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52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11-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9-8-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佛光山训练徒众,最初也依照古丛林作务方式,要大家搬柴、挖土......,后来很多家长和寺庙住持都不肯让子弟来佛光山念书,说我们莫名其妙!要做工不会在家里做,还跑到佛光山做啊?既然大家认为不好,好!所有的学生们就停止挖土、运砖......,十年来都不做粗工,只有每天修行,每天读书,什么粗活都不做。哎!家长们又说啦:哼!佛光山只叫学生读书修行,不给他们工作历练,将来什么事都不会做啦!像这样,做也不好,不做也不好,究竟怎么办好?
禅者在衣食住行的生活里,是离不开作务的。如同鱼离不开水,树少不了土,生活作务是禅者的道粮,很多禅师都是在弯腰劈砍、直身挑担之间开悟的。
像我们出家人,再怎样努力也有人说闲话:譬如有发心写文章、做出版的,有人就说了:某某只会写不会讲。赶快发心弘法讲经,又有人批评说只会讲,不会做。好啦!发心在国内各地建分别院,在海外开辟道场,兴办教育,推广佛教文化,做慈济、义诊,设养老院、育幼院,又受到那些人的攻击,说某某人只会办事业,自己都没有修行。好!我们来提倡修行:打禅七、念佛,办传戒会、信徒讲习会、闭关、不倒单、过午不食......通通一起来、一起来!好啦!又有人批评说:不管怎么样修行,英文一句都不会讲啦!
其实,禅是在衣食住行的生活里扎根的,一切的苦修作务不是拿来炫耀的,大家不要以为禅就是古怪的样子:垂帘闭目,手持念珠不理睬人;结印趺坐,不食人间烟火,那是故神其貌的空禅。要工作,要务实,要体验,磨心志刮骨髓才叫禅!
三.从待人接物来谈禅者的衣食住行
有名的“赵州茶”、“云门饼”的公案里,可以看出禅宗待人接物的生活:
有人来参访赵州禅师,禅师问:‘你来过没有?’
‘没有。’
赵州一笑:‘吃茶去!’
又有人来拜访,禅师合十问讯:‘你来过没有?’
‘来过!’
赵州一笑:‘吃茶去!’
旁边的弟子听到了,觉得迷惑,就请示:‘禅师,那没有来过的吃茶去,来过的也吃茶去,究竟什么人可以吃茶去?’
赵州莞尔一笑:‘吃茶去!’
茶叶,有三种味道:第一次泡开的茶,味道甘美;再泡,有苦的味道;又再泡,是涩涩的滋味。“吃茶去”,是要人去体验人生三味:甘味、苦味、涩味──人在青年时期,多采多姿,自由快乐,是甜蜜甘醇的味道;到了中年以后,为工作奔波,为家小妻儿忙碌,是含辛茹苦的味道;到了老年,唉!体衰力弱,病痛缠身,是艰涩的味道了。当然这人生三味不是绝对的,因人因境而不同。有的人少年时期非常苦,有的人中年很甜蜜,有的人老年很幸福,然而我们哪里一个人没有尝过人生的三种味道?天天吃茶、吃茶,从吃茶里面我们就能体会到人生的三种滋味。
云门禅师对于待人接物,曾经有极恰当的两句偈:
“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禅者修禅,是要破痴迷,除尘妄,“纵遇刀锋常坦坦,假饶毒药亦闲闲”的,精魂游魄都要放下,何况是衣食住行呢!妙喜禅师有一段趣事,可以看出禅者待人接物的风姿:
一个吝啬的大财主收集了很多古董,展览给大家看,妙喜禅师也来开眼界。看完了收藏品后,妙喜禅师向大财主说:‘这些古董不算最有价值。我有三件人间奇珍殊宝,敢夸举世无匹!’
大财主立刻追问:‘请说是什么宝物?’
‘喔,这三件宝贝,一是孔子的拐杖,二是周公的帽子,三是文王吃过的饭碗,全都价值非凡!’
财主爷一听,大喜过望:‘哇!您有这样的宝贝啊,太好了!可不可以让给我?’
‘可以是可以,不过,你买得起吗?一千两银子一件!’
财主拨拨算盘,亟想得到宝物,就答应了。回家后,怕禅师反悔,立刻派人携三千两银子来换宝物。妙喜禅师不动声色,悄悄吩咐徒弟到后院拆下一只旧桌脚,找一顶禅师冬天戴的济公帽,和一个餵猫的破饭碗一起拿来,着人带回去给财主:
‘这就是孔子的拐杖,周公的帽,文王的饭碗了!请上覆你家老爷便是。’
来人不敢作声,战战兢兢捧了回去,果然换来一顿臭骂:
‘混账东西!这哪里里是什么宝物!明明是一截桌脚,一顶旧帽,一个破碗嘛!’
财主立刻气冲冲赶来理论,暴跳如雷:
‘禅师,这太岂有此理了!这三件东西一个钱也不值,怎么可以骗我说是孔子拐杖、周公帽、文王碗呢!快把三千两银子还我来!’
妙喜禅师微笑安抚道:
‘不要乱说!我这三样东西比三千两银子的价值还高呢!你想想:你的银钱再多,你的宝贝再多,能增加道德吗?能增加智能吗?能了脱生死吗?能增长福报吗?现在你这三千两银子,我拿去替你救灾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福报功德你来生都用不完了。阿弥陀佛!’
