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8|回复: 11

[学佛交流] 《读经笔记华严经【梵行品】附有说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2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读经笔记华严经【梵行品】附有说明》




问:梵行品的简要内容如何?


答:华严观门骨目说:正念天子白法慧言。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修习梵行。


问:法慧如何回答?


答:法慧言。应以十法而为所缘。


问:这怎麽讲?


答:所谓三业及佛法僧戒。如是一一观察皆空寂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名为清淨梵行。


问:还要如何修呢?


答:復应修十种力。一一力中有无量义。悉应谘问。
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思惟诸法无有休息。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化等。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问:梵行品主要讲什么?


答: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说:梵行品明戒体。无相法身为戒体。无成坏性。


华严经卷卷大意说:梵行令了境空寂。不生二解之心。


问:“梵行品”,什麽是“梵”,什麽是行?


答:华严探玄记说:
1.离妄念之染故云“梵”。会无我理故云“行”。此行即梵。
2.二离染中极名“梵”,即真境也。智能证此故云“行”。
3 三涅槃果为“梵”。以寂静故。修因为“行”。


问:到底“淨”与“梵”如何分别?


答:淨与梵何别者有六别:
1.一约报。欲天为“淨”色天为“梵”。
2.二约人。在家戒是“淨”。出家戒为“梵”。
3.三行位。信中修为“淨行”。入位已去修为“梵”行。
4.四约二利。三学自利为“淨行”。四等利他为“梵行”。此如涅槃经说。
5.五约二行。随事造修施戒等为“淨行”。离念契玄为“梵行”。
6.六约因果。涅槃为“淨”。道谛行为“梵”。经云梵行已立。是也。


新华严经论说:如梵行品说。如是清淨行者名持佛性戒。得佛法身故。乃至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问:持佛性戒,这怎麽讲?


答:论说:以持佛性戒故,与佛体齐理。事平等溷真法界如。是持戒


问:你说,佛体齐理,那,有一个能持戒的”人“和所持的戒吗?


答:论说:不见自身能持戒者。不见他身有破戒者。非凡夫行。非贤圣行。不见自身发菩提心。不见诸佛成等正觉。若好若恶。若有少法可得。不名淨行。当知是性戒即法身也。法身者则如来智慧也。如来智慧者即正觉也。是故不同小乘有取捨故。


问:何故云梵行品?


答:新华严经论说:梵者此云淨也。以其淨行利众生故。常居世间行一切行。化利众生。无行可得。则无行不淨。是故名为“梵行”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说:梵行品是“出家”别行法。


问:什麽是梵行?


答: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说:行中上淨故名梵行也。


问:梵是指什麽?


答:要论梵有二:
1.谓报及方便。始修为淨。成就为梵。
2.若据报者。欲天为淨。色天为梵。
3.若约自利利他。自利为淨。利他为梵。
故涅槃经云。三学为胜圣行。四无量为梵也。


华严演义钞说:梵行品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钞又说:故梵行品云。观一切法如幻乃至如化。如是观者,以小方便,疾得一切诸佛功德。乃至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


问:什麽是梵行?


答:华严经合论简要说:
1.梵者淨也。以其淨行。利众生故。常居世间。行一切行。化利众生。无行可得。则无行不淨。是故名为梵行也。义重重




圆宗文类说:
梵行品第十六赞曰
行体有三种
戒四等慧诠
正念白菩萨
答十梵行源
观身等非相
皆悉归湛然
不生于二解
佛法疾现前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笔记华严经【梵行品】★*


虽是读经笔记,但是,梵行品的原文全在此篇裡!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梵行品第十六


★【首先,先根据经与论谈什麽是梵行】★


问:什麽是梵行?


答:大毘婆沙论说:
1.一能勇勐。诸天耽嗜欲乐。不復进修。是人虽不见当来之果。而能修诸苦行。精进不怠。是能勇勐胜诸天也。
2.二能忆念。诸天耽嗜欲乐。慧性常惛。是人能忆记曩久所作所说之事。了了分明。悉无忘失。是能忆念胜诸天也。
3.【三能“梵行”。梵者淨也。诸天耽嗜欲乐。不復增修善业。是人初发心时。能种殊胜善根。爱持戒律。行业清淨。是能梵行胜诸天也。】


问:智慧的功能如何?


