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7|回复: 4

[佛教生活] 《瑜伽师地论》第五卷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瑜伽师地论》第五卷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于色界中。初静虑地受生诸天。即受彼地离生喜乐。第二静虑地诸天。受定生喜乐。第三静虑地诸天。受离喜妙乐。第四静虑地诸天。受舍念清净寂静无动之乐无色界诸天。受极寂静解脱之乐。又由六种殊胜故。苦乐殊胜应知。一形量殊胜。二柔软殊胜。三缘殊胜。四时殊胜。五心殊胜。六所依殊胜。何以故。如如身量渐增广大。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依止渐更柔软。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苦缘渐更猛盛众多差别。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时分渐远无间。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内心无简择力渐渐增广。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所依苦器渐增。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苦殊胜。如是乐殊胜义。随其所应广说应知。又乐有二种。一非圣财所生乐。二圣财所生乐。非圣财所生乐者。谓四种资具为缘得生。一适悦资具。二滋长资具。三清净资具。四住持资具。适悦资具者。谓车乘衣服诸庄严具。歌笑舞乐涂香花鬘种种上妙珍玩乐具。光明照曜男女侍卫种种库藏。滋长资具者。谓无寻思轮石。椎打筑蹋。按摩等事。清净资具者。谓吉祥草。频螺果。螺贝满瓮等事。住持资具者。谓饮及食。圣财所生乐者。谓七圣财为缘得生。何等为七。一信二戒三惭四愧五闻六舍七慧。

复次由十五种相。圣非圣财所生乐差别。何等十五。谓非圣财所生乐能起恶行。圣财所生乐能起妙行。又非圣财所生乐有罪喜乐相应。圣财所生乐无罪喜乐相应。又非圣财所生乐微小不遍所依。圣财所生乐广大遍满所依。又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时有。以依外缘故。圣财所生乐一切时有。以依内缘故。又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地有。唯欲界故。圣财所生乐一切地有。通三界系及不系故。又非圣财所生乐不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圣财所生乐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又非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有尽有边。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转更充盛增长广大。又非圣财所生乐为他劫夺。若王若贼怨及水火。圣财所生乐无能侵夺。又非圣财所生乐不可从今世持往后世。圣财所生乐可从今世持往后世。又非圣财所生乐受用之时不可充足。圣财所生乐受用之时究竟充满。又非圣财所生乐有怖畏。有怨对。有灾横。有烧恼。不能断后世大苦。有怖畏者。谓惧当生苦所依处故。有怨对者。谓斗讼违诤所依处故。有灾横者。谓老病死所依处故。有烧恼者。谓由此乐性不真实。如疥癞病虚妄颠倒所依处故。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不能断后世大苦者。谓贪嗔等本随二惑所依处故。圣财所生乐无怖畏。无怨对。无灾横。无烧恼。能断后世大苦。随其所应与上相违。广说应知。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尘。圣慧命者受用正法。由五种相故有差别。由此因缘。说圣慧命者以无上慧命清净自活。何等为五。一受用正法者不染污故。二受用正法者极毕竟故。三受用正法者一向定故。四受用正法者与余慧命者不共故。五受用正法者有真实乐故。摧伏魔怨故。此中诸受欲者所有欲乐。是随顺喜处贪爱所随故。是随顺忧处嗔恚所随故。是随顺舍处无简择舍之所随故。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又诸有欲者受用欲尘。从不可知本际以来以无常故。舍余欲尘得余欲尘。或于一时都无所得。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又受欲者受用欲时。即于此事一起喜爱一起忧恚。复即于彼或时生喜或时生忧。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又诸离欲外慧命者。于种种见趣自分别所起邪胜解处。其心猛利种种取着。恒为欲染之所随逐。虽已离欲复还退起。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又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所有欲乐及离欲乐。皆非真实。皆为魔怨之所随逐。如幻如响如影如焰如梦所见。犹如幻作诸庄严具。又着乐愚夫诸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凡所受用犹如癫狂如醉乱等。未制魔军而有受用。是故彼乐为非真实。亦不能制所有魔事。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复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当云何观。谓如毒热痈粗重所随故。即于此身乐受生时当云何观。谓如毒热痈暂遇冷触。即于此身苦受生时当云何观。谓如毒热痈为热灰所触。即于此身不苦不乐受生时当云何观。谓如毒热痈离冷热等触。自性毒热而本住故。薄伽梵说。当知乐受坏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乐受行苦故苦。又说有有爱味喜。有离爱味喜。有胜离爱味喜。如是等类如经广说。应知堕二界摄。又薄伽梵建立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此依住乐非谓受乐。又说有三种乐。谓离贪离嗔离痴。此三种乐唯无漏界中可得。是故此乐名为常乐。无漏界摄。

