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25|回复: 7

[其它] 净公上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讲记二十二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讲记二十二集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一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首先我们要把中国的禅宗给诸位做一个简略的介绍,请看字幕。中国的禅宗又叫做心宗,它是从菩提达摩祖师传到我们中国来的。达摩祖师在我们中国名气很大,他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的祖师,在我们中国,「此土」是讲中国,禅宗他算初祖。禅宗的特性是所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可以说是中国禅宗的宗旨,它的特色。历代相传都称之为禅宗。虽然称禅宗,诸位要晓得,其实它不是五度里面的禅波罗蜜,六度里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中国这个禅宗并不是禅定波罗蜜,它是什么?乃是第六般若波罗蜜,这是大家必须要晓得。从《坛经》六祖大师的开示,我们了解这一宗所修的是般若法门。

  自从释迦牟尼佛所谓拈花微笑,将涅盘妙心付嘱于大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为我们禅宗的第一代,释迦传于迦叶尊者,由迦叶传给阿难,代代相传,到第二十八代传到达摩。达摩到中国来之后,他在中国算是第一代祖师,初祖;达摩传于慧可,这就是中国禅宗第二代的祖师;慧可传于僧璨,这是三祖;僧璨传于道信,道信是四祖;道信大师传给弘忍,忍大师是五祖;弘忍传于惠能,所以惠能大师是中国禅宗第六代祖。也正好符合释迦牟尼佛的预言,就是衣钵传到第六代,在中国传六代,衣从此以后不传了,衣钵不传了,到这为止。从此以后只传法,「法周法界之记」,确实在六祖大师门下开悟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有四十三位之多,这四十三个人各人度化一方,确实有法周法界这种景象显示出来。这能大师为第六代祖。

  「六祖以后又分为五宗」,这就是五个派别,「各立纲要」。这五个派别在我们中国、在日本、韩国、越南都非常的著名,所以称之为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他们各立的宗旨,此地只能够简单的把名词说一说。临济宗建立的是三玄三要,曹洞宗从比喻上说的有五位君臣,沩仰有九十六种圆相,云门则有三句,法眼有所谓六相。「五家门径虽殊」,各人手法不一样,也可以说手段不相同,但是它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剿绝情识」,这都是用比喻上说。换句话说,我们在《金刚经》里面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情识要转变,一定要把它转变为般若智慧,这才能成就。这个地方所谓剿绝情识也就是转识成智,所谓是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这个剿绝意思是这个。「彻证心源」,彻是彻底证得真心本体,也就是我们讲的真如本性,这是彻证真如本性。「则无有异也」,换句话说,手段尽管不同,功夫、目的是相同的,是没有两样的。

  不但禅家这个五家门庭设施不一样,那我们从这里也就能够联想到,中国大乘佛法的八个宗派,大乘八宗、小乘二宗,我们称之为十宗,乃至于我们讲到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说的手段。换句话说,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手段,其目的都是明心见性,其功夫也都是转识成智,这一点希望诸位要了解。所以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在《楞严》、《圆觉》、《华严》里面去看,哪一个法门不是第一?从来没有看到说某一个法门排列在第二,没有这桩事情。为什么说门门都第一?因为门门皆是剿绝情识,彻证心源,所以门门都是第一。因此我们在法门的选择就不必要用他人的标准。要晓得,一个法门,如果能够适合自己的根性、适合自己的修学环境、适合自己的程度,那我们使用这个法门就会感觉得特别的方便,没有带一丝毫勉强,入道那就容易得多了。

  我们看看自古以来,修学总像有难易的差别,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我们也必须要把它搞清楚。所以说诸祖言下大悟,这是讲好像他们修学容易,几句话之下他就大彻大悟了。这些都是叫大心凡夫之榜样,他来给我们做样子的,大心凡夫就是菩萨根性的人。那我们要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菩萨根性?这个话不要去请教别人,问问自己心量大不大?如果我们不起心、不动念则已,起心动念都是为一切众生,绝没有为自己名闻利养来着想,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做破迷开悟的增上缘,这样的人就是大心凡夫,这样的人就叫做菩萨种性。历代祖师所示现的这个样子,我们就可以依照这个榜样来修学。心量小的人要吃亏了,为什么?我们在历史上也看到,所谓尽毕生的智慧能力穷参力究,经年累月,甚至于不顾生命,这样才能够开悟、彻悟,这算是根机比较上要小一些。这特别是从宋元以后,我们在禅宗里面所看到的现象,这个现象非常的普遍。虽然说是根性差一点,但是人家还是悟入了,他根器小,他还是悟入了,诸位要注意这个。

  由此可知,顿教大乘不是不能修、不是不能成就,而成就与否那在个人,这个地方说得很明白。「此宗虽不立阶级」,这是讲禅宗确实没有阶级,「的是顿门,然浅深属人」,有人证得深,有人证得浅,与法没有关系,法是讲的理论方法。换句话说,应用这个理论与方法,那真是各人巧妙不同,所以成就就不一样。或者有人提出疑问,禅宗一直超入,与佛祖同一鼻孔出气,无生死可断,无涅盘可证,哪有什么深浅差别?这句话把这个疑问给我们解答了。所以它确实是属于顿教法门。一般讲,由于每个人宿根不相同,所以证入就有浅深的差别了。这个话听起来好像也满有道理的,其实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勉励同修们,如果我们宿根是定性的,是一成不能改变的,那么诸位想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几时才能成就?所以这个说法虽然好像有点道理,其实是不尽然的。