答:大集经说:智慧光明能破黑闇,悉能照明善恶之道,能开众生善心莲华,能令众生善根成熟,增长善芽乾烦恼海,具智慧翼游空无碍,喻之如日


问:把智慧比喻为日,那,月比喻成什麽?


答:经说:善能增损众生善恶,喻之如月;


大集经说:善男子!如来、世尊知诸漏尽毕竟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无后有。


问:大智度说乐有二种!


答:论说:是乐二种:内乐,涅槃乐。


问:什麽是内乐?


答:论说:是乐不从五尘生,譬如石泉,水自中出,不从外来。心乐亦如是,行等心,““修梵行,得十善业道,清淨无秽,是名内乐””.


大智度论说:一切众生皆得等心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亦如亲亲及善知识。是时,““众生等行十善业道,淨修梵行””,无诸瑕秽,惔然快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娆众生。

问:大智度论说:佛何以说三行:梵行、天行、圣行?


答曰: 行无行故,名为圣行。何以故?一切圣行中,不离三解脱门故。


问:那, 梵行、天行又怎麽讲?


答:大智度论说: 梵行、天行中,因取众生相故生,虽行时无过,后皆有失。又即今求实,皆是虚妄


问: “因取众生相故生,虽行时无过”,那,怎样才没有过错?


答:论说:若贤圣以“无着心”行此二行,则无咎。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以“无着心”行此二行,那会怎样?


答:论说:若能如是,行、无行法皆无所得,颠倒虚妄烦恼,毕竟不生。如虚空清淨故,得诸法实相。


问:行、无行法皆无所得,这怎麽讲?


答:论说:以无所得为得,如无所得般若中说:「色等法非以空故空,从本已来常自空。色等法不以智慧不及故无所得,从本已来常自无所得。」


问:什麽是梵?


答:大智度论说:断婬欲天皆名为梵,说梵皆摄(包括)色界。


问:什麽是梵行?


答:大智度论说:以是故,断婬欲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包括)四禅、四无色定。


问:“梵”之义是什麽?


答:论说:「梵」名广,佛转法轮十方无不遍故名广。


大智度论说:能缘无量众生故,名为「无量」;能利益众生,能离欲故,名为「梵行」。

问:大智度论有谈到“梵行菩萨”,这怎麽讲?


答:论说:梵行菩萨,不着世间故,速成菩萨道;若婬欲者,譬如胶漆,难可得离。所以者何?身受欲乐,婬欲根深!是故“出家法”中,婬戒在初,又亦为“重”。


问:在家菩萨如果见到破戒比丘,应如何面对?


答:十住毘婆沙论说: 在家菩萨,若见破戒杂行比丘,威仪不具,所行秽浊,复藏瑕疵,无有“梵行”,自称“梵行”。于此比丘不应轻慢有瞋恚心。


问曰:若不瞋恨应生何心。


答曰。: 应生怜愍心 诃责诸烦恼


问:什麽是梵行之本?


答:十住毘婆沙论说:“尸罗”最是梵行之本。如直心则是正见之本。诸大人法以尸罗为本。如求重位以直心为本。


(华严疏说:“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止得。谓能止恶得善也。又名戒。戒以防止为义。以能防止身口意诸不善业故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根据经典,有几种“行”?


答:弥勒菩萨所问经论说:復有馀“修多罗”(经)中说,有三种行:梵行、天行、圣行。


问:什麽是梵行?
答:论说:梵行者,谓四无量。


问:什麽是“天行”?
答:天行者,所谓四禅。


问:什麽是圣行?
答:圣行者,谓三十七菩提分法。


问:弥勒菩萨所问经论说:以何义故说四无量名为梵行?」
答曰:「以四无量梵天因故,又以修行者身中可得故,又以对治非梵行故。」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说:问曰:「梵行功德其量几何?
答曰:「有人说言:随何等业得转轮王,王四天下势力自在,梵行功德其量如是。


问:復有人言:随何等业得帝释王势力自在?


答:梵行功德其量如是。


问:復有人言:随何等业得作魔王,于欲界中势力自在?


答:梵行功德其量如是。


问:復有人言:随何等业得生梵天?


答:梵行功德其量如是。


问:復有人言:梵天请佛转于法轮随所得福?


答:梵行功德其量如是。


问:什麽是梵行?


答: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说:何者梵行?谓受持戒,如说修行而不毁犯故。


问:为什麽众生不求梵行?


