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703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8-10-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品德为何最重要 笔者从小学开始,历经初中、高中,记得学校的师长常常提醒学生们: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习做人,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只会读书,这个人的书也是白读的。但是现在我问我的儿童读经班的儿童,并问我那读国中的男孩,老师有没有告诉大家:做人比读书重要。结果他们告诉我,老师似未曾这么说。我想现在的老师不重视品德教育多半是事实。 所谓品德,无非是指一个人有没有仁爱心、同情心、感恩心、够不够理性,犯错了会不会忏悔并感觉惭愧,也是指自私心、嫉妒心、傲慢心会不会很重,懂不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姊妹同学,帮助朋友,能否与配偶和睦相处,尊重别人,容忍异己。现在的父母、教师不重视品德教育,只重视学科成绩,那么试问,一个孩子一天到晚只顾读书争取好成绩,但是却非常傲慢自私,即使他在学校是资优生又有什么用呢?不久之前发生的自小是资优生的研究生,为了争夺男友(博士班学生),而把情敌杀死并毁容,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许多年前,一位留美读硕士的青年专程回台湾,在离台大校门不远处用汽油烧死他移情别恋的台大女友。大约二、三个月前有一个逆子将他睡梦中的父母共杀了一百多刀致死,然后开著他母亲买给他的一百多万元进口名车逃逸。这些都显示家庭与学校忽略品德教育的后果。 我常告诉我那读国中的儿子:什么都可以不懂,却不可不懂得修行—修正自己的品行。不要太在乎自己有没有好的学历,好的工作收入,应该在乎的是自己有没有好的品德。试想,儿女在校功课好,毕业后找到待遇高的职业,但是他们只顾自己享受,却对父母忘恩负义,这种儿女有什么用呢? 如果我们希望子女长大能孝顺父母,在社会上不为非作歹,与同学、同事、邻居能和睦相处,能懂得改过自新,自我反省,心胸广大,有大智慧且悲天悯人的情怀,让孩子读经,读古书,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为了共同挽救社会冶安危机,作为一个有良心的成年人,大家应该重新正视祖先留下来的三教经典,勇敢地把经本打开阅读,思考体会圣贤的智慧。 读经是最好的养生治病之法 现代人平均寿命高于古人,传染病获得控制,但多数人却受著各种慢性病的折磨。受用古代三教经典三十多年,并行医十多年,笔者发现读经是最好的养生治病之道,三教经典揭示人生之真谛在于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心养性乃是三教的共同法门。儒家《大学》讲正心,说:‘身(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其意皆在稳定我人的情绪,使之不致过度起伏,这和老庄讲的‘虚静知止’,道理是相通的。中医《黄帝内经》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指出情绪作用与五脏健康有密切的相关。《庄子》讲的‘无情’,也是要人为人处事不要太情绪化,并非主张为人要冷酷无情。佛经说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是由道德上的止恶修善去培养稳定的情绪,再由稳定的情绪去开显智慧。所以我们将三教教理再参照中医的说法,就可以明白读经,包含读医经,对我们的养生治病有莫大的帮助。 再者,现代人之所以受困于各种慢性病,大部分的原因都是欲望太重—男女之欲太重、饮食之欲太重,而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老子教人‘常无知无欲。’佛教《八大人觉经》说:‘少欲知足,身心自在。’男女之欲放纵则精气耗竭,不得不用丰富之营养以兹补充,以致于营养过剩,使内脏及血管负担过重,焉得不百病丛生?现代人若能多读圣哲经典,淡泊欲求,必能舒解感官享受之情结而得轻安自在。正如中医《黄帝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著,以其德全不危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这明显指出,道德修养可以使人益寿延年。 三教经典皆有强烈的利他思想,所以儒家讲仁爱恻隐,道家讲救人救物,佛家讲慈悲普度,都认为利他才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也才能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快乐,所以《论语》孔子说:‘知者乐,仁者寿。’又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道教的《太上感应篇》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神仙可冀。’佛教的慈悲行善乃是为自己广结善缘增加福报,最终可得究竟解脱,圆证菩提。一个无忧无惧,人际关系良好,福禄有余的善人,怎么会不健康长寿呢!一个人之所以多病短命,心理因素至少占了一半。若心有千千结,看不开,心情郁闷,患得患失,纵有仙丹妙药,难免憔悴虚损。假使藉助读经,吸收圣贤智慧,使心胸开阔,‘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经语),抛弃许多污浊卑劣鄙陋的想法,纵使吃的只是粗糙的饮食,也会变得健康快乐。所以我们说正确的思想能治病,不正确的思想能致病。 古代道家、仙家与医家本是一家,所以晋朝的葛洪,梁朝的陶宏景与唐朝的孙思邈,都是神仙家,也都是名医,葛洪著有《肘后方》,陶宏景著有《神农本草经集注》,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因此正确地说,所谓三教,其实包含了传统的中医。因此所谓读经—读三教经典,应该包含阅读医经。现代人若能多多阅读中医的经典,必能对养生治病有莫大的助益。中医的擅长在安养五脏,所以是治本。五脏健康才能得到根本的健康,若五脏衰弱而四肢发达,只不过是外强中干,不能支撑很久。吾人今日读经,不可不读中医药之经典—《本草备要》。《本草备要》会告诉我们吃哪些中药来补益五脏,以获致健康。若能于平常时多吃一些安养五脏的中药,则可以提升免疫力,减少疲劳感冒,增进工作效率,并使情绪平稳,身心柔软。 笔者深深确认中国文化实是一座价值无与伦比的宝库,但这座宝库如今已几乎被漫天盖地的西方文化所淹没,能细心享受这些美好文化的人在台湾社会上只是极少数。这大概就是佛教所说的‘末法现象’吧!在这末法时代,众生福慧浅薄,颠倒妄想,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该宝贵的不知宝贵,不该宝贵的却拚命去追求,多数人弄得烦恼无尽,身心交瘁,各种慢性病—生理的,心理的,随著年龄的增加,病情越加沉重,找不到一条出路,非常可怜!据我行医临床十四年的经验,无论什么疑难杂症,心智上的,精神上的,神经上的,五脏六腑的,四肢百骸的,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前到后,一切疾病,皆可结合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专长,运用心性的修持、修养、修炼,配合正确的中药处方的服用,健康食品的摄取,以及气功的锻炼,予以消除,但这需要信心、恒心与毅力。 结语 读经运动是台湾社会自救活动的一环,值得民间普遍共同推展,也希望各级政府能大力支持,更期望有朝一日,能成为行政院教育部的重要政策,到那一天,台湾社会才是真正的得救。因此,我们在此虔诚祈求不久的将来,台湾能有一位推动读经的教育部长、行政院长,甚至能有一位重视读经的总统出现。目前,笔者的老师—旅居香港的国学、佛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正发动他的弟子们,编选教材,大力在大陆推行儿童读经,各地反应相当热烈,读经人数呈几何级数成长。而王财贵博士也已到大陆一些大城市去阐扬读经的理念好几趟。另外,还有一些台湾的热心人士,也默默在大陆为儿童读经而工作多年。 相信若有一天,两岸的最高领导人能共同回归中国文化,共同提倡学习中国固有的宝贵经典,配合西方物质文明的吸收,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二十一世纪不难成为中国人的世纪,而两岸的统一也终将水到渠成。(88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