  我觉得一个人在这一生修学当中,证入浅深,开悟与否,实在是决定在他的信心。他必须要信如来之诚言,佛的话句句真实没有虚妄,佛不会欺骗我们的;要相信佛所说的法,理论、方法、境界都是正确的,没有错误的;更要相信指导我们自己修学的老师。这个话归结起来说就是信三宝,佛是佛宝,法是法宝,指导我们的老师是僧宝。所以佛法的修学,所谓宿世善根深厚与否,就在是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仰三宝而没有怀疑,这叫做善根。除此之外,还要具足一个条件,那就是精进。果然能够深信三宝,又精进而不懈怠,这一生必定悟入。这个悟入的早晚、悟入的浅深,与你的信心、与你的精进、与你的心量成正比例。诸位果然能够相信我这几句话,那你就是善根深厚的大心凡夫,你就是乘愿再来人。不可以妄自菲薄,必须要依照这个理论方法精进不懈怠的去修学。这是我个人三十多年修学的一点心得,也是经验的看法,我相信对大家是有一点帮助的。再看古人修学,确实可以说真参实悟,到今日之下修学就没有古人那样的精纯。

  可是其它宗,这个他宗特别是讲教下的,像天台依《法华经》建立的教义,建立的修行理论方法与境界;贤首宗依《华严经》而建立的;法相宗有六经十一论做依据,建立它的教学理论方法境界。所以「规矩准绳,不容假借」,换句话说,不容易离开轨道,它本身有一个轨道,循着这个轨道去走一定能够到达目的地。本宗它的情形比较上特殊了,「绝迹空行,莫可捉摸」,特别是讲顿教法门。前面跟诸位说过,它的宗旨是建立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古人说「绝迹空行」,迹是讲迹相,本宗的宗旨就是离相,正如同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是我们要明了的。于是到了晚近,一些聪明人怕学教,教的经论太多了,浩如烟海,怕麻烦。好,怕麻烦来参禅,学他的模样,学外表,装模作样。这是聪明的人学它的语录、学它的言语,所谓是口头禅;笨一点的人就学它的模样,装模作样,这是宗门的病态,我们也要晓得。「黠者」,是聪明人,「窃言句而转换之」,口头禅一类的;粗鲁的人装模作样,「仿其规模」,勉强的来效法。这两种都脱离了原理原则,都是盲修瞎练,不会有成就的。真正发大心修菩萨道普度众生的再来菩萨,我在此地殷切的期望,将来有一天能够将宗门的风气再振兴、再光大,普遍的弘扬,利益一切众生。禅宗简单就介绍到此地。

  讲经,依照规矩总得先介绍经题,或者是先谈经中的玄义,我们今天把这些都省略掉了,可是经题一定要给诸位说明的。本经的经题是《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而我们所采用的本子是选择《普慧大藏经》所编印的曹溪原本。这个本子是相当珍贵的版本,我们依照这个版本来研究。这个本子流通不太广泛,所以有许多的佛门同修都未曾见到过这个版本。我们有这样殊胜的因缘看到这么好的经本,在华藏图书馆成立的时候,我们特别将这个本子在此地翻印流通,供养大众,初版很快的就赠送完了。同时在图书馆,我们也很详细的讲过一遍,一共费了一百多个小时,总共是讲了九十四次,每一次是一个半小时,将这部经讲圆满,这也是很难得的机缘。录像我们受时间的限制,当然不能够像那样详细的跟诸位介绍,但是经中的要义、精华是一定不会缺少的。

  我们现在看经题。「六祖」这个「六」是第六代,前面说过,这在中国算起,从达摩祖师是初祖,六传到惠能大师,我们称之为六祖。现在我们先要问,「祖」,他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够称祖?宗门里头的解释,就是禅宗解释,「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为祖」。实在讲「祖」这一字,在我们中国实在是很普遍,佛门里面每个宗派,凡是创立宗派的人都称祖师。像华严宗,也就是贤首宗,杜顺和尚建立的,所以他是华严宗的初祖。杜顺传给云华,云华传贤首,贤首实在是华严宗的第三代祖师,而我们称之为贤首宗,是对他特别尊敬,因为华严教义的确在贤首大师的会下才真正建立。贤首传于清凉,清凉传于宗密。这是讲的华严宗的历代祖师,其它各宗莫不如是。

  佛法里面祖师的承传,唯一例外的就是净土宗。净土宗祖师的来源,他不是代代相传的,而是什么?是大家公认的,好像是一种推选,推举出来的,大家公认的,不是一代一代相传的。譬如我们称近代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师,他可不是上面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是所谓一般人公认的。他在这个时代对于净土宗,无论在个人的修学、在弘扬宣传上,足够当得起一代祖师的称呼,这是唯一不相同的。佛教之外,像道家、儒家也称祖师的。不过在儒家多半称为宗师,而俗称之为祖师。这是称祖师这个定义,它是非常的广泛。可是在佛门里面,刚才我们引用这句话,是达摩祖师说的,这就是禅宗称祖师的标准。也可以引申用于中国的大乘各个宗派,真正称祖师一定要具备这个条件。明佛心宗是大彻大悟,而行解相应这是契入,我们所讲的有修有证。不仅是大彻大悟,而且是有修有证,才当得起祖师的称呼。

  其次再讲「大师」,大师的确不是普通人随便可以称的。到后世,佛门里面有所谓尊敬的称呼,对于某一些有道德、有声望的出家人,我们称他作大师,这是对他一种敬称,实际上是不可以的。因为大师是如来的称号,是佛的十号之一,凡夫称大师未免过分了。大师,「天人之师,佛十号之一」,一般人怎么能当得起?菩萨称大士,不称大师。中国人习惯都晓得,观世音大士,观音大士,不称观音大师。观音是等觉菩萨都不敢称大师,一个凡夫人称大师,那他见了观世音菩萨怎么办,他自己好不好意思?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这一个称号不是随便称的。还有一个意思是,「大师者,群生之楷范也」,楷模、模范。我们想想我们能不能?这个群生是六道众生,人道之外有天道,天有二十八层天,你能不能做他的模范,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为群生之表率?所以这是我们要晓得的。这个地方我们称六祖为大师,这过不过分?给诸位说,不过分。为什么?根据这个定义,六祖可以称大师。