答: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说:一切世间,不自在过,及邪命过,作亲相过,诸烦恼染业、苦染法,俗人乐家,是故众生不求梵行。


问:不求梵行,那会如何?


答:论说:不求梵行者不求解脱道故,


问:何因菩萨不生欲界诸天?


答:施设论说:谓欲界中诸天子众,着诸境界、爱乐放逸,不与菩萨相似同等。虽能修持少分“梵行”,不能广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广大宣演梵行,令诸天人各获利益。以是缘故,不生欲界诸天。


问: 又问:何因菩萨不生色界诸天:


答:施设论说:谓色界中诸天子众,虽能修持少分梵行,而亦不能广为四众别别开演所有梵行,令诸天人各获利益。又復菩萨不于色界诸天趣证涅槃。



阿毘达摩顺正理论说:
欲界有情多乐欲乐。此乐欲乐违出家心。于离惑中令心闇钝。能障梵行静虑现前。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什麽是“梵”?


答:般若灯论释说:释曰。梵者谓涅槃。若行涅槃行者。名为梵行。住此行者名住梵行。翻此者名不住梵


问:何等是住梵行?


答:谓作善业已,而得涅槃名住梵行。


问:何等是住非梵行?


答:谓不作善业者名住非梵行。


问:修梵行的动机如何?


答:月灯三昧经说:不为生天修梵行, 智者行檀不求报, 为菩提因修梵行, 得于离垢寂定故; 不求王位修戒行, 多人为此修梵行, 为利众生求菩提, 专欲成就此定故。




问;菩萨欲学首愣严三昧,首先要学什麽?


答:佛说首愣严三昧经说:菩萨欲学首愣严三昧,先当学爱乐心,学爱乐心已当学深心,学深心已当学大慈,学大慈已当学大悲,学大悲已当学四圣“梵行”


问:什麽是四圣“梵行”?


答:经说:所谓慈、悲、喜、捨。学四圣梵行已,当学报得最上五通常自随身,学是通已,尔时便能成就六波罗蜜;成就六波罗蜜已,便能通达方便;通达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顺忍;住第三柔顺忍已,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诸佛授记;诸佛授记已,能入第八菩萨地;


问:菩萨要如何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答:佛说华手经说:菩萨有四法,终不退转无上菩提;捨身当为转轮圣王,得随意福,得大身力,如那罗延;作转轮王,捨四天下而行出家;既出家已,能得自在,修四梵行;命终当得生梵世上,作大梵天。


问:什麽是四梵行?


答:经说:何谓为四?舍利弗!菩萨若见塔庙毁坏,当加修饰,乃至一块、若一抟泥,是为初法,乃至得作大梵天王。


问:第二种梵行法是什麽?


答:经说:又,舍利弗!菩萨若于四衢道中,多人观处,起佛塔庙,造立形像,为作念佛善福之缘,若转法轮及出家相、若坐道场若坏魔军、若现神力、若般涅槃、若从天上来下之相,是第二法,乃至得作大梵天王。


问:第三种梵行法是什麽?


答:经说:又,舍利弗!菩萨若见比丘僧坏为二部众,诤讼瞋恚互相过恶,菩萨尔时勤求方便令其和合,是第三法,乃至得作大梵天王。


问:第四种梵行法是什麽?


答:经说:又,舍利弗!菩萨若见佛法欲坏,能读、诵、说乃至一偈,令法不绝,勤行修集,为护法故,敬养法师,专心护法,不惜身命,是第四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菩萨如果能成就这四法,那会如何?


答:经说:菩萨若成是四法者,世世转身作转轮王,得大身力如那罗延,捨四天下而行出家;既出家已,能得随意修四梵行,命终当得生梵世上,作大梵王。」


问:菩萨復有何法名为阿练若处?


答:宝云经说:
「善男子!菩萨復有十法名为阿练若处。何等为十?
1.久习梵行、
2.善解毘尼(戒律)
3.诸根具足、
4.具足多闻、
5.广博多智、
6.除去我见、
譬如獐鹿、不肥不瘦、心常厌恶、乐处闲静阿练若处。

(梵语阿兰若:或云阿练若。华言闲静处。谓不作众事名闲。无愦閙处名静。或翻无诤。谓不与世诤也。菩萨修无诤行及寂静行。即名为阿兰若处。)


佛说宝雨经说:
菩萨成就十种法,得阿兰若。何等为十?一者、久住梵行;二者、于毘奈耶而得善巧;三者、诸根圆满;四者、具足多闻;五者、善说法要;六者、离我所执;七者、犹如野兽;八者、得身远住;九者、得居寂静;十者、不厌离、无盖复。

问:如何久修梵行?


