样做,那个是想。
思,则没有想的成份。譬如身体不舒服,你坐在这里听《宗镜录》,样样听得进,但是,下意识觉得身体不舒服,那个可没有去想,那是思,很细。所以,白天所想,夜里做梦,是思的作用。
      想会构成一个东西。譬如写一篇文章、画家构图起画稿,影像一想,意识境界已经有了,这个是想。所以说观想,想是这么粗的东西。修密法想不起来不谈观,开始想是外层,粗的,慢慢回转到内在,这个时候进入观的情况。
      那么,由观的情况进入思的境界呢?想的东西变成一个现实。等于精神病的人说某人要抓他,我们看不见,但在他是真实的,在他的意识状态的确看到这个境界。所以我常跟大家讲,若在精神病院住久了,很难下定论,究竟我是精神病,还是他是精神病?两个搞不清楚,我们说他们是精神病;他们看我们绝对不正常。大家在这个世界上本来都在精神病状态中,不过那一种病与我们的病两样而已!我们现在这里也是精神病。这是在继续止观法以前,综合答复这几天中同学们的研究
      所以止观这个法门要搞得很清楚,才能谈学佛。一般人错认,多走冤枉路而修。顺便再告诉大看到一位道友在这里想起来,一般人学佛做功夫,可怜的是什么?被感觉、感受牵着走。坐了几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五天头痛,八天血压高,实际上他真在用功,毛病出在哪里?他跟着感觉状况在跑。
     一打坐,腿发麻,唉!空的嘛!空是空,腿还是麻得痛,然后坐不住,背发胀,发胀是什么道理?该不要走火入魔出毛病?那是不是在修止观?那叫凡夫止观。
他是在修止,因为天天打坐,修静下来,万事不管,如果讲那样不算修止,那又冤枉他了!那么他在修什么观呢?我给它一个名词,修感觉痛苦观。他用万年的功夫也没有用,这不是修智慧的慧观(修慧),什么理?他没有反过来想,感觉到痛苦这一点意念作用,怎么把这一点意念作用突破就对了,那就恭喜他了。否则,浪费费时间、浪费米粮,坐在那里玩这个干什么?
      接下来看永明寿禅师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止观两帖药 知时并知量又善男子,智者识怨,怨不能害;武将有谋,能破强敌。非风何以卷云?非云何以遮热?非水何以灭火?非火何以除暗?析薪之斧,解缚之刀,岂过智慧?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使其破恶,是名对治以观安心。
       文字大家都懂,意思是,善男子啊!一个聪明人认识了害他的冤家,晓得某件事做了会受害而绝不接受,那么冤家就不能害他一个真正智勇双全,有思想、有才气的大将军,能破强敌。“非风何以卷云?非云何以遮热?”。没有风,如何吹散天上的云、空中的雾?反过来说,没有一片云,烈日当空,又如何遮蔽炎热?所以,有风卷云,令人神清气爽、意态闲适;有云遮日,使人消暑解热。顿觉清凉。
      “非水何以灭火?非火何以除暗?”水能熄火,而火能除暗。每一句话都有正、反两面的说明譬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没有水无法灭火……,没有火不能照明、炊饭……,这是讲观的道理,破一切恶的念头。为何要两边说明?有两个作用,在止观的道理都告诉你了。人要修定打坐,完全空念头什么都不想,念头空久了不晓得起观,空久了变昏沉,爱睡觉。用定来修止对治散乱心,止是一包药,病好了却还继续吃药,药吃多了不又变成病了吗!所以这个时候得了止定,下去主要起观了,就要拿智慧用心观了。用心观,你说懂了,又乱想想了半天,观久了坐不住,又起散乱所以止观要平等等持,这就是教我们打坐做功夫修止,与智慧观察必须两者并行。
      至于如何并行,又有人问:“老师,哪个时候该用止?哪个时候该用观?”唉呀!我常为这些问话火冒三丈。释迦牟尼佛比我们本事大,佛在禅定修法的经典上告诉你,自己要“知时知量”。问我何时用止、何时起观?怎么不来问我吃几碗饭会饱?你肚子晓得嘛!吃了这餐,下一顿什么时候吃?你饿了就吃嘛!饿了就吃,饱了就停。结果我们学佛的人做功夫,禅也好、密也好,既不知时,又不知量;既不起观,又不晓得修止,那样不统统变成盲修瞎练吗?
