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0|回复: 7

[学佛文档] 三福六和(第二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三福六和》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三福六和  (第二集)  2002/2/24  马六甲培风中学  档名:21-153-0002



  尊敬的沈老先生,尊敬的主办单位的诸位大德,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今天晚上我们要接着昨天「三福六和」这个讲题。三福是我们学佛的根底,决定不能够轻易的看过。我们这一生的修学能不能有成就,完全看这个基础坚不坚固。如果这个基础打得好,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在这一生当中都能有成就。成就的大小完全看个人的努力,佛法讲的精进。

  今天晚上我跟诸位说「六和敬」,三福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就是六和。佛法的修学从什么地方看你的成绩?就在六和敬。「六和敬」,诸位要细细的看这个名称,六,是数目字,是六条;和,和睦相处;这里头还有个敬,敬就是彼此互相尊敬。和里面如果没有敬,那只有形式,没有实质;如果有实质的敬,没有外表的和,也不能够圆满。所以和与敬表里一致,这是圣人教导我们的。和、敬,实在讲就是性德的流露,凡夫跟佛的差别就在此地。所以我们要学佛,要学和、要学敬。

  即使世出世间法没有不重视和的,你看看儒家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古时候这些帝王都是有真实智慧、有德行,为天下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了他本分责任的三个字,君、亲、师。从前从天子到地方上的政务官,我们今天讲的政务官,我们世俗称他为父母官,民之父母。现在民主社会不一样了,现在做官的人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从这些地方细心观察,这个仆人照顾我们哪有父母周到?还是父母好。所以往年,有一次我跟演培法师在一起,演培法师就问我:净公上人,你是赞成君主,还是赞成民主?我说:我赞成君主,我欢喜君主。他说:你的思想落伍了,跟不上时代。我告诉他:我根本就没有落伍。我哪里会落伍?落伍才会落伍,我没落伍。

  君主的好处多,多过民主,我们要很冷静细心去观察。君主时代如果不负责任,他的政权很容易被别人夺去了,他的结果是国破家亡。所以古时候的君主每一天无不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所以他能够传国几十代,能够享国两、三百年,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君主的优点。民主演变到今天几乎是不负责任,人民痛苦,他的任期很短,他没有长远的眼光,这是一桩很遗憾的事情。

  君主治国讲「和」,你们如果有机会到中国去旅游,到北京一定会看看故宫,故宫是元、明、清三代大约有七百多年的都城(帝王居住的所在)。故宫里面有三个主要的建筑,中国民间称为金銮殿,皇帝开会的场所,国家重大典礼都在这个地方举行,那个殿叫金銮殿。我去看过了,它叫什么殿?叫太和殿。你从这个名称就想到它的用意、它的心量之大,太和。第二个殿堂(太和殿的后面)中和,最后一个殿堂保和。你看看三个殿都用「和」,太和、中和、保和,这个名称出自于中国的《易经》。我们就知道古圣先王以孝治天下,以和治天下,念念不忘与一切众生和平相处。他后世的子孙,如果代代都能遵守祖宗的成规,他的国不会灭亡。如果后世子孙不孝,不能够遵守祖宗的教诲,任意胡为,他的国家就会灭亡。诸位读中国历史,你看看中国古时候改朝换代,前因后果你就明白了。

  所以中国这个民族自古以来接受大圣大贤的教诲,可以说我们「尊道」,尊重道德,「贵和,重教」,重视教育。《礼记?学记》里面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建国君民」,建立一个国家领导人民,「教学为先」,把教育这个事情摆在第一位。过去社会没有现在这么复杂,政务比现在简单得多,宰相下面六个部,六部第一个部是礼部,礼部就是现在的教育部,把教育摆在第一位!这个制度可以说从汉武帝制定国家教育的政策、教育的方针,一直到满清都没有改变。我过去读书对这桩事情感觉到很奇怪,每一个朝代都有兴革,唯独教育这个宗旨方针,这两千多年来,无论是哪一个人主政都没有改变过,这是什么道理,我们有没有去想过?这不是小事,是大事!