  此地我们必须要多说几句。因为成佛,你看经论里面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我们一般讲成佛,在圆教里面说,初住以上的菩萨就可以称佛。在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里面给我们所讲的,佛有四十一位,那就是从圆教初住到等觉,叫分证佛,可以称大师。禅宗里面大彻大悟当然是分证佛位,所以可以称大师。在净土宗里面,凡是证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也是分证位了,跟禅宗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一样的地位。所以证得事一心不乱,可以称菩萨,不能称大师,证到理一心不乱则可以称为大师。但是在中国,习惯上这些净土宗的祖师都称大师,这是一种习惯的称呼。可是我们要晓得,真正的标准是要明心见性,是要证得理一心不乱。这是讲到大师两个字。

  下面我们再看「法宝」,简单的说,「至理可尊,名曰法宝」。理到了极处了,再没有比这个高的了,为九法界一切众生为尊的,可尊可贵,这个才称之为法宝。不但是天人尊重,连等觉菩萨也同样的尊重它,尊重这个理论、方法,这种理论与方法这就称之为法宝。第四讲「坛」。坛,原本是一个坛场,所以坛在古时候是筑土为坛;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土台,把土垫高,垫成一个台阶,但这个台上并没有什么建筑物,把它垫高就是了,所以称之为坛。这个是讲的处所。在此地是引申为「菩提道场」的意思,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觉,菩提道场就是大觉彻悟的道场。

  「经」这个字是通题,与前面七个字,「六祖大师法宝坛」,这七个字那是别题,专门这部经上才用得上的。「经」这一字是通题,通于一切经,凡是佛所说的都叫它做经。本经并不是佛说,严格的来讲是六祖大师的语录,我们讲禅宗语录,它是语录的一种。而后世人尊之称经,也有它的道理,因为它是中国禅宗最高的指导原则。前面我们讲,在中国禅宗六祖之后,分成五个大的派别,五个大的派别都以六祖大师的语录为修学的依据。虽然他们的手法不一样,所依据的原理原则是相同的。因此称六祖大师的语录尊之为经典也不为过,这是属于尊称。在中国世间法里面,像儒家有十三经之称,有五经、六经、九经、十三经之称。道教里面,有将《老子》称之为《道德经》,《庄子》称之为《南华经》,像这一类的也非常之多。所以六祖大师的语录称之为经当然不足为怪,也是正常的现象。

  这个字要是在梵语里面称之为修多罗,里面的含义很多,通常则以「贯、摄、常、法」这四个字来解释。因为这四个字的意思,的确可以诠释一切经的通题。这四个字我们简单的写在此地给诸位做一个参考。所谓「贯」,「贯穿所应说义」,这个义就是义理,就是它应该所说的这些道理。讲解的时候用言语贯穿,就是把它说得很清楚,有条理、有层次、有程序,所谓是有条不紊,在文字上就是有章法结构,将这个理论方法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让我们一听就能够明了,这是贯的意思。所谓「摄」,是说它的作用,它能够「摄持所化众生」;换句话说,众生听了这个道理之后,明白这个方法之后,能够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以这种理论方法来印证自己所修行的境界,这就是摄的意思。

  所谓「常」,我们世间一般讲真理,真理怎么样?不变的,就是「三世不易」,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永远不会改变的,它这个理论方法境界超越时间,这叫常。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这是不可思议的,这才是真正可尊可贵。「法」,特别指方法,这一种方法、这一种轨则是「十界同遵」。这个十界也可以讲为十方,如果讲十法界也能够讲得通。十法界也许诸位怀疑,十法界有佛法界,佛还要遵?佛要遵,正所谓是佛佛道同,所以是十界同遵。可见得这个法不是一个普通的方法,这个法就是经典。这是通题里面所含的四个意思。

  再说本经称之为《法宝坛经》,这四个字是六祖大师自己立的题,并不是后人将这些语录集结起来,给它题的这个名称,而是六祖大师在世的时候,自己将他这个语录称之为《法宝坛经》,这在《坛经》里面将来我们会读到。六祖大师二十四岁传衣,就是接受五祖的衣钵,这个时候他并没有出家,将来在经文里面我们可以能看到他这一段的历史叙述,他是三十九岁才出家。传衣之后一直就是避难,在猎人队里面十五年。这里头用意非常之深,我们在经文里头都给诸位提出来讨论。一直到三十九岁机缘成熟了,示现出家相,以后一直在曹溪说法三十七年。这部《坛经》就是他老人家三十七年所说的精义、所讲的义趣,由他的学生弟子们节录下来,分门别类编缉成为这部经典。「《坛经》开顿教法门」,这是在中国禅宗里头有顿、渐两大派,渐教是由神秀大师做代表,顿教则是由六祖为代表。而六祖的指导原则就是这部《坛经》,所以是后来「五宗所自出」,像临济、曹洞,这个五家都是从《坛经》里面开出来的。故祖之心髓也,这是佛祖,是诸佛祖师之心髓,因此我们要特别的重视它,决定不能够疏忽。

  在讲到经文之前,我们必须要先将这部经的大意给诸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使大家在没有听讲经之前,先对于本经的内容有一个概略的认识,这也能够提起听经研修的兴趣,在讲席来说也是不可少的一个科目。下面我们就跟诸位简介内容。本经的内容可以从品目当中来看。本经一共分为十章,这十章与一般流通本里面品目不太相同。刚才说过,祖师二十四岁接受五祖的衣钵,三十九岁出家受戒,说法利生三十七年,学生们记录下来。《坛经》经文本身有明文记载,六祖圆寂之前,指示学生法海等说,「我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这些语录在当时就已经抄录流通了,流通的这些语录应当给它题一个名称,就叫做《法宝坛经》,你们大家要守护,要把它代代流传出去,利益大众。所以我们晓得这个经题确实是六祖大师自己所建立的。曹溪原本章目几乎与正统本完全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统本分全经为九章,曹溪本多了一章,就是多了最后这个付嘱流通第十,多了这么一章。