                            《宗镜录略讲》第57章 诸仙犹羡凡里闲
       接下来这一段文字偏重于“观”,我们略微带过,不作详解:
又善男子,井中七宝,暗室瓶盆,要待日明,日既出己,皆得明了,须智慧眼,观知诸法实,一切诸法中,皆以等观入。般若波罗密最为照明,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观,今得悟解,是名第一义以观安心。如是八番,为信行人说安心也。
       “等观”等是平等之意,止观二者同时并进是为“等观”“般若波罗密”智慧到彼岸“第一义”:就是等观“八番”上次是讲止,正反八次;这次是讲观,八番明观。
       《楞严经》上有七处征心、八还辨见。这一点我常常跟学哲学的同学说明,西方哲学,尤其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正反合,影响这个时代两个多世纪。辩证法,了不起,任何事都是正反合,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等等有许多研究中国文化的人说,《易经》好,也合乎逻辑。此话真是糟糕!《易经》是三千多年前的文化;逻辑辩证只有几百年。你们现在常说佛法有些与西方心理学差不多,这就好比祖父与孙子站在一起,人家说祖父了不起,很像孙子,这真是混帐话!等于说爸爸了不起,与儿子一样,骂人骂透顶!可是有许多人就是这样骂自己的文化。这并非文化界线的偏见,事实上两者历史年代差距悬殊。
      那么再问,《易经》如何与辩证法一样?答言阴阳嘛!也是正反合,你以为《易经》的辩证是正反合?《易经》的辩证法是讲十番辩证,不是正反合三重,《宗镜录》这里还只讲八番,因为大家不懂,认为阴阳就是道,正反就是合,那真是笑话!西方文化的辩证法与东方文化各有其本身的价值,两者硬是放在一起作比较,难免会失之偏颇,好比矮子与高个子,高的就是高的,矮的就是矮的,各有各的价值和型态,没有什么差不多。这一点如果发挥,牵涉极广。这是讲到八番顺便引伸的,现在是讲佛法。
       这一段有一个名词“等观”,是佛经一个重要名词,佛藏有一部著作是《等不等观论》等是平等,定与慧到了家,这个时候,空与有双融,无所谓有,无所谓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空有双融,这个是“定慧等观”。所谓“悟解”或“解悟”是理上的开悟,还不是真正的禅宗真正的禅宗是“证悟”,身心都求证到。等观才是禅宗的悟,要求证。你说身体是空的,你空空看,肚子饿了就空不了!至少要做到肚子饿了也能空得了,不会饿;肚子饱了能马上消化空了,否则全是空洞的理论,不求证不行的。这是重点说明等观的作用。
                           加法和减法
       接着,关于止观,他再作结论:其人若云:“我乐息心,默以复默,损之又损之,遂至于无为,不乐分别,坐驰无益。”此则法行根性,当为说止。
       这里所讲的,涉及到现代教育的性向问题。他说,有一种人来说,我什么都不想,只要让我坐在那里安安静静,“我乐息心,默以复默”含默不语“损之又损之”是借用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话。学问是天天读书,慢慢加上去的,是加法;修道是减法,所有的东西都要丢,丢到空,最后连空都要丢掉“遂至于无为”到达无为,就是道
      两者看似相反,然而又不相反,在佛家来讲,大菩萨两者皆会。在为学方面,益之又益;在修道方面,损之又损,此即大乘菩萨之难修也!小乘是“为道日损”;大乘菩萨到了成佛境界是“等观”,为学时日益;为道时日损。所以不要以为中国佛法是讲大乘,你大到哪里去?要有这样大的本事!一般人为学日益是在妄想上加妄想,禅宗祖师叫“屎上加剑”,再加一点更尖的东西。做学问是精细又精细;修道是减之又减。所以大家不要动不动要修大乘道,大到哪里去?慢慢来,一个人权太大,孤苦零仃很可怜!
