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7|回复: 19

[学佛文档] 锺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锺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
《孝经》研习报告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08/5/10  华严讲堂  档名:52-266-000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大德,大家好!茂森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我们这个讲题是「古代帝王和谐世界的法宝—《孝经》研习报告」。为什么我们用「古代帝王和谐世界的法宝」这个讲题?这是因为在《孝经.开宗明义章》孔老夫子为我们说明的,你看《孝经》,孔夫子对自己的学生曾参说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个先王就是古代圣贤的君王,他们有和谐世界的法宝,你看能够顺天下,能够使人民和睦,上下尊卑都能够和谐而没有互相抱怨,这不就是和谐世界吗?这就是我们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我们是很有必要从二千五百年前孔老夫子讲述的《孝经》那里吸取圣贤的智慧。茂森承蒙恩师净公上人老教授栽培,多年来也在学习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典籍,对于《孝经》也是非常的喜欢,早在小学的时代我母亲就有教导我读《孝经》,这么多年来也在学习行孝,在行孝方面略有一点心得。今天承蒙恩师的慈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部宝典,把自己粗浅的一点体会,对古圣先贤的教诲这些心得,向各位仁者来汇报、来请教。

  今天我们这是第一讲,讲一个概要,就是把整部《孝经》的主旨、思想,我们来进行分析、来研学,我们采用佛家里面的天台宗的五重玄义这种研究经典的方法来学习。自古以来儒释道,儒就是儒家,释就是佛家,因为佛是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称为释,道家,这三家都是圣贤的教育。雍正皇帝,这是清朝一位很有学问的皇帝,他对三家的研究很深入,他曾经就写过一篇「上谕」,就是皇上的圣谕,皇帝的文字,他说到「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这是指三家的道理,他们的理都是出同一个源头,这个源头是什么?佛家讲的心性。道家和儒家都讲道,道是源头,换句话说,古圣先贤的这些教诲、这些道理,统统都是从道、从心性流露出来的,而心性是人人本有的,道它是遍于整个宇宙的,无处不在的,可见得三家都是出于一个本源。

  当然这个道并行而不悖,这个道是它们的教学,可以在世间同时推行,互相之间不会有冲突、不会有抵触,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多元文化。如果我们自己觉得儒释道三家会有矛盾,它们互相的会起冲突,实际上不是三家的道理有冲突,它们的道理都是同出于一源,那是谁起冲突?是我们自己起了冲突,也就是对于儒释道三家的理解不够圆融、不够透彻。像我们的恩师在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会议上接受大家的提问,他老人家就说,儒释道,也包括世间这些种种的宗教,实际上也是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的,我们看到它们互相之间有冲突、会对立,就好比看到一个手掌,这五个手指头它们之间好像是分开了,好像会对立,实际上我们只看到表面,没有深入,如果从手指深入到手掌心,你看看五个手指头都是理同出于一源,当然道就并行而不悖,五个手指就可以互相的合作拿东西、做些操作,就很和谐。

  所以世界本来是和谐的,只是我们因为自己在分别执着,把本来和谐的世界搞乱了,搞成对立、矛盾、冲突,那还是自己对于圣贤的道理理解不够透彻、不够深入,深入到根本、深入到源头,我们就真正体会到雍正皇帝这句话,真的是「道并行而不悖」。世间所有宗教都可以并行而不悖,何况是儒释道三家。自古以来儒家的学者没有不读《道德经》的,没有不读佛经的;道士没有说不看四书五经的,没有说不读佛经的;佛家的高僧大德你看他们也是在儒、在道上面很有造诣的。因此我们在这次的讲座当中,也来尝试着将儒释道三家的传统圣哲的教诲融合在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名典—《孝经》。不仅是在义理上可以互相的圆融,在于研究的方法上面也是可以相互借用。所以我们这里用的是佛家的天台宗里面的五重玄义的研究方法,专门研究《孝经》的体例、主旨。

  佛经的体例,这些研究分析的方法,可以称得上是登峰造极。这两千年在我们中国祖祖相传,总结出一套研究佛经的方法,天台宗有五重玄义,贤首宗(就是华严宗)用十门开启,还有其它宗派的,这两家是最有名的。五重玄义就比较的简单,它是从五个方面研究一部经的玄妙的义理,那就比华严宗的十门开启,就是从十个方面去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简单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就借用天台的五重玄义来研学《孝经》,这也是一种尝试。其实圣贤人他们心都是通的,说的道理真的是互相能够圆融,所以完全可以借用佛教的研学方法来学习儒典。今天我们这一讲是专门讲这五重玄义,也就是分析整部《孝经》的概要。真正对《孝经》有研究的人、有体悟的人,大概他对于经文的意思已经非常的了解,他们肯定讲得会比茂森讲得更好。所以他们来听可能就最喜欢听第一讲,就是看你是怎样子分析《孝经》,你对《孝经》到底有什么心得体会,就是听你的概要。概要讲完了之后,底下的经文那是比较的容易,很快的顺一遍,其实真正的造诣很深的人他就不需要,但是初学是有必要。我们今天先讲一个概要,也就是把自己学习《孝经》的这些心得首先和盘托出,开门见山给诸位仁者来汇报,然后从明天开始我们才学习正式的经文。

  首先我们把研究的方法这些名目简单介绍一下。佛家天台宗这是一个宗派,它用的五重玄义,这是从五个方面来研学经典。这五个方面,第一是「释名」,也就是解释这部经的题目,名题,这是规矩,学一部经首先要把这个题目解释一下,因为一个题目它是整部经的总纲领,宗趣之所在,所以看到经题你就知道全经的大意。第二个方面是「辨体」,辨体就是辨明这部经所依据的原理,它的体性是什么。第三是「明宗」,就是明了修学的方法,宗就是修学的方法。第四方面是「论用」,就是论述修学本经的这些功用、利益,学习它有什么好处。第五是「判教」,就是判定这种教学的课程,这部经在儒家里的地位,以及谁有资格学,这是指判教。就是我们现在像在学校里读书,教务长要把整个学校的课程要把它定下来,这门课在整个课程里头,教学的大纲里面它是属于哪一部分,谁来学。我们就一条一条的来进行学习。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部分释名。本经的名题只有两个字,「孝经」,这两个字要分开的解释,然后再一起合起来解释。《孝经》,根据宋朝邢昺,这是一位宋朝的大儒,他为唐玄宗(也就是唐明皇)批注的《孝经》做了一部疏,疏就是注的批注,它是批注唐玄宗的《孝经注》,他写了一篇序文,「邢昺疏序云」,就说到,「《孝经》者,孔子为曾参陈孝道也」。这部《孝经》就是孔子,这是至圣先师,他为自己的弟子(学生)曾参(曾子)陈述孝道的这些含义,是这么一部经典。我们读《孝经》就了解,是有一天孔子跟曾子一起坐着的时候师生之间的谈话,一问一答之间把孝的这些道理、含义就给说出来,记下来就成为这部《孝经》。什么是孝?什么是经?我们再看邢昺的批注,这个序文里面说到,「孝者,事亲之名;经者,常行之典」。所以什么叫孝?孝就是奉事父母双亲,这就称为孝。经就叫做恒常的、我们要力行的这种典籍,我们说的真理,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是它能根据朝代变化,或者根据不同的环境变化的,那就不能称为经典。譬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法律、规章、制度,一个国家有法律,一个企业有它的规章制度,这些是要根据时期不同要进行修订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不能称为经。经就是永恒不变,古今不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种叫真理。所以不是一般的典籍都能称为经,你看十三经里面,儒家的十三经,学子们必读的,不是每一部都称为经。《易经》是经,《孝经》也是经,其它的你看,《周礼》、《仪礼》、《礼记》,这些就没有称为经。为什么?因为这些礼是会根据时代的不同它会有变化,而经里所说的这些义理那是不能变的。

  经说的是什么理?说的就是道、就是德,古人讲了,道德,道它是德的体,本体就是道。这就是讲道它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它是自然而然就有的,宇宙它自从生成那一天开始,道就存在,甚至说宇宙还没有生成以前,道也就存在,道它是不随着宇宙的生灭而生灭的,这叫道。所以邢昺的序文里面有一句话说到,「道常在心,尽其色养,中情悦好,承顺无怠之义也」,这是解释孝这个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首先讲「道常在心」,这个道就是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有的是什么?《三字经》里面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不是说人最初的时候,刚出生的时候,不是,这样解解浅了。真正的意思,人之初就讲的人本来的面目,在父母还没生我们之前那个本来的面目,那是什么?性本善。性就是讲我们的心性,本善就是本来是善的,纯善无恶这是我们的本性,这就是叫道。所以道常在,常在是不生不灭的,亘古至今都没有中断过的,它不会被破坏、不会动摇。

  我们现在学习圣贤之道,心里要存着道,存着道这就是跟本性本善相应。所以道常在心,心里常有道,所以表现出来必定是孝顺,因为孝也是本性的本善。孝的体就是道,就是本善,用我们现在话来讲,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爱心。这个爱心对父母表现出来,必定是后面所讲的「尽其色养」,色是我们的表情、脸色,我们的外表一定是什么?恭恭敬敬,对父母毕恭毕敬,真诚,对于父母纯净的孝心,以这样的孝心去供养、去孝敬父母。所以尽是毫无保留,没有夹杂,内心里面没有丝毫的不善、不敬、不诚,这叫尽其色养。「中情悦好」就是对父母要让他生欢喜心,让他高兴,悦亲,这是对他孝敬。所以孝敬父母不是说只拿点钱供养父母,孝敬父母买点吃的、买点用的,那固然可以说是孝,但是这孝得太浅,这太基本了。真正圣人希望我们行孝是色养,对父母恭敬,这是孝父母之心,买点吃的养活父母是孝父母之身。「承顺无怠」,承是承欢于膝下,顺从父母的意思,绝对不会跟父母起对立、起冲突,孝敬父母毫没有倦色,毫不懈怠。为什么?这是本性使然,不是造作出来的,如果造作出来的那会有懈怠的时候,如果是他本性的流露,就是本来就应该这么做的,就不会有懈怠,已经是个习惯,如果不这么做好像反而是怪怪的,反而会不舒服。这个承还有承传的意思,承传父母的志向,这就是养亲之志,父母希望我们做到的我们要努力做到,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先他们的志愿我们要帮助祖先实现。这种意思就包含了三层意思,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这种孝意思才能够称为圆满。

  我们再看下面,也是邢昺的序文说到,「按《汉书.艺文志》云: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这是邢昺引用《汉书》里头的「艺文志」这篇文来说的,论述为什么这部经叫「孝经」。就讲到「夫孝,天之经」,经就是常的意思,恒常不变,就像太阳每天早上必定会起来,到晚上必定会落山,月亮晚上必定会起来,早上必定会落山。日月星辰的运作那是恒常而有规律,这是讲到「经」的意思,就是常。「地之义」,义就是利益万物,你看大地承载着万物,这样默默的承载,不管是山川河流,还是动物、植物,还是我们人类,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统统承载,毫无私心,毫无偏执,而利益万事万物,这是讲的地之义。这都是天地的品德,这就是圣人效法天地的品德而行出这些行为,那就是孝。「民之行」,民就是人,每个人都应该行孝的,因为这是本性本善的,本来就应该这么做的,不用问为什么就应该这么做,跟天地一样。所以经就是这样的恒常永久不变。

  因此我们看到古代的那些圣贤人物他们行孝的故事,你看四千多年前舜王他行孝,父母亲对他虐待,大家对二十四孝之首的舜的故事很了解,父母亲虐待他,甚至千方百计要把他害死,可是舜没有因此而对于父母有一点不好的颜色,心里也没有一点抱怨,还是这样的承顺,最后感动了父母,也感动了天地。在孝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你看大象都从山里跑出来帮助舜来耕耘,小鸟都帮他播种,尧王知道了舜的这种大德,聘请他出来治理国家,最后把王位也让给他。这是四千多年前的事,到今天我们依然讲到这个故事,对于舜的德行都肃然起敬。不仅是孔子、孟子最佩服舜,我们现在也是敬意油然而生。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你看每日三次向父亲问候,父亲有病自己都很担忧,一定要把父亲治好他自己才能心安。所以每天去问候,天天如是,终生奉行,这所谓「文王三省」。二千多年前的汉文帝,你看自己的母亲薄太后因病卧床,文帝三年侍奉于床前,对自己的母亲竭尽全力的孝敬、安慰。这些故事尽管是四千多年前、三千多年前、二千多年前的事情,可是到了今天,人们依然在传颂,真正有识之士依然在效法,可见得孝真是恒常不变的大道,古人行孝,今人也要行孝。

  继续看邢昺的序文,我这里摘抄了一些重点,因为全篇读没这个时间,我们就摘抄重点的文句来学习。这里讲「皇侃曰:经者,常也,法也」,这是解释经的意思。皇侃是梁朝,这是南北朝时代梁这个朝代的学者,也是一位大儒,他也曾经批注过《孝经》,叫《孝经义疏》,现在已经失传,可是他解释这个经就说是常、法,有两个意思。为什么叫常?因为经就是圣贤的教诲,圣贤的教诲我们要荷担,不能只把它当作学术来研究,研究得再好,没有落实到自己的生活,那不能叫成就。所以孔子劝我们行仁、行道,这是任重而道远,祖祖相传、代代相传,我们要把古圣先贤的道统去荷担起来传承下去,这是古代这些儒士真正所希望的。所以时代虽然有变迁,哪怕是金石,都可能被销毁,但是孝亲这种德行,它是永远不能够变迁的,所以叫常。这是从圣贤教诲这方面讲。「法也」,法就是它的这种方法。方法是什么?刚才我们提到《孝经.开宗明义章》,孔子说的,「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实现幸福美满的人生,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共建和谐和平的世界」,就这个意思,这种方法、这种教育就称为法,所以我们这次讲题称为「古代帝王和谐世界的法宝」。这个经确实是里头的意思也是很深的。

