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61|回复: 3

宣化上人:见性法门,自悟成佛,行者必看《六祖法宝坛经》 第二~三卷(3.5~4.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韦刺史又问:「在家人怎样修行呢?我愿和尚您教授我。」
  大师说:「我现与你们大家说一无相颂,你们就照这方法去修行,那就和我常常住在一起没有分别。假如你不照这偈颂去修行,即使出家剃去须发,那於道又有什麽益处呢?故说:道是行的,不行何用道?德是做的,不做那有德?必须要依照方法去修行,才会得到益处。」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 行宜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本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心平何劳持戒」平就是没有贪瞋痴。为何你要持戒,就因有贪瞋痴三毒。若能守持戒律,就不被三毒所害。若心平了,就是心里没有波浪,没有波浪就是没有无明。没有无明,那又何必辛辛苦苦持戒律呢?
  「行直何用修禅」行为能公平正直,这就是禅,禅也就是叫你除去一切毛病习气。所以有的人说心平何劳持戒,我就不持戒了,但你心到底有没有平呢?他不管心有没有平,就先要不持戒,你要心平了才可不持戒,若心没平怎可不持戒呢?如果骗人说我心平了,但做起事来最不公道,又自私又自利又小气又嫉妒障碍,这种人心怎会平呢?
  「恩则孝养父母」谈到报恩就要孝养父母,因父母生育之恩如山高海深,所以要尽孝道来供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如父母爱子女,这就是慈悲怜悯,这就属於义。
  「让则尊卑和睦」互相谦让则尊卑和睦,把尊卑都看得很平等,和和睦睦,则没有争执纠纷发生。
  「忍则众恶无喧」忍就是不要在背後说人的坏话或人的私处,不要专门去破坏人,嫉妒障碍人,乱造谣言破坏人的清修和名誉人应隐恶扬善,不应隐善扬恶,这样则一切和平安宁。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古来中国取火是在木头里钻而取火,钻木取火和淤泥生莲,这是说你不一定要出家,若能将慾心断了,在家也一样是可以有成就的。若有人来劝导你,指出你的错处,这是你的善知识。像你有疾病,所吃的药虽非常苦,但对你的病却是有所助益的。故说「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像做师父的就常挑徒弟的过错:「你不要懒惰!不要贪睡!」这在一般人就说:为何时常管著我呢?尤其是美国人,自由惯了,不愿听人的指挥,总是唯我独尊,说:「不论我好不好,我就不要听人家的,我只要听自己,即使我是个木头不懂事,我也要听我自己的,我要独立。」我知这是美国人的思想,不愿听逆耳的话。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你若能改过,就必生智慧,若不改过这就是愚痴。你若一味护短,有了毛病,总怕人说,且为自己作辩护律师,即使别人指出你的毛病了,还不承认,这种徒弟我见得太多了,他以为可以来骗我呢?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日常所行所做要常饶益众生,要对人有所助益,不要尽对自己有好处。要知成佛不是说我布施多少万块钱,买个佛来做,这要你自己修行才可。而菩提觉性、觉道,是向内心去找,你怎可向外去找玄妙呢?你若听我的话依教修行,那天堂就在眼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六祖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切记切记,总要依偈来修行,各人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能明心见性,才能直成佛道。这个法是谁也不能替代谁,谁也不能等著谁。你要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你要自己去用功,大家现各回家自己用功去、修行去、自净其心去。我现回曹溪南华寺。你们大家若有什麽疑问,可以快来询问。」
这时韦刺史官僚、善男信女,个个都开悟,信受奉行。你不要管他们如何开悟,你也要想办法开悟才算。