      “我乐息心,默以复默,损之又损之,遂至于无为”只想无为,什么都不管。譬如同学在一起久了,很容易看出每个人不同的个性。有些人的个性是,最好什么恭维的话都不要到他身上,阿弥陀佛,我管我的。有些人不然,样样都想管,管不了也要管,各人个性不同。
      “不乐分别”,有些人什么都不想管,以至于无为,心里不起分别。“坐驰无益”,坐驰二字出自《庄子》,骂一般人打坐,看似修道,其实内在思想有如开世界运动会一样乱跑。这种人认为坐在那里打坐乱想无益,这类人的性向是“法行根性”。“当为说止”法师们尤其要注意!这是教化众生的教育法,这类人要为他说修定、修止的路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汝勿外寻”不要用别的方法。现在教你们修止的方法:但内守一,攀觉流动,皆从妄生。如旋火轮,辍手则息。洪波鼓怒,风静则澄。
    “但内守一”这一类喜欢走个人路线的人,个性比较内向,也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偏向小乘管自己,那么你要教他不要向外面追求什么佛法,只要内在守一。这个问题大了!守那个一?“守一”思想出于《老子》,老子曰:“神得一以宁。”佛也说过“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但内守一,”只要守个清净的境界,眼睛一闭觉得清净,只要抓住这个清净境界就守一不变了“攀觉流动,皆从妄生”,攀觉是两个观念,攀是攀缘心觉是妄觉心人喜欢攀缘,譬如由老张认识其友老李,由老李认识老王……一路攀下去,由这一件事想到那件事皆是攀缘。攀缘心与妄想心不好,这两种心理现象的流动性很大,“皆从妄生”这个就是妄想,看清楚,这其中就是观,你要看清楚,妄念怎么停?妄念是假的。
    “如旋火轮”,譬如于暗室旋转一支香,不只看见一点亮光,而是看到一圈火光,实际上并无圆圈,因为转动大快速,一点小光变成一圈火光。留意这个道理,我们打坐,感觉自己妄想不断,其实妄想没有那么多,千点万点就从这一点来,就是这么一点妄念,因为这一点妄念在里面攀缘得太快了,使我们害怕,觉得自己思想多,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你只要把这一点妄念突破,整个就破了!这个道理大家要搞清楚,所以说妄念如旋火轮。“辍手则息”辍是停掉,把手一停,不转圆圈,那一点火光不动,就没有火     轮。“洪波鼓怒,风静则澄”如台风海面上的浪涛高及十几层楼,海水本来平静,因风而起浪。所以坐在这里,认清楚而突破这一点念头,实际上千点万点就是这一点,当下突破,它就宁静了!这个时候,不会起波浪,不管外境界的风,外境界风不动,风静则澄。接着他又引用佛经证明。
                    应无所“得”而生其心
《净名经》云:“何谓攀缘?谓有三界;何谓息攀缘?谓心无所得。” 《净名经》就是《维摩经》,维摩居士是在家佛,释迦牟尼佛是出家佛。
怎么叫攀缘?我们的心在三界里,总想抓一个东西。人生来就要抓东西,要发财啦!要这样要那样抓惯了。有些人学佛以后,说什么都不想,就只是学佛,我说唉呀!你了不起啊!看空啦!想空,你看看,他说不想?照样想。再不然说什么都不想,只想修道、想解脱,那还是想。说不想,谈何容易!攀缘的习惯永远在抓。
那么,怎样息攀缘心呢?“谓心无所得”,只要此心无所求,无所得。打坐想求清净,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已经在有所求了。应无所“得”而生其心,有所得已经错了!为什么不得?《维摩经》告诉你,因为你是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白居易的一首诗:“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就是这个道理。引用佛经
                      去邪灭罪在一心
