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三福六度十大愿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悟?为什么不入?那就是:一个是没有真正听懂,往往是把意思曲解,那造罪业了;另外一个是烦恼习气太重,克服不了自己的烦恼习气,起心动念还是妄想、分别、执着当家作主,这很可怜,用什么方法来克服?方法有,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八个字好。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三字经》上教人:「教之道,贵以专」,无论哪个法门,因为各人缘分不相同,只要把缘分抓住,我哪怕就学一门,我就学一部《阿弥陀经》,我这一生受持,心就定在这部经上,定在佛的名号上,往往根性利的三年五载,根性钝的二十年、三十年,他会开悟,悟了之后,无论世出世间法,一接触就通达,确确实实「教之道,贵以专」。

  现在很多同学不晓得,你们要广学多闻,错了!广学多闻是什么时候?是悟后起修,那什么人呢?一真法界里面的法身菩萨,那个时候广学多闻,它有阶段的,没有开悟之前「一门深入」。现在难在哪里?难在师道没有了,教的人不会教,学的人不会学,于是乎都学杂、都学乱了。杂乱,你的意志不能集中、精神不能集中,所以你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学一生,学得很庞杂,杂乱无章,你怎么会开悟?你怎么会得利益?这个是今人不如古人,原因在此地。古人一门深入,他在这一门当中,他要不开悟、不见性,他绝对不会去学第二门,人家这点厉害,所以他们能有成就。我们不懂这个道理,听人家说这些话,在书籍上看到这些文字,我们不以为然,这就是邪知邪见。怎样去防止邪知邪见?怎样存心?与性德相应,这真正是大德,你所得到的,是自性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德能跟相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福报,你的福报跟诸佛如来一样大,你要不懂得闲邪存诚,那你就得不到。
三福六度十大愿王  (第四集)  2002/10/29  日本高野山本觉院  档名:21-144-000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昨天讲到「敦伦尽分」是大道,「闲邪存诚」是大德,这两句话,它的含义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世出世间的学问,总的来说,就是让我们了解一切众生的关系,特别是与自己的关系,然后你才会做人,才能与一切和睦相处,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真正能够做到宇宙的和谐,这是性德圆满的流露。人为什么会造业?就是迷失了自性,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不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尤其不知道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很容易得罪天地鬼神。如果人要跟天地鬼神两个去斗,人可以战胜一时,可以能够有个十几年,一、二十年的胜利,战胜了,但是以后的果报是无量劫的苦楚,佛经里面讲「刀口舐蜜」,这个比喻一点都不错,蜜很甜,在刀刃上,你用舌头去舔,甜头尝到,舌头割掉了,不知道自己所惹来的祸害,将来所受的苦报,是以劫数算的。你今天能够战胜三、五年,你将来的罪、受罪,恐怕是要三、五劫,甚至三、五十个劫,三、五百个劫,那就看你的居心,你用的是什么心?心要是非常狠毒,不得了,果报非常凄惨。

  所以「敦伦尽分」,世出世间圣人教导我们,比什么都重要。「闲邪存诚」这是自己的大德,要真正改过,改过是要忏悔,忏悔是决定不再造作,那叫真忏悔,忏悔之后再造,那个忏悔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世间人修忏悔法不得力,他不晓得原因在什么地方,他没有真诚心。所以,把虚伪心转变成真诚心,这叫真忏悔。

  我们接着看底下这一句:

  【孝慈智愿是大行。无上菩提是大果。】

  道德要怎样落实?诸佛如来教给我们是道德,道德要落实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菩萨慈悲给我们做榜样、为我们做示范,所以佛经里头常常说,诸佛如来所表的是性德,诸菩萨所表的是修德,性修不二,性跟修相应,修跟性相应,性修是一不是二,这才能成就自己的道德。第一个是孝道,道德落实在孝里面,所以孝称为道。佛法在中国是以四大菩萨为代表,今天在中国,江泽民主席讲三个代表,我们佛法是四个代表,地藏菩萨代表孝,观音菩萨代表慈,文殊菩萨代表智,普贤菩萨代表愿,四个代表,我们要认真努力的学习。

  『孝』这个字,前面跟诸位讲得很多,这个字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里面含的意思深广无尽,孝上一半是「老」字,下一半是「子」,它的含义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是一不是二,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一体。从这上面,我们就想到,这个体是什么?这体是法身,这个体是宇宙,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确确实实是一体,什么人证得?法身菩萨证得,诸佛如来证得。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凡夫为什么称之为凡夫?凡夫迷失了自性,不知道宇宙的真相,完全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在大乘教里面来讲,真正是胡作妄为。因此,人不能不受教育,众生不能不受圣贤人的教化,如果不接受教育,他的思想、见解、行为决定是错误的,错误的思想言行,就会做出错误的行业,就会招来不善的果报。