答:宝云经说:云何久修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佛法中出家学道,三业清淨、淨持禁戒,善知诸法、善知威仪行止之处,来、去、坐、卧尽依法律。


问:云何菩萨久习梵行,乃至心无愁闷?


答:大乘宝云经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出家已来,于正法律具足戒品、三轮清淨、善解法相、威仪具足、出入以时,凡是如来所示道法上中、下、品皆悉通达,不復求人、不易可动,不着邪论、一切外典,于佛正法文义明了。


1.「犯与不犯忏悔方法无不具知,于所犯者皆悉远离,恭敬正法,数数忏悔。
2.「一切恶法发露改往,是罪源由莫不洞达而远离之,上中下业、上中下报亦悉了知。
3. 「已信解故,守护正法,眼、耳等根具足,身分无所残缺。
4.「住阿兰若——阿者言无、兰若谓诤——住山林中不与世诤,于是林中无相触恼,不近、不远,便于乞食。
5. 「是山林中有清淨水,无诸难事,灌洗易得。树木荫映,华果丰足,无恶禽兽。自然石室不过峻阻,登涉无难。
6.「寂静闲居,独而无侣,曾所闻法而诵习之,日夜六时忆念不忘,声不高下,诵之勿废。
7. 「调伏诸根不令驰骋,摄心思惟勿生散乱,恬然自乐受持经典,取于三相谓止发捨,勿着睡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什麽是第一义?


答:大乘宝云经说:「善男子!第一义者,无言、无说,本性清淨,一切圣人内自证得。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常尔,不减、不增。善男子!


问:菩萨为了这第一义法,菩萨会如何做?


答:经说:为是法故,一切菩萨剃除鬚髮、着坏色衣,以善心故,远离亲属、往空闲处出家修道,精进耐苦如灸头然,但为求得是妙法故。


问:第一义很重要吗?


答:经说: 「善男子!若无有此第一义谛,所修““梵行””皆悉无用,佛出于世亦復无用。善男子!是故,汝当知有第一义谛。有第一义谛故,说诸菩萨解第一义。


问:菩萨要如何才能善知第一义?


答:经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是十法,善知第一义谛。


问:那十种法?


答:经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善解十二因缘。何等为十?所谓诸法空虚无实、厄缚危脆、如水中月、如镜中影、如谷中响、如梦、如幻、无暂时停、摇动不住、藉因缘生,皆悉知之。


大乘宝云经说:
又问:「汝等“修梵行”耶?」
答曰:「于三界中不行亦非不行,是我梵行。」
又问:「汝等烦恼尽耶?」
答曰:「一切诸法毕竟尽故。」
又问:「汝等破魔众耶?」
答曰:「阴魔不可得故。」
又问:「汝等承事如来耶?」
答曰:「不以身、心故。」
又问:「汝等住福田耶?」
答曰:「无有住故。」
又问:「汝等断于生死诸往来耶?」
答曰:「无常断故。」
又问:「汝等断诸行耶?」
答曰:「无碍解脱故。」
又问:「汝等究竟当至何所?」
答曰:「随于如来化人所至。」


问:要如何成为法王子?


答: 佛说宝雨经说:
「復次,善男子!有十种法,菩萨成就为法王子。何等为十?
1.一者、具诸相庄严;
2.二者、身得随好;
3.三者、诸根具足,皆悉圆满;
4 四者、于一切如来所行之处,随顺修行;
5.五者、于一切如来所得圣道,随顺得之;
6.六者、于一切如来所有觉悟,随顺悟之;
7.七者、能得除灭世间苦恼;
8.八者、善学一切圣者所行;
9.九者、得善修习梵行;
19.十者、能住一切智城,是诸如来所住之处。
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为法王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如果要求佛果,你应该要知道那些东西?


答:愣伽阿跋多罗宝经说:佛言:「愣迦主!当去憍慢过恶,不嫉不悋,“行四梵行””,心念饶益一切众生,不杀生、不妄语、不饮酒、不婬、不盗、不两舌、不恶口、不非宜语,常专修行菩提之心、六波罗蜜心、利众生心、寂静淨心,观诸有趣众多怖畏,度脱三有苦恼众生。愣迦主!汝今欲求佛果,当如是知。


问:怎样才算是梵行清淨?