复次饮食受用者。谓三界将生已生有情寿命安住。此中当知触意思识三种食故。一切三界有情寿命安住。段食一种唯令欲界有情寿命安住。又于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细段食。谓腑藏中有微动风。由此因缘彼得久住。饿鬼傍生人中有粗段食。谓作分段而啖食之。复有微细食。谓住羯罗蓝等位有情及欲界诸天。由彼食已。所有段食流入一切身分支节。寻即消化无有便秽。

复次淫欲受用者。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无淫事。所以者何。由彼有情长时无间多受种种极猛利苦。由此因缘。彼诸有情若男于女不起女欲。若女于男不起男欲。何况展转二二交会。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乐相杂故有淫欲。男女展转二二交会不净流出。欲界诸天虽行淫欲无此不净。然于根门有风气出烦恼便息。四大王众天。二二交会热恼方息。如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亦尔。时分天。唯互相抱热恼便息。知足天。唯相执手热恼便息。乐化天。相顾而笑热恼便息。他化自在天。眼相顾视热恼便息。又三洲人。摄受妻妾施设嫁娶。北拘卢洲无我所故无摄受故。一切有情无摄受妻妾亦无嫁娶。如三洲人。如是大力鬼及欲界诸天亦尔。唯除乐化天及他化自在天。又一切欲界天众无有处女胎藏。然四大王众天于父母肩上或于怀中。如五岁小儿欻然化出。三十三天如六岁。时分天如七岁。知足天如八岁。乐化天如九岁。他化自在天如十岁。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生建立者谓三种欲生。或有众生现住欲尘。由此现住欲尘故富贵自在。彼复云何。谓一切人及四大王众天乃至善知足天。是名第一欲生。或有众生变化欲尘。由此变化欲尘故富贵自在。彼复云何。谓乐化天。由彼诸天为自己故化为欲尘。非为他故。唯自变化诸欲尘故富贵自在。是名第二欲生。或有众生他化欲尘。由他所化诸欲尘故富贵自在。彼复云何谓他化自在天。由彼诸天为自因缘亦能变化为他因缘亦能变化。故于自化非为希奇用他所化欲尘为富贵自在。故说此天为他化自在。非彼诸天唯受用他所化欲尘。亦有受用自所化欲尘者。是名第三欲生。复有三种乐生。或有众生用离生喜乐灌洒其身。谓初静虑地诸天。是名第一乐生。或有众生由定生喜乐灌洒其身。谓第二静虑地诸天。是名第二乐生。或有众生以离喜乐灌洒其身。谓第三静虑地诸天。是名第三乐生。问何故建立三种欲生三种乐生耶。答由三种求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谓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堕欲求者。一切皆为三种欲生。更无增过。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堕有求者。多分求乐。由贪乐故。一切皆为三种乐生。由诸世间为不苦不乐寂静生处起追求者极为鲜少故。此以上不立为生。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堕梵行求者。一切皆为求无漏界。或复有一堕邪梵行求者。为求不动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起邪分别。谓为解脱。当知此是有上梵行求。无上梵行求者。谓求无漏界。

复次自体建立者。谓于三界中所有众生有四种得自体差别。或有所得自体。由自所害不由他害。谓有欲界天。名游戏忘念。彼诸天众。或时耽着种种戏乐。久相续住。由久住故忘失忆念。由失念故从彼处没。或复有天名曰意愤。彼诸天众。有时展转角眼相视。由相视故意愤转增。意愤增故从彼处没。或有所得自体。由他所害不由自害。谓处羯罗蓝遏部昙闭尸键南位。及在母腹中所有众生。或有所得自体。亦由自害亦由他害。谓即彼众生处已生位。诸根圆满诸根成就。或有所得自体。亦非自害亦非他害。谓色无色界诸天。一切那落迦。似那落迦鬼。如来使者。住最后身。慈定灭定若无诤定若处中有。如是等类。

