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随文释义 ○ 入文分三。甲一、序分;甲二、正宗分;甲三、流通分。 甲一、序分 释迦牟尼佛,初转*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释义 蕅益大师的注解中说,这段序分主要是赞叹说法者的功德。这分为二,第一段说明生平的功德,第二段说明临终的功德,以下先说明生平的功德。生平功德又分为自利功德跟他利功德,「释迦牟尼佛」这句话是说明说法者所成就的自受用功德。依南传佛教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大约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也就是中国的周昭王时代,出生于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于蓝毗尼花园的无忧大树下,在散步时生下释迦太子。太子出生后,净饭王请外道长者阿斯陀仙人为太子看相,仙人见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就说:「太子如果是在家,以他的福德力能统领四天下,成就转轮圣王;如果出家,则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父亲净饭王因为个人的私情,希望太子在家继承王位,统领四天下,成就释迦族的霸业。所以太子年轻时,父亲就为他建造了春夏秋冬四种宫殿,供太子享用,目的是希望假借世间的五欲,打消太子出家的念头。五欲的快乐夹杂烦恼跟罪业的过失,这种快乐使人「常者生厌」,所以太子在十九岁时对这五欲的快乐产生厌倦,于是带着随从到宫外观看人群,他在人群中见到三种人,对他产生很大的刺激:第一是老人,原来总有一天人会衰老,头发变白,皮肤起皱纹,身体虚弱。第二,他见到人会生病,疾病造成身体种种的痛苦,当病痛出现时,即使受用种种快乐也没有意义。第三,也是最可怕的,他见到人最后会死亡,死亡来临时,所有的安乐全部消灭。这时太子见到人必定经过老病死三个阶段,他内心产生惊怖,感到世间的快乐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无常败坏,所以太子就在十九岁时,放弃王位,出家修道。太子出家修学,有三个阶段值得加以说明: (一)五年的参学:当时印度是宗教哲学思想非常昌盛的国家,他当初参访的外道主要是冥想外道,这是使人内心保持无想,以无想为解脱的根源。太子跟随冥想外道修习无想,成就了种种的禅定。后来他自己觉悟,若只是让内心保持无分别住的无想,这种境界只是「如石压草」,不能真实消灭老病死痛苦的根源,这种禅定不是解脱之道。 (二)苦行林的修学:第二阶段他走入苦行林,开始修学六年的苦行,他想假借身体的苦行,以消灭烦恼与罪业。在六年的苦行中,每天日食一麻一麦,经过六年的苦行修学后,太子如是思惟:众生在五欲中有过多的享受,这是障碍圣道,但过度的苦行,身体虚弱以致不能专注,这样子也障碍圣道,只有中庸才是随顺圣道。所以参学五年的禅定,乃至六年的苦行后,他知道禅定跟苦行都不是解脱的因缘。于是他离开了苦行林,接受牧牛女供养由牛奶与粥煮成的乳粥,太子吃下乳粥后,精神饱满,进入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走入菩提树下静坐。 (三)静坐成佛:太子在十二月初八的晚上,夜睹明星,豁然开悟,通达生命的真实相,生起了无漏智慧,成就了所谓的「释迦牟尼佛」。以上说明佛陀的自利功德。 以下说明佛陀的利他功德。佛陀成道后,最初在鹿野苑三转四谛法门,度五比丘中的阿若憍陈如。当初太子决定出家,净饭王因爱护儿子,就在释迦族中挑选五位年轻人,陪伴太子修学。当太子修学苦行时,有几位陪伴者受不了苦行而离开,其它剩下的几位陪伴者,当他们见到佛陀接受牧牛女的供养,放弃苦行后,他们也离开了太子。等到佛陀成道,佛陀就到鹿野苑找寻当初陪伴他修行的这五个人,所找到的第一人就是阿若憍陈如,当时他继续在修习苦行,佛陀就为他三转四谛法门。刚开始佛陀为他示相转,告诉他修行不只是修苦行,而是要知道生命有二种因缘: (一)苦集的因缘。 (二)灭道的因缘。生命有痛苦,痛苦的来源是因内心有烦恼跟罪业,这跟色身没有关系,所以修苦行用种种方法来折磨色身,不能解决生命的痛苦,有如牛车不走,就算你打坏牛车,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因那是牛有问题。佛陀说三界流转的因缘是「苦集」;生命光明的因缘在于「灭道」,解脱生命流转的因缘是涅槃,这是寂静永恒不可破坏的安乐,若想得到涅槃的安乐须修戒定慧之道。佛陀为五比丘的阿若憍陈如指出生命的二种相貌:「苦集」的流转门及「灭道」的还灭门,生命有这两种选择,以上是示相转。 其次,佛陀对阿若憍陈如劝修转,这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要知道「苦」的相貌,对「集」要断除,对涅槃要生起欣慕之心,对「道」要如实修行。佛陀第二次转四谛法门是劝修转,想要解脱痛苦,须做四件事:「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第三次是作证转,佛陀以自己的修行经验做为阿若憍陈如的榜样,佛说:「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佛陀所宣说「苦集灭道」的道理,不只是一种理论,这是可成就的真实功德,不是天方夜谭的假想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