  所以我常常跟同学们说,中国这个民族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这样漫长岁月当中,这个民族没有被毁灭,中国的文化没有被灭亡,什么原因?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帝王带头,帝王你看「作之君」,君是国家领导人;「作之亲」,亲是全国人民的父母;「作之师」,是全国人民的导师。帝王的职责就是这三个字「君,亲,师」。这三个字他都能够落实,他做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好的帝王,博得千年万世人的尊敬。

  教育用什么方法?中国人确实有智慧,非常聪明,用祠堂来教孝,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祠堂,现在在中国看不到了。在新加坡,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古城我看到许许多多人家的祠堂,我看了欢喜,教孝!第二个,有孔庙,孔庙是教师道,奉事师长。你看看净业三福前面两句,「孝养父母」用祠堂来教,「奉事师长」用孔庙来教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中国自古以来很重视因果的教育,种善因得善果,种不善的因必定有不善的果报。那用什么来教?用城隍庙,城隍庙是因果教育,这个教育收的效果不可思议,决不在祠堂、孔庙之下。

  我在童年的时候,母亲常常带着我到城隍庙去烧香,那个时候不过是四、五岁。城隍庙里面地狱变相图,我们从小看了印象深刻,念头稍稍不正就会想到地狱变相图那些果报,自自然然就把恶念息掉了。这个影响,影响到一生一世,所以城隍庙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劝善规过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人不知道,以为这是迷信,很大很大的错误!这我常常跟人讲,维系中国的传统、中国的大道,就是这三个建设,祠堂,孔庙,城隍庙。这种设施在佛法里面讲善巧方便,用现代的话,高度的艺术,高度艺术的教学,从这些地方建立六和敬的基础。

  「见和同解」,六和敬有六条,这是头一条,用现代的话来说,建立共识。建立共识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对人、对事、对物,我们的想法,我们的看法,纵然不能达到一致,也得要把这个差距拉近,愈近愈好,才能够达到和睦相处的目标,才能够真正落实离苦得乐。古人懂得,知道怎样去做。现代人不懂,自以为聪明,制定许许多多的法律制度,我们仔细去观察,这些法律、这些制度带给社会,造成社会的纷争动乱,无有止境。今与古细细做个比较,我们很冷静的去观察,才能够真正有能力辨别是非利害得失,不至于盲从。

  共识非常有必要,儒跟佛都非常重视。建立共识最重要的是教育。教育从什么时候教起?古人是从胎教,母亲怀孕的那一天就开始教她还没有出生的儿女,小孩还没有出生怎么个教法?这个地方我们一般人不懂,圣人懂得。什么叫圣?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达明了就称为圣人。所以我们可以说圣人是人世间真正有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他们知道母亲怀孕的时候,起心动念、言语动作都能够影响胎儿。换句话说,在这个怀孕期间不正当的思想,像佛经里面所讲的不善,不能有毫分不善夹杂。不善的念头尚且没有,哪里会有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你看看这样做,你才对得起你的儿女,你儿女一出生本性善良。你在这十个月怀胎当中帮助他,没有丝毫不善影响他,这才叫真正爱护儿女。现在人谁懂得这个道理?谁肯这样去做?

  小孩出生之后,做父母责任很重,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小孩的榜样。他眼睛睁开了,他就看大人,我们常讲的先入为主。所以父母在儿女面前要刻意做出纯善纯净的样子教孩童,这样才能够把他的根基打好,这是一个负责尽职的父母。成年之后,让他学习圣贤之道,学习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跟现在人上学求学目的完全不相同,古人读书志在圣贤,说志在圣贤我们现在一般人听不懂,什么叫圣贤?圣贤有什么好处?我们得换句话说,志在圣贤就是志在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读书是为这个。果然能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自然就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

  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的生活你愿不愿意过?我想你一听,摇头,每一天到外面托钵,树下一宿,你不愿意过这个生活。孔老夫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颜回的生活,你们愿不愿意过?「一箪食,一瓢饮」,几乎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这都是大圣大贤给我们做出的榜样。凡圣的差别,在一念之间觉与迷,凡夫迷而不觉,圣人觉而不迷。到觉而不迷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得大自在。释迦牟尼佛每天法喜充满,他多快乐!颜回,夫子赞叹他说「一箪食,一瓢饮」,这种生活要是别人去过,夫子讲「不堪其忧」,颜回「不改其乐」,他也是法喜充满。你们想一想这里面是什么味道?我们凡夫体会不到,为什么?不是他的境界,入他的境界,你才能尝到这个里面的法味。

