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16课丨心无罣碍的好处04 四、远离颠倒梦想 无有恐怖就“远离颠倒梦想”。众生颠倒什么?明明有真如佛性,他不知道,就说无;明明世间没有功名富贵,他偏要认真追求,这就是颠倒了。 我年轻的时候,常有人问我:“法师,你年纪这么轻,就吃素、出家了,不能去跳舞,不能去看电影,也不能吃鱼吃肉,你为什么要这么消极呢?好可惜噢!”跳舞、打牌、吃喝玩乐,就叫积极吗?守道、守贫、守德,弘法利生,这就是消极吗?这是一个颠倒的看法。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道,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要涅槃。 有人劝请:“不行,不行,你要度众生。”佛陀说:“我不能度众生。”为什么?“我所证悟的道和世间人所认识的是相反的,他们要的我都说不能要,我叫他们要的,他们都说不要。我说的佛法和他们所言的不一样,他们会毁谤造罪,不能弘法,不能度众生。”“你不能这样讲,只是一部分的众生这样,大部分的众生都是因道才能得度的。”正因为天人的劝请,佛陀后来才说法度生。 常有人说:“出家人,男的比丘也不结婚,女的比丘尼也不嫁人,不吃肉也不吃鱼,太可怜了,佛法实在太不人道了。”佛法当然不人道,佛法要什么道?要佛道,要出离了人道才能合于佛道。我们贪恋于人道,怎么能进入佛道呢?佛教不是叫每一个人都不要人道,但是有一部分的人要想超越人道而进入佛道,这又有什么不可呢? 有人请仙崖禅师写对联,仙崖禅师说:“好!” 于是他拿起笔来写下:“父死、子死、孙死。” 这个人一看大怒:“我请你说好话,你怎么说坏话、难听的话呢?”“这怎么会难听?这是好话。父亲死了以后儿子才死,儿子死了以后孙子才死,不这样,难道孙子要先死吗?”所以有人总是颠倒,不肯顺着道理,顺着时光,顺着正常,以为这是不好,其实很好。 唐伯虎也是如此。有一个人的妈妈过八十岁生日,于是请唐伯虎到家里吃饭,吃过饭后,就请他题个诗。唐伯虎写:“这个女子不是人。”唐伯虎说:“好辛苦!倒一杯茶来吃。”这个人就在那里拖延时间,心里想着:“怎么骂我妈妈‘这个女子不是人’呢?”但是唐伯虎名气实在太大了,不敢动也不敢讲,只能在心里不高兴:“今天这一餐真是请得冤枉,他不但不赞美人,还骂我妈妈不是人。” 过了好久,唐伯虎又接下去写:“九天仙女下凡尘。”“好啊!好啊!”这是当然的,妈妈不是普通人,是九天仙女下凡尘。之后再写:“养个儿子会做贼。”这个人心里又嘀咕了:“莫名其妙,怎么第三句写得这么难听,养了我这个儿子是做贼的?我什么时候偷过人家的东西?” 过了好久,唐伯虎又再写了一句:“偷得仙桃供母亲。”“好好好!到天宫里面偷仙桃供母亲,有意义!” 所以,人都活在语言、思维、惯性的颠倒妄想里。说“这个女子不是人”,他不高兴,他在颠倒;“九天仙女下凡尘”,他很高兴,他在妄想;“养个儿子会做贼”,他又不高兴了,颠倒;“偷得仙桃供母亲”,看了真是令人高兴,又是一个妄想。人总是这样,颠倒妄想、妄想颠倒,循环不已,漂溺苦恼。 有位飞锡禅师,一天跟大家闲谈:“各位有没有看过人是头南脚北手东西、坐着死?”很多出家人都说看过。“站着死,你们看过没有?”“某某地方什么人站到那里死了,这也看过。”“头朝下,脚朝上死,你们看过吗?”“没有。”“那我死给你们看!”于是他头朝下,脚朝上,就死了。寺院里面,人死了是很平常的事,就埋葬了吧;但飞锡禅师死在那个地方,就好像铜柱子一样,搬也搬不动,推也推不开。 飞锡禅师本来叫隐峰禅师,因为姓邓,所以大家叫他邓隐峰。有一次,两边的军队打仗,他跑了上去,大喊:“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两边的军队在打仗,哪里是一个和尚来叫说不要打了就不打了!还是继续打。隐峰禅师有神通,他说:“你们还要打呀?好,看我的!”于是他把锡杖朝天空一丢,自己也飞了上去,与锡杖在那里共舞。两边的军队看到和尚在天空中与锡杖共舞,觉得很好玩,也就不再打仗了。所以后来,他就有了“飞锡禅师”的称号。 飞锡禅师连死都要开玩笑。他的妹妹是比丘尼,接到人家通知她哥哥死了的消息,就赶来了。这个比丘尼妹妹很了不起,她说:“哥哥,你在生时装模作样,迷惑人间,现在你死了,也还用这种颠倒妄想来迷惑人吗?”妹妹上前一推,飞锡禅师的身体就倒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