  这个品目我们写在此地。这个「内容简介」,「本经共分十章,目次如下。悟法传衣第一,释功德净土第二」,释是解释,「定慧一体第三,教授坐禅第四,传香忏悔第五,参请机缘第六,南顿北渐第七,唐朝征诏第八,法门对示第九,付嘱流通第十」。我们现在按照这个顺序,将内容简单介绍给诸位。先说第一「悟法传衣」。悟是开悟,法是什么?我们就本经所讲的,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正因为悟入实相般若,本经在前面跟诸位介绍了,实在它是讲六度里头般若波罗蜜多。在《般若经》里面常说,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由此可知,悟法就是悟入实相般若。正因为悟入实相般若,所以他才具足了祖师的资格了,也就是前面讲的具足了祖的条件了,五祖弘忍大师才将衣钵传授给他,告诉他,你可以做禅宗第六代的祖师了。将来我们在经本里面可以看到,当时五祖会下有一千多人,为什么五祖不把衣钵传给别人?那是别的人没有悟入实相般若,也就是说没有证实相般若,在他会下证实相般若的只有惠能大师一个人,这才将衣钵在没有选择之下传授给他。

  流通本第一品是行由品第一,第二品则是般若品第二,其实一般流通本将这一章经文把它割裂为两品是错误的。我们读曹溪原本才能看到,前后经文确实是一气呵成,因为这一章正是大师最初于大梵寺一天所讲开示完整的记录,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这一次的开示,说明悟入摩诃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说证得实相般若,是他自己亲身来给我们作证。教人「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无上法门,以及六祖大师他自己修学得法的经过。换句话说,我们在这一章里面,就是第一章,在这一章里面,看出他老人家三转珐輪。这里面有做证转,就是自己现身说法,他是怎样修学、怎么样证得的。他既然能够证得,当然我们也能够证得。所以这一章是一次说法最完整的记录,非常珍贵、非常难得。我们读了如见六祖大师的本人,就好像参加了六祖大师这一次的讲席。

  在这一章的末后有无相颂十五首,这个十五首非常重要,可以说是顿教修学法门的心传,我们应当记取,也就是说它特别重要。对修学人来讲,如果不能够背诵全经,这十五首偈颂一共六十句,每首四句,是一定要背过才好。为什么?《般若经》不是常讲,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文字般若我们要是不记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又怎么能提得起观照的功夫?所以必须要能够记诵,要记住,要能够背得。日常生活当中,或是顺境、或是逆境,自己在迷的时候,一念这个偈子,马上就把境界转过来了,这叫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观照功深,就有力量了;换句话说,就有力量证入实相般若。

  第二章是解释功德净土,这第二章。这一章「释功德净土第二」,这第二章,在一般流通本里面把它改作「疑问品第三」。这一章的内容很重要,尤其是对现在佛门四众同修来说。由于我们社会繁荣,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本省各地大小寺庙林立,而且都建筑得富丽堂皇,好像都在比赛,自己都以为功德很大,盖庙的功德大了,大家都在比赛。我这个寺庙比你盖得庄严、比你盖得大、比你盖得富丽,那么我的功德就比你大了,自以为功德很大。六祖大师在这一章里面给我们开示功德的定义,而且指导我们要舍有为的功德,修自性功德,这个开示实在是稀有。

  如果说建庙有功德,诸位想想,也是本经所引用的,梁武帝在当年他做皇帝执政的时候,以他的权力为佛门里面建了许多的寺庙。所以南朝四百八十寺,任何一座建筑都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比的。梁武帝当年问达摩祖师,我的功德有多大?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梁武帝一生盖了四百八十所大的寺院,都没有功德,你今天盖这个小庙那又有什么功德?诸位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那所作所为的是人天有漏福报,不是功德。功德是什么?功德是定慧。诸位想想看,你建再多的寺庙,与你自己的定、与你自己的慧,的确没有交涉。这是我们对功德福德、有为无为、有漏无漏,六祖大师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破除我们的疑惑,破除我们错误的见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净土的问答,读了《坛经》的人免不了产生疑惑。莲池大师跟我们解释得很明白,六祖所接引的都是上上根人,所以他的教学对象是以上上根人为主。故说上上,一乘大法,直接教人取寂光净土、取实报净土,而舍方便土、同居土,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绝不是破净土法门。所以我们读这一章经,千万不可以错会了祖师的意思。本经从这一章以下,都是门人总集祖师三十七年教学法语,分类攒积而成的,不是一次所说的。第一章是一次所说的,这以后就是三十七年编辑而成的了。

  第三是「定慧一体」,这个排列在第三章。这一章在流通本里面改作「定慧品第四」,文字也有一点出入。这一章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心传根本。经文上有一句话说,「大师示众云」,开示大众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有这么一句经文。一体正是不二法门,此地的题目是定慧一体,这才是真正不二法门,是本性顿教。所以在禅学,禅的修学来说,这一章非常重要。

  下面一章是「教授坐禅第四」,可见得前面这一章是讲理论,后面这一章是讲方法,教我们怎样去坐禅,教授坐禅,前一章是讲理,这是讲方法。理论最高指导原则着重在一体,方法最高的指导原则,所以这两章是理论与方法最重要的,决定不能够轻易的看过。所以这一章是宗门修行方法的总纲领,是最高的指导原则。不但参禅的人要明了、要遵守,就是念佛人也不能例外,也应该记取。为什么?因为它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换句话说,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应当遵守这一个原理原则。念佛人要能够把握了这个原理原则,才能够念到理一心不乱,才能够往生实报庄严土,这就是上上禅。华严要想入一真法界,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得要以这个为修行的总纲领。这都是从最高的指导原理原则上说,定慧一体是原理,教授坐禅是原则、是方法。

