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38|回复: 0

慧律法师:十方诸佛皆由此经出;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十(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9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就因为这么一段公案,到了宋朝,有一天苏东坡要到金山寺去拜访佛印禅师。苏东坡先写了一封信给佛印禅师说:“禅师!我要到金山寺拜访,请你也用赵州禅师对待赵王的方法接待我。”
  可是,当苏东坡到达金山寺的时候,佛印禅师已经在金山寺的山门外迎接他了。苏东坡哈哈一笑说:“禅师!你的修行到底不及赵州禅师,你的境界没有赵州禅师洒脱,我叫你不要来接我,你却不免俗套,跑了大老远的路来迎接我。”
  佛印禅师吟了一首偈语说:“当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意思就是说,当年赵州禅师不够谦虚,不到门外去迎接赵王;可是今天我佛印不一样了,你哪里能懂得金山寺无量无边庄严的法相,我佛印是把三千大千世界作为我的禅床。也就是说,你以为我佛印到山门外来迎接你吗?没有!我还是睡在床上,因为大千世界是我的禅床!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各位善男子,这位善知识所亲证的微妙法门,应当远离四种病,哪四种病呢?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第一是造作之病。倘若有人这样说,我在自己的心中进行某种某种的修行,然后就可以求得圆满觉性。而实际上,圆满觉性并非造作修行所能得到。所以把它叫做造作之病。
  “作”,造作,在心上生起种种造作,以求圆满觉悟。求圆满觉悟是应该的,但是意图用自己心中产生意念来达成,这就是“作”病。想法和意念。佛陀说,不论什么目的,只要生起念头,就是妄念。造作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太相信或只相信自己,认为只有自己观点是正确的,故而认为用自己的想象可以解决遇到的一切问题,这样的思维一旦控制住了身心,种种造作便会生起,心魔就跟着妄动,各种阴魔也就乘虚而入,一旦进入魔境,就难以自拨。佛陀将“作”病作为“四病”的首病,具有提纲作用。作病生起,其余三病就会因此产生。
  《杂阿含经》记载:
  佛世时,尊者二十亿耳,常精勤修习菩提分法。有一天,尊者二十亿耳,独静禅思,而作是念:“于世尊弟子精勤声闻中,我在其数,然我今日未尽诸漏,我是名族姓子,多饶财宝,我今宁可还受五欲,广行施作福”。
  世尊知其急求漏尽,因未能证悟而心灰意冷,欲还俗修人天福报。世尊即用弹琴之譬喻教导二十亿耳,修行之方法,须如弹琴般,不松不紧,才能弹出妙音。修行亦是如是:“精进太急,增其掉举;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
  往往有些禅修者在谈论心得体会时,说自己的身体如何反应,听到其他禅修者讲到自己诸如气流上升、震动,见到霞光了等等现象,就羡慕不已。这一类人很容易出现偏差,虚荣心、妒忌心会增强,并且精神有可能会变得神神叨叨的。要知道,佛教禅修,并不以禅定为究竟。身体的反应,在禅修中因人而展现出种种的不同。对于神通的追求更是佛教中所禁止的。佛教的重点在于无明烦恼的转化,离开戒律的遵守和佛教正理的观修,就肯定会沦落到外道当中。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第二是放任之病。倘若又有人这样说,我们现在不用断除生死轮回,也不用追求涅槃解脱。对于涅槃解脱和生死轮回不需要产生任何分别念,只要放任一切,自然随顺法性因缘就好了。倘若想这样求得圆满觉性的话,而实际上,圆满觉性并非放任自然就可以得到。所以把它叫做放任之病。