  所以三途地狱是自作自受,不是别人做给你受的。在早年讲经,我曾经举章太炎的例子,讲过很多遍。章太炎去参观地狱,见不到,他才恍然大悟,地狱不是阎罗王建造的,如果是阎罗王建造的,一般人应该可以见到,不是,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你没有这个业,你见不到地狱,地狱在你面前也见不到。所以《地藏经》上讲,地狱只有两种人能见到,一个是菩萨,一个是造作地狱罪业的人,他去受果报,菩萨到地狱是教化众生。不是这两种人,你肯定见不到地狱。所以古往今来,多少大德常常提醒我们「自作自受」,因此我们无论在什么环境当中,决定不可以怨天尤人,自己的业报,怎么能怪别人!这个只有接受圣贤教诲,明白这些事理,他心是平静的,心平静生智慧,这个人就有福报了。

  『慈』,观世音菩萨所代表的,大慈大悲。「慈」跟我们世俗人讲的「爱」,是完全相同的。为什么佛法不讲爱,要讲慈?这里面同中有异,异在哪里?爱心要是生于智慧的,就叫做「慈」,爱心要是生于感情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叫它做「爱」。所以爱是无常的、是会变的,今天爱你,明天就恨你了,我们在这个世间看得很多,你看看年轻的男女相爱结婚,没过几天,听说他们离婚了,变化太大。所以世间人讲爱,我们听了一定要觉悟,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它有变化,它是无常的。佛法里面,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这个爱是真的,永恒不变,所以换一个名称叫慈悲。「慈」是永恒不变,为什么?佛菩萨知道尽虚空遍法界剎土众生是一体,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他这个爱是遍虚空法界,而且永恒不变,即使众生造五逆十恶的罪业,佛菩萨对他还是慈悲,慈悲没有减少毫分,这个了不起。

  所以得罪佛菩萨没有关系。麻烦在哪里?麻烦在护法神,护法神决定不饶你,因为护法神他不是佛菩萨,多半属于天神,他七情五欲没断,换句话说,他烦恼习气没断,得罪佛法、障碍一切众生学佛的机缘,果报都是护法神在找你麻烦,绝对与佛菩萨不相干。佛菩萨,说老实话,从来不会起心动念,佛菩萨要起心动念,那他就是凡夫,他就不叫佛菩萨。他在顺逆境缘当中不会起心动念,我们常讲「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佛菩萨,这是真正觉悟的人。但是护法神可不是这样的,护法神,你护持佛法他欢喜,他保佑你、拥护你;你要是摧毁佛法,他就来报复你,所以报复是护法神的事情。护法神究竟怎么作法?佛菩萨也不起心、不动念,随他去,你要问佛菩萨,佛菩萨一定告诉你:「随他去吧!」这个理跟事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白。在现前这个大时代,这个大时代是讲贤劫,贤劫有千佛出世,这是讲一个大的时段,释迦牟尼佛是千佛里面的第四尊佛,下面第五尊是弥勒菩萨下生示现成佛,总的护法神是韦陀菩萨,韦陀菩萨负责护持贤劫千佛,这是总护法神,护法神的总司令。所以我们道场里面,没有不供韦陀尊天菩萨,这是总护法神。而韦陀菩萨护法功德大,所以千佛最后一尊佛是谁?就是韦陀菩萨成佛,最后他成佛了。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我们理解他是从自性般若智慧里面流出来的大爱,不是从别的地方来的,完全与性德相应的这个慈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大爱」,无缘就是没有条件的,对于一切众生的爱护没有条件的;「同体大悲」,「悲」是怜悯一切众生,他为什么怜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跟我是同体、是一体的,就像我们这个身,我们哪个地方痛痒了,一定去抚摸,为什么?同体,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一般人迷失了,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同体,不晓得这个道理,真正明白晓得,这个大慈悲心自自然然就生起来了。

  第三个字是『智』,文殊菩萨代表智。「智」,我们在后面有个简单的批注,「四摄六度」这是智。在《华严经》里面,文殊菩萨代表十波罗蜜,六度展开就是十度,《华严经》的行法(就是修行的方法),是以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跟普贤菩萨的十愿,这二十条就是《华严》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布施,没有智慧他不会布施,诸位都晓得,布施是修福,福跟智是不能离开,没有智慧,他怎么会修福报?真正有智慧的人,才懂得修福。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属于智行,智慧的德行。