     《瑞应经》云:“其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佛说只要达到一心不乱,则万邪灭矣!什么是一心?无所得、无所住,不是有境界,也不是没有境界,现在就是一心,不要另外求个清净。得到一心的人,万邪就停止了!这是佛说的。再引用龙树菩萨说的:龙树云:“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皆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
     龙树菩萨可说是佛教中第二个释迦牟尼佛,是中国大、小乘佛法的八宗之祖,严格讲是十宗之祖。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告诉我们修法,真正的道,是明心见性的实法,不是颠倒心。那么,不颠倒就是悟道的境界。这个时候既没有心意、观想,也没有文字。果能够究竟达到这个境界,无始罪业立刻消除,这个境界就是清净心,清净心若能保持永恒一致,就是了不起的见道的人,当然能得般若到彼岸。仔细研究永明寿禅师所选择引用的经典譬喻是很妙的!包含了入世、出世,先选用维摩诘的居士经,再选用释迦牟尼佛的《端应经》和龙树菩萨的论。最后结论
                    诸仙犹羡凡里闲
夫山中幽寂,神仙所赞,况涅槃澄静,贤圣尊崇。
     他告诉我们清净的重要。既不告诉你修定,也不叫你修观,一念清净就是止观双运,就是定慧,你不要另外去求个定慧。这句话说到底了,一念清净,定慧在其中。不过不要搞错了!经常有些学佛修道的人,把“一念清净”当成没有、空掉,又解释错误!这里头没有跟你说“有”,也没有跟你说“没有”,只叫你一念清净
他说山林中幽然寂静,一切神仙都赞叹山林中的清净。但是山林中、太空中的清净还是有相,不及自性涅槃的清净。如果一个人得到涅槃,澄清宁静到极点,那么,涅槃澄静境界,是一切贤圣所推崇的。
    《佛话经》云:“比丘在聚,身口精勤,诸佛咸忧;比丘在山,息事安卧,诸佛皆喜。”《佛话经》是佛所说戒律方面的经典。聚者聚落,都市村庄中有大众的热闹场合。一个出家人在大众中,有忙不完的事,讲不完的话,没有话也要找话讲,身口皆忙于应酬,即便他身口精勤,诸佛看到这种情形,都要忧愁得掉眼泪。如果比丘在山,息事安卧,宁可没事规规矩矩睡觉,不打妄想,至少少造业,诸佛也会欢喜。真得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
      “况复结伽束手,缄唇结舌,思惟寂相,心原一止,法界洞寂,岂非要道,唯此为贵,余不能及”。不要说修道,一个出家人能在山中安卧,更何况盘腿打坐,双手结印,不说话。“思惟寂相”内在思维寂止。“心原一止”,此心在止定的境界上专一。“法界洞寂”自然扩大到整个宇宙在空的境界。“唯此为贵,余不能及”,地位高,有钱不是贵,唯有清净、有道才是最珍贵,非其他所能及。
善巧方便,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赞于止,发悦其心,是名随乐欲以止安心。
      这是因材施教,你看此人是修定的性向,你要叫他修定;此人是走修观的路子,你要叫他修观;此人修密,你要叫他修密;此人走净土的路子,你就要叫他修净土。想用一包药、一粒八卦丹、一瓶万金油治百病,做不到的。所以法帅要懂八万四千法门,你要什么有什么,此谓“随乐欲以止安心”乃至他喜欢邪门左道,你暂让他走邪门左道,一引导他就归入正途,那就在于法师本身度入的善巧方便,法帅的方法、法门要多。
                   欲行真愿 必具止力
       其人若云:“我观法相,只增纷动。”善法不明,当为说止,止是法界平正良田,何法不备,止舍攀缘即是檀。“我观法相,只增纷动”,有一种人性向与前者不同,虽然两者都爱清净,拿心理学来讲,根本两样。前面所说第一种人,天生内向爱清净,碰到事情不耐烦,你叫他做什么事都不干,你要他做事,叫他拿回家慢慢做,做好拿来,那勉强可以,有些人天生如此。第二种人也爱清净,但与前者不同,他由经验来看清净,人生烦得很,观察一切现象“只增纷动”,只会增加自己的纷扰。那么劝这一类人立刻修佛走最高的路线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法不明”他只求自己的安心、清净,搞不清什么是善法、恶法“当为说止”,这一类性向、根器的人,你应该告诉他怎么修定,要赞叹止,当然卖瓜的要说瓜甜;卖花的就说花香。这个时候你要对他说修定好啊!打坐有什么什么功德!尽量赞叹。“止是法界平正良田,何法不备”,本来如此,大家想修神通,不得止不得定,哪里能发神通?那只能发神经,定一得,何法不备?“止舍攀缘,即是檀”佛真会说法,拿一个定套上一切。佛在教我们怎么当法师,出去弘扬佛法就要知道善巧,修定好啊!你一修定,六度万法都修啦!怎么说呢!“止舍攀缘即是檀”修定要丢掉一切妄想、攀缘。檀就是布施,梵文叫檀波罗密。止体非恶即是戒。止体不动即是忍。止无间杂即是精进。止则决定即是禅。止法亦无,止者亦无,即是慧。因止会,非止非不止,即是方便。一止一切止,即是愿。止止爱,止止见,即是力。