  下面这一章,这就是次第了。我们初学,好,我们遵守这最高的指导原理原则,从哪里下手?大师非常慈悲,教我们初学人下手的方法。换句话说,这样我们初学人那才能沾到光,有了入手之处了。这一章流通本里面改作「忏悔品第六」,这一章就是讲见性成佛,这是禅宗。如果要以贤首宗的看法,那就是讲的证入一真法界;要以念佛人来看,这一章就是讲如何念得理一心不乱,与我们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这里面,就是这一章,分为五个大段。第一段里面是传香,传授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以及无相忏悔,灭三世罪,得三业清净;第二段里面教我们发四弘誓愿;第三段是教我们无相三皈;第四段开示一体三身自性佛,目的是要我们悟入;末后是说无相颂,有五首,目的在灭除我们多生多劫所造的罪障,罪障消除就是见性成佛。将来在经文里面,我们在这一章用比喻来给诸位说明,从初发心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修学的层次、方法。如果我们懂得这个层次与方法,确实人人可行、人人可修、人人得悟、人人得证;换句话说,修行成佛,人人都有希望。

  实在说,重要的开示到这一章都讲完了,下面这一章,这是举出那些明心见性的人来给我们做榜样,给我们做示范,就像《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表演一番给我们看。所以《坛经》这一章就是表演,等于《华严经》里面五十三参,等于《楞严经》里面的二十五圆通章,都是示现做榜样给我们看,教我们如何修行证入。这是参请机缘章,顺序排在第六,「参请机缘第六」。在一般流通本,这一章把它改作「机缘品第七」。这一章一共是列举十三位门人,就是六祖大师的学生,举了十三个人,他们请益的机缘来给我们做教学修行的榜样。这些人都是具足修学的示范作用,《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也是如此,凡是大乘了义完整的经典几乎都有这样的经文。像《圆觉经》里面二十五轮的修学法,十二位菩萨,《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章,都是同样的意思。从这些地方我们真正能够看出,佛法的教学,止于至善的教学,慈悲到了极处。

  在这一章里面我们看到祖师教学、点化、说法、利生之大。像法达禅师在《法华经》里面开悟,智通禅师在《楞伽经》开悟,志道、志彻、无尽藏比丘尼,他们在《大涅盘经》中开悟。在这些地方,我们见到六祖大师善巧微妙的指导,使学生在几句话的当中,真是所谓「言下大悟」。这是依教读诵的榜样。像青原的「不落阶级」,南岳的「修证不无,染污不得」,永嘉大师的「一宿觉」,在这些地方我们见到祖师指点其悟入不二、亲证无生的善巧方便,这一些是真修行的典型。我们从这一章里面可以见到古大德,无论是解门或者是行门,无不是以悟入为宗,这点我们应当要注意。

  所以我在讲席当中,常常说我们学佛有两个目标,有的时候我说三个目标。说两个目标,第一个就是近目标,是要开悟;第二个是远目标,是要证果,这是学佛应当要认识的两个目标。说三个目标,第一个是要建立信心,正如同大经大论所说,「信为道元功德母」,第一就是要建立我们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自己与诸佛、与一切众生共一个体性,相信自己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换句话说,相信自己般若本有,无明本无,相信自己这一生依照佛陀的理论与方法来修学,决定可以断烦恼、可以了生死、可以证大菩提涅盘。如果我们把这个信心建立了,这是学佛的本钱具足了,所以这是最初的一个目标。我们讲经说法为什么?就是帮助大家建立这种自信心。后面两个目标那要靠自己努力了,一半是老师的教导,一半要靠自己的努力,你才能够开悟、才能够证果。除这三桩事情,建立信心、开悟、证果,其它的都不是修学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下面这几章可以把它当作佛教史来看了,读史重要的是要长见识,对我们修学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南顿北渐第七」,就是禅宗里头分顿、渐,从这时候分起的,所以可以把它当作禅宗史来看。南宗是以惠能大师为代表,所传的教,宗旨是以顿悟、顿修、顿证,以这个为宗旨;北宗是以神秀大师为代表,他所接引的是大乘人,是渐修、渐悟、渐证。在前面这两首偈子里头,也就是把宗旨确定了。「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北宗的宗旨;南宗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南北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唐朝征诏第八」,这一章祖师现身说法,给修行人建立一个榜样,那就是远离名闻利养。世间人求取名利,功名富贵,情有可原。出家人如果还要交结这些贵官豪富,求名逐利,那就大大的错了,这是障道的因缘。在过去帝王的时代,如果一个人被皇帝召见,诸位想想那是多么的光荣。没有办法蒙帝王召见,也得动动脑筋想想方法,如何疏通疏通叫皇帝知道我,能召见我,封我做个国师,这是一等的荣耀。世间法如是,佛法呢?佛法,你这个起心动念了,你已经迷失了你的本性了,你没有法子超越生死轮回,就大错特错了。祖师在这个地方表演给我们看的,朝廷,皇帝派了使节来宣召,六祖什么态度?不去,不奉召。他不奉召又违抗圣旨,这个罪名又担不起,于是怎么样?假装病,身体不好,道路这么远,实在是没有办法,受不了这个辛苦,说是老弱多病。皇帝晓不晓得?晓得。皇帝多聪明,知道他不愿意奉召,于是皇帝对他更尊敬。