  佛告诉我们四摄法,四摄法非常重要,佛自己当年在世,给我们做出表率、做出榜样,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四摄法的布施跟六度的布施,意思不一样,六度的布施是讲舍、是讲放下,布施波罗蜜,「波罗蜜」是究竟圆满的意思。布施,怎样才究竟圆满?把自己的悭贪布施掉了。所以布施的目的是断悭贪,悭贪是烦恼的根,持戒是断自己的恶业,忍辱是断自己的瞋恚,精进是断自己的懈怠,禅定是断自己的散乱,般若是断自己的愚痴,它都有对象的。果然把六种障碍、六大烦恼统统断掉了,这才叫六度,才成就圆满的功德。

  六度的事,要落实在对人、对事、对物,那要用什么样的心态?佛教给我们「四摄」。四摄的「布施」范围很小,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请客送礼,人与人之间往来,礼尚往来。四摄法,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公共关系法、交际法。人与人之间交际,交际从最小的夫妻,夫妻懂得四摄,彼此能够行六度四摄,夫妻好合,家庭会兴旺,小小的这些礼节不能疏忽,夫妻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亲属之间,年节似乎应当送一点小礼物,常常能在一起聚餐,感情才能够融洽,误会才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误会?彼此很少往来,特别是现在的社会非常不善,再有很多人造谣生事,于是产生误会。如果常常往来,误会就不会产生了。

  过去我们跟韩馆长相处三十年,韩馆长最大的智慧、最大的德行,她追踪谣言,她不是轻易就听。你在她面前造谣生事,她点点头:「很好、很  好,你告诉我。」你走了之后,她调查,这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绝对不是听信,这一招厉害,所以没有人敢在她面前惹事生非,没有人敢在她面前造谣,她会追问:「你说哪个人说的?」她会把那个人找来:「是不是你说的?你怎么说的?」一个一个追,追到最后,然后问你:「你用意在哪里?你为什么要造谣生事?」追根到底,所以没有人敢在她面前造谣。三十年我们和睦相处,道场太平无事,得力于智慧的领导,哪里会轻易听信谣言!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要懂得的。这些事情天天会遇到、常常会遇到,这个人跟你说「那个不对」,那个人跟你说「这个人不对」,我们听了,千万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上当了,你被人欺骗了,听到之后,若无其事。我追不追?我不追,因为什么?我不管事、不管人,我追它干什么?个人造业个人受报,个人因果个人负责,这是我在讲习当中常常讲的,我绝对不去调查,我也不去追究。但是他是一个道场负责人,调查追究那是应当的,这是护法,这是真正护持道场,使这个道场能够得到清净,是方法。

  「爱语」,这个爱语不是甜言蜜语,真正出自于爱护,所以爱语里头有责备、有劝导、有教训,是真正爱护你,才给你说。不爱护,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给你讲这些话?这些话都不好听的。不要看这爱语是好听的,爱语是很不好听的,但是真正爱护。所以过去谁来教导你?父母。但是,今天作父母也不教儿女了,在从前除父母之外,老师。我这个年龄受到父母教诲教训、老师教导,我这一生遇到这些老师都是真正的好老师,老师把我们当作比自己亲生儿女还看得重,我们对老师感恩戴德,他真教。老师的学生很多,为什么对别人,老师不能真教?老师也是要看人,你是不是真肯接受?你真肯接受,他真教你;你阳奉阴违,他也就对你客气,不教你了,为什么?教你就结冤仇了,你不能接受,那个对你绝对不会有一句责备的话,也就是随你去了。真正肯接受的,老师就非常严厉的教诲。

  我们往年跟李老师十年,我们同学很多,有些同学天天在一起上课,老师对他非常客气,从来没有一句重话,但是有几个同学,老师是有骂、有打,一点都不客气,那是肯接受教诲,因人而异。不是在老师身边各个都是好学生、各个都是继承法脉的,没有。真正能够接受老师教诲、续佛慧命,李老师在台中教学三十八年,到他老人家往生,整整三十八年,我跟他十年,听他讲经说法的学生至少五十万人以上,不会少过五十万人,跟他,就是常随弟子、经年累月不离开的,至少也有一千人,真正能有成就的人,三、五个人而已,你才想到不容易,实实在在不容易。为什么?你要不是百分之百的服从,依教奉行,你学不到真东西。但是百分之百服从的学生,到哪里去找?「师资之道」可遇不可求,好学生想找个好老师不容易,好老师想找一个好学生更不容易,所以这是多生多劫的缘分,决定不是偶然的。但是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求学的态度,你是不是有真诚心?是不是有恭敬心?真诚恭敬表现在哪里?不是表现在表面上那种虚伪的,是依教奉行,对老师有信心,老师所讲的能够透彻理解、能够百分之百的做到,这才是入室弟子,阳奉阴违是假的。

