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5|回复: 1

宣化上人:功德、功德,功你要立,德你要存。那个德性要是不能存,一阵狂风一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6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想要离苦得乐、了生脱死,先要整顿自己的心性
<span]
     功德、功德,功你要立,德你要存。那个德性要是不能存,一阵狂风一吹,就跑了。

宣化上人开示于1988年11月18日   马来西亚
  我们想要离苦得乐、了生脱死,先要整顿自己的心性。心里没恨心,没有怨心,没有恼人的心,没有怒人的心,没有烦人的心,能把恨、怨、恼、怒、烦都没有了,你就没有一切的脾气了。我们学佛的人,首先要把脾气改了。
  脾气要不改,所谓“千日打柴一火焚”,一攒一天,攒了千天的柴,一根火柴就能把它都烧了,我们做的功德也是这样子。我们人应该要立功,又能存德。立功,是先帮助人来立自己的功;存德,是成就自己而再去利人。所以想要利人,首先要没有烦恼,没有无明。
  这个无明,就是遇事无所明了,遇事就糊涂。因为遇事糊涂,所以行为上也糊涂了;行为上一糊涂,就做了很多不合乎法的事情,譬如杀人、放火、打劫、强抢,这一类的事情就都会发生了。这一类的事情一有,学佛可以说是白学了。
  佛教讲的,第一是“不杀生”,凡是对于众生有不利的地方,都等于是杀生;能利益众生的,就都是放生我们去放那个鱼、小鸟、乌龟,以为是在放生了,其实那都是在外边的。
       真懂得放生的,就是利益旁人。不杀生,这是放生;你对一切众生有利,这也是放生。
  第二、不偷盗。就是一根草,也不随随便便把它糟踏或者浪费了,不是到没有的时候,又向其他人去要。我们要节省物质、爱惜物质,而不偷盗这个物质。其他人的财宝,我们不要无缘无故就把它夺过来,或者抢过来。
  淫,淫就是一种不守伦常的规则行为。你要守伦常的规则,就不会犯这个淫戒。
  妄语戒,妄语就是说不实在的话、不真的话、不合理的话,有一种欺骗的性质在里头,这都叫“妄语”。
  那么酒,更要戒除,因为酒能乱性。你喝酒喝多了,行为就大乱了,什么样不守规矩的事情,不遵守法律的事情都能发生了。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把五戒守持清净,不要在这个地方马虎。
  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虽小,积累就成多了;“泰山不却微尘,积少累成高大”,恶事虽然小,我们也不要做它,恶事做得多了,等恶贯满盈就要受果报了。这主要是讲持五戒。
  另外,还要没有脾气,要有忍耐心。你心里头没有烦恼,没有脾气,那你自己心里这个世界是真正和平了。你心里头这个世界和平,你身上也就不会好争斗,也和平了;你身不和人争斗,就没有战争,你家也和平了;你家庭里头和睦相处,眷属没有斗争了,那你家庭就和平了;每一个家庭都和平了,都不斗争了,那么这一个国也和平了;这一个国和平了,影响到另外一个国也和平了;另外的一个国再影响另外的国没有战争,没有斗争,另外的国也和平了。
  如此循序渐进,一步步的这个世界也就和平了。世界和平了,这虚空里也就和平了,没有污染的戾气存在。虚空和平,那么地球也和平了,没有山崩的灾难,也没有水淹的灾难,也没有蝗虫的灾难。地球上面都和平了,乃至于海里头的鱼鳖虾蟹也都互相不战争了,也不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了,海里头也和平了。
  所以,要和平,先要从我们内心做起。我们内心烦烦恼恼,争争吵吵,多多少少,总是没有和平,那你想要世界和平,是无有是处。人人都想要和平,可是人人的心里不和平,你想要叫世界和平,是舍本逐末的。
  有的人心里头是“和而不平”,外表上你和人家有和,但是内心里总是觉得不满意,这是和而不平。有的是“平而不和”,说我自己就管我自己,我把自己管得不和人斗争,也不发脾气,我做一个自了汉,自己管我自己;我不需要和人有什么来往,不需要和人有什么关系,和人人都合不来,这就叫“平而不和”。
       所以我们既要和,又要平──既和且平,既平且和。总而言之,外边和平,里边也要和平;里边和平,外边也要和平,内外如一。
  这样子,首先要“不争”。所有一切的物质,包括财宝在内,人弃我取,人家不要的,我要;人取我予,人家想要的,我就给他。这是不争,不和任何人争。第二,要不贪,这不贪是不贪意外之财,不饮过量之酒,一切一切都要知足;你能知足就常乐,能忍就自安,知足常乐。人最苦的就是不知足,不知足的人,穷的时候想要有钱,有了钱的时候又想要多,多的时候还想要多,这个贪没有止境的。
  求,凡事都向外边找去,不能回光返照,不能反求诸己,尽向外乞求。为什么?就因为自私。学佛的人不要自私,要大公无私,至正不偏;也不要自利,自利,你利益自己,对人就是一定有害处。要推己及人,你要是能将利益自己的这个思想,去利益其他的人,这就是在立功了;你利益其他的人,自己还不执着是在利益其他的人,这就是存德了。
  功德、功德,功你要立,德你要存。那个德性要是不能存,一阵狂风一吹,就跑了。因为这个,也必须要不打妄语。我们人为什么打妄语?就因为自私自利。如果不自私自利,打妄语对你没有用了。打妄语,你反而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是违背良心的一种行为,所以就不会打妄语了。
  不要“道在迩,而求诸远”,这个道与你很相近的,并没有离开你,可是你“求诸远”,向远的地方去找去。“事在易,而求诸难”,什么事情本来都很容易,但是你一不会做事情,就觉得很困难了。你要能觉得什么事情都容易、不困难,就要不打妄语。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们求佛法的人,要在每一天日用生活上用功夫,不要跑到很远去找去,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把身边的事情做得合法了,中规中矩,合乎戒律了,“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就是佛法。
  不要那么好高骛远,今天学密宗,明天又学什么宗,学来学去呀,把光阴都空过了,结果一事无成,什么也没学到。你要是专心致志,在这个日用生活上把它做好了,不发脾气,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也不打妄语,那你这个佛教就明白了。
  《万佛城金刚菩提海》月刊 第532期

发表于 2019-11-6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善哉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06: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