  我们来看第二个方面,继续做研究,刚才释名已经讲完了,第二是辨体。辨体就是辨明本经所依据的原理,这部经依据什么为体,用什么做原理。茂森把它判为以道为体,所以道就是它的体,也就是它的本体。为什么这么判?这是有经文的依据,你看夫子在「开宗明义章」就说到「夫孝,德之本也」,这讲的孝是德行的根本。我们知道德的本体就是道,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体,既然说孝是德的本,换句话说,孝不仅是德,是根本的德,当然它是以道为体。茂森在去年二00七年四月份,承蒙我们中国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以及道教协会的邀请,参加了国际《道德经》论坛,这是在西安举行的。这个《道德经》论坛的主题叫做「和谐世界,以道相通」,接着是前年的杭州举行的佛教论坛「和谐世界,从心开始」,都有「和谐世界」这样的一个主题。茂森在会上做了一次演讲,提交了论文,也发表出来了。末学写的论文的题目叫「和谐之道,以孝贯通」,孝顺,这是从道家《道德经》开解对现代社会有些什么样的启示。

  茂森在这篇文章中就分析了道和德,最后结归到孝,所以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和谐之道就以孝贯通。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道?这个道,《道德经》上可以说是阐述得最圆满。这个道是不可以用语言说得出来的,甚至是不可以用思惟想象推测得到的,所谓不可思议。佛家也有句话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道德经》上一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讲到这个道真的是无法说,也不可以想象。能说得出、想得出的那就不是道,不是常道。所以道是什么?宇宙的本体,老子说的是天地之始。所以只是给它安一个名称为道,其实名可名就不是常名。老子在他《清静经》中也有说到,「大道无名,生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是讲得很清楚,真正的道是什么?没有名字的,你见不到、摸不着,甚至想都想不到,但是它是生养万物,也就是宇宙都是从道那里出生的,它是宇宙的本体,「吾不知其名」,老子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给它起名,「强名曰道」,勉强的就用个道字来说明。所以这个道是玄之又玄,为什么?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器官没办法接触到,眼见不到,耳听不到,鼻闻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舌尝不到,身体这些器官触摸不到,甚至意念都想象不到,它却是宇宙的本体,生成了天地万物,又蕴含在万物之中。

  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就是讲我们宇宙,古人认识的宇宙范围小,所以老子给我们说的小一点,让我们能够比较容易体会,只说一个天下,实际上老子的本意是指整个宇宙,生于有。有是什么?生于无,这个无就是道,是一种不得已的说法。这个无不是我们一般概念想到的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叫无那就很好理解了,这个无它能生有,所以有生于无,证明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那种状态。这是佛家里讲的法性,概念是一样的,所谓「法性空寂」,虽然空寂,能变现万物,《华严经》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心跟这个道是一样的,它是宇宙的本体。这个道,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有一段话可以说把道描述得也很清楚,这是唐朝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会下大彻大悟,提出一个心得报告,说了五句话,五祖听了以后就给他印证,你已经开悟,你就可以传承衣钵,这就称为禅宗六祖。这是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是空寂,就是老子说的无。「何期自性」,何期就是说想不到,真的是「道可道,非常道」,说不出来的,想不到的。「本不生灭」,不生也不灭的,本来就有,没有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是人人都有,而且是物物皆有,天地万物哪一样都有,就是老子讲的这个道生成万物,又蕴含于万物之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它没有动过,没有动的时候就叫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也就是老子说的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不管你用什么名,你体会它的意思,不动的时候那叫道,一动那就生一。佛家讲的什么动?念头动,念头不动的时候那就是道,那就是自性。一动那就生起宇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种种的万物就出生了,现在科学家说的宇宙大爆炸,突然就爆出来了。「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生起这个宇宙。所以自性虽然空寂,没有任何的一物,所谓「本来无一物」,但是它能生万物,这是真正道的含义。

  道的存在我们没办法去用我们的器官触摸到、接触到,《道德经》上讲到,这是「大象章第三十五」,「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这是讲的看是看不到,听也听不到,说老实话,我们的六根,包括我们意念,都想不到。这种状态好像我们很难理解,其实在自然界当中也有这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譬如说我们讲到磁铁和磁性,一块磁铁它有磁性,磁性你看到了吗?看不到,视之不足见。你听到了吗?听之不足闻,听不到。可是用之不可既,它的作用可大了,你放一根铁针、钢针在旁边,它就被吸进去了,这是它有作用,这作用很大。你看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的电能、发电机,怎么来的?就是在磁场里面转动一个线圈,这个线圈在转动当中自然就有电流。这是哪来的?磁性的作用,它能发电,你看所有的灯、计算机、设备,所有的现在我们能够使用的电器,都是靠磁性的作用,用之不可既,那个范围很宽广。所以这是宇宙的本体,不可思议,却又确实存在,妙用无边。

  德是什么?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体。道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想也想不到,可是它能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叫德。所以用在人类上面,我们说把道人格化了,是什么?那就是儒家讲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这是人格化的道。还有伦理化的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人伦,怎么体现道?五伦十义,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伦理化的道,把道显现出来了,这就是德。打个比方说,好像大海里头,水是道,水是大海的本体,那个波你能见得到,水波起来了,你看见波就知道那是水,波是德,波能显现水,水是波的体。因此我们行德就能证道,我们能够做的、能够看到的、能够用到的那是德,知道德里头就是有道。德的根本是什么?是孝。所以孝亲是大德、大道,不用人教的,自然而然的,这叫道。像我们看到前不久有报导说,一位十九岁的大学生刘霆,他母亲患了尿毒症要换肾,结果家里很穷,没有钱治疗,刘霆考上了浙江林学院,结果自己不愿意读书,知道读不起书,要在家里侍奉在病床上的母亲。他自己说,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我自然要力所能及的回报。可是母亲见到他这样子,跟他讲说不行,你一定要去读书。在母亲的这种强烈要求下,刘霆就决定背着母亲到学校,也不能够住学校的宿舍,太贵了,在外面租了一个很小的宿舍,一个小公寓,也便于照顾母亲,跟母亲一起住,白天读书上课,晚上回来做家务、照顾母亲。

  而且他决心要把自己的一个肾献出来,献给自己的母亲,让母亲能够存活。我们看到他的这张相片,他自己说,「妈妈,妳一定要活着,只要妳活着,我就能坚持下去」,鼓励他母亲。这种孝心没有人教他的,自自然然就是这样的,这是道显现在他身上。所以他这种孝行、这种德行,就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我们称为叫天性。结果他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很多人,这些热心的人士纷纷解囊相助,拿钱来帮助他,帮助他母亲治病,而且上海的一家医院也就决定免费帮他母亲做换肾手术,而且免费捐一个肾脏,不需要刘霆自己本人捐肾。你看看一颗孝心就唤起了无数的孝心,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人的心都是同体的,当一个人在行孝的时候他能与道相通,因此他就能感动所有的人,所有人的孝心也跟着显发出来,这是因为体是一样的。所以佛家讲众生同体,儒家讲的仁,仁爱的仁,这都是讲到同体的爱心,既然是同体,就能互相的感动,互相的传递、开发这种孝德。所以我们说孝的本体就是道,辨体就是以道为体,这就是夫子开宗明义在本经所说的,「孝,德之本也」,这个意思其深奥无边,我们自己要认真努力的去体会、去力行,才能够真正领会圣人的意思。

  第三个方面,五重玄义第三「明宗」,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就是修行、修学的方法,我们来怎么样明了这部经教导我们的修学方法。茂森判本经的经义孝是三层含义,事亲、事君、立身。经文上说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就是教我们如何行孝,如何修学这部《孝经》。这里讲的孝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父母双亲的奉养、孝敬,这事亲,这是起始。那还不够,不能停留在这个高度,还要把孝心扩展,对父母尽孝,也要把这个孝心对待人民。事君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古代是君主制度,所以大家是事君,为君主、为皇帝就是为国家,皇帝是国家的代表。现在是民主,人民当家做主,没有皇帝了,所以君也得换了,换成人民。所以事君就是国家领导人胡主席讲的八荣八耻头两条,「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你看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这就是事君。所以经文要懂得用现代的解释,不能够说看到事君,这是封建,这是古代皇帝来统治、禁锢人民思想的工具,你这么一说,把圣人的教诲统统给封杀了,自己得不到利益,所以要懂得活学活用。因此孝要扩展,不仅对父母,还要对所有的人民,乃至对整个地球的人类,地球是一家人。「终于立身」,这又高一层次,终极的孝,是什么?立身行道,也就是成圣成贤,做圣人了孝才能够圆满。这就是夫子在《孝经》里面给我们指示的行孝的修学方法。

  茂森在修学孝道方面真的从小得力于母亲的教育,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她第一个教导我就是念「游子吟」。我们都知道唐朝孟郊的「游子吟」,这是劝孝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讲到一个游子要出远门,可能是因为他出去工作或者出去留学,要辞别母亲之前母亲给他缝制衣服,密密的缝。为什么要密密的缝?因为母亲担心孩子出远门衣服要是破了,带来生活不方便,你看母亲对孩子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所以诗人说「谁言寸草心」,这小草蒙受太阳温暖、照耀,成长了,想要报答三春晖的恩德,能报答尽吗?这首诗是我在还没有会讲国语(普通话)之前,我母亲就在家里的门板上教导我的,她用粉笔在房间的门板上写下这首诗,教我念,当时我是很笨,这首诗妈妈说教了我一个多月才把我教会,普通的孩子,聪明的可能背上十五分钟就能够背得很熟,证明我的资质是很差的。但是资质差没关系,只要有良好的教育,还是能够成才。所以母亲教导我从孝入手。

  我们家里有所谓的家庭文化,就是每个节假日,当我们的老人生日的时候,或者是春节、假日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我是独生子,我母亲有兄弟姐妹,他们的孩子都一起跟公公、姥姥欢聚一堂,在家里孩子们都要表演一个节目,或者是朗诵一首诗,或者是读一篇文,献给老人家,家里的悦亲活动,这是培养孝道。培养孝道要真正做,不是只会念书,念《孝经》,倒背如流,但是未必能够真正行孝。当时我在一九八四年的春节,这是很早,我才十一岁,妈妈让我写一个小短文,在老人家春节聚会的时候做一个献辞。当时因为学习了《孝经》,就写了一个小短文,叫「怎样孝敬父母」。我当时当然领会孝的含义是很粗浅的,但是在这里也把它念一念:「怎样孝敬父母,《孝经》里有这样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敬父母,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孝敬,要让他们丰衣足食,按时给他们一些零用钱,经常给他们买一些可口的食品。尤其当父母患病时,子女应尽全力照顾好老人,也为自己的子女树立好榜样。更为重要的就是精神上的孝敬,我们要关心老人,要尊敬他们,有事同他们商量,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精神上感到愉快。」这一小段文就是十一岁的茂森在家族的春节会上的献辞。这些文字,我妈妈也很有心,都收集在我们家庭的一个文化箱里,现在二十多年以后翻出来看看,都觉得很有味道。

  所以我母亲对我培养是很注重的,虽然家里并不是富裕,但是教育确是很留心。父母含辛茹苦把我教养大,我从小尤其是得力于母亲的教导,母亲常常启发我立大的志向,要做有用的人,所谓「读书志在圣贤」,立大志向做圣贤。当我上了大学以后,由于母亲的这些培养教育,小学、中学都非常顺利,成绩也非常好。当时我记得在小学毕业的时候,是以在广州市,我家是住广州,黄浦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当时的重点中学华南师大附中。然后在这个中学里面成绩也很优秀,很顺利就考上了中山大学,当时中山大学也是,现在也是,全国的重点大学,著名的高校,我是读国际贸易经济的专业。上了大学以后,我母亲就鼓励我要出国留学,要学好本事,将来成为一个社会有用的人,而且母亲跟我讲「我要做博士的妈妈」,在大学当中,因为母亲的这个志向,所以也一直的在做准备。所以在一九九五年,二十二岁,就很顺利的衔接到美国留学,大学一毕业就去美国攻读硕士,接下来就是读博士。在临行前想到在孩童时代,三岁的时候念的「游子吟」,这回真的自己做了游子,就跟母亲安慰她说:「妈妈,您好好的在家里保重,等我七年。」当时我母亲已经跟我父亲离异,所以一个人生活,我是跟母亲相依为命,但是母亲并不因为自己的离异而放弃对儿子留学的这种志愿,她愿意成就我,甘受寂寞。茂森也体会到母亲这种心,所以跟母亲保证,说您等我七年,因为七年的时间可以把硕士和博士完成。在美国一般来说,读一个硕士要两到三年,读一个博士要四到五年,所以七年可以拿下来,正常的话。

