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85|回复: 1

南师:受阴区宇的十种阴魔(感觉变幻范畴的魔境)...用心太过,与外魔的交感互变,显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9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原经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佛说:“在修止观、禅定的止定境界中,色阴已尽者。身心的物理互变净尽了,就见到一切佛心,宛如明镜当中,显现出影像,如像似有所得而未能生起作用。犹如睡梦中被魔魇的人,手足宛然存在,见闻之性了不迷惑。只是些以被客邪所魇触面不能动。这种境界,名为受阴区宇。例如被魔魇的人,如果魇力消歇,其以就可离身,可以返观其面,来往去住自由,再无留碍之处,就名为受阴尽。这个人就可以超越见浊。可是若仔细观察这种来由,还是因为妄想虚明为它的根本作用。
(1)原经文:“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虫,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在这种禅定境界中的人,得到大光明的照耀,其以有所发明。因为内心抑制过分,就在这境界上,发起无穷的悲心,乃至看见了蠢动蚊虻,都犹如自己的赤子,心里发生怜悯,不觉泪流。这是功用摧抑过度。悟则无咎,并非真正证得圣果。只要觉了不迷,久之自会销歇。如果见解上,认为这便是已经得道的圣人境界,就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就悲,啼泣无限,从此就失于正受而致沦坠。
(2)原经文:“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在禅定中的人,自见色阴销尽,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然在这其中,生起无限的勇气,其心猛利无比,志齐诸佛,认为三大阿僧祇劫,自己已经在一念之间,就能真如超越。这种境界,名为功用陵越,草率过分。悟则无咎。就可明白这种境界,并非真正证得圣果。只要觉了不迷,久久自会销歇。如果见解上,认为这便是已经得道的圣人境界,就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就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从此就失去正受,而致沦坠。
(3)原经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回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竭。于一切时沈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在禅定中的人,自见色阴销尽,受阴明白。前进得不到新的证验,退后又遗失了原来已经得到的境界。以致智力日益衰微,而堕入不进不退的中隳之地,再无新的见地,心中忽然发生一种大枯竭的境界。在一切时,沉忆不散,自己竟认为这就是勤精进的现象。这种境界,名为修心无慧而自失其心。悟则无咎,就可明白那并非真正证得圣果。如果见解上,认为这便是已经得道的圣人境界,就有忆魔入其心腑,时刻撮紧此心,悬在一处,从此失于正受而致沦坠。
(4)原经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在禅定中的人,自见色阴销尽,受阴明白,慧解过于定力,因此失于猛利,落在智者过之之病。以驾陵一切好胜的个性,怀在心中。疑心自已就是报身佛。因此就得少为足。这种境界,名为用心修行,而亡失恒常反省审察之过。溺于少得的知见,就自命为究竟。悟则无咎,就可明白那并非真正证得圣果。如果见解上,认为这便是已经得道的圣人境界,就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已证得无上第一义谛,从此失于正受而致沦坠。
(5)原经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在禅定中的人,自见色阴销尽,受阴明白,新的证验未能获得,从前的心得又已亡失,历览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际,自己就发生求道多艰难险阻的想法。心上忽然发生无尽忧愁,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他人令害其命,以便早得解脱。这种境界,名为失却修行方便对治的法门。悟则无咎,就可明白那并非真正证得圣果。如果见解上,认为这便是已经得道的圣人境界,就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喜欢舍断自己的寿命。或者常怀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从此失却正受而致沦坠。