云何因缘果建立。谓略说有四种。一由相故。二由依处故。三由差别故。四由建立故。

因等相者。谓若由此为先此为建立。此和合故彼法生。或得或成或办或用。说此为彼因。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生耶。答自种子为先。除种子依所余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为建立。助伴所缘为和合故。随其所应欲系色系无色系及不系诸法生。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得何法耶。答声闻独觉如来种性为先。内分力为建立。外分力为和合故。证得烦恼离系涅槃。内分力者。谓如理作意少欲知足。等内分善法及得人身生在圣处。诸根无缺无事业障。于其善处深生净信。如是等法名内分力。外分力者。谓诸佛兴世宣说妙法教法犹存。住正法者随顺而转。具悲信者以为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分力。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成耶。答所知胜解爱乐为先。宗因譬喻为建立。不相违众善敌论者为和合故。所立义成。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办耶。答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为和合故。工巧业处办。又爱为先。由食住者依止为建立。四食为和合故。受生有情安住充办。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用耶。答即自种子为先。即此生为建立。即此生缘为和合故。自业诸法作用可知。何等名为自业作用。

谓眼以见为业。如是余根各自业用应知。又地能持水能烂火能烧风能燥。如是等类当知外分自业差别。

因等依处者。谓十五种。一语。二领受。三习气。四有润种子。五无间灭。六境界。七根。八作用。九士用。十真实见。十一随顺。十二差别功能。十三和合。十四障碍。十五无障碍。

因等差别者。谓十因四缘五果十因者。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生起因。五摄受因。六引发因。七定异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五果者。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

因等建立者。谓依语因依处。施设随说因。所以者何。由于欲界系法色无色界系法及不系法施设。名为先故想转。想为先故语转。由语故随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故依语依处施设随说因。依领受因依处。施设观待因。所以者何。由诸有情。诸有欲求欲系乐者。彼观待此。于诸欲具或为求得或为积集或为受用。诸有欲求色无色系乐者。彼观待此。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诸有欲求不系乐者。彼观待此。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诸有不欲苦者。彼观待此。于彼生缘于彼断缘。或为远离或为求得或为受用。是故依领受依处。施设观待因。依习气因依处。施设牵引因。所以者何。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诸行。于爱不爱趣中牵引爱不爱自体。又即由此增上力故外物盛衰。是故依诸行净不净业习气依处。施设牵引因。依有润种子因依处。施设生起因。所以者何。由欲色无色界系法各从自种子生。爱名能润种是所润。由此所润诸种子故。先所牵引各别自体当得生起。如经言。业为感生因。爱为生起因。是故依有润种子依处。施设生起因。依无间灭因依处。及依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实见因依处。施设摄受因。所以者何。由欲系诸法。无间灭摄受故。境界摄受故。根摄受故。作用摄受故。士用摄受故诸行转。如欲系法。如是色无色系法亦尔。或由真实见摄受故。余不系法转。是故依无间灭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实见依处。施设摄受因。依随顺因依处。施设引发因。所以者何。由欲系善法。能引欲系诸胜善法。如是欲系善法。能引色无色系及不系善法。由随顺彼故。如欲系善法。如是色系善法。能引色系诸胜善法及无色系善法不系善法。如色系善法。如是无色系善法。能引无色系诸胜善法及不系善法。如无色系善法。如是不系善法。能引不系诸胜善法。及能引发无为作证。又不善法能引诸胜不善法。谓欲贪能引嗔痴慢见疑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如欲贪。如是嗔痴慢见疑。随其所应尽当知。如是无记法。能引善不善无记法。如善不善无记种子阿赖耶识。又无记法。能引无记胜法。如段食能引受生有情令住令安势力增长。由随顺彼故。是故依随顺依处。施设引发因。依差别功能因依处。施设定异因。所以者何。由欲系诸法自性功能有差别故能生种种自性功能。如欲系法。如是色无色系及不系法亦尔。是故依差别功能依处。施设定异因。依和合因依处。施设同事因所以者何。要由获得自生和合故。欲系法生如欲系法。如是色无色系及不系法亦尔。如生和合。如是得成办用和合亦尔。是故依和合依处。施设同事因。依障碍因依处。施设相违因。所以者何。由欲系法将得生。若障碍现前便不得生。如欲系法。如是色无色系及不系法亦尔。如生如是得成办用亦尔。是故依障碍依处。施设相违因。依无障碍因依处。施设不相违因。所以者何。由欲系法将得生。若无障碍现前尔时便生。如欲系法。如是色无色系及不系法亦尔。如生。如是得成办用亦尔。是故依无障碍依处。施设不相违因。复次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依无间灭缘依处。施设等无间缘。依境界缘依处。施设所缘缘。依所余缘依处。施设增上缘。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依习气随顺因缘依处。施设异熟果及等流果。依真实见因缘依处。施设离系果。依士用因缘依处。施设士用果。依所余因缘依处。施设增上果。