     “止体非恶即是戒”他说修定好.人一定,不起坏念头,不妄想,自然得戒。
“止体不动即是忍”,一得定后,万缘不起,别人骂你混蛋,混蛋跟鸡蛋差不多,你也不管、不生气了!止体不动就是忍辱波罗密。“止无间杂即是精进”一得定,在止的境界,没有杂念,一路下去就是精进。“止则决定即是禅”,得了止、定后,一切功德随之而来,这就是真禅“止法亦无,止者亦无,即是慧”,最后,由定生慧,无所谓止,无所谓定,一切皆空,就是般若波罗密,你必须从这个路上引导。“因止会,非止非不止,即是方便。一止一切止,即是愿,一念一停,止在那里,一切念都具备,这是愿波罗密。
       “止止爱,止止见,即是力,力波罗密一修成功即成佛,力波罗密有如此重要。力波罗密是十种波罗密的第九位,入佛之位靠力波罗密。所以诸位学佛修道,虽然没有什么心得,不要谈心。反过来讲,大家都有点影子,但是这点影子力量不够,这个力量是要功德智慧修来的所以力波罗密成就就成佛。譬如大家发愿,救天下、国家、救人类,在坐许多青年常对我说:“将来要跟着你的思想救人类、救世界。”我说:“我是开万和牛肉店的,你开的牛肉店比万和还要大一点。”你说他对不对?对啊!有这个愿,为什么达不成?功德达不到,其力未充。所以庵提遮女问文殊菩萨,明知生死是幻,还是被生死这股力量转走,其理由何在?文殊菩萨回答四个字:--“其力未充”。你说看空了生死,但是生起病来还是害怕的。你看空了那一点没有用。为什么念佛、念咒子不能起作用?其力未充故,力量不充实。力是十波罗密的最后一位,力充实就成佛了!
       力要如何充实?普通讲定力、愿力、智慧之力。譬如打坐腿发麻,硬是狠心定下去做不到,其力不充。我常说你不会真受不了,如果现在来个歹徒在旁边威胁你,起来就枪毙你,你的腿不会晓得痛,一定坐下去,充其量两条腿死掉,人还活着。所以坐不下去被腿动摇,也是力未充。当然,你不要硬干,我是讲理论,不要认为我那么讲,自己拼命熬腿,受了伤找外科,然后埋怨我,这也是其力未充。
                      了生死的下手处
       “止止爱,止止见”爱与见是三界生死的根本,为什么不能了生死?智慧力量未充。为何智慧力量未充?爱与见转不了。悟了道,拔出慧剑斩情丝。为什么割不断?因为是钝刀,今天割一点,明天割一点,割了后面,前面长出来。生死没有断是爱见未断,这是广义的爱,不只男女之爱,爱见不断,生死不能了。修道、证道要断九十八位结使。前年我在佛光别院特别提出这个问题,结使的根本是爱,广义的爱有很多。你说你愿意度众生,好听的讲是萨埵,萨埵者有情也。古人说得好:“人若有情,天下太平。”每一个人真有情,整个天下太平,但人不是菩萨,做不到。人对什么人最有情?对自己最有情。你说你爱太太、爱儿女,到必要时,还是自己先跑。等到自己生病,肿瘤不割掉会死,你不会爱它了,你真正爱的是“我”“我”是个什么东西不知道?结使。爱是很厉害的,爱断了,超出了欲界升色界。
      第二个最难断的是“见”。见是什么?意见。每个人的观念,格老子我认为对嘛!这就是意见。每个人都有意见,意见不得了!我经常跟同学们说笑,譬如同学说:“某个同学对你没有话讲。”我说:“我知道,你对我也没有话讲,都很服气,我也讨厌你们服从,为什么不提意见?有意见要提,光是服从有什么用?”其实服从就是意见,他那个意见变成服从。“见”就是这个东西,你说他“无我”?服从也是我
      见,比爱还厉害,见就是思想解脱三界,爱与见两样断了最后才能解脱。你不要认为对付思想那么容易!要教化一个人,转变他的思想,据我的经验,自己对自己还转不过来呢!如何去转别人?不晓得你们自己能不能转过来?你们号称自己已经转过来了,我听了非常佩服,都是万和牛肉店的朋友,吹牛吹大了!