  到了美国留学,因为时时刻刻都想到要报母亲的恩,实现母亲的志愿,读书也很用功,成绩都很优秀,一般都是全班第一名,在学校也拿到奖学金。这个奖学金对我是有很大帮助,因为没有奖学金确实很难支付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了奖学金,我记得每个月能拿到八百美金,这算是不错的了,对一个留学生来讲,这收入是可以维持得很好。我记得当时为了省钱,生活也很勤俭,我把这个钱分成三份,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当时我母亲教导我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是断齑画粥,自己的生活很简单,在书院里面读书,一天就煮一锅粥,冻成块,切成一块块,每餐吃一块,就点咸菜,咸菜叫齑,切一点咸菜,断齑画粥。我就把这八百块钱也来断齑画粥,分成三份,两百美金给母亲寄回家,寄一百美金给我父亲,他成立了家庭,但是我对他依然是孝敬,另外剩下五百块钱再继续分,五百块钱,除了自己的生活费、学费,能够每个礼拜给自己母亲打一次长途电话,有时候打起来一个多小时,长途电话费是我支付最多的开支。再省些钱每年可以回来见母亲,回来探望父母,这是路费、机票。所以当时就这么一点钱,就租最便宜的房子,在房子里不舍得开暖气,冬天冷也不开暖气,夏天热不开空调,为什么?为了省钱。好多的留学生,我们中国过去的留学生一起住。冬天冷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我带过去留学的行李有限,只带了一张毛毯,在美国也不舍得去买棉被,因为棉被在美国的价格比中国高。所以冬天冷的时候,毛毯不够盖,把所有的衣服都压上,甚至把书本都压上来。我记得刚刚去留学的时候,有一位师兄,毕业了,他用了一个高压锅已经用了好多年,用旧了,他准备扔掉,因为那个高压锅已经不高压了,高压上面那个重锤子都不见了。我就跟他讲,我说你别丢掉,你就送给我。我就拿着这个不高压的高压锅做菜、做饭、煮汤都用它,一用就用了四年。同学们看我这么省,又看到我有两样东西不省,一个是打电话,一个就是每年必定回家探亲,不省路费,他们都跟我半开玩笑的说,说你要是把这些钱都省下来你能买一部汽车,买部二手车是没问题。我没有买汽车,上学骑着一部小的自行车,冒着风雨上学,但是心里很踏实。

  所以在留学当中心里就只存着一个目标,赶紧完成学业,能够有很好的工作能够孝敬父母、奉养父母。所以为了专心的学习,我给自己定了七条戒律,所谓「七不」,第一是不看电影、电视,第二是不逛商场,第三不留长头发,第四不穿奇装异服,第五不乱花钱,第六不乱交朋友玩乐,第七不谈恋爱。所以你看,生活看起来是很枯燥的,但是在这枯燥的环境里面反而人的进取心很强,因为志向非常坚定,所以学习很顺利,成绩也很优秀,结果四年就把硕士和博士的课程全部完成,原来跟母亲承诺是七年,我四年就完成。当时我们学校的这些老师,包括我自己本人的博士生导师都很赞叹,说「在我们学校像你这么快速完成硕士、博士的,你还是头一位」。因为成绩也很优秀,做的研究、出的成果也还不错,很显著,因此在导师的有力推荐下很快的找到了工作。博士毕业一般是在大学里教书,当时是在德州大学一个分校做助理教授。所以博士还没毕业工作就已经确定了,这是让很多留学生非常羡慕。当时博士毕业前夕,我特别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亲接到美国来,参加我的博士毕业典礼,那是一九九九年,茂森是二十六岁,当时一些合影,穿着博士服,手捧着毕业证书,母亲非常高兴。母亲她的愿望是希望我做一个博士、做一个教授,我也在很好的落实。

  在美国一起生活了三年多,真的是生活也很愉快,因为工资也是算比较高的,在美国也算是一个中上水平的收入。二十六岁的茂森走上了美国大学的讲坛,台下有很多的学生年纪都比我大,这是自己也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成绩?思前想后,不是自己的聪明过人,不是资质很好,我都跟大家讲过,原来很笨的,念一首诗念了一个多月还不会背的,但是有今天的一点点成绩,真的,如果说有积过德,可能是心里有装着父母,孝心确实是帮助我们成功。所以德的本是孝,古人说得好,「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水它有源头,树木它有根本,如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很快就枯竭了,很快就灭亡。我们的本是什么?父母,尽孝才能够使自己的事业成功,孝心的推动这是最好的事业的动力。所以事亲、事君,事君是什么?自己的事业,要为人类做贡献,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世界有用的人。当时我跟母亲在美国就一直跟随我们的恩师净公上人老教授学习,老教授今年已经八十二高龄,他一生奉献给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事业,他对儒释道三家都是圆通的,尤其着力在佛教,现在每天在讲佛教的根本珐輪《华严经》。当时我们在美国很希望追随恩师来学习,恩师就劝导我们到澳洲去,澳洲我们建立了一个学院,你可以过来跟我们一起学习。澳洲当时各方面条件是远不如美国,要跟随恩师学习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优越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我跟母亲一商量,我们还是决定要追随恩师,于是就舍掉了美国。当时美国政府刚刚批下来给我杰出教授和研究人才的绿卡,结果我也没要它,就到了澳洲。

  在澳洲很顺利的在昆士兰大学任教,昆士兰大学在澳洲是属于八大名校之一,它的工商管理MBA硕士班这个项目在澳洲是排行第一的。我当时过去是在商学院教金融的科目,它在亚洲排第六,像我们北京大学好像也在同一个排名当中,排第二十三。在澳洲,因为在美国也一直工作都很努力,因为原来的学习习惯都养成了,所以这「七不」,都一直在守着这七个戒律。所以学习是很顺利,工作也很顺利,在美国连年的获国际会议的这些最佳论文奖,也出了很多的论文,到了澳洲也连年的获得昆士兰大学的最佳的优秀的研究奖,两次承担国家研究的项目,在发表文章方面也都是属于全学院当中一百多位教授里面也属于佼佼者。因为成绩还算比较优秀,就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以及很快就获得终身的聘用,在学术界我们都知道叫tenure,拿了tenure意味着你终身都有保证,中国人一般讲的铁饭碗,只要你不辞掉工作,学校不能辞退你。拿tenure,拿终身教职不容易,一般人是拼死拼活拿到了就松下来了。像我这样年轻,三十四岁成为澳洲的昆士兰大学终身教授,当时也是最年轻的一位。

  所以有一天在澳洲的时候翻出我们家里的家庭文化箱,看到了我母亲在一九九二年,说话是十六年前,她给我的一个生日贺卡,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对我这一生的希望都写在这个贺卡里面,我先想要跟大家把这个贺卡分享一下:「茂森儿:祝贺你十九岁青春的年华!这是你迈进大学的第一个生日。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只有失去时才知道它的价值,这就是青春和健康。希望你做一个智者,身置庐山之中,而知庐山之美。你已经成年,今天和你谈谈我对你人生的总体策划:假如环境没有意外,你的道路是: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争取到当今世界发达的国家学习和工作;成家要晚,立业在先,遵循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养方面克服浮躁,一心不乱,增加自控能力,宁静致远,行中庸之道;三十岁前,学习,积累,打基础;三十岁至五十五岁,成家立业,干一番事业;五十五岁后收心,摄心,总结人生,修持往生之道。这样,当你回顾往事的时候,可以自慰的说:我活着的时候很充实,离去的时候很恬静。永远爱你的母亲,一九九二年五月。」这是我在十九岁的生日上得到母亲的这一个贺卡,母亲这份贺卡当中确实把我这一生的人生道路都指明。回顾这十六年走过的人生路,也可以安慰的说,母亲对我的很多的志向已经实现,譬如说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发达的国家工作,也满有成绩,这些是属于事亲、事君的部分。

  但是母亲对我的志向绝不止于这样,她说到要「遵循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圣贤人的志向,圣贤人的事业,确实是让茂森终身奉行的。所以母亲的这个贺卡也体现了《孝经》里修行的方法三个层次,事亲、事君和立身。正当我很高兴的跟母亲表态,说妈妈,妳的志愿我已经成就了,妳想做博士的妈妈,妳想做教授的妈妈,都已经成就了。而且当时,这是说话二00六年的年初,我刚刚获得终身教职的时候,马上有很多的大学就来聘我过去,包括澳洲、包括中国。当时我和母亲就想到有意想追随恩师回到祖国来,为祖国、为人民来服务,来报答国土之恩,所以想回到祖国来。厦门大学当时正好筹建财务金融的研究所,聘请海外的著名的学者、教授来做首席的教授,当时就给我发了聘函,希望我过去。它是以年薪八十万人民币,还加上五十万元的研究经费,以及免费提供住房和吃饭,基本上你不太用钱了。

  当时这个很好的机会,母亲就想请教我们的恩师净公上人老教授,看看是不是用这种渠道回到祖国来继续教书。可是恩师对我的希望不是仅止留在学术界,而是希望我能够真正走上圣贤教育之路。所以当母亲有一天在澳洲陪着我们恩师在散步的时候,就抓住这个机会向老师请教,母亲问,说茂森现在已经获得厦门大学的聘函,恩师您看是在澳洲工作好,还是回祖国工作好?结果恩师回答说:要做圣贤!这句话回答好像答非所问,我母亲问是回中国好还是在澳洲好,那时候老师说要做圣贤。这句话真的有点像禅门的机锋话,师父点弟子,看那个机锋话是答非所问,但是我母亲一下子就觉悟。真的,我们想来想去都是为自己打算,有没有为天下人民去打算?现在的世间不是缺一个金融教授,缺的是圣贤教育的师资。中国传统的文化,圣贤的教育,经过历史的摧残,到现在已经到了快要断的边缘,太少人发大志、立大志来承传古圣先贤的道统,学者很多,但是圣贤人太少。

  所以我母亲也想通了,我也想通了,就决定要改变工作。在那年(二00六年)我母亲给我写了一个生日贺卡,这是在世间人看的所谓也算功成名就之时,母亲贺卡中是这么说的:「茂森儿,做母亲的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希望儿子做君子、做圣贤。你能满我的愿吗?」《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终是终极。所以真正大孝之人是以德来济世,正是古圣先贤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在我们环顾这个世间,海内外都一样,由于缺乏伦理道德圣贤教育,所以人们为所欲为,纵欲、损人利己,导致这个社会有种种的乱象。我们国家领导人英明,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但是理念落实,怎么落实?中国《礼记》当中有一篇可以说是古代圣贤的教育哲学—「学记」,有一句话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要用教育来实现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教育正缺乏的是有圣贤品德的师资。与其我们要希望别人来做圣做贤,不如自己直下承当,我们要来做。做不做得到那是一回事,但是要有心去做,甚至是知其不可为也要为之。所以我们母子就决定辞掉澳洲昆士兰大学的终身教职,来走上圣贤道路。母亲她对我说:「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大孝;能成就圣贤、普利众生,使千秋万代的人获益无穷,是至孝。我支持儿子走上大孝,奔向至孝!」我为母亲能说出这样的话感到非常的感动,我们母子相依为命三十多年,现在她的辛苦终于得到了成果,可是她没有把成果留给自己,而是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圣贤教育的事业。

  翻出三十多年来的这些相片,想到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这些经历是历历在目,母亲的谆谆的教导如同就响在耳边。这里看到的相片,一张是我在小时候,很小的时候跟母亲照的,一张是在近期。感恩之心充满了自己的心灵,发起报恩的心,报恩就是要养母亲之志,母亲的志向是希望我立身行道,传播圣贤教育。所以母亲就跟我一起到恩师座下正式拜师,请老师收留我,来细心的指导我,我愿意全心全意的跟着老师学习圣道、弘扬圣道。在拜师之后,这是二00六年年底,我给母亲写了一个生日贺卡,写了一首诗,叫「感恩慈母颂」,愿意跟大家分享:「春秋六秩转瞬间,育儿辛苦三十年。昔有孟母勤策励,而今家慈不让贤。不恋高薪教授衔,唯希独子德比天。从来豪圣本无种,但以诚明度世间」。这首诗大意就是说,父母六十多年辛苦转瞬之间,教导孩子也三十多年。母亲的心志如同当年孟母,希望培养像孟子一样的圣贤。怎么样去做?只要放下世间名利的追逐,不贪恋高薪、教授的这些名衔,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希望什么?自己的儿子德行能够效法天地、效法圣贤。所以立志是圣贤,能不能做到?从理上讲每个人都能做到,孟子说得好,「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就是说人皆可以为圣贤。所以「从来豪圣本无种」,没有说天生某个人就一定是圣贤,一定不是圣贤,每个人都可以做圣贤,只要自己肯承当。怎么做?但以诚明度世间。古德有说「圣贤之道,唯诚与明」。《中庸》上讲的,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圣人本性真诚而有智慧,这叫「自诚明」,这是天性,这是我们的本性,这就是道。「自明诚」,是明白以后,觉悟了,要效法圣贤,养我们的真诚,这就是教学,我们学习圣贤教育。所以谈到《孝经》的宗,就是修学的方法,茂森也很有感触,得力于父母、师长的教诲,才有今天的觉悟。愿意真正落实《孝经》的修学,不仅是事亲,还要事君,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要立身行道,成就圣贤,回归本善,这是讲到第三个方面。

  第四是论用,就是你学《孝经》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能得到什么利益?这利益太大了,这是我们师长的话,恩师的话,「宇清,国安,家和,人乐」。这个宇清是整个宇宙都清、都太平,是圆满的利益,国家也能得到安乐,这是和谐社会,「家和」是家庭和顺,人也得到幸福美满快乐。怎么得到?行孝。所以以孝治身,以孝治家,以孝治国,以孝来平天下,这是《孝经》教导我们的功用,它是非常的圆满。所以古代很多的帝王都注《孝经》,为什么?他们意识到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重要,而《孝经》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你看看古来的历史,很多帝王他重视《孝经》,包括汉文帝,他当时用《孝经》来考核官员,东晋元帝作过《孝经传》,宋武帝、宋文帝曾经讲过《孝经》,还有梁武帝亲自写过《孝经义疏》,还有唐玄宗亲自做了批注,包括清朝,我们说不是汉族的,满族的人,你看顺治、雍正都亲自批注过《孝经》,康熙诏请百官做过《御定孝经衍义》,这是很大的,在《四库全书》、《四库荟要》里面都有,所以这是帝王的和谐世界之道。

