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3|回复: 0

南师:涵括十部大经论及三百多部显、密思想集中精华之--宗镜录 13 无别对治.别修别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4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轻时学佛,别说三大阿僧祇劫,九大阿僧祇劫我也修不成,世间人那么多!后来明白了,我也同佛一样,世间人下多少地狱我也知道。有人问:知道多少?我说:一地。永远是一地,无数万亿尘沙,地也不过一地。天下万事,始于一,止于一,终于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你只要专修一个法门,就成就了,不要三心两意。为什么我们大家学佛的心理会弄那么多花样呢?都不放心呢?这就看出人性的弱点,又占便宜,又贪多,又患得患失。哎呀!我念佛阿弥陀佛念了,今天没有念观音菩萨,恐怕他见怪哪吧。”等于明天,“哎呀!糟糕!准提菩萨忘记了。哎!不好!准提菩萨怪罪下来怎么办呢?好像自己功德又少了。都在那里找算盘。       一即一切,“任法施为,悉皆具足”。只要一门深入,“恒沙德用,即因即果。很重要,因为它文字太好了,反而被我们迷糊过去了。恒沙同尘沙两个字一样。我们中国大河以黄河为标准,印度以恒河为标准。黄河、恒河里头有多少颗沙?谁知道?我知道!多少颗?一颗。但是一加一加起来,永远也数不清。无数、无量、无边。恒沙形容数目之多。
      恒沙德用,即因即果因即在果中,果也在因中。“以此普门法界,理智诸障自无。”这法门,就是《华严经》所谓“普门法界”。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一品。《普门品》讲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个应身。有感则应,其数有三十二。其实,观世音菩萨岂止三十二应身?三万二、三亿二也做得到,不过他只拿三十二应身来方便说。这个数目哪里来的?这又同中国的《易经》有关系。其实菩萨有恒河沙数个应身,什么道理?“即因即果”,这就是普遍存在的普门法界。真理在什么地方?真理就在你身边,无时不在。
                     密法密不透风
     理智诸障自无”,理上的障碍没有了,怀疑处没有了,智慧上你看明白了,一切障碍没有了。无别对治,你不要想办法来修,那是对治。
      真要对治,问题还真多哪!例如:
     “为什么我打坐就是静不下来?”“你杂念太多了。就用听呼吸法,听呼吸也是一个药方。”“哎呀!听呼吸我不灵光。”“念佛吧!”“念佛,杂念还是多!”“念咒子吧!”“念咒子还是一样!”
       有什么办法?我传你一个密法,密宗的法,那难修了!那坛场讲究得很,桌子要怎么布置起来,上面要铺什么颜色的布,每天要怎么供养,什么花、什么水、什么灯……然后穿什么衣服,还要什么样的铃杵,还要献曼达。要设置得美,装得精致,东西还要摆得多。摆好了以后,一天已经忙完了。早上开始修习,在菩萨前面供奉好了,大概要两个多钟头。然后上座,双盘腿打坐修法下来,三个钟头没了,一天只能修一座。修法时,眼睛看着经架上那个法本念经,嘴里念咒子“唵啊吽”,一手摇个铃杵,另一手摇个鼓,两个要配合好,然后嘴里念,头脑里要观想菩萨,观想完后,两个手东西放下,赶快结手印,手印结完,什么东西都忘记了!保证你没妄想。所以密宗的办法太好了,你爱忙的够你忙。然后要发脾气,它有忿怒法;要欢喜的也有,面容还要笑。样样都现场表演,热闹得很。
      当年我很诚心学过密宗,也是这个情形。怎么样赶都来不及,一天忙得很,忙出一身大汗来,最后忙得连洗澡也没有时间。一天想修三堂,一堂法修下来,两、三个钟头。又要吃饭,又要做事,又要每天换供养。那供养要具备三白:白米饭、白糖、白芝麻,还要把它粘拢来,做成馒头,亲手捏好了供起来。供了佛的不能过夜哦!不恭敬!明天又得重新做。哎呀!这个法这一忙下来,真的,立刻可以见到空性。忙空了!累坏了!没得你想的时间了。
      所以大家打坐,为什么有时候感觉到哎呀,老师,打坐好像不行!”都是你太清闲了。所以我教你修密法嘛,等你这个咒子练会了,我又来教你下一个咒子了。有位同学的报告就这样写道老师今天教了新咒子,我一边开车,一边背那咒子,一点妄想都没有。”哪还有妄想,当然没有妄想!一边要注意开车,一边要注意那咒子是什么。等他熟了以后,他一边在开车,咒子也在背,妄想却也在打。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所以注意,为什么不成功?不是方法的问题,理不透,心不定!不到做到止入。
       简单回转到中国儒家孔、孟的“没得用情”,所以我经常在日记上批给你们“没得用”。要切断!上座不想就不想,爱想就想。大丈夫说:“妄想不出来,就不出来!”大丈夫就有这个本事。
      无别对治”这四个字有那么多含义,这就是华严境界。“无别对治”,为什么要修个法来对治自己的心?此心,本来平静,本来空,本来现成,说它有也可以,说它空也可以,很现成嘛!很自然,你偏要修那么多对治。
      别修别断,不见变化,变与不变,无异性相故。“别修别断”,这四个字有两种意义。刚才我讲密宗的修法,大家不要当笑话听,太不恭敬了。真照密宗这方法去修,效果还真快!这是特别的修法,别修就别断。断了其它的烦恼,成就其它的功德。又如修禅,参话头有参话头的效果,修空有修空的成果,别修就别断。一个学佛的人,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要学过,每个方法对治成果不同。等于我们练功夫一样,练手功,这手练惯了以后,手上肌肉就发达,练腿功,腿的肌肉就发达,这叫做“别练别胖”,同“别修别断”一样,这是一个道理。
      第二个道理,可以由这个世界上晓得,“别修别断”,念念生灭中。修了功夫,摆在哪里?一点也不存在;不存在吗?还有作用。所以是“别修别断,不见变化”。因此,明了这个道理,看一切世间就无所谓变化,看我们这个宇宙天地就没有所谓变化。
       我昨天想,看了几千年的历史,好像没有变化过。现代人穿的衣服不同,一切的作为都是同过去一样。所以一念万念,万念一念,都没有变化的。
       我经常喜欢提到,一位禅宗和尚的两首诗。这位和尚很怪,名字永远查不到的。晚唐时,他在湖北、广西一带很有名气。每天疯疯颠颠的,酒也喝,肉也吃,可是很多人信他信得不得了。他讲的话非常灵光,有神通。当时的太守是庞居士的朋友,一听,认为这和尚妖言惑众,去抓他来问。太守问和尚哪里人,和尚始终笑不答。最后,和尚说:“你拿纸、笔来,我写给你看。就写了两首诗: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日日有花红。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这位太守虽然掌握兵权,到底还是很风雅,一看笑了,就客气地再问和尚:你不要跟我开玩笑。你究竟哪里人?和尚就又写了一首诗给他:
家在闽山西又西,其中日日有莺啼。而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始终都不清楚这位和尚是什么人。据说是位大士,菩萨化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8 1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