  所以这一章经文能够发人深省,祖师做了一个出家人,出家人就应该远离名闻利养,守出家人的本分,他老人家做一个模范的出家人,做一个样子给我们看。所以这一章史实是他老人家身教,就是现身说法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流通本里头也把这一章改成为叫「护法品」,这护法两个字很有道理。因为六祖大师这个示现就是护法,护自己的清净心,护自己的平等心,护自己的大慈悲心,不染世间名闻利养,所以特别值得我们反省。如果我们今天在这里弘扬佛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要想世间人都知道自己,都来礼请、都来供养,那就坏了。你从此以后就堕落了,必然是愈迷愈深,愈堕愈苦。所以你要是不能够提高警觉,那就害自己了。

  底下两章,「法门对示第九、付嘱流通第十」,在流通本是把这两章合成一章,改作「付嘱流通」,这两章合成一章,其实这是不应该的。因为法门对示这一章是六祖大师教授学生们说法的原则,这样说法才不失本宗宗旨的典范。我们在这一章经文里面,的确会叫我们开悟,觉悟诸佛菩萨说法实在是不寻常,实在是了不起。因为三科对十八界,以十八正除十八邪,三十六对天然佛法。但是大法不可以轻慢心求,必须要至诚感通,因为此经不属于文字,而是佛心祖意,我们要体会到这一层。将来到经文里面我再细细跟诸位来分析、来说明。这一章义趣无穷,明白了以后才可以说有资格读佛经。如果这一章的旨趣不明,换句话说,虽然认识字,没有资格读佛经。正如同大经所说的,「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这个道理就是在这一章里面。付嘱流通记载祖师付嘱传法的事迹,很详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将内容概要简单介绍到此地,下一次我们就讲到本经的经文了。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二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悟法传衣第一】

  请看经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于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这是这一章里面的第一段。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将这一章,既然是在大梵寺一日完整的开示,也是最完整的一次记录,我们把它分成三十三段,这也是便利来介绍这一次开示的大意。请看字幕上,第一段,这三十三段我们是这样子标示的,这是第一段。第一段就是我刚才所念的这一段文,我把它定一个小题目,一个小标题,叫「法会因由」。

  这里面的『时』,亦同一般经典里面所讲的时成就,一般经我们一展开,「如是我闻,一时」,这是时成就。这个「时」是确定的时间,这是六祖大师自广州法性寺到宝林寺这个时候。这是什么时候?这是唐高宗仪凤,仪凤是年号,仪凤二年,公元六百七十七年,六祖四十岁。诸位这个地方要记住,六祖出家是三十九岁出家的,出家就是在法性寺。法性寺这个地方就是印宗法师弘法的道场,他在这里剃度受戒出家。到第二年他就到宝林了,到宝林之后一直就没有离开宝林,所以说归宝林。这个时候六祖四十岁,二月八日归宝林,在大梵寺讲经就在这个时候。宝林寺就是现在广东曲江曹溪南华寺,现在这个寺庙还是很完整的保存在。『韶州』,唐朝的「韶州」,我们习惯也称之为韶关,就是现在的广东曲江县。大梵寺是唐朝开元二年建造的,当时就称开元寺。诸位要是熟悉历史就会知道这个事情,就是开元年间朝廷里面有一个命令,凡是在各个地区,朝廷命令来建寺院,所建的寺院统统叫开元寺,开元年间所造的叫开元寺。以后又改名叫大梵寺,也有称作报恩光孝寺,这一座寺院现在还存在。

  『开缘』说法,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开启众生闻法得度的因缘,就叫做「开缘」说法。这一次『韦刺史』这一些大众们,请六祖大师开示的主题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换句话说,请六祖大师主要是讲解这个法门。这句话是印度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摩诃」翻作大,「般若」翻作智慧,「波罗蜜」翻作到彼岸,意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这个翻法我们听起来不太习惯,怎么叫大智慧到彼岸?换成我们中国一般习惯的讲法,就是最极圆满究竟,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到彼岸,所谓是到家了,智慧到家了,再没有比这个更圆满了、更究竟了,最极圆满究竟的智慧,我们这个说法大家就很容易懂得了。

  『儒宗』是讲儒家的宗师。所谓宗师跟我们佛门里面所讲的祖师有同样的地位,儒家很少称祖师,他们称宗师,等于佛教里面的祖师,在儒家这地位非常高的。『学士』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学者,有学问、有道德,但是他没有主持教化一方,如果是主持教化一方就称之为宗师了。『道』,这是讲道士,道教的,犹今之宗教界人士,这一点请诸位特别要留意。我们在这一次法会当中,所看到这个阵容,就是参加与会的大众,并不是完全都是佛教徒,这一点请诸位要特别注意,里面有儒家的宗师学者、有道教的道士、有许多宗教界的人士来参加。

  讲佛法、讲佛家的经典,为什么其它宗教、世间这些学者也来参加?这一点在今日我们必须要向诸位声明,那就是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发表了一篇讲演,题目就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一篇讲演曾经轰动一时,也给学术界带来了相当的震憾。许多人就来讨论,佛教究竟是不是宗教、是不是哲学?我在学佛这么多年当中,对于这一层也有相当程度的体认。我在学佛出家的时候,还没有看到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我是在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去讲经,在香港中华佛教图书馆看到有一个小册子,这一本小册子里面包含了两篇文章,就是欧阳大师的著作,他的讲演。第一篇就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第二篇就是「以俗说真之佛法」。我觉得这两篇讲演非常之好,也非常的重要。这个东西我看到得很晚,读了之后,感觉得欧阳先生跟我的看法是一样的,我自己非常的安慰。