      爱与见这两个基本结使不解脱,生死不能了。要解脱爱与见,只有拿“定”来磨练,定力充实了,“止”能止爱;“止”能止见,此即力波罗密。
此止如佛止,无二无别即是智。止具一切法,即是秘藏。但安于止,何用别修诸法?善巧方便,种种缘喻,令生善根,即是随便宜以止安心也。
     “此止如佛止,无二无别即是智”,修到了最后,我就是佛,佛就是我,佛与我无二无别,没有分别,此谓智慧解脱。所以说,打坐修定,止是那么重要。“止具一切法,即是秘藏”修密宗,止就是大秘密,你止得住吗?止不住当然找不出秘密。六祖悟道后,师弟惠明在后面追赶而问:“师父究竟有没有秘密传给你?”他说:“有啊!秘密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秘密在每一个人自己那里。所以说止具一切法,你得了定的时候,自然一切都明白,这个是大秘藏。“但安于止,何用别修诸法?”只要你得了定,何必修一切法!何以不用修一切法?因为一切法自然明白,都证到了。
     “善巧方便,种种缘喻,令生善根,即是随便宜以止安心也”所以佛经有种种善巧方便,用各种不同的教授法教导不同根性的人,随他的便宜赞叹止的重要以安其心。人都爱贪便宜嘛!就给他便宜捡,由这个路线使他走上正修佛法的道路。
                        《宗镜录略讲》第58章 落红偏爱作痴泥
      现在继续讲修止,即打坐如何才能入定的阶段。不过,有个观念必须要了解,打坐并不就是修定,而是修定的初步练习的方法,真正的定不是要坐着才能定,不管走路、做事、睡眠,无处而不是、无时而不是,这是心地法门,并不是有个定的境界。至少大家不要搞错,以为整天坐在那里傻傻地什么也不想叫做入定,如果这样叫做入定,我看大家不需要修这个玩意,因为修了变成一个无用的废物,那有什么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在散乱中,便在睡梦中      我们都知道入定必须要先做到止,那么什么是止?不要误以为一切都停摆了才叫止。那样止是邪道,是不对的!而是作意地把心定在某处而能做到超越时间与空间,超越生理与心理,这个才是止的道理。譬如念佛是我们有意地把心定在佛号上,不去管其它的杂念,这样心会变得更活泼,但是在活泼当中心并不是乱想的。
若言我观法相。散睡不除者。当为说止。大有功能。
      假定有个学人说,“我观法相”,我对于佛学的理论都很清楚,即对于一切法的相(现象)都清楚。例如,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但是实际上我们一点都空不了。理论上,四大皆空是对的,但实际上连半大都空不了。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故事,苏东坡自认为佛法的修养已经到了八风吹不动,佛印禅师一批“放屁”,他一看生气了就过江来问和尚,我这个偈子写得这么好,你怎么说我放屁。佛印禅师说,嘿!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过江来,一风就把你给吹动了!我们也一样,嘴里说四大皆空,其实半大也空不了。
      有的人发现了,虽然自己对于佛学的道理,一切佛法的现象理论都很通,然而“散睡不除”,心很乱、情绪也很乱,人家一逗就火冒三丈;或是有一点不如意时就灰心到极点,这学什么佛呀?这不叫学佛而是闹情绪,要闹情绪何必学佛?问题就在于散乱心无法根除。
       散乱以外就是睡眠,睡眠就是昏沉,我们的人生仔细一研究很糟糕,很没有味道,刚睡醒眼睛未张开的思想就来了,散乱地忙了一天,累得很,不散乱时就想睡觉了。因此,我们的人生就是睡醒了想,想够了睡,反反复复在这两种境界中度过了一生,不管是六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几乎没有中间路线。
      有人说,我没有乱想也不像睡眠,只是傻傻地楞在那里。这种是轻度的疲劳引起的轻度的睡眠。有人一天到晚脑子里楞楞的,看书也看不进去,好像老僧入定的样子,实际上他一天到晚都在半昏迷的状态。
      所以,人生就这两个境界,散乱跟昏沉。有的人佛学的理论很通,但是散睡不除,一点都没有办法、除不掉“当为说止”这时你应该告诉他,只有得止得定才能除掉散乱及睡眠。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叫做得止得定。假如有人打坐坐在那里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修佛法而是修魔法,修外道法。那不是入定,而是功夫练到可以盘着腿来睡觉,是轮回之道。
