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77|回复: 1

慧律法师: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达摩大师血脉论》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6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若见本性,不用读经、念佛,广学多知无益,】为什么?那是符号啊,那是种种累积的经验,这些经验累积起来,那么这个都是文字相,或者是思维,或者是概念,只是一些观念而已,这不是真实境,真实境要从本性展现出来才是,你学了那么多,只会障碍自己。但是如果你见性了,学再多也无妨,为什么?你了解这些文字相就是实相。所以学多跟不多,不在于外面的这些文字,在于内在的见不见性。见性,学得再多也没什么差别,是种经验。每一种经验都可以会归到平等的空性,那有什么关系!那么我们一般人学得很多,变成所知障。障碍起来,变成一天到晚跟人家辩论,然后换取一个鼓掌,换取一个赞叹,不晓得自己已经障碍了。
       【神识转昏。设教只为标心,】注意听!「标心」就是标指本心。佛设的这个教化,这种种的语言、经典,只是为了要让你彻底的了解本心,了解这一颗佛性。标」就是标指,就是要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设教只为标心,就是佛陀设这个三藏十二部经典的言教、文字相,只是为了要指出那一颗佛性的清净心。【若识心,何用看教?】如果我们了解了本心,那么你看什么教呢?对不对?看什么教呢?「教」是外在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概念,不是真实境。真实境是本性,是我们的本心嘛!
         【若从凡入圣,即须息业养神,随分过日。】如果你想要从凡夫进入圣人,这两句话倒是很重要,也就是需要息业养神。[息,]不像世间人,有一个老婆以后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娶三个,三个不够,娶四个,那么凡夫就是这样,没办法停止。他一百万赚完了想赚两百万,两百万赚完了想赚一千万,一千万赚完了想赚一亿,他没办法停止的。他今天看这个歌舞,看上后染上、上瘾了,就拼命的看这个歌舞,乃至看电视,这都是没有办法停止的。息,息业。养神,「神」就是精神、心力,他的心力不够,被境界所困扰,他这个念力发不出来。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办法停止这一些外在的五欲六尘,那么他的清净心的念力没办法发出。「养神」就是保持这一颗清净的念力,否则就放射不出来,被障住了!我们要随分过日,也就是说要安分守己,要随这个因缘过日。【若多嗔恚,】如果我们内心里面多嗔恚,就是说,凡事什么都不满,什么都牢骚、什么都抗议,什么都是恩恩怨怨,乃至于说斤斤计较,那么这嗔恚心就重了,是不是?对这个也不满,对这件事情也不满,说一句话也不满,这样子嗔恚,那没办法修行。【令性转与道相违。】跟我们那种解脱自在的本性,变成跟道互相违背了,你一天到晚恨这个、恨那个,不满这个、不满那个,你想想看,你怎么修行呢?你那个纷争、斗乱的内在,就变成能所不亡。那么能所不亡,不可能与道相应的。
        【自赚无益。】自己骗自己,是没有什么益处的。这个「赚」就是骗。你自己骗自己,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圣人于生死中,自在出没,隐显不定,一切业拘他不得。圣人破邪魔,一切众生但见本性,余习顿灭。】只要一切众生,了解这一颗不来不去、不增不减、无所住心的本性,他的习气就可以整个消灭掉。那可见悟到本性有多重要!【神识不昧,】[不昧]就是不昏迷。他的神识就不会昏迷,因为随时都能够起这个妙用,所有的妙用都是空寂的本体。【须是直下便会,】直下就是不准动第二个念头,直下就是必须要讲当下。也就是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的心不可得,那么现在念念生灭,直下也就是说,在念头还没有起来,产生这个第二念的时候,这一念就必须看破它,直下便会。
