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5823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9-4-1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彼佛(观世音佛)就教授了从“闻思修”三慧下手的方法,但此处的三慧不同于通常一般的三慧。一般的闻思修,闻到了经教的道理,并能理解这就是闻慧。我依着这个道理起了正的思维,这个就是思慧。所闻的都想通了,接受了,理解了,依教奉行这叫作修慧。这是一般所说的闻思修。但是观世音如来教导观世音菩萨的这个闻思修,大大地深入了一步。这个闻慧是指耳根的闻性,是你的耳根能闻的本性。人人都有自性,但是为什么单说闻性,不说别的呢?不说“知”,不说“是”,而说闻呢?就因为众生耳根最利。我们从耳根入门,容易明白自己的本心,见自己的本性。此处的闻慧是指从耳根闻性,生出始觉的智慧,不再去驰求耳外的音声,而是返转回来注听自耳能闻的自性。“思”也不是一般的思维,而是离开一切想念的,用正的智慧来观察能闻的自性,追究一下能闻的是谁呀?有人念佛,问念佛的是谁呀?现在追究一下能闻的是谁呀?这就是思慧。念念都是返回到自己,即所谓返闻自性。念念返观,始觉合本,发明本来心地的原有风光,这才是修慧。所以这个闻思修三慧是比一般的大大地深入了一步。由此闻思修三慧入三摩地,即入首楞严大定。但是这个定和慧是不二的。这个三摩地从修到证,最后寂灭现前,证入圆通,即是“入三摩地”了。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以上是观音依古佛之教,从浅入深的全部修习过程。也即是从三慧入大定的经过。“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正是从闻性下手。“初”指最初下手之处,“闻中”就是在闻性之中。“入流”,驰求声音叫作出流,不听外声返闻自耳的能闻之性叫作入流。“亡所”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关键。眼睛看见红花绿叶,这些花叶就是所见,耳朵听到钟鸣鼓响,这音声是所闻,肉味是舌根所尝,孔子听了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就是忘了舌根的所。声音无动于衷,是观音最初步的忘所。因为耳根能听就叫能闻,能闻的本性叫作闻性。这是单从耳根说,实际闻性也就是全体自性的作用。可见一下手用功,就是从本体上,从自性上用功。这是一个很深入的法门。有的人把它讲浅了。佛经涵义,你深入发挥是好的。如果本是很深的,你讲浅了,就不甚如法了。观音大士在闻性之中“入流亡所”,就是入了闻性的流,绵密相续没有间断,默照在闻性之中了。入了这个法性的流,就叫做“入流”。忘记了所闻的声,就叫做“亡所”。参究自心,在心光内,注在闻性中,入了流,忘记了所听到声音的尘,故称“入流亡所”了。
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要。“所”字呀,是修行的一个关键。在本章之前,佛弟子富楼那问佛:“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佛就指出,其关键应在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能所对立,扰乱生尘,引成尘劳烦恼,于是“起为世界,静成虚空”。可见清净本然之中,只因“立”了个“所”,于是出现山河大地,出现种种众生。问题都由于立了所。本经又说:“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所一立,心就不能再照了,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但众生一立了所,有了所见、所闻、所知,都有对待,一切成二,在这以后就不能照而只能想了。所以立了这个“所”就是众生入迷的根本。现在我们要回头,要觉悟,就必须从忘掉这个“所”开始。后头更有许多层次的“所”,一层一层地把这个“所”忘掉。第一步是什么呢?先忘掉我们所闻的声音这个尘,把这个“所”忘了。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听见音声,就分别呀,这个音声是美呀?是丑哇?是噪音哪?是乐音哪?爱听不爱听啊?这是顺我的,是称赞我的。这是批评我的,毁谤我的。于是许多烦恼都来了。由于所闻的声音,增加你很多烦恼。这个是什么呢?这就是背觉合尘哪!你本来是佛,本来平等,一切事究竟坚固。现在你就完全违背了,你就被这个声尘所迷惑,而生出无边烦恼,生出无量是非分别。这不正是背觉合尘哪!那么如果你返闻哪,自心不在这一切音声上头,自心所向者,不是向外,你回呀,回转来,不去听那个声音,而是去用耳根听我的能闻的本性,这就是返闻了嘛!返回来了。能闻者是谁?这个谁那就是你的闻性,你的主人翁,你的本来面目,就是你的本来的觉性,就是你的本来的妙明真心。因此这就是背尘合觉的开始。这是两条道路:你到底是背着觉悟向着外尘,还是背开外尘向着觉悟呢?观世音菩萨就是从耳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念念内照,于是入于返闻照性之流。于是自己自然离开声尘,也即是忘记了所闻,而“亡所”。这只是初步功夫的相应,因智光内照,而显定力,这是功夫。声尘自亡,这是效验。永嘉禅师说:“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也即是,不能亡所就不能入流,不能入流也就不能亡所。可见“入流亡所”是修证圆通的总诀。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楞严说通》解释为:“前之亡所,且唯亡动。今之既寂,乃是动结已除,静结方显也。既寂之后,加功进力,反闻功夫,展转深切,以至寂静亦亡,则动静二尘,迥然双脱矣。”这就是说:亡掉了声音,这是亡掉声尘的动相,动相不能妨碍自己,于是解了声尘的动结,但动相一除,马上显出声尘的静相,这是声尘的静结。仍是外尘的结缚,必须继续入流,返观闻性,来解除掉。所以我们在修行道路的任何地方,都不能停步不前。当动相消除不能为碍之后,自然出现静相,若留恋这个静相,还是有所着,所以需要更进一步。不住于静尘,仍是返究能闻静尘者是谁(也即知静的人是谁)?若心住静尘,即是闻静尘,是出流,而不是入流了。若能返闻自己能闻静尘的闻性,于是静尘也不能为碍。声尘的动静二结,一齐解除。故云“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憨山大师在《通议》中,有极精妙的解释。如下:“六根顺流(出流)奔境,故随情造业。今于耳根思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