  第五个方面叫判教,这个我们就简单的说,判教就是判定教学的课程。是什么?圣之根,人之行,圣贤的根本就是孝道,人人都要去行的。邢昺的序文里面讲到,「按《钩命决》云: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孔子他自己说,我的志向表露在《春秋》这部书里面,而我的行,就是我的真正的行持、力行,在哪里表露?在《孝经》当中。所以这个确实是孔子至圣先师为我们做的榜样,要成圣成贤,根就是孝。成圣成贤也不外乎是孝道的圆满而已,而孝是本善,每个人本来就具足的德行,人人都应该去行的。今天我们就把五重玄义,《孝经》的概要跟大家介绍了一遍。还有一些的经文,我们也采用了,但是今天时间到了,没有时间来进行解析,明天下一次我们跟大家继续做一个详细的报告。不妥之处请各位仁者多多的批评指导。谢谢大家。
孝经研习报告  锺茂森教授主讲  (第二集)  2008/5/12  华严讲堂  档名:52-266-0002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孝经》。昨天我们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孝经》的概要,尝试着用佛教天台宗分析经典的这种研究方法—五重玄义,来分析《孝经》的体例,我们按照五个方面来研究,所谓是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和判教。释名就是解释《孝经》这个名题。辨体就是辨明本经的体性和基本的原理,我们判作是以道为体。明宗就是明了本经所指出的修学方法,我们用《孝经》的「开宗明义章」里面的语句,就是事亲、事君和立身,这是行孝的方法,所谓有三个层次。论用就是我们来论述本经修学的这些利益,昨天我们意思还没有完全的讲透彻,今天我们想再利用一点时间来补充说明一下。我们判论用,就是学这部经有什么功用,可以归纳为四条,所谓宇清、国安、家和、人乐,这是从大讲到小。宇清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能得到清宁。国安就是我们所在的国家也得到安定。家和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能够和睦。人乐就是我们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这四条可以说概括了所有的好处,这正是我们国家领导人所希求的,所谓是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如何能得到?孔老夫子的《孝经》就为我们点出来了,要以孝去治理。以孝治身就能人乐,以孝治家就家和,以孝治国就国安,以孝来治理天下就天下清宁,如果再广阔的来说,以孝心对待整个宇宙一切众生,就得到宇宙的清宁。所以这一个孝字就能把它们圆满的得到。

  我们看在刑昺的,这是一位宋朝的大儒,曾经做过北宋时代的礼部尚书,他批注了唐玄宗的《孝经御注》,所谓《孝经正义》,里面他有这么一段话,这是在他的序文里面说到的,他是引用刘炫《孝经述义》。我们看刘炫《孝经述义》,我们来看,刘炫他是隋朝的一位学者,他在《孝经》的批注里面,这部批注叫《孝经述义》,他自己的序文中是这样写到,「《孝经》,言高趣远,文丽旨深;举治乱之大纲,辨天人之弘致。大则法天因地,祀帝享祖,道洽万国之心,泽周四海之内。乃使天地昭察,鬼神效灵;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明王以之治定,圣德之所不加」,我们先看到这里。这是讲到《孝经》这篇文章虽然是很短小的一篇短文,总共只有一千七百九十九个字,可是言高趣远,就是它的文义非常的高广,它的旨趣非常悠远,文辞、词句也很优美,表达深远的意境。所以这都是讲到圣人的心声,天地之德。里面举出天下大治、大乱的根本是什么?根本就在于能不能够以孝治理天下。因为孝道它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所以孝是总纲,天、地、人三才都以孝为纲。从大的方面来说,如何能够去孝治?所谓「法天因地」,就是效法天地,天是恒常的运作,地是无私的奉献,我们人在天地之间,效法这种天地的大德。对待我们的君上,在古时候是君主时代,要对皇帝、要对古圣先王要常常的纪念,对自己的祖先也要常常的祭祀,这是能够使到万国人民民心能够和睦,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四海之内的百姓都能够得到圣王的德泽。天地都有感应,所谓「天地昭察,鬼神效灵」,天地鬼神实在是他们也是跟人有感通的,当一个人行孝的时候,天地鬼神都护佑,人如果不行孝,天地鬼神都厌恶。真正以孝治理天下,从自己做起,对父母有一种纯真的孝心,然后扩展至对百姓,以这颗孝心对待所有的人。这是讲到一个国家领导人他能够以孝心对待这些万民,自然就能感得「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所谓是天地都相保,灾害都避免。

  「明王」,这是有明德的君王,这是古代的圣王,他以孝来达到国治、天下平。所以孝可谓是「圣德之所不加」,就是本经里面曾子问过孔老夫子的,说圣人之德可不可以超过孝?孔老夫子说,「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所以一个圣人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因为他孝心达到圆满,孝心的圆满就是圣德的圆满。这是从大的角度,治国、治天下、成圣、成贤这方面来讲,这主要是讲到一个帝王、一个领导人,从大的方面讲。如果从小的方面讲,下面刘炫的《述义序》里面又说到,「小则就利因时,谨身节用;施政闺门之内,流恩徒役之下。乃使室家理治,长幼顺序;居上不骄,为下不乱;臣子尽其忠敬,仆妾竭其欢心」,我们先看到这里。从小的方面,就是普通老百姓,他也需要行孝。一般人行孝,所谓庶人之孝,就是老百姓如何行孝?要因地之利,能够顺应天时,获取地利,能够从事工作生产来养活自己的父母,自己对自己生活要非常的节俭,非常的谨慎,这样才能够长久的侍奉父母。对待父母的孝敬那是丰丰富富的,宁愿自己吃少一点,穿单薄一点,也要让父母得到温饱,这是普通老百姓也要做到的孝道。

  在闺门之内,闺门就是讲一个家庭内部,还是要用孝道、用礼。这一条是在《古文孝经》当中,《孝经》是有《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我们这次学习是采用《今文孝经》来学习。《古文孝经》有一些出入,像《古文孝经》里面有一章是「闺阃章」,就谈到在闺阃(闺门)之内要有礼,以礼治家,这样能够上下和顺。哪怕是仆人,家里的下人,都需要对他有恩德、照顾,这样在一个家庭里面,哪怕是只有夫妻之室,再小的家庭,都能得到和谐,所谓是夫义妇听、夫和妇顺、长幼有序,这都是在家里面有家礼、有家规。做人要懂得「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如果是在上位的,得到富贵了不可以有傲慢心,因为有傲慢心必定富贵不能长久,很快可能就把自己的地位、名誉和财富都亏损了,在下位的人不能有这些不好的想法,所谓胡思乱想,要跟别人去竞争、去斗争,去争夺权势、争夺富贵。要知道一个人的富贵穷通它都有一个定数,哪怕是你争得来、抢得来的,还是你命中本有的。既然如此何必去争?何必去抢?不如落得一个君子,他能够有一种温、良、恭、俭、让的品德,把这些功名富贵看淡,反而能够造就一个好的品德,而那些功名富贵真的是命中所有的,必定是能得到的。只有是小人他才会斤斤计较,不断的在争取、在抢夺,抢夺来的还是命中本有的。所以古人叹息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他不需要这样以小人的手段还是能得到的,他非得要做一个小人,这是很冤枉的。

  真正以孝治理家庭、治理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天下,为人臣的必定是尽忠,为人子必定是尽孝,所谓「尽其忠敬」。忠跟孝是一体的,敬是表示我们对于长上、对于父母的敬意。孝一定要连着敬,如果是孝没有敬,这个孝就不成为孝。仆妾,这是指一般的仆人,我们说的服务的人员,他们也能够很欢喜的效劳。为什么?因为他能够感到这种孝的氛围。一个孝的氛围一定是一个和谐的氛围,所以他们能够在里面做得安心。譬如说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实际上也是一个大家庭,老板就等于像是君上一样,像一个家庭的家长,他要以孝治理自己的大家庭,让人人都守礼、都忠敬,自然人人都欢心,没有不平等,必定是和谐。而家和万事兴,一个企业员工都能够和睦,上下能够同心,那当然这个企业必定是很成功的。所以孝的功用是很广阔的。

  最后刘炫还有一句话说,「其所施者,牢笼宇宙之器也;其所述者,阐扬性命之谈也」。这就讲到很深很广,孝的功用真的是涵盖宇宙,宇宙万物都是这颗孝心的显现。我们昨天谈到,孝的体就是道,佛家讲的自性。《道德经》上告诉我们,宇宙的本体是道,宇宙是从道而生的。佛家也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我们宇宙,宇宙就是道变现出来的。因此我们晓得,一个人能够养成纯真的孝心,就与道相应,所以这颗孝心它可以遍及整个宇宙,而使到宇宙都能够清宁、都能够和谐。如果能够说把宇宙都能够和谐起来,那要和谐一个地球,不就是理所当然的吗?所以我们坚信,古圣先贤的教诲一点没错,只要以这颗孝心来对待、来治理世界,必定能得到和谐世界。

  《孝经》当中所阐述的,所谓是性命之谈,性这就是讲的本性,就是讲到宇宙万物的本体,那就是道。所以我们昨天判本经是以道为体,这也是有依据。命就是所谓天命,孔子自己说,他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孝经》所阐述的正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果然依此而修行,来落实,必定获得无上的利益。因此本经「开宗明义」就说到,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所以概括起来,本经的修学的功用可以说是,小则得到幸福人生,大则得到和谐世界,得到清宁的宇宙。因此历代这些帝王,都非常重视《孝经》。不仅是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有很多是批注《孝经》,有很多把《孝经》做为考核读书人的一个教材,或者是教导宫廷里头的这些王子、贵族的教材。即使是在外族,像元朝,元朝是少数民族,这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他们也是拜倒在《孝经》之下,也把《孝经》推崇出来。到清朝是满族人入主中原,开朝的三位皇帝都是《孝经》的专家,顺治和雍正两位皇帝亲自做了《孝经》批注,康熙皇帝他虽然自己没做批注,但是顺治,这是他父亲,留下遗愿,因为顺治皇帝当时希望能够纂修一部《孝经衍义》,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部大书,把历朝历代的这些凡是讲到孝道方面的注疏、文字收集起来,以《孝经》的义理为主纲来批注《孝经》,但是顺治皇帝还没有完成这个工作,康熙皇帝就接着干。所以康熙皇帝当时诏领这些大臣、儒臣一起来汇集,就编成了《孝经衍义》,总共一百卷,收录在《四库全书》和《四库荟要》里面。这可以看到康熙皇帝也是在继承自己父辈的志愿。《中庸》上面说到,「夫孝也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就是能够继承先人的志向,能够继续前人的事业,这就可谓是孝,为什么?所谓是孝亲之志,父母先人对我们的志向我们要努力做到,这是真正的孝。

  茂森之所以这次有这个愿心想把《孝经》讲解一遍,这也是我母亲对我的愿望。母亲在三年前就对我表达了她的这种志愿,希望我放弃学校的教授工作以后,跟随我们恩师净公上人老教授学习,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把《孝经》讲解一遍,因为《孝经》是我从小就念的,也是母亲特别在这方面注意培养我的。母亲是希望我这么做,我真的也是要继人之志,述人之事,养亲之志。所以我也觉得这是我的一项使命,要好好的把《孝经》讲解一遍。

  我们再来看五重玄义里面的判教,第五方面,我们昨天也略略的提了一下,还有些意思还要讲得更圆满一些才行。我们判本经的所谓教相,就是教学的课程,它是属于什么人学的?这是圣之根,人之行,换句话说,我们如果想要成就圣贤,首先要扎根,所以这是一门圣贤的基础课程。而人之行,这个人没有分别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每一个人,只要是人,都要去学,都要去行。所以可见得这一门课程涵盖的很广泛,每个人都应该学,都应该孝敬父母,如果做为人而不孝敬父母者就不能称为人。你看看动物里面都有行孝的,我们都常常听到,乌鸦会反哺,小羊跪乳。小乌鸦长大了,牠要出去找食回来孝敬自己的父母,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会照顾牠,这叫反哺,乌鸦懂得知恩报恩。小羊要吃乳的时候都跪在母亲的身体下面,仰着头来吃,这种形态就已经给我们显示了那种感恩的这种形式。所以你看动物里面都体现了孝心,如果人不行孝,说得不好听,叫畜生不如。因此这一门课程人人都要学习,而真正做到了极处,成圣成贤都能达到。

  所以孔子本人他曾经说过,「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他的志向在《春秋》这部著作里面,而他的行持就在《孝经》里面。所以可见得圣人他也是在不断的行孝。所以这部经可以说是普通的人,像妇孺,也需要学,而立志成圣成贤的人也要学。这部经它是谁作的?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说这是曾子所作的,因为曾子他是一位大孝子,他听了老师孔子教导他孝的道理,他把《孝经》记录下来,这是一种说法。但是我们看邢昺的注疏里面,他不是这么样认为的,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他说「夫《孝经》者,孔子之所述作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孝经》就是孔子亲手所著、亲口所述,不是曾子自己写的。这部《孝经》它之所以在「开宗明义章」里面好像以孔子跟曾子的这个问答的形式来做,实际上它是假立曾子为请益问答之人来广明孝道。为什么选择曾子做为请益问答之人?是因为曾子是个孝子,他在七十弟子当中,孝行是最显著的。邢昺疏序文里面说到,「述作之旨者,昔圣人蕴大圣德,生不偶时,适值周室衰微,王纲失坠,君臣僭乱,礼乐崩颓」。这是讲到为什么孔子要作这部《孝经》,他述作这部《孝经》的宗旨,原因是因为当时这位至圣先师虽然他有大的圣德,但是可谓生不逢时,因为当时正是周朝的末年,王室已经是衰微了,所谓是列国诸侯都在互相的争斗,这是春秋的时代,王纲已经没有了,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被紊乱,诸侯不懂得敬天子,诸侯里头的大夫也不懂得敬诸侯,乃至家庭里面儿女也不懂得孝敬父母,这是天下大乱的时代,所谓是礼崩乐坏,这是孔子着这部《孝经》的历史背景。