  我在民国五十六年,到台北来讲经。那个时候辅仁大学大千学社刚刚成立不久,有一些同学来请我到他们学校里面去做一次讲演。去之前同学们告诉我,他说,法师,今天的讲演有十几位神父参加,希望讲完之后能够留半个小时,他们有一些问题要发问。我就同意了。当我走进讲堂,果然不错,大概总有十几二十位神父,里面还有两位外国神父,我相信他的国语一定讲得很标准。我看到这些人在座,正好就像六祖大师这种状况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讲席里面有佛教徒,也有几位出家人跟着我一道去听,有在家信徒、有学生,也有外教的宗教徒,我非常欢喜。我在讲演的时候特别提出来,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什么?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我提出这个名词,是在我一出家的时候,就向中国佛教会提出来,这是民国四十八年的事情。我四十八年出家,就向中国佛教会提出一篇报告,希望佛教会能够将佛教证明为佛陀教育。当时佛教会对于我这个提案也非常的热烈,曾经成立了一个小组来讨论这个事情,也邀请我参加,但是到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为什么?因为一般的世间人提到佛教总认为是迷信,或者认为这是宗教。如果我们把佛教看成了宗教,那你这是一开头就错了,那真是一错到底了。佛教确实跟我们孔子公一样,孔子的教育是儒家的教育,或者是孔子的教学,释迦牟尼佛也一样。如果说宗教,我们可以说,信不信都没有关系。信仰宗教,有的人说很好,有点精神安慰;不信宗教,人家也觉得你很清高。但是如果说是教育,那就不能不接受了。如果一个人说,我没有受过教育,这个话说不出口;我不信宗教,这个话可以说得出口。由此可知,如果要佛法普遍的弘扬,决定不能把佛法看作是宗教。所以我一出家的时候就抱着这样一个宗旨,为佛法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

  于是我就告诉那些神父们,我劝他们皈依三宝,劝他们认真的来学佛。我举一个比喻说,我说你们皈依三宝认真来学佛,与你们信教没有冲突。为什么没有冲突?像辅仁大学,这是他们教会办的,这些学生在家里面,我们问问他有没有父母?他有父母,他不是孤儿,他家庭里有父母。送到学校里来念书,学校有老师,有没有冲突?没有冲突。你们诸位信仰天主教,我对你们非常尊敬,你们是上帝的儿女。上帝的儿女,我问一问,要不要受教育?如果他要不受教育,那上帝说,我这个小孩都没有受过教育,上帝这个话也说不出口,说出来也难为情!受教育,世出世间智慧学问道德最高的,释迦牟尼佛,如果你要皈依三宝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上帝一定很欢喜,我的儿女了不起,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上帝也高兴、也欢喜,哪里有冲突?

  绝对不会说,你皈依三宝学佛了,你是背叛了你们的宗教,如果你要是这样看法,你就看错了。你信仰这个宗教,如果舍弃了再信仰别的宗教,那你是叛教。佛教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所以你来接受这个教育,皈依三宝是拜老师,你既然上学了,当然要拜老师,所以说是绝无冲突。这是为上帝争光,是光大门楣。我这么一说一解释,这些神父们听了都笑起来了。我讲完之后留了半个小时,请他们来提出问题,结果没有人发问。既然没有人发问,我就多说一点。最后我离开学校,同学们说的,他们听了都很欢喜。我说怎么没有问题了?好像不知道怎么的他不问了,问题他不问了。

  所以这是我们在今日之下,最重要的无过于为佛教正名。佛教本身称宗教,这一点诸位要晓得,佛门里头本身称宗教,这个宗教的意思与我们一般世间人讲宗教,这个意义不相同,定义不相同。佛门本身称宗教,这个宗是指宗门,专门是指禅宗的;讲教是指禅宗以外,像大乘佛法一共有八个宗派,禅宗之外,其余的七个宗派称之为教下。原因我们在前面已经跟诸位提到过。教下就是依据某一部,或者是某几部经论,理论方法来修持,这叫教下;宗门就是专指达摩祖师传过来的,这个代代相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称之为顿教,所以这个称之为宗门。换句话说,单提宗旨,直截了当。佛教里头讲宗门教下,把「门」与「下」舍掉,简称为宗教。所以不同于我们世间一般的宗教,这个在定义上统统不相符合。诸位如果要详细的辨别,请看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写得很详细,不必我在此地再啰嗦了。特别要紧的,他这个题目里头,是「而为今时所必需」。我们读了他这一篇讲演词,深深觉得欧阳先生所说这个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看六祖大师这个法会里面,可见得这个里面没有宗教的色彩,完全是一种学术的讲座。正因为它是学术讲座,而且是最高等的学术讲座,儒家的宗师、道教里面的这些道士、宗教界的人士,大家都欢喜来参加,来向大师请教。所以一共有僧俗一千多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这个法会是多么的殊胜、多么的庄严,这个能够看到佛法的正法道场,应当是如是的。所以学佛的人,自己一定是一个觉悟的人。觉悟的人是以平等心、以恭敬心来看一切众生。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怎么能够不加以礼敬?世出世间,真正平等在佛法,也就是说真正的平等是在觉悟。不觉悟,口里面有平等,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平等。这一章我们可以把它看作这是本经的序分,也就是发起。

  下面第二段,第二段非常重要了,可以说不但是这一次讲演开示的总纲领,「总示法要」,因为大家是「愿闻法要」,祖师(六祖)就先把这个法要提纲挈领给我们表示出来,整个的经典就是讲的这几句。不但整个经典,我们也可以说千经万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众生所讲的一切经论,都出不了这个纲要;换句话说,都出不了这个题目,都在这个题目里面做文章。我们把这一段经文念一念,经文不多:

  【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到这个地方就是一段,这是第二段,文字很少。刚才讲了这是全经的纲要,也是这一次讲演的题目,所以这一段我们要特别的重视。不但《坛经》里面,整部《坛经》就是解释这几句话,刚才说过了,千经万论、诸佛如来所说一切经典都超不出这四句。我们在此地来跟诸位解释。

