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37|回复: 4

[佛教生活] 唯识学:第六意识阐释(太虚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5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意识阐释



唯识学:第六意识阐释(太虚大师)

摘自太虚大师《八识规矩颂讲录》





  现在先讲明意识的前两颂。在未讲本颂前,要大概说明意识的内容。



    意识分两种:一、五俱意识,二、独行意识。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缘五尘境。独行意识,就是前五虽不起现行──眼不见色,乃至身不领触,但意识仍可自起分别,如意识的缘过去、未来境,是意识自己凭空忆想的。



    在独行意识中,又分三位:一、散位独行意识,二、梦位独行意识,三、定位独行意识。梦位意识,是在睡眠时,前五识虽不起现行,但意识还能分别,只是昧略就是了。定位意识,不只是人不容易有,就是六欲天也没有;欲界以上的色、无色界,才有生得定,常在定中;在人中要修得,既得定以后,在定中的境界,就与普通的境界大不同了。



    上面说第六识粗显易知,不过只说的独行意识中的散位意识,至于梦位意识不分明,不须说明,定位意识不是普通人的心境,不容易知道。现在能觉察的,粗显易明的,也就是散位意识。由散位意识,再说到五俱意识。从佛法上说,虽是很浅的,但顺凡夫的心理以说,在凡夫已是不易觉察的了。现在讲颂文。





意识颂一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三境、就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性境中分二:



    一、胜义性境,这在果中才能证得,因中不能证。



    二、世俗性境,就是在事实上是有的,不单由能缘识分别变起的,例如五识所缘的五尘;定中所缘境,也属世俗性境。就真谛上说,虽五尘也都是幻有的,但就俗谛上说,也是由种子生,有幻相、幻用,不如镜花、水月完全无用的,所以也名性境。



    独影境也有两种:



    一、有质独影:虽在此时、此处、此界,没有此法,但在法界中是有的,不过在此界、此时、此处,只是为意识所分别变缘的,所以仍是独影。



    二、无质独影:不但此时、此处、此界没有此法,就是他时、他处、他界也没有,只是意识上假立名言的分别,如妄分别龟毛、兔角。



    带质境也分二:



    一、真带质:就是以心缘心,如第六识通缘一切心心所,第七缘第八见分为我,也是以心缘心,所缘的相虽与所托的质不符,但确已带有质了。



    二、似带质:就是以心缘色,这只是独头意识所缘的带质相分,是意识所增益的,如分别桌、椅等名物,其实只见显色、形色,没有见桌、椅。以上几种,若分类说呢,胜义性境不变而缘,其余的五种是变缘的。在这五种中,世俗性境同真带质境是兼因缘变和分别变的,其余的似带质,有质独影,无质独影,只是分别变的。这三境,第六识都有。



  三量就是现量、比量、非量。



    量、就是正知,因为境有三种,所以了境的智识,也有三种。在这三种智识中,前两种是正确的,后一种是不正确的。现量缘性境,只有事实,不带名类分别。比量缘正确的独影境。非量缘不正确的独影境同带质境,那就与事实完全不符了。只是意识无始以来分别名言习气,颠倒分别性相,如病眼见空中花似的──在平常不曾学佛的,大多是非量缘境,颠倒错误的。



    这三量,第六识也都能通。



  三性,就是善、恶、无记三性。



    第六识作业范围也很广,可通三性。就第六识作用上说,在三界轮转受生死,也容易知道。若造上中下三品恶业,堕三恶趣;若造三品十善,生人、六欲天、阿修罗三善趣;造三品十善,并修四禅、八定,生色、无色界天。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以上所说的八种识,都名心王,各有相应的心所,现在说意识心王与五十一位心所都能相应。



    这五十一位心所的数目,不过是根据天亲百法论,和瑜伽论而说的,若广分别,还不止五十一位心所;简略说,也不到五十一心所。心所又名心所有法,就是心王起时,心所有法也随之而起,如主从的关系一样。但心所与心王虽同起,却不是一体,是有两法才能说相应的。相、是互相义,必须两法同时、同处、同缘一境、同作一事,这才名相应。虽与五十一心所相应,却不是一切时都与五十一心所相应,如与善心所相应,就不与烦恼心所相应;与烦恼心所相应,就不与善心所相应;且与此烦恼相应时,就不与彼烦恼相应;不过总说意识相应的心所有五十一。



  这五十一心所,可分为五位:



    一、遍行有五:遍行、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何境、何识,但有识起,这五种心所都能普遍现行,所以名遍行。这遍行中的五心所,就是作意、触、受、想、思。



    作意、是能警动其余心心所现起的。

    触、是根境识三和合,能触境的心的作用。

    受、就是顺触的领受。

    想、是于领受境分齐限量,由此有彼此是非可判别,而立种种名,所以想是名字言说的所依。

    思、是造作的力,能令余心心所去造作。



  二、别境有五:别境、是缘特别的境才现起的。别境中有五心所:就是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欲、是于境起希望,于顺境希望能合,于逆境希望能离,于中容境不生欣求厌离的心,则无欲。

    胜解、于无疑境上,确定明了,印持不惑。

    念、即忆念,就是能明记不忘,在过去境上才生现行。

    三摩地、就是定,于所观事明记不忘,而能念念专注一境。

    慧、依念、定所观察境,判决简择,成明了决定,而有慧生起。



  三、善有十一:就是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信、不是通常所说的信,因为通常的信,通于所谓迷信等,违于实事真理,只是烦恼中的恶见妄执,此不名为信。此中所说的信,是依佛法中因果实事,性相真理,信有三宝、四谛而起的信。要是没有这个信,就成妄想流转,是大随烦恼中的不信,所以这信能对治不信,是万善的本,智慧的源,功德的母。所以在善法中,首先说信心所。精进、不是通常所说的勤,因为于不善事也能生起勤。这个精进,就是四正勤,是依正信而起的,能止恶行善;就是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



    惭、愧、这两种心所,都是羞耻心,凡能止恶行善,必定要有这羞耻心,虽都是羞耻心,但是有差别:惭、即尊重自己的人格,知自有佛性,与诸佛菩萨相同,既有此人格,怎么于诸佛菩萨所成的功德,还不能成,于恶还不能断呢?所谓善犹未成,恶犹未止,自己生起羞耻。愧、就是对他生愧,一切诸佛菩萨,都具有三明、六通,于我现前所作所为,诸佛菩萨悉知悉见,我现在善犹未成,恶犹未止,怎样对诸佛菩萨,怎样对一切众生呢?



    无贪、无瞋、无痴、名三善根,能对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贪、就是于己分之外,还要将所有的都归自己统领。无贪、就是能将已经有的,施舍他人,未有的也无所取。无瞋、就是慈心,这不是普通的慈心,因为普通在相当的限度有慈心,但出分限以外,还要起瞋的;这由无瞋所发的慈心,是无分限的,普遍的。无痴、是对治痴的,就是于事理能明了觉悟;但与慧不同,无痴只是善,慧可通善、恶、无记三性。



    轻安、也是定心,在平常散心用事时,身心如负重担,行走不定,但有定现行,如平常将重担放下,只觉身心轻快、安乐,为向所未有的。轻安与三摩地不同,轻安只是善,三摩地通三性。



    不放逸、是依精进、无贪、无瞋、无痴和合而成的,不但精进修一切善法,并且谨慎能防护有漏法不生。



    行舍、就是行中之舍,简别不是受中之舍,因为五受中有舍受,恐与舍受相混,所以说行舍。行舍就是依止精进、无贪、无瞋、无痴修一切善法,虽修一切善法,而心平等性,心无所住。



    不害、是无瞋中的一分,但这是悲心,见有情衰损恼害时,心生悲愍。



  四、烦恼二十六,可分四类:



    1、根本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



    这六种自性就是烦恼法,为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名根本烦恼。



    贪、是于三界有、有具,不了是苦而生贪着。贪与别境中的欲心所不同,欲只是希望,通于三性,但贪欲就成有覆或不善了。



    瞋、是于有情苦、苦具,正现起时,生违反心,生忿恚心──欲界众生所作所为,都是从贪、瞋发动的,所以贪、瞋遍于欲界。到色、无色界,就只有贪无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痴、又名无明,就是不明因果,不知性相,由痴为依而生贪等烦恼心所。



    慢、有七种或说九种,总言之,就是自高凌人的意义。一切众生,既有我见,就要将我提高,驾于人之上,而以他人为提高自己的工具。这慢心所是任何人都不能免的,就是极低心下服的人,表面看似乎没有慢,其实他只是没有遇着机会,有相当的机会,他也要起慢的。