  我们再看,「居上位者赏罚不行,居下位者褒贬无作。孔子遂乃定礼、乐,删除诗、书,赞易道,以明道德仁义之源;修《春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这段话是告诉我们为什么孔子要着六经,因为当时已经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居上位的人赏罚不明,凭着自己的私欲,或者是追求私利,而执法不明,使到这个制度、这种王纲都紊乱。在上位的人不公平,执法不分明,往往是以私废公,居下位的当然他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所谓「上所施,下所效」,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所以当时是上下一片混乱。孔老夫子看到这种情形就决定要做六经。六经就是最好的教育的这些教材,因为国家天下之所以混乱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教育,所以孔老夫子当时定礼乐,就是着《礼经》、《乐经》,删《诗经》。《诗经》是本来存在的这些民谣、歌谣,孔子把这些歌谣搜集起来进行删订、整理。所用的原则、标准就是三个字「思无邪」,就是凡是引人邪思的这些歌谣统统删掉不要,搜集到《诗经》里面的都是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的这些诗歌,这是我们所说的对于文娱节目的管制。对于媒体的管制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因为媒体里面的这些节目那是最容易误导百姓,如果是这些节目里头充满了杀盗淫妄、暴力色情,用这些东西教导民众,你看民众会成什么样子?那必定会天下大乱。所以孔子当时删诗、书,删《诗经》,这是对媒体、对文娱节目的负责,让大众可以有健康的娱乐。本经所说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个乐和诗都是属于文艺方面的,能帮助我们社会移风易俗,如果是内容健康的,那必定是把社会带向和谐,如果是内容不健康的,必定是制造混乱。书就是《尚书》,易就是《易经》。这五经,礼、乐、诗、书、易,是明道德仁义之源,道德仁义的源头,这个本体可以说在五经当中阐述出来。最后孔子还修了一部《春秋》,《春秋》是一部鲁国的国史,但是里面记述着也有诸侯列国的很多事情。《春秋》这部书是为了正君臣父子之法,《春秋》里面都有褒贬,褒善贬恶,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道理原则讲得很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使到人伦关系,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关系得以彰显。这是社会治乱的一个关键,如果五伦关系乱了社会就大乱。《春秋》这部书是正人伦之法,法就是教材。

  下面邢昺疏序文里面又说到,「又虑虽知其法,未知其行,遂说《孝经》一十八章,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谨其法」。这是说到孔子当时着六经的时候就想到这个问题,就有这样的一个考虑,说大家即使是读六经,知道道德仁义之源、君臣父子之法,懂得这些道理,可是不懂得落实,「未知其行」,就是学了还不知道怎么用,从哪里做起,这种现象也是很普遍的。如果是只学了这些道德仁义的辞章,而没有把这些道理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这就是「虽知其法,未知其行」,不懂得怎么做。我们的恩师上人说这种充其量叫做搞儒学的,儒学不能够真正帮助国治、天下平,因为这只是个学术研究,要怎么样?要学儒,把儒学两个字调过来,学儒,学儒就是学孔子、学孟子,学作圣贤。我们懂了就要做,不肯做,不能把这些道理落实到我们的处事待人接物,这就是成了儒学家,充其量我们讲他是儒学家。《弟子规》里面讲得更不客气,「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所以学了要力行,不力行只是增长浮华。因此我们恩师反复强调,要学儒从哪里学起?从《弟子规》学起,《弟子规》就是行。《弟子规》讲的什么?从头到尾就讲孝道,你说是不是?我们把《孝经》好好念一念,跟《弟子规》对照一下,真的《弟子规》从头到尾就讲如何事亲、如何事君、如何立身,这就是《孝经》讲的宗趣。所以孔老夫子当时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怕我们后人只搞儒学的研究,而不能自己真正去力行,不肯做圣贤,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圣贤,所以,「遂说《孝经》一十八章」,把《孝经》讲述出来。《孝经》,这是《今文孝经》,总共十八章,《古文孝经》是二十二章。唐玄宗当时就把《今文孝经》确定下来了,所以后世一般都是用《今文孝经》。

  《今文》,就是现在的这部《孝经》,其实是在汉朝时代就已经有了,因为当时《孝经》写的文字,在战国时期因为文字还没有统一,各国都用各国的文字,到秦始皇那时候才统一文字,所以当时的《孝经》它是用各国的文字写的,所以称为《古文孝经》,后人文字统一以后,就用当时流行的小篆或者是隶书来抄写这部《孝经》,就成为《今文孝经》。当然,《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略有出入。批注《古文孝经》的最著名的是西汉的学者孔安国,批注《今文孝经》最著名的当时是东汉的学者郑玄(郑康成)。当时到了唐朝,唐明皇,这是李隆基,也叫唐玄宗,他在《古文》、《今文孝经》当中他就裁定用《今文孝经》,而且他看了多种的批注,在古代的批注当中采用精华,删掉一些繁乱的部分,把《孝经》批注了一部,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唐玄宗《御注》。宋朝邢昺又给它作了一个批注的批注,叫疏,这是《孝经正义》。所以当时孔子讲《孝经》,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明了如何把圣贤之道落实,所谓「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该怎么样做好一个人,做父亲的要怎么做父亲,做儿子的怎么做儿子,做领导的怎么做领导,做下属的怎么做下属,所谓是「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谨其法」,知其法,这是解门,深解《孝经》里头的义趣,可以帮助我们力行的。认真的去落实、去力行,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孝经》里的义趣,理解圣贤之道。所以学儒、学道不是用口头说的,最关键的是要去力行的,这是讲究知行合一。你看《弟子规》到最后「余力学文」,也讲到要知行合一,「不力行,但学文」不行,「但力行,不学文」也不行,要两者互相的相辅相成。

  所以邢昺疏序里面最后说到,「故《孝经纬》曰:孔子云: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这是另一部《孝经纬》这部著作里面讲到类似的话,孔子自己说,你要看我褒贬诸侯,这是评论当时天下大事,褒善贬恶,体现了夫子的心志,在《春秋》这部书,人伦的这些行为在《孝经》里面提倡。所以这部《孝经》可以说是跟《春秋》、跟六经在重量方面是平等的,为什么?六经是法,是解门,《孝经》是行门,解行并重,不能够有解无行。我们再来看郑玄,这是东汉时代的大儒郑康成,他注了一部《六艺论》,这上面也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郑玄之《六艺论》曰:孔子以六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经》以总会之」。所以郑康成他说到,孔子,这是儒家的学人,都要学习六艺。六艺是指什么?礼、乐、射、御、书、数,这是所谓六种基本的才能,每一位儒者都必须要学习的。所谓礼,礼就是礼节,学儒的人必定要学礼,如果不懂礼就不能够称为是儒者。乐就是音乐,古时候读书人都能够弹琴。这是以乐来养心,以礼来治身。所以礼乐这是对身心的一种调治,这所谓的佛家讲的伏烦恼,把色、受、想、行、识五阴的烦恼要把它调节,通过这种调节来把它断除。当然儒家没有讲到要断烦恼,要用礼乐来伏住烦恼。佛家讲的色就是色身,我们的身体,要用礼来对治,佛家讲用戒来治身。受、想、行、识,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识,这统统都是精神世界里的,这是讲心,儒家是用乐,佛家用禅定来调治自己的心灵。射就是射箭的艺术,古时候儒生不是文弱书生,都能射箭、能骑马,这个御就是驾马车,可以上阵作战,也可以在讲堂里讲课,所谓文武要双全。书就是书法,要写得好的文字,包括你的那手毛笔字,以及文学、写文章,都属于书这一类。数就是数学,算法,包括天文地理的、易经的这些算法,这一些都是需要精通的。

  孔子提倡的这六种技艺,题目是不同,「指意殊别」,因为它们的各种指向(方向)有不一样,因为学得多,孔老夫子担心后人学杂了,怕道离散了,因为学六种技能,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明道。所以孔子你看在《论语》当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个艺就是六艺。所以德、仁、艺都是帮助我们悟道的,道是什么?宇宙的本体。孔子他非常了解,学问最终就是明了宇宙本体,佛家讲的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佛就是儒家讲的圣人,宇宙间的大圣。如果是后人学习这些技能,而忘记了学习的目标,这就是容易使到道离散,志向不专一。后世莫知根源,可能只学了皮毛,没有真正学到深处、根源,因此孔子作《孝经》以总会之。孔子为什么要作《孝经》?总会六艺。那不仅是总会六艺,而且是德、仁、艺统统总会,换句话说,整个儒家的学问,都以《孝经》进行总会。你看看郑康成,这是大儒,他这个见地实在是了不起,知道《孝经》这本书虽然篇幅很短,可是学术地位如此之高,我们要非常的重视,它可以说是涵盖了整个儒家的学问、整个圣贤的学问。我们就以殷重的心、诚敬的心来一起学习这一部无上的宝典。我们来看正文,讲了很久都是讲概要,到现在我们才真正开始学习正文。请看第一章:

  【开宗明义章第一】

  我们还是依照唐玄宗的《御注》和邢昺的《正义疏》,《正义》这个批注里面把章题一个字一个字的开解,『开宗明义章第一』,「开」就是张的意思,就是你要彰显。「宗」是什么?宗是本,本就是根本。根本是什么?根本实际上就是道,佛家讲的自性,要把这个自性开张出来、彰显出来,用什么?用孝。所以孝道是开解、开显自性宝藏的钥匙,因此称为性德。「明」就是显,明显,「义」就是义理,把这个自性的义理,所谓道理,把它明显化。「章」这个字也就是明的意思,就是分开每一段来使到义理很明显,这叫章。这部经第一章就是开门见山为我们把根本的义理开显出来。所谓行孝,后头接着这五孝,「天子章」,讲天子之孝,诸侯、卿大夫、士人、庶民,这五种人行孝,它都在「开宗明义章」中显现出来,所以称为开宗明义。「第一」,我们知道这是按照章的数目字来排列,这是第一章,因为这一章是总说,把孝的道理说出来,后面的各章都是批注第一章的,所以第一章是整部经的主旨之所在。我们来看看,在这里邢昺的批注里头有讲到,提了一下整部经的层次、结构和大意,我们有必要在没有学习正式经文之前,也把这个大意了解一下,对整部经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开宗明义章」之后就是「天子章第二」,我们来看疏文里面讲到,「言天子、庶人虽列贵贱,而立身行道,无限高卑。故次首章先陈天子,等差其贵贱以至庶人」。这段话就是说明「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人章」、「庶人章」,这五章它是列一个贵贱,按照次第,虽然有次第、有贵贱不同,可是在行孝方面,立身行道方面没有限制高卑,尊卑,地位不同,统统需要行孝。所以五孝,五章分别列出五种阶级的人如何行孝,我们从这五种当中就能够推演,实际上是社会各个阶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需要行孝,不分贵贱贫富的。下文说「次及『三才』、『孝治』、『圣治』三章,并叙德教之所由生也」,「三才章」是第七章,「孝治章」和「圣治章」是第八、第九章,这三章是讲德教之所由生,就是圣贤的德教从哪里出生的?从孝出生,这是叙述这个含义的。

  底下第十章「纪孝行章」是叙述「孝子事亲为先」,这是如何事亲的,这是我们讲的行孝的第一个层次事亲,再有事君和立身。「与五刑相因」,「五刑章」跟它相搭配。这是讲到「夫孝始于事亲也」,这是第一个层次。所以这两章是讲到第一层。底下「『广要道章』、『广扬名章』即先王有至德要道,扬名于后世也」,你看看这两章是专门批注「开宗明义章第一」里头说的「先王有至德要道」,这是「广要道章」。还有「广至德章」,也是属于批注「至德要道」的。「广扬名章」是讲到扬名于后世,立身,如何立身的。下文说「扬名之上,因谏争之臣,从谏之君,必有应感」,讲完「广扬名章」以后就讲「谏争章」,「谏争章」这是说君臣之间、父子之间都有一个道理,如果不符合道理,是可以进行劝谏,这是「谏争章」。必有应感,这是「感应章」,感应是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最后乃至天、地、人之间,都有感应的。「三章相次,不离于扬名」,所以讲到「广要道章」、「广治德章」和「谏争章」,三章合在一起,实际上都是教我们如何行大孝,立身扬名的,还有「感应章」,这统统都是为了说明立身之道的道理。「事君章」,这是讲的「中于事君也」,这就是说明孝的第二个层次。

  所以讲完如何事亲、如何立身和如何事君以后,最后末后是「丧亲章,继于诸章之末,言孝子事亲之道纪也」,这个纪就是到了极限。因为儒家讲人道只讲从生到死,它没有讲到生之前,也没有讲到死之后。所以它这里讲到「孝子之事亲终矣」,终就是终了,到了极限,这是父母去世以后,我们能够继续的祭祀,这已经是尽孝。这是讲到各章的大意。我们再接下来会逐章逐章的详细的学习。我们来继续看「开宗明义章第一」,请看正文:

  【仲尼居。曾子侍。】

  这是第一句。在唐玄宗的《御注》里面他是讲到,『仲尼』,这是孔子的字号,就是讲孔子,『居』是闲居,闲坐着。这是日常生活当中,孔老夫子有一天正在闲坐着。『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在旁边侍坐,『侍』就是侍坐。因为这个「侍」是学生在老师旁边服侍老师,有的时候是站着,有的时候是坐着,所以侍立、侍坐都可以。在这里,因为后面讲到曾参避席,就是从自己座位上起来,那我们可以推测到,当时曾子是陪着夫子在坐着。我们来看邢昺的《正义》,他有一段文字解得很好,「正义曰:夫子以六经设教,随事表名。虽道由孝生,而孝纲未举,将欲开明其道,垂之来裔。以曾参之孝,先有重名,乃假因闲居,为之陈说。自摽己字,称『仲尼居』;呼参为子,称『曾子侍』」。这是讲到孔老夫子为什么要批注,就是写这部《孝经》。这里再次说明是孔子亲手所著的,因此它的地位完全是跟六经相同的,统统出自圣人之手。所以这里说,孔老夫子以六经设教,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儒家的学问。六经虽然它的名题不同,因为根据你所学的科目定名,譬如说礼、乐、书、数,这些不同的名字,随事表名。「虽道由孝生,而孝纲未举」,六经、六艺统统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证道的,证道就是所谓的回归本性本善,回归人之初,人的本来面目。孝是最好的帮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的方法,所以叫道由孝生,孝是德之本。我们昨天有谈到德是道的相,而孝是德之本,所以从孝入手来成就道德这是最方便。但是如果我们对孝的道理并不明了,「孝纲未举」,这时候夫子,这圣人,就要为我们立教。所以「欲开明其道」,为我们阐述说明这里面的道理。「垂之来裔」,让后人,我们这些后学,都能够了解。

  因为曾参是以孝子之名著称,我们知道这位曾参他是从小跟他母亲在一起相依为命,家里也很穷,曾子对于他的母亲还有父亲都是非常的孝敬,真是纯孝。有一天他上山去砍柴,结果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道如何接待,就慌了神,想到怎么样把曾参赶快唤回来,于是就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咬手指,我们知道十指连心,心就痛,结果谁的心痛?山上的曾参他心就觉得痛,他就知道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就赶紧从山上跑回家来,来看母亲出了什么事,才知道原来是客人来了。他母亲说我不知道怎么样把你从山上唤回来,所以就咬自己的手指。你看看曾参他的这种纯孝到了极处,跟他母亲有这种感应,这种感应比现在手机方便太多,手机还要有电磁讯号,上了山,深山里面你那个电磁讯号都不灵光了,而且还有辐射,有副作用。古人你看完全是用真诚之心来感应,这是纯孝的感应。曾子他是大孝子,因此孔老夫子要讲《孝经》当然要对他来讲。所以这是假借曾子做为对象,用问答的方式来陈说孝道。他自己讲自己的字号,所以是「仲尼居」,夫子自己写文章写「仲尼居」。写曾参,参是他的名字,对他尊重,就用子。所以老师对学生也是很尊重的,他用曾子,不用曾参,所以用「曾子侍」。我们看到,曾子他是夫子的传人,学识也非常的渊博,他每天都用反省的功夫,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跟人家一起共事有没有忠诚?跟朋友在一起交往有没有讲信用?老师传下来的有没有真正去落实?习就是落实,吾日三省,最后成就圣贤。所以后人把他尊为宗圣,所以他也是夫子的传人,尤其是在孝道方面。所以你看看夫子为什么要对曾子讲《孝经》?他自己做到,虽然他行孝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对理还并不是很明了,或者是明了得并不圆满,所以夫子跟他讲《孝经》。

  从第一句话「仲尼居,曾子侍」,这个「侍」,我们就可以想象一组图画,曾参在夫子旁边必定是毕恭毕敬侍奉在老师身边,随时听候老师的命令,对老师那种恭敬、谦敬,我们就知道他一定能够传承夫子之道。所以一个老师他希望传道给什么样的学生?必定是对老师有诚敬、谦恭的态度。对老师恭敬就是对道的恭敬,所谓尊师重道。曾子为什么能这么尊师?因为他是孝子,所以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古代的圣贤学问都是师道,儒、释、道三家统统都是师道,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教育,不是宗教。这个教育,这个师道,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孝经》是根本的经典,儒、释、道三家都以孝为根基。我们继续看下文: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继续看: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先看到这里。孔老夫子首先发问,可见得这部《孝经》是无问自说的。为什么孔老夫子不等学生提问他自己先说?因为这个道理太深妙,学生可能提不出来,所以孔老夫子他自己先提出来,说『先王有至德要道』,这个「至德要道」就是孝道。我们看唐玄宗的《御注》是这么说的,「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圣德之主,能顺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则上下臣人,和睦无怨」,这是批注经文第一句。所以孝道,这是德的究竟圆满,道,这是讲到方法,什么方法?开发我们自性宝藏的方法,道之要,要就是关键。换句话说,只有行孝才能够把德行之圆满,把自性的宝藏开显出来,这就是回归本性本善,成就大圣。所以古代的帝王,圣王,都用孝来治理天下,能够顺民心。为什么能够顺民心?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本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用孝来顺民心,自然民心归顺。所以要推行政治、要推行教育,最重要是什么?用孝,孝治天下,推行孝道教育,这么做就能够教化天下的国民,使到上下君臣之间都和睦,没有怨言。

  这里的「先王」,尤其是讲孔子他眼中的古圣先王,一般讲历史上讲有三皇五帝,五帝就是到尧舜为止,尧舜以后,舜让位给禹,禹可以说是夏朝的开始,禹的位置就不是禅让,他是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就是启,启继承,开始了夏朝。夏朝完了以后是商朝,商朝完了以后是周朝。所以叫三代,三代的王也叫三王。所以先王一般是指五帝和三王。古代的这些帝王都是有圣人的道德,他们都有所谓至德要道,所以能够服众,他自己本身把孝行做得圆满,然后以孝心对待大众。像舜王,最明显的例子,家里父母这样虐待他,好几次想要把他置之于死地。譬如说有一次让舜下井里干活,他的父亲和母亲,他母亲是继母,想要谋害舜,让舜下到井里就往上填土,想把舜活埋,幸亏舜他有同父异母的妹妹给他事先报信,所以他事先已经在井里挖好通道通出去,没有死。回到家里好像没事一样,不仅是对父母毫无抱怨,没有这种怨言,连怨恨的心都没有,还是这样的恭恭敬敬的行孝,这叫至德。心里面没有对立、没有冲突,在他眼里父母永远是好人,只有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他这种境界,徐醒民老先生在讲解《孝经》当中,他说这种境界已经是出离六道轮回的境界,不在三界当中。佛法里讲的三界六道,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因为迷惑颠倒造业,所以在这个六道三界里面轮回。最大的迷惑是什么?自私自利,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人的对立,跟人起冲突。你看舜他没有,父母这样虐待他,他对父母一点的冲突、矛盾、对立都没有,这是圣人的境界。所以感动了天地,感动了当时尧王,请他出来治理国家,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所以你看就是因为他有这个孝心,得到幸福的家庭。他两个女儿都是非常贤慧的,来到舜的家里面侍奉公公婆婆也是尽心竭力,没有以公主之身分自居。后来经过二十八年的治国,尧王看出这个人真是圣人,就把王位传给他,禅让,所以舜得到的是天下。因此孔老夫子赞叹舜,这个是至德,他的德行堪称为圣人,而富有四海,宗庙享之,子孙保之。做为帝王,他德称为圣人,德为圣人,尊为天子,他的尊贵做到天子,他的富,四海之内都是他的财产,而且子孙绵延不断都纪念他,后人以宗庙来祭祀他,这可以说是一个人达到圆满的成就。在他当时治理的天下国家真的是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和睦,天下太平,用我们现在话说,和谐世界,他那时候达到了。凭什么达到的?就是一颗孝心,以孝来治理天下,这是先王的要道,因此能够让天下人和顺,让国民百姓和睦,上下都没有怨言。

  夫子讲到至德要道,他就问曾参,说『汝知之乎』?你知不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曾子立即从座位上起来,因为原来是坐着的,现在听到老师提问,马上就起来,这是对老师的恭敬。『参不敏,何足以知之』?我并不是聪敏的人,我怎么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这句话,我们看到曾子是如此的谦虚,谦虚的人才能受教。如果是态度傲慢,对老师不尊敬,那肯定学不到真实的东西,没有真实学问。茂森也在美国和澳洲教过书,在美国大学教过四年,在澳洲大学教过四年,现在回国来不在大学教书,为什么?觉得大学里的学生很难真正学到东西,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对老师的这种恭敬心没有。像我们在美国教书,这些学生们能把老师当作朋友就算不错了,不会把你当作老师的。上课的时候还拿着可乐,甚至边喝边吃,吃着零食,更有甚者,可以把两个腿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大大剌剌的坐着这样听讲课,老师站在台上讲,他就这么坐在台下听。你看这样的心态,他能学到什么东西?什么都学不到,所学的都是皮毛的常识,对他的人生毫无用处。所以我们了解,一个人真正能够尊师重道,他才有受教的基础。所以我们在传统文化里面从事教学,倒是发现有不少人对于老师很尊敬,他能尊敬老师那就是尊重道业。所以当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孔子你看看到曾子这么样的恭敬谦卑,夫子必定是把他平生所学和盘托出,不这么样教导这样的好学生对不起他。

  所以,曾子说「参不敏」,我并不聪敏,「何足以知之」?怎么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你看多好的一副受教的态度,这是谦虚,但是也是真诚的话。确实,曾子虽然他有大学问,而且行孝也做得很好,但是跟孔子境界还差一个等级,所以对孝的体会还并不是那么圆满,对先王的至德要道能体会一些,可是不是足以知之,足就是满足,不是圆满的体会,能体会得一部分,但是不圆满。谁能体会得圆满?只有圣人体会圆满了,曾子还不是圣人,他是贤人,贤人跟圣人还差一个等级。所以曾子在这里就请教,先王的至德要道,请老师为我详细的解说。所以你看,孔子见到曾子如此的谦敬,那必定是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下面说『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说了两条。这个「夫」就是语气助词,没有意义的,就是孝。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就是孝,一个字。这个字能什么样?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也就是我们现在梦寐以求的和谐世界,就一个孝字就能做到,它是「德之本」,道德的根本。为什么说是道德的根本?因为孝是天性,人本来就有孝德,这就叫性德,是从他的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本性就是道,流露出来的就叫德,所以孝它就是本性自然的流露,不用人教的。你看看一个小孩子,很小,一个婴儿,他对他母亲这样的依恋,完全是没有丝毫的那种隔碍,跟他母亲是心连着心,不会离开母亲一步,母亲对孩子也不会离开一步。所以父子有亲,父母跟儿女那种亲情是天性。所以行孝就是顺着这个天性而行,因此称为德之本,根本在此地。所以只要把这个德之本保持一生,对父母的那种亲爱永远保持,而且能够发扬光大,把这个孝心对待所有的人,这种人就叫圣人。所以圣人,并不是说某人天生就是圣人,或者某人天生不可能成为圣人,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能成圣人。如何成圣人?把我们这个天性保持一生不改变,把我们的孝心扩展到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就是成圣人。

  底下讲到「教之所由生也」,这个教就是圣贤的教育,从这里出生。邢昺的《正义》中说到,「案《礼记•祭义》」,《礼记》里面的这一篇,叫「祭义」,称曾子云:「众之本教曰孝」,本教就是根本的教育,教什么?教孝道,教之所由生也。《尚书》:「敬敷五教」,《尚书》里面提到的五教,就是五种方面的教育,具体说是哪五种?「解者谓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举此,则其余顺人之教皆可知也」。这也就是谈到五种教育,教父亲,父亲要做到义,义就是义务,父亲的义务是什么?养育孩子,教育孩子,子不教,父之过,母亲的责任就是她要慈祥、慈爱,对孩子关怀,关怀里面必定是有教育。所以父母要承担起父母的这分责任,尽到这个本分。兄弟之间兄友弟恭,兄弟之间互相的关怀,兄长照顾小弟,小弟恭敬兄长,在一个家里面,如果是没有父亲的话,兄长就要负起父亲的责任,长兄为父。教子以孝,就是做儿女的,他的本分是什么?孝顺父母,这孝顺涵盖面很广,不仅是对父母,对兄弟能够行悌这也是孝,所谓「兄弟睦,孝在中」。《尚书》里讲的五教,就是教给我们,在家庭里面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做父亲的像个父亲,做母亲的像个母亲,做兄弟的像个兄弟,做儿女的像个儿女。通过这样的人伦关系,我们一推演,「举此,则其余顺人之教皆可知也」,从家庭的人伦关系推广到社会上的君臣、朋友这些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成家立业了,还有夫妇关系。所以五伦关系,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些伦理的、道德的教育,根本就在于教孝,所以称为「教之所由生也」。

  今天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孝经•开宗明义章》还没有讲完,先讲到这里,下一次继续跟大家做分享。如果讲得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仁者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孝经》研习报告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三集)  2008/5/14  华严讲堂  档名:52-266-0003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孝经》。上一回我们刚开始讲到「开宗明义章第一」,这个意思还没有讲完,今天我们接着来看。我们先把上一回还没有讲完的这句经文念一念: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这是孔老夫子跟曾子正在互相的讨论,夫子以发问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夫子说古圣先王有至高无上的品德,非常重要的道理,能够顺应天下民心,能够使人民生活的和睦安乐,上下、贵贱各阶层都能够和睦相处,没有怨恨,你知道这是什么样的至德要道吗?曾子听到这句话,他马上就直起身来,因为原来是侍坐在夫子的身旁,听到夫子发出这样重要的提问,于是赶紧就直起身。当时古人他们的坐法,一般都是双膝跪着坐在脚跟上面这种坐式,所以很容易就直起身来,就不一定是站起来,至少是身体直起来,就等于是跪着,叫长跪。跟老师报告,说曾参并不聪明,怎么能够圆满的体会和了解先王的至德要道?这是谦虚,也是实话。曾子虽然是个大孝子,但是对于孝道的深广的义理还是不如孔老夫子所解得深,所以他立即向老师请教。老师就跟他讲,『夫孝,德之本也』,这是道德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这是一切圣贤教育的源泉,所有的教育都从这里出生的。