  所以一个好老师在一生当中能有一个传人,就很不错了,他就很安慰。有很多人问我,我有没有传人?没有,到今年七十六岁了,一个也没遇到。李老师在七十岁,我们见面,我遇到他的时候,他老人家七十岁。但是今天我们还是孜孜不倦、认真努力在讲学,谁能够接受?最近这几年来,从许许多多灵媒透漏的消息:九法界众生都在听,人不肯学,鬼神肯学。我们听到这些讯息非常安慰,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用高科技,把自己所学的一点心得贡献出来,录音、录相,留给后人做参考,这就是身边眼前没有人,不要紧,远方有人、后来有人。古时候没有这些设备,用什么方法?写书、著作留给后世,希望后来能够遇到知音,后来有真正的私淑弟子。像孟子就是孔老夫子的私淑弟子,孟子跟孔子没见过面,但是孟子是孔子的学生,那就是孔子的著作,他能信、能解、能行,不但能行,后面还能证,这是真正的弟子,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

  至于你是不是真正肯学?完全在自己发心,这桩事情,佛菩萨也帮不上忙,端在自己发真诚心来学习。所以「真信」,必须把佛在经论里面字字句句要落实、要做到,从哪里做起?我常讲,从《十善业道》做起。《十善业道》,从哪一条做起?古大德常常给我们讲,从不妄语始(开始)。你还会妄语、还会欺骗人,全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从不妄语始,开始,这是入德之门、入道之门。

  「利行」,利是利益,所有一切行为对社会、对众生肯定是有正面的利益,决定没有负面的。「同事」,是接引众生的手段、接引众生的方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随缘。我们今天接触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一切都能随和而不执着,这叫做同事。我们今天到日本,我们的生活起居完全随顺这个道场,这是同事。我跟你是朋友,我决定不要求特殊的招待。人要有嗜好就不能跟人同事,要没有嗜好能够随缘。

  第四个字是『愿』,普贤菩萨所代表的。普贤菩萨跟一般大乘菩萨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心量大,真正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微尘、毛端里面都容纳无量无边的诸佛剎土,无量无边的诸佛众生,在微尘里面、毛端里面,这我们没办法想象到的。谁能够契入、去亲证?普贤菩萨能,大乘菩萨都没有这种神通。你想想看,微尘有多少?毛端有多少?世界是重迭的,重重无尽,《华严经》上所说的,普贤菩萨的心量等虚空法界。《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菩萨不修普贤行,决定不能够圆成佛道;证得圆满的佛果,一定要修普贤行。

  净宗法门是修普贤行,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从哪里看出来?《无量寿经》上第一句「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所以净宗法门跟普贤的关系太密切了。普贤是娑婆世界净宗初祖,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部讲《华严》,普贤菩萨在华严会上「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是净宗初祖,我们要晓得。修净土不修普贤行,你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魏默深居士把《普贤行愿品》附在三经之后,成为净土四经,是大有道理在。普贤行就是全部《华严》的行门,到末后把全部《华严》行门归纳为十个纲领,我们称之为「十大愿王」,实际上这十愿,真正的愿只有前面这七条,后面三条是回向。

  第一个「礼敬诸佛」,我们要学。「诸佛」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特别着重在未来佛,未来佛是一切众生,换句话说,得罪一个众生就是得罪一尊佛(佛如来)。什么人能够修普贤行?一般讲法,法身菩萨,他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修普贤行了。我们凡夫努力认真去学,希望能够接近,希望能够沾一点边缘,礼敬的心、礼敬的行,不能不认真去做。「礼敬」,决定是平等的,绝对不分善恶邪正,为什么?他都是未来佛。但是称赞就不一样,「称赞」是:他的心行与法性相应,称赞;与法性不相应,不称赞。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样子给我们看,你看胜热婆罗门、甘露火王、伐苏蜜多女,他们三个人是代表贪瞋痴,善财童子去参访,有礼敬没有赞叹。所以我们在这里就学到,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人的言行与佛法经教相应,赞叹!与经教不相应,不赞叹!我们在《华严》上学会的。