    疑、就是于因果性相犹预不决,由疑能障生善慧,能断疑的,就是慧心所。



    恶见、又名不正见,包含有五种: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身见、就是个体见,执个体是我而成我见,由我见而有我所。边见、是于我见上,执断、执常,我身死后是断灭了呢?还是永久不灭的呢?邪见、除身、边二见外,其余的都是邪见;但最大的邪见,就是拨无一切的虚无见,或名恶取空,或名豁达空。见取见、是于种种见中,随取一种执为最胜、最上。戒禁取见、是执取所持的牛戒、狗戒等,以为能得解脱──信这种不正戒,以为能得解脱的,这正是迷信,是恶见,与前面善心所中所说的信不同。





    2、小随烦恼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这十种烦恼,是自类各别起的,范围狭小,如忿起恨不起,所以名小。随根本烦恼而起,所以名随烦恼。忿、恨、恼、害、嫉,都是随根本烦恼中的瞋心所起的。



    忿、是于现前不饶益境所起的。

    恨、是于过去忿境上怀怨不舍。

    恼、是由忿恨以后所起的瞋心所。

    害、是无悲愍心,常损恼有情。

    嫉、是耽著名利恭敬,见他人有荣利事,不能忍耐。

    覆、诳、谄,都是随根本烦恼贪、痴、所发动的。

    覆、就是覆藏己过,不肯发露忏悔。

    诳、就是耽著名利恭敬,虽无实德,假现不实功德,欺骗他人。

    谄、就是谄曲,矫饰惑世。憍、悭,都随贪所起的。

    憍、是于自己的一点有漏荣利事,贪着在心,醉心于中。

    悭、是悭吝,将自己所有的身命财产保守,不肯施舍。



    3、中随烦恼二:就是无惭、无愧。这两种烦恼,遍于不善,范围较宽,所以名中。也是随根本烦恼而起,所以名中随烦恼。



    无惭、是惭所对治的,不尊重自己的人格,名无惭。

    无愧、是愧所对治的,不顾他人讥嫌毁谤,名无愧。



    4、大随烦恼八: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忘念、不正知、散乱。这八种通于一切染心,范围最宽,所以名大。也是随根本烦恼而起的,所以名随烦恼。



    不信、为信所对治的,就是于实事真理不能把握,令心成流荡无归,一切烦恼心所都从不信生起的。

    懈怠、是不精进,不策励心。

    放逸、为不放逸所对治,就是不修善法,不防护恶法。

    惛沈、是无痴所对治的,就是蒙昧无知,能障观不生。

    掉举、是轻安所对治的,就是令心不寂静,能障止不生。

    忘念、是念所对治的,就是忽略心。

    不正知、与恶见不同,不正知但于事理不能正确明知,恶见是执见确定。

    散乱、就是不定心,令心流散。



  五、不定四:悔、眠、寻、伺。这四种不定是善、是不善、是无记,所以名不定。



    悔、又名恶作,就是于已作不作的事,心中生起追悔。若于已作的恶、生起追悔,这就是善;但常时恶作,令心不安,这也是不善。



    睡眠、也通三性,若适当睡眠就是善,若耽着睡眠,就为不善。

    寻、就是寻求。

    伺、就是伺察。寻求相粗,伺察相细,言说分别,就是从这两种心所建立的。

    通常心理学所说的思想,不是佛法中所说的想心所,只可算是寻、伺。



  意识心王若与这五十一位中的善心所相应,就成善意识,若与不善心所相应,就成不善意识,没有拘定的,所以说:善恶临时别配之。





意识颂二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性、就是善、恶、无记三性。在第六识作业通三性,或善、或不善、或无记。



    界、就是三界,由意识作业通三性,所以受报也不定,或欲界、或色界、或无色界。



    受、就是五受;意识或时苦受,或时乐受,或时忧受,或时喜受,或时舍受。



    因为意识于性、界、受这三种中都不拘定,所以说: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是根本烦恼,随、是随烦恼,

  信、是信等十一,等、等取遍行,别境。第六识起时,或与根本烦恼相应,或与随烦恼相应,或与信等心所相应。



    这些心所与意识总是相连而起的,所以说: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凡造成业,要经三种阶段:一、审虑,二、决定,三、发动。