  我们昨天谈到五教,五教这是讲到父子、兄弟,人伦方面的这种教育。人伦,我们讲伦理,古人讲的五伦关系的这种教育。五伦就是道,为什么称为道?因为道是自然的法则,不是人为创造的。你看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关系人天生下来就要面对的,它不是一个法律规章制度规定的,是自然的法则,所以称为道,随顺着道这就叫德。所以父子有亲的亲就是德,父子的关系本来就是一种亲爱的关系,因此父子之间的亲情是随顺着道,这叫德。君臣之义,所谓君就是领导,对于下属要仁慈,这是义,下属对领导要忠,这也是叫义。夫妇之间互相的关怀,分担起家庭的任务,一般男的主外,女的主内,先生担负起家庭的经济支柱、经济来源,太太担负起教养孩子,这叫有别,别是有不同的分工,有分别。分工合作,大家同一个目标,就是传承家道,培养好的后代。

  古时候我们虽然说是男主外、女主内,但是男女决定是平等。现代人在男女本来平等的关系上面,互相分工合作就是平等,他在这个平等关系上面却又加上一个男女平等的口号,非得让女子也要出来工作,结果女子既要在外面挣钱,又要养活家里的孩子,双重的任务,这个重担就压在女子的身上,而女子教导孩子的这种天职却被削弱。所以孩子现在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长大了都不孝顺。对父母不孝顺,出去工作怎么可能对领导尽忠,怎么可能对国家、对人民真心诚意的尽义务?都是自私自利,争名夺利,因此搞得社会没有过去的那种纯朴。现在我们要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就要重视家庭伦理的教育,所以夫妇有别这就很重要。太太的使命—教养儿女,一定是比先生的使命更伟大,为什么?因为先生挣钱挣少一点,最多是一个家里面生活贫困一点,还能够维持下去,假如说太太没有很好的教好儿女,这个家道就此断绝,这个儿女长大成为一个社会的渣子的话,这是家庭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所以女子的使命比男子更伟大,怎么可以说重男轻女?中国古代可以说是重女轻男,女子的使命比男子更是崇高、更是伟大,为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子是承担起养育后代的这种责任。这个后代不是说光生出来就叫后代,正是要教养他们,让他们能够传承家风、传承家道,让祖宗的基业得以保全,得以发扬光大,这叫有后。如果养一个败家子,哪怕是祖先几代人辛辛苦苦积累的基业,就在他手上就败光了,这能够叫有后吗?所以五伦关系里面,夫妇这一伦这是一个核心。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都是德,德一定是随顺道,所以古人的教育都围绕着伦理道德。从哪里出生?从教孝开始。这个道理是极深极广的,因此孔夫子就叫曾子说你『复坐』,你再坐下来,我要好好的跟你谈谈,『语汝』,就是我跟你好好说一说,孝道的理很深,事很广。我们看到这句话要晓得,夫子对曾子说让我们坐下来好好听,我们不要想到说这是夫子跟曾子说的,跟我们没关系,这样就很难得到圣贤经典的益处。学习圣贤的经典,最关键的是要直下承当。夫子跟曾子说的就是跟我们说的,我们就进入了夫子的现场,在聆听夫子的教诲。我们也要像曾子那样,曾子是给我们做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对老师那种谦恭的态度,这样才能受教。所以一个人读圣贤经典能不能够受益,这主要是个态度问题。所以看到这句「吾语汝」,这个汝,大家也觉得这是对曾子的,跟我没什么关系,好像袖手旁观,在旁边看看戏,这样不得益处。所以这个汝就是讲的我们,曾子是我们的代表。我们继续看下面的经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这句话就是讲孝的层次最开始、最基础的,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我们讲的身体要爱护,为什么?身体得之于父母。我们从哪里来的?是父母的受精卵慢慢长大的。所以我们本来不存在,完全就是父母的那个小细胞慢慢长成的,所以我们跟父母本来是一体的,因此我们的身体就是父母的身体,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是得之于父母,真的就是跟父母是一体的。所以爱护自己的身体就是爱护父母的身体,所以对于自己的头发、皮肤,这是最小的这些器官,都要爱护,不可以毁伤,这是孝的开始。我们要了解夫子的这种说法里面还有深意的,我们既然这个身体就是父母的身体,跟父母一体,那父母他们的身体呢?他们也有父母,他们的身体也是我们祖辈的,爷爷奶奶这一辈的身体,他们也有父母,父母上面又有父母,一直追溯到我们的祖先,所谓炎帝、黄帝,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再追溯上去那就更久远了,可谓是过去无始,都是一体的。所以祖先的这些儿孙,我们说炎黄子孙,哪个不是跟我们一体?真的是一体。要是用生理的分析,我们人类都有相同的基因,所以长得才是基本相像,所以人类本来也是一体的。所以我们要把这颗孝心扩展,一开始是爱自己的身体,然后扩展到爱父母的身体,爱我们长辈的身体,爱所有人的身体,天下的人跟我都是同胞,跟我都是一体,所以当看到我们的同胞们遇到苦难,一定要伸出援手,像帮助自己那样帮助他们,这是孝道。

  我们前天在摄影棚里面上课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下了课以后才知道,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七点八级的大地震,而且这个地震波及到十三个省和直辖市,灾情非常严重。截至昨天我们已经看到有四川地震灾区近万名的死亡人数,另外其它省分,像甘肃、陕西,也都死伤很多。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面对这种灾难,立即采取行动,就在地震的当天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商讨抗震救灾的工作,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会议,而且做出重要的指示,要求尽快的,尽全力的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会议马上决定,立即组织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医疗的人员等等,赶赴现场全力救援。温家宝总理也亲自赶赴灾区,看到这些伤亡的人员,温总理都流眼泪。因为救灾的工作很有困难,确实灾情很严重,而且地震导致这些房屋的倒塌,地面的地块的移动,使救援部队比较难进入现场。但是温总理强调,一定要抓紧时间抢救,把救灾抗震的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要把伤亡人员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我们看到国家领导人这样全力以赴的带领着各级的官员来抗震救灾,我们也很感动。正好看到《孝经》第二章「天子章」,「天子章」就是讲国家领导人如何行孝,经文上有一句话说,「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所以一个领导人,古代叫天子、叫皇帝,现在我们称为国家主席、总理或者是总统,他们该怎么样尽孝?对待自己的父母双亲尽孝,自己的爱心和敬心对待父母,养成这一颗纯孝的心,对待一切的百姓都是以这颗心,自己以身作则,把这个爱心扩展到全国的人民,这是身教,这是德。不仅身教,而且用言教,言教什么?大力的提倡伦理道德的教育,像胡主席提的八荣八耻的这种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加强未成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这都是言教。所以德教,德是身教,教是言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这是自己做好榜样,天下的百姓、人民都效法他,都向他学习。不仅是国内的人民仰慕他、效法他,国际上的各国的人民都对他尊敬,都佩服、都效法,这是孔子说的圣王,这叫天子之孝。所以国家领导人在灾情严重的情况下能如此的尽心竭力的话,国民自然就响应,我们看到就这两天来,很多的单位、团体、个人,纷纷伸出援手,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还有献血的,把这些爱心送到灾区人民那里。我们的恩师净公上人老教授他也是立即做出行动,马上就捐出一百万去赈灾,而且他号召学佛的人,号召这些四众的弟子伸出援手,大家共同发心来帮助救援。

  所以孝心它的根本就是爱心,看待一切人就犹如看待自己父母一样,对一切的男子当作是父亲一样孝顺,对待一切女人都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的爱敬,所谓《弟子规》讲的「凡是人,皆须爱」,看到他人的身体的毁伤就好像自己毁伤一样。所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个始的意思不仅有开始、有基础这个含义,还有根本,因为根本是什么?根本是这一体的爱心。因为身体发肤跟父母是一体,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身体发肤都跟我是一体,所以我们都不敢毁伤。不仅不敢毁伤,要尽心竭力的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得到安乐。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能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就自然能够使父母显耀。这是孝之终也,终是终极,到达了究竟圆满。我们来看唐玄宗《御注》里面有一段话是解释这段经文的,他说「父母全而生之,己当全而归之,故不敢毁伤。能立身行此孝道,自然名扬后世,光显其亲,故行孝以不毁为先,扬名为后」。这是讲到为什么不敢毁伤?因为父母生我们的时候是全而生之,我们从父母那里出来是整一块完全的出来的,不是一个头是头、手是手,分开来之后,生了以后才把它组合而成,不是的,生出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我们就有这分责任把这个父母的产品要保全,一直到终老,全而归之,还给天地。有这分心自然他就对身体发肤都不敢毁伤,这是讲到孝之始。「能立身行此孝道」,有这种孝的理念,保全自身的完整,到保全自己品格的完全,这样叫立身。终身奉行,不辱其身、不辱其德,这样自然名扬后世,光显其亲。因为你是个孝子,大家都尊敬你,后世的人都向你学习,像舜王,大孝!你看四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传诵他的美德,这是光显他的父母,讲到舜就一定会讲到舜的父母,讲到曾子必定是讲曾子的父母,所以父母得到光显。这是讲到孝的所谓先和后,以不毁为先,以扬名为后。

  我们再看邢昺,这是宋朝的大儒、礼部尚书,他对于唐玄宗《御注》的解释,这是他《正义》里面说的,「《正义》曰:言为人子者,常须戒慎,战战兢兢,恐致毁伤,此行孝之始也」。这是讲到我们身为人子,常常要戒慎恐惧,担心自己德行有亏缺,很谨慎的做人,这个谨慎自然就能够保全我们的身体。譬如说不至于违犯刑法被抓去惩治,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杀头、枪毙,这就不能够保全其身。不仅要保全其身,还要保全我们的德行,做人要做得堂堂正正,不可以有辱于父母,所以平时要懂得戒慎恐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每一言、每一行,乃至每一个念头,都要观照,知道对还是错、是善还是恶。如果是对的、善的,要把它发扬下去,要维持、要保持,如果是错的、恶的,就要把它放下,赶紧要丢掉,把这个念头甩掉,把言行纠正,能够这样去做人,自然他就不会有辱其亲。所以他恐致毁伤,担心毁和伤,这个毁后面讲到,毁就是亏辱的意思,伤就是损伤。所以这个毁是就德行上来讲的,怕亏欠了道德,怕污辱了自己的名誉,污辱了自己的门楣,伤是对身体而言,不能够有所损伤。如果是造恶、犯罪,譬如说跟黑社会结成团伙,在黑社会的这些互相的争斗当中有伤,甚至会死掉,这都是不孝。又譬如说犯罪,犯了罪以后被加刑,这都是有所损伤。也不可以自杀,自杀那是很大的罪过,这是大不孝。所以这是孝之始。

  邢昺他的《正义》里面又说,「又言孝行非唯不毁而已,须成立其身,使善名扬于后代,以光荣其父母,此孝行之终也」。所以行孝不是只停留在不毁伤其身,不毁伤其德,还要进一步的提升,所谓「成立其身」。这是什么?要立大志做圣贤,立身行道,才能使善名发扬于后代。像我们现在提起孔老夫子,没有人不赞叹,没有人不恭敬,都知道这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是他父母所生,所以讲到孔子必然会想到他的父亲叔梁纥,必然会提起孔母。还有孟子,孟子是亚圣,孔子是至圣,孟子效法孔子,他也做圣贤了,提起孟子自然也会提起孟母。所以让父母得到光荣这是孝行之终。因此真正大孝叫显亲,让父母名誉显耀于历史。而这么做不一定要帝王才做得到,平民百姓都能做到,二十四孝里面有帝王,像舜帝、像周文王、像汉文帝,这些是皇帝,也有平民,像老莱子,我们知道他能够年纪很大,还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得到欢愉,故意扮成小孩子的样子蹦蹦跳跳,来讨父母的欢心。七十多岁的老人都能这么做,这是尽孝,他是平民;曾子他也没有做大官,他也不是帝王。所以真正能够把孝道做到很纯,这样的话父母的名声也都能够得到显耀,甚至比帝王的名声更为显耀。我们看完一部历史,可能真正能够记得起皇帝的名字的那些人数不多,大概是每个朝代的开国的皇帝和最昏庸的皇帝,但是很多皇帝的名字我们都记不得了,但是讲到二十四孝我们人人都晓得,讲到二十四孝的孝子必定会提起他的父母,所以能够让父母得到光荣,这叫扬名。

  所以邢昺说,「若行孝道,不至扬名荣亲,则未得为立身也」。所以行孝必定是要让自己的德行达到圆满,才能够真正做到扬名荣亲,如果达不到德行圆满,扬名荣亲,那不可以称为尽孝,因为什么?立身没有圆满。所以我们看到儒释道三家的圣人,孔老夫子、老子、释迦牟尼佛,他们都不是做皇帝的,也不是做大官的,他们是做教育的。孔老夫子曾经周游列国十四年,很希望谋取个一官半职来推行他的周公之道,可是没有诸侯敢用他,所以他自己最后收取学生,教化大众,这是做个教育家。老子更是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留下一部《道德经》垂世。释迦牟尼佛本来他可以做皇帝的,他本身就是太子,但是王位也不要了,出家修道,然后教化众生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三百余会,这是办学,讲了三百多场。这三家的圣人都为我们显示真正行大孝,他们的立身、立德都达到圆满。而怎么样达到圆满?从事教育的工作,教育的工作是最利益大众的一种工作,这种教育必定是圣贤的教育。