(6)原经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在禅定中的人,自见色阴销尽,受阴明白。处在清净的境界中,此心得到安隐以后,忽然自有无限的喜悦产生。心中以欢悦,不能自止。此种境界,名为在轻安境中,却无智慧以自禁。悟则无咎,就可明白那并非真正证得圣果。如果见解上,认为这便是已经得道的圣人境界,就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就笑,在衢路旁自歌自舞,自谓已经证得无碍解脱,从此失去正受而致沦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7)原经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叠毛)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在禅定中的人,自见色阴销尽,受阴明白。自谓菩提道业,已经满足,无端生起大我慢。(谓我已成佛)这样乃至生起慢与过慢,(谓自己胜于一切。)或增上慢,(稍见其理,即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或卑劣慢,(对有道的贤者前,却自甘卑劣,不肯去求学上进。)。这些慢心,同时发起,对于十方如来,却加轻视。更何况下位声闻缘觉之流。这种境界,虽略有殊胜的见地,但又无智慧可以自救。悟则无咎,就可明白那并非真正证得圣果。如果见解上,认为这便是已经得道的圣人境界,就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向他人说:这些都是泥塑木雕,或者金铜打造的偶像。只有此现在的肉身,方是常住的真佛。为什么不崇拜自己,却来崇敬土木之流,实在是一大颠倒等云云。有些人也深信其言,也跟着他毁碎佛像,埋弃地下。因此使一般众生,自取疑误,入于无间地狱,从此失于正受而致沦坠。
(8)原经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在禅定中的人,自见色阴销尽,受阴明白。在一灵不昧的精明境界当中,圆满地悟到真理,得到一切大随顺的感觉。其心就忽然生起无量的轻安,自言已经成圣,得到了大自在了。这种境界,名为因慧解而获得轻清。悟则无咎,就明白那并非真正证得圣果。如果见解上,认为这便是已经得道的圣人境界,就有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已经满足,更不再求进步。这些人多做无闻的比丘,自误误人,因此随入无间地狱,从此失于正受而致沦坠。
(9)原经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谛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谛。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在禅定中的人,自见色阴销尽,受阴明白。在明悟的境界中,得悟虚明之性。就在悟中归向永灭,认为世间根本没有因果作用的存在。一直认为什么都空了,就是最高的成就。因此空心现前,内心生出断灭的见解。悟则无咎,可明白那并非真正证得圣果。如果见解上,认为这便是已经得道的圣人境界。就有空魔入其心腑,反而毁谤持戒的人,称他们为小乘。自谓是修菩萨道的人,只要悟到了空就是了,有什么戒可持,又有什么叫做犯戒呢?这种人就经常在信仰他的人家,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为魔力的缘故,震慑住信仰他的人们,对他不生怀疑毁谤的心。如此鬼心久入,或者自吃屎尿,也会同酒肉一样。认为同样都是空的,又何必有香臭之别。破了佛所教导的戒律和威仪,引致他人入于罪行,从此失于正受而致沦坠。
(10)原经文:“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在禅定中的人,自见色阴销尽,受阴明白。尝到虚明的感觉,深入身心骨髓之间。他的内心忽有无限的爱念生起。爱极发狂,便成为贪恋淫欲。这种境界,名为定境安顺入心,缺乏智慧的行持,误入于一切欲念之中。悟则无咎,就可明白那并非真正证得圣果。如果见解上,认为这便是已经得道和圣人境界,就会有贪欲之魔入其心腑,便一向说贪欲就菩提大道,不修欲事反不能成功无上正道。于是教化一般人们,平等行欲。能多行淫欲者,就名为修持正法的王子。他们因为受神鬼之力的支持,所以在末世之中能够摄收凡愚等人,多至百千万众,等到魔心生厌,离开了他的身体,魔境中的威德一日丧失,就身陷国法王难。这样去疑误众生,必入无间地狱,从此失于正受而致沦坠。

原经文:“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以上所十种禅定中的境界现象,都是受阴的感觉作用。用心太过,与外魔的交感互变,所以显现这种情形。因为众生迷顽无知,不自加忖量,遇到这种现象,就迷不自识,自称已经跻登圣人的地位。实在都是大妄语,结果堕于无间地狱。当我灭度以后,你们也应当依我所教,在末法时期中,宣扬其中义理,使一切众生,都能明白这种道理。莫使天魔得其方便。保护扶持一般修学的人,使其得成无上大道。
--------《楞严大义今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3: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