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释迦牟尼佛讲过,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他对人世间是厌离的
释迦牟尼佛在《涅槃经》上也讲了,不要把我讲的不了义的法,当成了义的法去说,这个就是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佛陀教导比丘们说:
「比丘们!如果听到别人诽谤如来、佛法和僧团,大家不要忧愁、伤心,也不要因此而愤怒,甚至怀恨在心而意图报复,因为,这样只会带给大家障碍,不能如实地判断别人所说的是有道理的,还是错误的。反之,听了别人赞叹如来、佛法和僧团,也不要感到欣悦、愉快,因为,这也会带给大家障碍,不能如实地判断别人所说的是有道理的,还是错误的。」
接着,佛陀又说:
「比丘们!一般凡夫,都只从一些细琐、微小、世俗的戒行,例如五戒、十善、俭朴严谨的正命生活、乞食、不蓄积财物等来赞叹如来而已,不能从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这一方面来赞叹佛陀。只有从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来赞叹,才是真正如实的赞叹如来。」
什么是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呢?佛陀那个时代的沙门、婆罗门们,有着种种的邪知、邪见,总括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全然的常见,部分的常见,无因、无缘论,有边、无边论,不定诡辩论,有想论,无想论,非有想非无想论,断灭论,不正确的现法涅槃论等,共十类六十二种,称为「六十二见」。这六十二见的归纳,就像洒在小池塘中的大渔网,网住了世间所有的邪知、邪见。而佛陀所证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就是远离了这六十二见,在日常生活六根对六境的认识过程中,如实知认识与感受生起的真正原因,以及其所引发烦恼的根除方法:认识与感受,是如何地让人们因贪爱而陷入味着,味着又如何在无常变化下转为祸患,圣者又如何从中超越与出离。由于能超越与出离,所以圣者切断了推动流转到下一生的根,就像斩断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树根,这棵树就随之枯萎,永远不再生一样,这就是佛陀所证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
能够从这里来赞叹佛陀,才是真正的赞叹。
释迦牟尼:自心现量,自证圣智名觉者。
全身心朝向佛法,极致的信仰,淡化心灵中其余的渴望,对佛法绝对而纯净的极端渴望,是你活着的时候,治愈身心烦恼的良药,是你临终时,通往佛土的金光大道。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坛经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菩提。 虚则不实、妄则不真;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是斯涅槃;
心外无法,心外无佛;心外求法,着相也,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芥子纳须弥,须弥藏芥子,性空无碍,空中无色。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分别即妄想,爱欲即烦恼 色即是空,空即是空,色空不二、空有不二,烦恼即菩提
一切有为法,如梦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