  我们再来看这一段,《礼记》里面有一篇「祭义」,它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这讲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身体是父母所生,很完全的身体,就要完全的回归天地,让身体,这是父母的一部分,得以保全,这叫孝。但是这从身体上讲是不亏其体,可是德行比身体更重要,要不辱其身,这叫做全。所以全而生之,是父母不仅生我们的身命,而且同时随着身命的产生就有了慧命,慧命就是我们德行、道德的这个生命,我们灵性的生命,我们也要懂得保全,不能够亏辱。所以这段话讲的意思,前面讲孝之始,后面讲孝之终,互相是融通的,孝之始它包含了孝之终,孝之终当然也涵盖了孝之始。所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它的意思当然也涵盖了要「不辱其身」。因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教我们懂得自爱、懂得自重,爱自己的身,更要爱自己的德行,爱自己的品格、节操,不能够让它受辱。当然在浅显的这方面,也要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像我们的起居饮食规律健康,这都是保护好身体,这都属于自爱。现在很多人生活规律可能不健康,到晚上睡觉他不睡觉,早上起来他不起来,吃的东西也不健康,吃的一些工业产品,所谓垃圾食品,这都是什么?让身体受到亏损,这也是不孝。所以一个真正的孝子,他必定是生活当中每一点、每一滴、每一时、每一处都很谨慎。

  像我生活是很有规律的,早上必定是三点多钟起床,晚上十点钟之前必定要躺下睡觉。因为什么?中医告诉我们,一天都有四季,春夏秋冬,所谓春要发,夏是长,秋是收,冬是藏。春天是早晨三点到九点,夏天是九点到下午三点,秋天是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冬天是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早晨三点。所以人睡眠的时间最好是在冬天,冬眠,就是晚上九点到三点这段时间入睡,不可以太晚。如果是晚上十一点钟以后还不睡,那就会很伤身体,第二天怎么睡都补不回来。早晨起来就开始运动运动,不用很剧烈的,动一动,看看书,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之后其实一天都会生活得很调理。有的人早上起得很晚,七、八点钟起来,一看时间很紧了,赶快随便抓一个面包边走边吃,然后去上班,赶车,急急忙忙慌慌乱乱,整一天的情绪都受到影响。这是什么?他不懂得健康的作息,长此下去身体一定受不了,这叫短期行为。

  吃的,我是吃素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素已经十几年。为什么吃素?吃素是健康的,饮食习惯要健康。现在的肉不能吃,为什么?你看看养猪的、养鸭养鸡的,统统都给牠打这些生长素、这些荷尔蒙,还有是打免疫的针、打催生长的针、抗病毒的针,打的都是化学药品,那个肉都变质了。所以我们的恩师有一次到北京城外的一个很大的养鸭场去看,拿了一只小鸭子放在手上,像一个手掌这么大,我们老师看到,像这么大的鸭子,总该有一、两个礼拜了,结果养鸭场的人告诉他,这只鸭子是昨天刚刚出生的,就像吹气球一样把牠吹大。为什么牠长得这么快?都是给牠打化学药品,所以两个礼拜就长大,就可以拿到市面上去卖。那个养鸭场给北京烤鸭提供了三分之一的产品的来源,你想想现在的肉怎么能吃?所以吃素好。吃素,当然现在农民常常用这些化肥、农药,所以那个菜也都有这些化学药品,也很麻烦。最好的是什么?吃有机的蔬菜,或者最好是自己种的。自己要是没这个条件种,专门买市场上有机的这些食品。所谓有机食品是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生长的新鲜的食品。大米、这些面包统统都有有机的,买这些来吃,这样的话身体不会那么容易受到损伤。你看现在人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病,而且最多的一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脑心血管的病,像中风、脑血栓这些病。什么原因?吃肉让血管硬化,这个是最重要的原因,所谓病从口入。还有肝病、肾病,这都是比过去多了好几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都是吃出来的。我们知道肝是解毒的,肾是排毒的,食品里头都有毒素,吃到身体里面,肝就要解毒,肾就要排毒,但是毒太多了,肾和肝负担过重,出毛病了。所以现在常常听到肝硬化的、肝癌的,或者是尿毒症、肾衰竭,统统都是跟这些不健康的饮食有关。所以讲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们现在也很有感慨,很希望全国共同来推动有机饮食和素食,这是保证我们国民的健康,这是由对自己身体不敢毁伤,这小孝,扩展到对国民身体的爱护,提高国民健康素质,这是大孝。我吃素吃了十几年,真的身体还不错,没有去看过医生,没有上过医院,没什么大病,一般小风寒感冒也不用吃药,那都不算病。这说明什么?健康饮食、生活规律重要,这本身也是尽孝。

  讲到身体发肤还有一层的意思应该来谈一谈,夫子的教诲其实里头的意思很深很广,可以开解得很细致。我们的身体既然是受之于父母,就跟父母是一体,当父母需要的时候,我们是可以连自己的身体都贡献出来的。所以古代我们常有听到所谓割股疗亲,为了给父母治病,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做为药引子。现在同样也有这种感人的这些事例,像在二00五年年初评出了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其中有一位叫田世国,他是在广州市的一名律师,当时三十八岁。他的母亲在二00四年患了尿毒症,只有换肾才能够让他母亲康复,可是找肾源很不容易,所以田世国就决定把自己的一个肾捐出来贡献给自己的母亲。而且不敢告诉他母亲,要瞒着她,为什么?因为他母亲很爱自己的子女,如果知道自己因为有这个病连累子女要献肾,他说他妈妈宁愿跳楼都不肯接受的,所以就瞒着他的母亲在医院里做换肾手术。手术当天母子俩分开被推入手术室,医生就从田世国身上切下这个肾,移植到他母亲的身上。手术也很成功,后来母子两个人都康复出院,而出院的时候他母亲还不知道自己身上这个新的肾是来自于她儿子的。后来医院的医生深受感动,把这个事情报到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委员会,当评委会的记者来采访还躺在病床上的田世国的时候,田世国说,别人当选「感动中国」都是给国家做出贡献的,我们知道感动中国里的人物有像奥运金牌冠军的,还有二十多年出生入死的缉毒警察,还有艾滋病的防治专家等等,这都是对国家有很大贡献的,但是田世国他说,我只是为我母亲、为家里做出贡献,母亲生我、养我,我这一点点的贡献,还不到她给予我的万分之一,想不到大家就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们想想,田世国有没有对我们国家做出贡献?有,他的这种孝行启发了多少人的孝心,所谓「慈母身上肾,孝子一片心」。「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对于田世国的评价是「孝顺、孝心、孝道,是今天社会转型期人际间情感疏离的感召。小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捐肾救母,大亲、大情、大义」。所以像田世国这样为他母亲捐肾,他自己并不觉得是一个轰轰烈烈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他真实的孝心,孝心就是跟他父母是一体的这种观念。所以我的身体当然就是父母的身体,把我身体的一部分回报给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自己本人不觉得有什么值得表彰的,这叫道。道是什么?自然的,本来就是这么做的,就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教,他本来就是这么个想法、就是这么个观念,这是一体的观念。

  我们再看下面一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邢昺《孝经正义》里面他是这么说到,说《哀公问》,这是这部书,「称孔子对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此则扬名荣亲也」。这是《正义》里面引用《哀公问》里面的一段话,说孔子这么说的。他回答人,「对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一个人他的德行达到了君子,大家都敬仰他,所以人就成名了。这个成名是所谓实至名归,不是他自己想贪图这个名誉,是自自然然人家对他的敬仰、爱慕、尊重,所以「百姓归之名」,百姓都仰慕他,谈到这位君子是某某人的儿子或者是女儿,他的父母都被称为是君子,所以「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所以当我们行孝,当我们立德,这时候我们有了君子之名,父母也被称为是君子,这叫做「扬名荣亲」。所以我们在立身行道方面不可以疏忽,如果是做了错事,所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弟子规》告诉我们的,「身有伤」就是前面讲的孝之始也,「贻亲忧」,父母就忧虑,「德有伤」,父母感到羞愧,这是不孝。我记得我小时候很爱集邮票,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母亲她也是允许让我在集邮方面爱好,可是有一天我母亲发现我竟然做了一个很卑鄙的事情,那就是我因为看到邻居家一个小孩他也集邮,对他的那些好的邮票心里就起了贪心。因为那个小孩小,我比他大,我那时还在小学,就想出一些诡计,把自己的普通邮票跟他换那些珍贵的邮票,这叫以恶易好。《太上感应篇》讲的,用不好的东西去换别人好的东西过来,这是贪心。后来给我母亲发现了,让我把所有的这些好邮票还给邻居,向他道歉,承认错误。而且我母亲告诉我,说如果你要以这样的心来集邮的话,我们就要把这邮票统统烧掉,这对你的道德会有亏损。所以那时候我这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从此就再也不敢有这些不好的想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管你喜欢什么东西,以正当的途径进行谋取,不可以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所以这是我心里当时震撼,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事情连我母亲都忘掉了,但是我一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以后不敢再犯这一类的德有伤的事情,这叫自爱、自重。不自爱、不自重,这就让父母的名声都遭到侮辱,别人说「这个孩子品德这么差,谁家教的?他父母是谁?」你看骂这个孩子就把父母也骂了。所以自爱自重,不辱其身,那就是对父母的孝敬。

  再进一步,要立身立德,做君子、做圣贤,然后能够让自己的父母名声得以传扬。我们在第一讲里头跟大家报告了,我母亲很愿意我走上圣贤教育的道路,所以她也同意而且支持我放弃昆士兰大学终身教授的工作,放弃高的工资收入,放弃买来的别墅的公寓和汽车,回到祖国来跟随恩师来学习传统文化,从事圣贤教育传播的工作。这个事情在古人眼里看的是很平常的,你看孔门三千弟子,哪个不是这样的,可是到现在,因为伦理道德教育已经到了极其衰危的程度,大家对于伦理道德、对于圣贤之教观念都淡漠了,甚至对于孝道观念都淡漠了,很少人能够去对父母尽心竭力的行孝。所以社会是这么一个风气的话,我们要努力的行孝,虽然做的不怎么样,但是也显得突出。所以就有这些团体邀请我的母亲跟我一起去讲「母慈子孝」的讲演。我们当时还不觉得这个讲演怎么样,结果讲演出来以后,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看,好像都很感动,而且见到我的母亲都非常的尊敬、非常的敬爱,而且常常有很多人会送礼品给我,让我转交给母亲,说替我们向你母亲问候,对母亲极力的赞叹,让我没有想到。所以这是想到,现在让母亲、父亲荣亲扬名,不必要等到后世,你现前这么做,现前就让你的父母得到光荣。为什么有这样的一种影响?因为现在做的人太少,人家不做你来做,你就显得很突出。所以按照古圣先贤的伦理道德去做人,能得到自己心安理得、幸福快乐,父母也得到光荣,这是尽孝。

  我们继续看邢昺的《正义》里头的批注,「夫不敢毁伤,阖棺乃止,立身行道,弱冠须明经。虽言其始终,此略示有先后,非谓不敢毁伤唯在于始,立身独在于终也。明不敢毁伤,立身行道,从始至末,两行无怠。此于次有先后,非于事理有终始也」。这里邢昺的这个批注很好,他这个意思点得很妙,因为孝之始和终不是就是在年龄、次序上来讲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虽然是孝之始,可是你一直做到「阖棺乃止」,就是棺材盖合上了,人蹬腿闭眼了,才能够叫停止。换句话说,这一条是终身奉行的,不是说小孩子才做的,孝之始一直贯彻至终。立身行道虽然叫孝之终,可是「弱冠须明经」,这是讲到,弱冠是不到二十岁,二十岁古人行冠礼,就是长成人了,戴帽子了,戴帽子就成人了,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人家不叫你的名,叫你的字,不叫你的名,把你当作一个成人来看待。弱冠就是不成人,就是未成年的青少年,就要学习立身行道,要明白这些圣训、圣人的教诲,就要开始立志做圣做贤。所以这里说虽然讲的始和终,这只是表面上看是有先后,保全身,不敢毁身这是先,立身行道这是后,虽有所谓的先后,可是先和后是互相融通的。所以「非谓不敢毁伤唯在于始」,不敢毁伤身体不是说只在于开始的阶段,是终身都要奉行的,立身行道不在于终,不仅是在于最后,不是说盖棺论定那个时候,还是从小就要学习立身行道。这是给我们显明不敢毁伤和立身行道从始至末,就是从始至终,两行无怠,始和终这两条都要一生奉行,不可以懈怠。所以在次序上讲虽然有先后,可是在事理上没有所谓的始和终。我们把这一句经文开解完了,下面我们再看下一句经文: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这是孔老夫子为曾参继续说明这个孝道的含义,怎么样去行孝,这讲到三个层次。『事亲』,就是奉事父母,『事君』,就是为国家服务,『立身』,就是立身扬名,成就圣贤之道。我们来看《御注》里面它的解释,「言行孝以事亲为始,事君为中。忠孝道着,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于立身也」。这是讲得很明白,孝道从奉事父母开始,在家里要养成这颗孝心,孝心养成以后,到了工作的岗位这叫事君,君就是领导的意思,就是对领导负责任。古代是君主制度,君也代表国家,所以事君也就是服务祖国人民,这是尽忠。要知道忠和孝它是一个心,能尽孝的人自然能尽忠,为什么?因为孝和忠不是两个心,它是同一个心,只是一个在家庭里面,一个是在工作岗位上面。所以古人去选拔人才用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孝就是孝敬父母,廉就是清廉、不奢侈,就是现在八荣八耻里面讲的「以骄奢淫逸为耻」。清正廉明他又有孝心的人,这种人一定要请他出来做官,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他必定能够尽忠。所以古人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有道理。在四千多年前还没有这种皇帝的沿袭的时候,还是禅让的时候,当时选拔国家领导人也是用孝。像尧王选舜王就是看什么?舜王的大孝。当时禅让制度,就是不是世袭的,不是把王位传给自己孩子的,在这点来看跟现在民主制度有相似,现在是选举,选举国家领导人,像选举总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