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是以若能觉了,即察动心万境万缘皆从此起”,所以,如果能随时警觉、觉察到自己起心动念,万境万缘都是因为自己心念动了所发生的。随时觉察自己的思想:想什么?做什么?修行本来是这个路子。我们心念动得很厉害,尤其年纪大了失眠睡不着,这个念头、那个念头停止不了。不过,失眠的时候还容易觉察到。这个容易觉察的念头是粗的;细的念头则不易觉察。一个人反省功夫能够觉察到细的动念,已经达到一半圣人的境界了。此话希望青年同学记住就是,不是低估了你们,修养功夫不到,不会懂这句话。 如果一个人能够觉了,“即察动心万境万缘皆从此起”,换句话说,做到对人对事、喜怒哀乐、烦恼不烦恼,乃至看到物质世界的一切动心不动心等等,都能清清楚楚。“万境万缘”四字包含很多,包含一切的境界、一切的因缘;因缘又包括人事的动向、物理的动向、感情的、心理的等等。你会觉察到,这些念头都是因为自己心念动了所发生的。
“若心不动”,假使心完全不动呢?“诸事寂然”,一切万境万缘就非常清净、寂灭。这样就可以证到“如实”。注意!“如实”是佛学名词,就是中国人讲的般若、悟道、证道的境界,住在无分别境界,对万事万物不起分别作用。
问题来了,这是大家读书要注意的地方,后世一般讲佛学、讲修养多半被这些文字盖住了。他们偏重什么呢?偏重“不动心就是道”的观念,如同孟子说自己四十不动心一样。如果不动心就是道,那么,白痴、脑神经坏的人,乃至脑震荡活着躺在床上,什么都不知,那不是更好、更不动心?对不对?
这是个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又有一个逻辑问题。怎么才叫不动心?永明寿禅师只说心不动,一切事寂然、寂灭清净。那么,我们还可以提出个问题:假使我们对一切外缘不动心,心里只有一个清净保持,这个清净算不算动心呢?对,算动心。这也是一缘一境,保持那个清净也是动心。要注意这个道理,所谓禅宗就是要深入地参究,你保持心境永远的清净也是动心。
后世许多儒家反对佛家这些话。老实讲,儒家的反对,是因为对佛学没有真正深入。不管名气多大的理学家,都没有彻底深入佛学。话又说回来,如果深入佛学,就不走理学的路子,也不叫理学家了。他们虽然不深入佛学,但站在儒家理学的立场,其批评也对了一半。
理学家认为《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至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道。这是对的,心可以动,不能说心不能动。动而不离中、得其用,动则不动也;不动则动也,这才是正确的道理。理学家这一半话对了,可是境界始终不大,只接近而还不到形而上最高的本体。对于这个问题,此节并没有答复,后文有,先保留。这是告诉青年同学,看佛经,不能因为文字懂就马虎看过去。
“如《入楞伽经》偈云”,《楞伽经》是禅宗、唯识宗的宝典,这部佛经说:“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心一动转,就是世俗法。“不复起转生”,世间上一切外境皆是自心所造,因此说,世间法一切外境皆是来去生灭分别而来。真能够如实知,这一知去来就不复生分别了。拿普通话来讲,永远不会转到另一个生命境界。所谓转生,转到菩萨无生法忍,拿佛学来讲,生而不生,不生而生。
“见世是自心。来者是事生,去者是事灭。”翻译得并不太好,但很忠实。“见世”,见不是指眼睛,而心理上一接触世俗上外界一切事情,心就起作用。见世是自心,唯心所造。“来者是事生”,外缘一引动,心里就是这个印象、这个事。“去者是事灭”,事情过去,心理上这个事就灭了。老实讲,“去者是事灭”这句话我们世俗的人做不到。修道如同镜子一般,事情来了,有思想、有念头、有感情;镜中一切有我的影像。事情过去了,心里没事,镜子马上恢复它的清净、空灵。一般人做不到。如果能做到人来事生,过去事灭,此人不是人,是圣人。永明寿禅师叫我们修养“来者事生,去者事灭”,事情来了,心里就有事,事情过了,心里就没事。事情来去就是个现实问题。现实,佛叫“如实”。
忍教哀乐作主翁 “如实知去来”,来了晓得来;去了知道去,有一个灵明觉知的在。“灵明觉知”四个字是佛学名词,灵灵明明。对于事情的来去之间,你有一个知道。这个能知的作用,不属于生灭来去、是非善恶、喜怒哀乐的上面。例如我们欢喜,一边知道笑,一边也知道肚子笑痛了不能再笑。那个知道自己肚子笑痛的那一知不在笑的上面,那一知没有笑。笑的时候知道笑,控制不了;知道不要再笑了,一面还继续笑,有二、三个作用在。又譬如发脾气,明知自己争不过对方,骂两句差不多,不要再骂,第三句还是骂出来。那个知道自己不应该生气、不应该骂的那一知不属于生气。所以,这些心理的现象都是来去的现象,有一个一知,都不属于来去、是非、善恶、喜怒、哀乐的上面。所以我们要做到“如实知去来”,这个里头叫做不起分别,所谓不生分别是指这个。 这里又有个问题,一般人讲中国哲学思想,提到《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认为喜怒哀乐是心理状态。不对!喜怒哀乐不是人性的本性,喜怒哀乐是情。如果认为喜怒哀乐是性的作用,那错了!本性上非喜怒哀乐,而情绪上有喜怒哀乐。所以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偏向由情绪引导到达心性修养状态。如果有著作说喜怒哀乐是心性的作用,那绝对错!虽然好学,但未加以深思。 喜怒哀乐是情绪,情绪有一半是属于生理的,这就关系到修养问题。庄子说,人到了中、老年,哀乐已不大起作用,好像很平和;实际上,这不是真正修养的功夫,那是身体衰败,“没法度”。所以这方面的喜怒哀乐与生理有关系,属于情绪。“天命之谓性”,能知之性不属于情绪。“天命之谓性”,能知之性不属于喜怒哀乐。由这个道理,我们晓得佛家讲的不知分别,是指能知之本性分别而不生分别。如果认为把心理的状态压下去,象石头压草一般,什么都不动叫做不分别,那何必修道?吃麻醉药使脑神经麻痹,岂不更干脆?什么都不动不叫道,如果这是道,那所谓一切唯心的道理就错,那叫一切唯物。事实上,唯物是不对的。不对的道理何在?这其中的道理要搞清楚。 因此,我们再回转来看永明寿禅师引用《楞伽经》偈说:“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不复起转生”,心的转动都是世俗法,非超世俗法。超世俗法是分别而不分别,换句话说,我们的心,纵然修养到随时保持清明、随时保持清净一念不起,在佛学真正的修持上,保持灵明觉知也是世俗法。《楞伽经》偈说得很明白,这还属于外道法。在另一部很有名的《楞严经》里,说到五十种阴魔,把声闻、缘觉也打入外道范围,四禅八定、四果罗汉都不是真正地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