    前两阶段,都是意识的功能,到了发动,才有身语业的发现。所以、身识虽能动身,舌等语具虽能发语,但动身、发语的主动力,还是在意识。唯意识有这种功能,所以说:独为最。



    引、是引业,就是由第六识所造的强有力的善恶引业,熏成业种,含藏在阿赖耶识中,成熟时能招当来总报。



    满、是满业,就是由第六识所造的劣的善恶满业,熏成业种,含藏在阿赖耶识中,成熟时能招填满总报的别报。引业力强,满业力劣;引业如画师画大概的模形,满业如弟子加功填彩,圆满所作。所以、虽由第八识受报,但都由第六识的造业所牵引的。







意识颂三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地前有资粮位、加行位,资粮、是对佛果说的,如人行远路,要带着资粮,我们从凡夫位到佛果,也要广集资粮。集资粮就是修福慧,修福慧就是修六度行:布施、持戒、忍辱,三度是集福;般若,是修慧,精进、禅定,通于福慧。在这资粮位,共有三十心,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华严经中说十住以前,还有十信。在十信位,也修六波罗密行,但这是意识散位行。如在欲界,由第六意识,听闻正法,由闻法而生慧,就是闻所成慧,这就是六度中的文字般若。由闻法以后,能持戒,这就是思慧,包括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因为戒的广义,不惟是佛制的戒条,才名戒的;就是对于佛说的法,在起心用事时,都要观察合不合佛所说的,观察应作不应作,所以戒法的范围很广,能包括四度。但后因有人不如法行,佛才为这类众生,制定戒律,作他们行为的标准。由思惟而如法修行,由修行纯熟而得禅定,这与定相应的慧,就名修所成慧。由定力成就,于是出生种种不可思议事,能转现业报,能超欲界境;不过佛法不重在定,重在由定所生慧,由慧才能断惑证真,这就是六度中的禅定、般若两度。由修六度,而使信心成就,证入初发心住。因为到这位,胜解修行力才现前,才能发深固不退的菩提心,所以名发心住。以后只有进无退,得安住于佛法中了,到这位就名贤位菩萨了,所以这是由凡夫入圣的关键,是最难入的。然后由初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都修六度,广集福慧资粮,但有浅深不同就是了。但这三贤位的菩萨,还没有起立证真如法性的决心,到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位,才加功进行,常在定中,一心求证真如法性,不证不起,然后由定力发生证真如的慧──若没有以前的三十心而求证真如,那就只能证小乘生空果,只能证真如空性,而不成不空妙德。慧将生起时,名暖位,如日光将出时,先有暖相现。慧已生起,名顶位,如日光已出到山顶,能光明朗照了。第三是忍位,就是由定慧能忍可,这位有上中下三品忍,到上品忍而进入最后一刹那的世第一位,就是在世间是最为第一的。



    以上所说的修行的位次,都是有漏第六意识的用功力,但有散位、定位的分别就是了。前五识虽也能帮助用功,但是无甚力量,第八完全不相关,第七不但不帮助,反为第六修行的障碍。经世第一一刹那,入真见道,由真见道入相见道,这才登初地,这时第六、第七就转成无漏了。颂中所说的欢喜地,就是初地。因为在地前,用有漏第六识修行,有漏闻思修慧,渐伏分别所起二障。入初地时,才将无始本有的无漏清净种生起现行,顿断分别所起二障种子,到这时一向求证的真如也证到了,第六识也转成了妙观察智了,得未曾有,生大法喜,所以名欢喜地。在杂染位上,八识各有相应心所的多寡不一,到清净位上,都与二十一心所相应。在染位,识是心王,到了清净位,五别境中的慧心所就转成智了,智就是心王,智相应的识与其余的五遍行,四别境,善十一,都随智转。颂中所说的初心、就是入初地的心,因为十地中,都有入、住、出三心,入心也名初心。在初地,第六识虽转成妙观察智,但俱生所起二障还没断尽,只断了一分异生障,不堕恶趣了,所余的二障,有时现行缠绕意识,有时或眠伏不起现行,但并没断,遇缘还要生起现行的。所以从初地到七地,都不能算纯无漏。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远行地、就是第七地。到第七地以后,第六识的俱生现行二障,完全不现行了,因为入二空观,证真如法性的慧,相应不断的现起,没机会使二障现行,所以说:纯无漏。从初地到七地,是下品妙观察智,七地以上,是中品妙观察智,到佛果就成了上品妙观察智。圆满明净,双观真俗二谛,普遍朗照大千世界。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发表于 2019-9-25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善哉 。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2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