       先前我们提到过是我们有意地要进入某种情况,超越时间及空间、超越生理与心理,那个境界才叫做止,才叫做定。若修行不能得止不叫学佛。严格来说叫玩弄佛法,玩弄自己。“大有功能”得了止才具有大的功德与能力
                       当老和尚遇到小鬼
止是壁定。八风恶觉不能入。止是净水。荡于贪淫,八倒犹如朝露。见阳则晞。止是大慈。怨亲俱悯,能破恚怒。止是大明咒。痴疑皆遣。
     “止是壁定,八风恶觉不能入。”从这里起是对于止的形容与赞叹,真得了止,心就像墙壁一样隔离了内外,达摩祖师当年在嵩山面壁九年,二祖来求道时问,禅有什么方法可以契入?达摩祖师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就是禅宗在未开悟以前,必须要走的路子,也就是修止的功夫。外息诸缘,把周遭环境的事物通通放下,因此上坐前必须先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妥当、了无牵挂了才好打坐。
      古来丛林下有一故事,相传从前有一位禅师自小出家,后来成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大师,生活一直过得很忙碌,比在家人都要忙,一直忙到七八十岁,有一天睡觉时看到阎王派两个小鬼来抓他了他问小鬼说:“我从十二岁出家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一点时间让我修行,能不能宽限七天?”小鬼说:“不行,阎王叫人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老和尚说:“不同啦!我是个出家人。”小鬼心里也有数,虽然他未成道,要再受轮回,但是他这一生所积的功德很大,而且没有犯过大的错事,不过小鬼仍说:“不行!不行!”老和尚说:“不然我们打个商量,你们宽限我七天,成了佛先度你们两个,不要再做鬼了,跟我去做个菩萨。”鬼一打算盘说:“若你有把握在这七天成道,可以答应你。”老和尚说:“你们就到外面玩玩,不要再回到阎王那里报到,过了七天我成道了度你们,阎王就管不着你们了。”
      于是小鬼买了这个帐,他七天用功,到了第六天内外一片光明,悟了道,这时安住在大寂光定中了吧!到了第七天,鬼回来找,结果发现师父已经得道了,因为在一片光中小鬼进不来小鬼说:“师父呀!你要度我们的耶!”他因为在光明中入定了,也没有听见。这两个小鬼急了说:“我们怎么办呢?现在我们相当于走私犯了法。”于是他们两个想办法要使他散乱而出定,一出走就把他给抓住,其中一个说:“呀!我晓得了!我们看看这一片金光中还有一点点渣子呢!这一点渣于像一条线一样吊着,嗯!他还有一点情丝未断,但这一点情丝是牵到哪里?”于是他们找找找,终于发现他这个情丝是因为系念在这个钵上面。这个钵是皇帝供养的紫金钵。这个时候他们商量说:“怎么办?太好了,我们变成老鼠夹咬这个钵。这个金钵虽然咬不烂,只要我们把它弄响,他就会动念。”
      于是他们两个变成老鼠打架把钵碰响,然后老相尚本来在光明定中万念皆息了,忽然一念唉呀!我这个钵不要被老鼠给……,结果这一动念,就被两个小鬼给抓住了。老和尚说:“我刚刚不是得道了吗?怎么会被你们用手铐给铐起来呢?”小鬼说:“是啊!我们刚才也找你不到呀!”老和尚说:“我怎么给你们找到的?”小鬼说:“因为你还有一念在呀!”老和尚说:“我……我晓得了!于是拿起那个钵往地上一砸。这两个小鬼又看不见和尚了,急得不得了,于是又求了起来。最后老和尚又出定,这一下出定他们抓不住了,带着两个小鬼说“走!我带你们去见阎王去,他看到我都要跪下来!”
                        佛家的挡风墙
      外息诸缘就拿丛林下相传老和尚的故事,最后这一念的好名之心(自己是当今皇帝的师父),因此对于皇帝所供养的紫金钵盂这一念的情丝还在。结果,外缘就不息了。内心无喘,因为念头一动呼吸就动,念头完全空了,呼吸就自然不呼不吸也就是无喘了。“心如墙壁”此心就像打造了一面墙一样,隔开了世间的习染及六道轮回。“可以入道,”若能做到上面所说的,就差不多可以来谈学佛了。可见学佛有多难,不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就是入道。没有“就是”呀!而是“可以”入道,可以有资格来进入菩提大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8 09: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