                      六祖法宝坛经 定慧品第四卷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诤。若诤先後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闇。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定是由戒而生,由定才能发慧,所以戒定慧是三无漏学。能持戒也可得到无漏,能修定也可得到无漏,能发慧也可得到无漏。故想要得定,先要持戒。如何做呢?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六祖大师开示一切众生说:各位善知识,我这个顿教法门,是以定慧为根本为基础的。你们各位既然是善知识,就不要执迷不信,不要执著说定慧是分别二个的。要知定慧是一体,定就是慧,慧就是定,虽有两个名相,但它本体是一个而不是两个。
       怎样讲呢?定是慧的本体,而慧是定的运用。由定能发出智慧来。在智慧现前之时,定就在智慧里包著。在禅定之时慧就在定里。所以若能认识这个道理——l定慧一体,但用途各殊,这就是定慧平等,定慧同体。
  各位修道的人,不要说先要有定才发出智慧,或是先要有智慧才发出定力,而说定慧有所分别。心若存此种见解,就会以为定慧是两个的。若嘴里尽说好话,但内却心存不善,尽是嫉妒人、障碍人,贡高我慢、邪知邪见、贪瞋痴——像这样定慧,只是空谈。
  若内心和口里所说的都是善,内外一样,表里一致,心口如一,这就是定慧均等。要自己明白而自己去修行这不是在口头上讲争论的话,叫旁人知道我有修行,或者自卖广告,叫旁人知我名誉最好。
  若争先後,说一定要先定後慧,或先慧後定,凡是争论这种道理,就是愚痴的凡夫,所谓:「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不能得三昧,就无定,那也就无慧了。
  若胜负之心没有断,就会时存著我执和法执。若我执、法执不断,就不能离开四相。因有个我执,就有个人执,有个人执,就有众生执,有个众生执就会生出寿者执来。不能离开这四种执箸,就生出四相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平何劳持戒」平就是没有贪瞋痴。为何你要持戒,就因有贪瞋痴三毒。若能守持戒律,就不被三毒所害。
           若心平了,就是心里没有波浪,没有波浪就是没有无明。没有无明,那又何必辛辛苦苦持戒律呢?

  「行直何用修禅」行为能公平正直,这就是禅,禅也就是叫你除去一切毛病习气。
           所以有的人说心平何劳持戒,我就不持戒了,但你心到底有没有平呢?他不管心有没有平,就先要不持戒,要心平了才可不持戒,若心没平怎可不持戒呢?如果骗人说我心平了,但做起事来最不公道,又自私又自利又小气又嫉妒障碍,这种人心怎会平呢?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古来中国取火是在木头里钻而取火,钻木取火和淤泥生莲
          这是说你不一定要出家,若能将慾心断了,在家也一样是可以有成就的。若有人来劝导你,指出你的错处,这是你的善知识。
          像你有疾病,所吃的药虽非常苦,但对你的病却是有所助益的。故说「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像做师父的就常挑徒弟的过错:「你不要懒惰!不要贪睡!」这在一般人就说:为何时常管著我呢?尤其是美国人,自由惯了,不愿听人的指挥,总是唯我独尊,说:「不论我好不好,我就不要听人家的,我只要听自己,即使我是个木头不懂事,我也要听我自己的,我要独立。」我知这是美国人的思想,不愿听逆耳的话。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日常所行所做要常饶益众生,要对人有所助益,不要尽对自己有好处。
            要知成佛不是说我布施多少万块钱,买个佛来做,
           这要你自己修行才可。而菩提觉性、觉道,是向内心去找,你怎可向外去找玄妙呢?你若听我的话依教修行,那天堂就在眼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六祖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切记切记,总要依偈来修行,各人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能明心见性,才能直成佛道。
         这个法是谁也不能替代谁,谁也不能等著谁。你要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
        你要自己去用功,大家现各回家自己用功去、修行去、自净其心去。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是由戒而生,由定才能发慧,所以戒定慧是三无漏学。能持戒也可得到无漏,能修定也可得到无漏,能发慧也可得到无漏。
         故想要得定,先要持戒。如何做呢?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六祖大师开示一切众生说:各位善知识,我这个顿教法门,是以定慧为根本为基础的。你们各位既然是善知识,就不要执迷不信,不要执著说定慧是分别二个的。
     要知定慧是一体,定就是慧,慧就是定,虽有两个名相,但它本体是一个而不是两个。
       怎样讲呢?定是慧的本体,而慧是定的运用。由定能发出智慧来。在智慧现前之时,定就在智慧里包著。在禅定之时慧就在定里。所以若能认识这个道理——l定慧一体,但用途各殊,这就是定慧平等,定慧同体。
  各位修道的人,不要说先要有定才发出智慧,或是先要有智慧才发出定力,而说定慧有所分别。心若存此种见解,就会以为定慧是两个的。
        若嘴里尽说好话,但内却心存不善,尽是嫉妒人、障碍人,贡高我慢、邪知邪见、贪瞋痴——像这样定慧,只是空谈。
  若内心和口里所说的都是善,内外一样,表里一致,心口如一,这就是定慧均等。要自己明白而自己去修行
         这不是在口头上讲争论的话,叫旁人知道我有修行,或者自卖广告,叫旁人知我名誉最好。
  若争先後,说一定要先定後慧,或先慧後定,凡是争论这种道理,就是愚痴的凡夫
         所谓:「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不能得三昧,就无定,那也就无慧了。
  若胜负之心没有断,就会时存著我执和法执。若我执、法执不断,就不能离开四相。因有个我执,就有个人执,有个人执,就有众生执,有个众生执就会生出寿者执来。
        不能离开这四种执箸,就生出四相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2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