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4|回复: 0

南师:涵括十部大经论及三百多部显、密思想集中精华之--宗镜录 15 阳焰如何更觅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要注意哦!不管学什么!禅宗也好、密宗也好,管你天宗、地宗,随便你哪一宗,都是“阳焰如何更觅鱼”。你以缘虑之心去修,以为这个是“一心”,那是笑话。对佛法基本都没有认识清楚!      一般学佛的人注意哦!一切唯心不是这个,这个是意识缘虑之心。大家都以为缘虑之心,是可以做功夫的东西,例如佛法的调心,道家的炼心,儒家的养心,都还是缘虑心,像密宗修观念咒子,或者参话头、做功夫,甚至练气功,都只能称为调心,都是以缘虑心起修,不是究竟。你要求的,应是后面那个本体的心。
       所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事实上不是指这个缘虑心,首先要明白,要搞清楚,不然错误大的很;尤其现在国内外讲禅宗的,我们只好根据白居易的诗称它阳焰宗阳焰如何更觅鱼”呀!再不然叫它“空花宗”,“空花那得兼求果”!不可能的呀!
                     做人要老实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二祖当时同我们一样,达摩祖师问他:你找我干什么?神光说:此心不能安啊!但是先前,二祖没有剁膀子以前,不是讲这个话;他说的是:师父您从西边印度来,有无上甘露的法门。换句话,像我们有些年轻人,比如我年轻时候,找师父也是这样,看到就跪,跪下来:师父呀!听说你有大法、大道,您一定要传给我,你叫我怎么样都可以!那句话,嘴巴骗死人不要钱,好甜哦!反正我要求道嘛!缘虑心!
     所以二祖去见达摩祖师,也同我们年轻人一样,那个嘴巴真会侍候人!您有无上甘露法门”,反正好听的名字都给它堆上去。碰到达摩祖师不受骗的,被祖师骂一顿,当然自己心里有数,那些都是空话,捧了空花要来求道。剁了膀子以后,这一句话大概是又冷又饿又痛,痛出来的。达摩祖师说:你干什么?你为什么这样?二祖说:此心不安!求师父给我安心!”口也!这老实话来了。
      但注意哦!他学问已那么好,至少在求学方面比我们在座的人好,打坐修道的功夫也比我们只有好没有差,一切胜过我们,而他说心不安。最后又冷又痛又饿,剁了膀子,当然此心不安,恐怕手还在发抖,不过下雪天没有关系,且马上停止了。他问这个心怎么安,这句话问的倒实在。达摩祖师经他一问,当然我们看书没有味道,文字记载不够写实,当时没有录影,他那个眼睛一瞪:“还没有安心,拿心来,我给你安!尤其那外国人讲话胡子一翘、眼一瞪,蛮哧死人的。
       二祖被达摩祖师问呆了。我的心,在哪里?找不到!怎么拿心给你!心到底在哪里?毕竟找不到!要知道,在那种情况之下,二祖的缘虑心没有了,更没有第二心思去造一个假话来了,他已经被整得差不多了,仅剩半条命,才有最后一句实实在在的话: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那好了,我已经给你安好了。”这一下才开悟。
      达摩祖师的教育方法好厉害,但是也很客气啦!假使是我就坏了,“那你怎么会讲话!”对不对!说我心找不到,却晓得答复我找不到,这不是心在讲吗?可见还有一个心。但达摩祖师的教育方法不走这个路线。这样一逼,会把人整神经的,不可以这样!所以赶紧告诉他:你在这个地方,我已经给你安心啦!无可安处嘛!不需要安处,有一个固定安处,就已经不是了。
     就如《易经》上的话:“神无方而易无体我们一般人总喜欢捉住一个方位,捉住一个东西,定在那里,以为是安心。那错了!那都是缘虑心,不是真的。
     这是一段中国禅宗开始的公案。再看原文,永明寿禅师提出来说:“初祖西来,唯传一心之法二祖答复他的话:“求缘虑不安之心不得找不到。因此可以了解,即知唯一真心,圆成周遍我们现在用的心,无以名之,为了分辨它,把它叫做假心。我们那个本自具有的本体之心叫做真心。因此你就晓得,天下唯我独尊的唯一不二的真心,圆成周遍,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处处现成。但是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你只要当下“言思道断,但不是嘴巴不讲话;嘴巴不讲,心里头却还在讲哪!
                      无言之教
     所以,我非常感谢一位朋友。当年我到峨嵋山,想要闭关。就写了封信给这位朋友说,我三年闭关,禁语不说话。这位朋友回了信,他也是学佛的,他说禁语就不必了,你把嘴巴禁得掉不说话,你禁得掉你的心声吗?我看了信,突然一震!对!心声。一个人自己里头常两个人在对话,不只对话,有时候还吵架,而且有三个、四个吵得很厉害。庄子称之为心病。我们心里头有干戈在作战,就像现在的新名词“心战”,心里头自有干戈。 (编案:现代心理学类皆假设有一统合之人格存在,但弗洛伊德却将人格从发生学上分成原我、超我、自我,又从实存上划分为意识及潜意识。雍格又将后者划分为个人及集体潜意识。至于乌斯宾斯基,又分为知、情、意的我,详见其所著:《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真是热闹得很。)
      所以“言思道断”,光是表面上的不讲话不行;”呢?那又是另一个问题来了。因此,接着卷43开始唯识的道理。思”与“想”原是两个不同的作用;现在人却把它们连起来称作思想。想”是粗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脑子里在想,感觉到的这个是想。这“想”变化的很快,虽然无常,却可以看得很清楚;”就不容易找到了。在座诸位,有很多用功修道学佛的;学净土的也有、参禅的也有、学密宗的也有,乃至修道家的也有。据我所知,各路的神仙济济。但是不管你禅定做得怎么样好,你那个思的境界没有断。那时你好象不在想,你觉得非常静,非常沉,什么都不知道,或者偶然有一点影像,这都是思的境界。所以非要把法相唯识学研究得透澈,然后才能讲唯心的道理。
      所以“言思道断,思不是想,想容易断。譬如说,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早上刚睡醒了,眼睛还没有张开,迷迷糊糊的还在睡,那个若有焉、若无焉的境界,是思的境界,不是想的境界。
      还有,我们晚上将睡着未睡着之际,还有点迷迷糊糊,有点影子,都说不知道吗?还有一点知道,真知道吗?不知道。那也是思的境界。往往有许多人把这个当成是正路,当成是心宁静的标的,这是绝对的错误,千万要注意!要“言思道断”才能够了解到真心的境界,才能得到达摩祖师的印可。
     遂得祖印大行”,二祖了解了真正佛法的心印。祖印”也就是佛法的心印。中国禅宗所谓的大乘开始了。迄至今日这个“今日”是指永明寿禅师(904-975)写《宗镜录》的时候。他是五代末年,宋朝初年的人。
      云何著于言说,违背自宗?这段文字,永明寿禅师用的是假设的语气。禅宗是言思道断,不立文字的,为什么你还要写这部《宗镜录》,违背你所学的禅宗哪?不过,永明寿禅师后来提倡禅净双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