复次顺益义是因义。建立义是缘义。成办义是果义。

又建立因有五种相。一能生因。二方便因。三俱有因。四无间灭因。五久远灭因。能生因者。谓生起因。方便因者。谓所余因。俱有因者。谓摄受因。一分。如眼于眼识。如是耳等于所余识。无间灭因者。谓生起因。久远灭因者。谓牵引因。又建立因有五种相。一可爱因。二不可爱因。三增长因。四流转因。五还灭因。又建立因有七种相。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或为生因。或为得因。或为成立因。或为成办因。或为作用因。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与他性为因。亦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后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又虽已生未灭。能为因然得余缘方能为因。非不得。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变异。又虽成变异。必与功能相应方能为因。非失功能。又虽与功能相应。然必相称相顺方能为因。非不相称相顺。由如是七种相。随其所应诸因建立应知。

云何相施设建立。嗢拖南曰。

体所缘行相  等起与差别
决择及流转  略辩相应知

应知此相略有七种。一体性。二所缘。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别。六决择。七流转。寻伺体性者。谓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若深推度所缘。慧为体性应知。寻伺所缘者。谓依名身句身文身义为所缘。寻伺行相者。谓即于此所缘寻求行相是寻。即于此所缘伺察行相是伺。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谓有相无相乃至不染污。如前说。寻伺决择者。若寻伺即分别耶。设分别即寻伺耶。谓诸寻伺必是分别。或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别而非寻伺。寻伺流转者若那落迦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如那落迦。如是傍生饿鬼人欲界天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谓那落迦寻伺唯是戚行。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脱苦娆心业转。如那落迦寻伺一向受苦。饿鬼寻伺亦尔。傍生人趣大力饿鬼所有寻伺。多分戚行少分欣行。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分忧相应。少分喜相应。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欲界诸天所有寻伺。多分欣行少分戚行。多分触可爱境。少分触非爱境。多分引乐少分引苦。多分喜相应。少分忧相应。多分求遇乐少分求脱苦。娆心业转。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一向欣行。一向触内可爱境界。一向引乐。一向喜相应。唯求不离乐。不娆心业转。

云何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嗢拖南曰。

依处及与事  求受用正行
二菩提资粮  到彼岸方便

应知建立略由八相。谓由依处故事故。求故。受用故。正行故。声闻乘资粮方便故。独觉乘资粮方便故。波罗蜜多引发方便故。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者。谓有六种依处。一决定时。二止息时。三作业时。四世间离欲时。五出世离欲时。六摄益有情时。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事者。谓八种事。一施所成福作用事。二戒所成福作用事。三修所成福作用事。四闻所成事。五思所成事。六余修所成事。七简择所成事。八摄益有情所成事。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者。谓如有一不以非法及不凶险追求财物。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受用者。谓如即彼追求财已。不染不住不耽不缚。不闷不着亦不坚执。深见过患了知出离而受用之。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者。谓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长等。恭敬供养利益承事。于今世后世所作罪中见大怖畏。行施作福受斋持戒。声闻乘资粮方便者。声闻地中我当广说。独觉乘资粮方便者。独觉地中我当广说。波罗蜜多引发方便者。菩萨地中我当广说。

复次施主有四种相。一有欲乐。二无偏党。三除匮乏。四具正智。具尸罗者亦有四相。一有欲乐。二结桥梁。三不现行。四具正智。成就修者亦有四相。一欲解清净。二引摄清净。三胜解定清净。四智清净。

又受施者有六种。一受学受施。二活命受施。三贫匮受施。四弃舍受施。五羁游受施。六耽着受施。复有八种损恼。一饥损恼。二渴损恼。三粗食损恼。四疲倦损恼。五寒损恼。六热损恼。七无覆障损恼。八有覆障损恼。复有六种损恼。一俱生。二所欲匮乏。三逼切。四时节变异。五流漏。六事业休废。

复有六种摄益。一任持摄益。二勇健无损摄益。三覆护摄益。四涂香摄益。五衣服摄益。六共住摄益。复有四种非善友相。一不舍怨心。二引彼不爱。三遮彼所爱。四引非所宜。与此相违当知即是四善友相。复有三种引摄。一引摄资生具。二引摄有喜乐。三引摄离喜乐。复有四种随转供事。一随转供事非知旧者。二随转供事诸亲友者。三随转供事所尊重者。四随转供事具福慧者。由此四种随转供事。依止四处获得五果应知。何等四处。一无摄受处。二无侵恼处。三应供养处。四同分随转处。依此四处能感五果。一感大财富。二名称普闻。三离诸烦恼。四证得涅槃。五或往善趣。又聪慧者有三种聪慧相。一于善受行。二于善决定。三于善坚固。复有三相。一受学增上戒。二受学增上心。三受学增上慧。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31 06: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