  法味跟世味不一样,这个世间的味是五欲六尘之味,法味超然,超越世味。所以我们如果不能提升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境界,诸佛菩萨他们得到的法味,人生至高无上的享受,我们没有法子体会得到。所以明了宇宙人生真相,那个见解当然相同了,见和同解才能做得圆满。这桩事情对我们来说是肯定做不到的。

  我们凡夫一般人要用什么方法来做到「见和同解」?圣人用的方法,教学。孔夫子说得很多,释迦牟尼佛说得更多,我们的修学无需要遍读经藏,不需要,学一门就好了,古人常讲:一门要是通了,门门都通了。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学佛也是如此,一部经通了,一切经都通了,因此「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比什么都重要。

  「修行」这两个字要认识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很多,释迦牟尼佛把它归纳为三大类:起心动念,这是心理的行为;言语,口的行为;身体动作,身的行为。行为再多,不出这三大类,这就好说话了,如果我们这个三大类的行为错了,你必须要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

  今天上午在此地做了一个皈依的仪式,同学们发心来求受三皈五戒,这就正式拜老师,拜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发心要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释迦牟尼佛就把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我们了,这叫「三皈传授」。「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从错误回过头依靠正确的,这是皈依真正的意思。

  什么是错误?佛也举出纲领给我们说,迷惑颠倒是错误,觉悟是正确的。所以头一条就教我们从迷回归依靠觉,这就「皈依佛」。佛就是觉的意思,皈依佛就是皈依觉,觉而不迷,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遵守这个原则。我们学的是什么?学觉悟,我们要放下迷惑。「皈依法」,法是什么?法是正知正见,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上讲的佛之知见,把我们的邪知邪见放下了,我们要依靠正知正见。「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放下一切的染污,依清净心、依清净行,这叫皈依僧。僧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六和敬,我们要远离不和,我们要依靠和,和为贵。

  你想想看一进佛门,佛就把修行的纲领传授给你,至于你用什么方法去修觉正净?方法太多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为什么佛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虽然不相同,我们所修所求的是相同,我们的方向目标,觉正净相同!佛门里头无论哪一个宗派,无论哪一个法门,给诸位说都是修觉正净,都是修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叫佛法。头一天就传授给你了。现在不但是在家同修,连出家同修都不例外,形式的三皈做了这个仪式,实质的三皈完全没有,佛法衰微原因在此地。我们的三皈都是有形式没有实质,这大错特错!

  我们再看儒家教学,是不是也像佛陀这样的大慈大悲,从第一天就把它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我们?没错,儒跟佛同样的伟大,同样不可思议,儒也是头一天把它的修学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我们,它不叫皈依。从哪里看?我们从《三字经》上看,这本书在中国流传至少有一千五百年,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讲「人之初,性本善」。儒教的是什么?就是教的「本善」。教我们恢复本善,你看看这个意思跟佛讲的「觉正净」相不相同?这句话跟佛法里面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个道理。

  但是现在我们都在搞六道轮回,把本善忘掉了,把本善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迷了。怎么迷的?底下几句讲得好,「性相近,习相远」,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本性是相同的,本善是相同的,丝毫差别都没有,叫相近。习是习惯、习性,习性使我们与本性距离愈来愈远,我们迷在妄想分别执着当中,迷在名闻利养、迷在五欲六尘之中,这样把一真法界转变成六道三途。诸位一定要知道,六道三途本来没有,是我们自己变现的,真正叫做自作自受。儒也讲!