  「广修供养」,你看看他用供养,他不用布施,这是以最尊敬的心,对待佛、对待父母跟对待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就如同父母一样,如同诸佛一样,所以它这里没有布施,只有供养。大乘菩萨里头有布施,普贤菩萨没有布施,普贤菩萨是供养。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这是修福,福慧双修。如来果地上无量无边的大福,从哪里来?从广修供养来的,尤其是法供养。「忏悔业障」,业障要是不忏悔,你的智慧永远不开,为什么?业障障碍你自性般若智慧,业障障碍你的德能相好,所以业障要不能够铲除,你就没有办法明心见性,这是肯定的。

  「随喜功德」非常重要,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有嫉妒障碍,随喜功德是对治嫉妒障碍,众生愚痴、不知道,看到别人有好事,心里觉得难过,还在想办法去障碍他,想办法去破坏他,他不知道那个罪业不是跟那个修积功德人结的,「这个人做好事情,我看了很不舒服,我把他破坏」,那个罪是不是对这个人的?不是,跟这个人毫不相关。罪从哪里结的?罪从事,他做这个好事对社会、对众生有多么大的影响,罪从这里结的,他的影响愈大,你的罪就愈重,与那个人毫不相干。所以世间人愚痴到这种极处,不晓得造作罪业之大,佛法里面结罪,真是结到虚空法界,他不晓得。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讲的,两个比丘讲经说法,另外有一些出家人嫉妒障碍,造谣生事,把这个道场破坏,把听众都劝离开了,说这个法师破戒。这个道场被毁掉了,造作罪业的人堕无间地狱,与这个法师相不相干?不相干。法师就像《楞严经》上所讲的「发意圆成」圆满功德,他发心讲这部经,讲到中途被人破坏了,这法师的功德是圆满的,他的心圆满,他的发心圆满,他圆满功德。破坏是什么?是道场被破坏,众生得度闻法的机缘被破坏,他的罪是从众生结的,从道场结的,跟法师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法师,说老实话,占便宜了,本来他一部经讲完,他的功德才圆满,现在一部经不要讲完,功德就圆满,这对法师来讲是好事!讲一部经很辛苦,他这一部经要讲一个月的话,他讲一个星期被人破坏,他一个星期功德就圆满,对他讲是好事,罪跟法师不相干。我们学佛不能不懂这个道理,业障不能不忏悔。

  随喜功德就大了,随喜的功德跟法师的功德一样大。同样大的时候,随喜的人最聪明,法师要讲一部经,讲得好辛苦,功德圆满,他那个随喜的心,他把他的功德全部就拿过来,跟他一样大。这就好像以灯燃灯,法师是一盏灯,我们自己是一盏灯,我这个灯藉他的光,点燃了,光跟他一样大,我藉他的光点燃了,自己没有费力气。这就是觉跟迷,一念觉,修功德实在讲很容易;一念迷的时候,那造无量无边罪业。所以见到人做好事,有力量,帮助他,没有力量,心里生欢喜,这个功德大。法师在那里讲经,我不会讲,我劝我所认识的人都来听,这些人听经的利益,自己都有分,成就自己的功德,就在一念之间。

  「请转珐輪」,是自己有这个智慧、有这个机缘,这个地方没有人讲经说法,邀请法师、大德来讲经,这一方冥阳两利,不但一般人听经种了善根,纵然不开悟没有关系,阿赖耶识种善根了,这个地方九法界众生得利益。讲经的道场,法会的道场,决不是有形这几个人,无形的众生不知道有多少倍!你没办法计算。所以成就道场、赞叹道场,功德说不尽;障碍道场、毁谤道场,刚才说过,佛菩萨不动心,但是护法神,还有许许多多的鬼神,你把他们闻法的机缘破坏了,他那个恨,恨得多深!我们要了解这些事实真相,然后你才会真正懂得修「随喜功德」,你才会「请转珐輪」。「请佛住世」,这就是护持正法,正法常住在世间。这七条是愿,普贤菩萨的愿,念念不舍。后面三条是回向,「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法性、是回向实际,经文常讲「回向实际」,「实际」就是法性,所以后面这三愿是回向。我们限于时间不能做详细讲解,但是这在大经里头都有详细的说明。

  第三句跟诸位报告过了。最后一句『无上菩提』是大果,「无上」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名号,是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我们能够「修大道、养大德、履大行、证大果」。「佛」是诸佛如来;「祖」是祖师大德;「自行」是真实智慧,不是真实智慧,他不会真正去修行的;「化他」,教化众生,是大仁、大义。自行化他的大事就圆满了。所以印祖讲的这四句十六个字,也是佛法大总持法门,把整个佛法圆圆满满的都包括在其中。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三福六度十大愿王  (第四集完)
净公上人:三福六度十大愿王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6: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