  “任”,放任自流,当下不必去断除生死轮回,不必求涅槃境界,生死涅槃不会在心中升起和灭除,任由一切事物随顺本性。不去证悟菩提,任由心念荡漾。这实际上也就是脱离了佛门,最后将滑入“顺世论”之邪命外道。放任自流是与造作的相反极端,却也是过于自信的表现,相信什么都不必做,最后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消失,最后必将导致及时行乐,自暴自弃,这就是沙门思潮中“顺世论”的根本思想和处世原则。
  在佛陀生活的时代,印度也盛行顺世论。什么是顺世论呢?我们从它的名称上说起,按照印度古代《利论》等书的看法,大众多认为财富和欲望的满足便是人生的目的,他们常常否认未来世界任何事物的存在,而这也正是顺世论的根本主张,因为它迎合了大众的趣味和心理,因此得名为顺世论,取其“随顺世间”这样的意义。顺世论认为,现实的、感官的快乐是人生的真谛所在。它主张完全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意志,是生活的自然之道,所以也被称为任心学派,意思是随心所好,为所欲为。从哲学观上讲,顺世论认为人是由土、水、火、气四大元素构成的,人一旦死去,他的躯体就还原为自然的四种元素,灵魂也就消失了。除了具体物质世界之外,顺世论什么也不相信,否认任何超世间的存在。因此,它也被认为是印度古代的唯物主义学派。在顺世论者看来,生命体就好像是水中的气泡,人不过是有意识的身体。人活在世上,身体最为重要,他们也被认为是印度最早的唯身论学派。
  在顺世论看来,每件事物都由本性(自性)的自发作用而生存的。一切众生的目的就是幸福,在这个学派看来,人可能获得的最高幸福即是感官之乐,因此,他们常常被称为享乐主义派。印度14世纪伟大的神学家萨亚纳·摩达婆在《摄一切见论》中,将“今朝有酒今朝乐,未必有命到明朝”的生活观点、哲学上的怀疑主义、神学上的无神论等最极端形式的主张都归属于顺世论者:“人生唯一的目的是感官的快乐享受。你也不能说那样的快乐不能称为人生的目的,既然人生总是混杂着某种痛苦,而我们的智慧又要求我们享受尽可能的、纯洁的快乐,避免随之而生的痛苦……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决不因为害怕痛苦而放弃享乐,享乐是我们的天性,本能是我们的一切。人们岂能因为野兽吞食而不播种五谷;岂能因为乞丐乞讨一点食物而不将汤锅放在火上。”
  印度古籍《六见集论疏》谈到顺世论宗派时说:“他们只知道吃喝,而不关心善与恶的存在,除了直觉到的东西之外,不相信任何事物。他们饮酒食肉,耽于无限制的性放纵。每年,他们都会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聚集到一起,与妇女们无节制地交媾。他们的行为像普通老百姓,由此称为顺世论。”
  顺世论派是一种欢乐的信条,在他们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明朗愉快的,由于他们的影响,在印度的那个历史时期,无论寺院与王宫,诗歌与艺术,无不陶醉于色欲主义。公元10世纪之后,随着佛教在印度的衰落以及伊斯兰教的入侵,顺世论派在印度各地采取各种形式的伪装隐蔽起来。
  对此,楞严经明确指出:“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第三是止念之病。倘若另外有人这样说:我如今在内心当中,永远止息一切念头,就得到了寂然平等的一切法的本性。如果想这样求得圆满觉性的话,而实际上,圆满觉性并非止息念头就可以契合。所以把它叫做止念之病。
  “止”,止息,压制。既然“作”与“任”两个极端都不可能祛除心中妄念,于是就试图止息妄念。息:生长,止息就是止住生长。心中生起妄念,靠压制使其止息,如石头压草,是不可能的,只要你觉得有妄念,那就证明你心中丢不下妄念,试图去止,亦是妄念。妄念往往是越止越大,越多,因为念念不忘这个“止”也。
  六祖大师说:“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唐朝窥基大师前世是一位自迦叶佛灭法时代修灭尽定的修行人,到唐朝时代幸遇玄奘法师取经因缘即转世投胎中国,十六岁中状元,其间迷住假乐。可见,修行如是之久,仍因“止病”而不能成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19: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