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87|回复: 0

宣化上人:见性法门,自悟成佛,行者必看《六祖法宝坛经》 第七卷 7.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法华经譬喻品上所说的白牛车,是众宝庄严的宝车。该牛车行甚速,舒适平稳,人不知自己已经坐在白牛车上,反向外寻找羊鹿牛三车,这就是世人的不智!经文已明明白白向你说了,只有一佛乘——大白牛车,更没有其他的乘。或者说二乘——声闻、缘觉,或者说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或者无数的乘——这是方便法,种种的因缘、譬喻和言词而已。所有佛法都是为这一佛乘说的,你为何不明白这三车是假设的呢?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的缘法,是为以前说。一乘佛乘(大白牛车),才是为现在所说的实法!法华经的道理,是教所有人去除三乘的权教而归於真实,但归於真实之後,这个实法也没有一个名,实法也应不存在了。因此,你应知道所有的佛法,皆属於你本有之家财本地风光,不由外得,随你怎麽用都可以的。你不需要想:这是我父亲给我的财宝;也不需想:我是儿子,应承受父亲的家业。根本不用去想,就是受用即可,这就叫持法华经。能如此,就是从第一大劫至最後一个大劫,手不释卷,从早到晚,没有一刻不是在诵法华经。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  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  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  初中後善扬 谁知火宅内  元是法中王
  师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法达蒙六祖大师启迪之後,非常欢喜踊跃,即用偈语称赞说:我念妙法莲华经已三千部,而曹溪一句话也没有讲。我还未明了出世的宗旨,怎能休歇多生多劫的狂心野性呢?羊车鹿车牛车这都是权法,初善中善後善都是称扬法的一种方法。初善即是最初所讲的小乘法,中善即是讲中乘,後善即是讲大乘——即喻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谁也没想到,谁都不知道,在这三界火宅内,就可修行成佛作大法王!
  六祖大师知法达已经明白了,就说:「你从今後才配称为念法华经的和尚,以前你根本不会念。」法达从此就领悟六祖大师玄妙的宗旨,现他虽明白法华经,但仍不停止诵法华经。而不是说:「我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我已经明白就算了。他还是照样诵经。往往有些人对这个地方不清楚,说念而无念,无念而念,那你是否可吃而不吃,不吃而吃呢?也不可在偷东西时说:偷而未偷,未偷而偷。也不可在杀生时说:杀而未杀,未杀而杀。所谓明白了就是不执著,而非空谈口头禅。若已达到程度就能念经而不执著念经,不能像法达以前认为念法华经三千部,功德大到高过一切,故不向人叩头。他见六祖时头不至地,已算是最恭敬的表现了。若是对普通人,不要说叩头,连问讯他都不打的,他就是这麽贡高我慢。这就像有钱人见到穷人睬都不睬,他不向下看只往上看,目空一切。法达见到六祖,知他是传五祖衣钵,故不得不叩一个头,但心里一定想:「我念这麽多部法华经总比你这祖师还高还大。」他只是勉强地叩头,而六祖一看就知他贡高心在作怪。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曰说菩提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他看楞伽经一千多遍,还不能领会三身四智,於是来礼请大师,恳求解释真义。大师开示说: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这清净法身就是你的本性,圆满报身就是你的智慧,千百亿化身就是你的本行。如果离开本性而说三身,这就是有身而没有智慧。你若悟得三身没有自性,就能拥有四智菩提。现听我偈言:
当你了解三身是自性本具,你就明白四智。它并没有离开听和视的缘,而能直超佛法界,但你必须拿出信心来听,那就不会再迷惑而像一般世俗人终日「菩提!菩提!菩提!」而不实际去了解实行菩提不要尽学口头禅,而要真正明白三身那才对的。
  六祖大师又说:你既了解三身,就应同时明白四智。若你尝试离开三身而解释四智,纵使你明白四智的名相,也得不到真实的体用,就算有了智慧也就等於没有智慧一样,徒劳无益。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於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佛有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什麽叫大圆镜智呢?它是由识所转的,所谓转识成智。你不会用时就是识,当你返本还原即转第八识而成大圆镜智,故其本性清净没有染污,故说「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是由第七识所转的。在你未明白之时就叫第七识,一开悟後就叫平等性智。第七识又叫末那耶识,又叫传送识,它由第七识传给第八识,故叫传送识。而第八识又叫含藏识,梵语叫阿赖耶识,所作善恶的种子,都藏在第八识里,故种善因就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所以叫八识田。此识好像一块田,你种什麽它就生什麽。「平等性智心无病」,平等即诸佛和众生的心是平等的,无病就是没有障碍、嫉妒、贪瞋痴。你若能没有障碍、嫉妒、贪瞋痴就能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就是第六意识所转的,第六意识它什麽都分别,分别善恶是非男女,所以它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实嘹上已变成意识。若转识成智,成妙观察智——它见一切境界不用分别就能知遣。妙观察和分别心是不同的,所以证果阿罗汉要作意观察,作意就是从静里观察,而能知道八万大劫内的事,就是用这妙观察智而能知道,但他若不作意观察,还是用意识,即一般人所具有的。
  「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所作智,是由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所成的,就好像一个圆镜一样。
  「五八六七果因转」五就是前五识,八就是第八识,五八就在果上转大圆镜智和成所作智,六七就在因中先转,即第六识、第七识。
  「但用名言无实性」,虽然说是在因上转,果上转,实际是没有什麽实性的,只不过是一些名词而已。
「若於转处不留情」,假设你在转的地方不停止,不用凡夫的心情来测度这种情形。
       「繁兴永处那伽定」「繁」当多字讲,「兴」当兴起讲,即很多时候都在那伽定中——那伽定就是龙的定。龙为何能大能小?就是由定中化出的变化,所以龙叫神龙,因牠能变化无穷就像序言所说六祖大师用钵来降伏龙,相信此龙有很大的脾气和无明。牠想:你说我不敢到你钵里?我就要试试看,於是就跳到钵里,但跳进去後没有法子跳出来了。该龙听六祖大师说法後,就往生去了。虽此龙常在定中,但未破无明,所以还会发脾气,要显显神通。若牠有定力,即使听六祖说你不能化小身之语,也不会被动摇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2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