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00|回复: 0

[般若] 自力与他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自力与他力是两种证入圣果的修行解脱方法。自力是指依凭自己的力量,以达到解脱之境;反之,藉佛、菩萨等力量达到解脱者,称为他力。佛教中依靠自力获得证悟的宗派称为自力教、自力宗或自力门;依仗他力得度成佛的宗派称为他力教、他力宗或他力门。如天台、华严、禅、法相宗等,均主张依自力获得解脱,即属自力教,而净土宗主张藉他力以成佛,故属他力教。自力与他力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对任何一个修道者来说,自力是修道的前提条件,他力是修道的助缘。自力中有他力,他力中有自力。
通常来说,学佛者发心修行可分为自力修行和他力两种。无论修学任何宗派都不例外。一般来说,修行者依靠自力获证菩提较难,借助他力修行则成功较为容易。自力是利根者的修行方法,他力是钝根者的修行方法。一般发心修行时,若自己有能力,属利根者,则用己力修行;若自己无能力,又为钝根者,则可藉他力修行,如《大毗婆沙论》卷四云:“现观边世俗智有怨敌无势力,有怨敌故自他地修,无势力故依他力修。世第一法无怨敌有势力,无怨敌故唯修自地,有势力故依自力修。”《菩萨地持经》卷一〈发菩提心品〉云:“菩萨自力发菩提心,是名自力,因他发心是名他力。”《大宝积经论》卷一云:“何等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修行力。是中自力者,以自力故,堪乐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自力;他力者,以他所劝令发心,是名他力。”
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明示自他二力之相,云:“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昙鸾在《往生论注》卷上援引<十住毗婆沙论>“难易二道”来说明自力与他力的关系,依自力而不靠他力修持,称为“难行道”;乘佛之愿力而往生净土,入大乘正定聚,称为“易行道”。
根据净土宗的解释,他力就是他力本愿,也就是依阿弥陀佛的本愿,念佛往生净土;反之,若不凭本愿者,就是自力。道绰大师在《安乐集》卷上指出,修行者发愿往生净土,在此世修行期间,是为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迎接,即是他力。又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中指出,自力者虽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经万劫终未得生净土。他力者以阿弥陀佛之大悲愿力,则极易往生。
又据《念佛镜》一书记载,如来所说八万四千法门中,唯净土一门为他力之法门,其余修道法门悉为自力之法门。净土法门中的他力谓一切众生若依赖阿弥陀如来之本愿力,即可获得救度,得生彼土。他力即本愿之意。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此乃谓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即他力之意。亦有特指依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得以往生净土。
道绰大师在《安乐集》卷上中,以七种比喻依阿弥陀佛本愿他力,赞誉诸佛不可思议力。所谓七喻,一、如百人聚薪百年,其高纵然千仞,火焚半日便尽。二、如船载人,因风帆之势,一日可达千里。三、如贫者获一瑞物,以之贡王而得重赏,顷刻致富。四、如病弱者甚至无法上于驴背,但若随从轮王而行,却可凌空飞腾。五、如巨大粗索,千人不制,而童子持剑,挥斩即断。六、如鸩鸟入水,鱼蚌皆死;犀角触泥,死者还活。故知性命虽断,若凭不可思议之力,犹可再生。七、如子安于坟下千年,黄鹄唤之,竟然还活。上述七喻,皆以喻显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开万闭,无量无边,不能以有限之识,疑其无碍之法。
“自力”与“他力”相对而言。佛典中有时在一定情况下强调自力。如《楞严经》卷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有时在一定情况下强调“他力”。如净土宗主张恃阿弥陀佛的愿力,即属“他力”。实际上,自力、他力并非孤立而是互有联系的。明&#8226;蕅益大师指出,佛力(他力)即是自己愿力(自力),可见佛教毕竟是以自力为主为因、他力为助为缘的。
印顺导师在《净土与禅》一文中曾对自力与他力有一番论述:“自力与他力,必须互相辗转增上。如果专靠他力而忽略自力,即与神教无异。便不合因果律。不管世间法也好,佛法也好,若能着重自力,自己努力向上,自然会有他力来助成。如古语说:“自助者人助之。”不然单有他力也帮不了忙,所以佛教是特重自力的宗教。大凡一个人的能力越强,自力的精神也就越强。如小孩的生存能力薄弱,即依赖他力,渐渐长大,生存能力渐强,自力的表现也就渐渐明显。故佛法的他力法门,如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龙树与马鸣等都说是为志性怯劣的初心人说。教法被机而设,这是特为能力差的怯弱众生说的。念佛法门是属于他力的,依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摄受,才有往生净土的可能;若没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则不能往生。”
因此,作为现代的学佛者,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应当主要依靠自力来修行,同时还要借助他力的助缘,才能更方便直截地证入圣果。
  本文转自《世界佛教》电子期刊第30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9 1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