  第一,『菩提自性』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佛。像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要把它搞清楚。这个说法,诸位从经本里面也能够看到祖师说法的善巧。他叫着大众,称『善知识』,这句话是对听众的敬称,很尊敬的称词。佛在世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次讲经法会当中都常用这种字样,我们在经本常常看到,佛称为的善男子、善女人。称「善知识」那就是更尊敬了。这个「善」是善知善觉,善是一种善巧。换句话说,必须要用一心,要用清净心,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才能够善知善了。如果我们还用分别心,虽然有知,这不善了。这个意思我留在底下给诸位来说明,那就是觉与迷的辨别了。善知是觉,不善则是迷,虽然是知也不是觉。觉就是佛,不觉是凡夫。大众虽然还在凡夫位,祖师这样称呼,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希望与会大众能够直下承当;第二个意思是鼓励的意思,祖师都称我们作善知识了,善知识一般是菩萨了,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在菩萨道里面万万不可以退转,我们要努力,不辜负大师对我的期望。所以这一句善知识里头有两重意思在里面。

  说法的技巧,你看一开头题目标出来了,叫你『总净心念』。这个「总」,总而言之,这个事情要「净心」;换句话说,一定要用清净心。清净心是什么?就是一心,要用这个。「念」什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最极圆满究竟的大智慧。学佛就是学这个,开悟也是悟这个,成佛亦是成这个。诸位想想,这是宗教吗?凡是宗教都是要信赖神,信赖有外界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力量主宰宇宙、主宰自己,我们要依靠他,这是宗教里头唯一的要素。这种现象在佛法里头看不到。佛法里面求的是什么?求的是自己要信赖自己的智慧,最极究竟圆满的智慧是自家的智慧,不是别人的,佛法是信自己不是信别人。佛菩萨是先知先觉,他们是已经觉悟的人,在佛门里面这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学长。我们初学的人依靠他,他把他的经验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给我们做增上缘,帮助我们开悟。真正开悟是自己。真正开悟,说老实话,他帮不上忙的,他只能说把他开悟的情形说出来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给我们做一个样子。我们也可以模仿,也可以依照他这个样子自己开悟,自己成就了最极圆满的智慧,那就叫成佛。

  说了这个题目之后,你看『大师良久』,「良久」就是静默下来,不是接着就说,静下来,静下来很久的时间,这就是说法。为什么?前面不是讲「总净心念」,统统静下来这就是总净心念。如果没有这一段静下来的功夫,大家心都定了,听了祖师前面这句话,聚精会神,把一切妄念都舍掉。祖师现在没有说话,静静坐在那个地方,大家期望着他,等待着他,底下说些什么。于是乎他静了,大家心这个时候也都静下来了。静下来之后,下面这个开示是句句具足启发的妙用。像这种说法的方式,从前教学当中是常见的,今日之下就很少见到了。

  我记得我在初学的时候,也就是初初接触佛法,经过一个朋友介绍我认识了章嘉大师,那个时候我接触佛法才一个月的光景。我第一次去拜访他老人家,我向他请教,我说我发现佛法的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太好了,我说我很喜欢,大师,有没有什么方法教我一下就能够入门、入进去?章嘉大师听了我这个发问之后,他就是静坐在那里。因为那天我们一共只有三个人,另外就是介绍我、陪我去的一个人,小会客室里头跟章嘉大师我们三个人。大师仔细的看着我,我也看着他,他老人家一句话都不说。这样看着的时候大概有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就是良久!这是我在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经验。他那个样子,坐在那个地方非常的安详,就像是入定了,整个人都入定了,但是就是眼睛没有闭下来,眼睛看着我。我坐在那里也端端正正的眼睛也看着他,也好像整个定下来了。那么长久时间之后,大师就说了,「有」,慢吞吞的说了一个有。有,说了一个有之后,又不是接着马上就说,又停了一小会儿,「看得破,放得下」。

  所以这个良久发生了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教学仪式。我毕竟年轻沉不住气,他老人家这六个字说出来之后,「看得破,放得下」,我也听懂了,我于是乎接着就请教他,从什么地方下手?大师大概又静止了有十几分钟,没有前一次那么长,但是也相当长的时间;换句话说,整个气氛就像在禅定之中。然后告诉我,布施。所以这第一次见面印象非常的深刻。从此之后,我每一个星期见他老人家一次,时间大概都是两个小时,都是在很安静的安详静坐的场合之中。纵然大师一句话不说,我们自己感觉得得的利益很多,整个身心都被他的静、定以及他的眼神(那眼神是充满了智慧)所摄受,一句话不说,我们就得很多的受用。

  我们今天在此地看到六祖大师教导也是这个意思,良久这才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菩提自性」就是真性、就是真心,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不生不灭的,妄心是剎那生灭。我们现在讲念头,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这种生灭念头是妄心。如果是真心,真心是没有生灭这个现象,这是真心。所以经典里面常说,「常住真心、真如本性」,都是一个意思。常住真心、真如本性是本来清净的。现在有没有染污?没有染污,本来清净。换句话说,你要会用这个心那你就成佛了,就是佛了。像佛在《华严》、《圆觉》里面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信不信?你不信。你为什么不信?因为你虽然有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的常住真心,你从来没有用过。你要是一用,立刻就觉悟了,自己原本是个佛。一切众生原本成佛,『直了成佛』,直截了当成佛。这个地方我们要细细的来研究了,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所以在此地跟诸位说明,菩提自性就是一心。我特别用这个名词,因为我们现在道场修净土的人多,净土也就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的目标就是一心不乱。你修一心不乱就是修菩提自性,你修一心不乱就是修成佛之道。可见这个法门的殊胜。

  前面在大意里面跟诸位也提到过,禅与净是一不是二。六祖大师非常慈悲,希望人直接修理一心不乱;换句话说,「直了成佛」。绝不是有门户之见,那要有门户之见,那他是迷不是悟。为什么?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佛与众生都平等平等、无二无别了,如果说净土宗与禅宗有差别,不一样,诸位想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7 0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