         【只在如今。】「如今」也是形容词,没办法讲、没办法讲,众生建立了时间、空间的观念,其实时空本身是在停止的状态,是我们的心在变动的,时间它哪里有存在?所以有的人说:时间流逝,就像白驹过隙。错了!这一句话是错的,要说时间是静止的,唯心所造。是心在流逝啊,不是时间。时间哪里有流逝呢?我问你,我们讲时间流逝,是因为一直生灭的起心动念,建立了时空的架构。我们讲时间流逝,这是错误的。时间是静止不动的,是人类的心创造出来的。时间本身没有什么流逝,时间是静止不动的,没有这个东西,是心在流失啊。是不是啊?是心在流失。隐显不定,这是圣人,是隐、是显,是不定的。一切业拘他不得,是不是?所以说,圣人只有见到本性,这个习气就可以顿除。但是这种神识如果不昧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当下就有体会它,所以说:只在如今。【欲真会道,莫执一切法,】如果你真的想要会这个真正的无上的佛道,莫执一法,就是不能有一点点的执着。一点点的执着,便不能与涅槃相应。没有办法与道相应,没有办法,莫执一法,一法都不可以执,让心中了了见、无所见,歇即是菩提。  
  
       【息业养神,】「息业」就是停止造作,「养神」就是静养这个心的念力。【余习亦尽。】这个习性也慢慢就会消灭。所以师父一直重复告诉你,如果你要追求佛法,是不是啊?亲近善知识嘛!那么你如果一天到晚往外打转的话,习性愈来愈重。结交要结交同参道友、学佛的人,不要结交那一些狐群狗党,阿狗阿猫的,是不是啊?那个不能够断习气,反而增长习性。
       【自然明白,不假用功。外道】外道,心外求法的外道,【不会佛意,】不能体会佛的用意,【用功最多,】每天都拼,拼命的在用功,用功最多。【违背圣意,终日驱驱念佛、转经,】「驱驱」就是辛苦的奔驰。意思就是我们不了解自性,却在执着里面拼命的打转,终日驱驱念佛、转经,每天都很辛苦的一直念佛,一直读这一本经,读那一本经,结果呢?【昏于神性,】结果对于我们的,「神」就是不可思议,「性」就是妙性。对于不可思议的妙性却昏迷,也就是对本性却昏昏迷迷的,那当然就【不免轮回。】所以我们每天在念佛、读经,我们还是要用本性去用功,那么否则你昏迷于这个神妙的自性,怎么样?你还是不免轮回。
        【佛是閒人,】这个「閒」通那个清闲的「闲」字,两个字是相通的。佛是无事嘛,万事休,佛是等闲人,没什么事,【何用驱驱广求名利,后时何用?】后时就是说你求得了名利,后时你将来死的时候,这个叫做后时,「后时」是指死后的意思。你死后有什么用啊?没有用啊!你得了几亿、几千万,你得了很多很多了,够用就可以了。不拿来做善,你做什么呢?所以说你广求名利,你死后,那些名利做什么?没有用得啦!所以不要太疲劳,也不要太忙碌。
         【但不见性人,】只要不见性的人,【读经、念佛,长学精进,六时行道,长坐不卧,】就算你这么精进,【广学多闻,以为佛法,】认为这个就是佛法,这真糟糕!【此等众生,尽是谤法人。】不解佛的平等空性的绝对存在的涅槃性,不了解!【前佛后佛,只言见性。】所以我们说:见性成佛。只有见性,他才可以成佛。不见性,拼死命的在那边修,那还是执着之法。【诸行无常,若不见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一切法不可得,诸行无常,如果你没有见到平等空性的自性,如果说你已经得到了阿耨菩提,这是大罪人。像现在很多人都自称为是佛,什么活佛啦,有男的活佛,还有女的活佛,是不是啊?这随随便便都可以命一个活佛的名词来,这是大罪人。真正修行人不搞这个的啦!所以有的人称我:惠律大师。我马上就跟他修正一下:我是不大也不小,称法师我就很惭愧了,不要称那个「大师」。哎哟!这个不够资格,是不是啊?不够资格,马上就跟他修正一下。荣耀也是无常,是不是啊?用这么大的这个皇冠戴上去,会得大头症的。我是不够资格,别的法师是够资格,我是不够资格。什么大师?称法师就很惭愧了,所以不要搞这个名堂,我们老老实实的,稳扎稳打的。所以不能乱称自己是得菩提了,这是大罪人。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弟子至诚感恩慧律法师法布施,弟子受用非浅,法喜充盈。
              至诚感恩达摩祖师,此生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1 19: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