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83|回复: 0

南师:即生成就、秘密法门---《维摩诘经》又《不可思议解脱经》---第7品(8/5.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这完全是在讲学佛人内心的修养。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无相,为什么又说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净土经典也讲佛菩萨「相好光明无等伦」为什么?在解脱道上,一切无相才能空,才能证到形而上本体。相好庄严还是由功德来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学会看相就知道,世上很多人都是讨债的面孔。讨夫妻债、讨儿女债……满街都是这种不友善的面孔,很多机关单位中服务的人也是,一个欢喜的相都没有。有人的相貌是「对面不见耳」,从正面看不到双耳,相学上说是富贵之相。但这还要其它条件配合。

      「相具」是外表相貌具足圆满,真得定、得道的人,即使最丑的相也转庄严了。我在前面提过,自己在参学经验中,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小说也写得对,说入定的人宝相庄严,脸相变了。如果打起坐来,满脸苦相,背还窝着,说入定了,那是绝无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气脉必然通的,所有神经细胞自然会松开(不是散掉),脸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庄严是从功德来的,什么功德呢?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这是必然的。
       维摩居士说,「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我提醒过大家,不要认为学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仪容还是要端正。你看,没有一个佛菩萨像是不装扮的,身上挂的戴的满满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萨,他是出家相,可是他的头发刮得比鸭蛋还光,也是装饰。但是过分重视外形也是不对。所以真修行,不装饰或过分装饰都不对,因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转变,一切功德庄严就具备了。这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进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虽然没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一定与众不同。所以说「惭愧之上服」。

       「深心为华鬘」,用深心作所戴的花饰。深心是般若,深心是佛境界,佛能穷一切智,通万法之源,所谓天上天下无所不知。等于是中国文化的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真儒者一定学问渊博,无所不知,这就是深心,是最好的装饰。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对一个修行的人而言,不论在家出家,什么是财富呢?七觉知(信、戒、惭、愧、闻、舍、慧)的正道修行即是财福。但是如果自以为悟了道,有了大财富,不肯与别人分享,你的道也完了。为什么世人崇拜成道的人?因为成道的人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指导我们修行。如果他只想成就自己,那我们就用不着供养他了,这只是一个没有道的自私的人,连基本罗汉成就都谈不上。

         所以,得了道的人,要「教授以滋息」,好像是存钱生利息,教授他人,看到别人能够有所成就,心中有无比的欣喜。孔子的学生说他「好学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如此,但是太难做到了。我们教书久了的人,想想实在很惭愧。「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三大乐之一,如果碰上了天下之笨才,就成了人生之一大苦也。可是你能放弃愚痴的人吗?那就不是教育者的心情,不是菩萨道。虽然骂,虽然生气,还是要教,这叫作我的妈呀,有时觉得这么叫还不够深度,应该叫我的外婆呀。即使教出来的学生跟自己一样的程度,老实讲,并不快活。禅宗说,「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乃堪传授。」可是虽然找不到这样的人才,还是要教下去,这才是诲人不倦的精神。

       「如所说修行」,这是维摩居士谦虚的话,也是告诫我们学佛的人,要如佛所教导的去修行,不是光搞佛经的思想。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但修行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就,是要回向,也就是要布施出去。譬如我们现在讲佛经和在听佛经,假定有什么功德,都要回向给一切的众生。有什么利益自己不占有,就是回向的精神。只要有布施,一定有回向,你抛出去的力量多大,回转来的力量就多大,利人就是利己,也就是标语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回向就是大利,你能把一切布施出去了,你还怕会饿死吗?就算饿死也好,你的尸体还可以布施给蚂蚁、细菌,又再回向下去,那可真成就了。

       「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大小乘佛法都是以戒定慧为基础,以四禅八定为根本。我们看到近百年来,佛法愈来愈衰落,原因在于修行人证果的太少,空口说理论的愈来愈多。真修四禅八定的人没有,连初禅定都得不到。维摩居士在此提出来,我们修行人要以四禅定为基本的床座。
   为什么修禅定而不能得定?因为没有得净命。你要非常注意这个净命。我们是怎么活着的?有两个部分,一是身体,一是心念。任谁都想活长久一些,可是我们现在这世界上的命是浊命,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我们的命生来就是浊的,身心内外没有一样干净。能修成白骨观不净观的人,基本上是修得净命,气质都变化了,身上的细胞、骨节都变白净。其实我们死了,骨头是没法变得纯白的,都会带黄褐色,就是业重,除非是真修到白净。密宗讲气脉修成就了,这个色身转了,才能够得净命。

      为什么打坐连初禅都到不了?就是因为肉体气质没有转化。维摩居士这一句偈子,就把秘密告诉你了:净命而生禅定。由禅定而得智慧,但是要得到智慧必须要多闻、多看、多记,所以说「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自觉就是明心见性,证道了。要先自觉才能觉他。真讲修行,就不要轻视世间、出世间一切的学问知识,这都属于多闻增智慧,正是培养你悟道的法音。
       「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由定而生慧,自然可以得到有如甘露的无根水,甘是形容微带甜味,但又不是太甜的味道。得禅定的人说,是得到诸佛菩萨的甘露灌顶,也可以说自己为自己灌顶,自己的口水都是带甘味的。到了这地步,就不太在乎一般的饮食,因为自己在甘露法食之中,也自然得到解脱,烦恼少了。即使心中故意想着最痛苦的事,也不起烦恼。但是虽然解脱了烦恼,可是离解脱生死还早。即使有人可以做到告诉大家自己要走了,也真的就走了,他还不算是解脱,了生死。这只是定力功夫够了,能解脱分段生死,还没能解脱变易生死。

      学佛有三样缺一不可的:解脱、般若、法身。要有般若成就才得真解脱,解脱圆满了才得法身清净。换言之,不得解脱,般若不会圆满,法身不会清净。而法身空性的影子都没看到的话,也不会得般若,也不会得解脱。
        这里说,有禅定的定慧等持的甘露,以解脱的浆液滋润自己生命。这个时候自然没有烦恼,自然念念在净土,净心洗练自己,用持戒作为抹在身上的熏香。我常说笑,作菩萨要先会抽烟,否则被人家供奉起来,烧香熏得脸都黑了,不抽烟那里受得了。尤其中国特别喜欢烧香供佛,有句乡下话说,「烧香不敲磬,菩萨不相信;烧香不放炮,菩萨不知道。」把菩萨讲得很势利,这都是民间迷信。

        佛经上所说的香有多种,有烧香、涂香、末香、熏香等等。我们这个禅堂,平常很少烧香,用一种喷的檀香代替。烧香会染污空气,烧得太多邻居还会出面去告你,其实真正供养佛菩萨,用心香最好。得定的人,戒律自然清净,这就已经供了香了,这就是心香。所谓心香一瓣,你在佛前一站,两手合掌礼拜,心中一念清净,就是礼拜,是真正的香供养。若你礼拜下去,心中还有一点烦恼,就是不干净的礼拜。真正礼拜,心中无所求,无所念,无我相,也无礼拜之相,就是心香供养。所以为什么上香供佛要上三枝呢?三枝就代表了戒香、定香、慧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19: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