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060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9-8-2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制礼做乐,立君臣之道,以德治国,教化天下,不仅使周朝绵延八百年不衰,更自周公后礼乐大兴,后世人得以定尊卑,明天理、人理、物理,从此天下教育有了参证准绳,孔老夫子以及夫子之后的历代尊儒尚儒者,树立了学圣希贤的行持规范,更为当今伦理德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孔老夫子当年最仰慕的人,是圣哲周公,所以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以古圣先贤行谊为范,删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的《礼记》,充分论述了礼的本质,以及礼的运用,字里行间,都折射着先哲的人文关怀,时时处处蕴涵着祖先的深厚恩德。
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弟子规》中的许多内容源于《礼记》。
例如:
1、《礼记·曲礼上》中说:“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这与《弟子规》的“冬则温,夏则凊”;“居有常,业无变”相应。
2、《礼记·内则》里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这与《弟子规》的“亲有过,谏使更”;“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相应。
3、《礼记·问丧》里说:“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这与《弟子规》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相应。
4、《礼记·祭义》中说:“事死者,如事生……”这与《弟子规》的“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相应。
5、《礼记·曲礼上》中说:“立必正方,不倾听。”这与《弟子规》的“步从容,立端正”相应。
毋庸置言了,《弟子规》与《礼记》是同本一源,是我们儒家圣哲人,代代承传下来的生活规则,它们的本质都是一个恭敬。诚如历代先贤对《礼记》的注解中所说:“礼者,理也”;“礼者,履也”。是说礼是一种成文的规则,是让我们去履行实践的,也就是让我们拿来做的。
《礼记·曲礼上》开篇第一句话:“毋不敬.”而整本《弟子规》句句通人的心性,孝也好,敬也好,都无非是讲人的心境,所以《弟子规》从头至尾讲的是孝敬、有礼。小而言之,是我们建立人和的立身处世态度,大而言之,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以孝道为原点,进而做到“长者先,幼者后”;“尊长前,声要低”尊敬所有的师长,……再把仁爱之心,推及到万事万物,达到“泛爱众”。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人与人要和谐,人与自然也要和谐,整个世界都要和谐,和谐来自我们礼敬的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被誉为礼义之邦,那是内在和谐的外在体现。
当我们按照《弟子规》做到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那么在一切日常言语行为中,自然会小心谨慎,讲信修睦,和大众相处时平等、博爱,时时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这些做人方面的应对进退都学到、做好了,有多余的时间才去学习其它有益的学问。
所以《弟子规》是拿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要解行相应。“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一句,做一句,做到了,才能够更深刻地感受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有多么深远,才能够体会祖宗的深恩厚泽,进而圆满自己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
时至今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久弥新,它是我们人生幸福的金钥匙。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两千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这些世界顶尖级的人物,懂得我们中华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大道,而我们却弃之已久,惭愧之至。
中华民族,古来崇尚教育,并坚信教育应从幼儿开始,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一切从落实《弟子规》开始”。当今大德仁人,也一再呼吁要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生理念,做社会大众的示范。
因此,《弟子规》是儒学根本,要承传先志,继往开来,就要从《弟子规》做起,其它经典是枝叶花果,扎根的教育要做好。
让我们以诚敬的心学习《弟子规》,亲近这位五千岁的老人,在生活中学《弟子规》,做《弟子规》,演绎《弟子规》,真正的学习是力行,教育的本质是以身作则,正己化人是圆满的教育,所谓“赞天地之化育”,效法天地之德以教化天下民众,唯此,才可以承继弘传祖宗的智慧德能,才无愧于圣贤弟子、炎黄子孙,无愧于与天地并称之三才。
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伦理道德能够规范成文,流传至今,使得我们乃至后世子子孙孙言而有则,行而有法,动而有道,这是中华之幸,万世生民之幸!
今以溯源《弟子规》为缘,感念祖恩,愿我辈学子仁人,勿负圣哲先贤苦心,尽发殷重真心,读诵受持此修德立业之根基《弟子规》,于敦伦尽分中渐入圣贤之域,为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为世界乃至法界和平恪尽一己之力。
——编者谨呈
后 记
钟茂森博士的《弟子规》学习心得报告,和一般的学习讨论方式有所不同,是应机说法,针对当今社会各阶层不同学人,从作为成人、作为父母、作为修道之人,作为在世间想立大业,甚至想在出世法上能成就道业的角度来进行的学习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