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我们是来这里参禅,而不是来这里混光阴。◎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至八日禅七 今逢一九八二年 十方聚会来参禅 回光返照观自在 万佛城中选圣贤 新年是快乐,我们参禅,应该得到禅悦为食,以参禅作为饮食。真正参禅的人,吃饭或未吃饭?忘了。穿衣服或未穿衣服?忘了。睡觉或未睡觉?忘了。 参到极点处,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有人,和虚空合成一体,到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的境界。既然是这样子,那么,腿痛也不怕痛了,腰酸也不怕酸了,一切一切,都要用忍耐功夫来忍受着。 既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那又有谁在痛呢?尤其是这种痛要过关,痛过去就不知痛。如果过不了关,便总是在痛中。 若过了关,不但不知痛,而且非常自在,非常快乐。 “参禅”这一法门,没有再比它更妙的,能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境界。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古来参禅的人,可以连坐几天,不起于座。 那么,他的腿痛不痛?当然痛啊!可是他能忍受着。能忍人所不能忍的,能受人所不能受的。他有一种勇猛精进的力量,只知向前进,不知向后退,所以才有成就。 参禅要有忍耐心,那是开悟的本钱。好像做生意一样,有了本钱,生意才能发展,才有希望赚大钱。我们参禅,要克服痛关。通过痛关,过了关之后,光明大道就在眼前,直达明心见性的境界。没有过关时,好像“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界;过了关,好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我们参禅,要有“舍不了死,换不了生;舍不了假,换不了真;舍不了苦,得不了乐”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功。 若能把困苦艰难的关打破,然后才能得到另外一种境界。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要专一其心来参禅。各位注意!我们是来这里参禅,而不是来这里混光阴。要拿出真正的志愿来参,拿出真正的忍耐来做。要知道世间的事,没有不劳而获的。没有出力,而想得到成就,哪有这样容易的事?那是痴人妄想,不可能的事。 非得拿出真正的力量来,才能有所成就。新年大家都有新希望,希望今年开悟,希望大家向这个目标迈进,若不到开悟的境界,不停止参禅。 宣化上人:入定不是​睡觉 入定,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
有人问我:“入定和睡觉有什么不同?”简而言之,入定的姿势,仍然端坐,背直如笔,实正不偏,或者呼吸停止,或者脉搏停止,望之,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可以坐一天不动,十天不动,甚至一个月不动。睡觉的姿势,头歪身斜而不自主,气出气入,呼呼有声,甚至鼻息如雷。不同之处,就在这个地方。 参禅的过程,好像读书一样,由小学进中学,进大学,进研究所,经过这四个阶段,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参禅这个法门,亦复如是,分为四个步骤,也就是四禅的境界。简略述之如下: 初禅名“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众生的关系,得到另外一种快乐。此非凡夫所得的快乐,而是在自性功夫里边。到初禅定中,呼吸停止。外边呼吸停止,内边呼吸活动起来,好像冬眠一样的道理,不再赘言。这时,心清如水,明如镜。照了自性的本体,而知道自己在打坐。 二禅名“定生喜乐地”。在定中,出生一种无比的快乐,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得到这种快乐,不知道饥饿,所以可以多日不食不饮,没有关系。但是不可执着,如一执着,前功尽弃,即入魔境,吾人不可不谨慎。二禅的境界,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脉搏也停止。出定时,又恢复正常。 三禅名为“离喜妙乐地”。就是离开二禅之欢喜,得到妙不可言的快乐,觉得一切都是佛法,一切都是快乐。三禅的境界,在定中呼吸脉搏停止,意念也停止。这时候,不念善、不念恶,不念是、不念非,也就是一念不生。但不要认为了不起,这仅是一个过程而已,离了生死还有十万八千里。 四禅名为“舍念清净地”。在此境界连快乐的念也没有了,已把它舍弃,而到达清净无所作为的境界。也就是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地步。到了四禅,乃是参禅功夫所必经之路,没有什么不得了,不要误认是证果。如果这样想,就和无闻比丘犯同样的错误,而堕地狱。 四禅的境界,还是凡夫的地位。如果精进向前,证到“五不还天”的境界,才是证得圣人的地位。但此位尚未了生死,非得超出三界,才能了生脱死。这一点要弄清楚,不可混为一谈。 宣化上人:修道目的​为成佛 修道要有正知正见,不可颠倒是非,黑白要分清楚。 为什么要修道? 为成佛。 怎样能成佛? 初步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进一步“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再进一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以,在未成佛之前,要选择光明平坦的大道去行,不可以贪图方便,去走崎岖小路,那会迷失方向。谨之!慎之! 真正的修行人,依法修持,不怕苦、不怕难,勇猛前进,直达佛果。所谓:“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用功用到极点,自然成就佛位。不可标异现奇,不可自夸其德,有这种思想的人,永远不会成佛。 开五眼的境界,能见十方诸佛,在那里怎样用功修行,怎样成佛果;能见十方诸菩萨,在那里怎样用功修行,怎样成菩萨果;能见十方诸阿罗汉,在那里怎样用功修行,怎样成阿罗汉果。这些境界,皆一目了然。开五眼的人,一念之间,能将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通达明了,照了诸法实相。 在“三皈依文”说:“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如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时候,无所不通、无所不明、无所不知、无所不见,这才是大彻大悟。不可因小失大,为贪图小境界,而把本有的大圆镜智遮住了,那就不能深入经藏,不能智慧如海。开大智慧的人,绝对不贪小境界。凡是贪小境界的人,乃是不认识真假,把黄金当黄铜,或把黄铜当黄金,甚至于不要钻石而要玻璃。 为什么?因为没有辨别真假的能力。修道要有正知正见,不可颠倒是非,黑白要分清楚。不可鱼目混珠,不可滥竽充数。否则,就是邪知邪见,永不成佛。 什么是正知正见?浅言之,没有三毒心,身心就会清净,智慧就会现前,能照破无明的黑暗,能灭除烦恼的热病。到这种境界,便证得果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