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01|回复: 0

南师:“..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观自在..照见..”--观与照之究竟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这一段是讲修行做工夫的方法与境界。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照’与‘觉’。照与觉是修行用功的心理状态。
        觉包括感觉和知觉。例如身体上气脉的变化,气走到那里,如何通啦!这是感觉状态,不要被感觉骗了,并不是说这样不对,而是说你的心不要被这种感觉牵着走,不要以为有了这些感觉,就很怎么了,就很了不起,这些是生灭法,有起有灭,会变化去的。
       第二个是知觉状态,例如,打坐有时觉得很清静,好像空了,觉得很安祥自在。这种宁静、空灵、安祥的知觉状态,每种宗教都有,例如基督徒受洗,在教堂里一跪,非常诚恳地祷告,感受到‘圣灵降体’,这也是中国所讲‘诚则灵’的道理,是我们的觉照起了作用。          那么,‘照’是什么呢?我们做功夫说观照,‘字上面加一个,观与照一样不一样呢?心经’一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观是想,照是照,两者不同。
       观不是用眼睛看,例如你打坐时,晓得自己的念头起起伏伏,来来去去,这是观。又如念佛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唷!明天早上八点钟要起床,闹钟忘了上发条,糟了!我念佛怎么想到别的地方去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过,想想没关系,嗳呀!又错了。这是观的境界。
        功夫到达了‘照’,就不用观,如同太阳出来了,全体没有杂想,没有妄念,宋明理学家称之为‘清明在躬’这是照的境界。观与照的道理在唯识学‘瑜伽师地论’里,叫作‘寻’与‘伺’,观有寻找的意味;伺是不须寻找,在那里等着、照着。
      有照有觉’就是当你在打坐念佛时,一边在念,一边心里在看着念头,看有无杂念但是,这还只是觉照的初步。
       做功夫真达到觉照的境界,在梦中都还在觉照;真修行人在梦中的起心动念,与平常醒着一样清楚,而且能做得了主。
        白天不敢乱想,白天不敢想坏事,到了梦中都出来了,就做不了主了,这样的修行是没有用的。
        即使在梦中都能够做得了主,还得更进一步,做到无梦的境界,在睡眠中还能知道心性的根本,这才是有照有觉的境界。
       能够达到这个境地,只是菩萨境界的初步,以圆觉自性来讲,有照有觉还是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所以,真正登地以上的大菩萨常觉不住。
         常觉,永远在清醒中,这个觉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觉悟。
        假如你永远有个觉,动都不敢动,一动不觉了,那就是有住,而不是不住
        真的菩萨境界是常觉不住,不住在觉的境界中,也不抱着一个觉照的境界,
        有一个觉照的境界就有所住了。
        禅宗的六祖因‘金刚经’里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修行的一个方法,
        如果以圆觉的境界来讲,应该改为‘本无所住而生其心’,悟了道以后,就是本无所住了,此心本无所住,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照与照者’,第一个照是能照,下面的照者是所照,例如妄念是所照。
         能照与所照,同时寂灭,同时都空了,这才是得道的境界。
《圆觉经略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