这是以化缘度众的一个事例。禅者待人接物,秉持着慈悲心、喜舍心,一切可以包涵,一切可以奉献,解衣推食,难住苦行,禅者都不放在心上。他们有的是“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有的是“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以佛心待人,以禅法接物,处处显现他们无染着的智能风范。
四.从修行悟道来谈禅者的衣食住行
世间有些现象很有趣,像喷射机驾驶员,在天空旋舞飞驰,一落地,却不能开车,因为没有速度感,容易撞车。远洋轮船的船员,回到岸上,老觉得有地震,走路的时候都要一蹻一蹻的,好像跳土风舞。这就是因为太专注于一件事上,反而顾不到别的了。禅者修行悟道时,心思都放在禅修上面,衣食住行的需求极低,像月江正印的那首偈:
“去来恰似月行空,住着犹如风过树;此菴无坏亦无成,于中只么老此生。”
赵州是一个很有趣的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也讲道,也谈禅,不但佛教徒来听,很多道教徒也来听他说道。有一个道士,眼见门下徒弟都去听禅师讲道,心里很嫉妒,一怒之下,愤然到寺里找赵州理论:
‘天下的人都敬佩你,我是不服气的!你以为你有多伟大呀?抢我的徒众算什么高明?在信仰你的人心目中,你是神,你是古佛,在我的心中你是小人!你会讲道,好啊!你讲啊!你能讲得我心服口服信奉你吗?’
赵州禅师很谦和的说:‘喔,不要那么激动,来!来!来!我同你到这里来讲。’
道士排开众人,气昂昂一摇一摆的走到赵州禅师面前。赵州向左边偏偏头,说:‘请你站到左边来,我好同你讲!’
道士又傲然站到左边,赵州摇摇头:‘这样不大好讲,请你到右边来谈。’
道士又瞪眼鼓唇走到右边来。赵州禅师把手一拍,笑着问:‘你看,你不是也很听我的话吗?你不佩服我,怎么会听我的话左站右站呢?’
道士一听,恍然知道自己落了下风,满脸羞红:‘哼!算你会讲话,我还是不服气。你没有神通,告诉你!道爷我可是大有神通的哪里!’
‘你有什么神通?’
‘我肚中会叫,口中会放光。你能吗?’
‘这个神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你肚子会叫有什么用?叫又不能当珠宝;口中放光,放光也不能了生脱死。我的神通比你高明多了!’
‘哼!你!你又是什么神通?’
赵州大笑:‘嘿!我的神通可高明了!我会吃饭,一吃就饱;我会喝水,喝水不渴。这样的吃饭、喝水,你行吗?’
很多人学禅,把一个活生生的禅机,弄成了僵化的格式,不知本末,不知落实。禅是非常实际的,穿衣、吃饭,不多不少,不忮不求,很不容易,完全视同无物更不容易。对赵州来说,穿衣吃饭喝水只是例行琐事,全不放在心上,所以不须贪恋多欲──禅是讲受用的,精神生命上的受用,远比衣食生活上的受用来得重要。
有人发现一休禅师近来茶不思、饭不想,精神恍惚,不知怎么回事,就去问他为什么。一休禅师说:
‘我在想一个人,想一个人呀!’
嗄!一休禅师莫不是单恋?话一传开,寺里闹得天翻地覆。闹了很久,众人传说纷纭,莫衷一是。住持看看不是办法,就把一休叫来,说:
‘你究竟是想哪里一个人?你讲出来,我替你做主。如果是爱上了哪里家的小姐,罢了!你还俗好了,也胜似天天愁眉苦脸作践自己!’
一休禅师说:‘我想念的人,你找不到的啦!’
住持问:‘你说!我一定找到!’
一休说:‘你找不到!’
住持说:‘找得到!’
一休就念了一首偈:
“本来面目初现前,虽然只是一面缘;念念不忘难放下,释迦达摩本一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刚刚体悟到自己的心,刚刚认识它,它就不见了。我一直念念不忘参省,要找到我本来的人,本来的心,我要找到受、想、行、识之外,我真正的灵台面目啊!
禅,是不能向外寻求的,“本无形迹可寻求,云树苍苍烟霞深”,要找也找不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自己的生命真谛,要在自己方寸之间寻求。
像佛窟惟则禅师修行时,用落叶舖盖屋顶,结成草庵,以清泉润喉,每天摘野果来裹腹,把衣食住行的需求减到几乎无沾滞的境界了。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前,问:
‘您在此住多久了?’
‘大约四十个寒暑了吧!’
‘您一个人修行吗?’
‘丛林深山,一个人都嫌多了,还要找人添麻烦吗?’
‘您不需要道侣吗?’
佛窟禅师拍拍掌,很多虎豹由庵后鱼贯而出,樵夫大惊,佛窟禅师示意虎豹退回庵后,说:
‘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我修道的法侣!’
一个禅师修行悟道,要把自己修行到无妄无染的境界,才能与鸟兽同群,任运逍遥。像佛窟禅师,视虎豹如人,没有一丝怖惧心,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三天讲禅,禅本来不可说,我勉强说了,只希望能做一个小小的摆渡者,让大家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里看见一点禅光智能,受用一些禅意法喜,使我们的生活更坦荡,更安然,更自在!
我祝福大家法喜充满,福慧增长。我们下次再见。 ---转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