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1|回复: 1

南师:涵括十部大经论及三百多部显、密思想集中精华之--宗镜录 12 随缘了缘成佛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4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接着是永明寿禅师了不起的文句:“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一切因果的转变,为善为恶,就在你自己一念之间,至于外界的情形、景象,没有固定的,是会变异的。      这个道理就是说,同样一件好吃的东西摆在这里,那个福报好的人、胃口强的人,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生病(尤其是胃病)的时候,吃也吃不下。在酒席上,就可看到很多人的果报。好吃的菜,请他多吃一点,他却不敢吃,怕晚上要吃胃药,这就是果报。真的,果报就是这个道理,不要看这是小地方。同样,好的享受,有能活活瞪着眼晓得好,就是享受不到,所以说:“前尘无定,转变从心”。
      又如未开空器,甘露本无,随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恶之境,皆是自心。永明寿禅师根据佛说阿那律的故事来评论,象阿那律的父母试验他,把空的器皿送给他,结果盒子打开,有东西,但是“未开空器”时,“甘露本无,其中本来就没有好吃的甘露。然而因为他的业力带来这个福报,所以“随福所生,百味具足。”
      象有些人胃口好,一切好吃,不论吃什么都有味道。有些人钱很多,环境很好,但什么都不能吃。我经常说笑话,在座的不要见怪,我们现在已经堕到某一道去了,哪一道?各位自己去研究。有些人就是看得到吃不到,象我现在也落到这一道,“饿思道”不想吃东西,胃口不好。所以就:“善恶之境,皆是自心。”一切皆是唯心所变。故《唯识论》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则无有一法不归宗镜,已上是世间因果。
      永明寿禅师引用《唯识论》作结论说,一切的境转变是唯心,是本体的心,不是你现在思想的心,那个本体心造境形成的环境,是业力所构成。业力当然是你本体心所起用,所以讲“万法唯心”。他把这个道理及佛经全部的精华,形而上、形而下的道理,都收归到《宗镜录》这一本书上面,永明寿禅师在这里又做了他这一本书的广告。以上所讲的,还只讲到世间的因果,以下讲出世间的因果。
                              《宗镜录略讲》第12章 随缘了缘成佛缘
      次论诸佛因果者,如《华严论》云:显佛果有三种不同:一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
      次论诸佛因果者学佛、出世间的因果,据李长者的《华严经合论》所提,修出世道的有三种因果。第一种“亡言绝行”,浅显地说,就是我们修持佛法,打起坐来,没得妄想,平常也没有妄念。“亡言”就是无话可说,不可思议,心念也没有起来。
      所以古代禅师有两句诗: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当然,修行功夫到达了这个境界是相当高了。这也是经论所讲“亡言绝行”的境界。
      一切妄想不起,心性不动,念头不动,就是达到一般所谓真正的空。到了这个境界,只能说达到初步独觉佛的境界。可千万不可小看这初步,我们一般人还真容易做到,因为我们有一个“空”的境界,就已经不是了。
      如果自然达到“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一点功都不要用了,几乎类似道家的“无为”。当然,这其中是有层次的,真正达到“无修无证”,那是完全成就了,是成佛的境界。
       假使真做到了“亡言绝行”,只能说是明白了法身,只悟到了法身。所谓成佛有三身,也就是道的体、相、用三个层面。有趣的是,中国的《易经》八卦,基本上也是三爻推演而成。
       所以“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这个法身到达无作果,不造作了,不需要修持。当然,什么是不造作的情形呢?就是这个境界“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这是第一种,属于小乘的基础。
       二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始成果。第二种不是说光坐在那里把念头空了,绝不是这样的,而是要从行上、事上去磨炼、去修持。所谓“心行”,就是有此心,更重要的是有此行。譬如说,佛法讲慈悲,如果我心里好慈悲,那没有用。心里想只是因地,不是果地,慈悲的事情没有做出来。又譬如说,一个人生疮了,我们学佛的人看了说:“好可怜,好臭哦!”那已经不慈悲。心里还是可怜他,是很慈悲,不过好臭哦!心想走开一点。或者为人治疗敷药时,怕自己传染到。当然防止传染是应该的,并不是说戴个口罩就不慈悲了。
      所以“心行”是很微妙的。比如自己最心爱的儿女生个烂疮会传染,有时当父母的不会顾虑,(但是子女对父母就不一样啦!)心里还是会怕传染,但对自己儿女也就顾不了那么多。所以说“孝子”,应该倒过来说“子孝”,对子女就不同了。要以那一种爱心,对一切的人,这就行了。
      行是多方面的,所谓“行”八万四千,这是个笼统的数。这个数不是这样算的,就是我们人一念间(一呼一吸叫一念),有八万四千差别的烦恼念头。所以我们在修行上八万四千都要做到至善的行,而不是只做一样。
      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始成果”,要积功累德,就必须从行上去积修。修行不是拿一生来计数,而是多生多世的成果,要经历多劫才能功行圆满,这是论“诸佛因果”的第二种,属于中乘。
       三创发心时,十住初位体用随缘所成果。第三种是大乘菩萨的初果,上乘到成佛之路。”就是开初,就是你开始这一秒钟说我要学佛,最初发心的时候。要发心修大乘行,经过五十二个程序。所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等,然后到了十地,已经要无数劫了。这之间要“体用随缘”,明了空的体,起善行的用,随缘而修行。
     有些人非要躲开人世间,找个清净的地方修行不可,那不是随缘行。随缘行,是没有清净的环境,热闹中也可以修。即使是厕所那样的环境也可以打坐,也可当禅堂,但却不要以为打坐就是道。行是到处都可以修,要随缘而行,而且不限于这一生,要多生累劫地精进修行。以上是学佛的因果
      初亡言绝行所明法身无作果者,即涅槃、无行等经。是隐身不现,万事休息。
从最初开始“亡言绝行所明法身无作果”,这是《涅槃》等几部大乘经典大概的宗旨,是就偏重的路线而言,但不是全都这样。
     永明寿禅师用中国文字来说明,即“隐身不现”,包括有两重意义活着时,做隐士,不求名,不求利。譬如现代人特别感兴趣的寒山、拾得这一类,以他们外表所现行履而言,就是小乘果。有些以寒山、拾得相标榜,其实却求名又求利,相距又何止十万八千里!
     还有一到涅槃果位时,不想再到世间来,这是罗汉果。在教理上是做得到的,但却是暂时的。教理上称之为有余依涅槃,古代又叫做有为涅槃。
      什么叫“有余依”呢?依空的境界。以为空的境界,什么都不动念,“万事休息”,这个就是佛法。实际上,以为清净就是空,那么这清净就是习气。爱空、爱清净就是一大习气。如果认为清净不是习气的话,那你错解了佛法。不过佛法并不反对清净,暂时贪恋可以。


发表于 2019-11-14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吃的菜,请他多吃一点,他却不敢吃,怕晚上要吃胃药,这就是果报。
----------简直就是说我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1 0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