答:佛说身毛喜竖经说:「又舍利子!世有一类婆罗门者,作如是言:『若修四种之法,得具足者,是为梵行清淨。』舍利子!彼修“四法”,以为梵行,得清淨者,我悉能知;我于是中,皆得最上。


问:那四法?


答:何等为四?
1.一者、彼能修行,我亦同彼最上修行。
2.二者、彼能厌离,我亦同彼最上厌离。
3.三者、彼能苦切逼身,我亦同彼最上苦切逼身。4 四者、彼能寂静,我亦同彼最上寂静。


问:菩萨有几种行?


答:佛说出生菩提心经说:诸菩萨有三种行。何等为三?所谓:天行、梵行、圣行。


问:什麽是天行?


答:经说:于中何者名为天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慈身业、以慈意业、以慈口业,遍满东方无量世界慈行充满。行此遍已,復能善入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皆以慈身业、慈意业、慈口业普遍充满,是名天行。


问:什麽是梵行?


答:经说:于中何者名为梵行?所谓:四无量。何等为四?慈、悲、喜、捨,是名“梵行”。


问:什麽是圣行?


答:经说:于中何者名为圣行?所谓:三解脱门。何者为三?空、无相、无愿,是名圣行。」


问:对于已经究竟觉悟的菩萨来说,什麽是涅槃,什麽是般若?


答:圆觉经说:「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对于已经究竟觉悟的菩萨来说,什麽是菩提?


答:圆觉经说: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问:对于已经究竟觉悟的菩萨来说,什麽是梵行?


答:经说: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
(既然婬、怒、痴俱是梵行    那,开悟的人结婚生孩子,那有什麽不可能?所以有人说,没开悟的人,怎样做都是错,开悟的人,没有所谓的对与错,为什麽这样说呢?开悟者已无人,无我,那是谁在错?谁在对呢?故说开悟者没有所谓的对错,众生看佛,个个佛都是众生,佛看众生,每个众生都是佛)


问:对于已经究竟觉悟的菩萨来说,什麽是淨土?


答:经说: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淨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梵行品第十六】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淨,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


法慧菩萨言:


问:菩萨修梵行时,应以那些法而为缘?


答:「佛子!菩萨摩诃萨修梵行时,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
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僧、戒。


问:应如是观: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答:若身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为非善、则为非法、则为浑浊、则为臭恶、则为不淨、则为可厌、则为违逆、则为杂染、则为死尸、则为虫聚。


问:如果说“身业”是梵行,那怎麽讲?


答:若身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行住坐卧、左右顾视、屈伸俯仰。


问:如果说“语”是梵行,那怎麽讲呢?


答:若语是梵行者,梵行则是音声风息、唇舌喉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


问:如果说“语业”是梵行,那怎麽讲呢?


答: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起居问讯、略说、广说、谕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随俗说、显了说。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如果“意”是梵行,那怎麽讲呢?


答: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则应是觉、是观、是分别、是种种分别、是忆念、是种种忆念、是思惟、是种种思惟、是幻术、是眠梦。


问:如果业是梵行,那怎麽讲?


答: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是思想、寒热、飢渴、苦乐、忧喜。


问:如果佛是梵行,那怎麽讲?


答:若佛是梵行者,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识是佛耶?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业行是佛耶?果报是佛耶?


问:如果法是梵行,那怎麽讲?


答:若法是梵行者,为寂灭是法耶?涅槃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说是法耶?无分别是法耶?无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


问:如果僧是梵行,那怎麽讲?


答:若僧是梵行者,为预流向是僧耶?预流果是僧耶?一来向是僧耶?一来果是僧耶?不还向是僧耶?不还果是僧耶?阿罗汉向是僧耶?阿罗汉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


问:如果戒是梵行,那怎麽讲?


答:若戒是梵行者,为坛场是戒耶?问清淨是戒耶?教威仪是戒耶?三说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闍梨是戒耶?鬀髮是戒耶?着袈裟衣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问:如果你做了以上的观察,你会如何?


答:如是观已,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梵行从何处来?谁之所有?体为是谁?由谁而作?为是有,为是无?为是色,为非色?为是受,为非受?为是想,为非想?为是行,为非行?为是识,为非识?如是观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淨梵行。


问:应该修习什麽法?


答:「復应修习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谓:
1.处非处智、
2.过现未来业报智、
3.诸禅解脱三昧智、
4.诸根胜劣智、
5.种种解智、
6.种种界智、
7.一切至处道智、
8.天眼无碍智、
9.宿命无碍智、
10.永断习气智。


问:如来十力?


答:于如来十力,一一观察;一一力中,有无量义,悉应谘问。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捨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问:师兄,“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这句可是华严经的名句哦?


答:对!熟悉华严经的人当然对这句很熟悉的,就是不熟悉华严经者也许都听过这句话的!


问:什麽是一切法即心自性?


答:佛说海意菩萨所问淨印法门经说:
灭恶趣菩萨言:「世尊!若有种类分别所行,何名修行?无种类,无分别,是为修行。彼无种类、无分别,即心自性。若能了知心自性者,此即是为真实修行。」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说:
「世尊!云何诸菩萨能行禅定?」
佛言:「能觉一切智心自性清淨故。」


【以下是出自宗镜录】
问。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者。为復从心而变。为復即心自性 ?


答。是心本性。非但心变。华严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问:其他的经怎麽说?


答:法华经偈云。三千世界中。一切诸群萌。天人阿脩罗。地狱鬼畜生。如是诸色像。皆于身中现。即知心性遍一切处。所以四生九类。皆于自性身中现。


问:为什麽这样说呢?


答:以自真心。为一切万有之性故。随为色空。周遍法界。循业发现。果报不同。处异生。则业海浮沉生死相续。在诸圣。则法身圆满。妙用无穷。隐显虽殊。一性不动


问。若一切法。即心自性。云何又说性亦非性 ?


答。即心自性。此是表诠。由一切法无性故。即我心之实性。


问:我的问题是,你说一切法即心自性,:云何又说性亦非性?


答:性亦非性者。此是遮诠。若能超遮表之文诠。泯即离之情执。方为见性己眼圆明。


问:“方为见性己眼圆明”,这怎麽讲?


答:如今若要顿悟自心。开佛知见。但了自性遍一切处。凡有见闻。皆从心现。


问:“凡有见闻。皆从心现”,那,心外还有法吗?


答:心外无有一毫氂法而有体性。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到。何者。以是一法故。无法可相知相到。若有二法。即相往来。以知若凡若圣。若境若智。皆同一性。所谓无性。此无性之旨。是得道之宗.


问:迷有几种?


答:迷有二种。


问:第一种迷是什麽?


答:一心外取境。生想违理。故不能见无相之佛。


问:第二种迷是什麽?


答:二取内蕴相。不了性故。不见心佛。


问:讲到迷,那,悟有几种?


答:悟有二种。


问:第一种悟是什麽?


答:一““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情破理现。则见舍那(佛)身。称于法性。““无内外也””。


问:第二种悟是什麽?


答:二了蕴性相。则见自心之佛。与舍那(佛)非一非异。如天帝释不修天业。宫殿何以随身。转轮王不作王因。七宝无由聚集。唯凭自善。外感胜缘


问:经如何说?


答:是以华严经云。佛子。一切如来。同一体性。大智轮中。出生种种智慧光明。佛子。汝等应知。如来于一解脱味。出生无量不可思议种种功德。众生念言。此是如来神力所造。佛子。此非如来神力
种种功德。众生念言。此是如来神力所造。佛子。此非如来神力所造。佛子。乃至一菩萨。不于佛所曾种善根。能得如来少分智慧。无有是处。


问:总的来说,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应如何说?


答: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本质影像。亦是自心。横竖等一切诸法。不出心性故。


问:什麽是二空?


答:祖佛大意。唯说二空。证会一心真如本性。所以百法论云。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云何一切法。
所谓心法。云何二无我。所谓人无我。法无我。


问:一切诸法即心自性到底是什麽样的境界?


答:一切诸法即心自性。心外无法。性无不包。犹若虚空遍一切处。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说:
心自性清淨故,彼心客尘烦恼染,而自性清淨心不染。而彼自性清淨心即体,无染、不染者。


入大乘愣伽经说:
心自性法藏, 无我离见垢; 证智之所知, 愿佛为宣说。


发表于 2019-10-13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6 0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