  现在圣人大慈大悲来建立教化,建立教化的用意在哪里?帮助我们回归到本善,帮助我们回归到觉正净,教育的目的在此。教育的方法,儒家也讲得简单明了,这《三字经》就是前面几句话非常重要,那个意思深广无尽。「苟不教,性乃迁」,教育重要,比什么都重要!「教之道,贵以专」,现在人提倡广学多闻,是没错,佛法四弘誓愿里头也是这样说法,「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是学法门前面的一条「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不断,学法门没有好处,烦恼断了,学法门就有好处,所以一门深入。这个贵以专,专能帮助你断烦恼,你的心专一,你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你在这个里头可以得定,佛家讲三昧。

  定能开慧,慧开之后,才准许你广学多闻。慧没有开,你只能够专攻一门,在这一门里面成就戒定慧三学。这是古人教学的方法,不是释迦牟尼佛创下来,而是无量劫来佛佛相传。释迦牟尼佛没有创作、没有发明,跟孔老夫子一样,述而不作。过去一切诸佛、现在一切诸佛都是从这个原理原则修行证果的;我们如果不遵循,想自己另外创造一条方法,恐怕不能成就。所以真正想成就,唯一的依靠,还是老老实实乖乖的跟着古圣先贤走,没错。我跟诸位同学说,我今天这一点成就,就是老实跟着孔老夫子、跟着释迦牟尼佛走的。我也没有创造,我也没有发明,我什么都没有,就是听话。

  人最忌讳的自以为聪明,那就坏了,麻烦就大了。所以我们看到《华严经》,你看看末后「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参访这五十三位善知识,这五十三位要用现代眼光来观察,就是我们现前的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这五十三个人都是诸佛如来化身示现的,不是凡人。他所示现教导我们的都是自己谦虚,尊重别人。善财童子来参访,他给他开示,很谦虚的说:无量法门,我只知道一门,知道还不够深,别的善知识他们知道得多,他们知道的比我深,你可以到那一边去参学。各个都是自己谦虚尊重别人,我们应当要学习。

  现代人犯的大毛病都是自己赞叹自己,毁谤别人,只有自己,不能容人。我们晓得这是大病,必须要把它改正过来,一生永远谦虚。我们不要跟佛菩萨比,跟祖师大德比,我们感觉得差得太远了,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谦虚恭敬的心自然就生起来了,《书经》上讲「满招损,谦受益」。这两句话如果我们用它来观察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无论从事于哪一个行业,乃至于国家的领导人,谦一定受益,满一定招损,这两句话,真理!

  西方的教育理念思想跟我们中国人不同。过去我在美国住过十几年,也接触到那一边教育界的人士,我常常跟他们谈。西方人教育的理念是竞争,从小孩就培养他要竞争,这个观念不好。竞争再提升一层就是斗争,斗争再提升就是战争,战争到最后世界末日就光临。所以那个教育的理念是死路,终极的目标是世界毁灭。东方教育思想不一样,从小教小朋友忍让,你看从前小学课本里头还念孔融让梨,融四岁,懂得让。外国人没有这个思想。唯有忍让它是和平的,它是安定的,这是一条生路;竞争是死路,忍让是生路,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六和敬头一条要建立共识,我们的共识一定要遵循圣贤人的教诲,要把经论上教导我们的大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典里面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思想行为、言语行为,我们就得受用。

  今天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没有见过的动乱的局面。今天世界上大富大贵之人,身心都不安,他并不快乐,他过的生活非常痛苦,原因到底在哪里?所以到最近我才看到昆士兰大学提出和平与冲突问题的研究,这个理念非常好,希望从这个理念带给这个世间一线光明。总算是把这个社会的问题、根本发现了,问题发现了。问题的原因还没找到,如何对治也没有办法。

  我们净宗学会成立,提出修学五个科目,好记!五个科目第一个就是三福,第二个就是六和,第三个是三学,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个是六度,第五个是普贤十愿。这大家好记,念念在心中,时时要落实,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能够与这五个科目相违背。要把这五个科目做到,我们就是真正的佛弟子,真的像了凡先生所说的「灾消福来」。灾从哪里来的?灾是不善业感得的。福从哪里来的?善业感得来的。这五个科目善业纯善纯净。

  怎样是孝养父母、是奉事师长?我常说把「十善业道」做到,就是真正的孝亲尊师,你要做到。父母师长对我们的期望都是希望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贤人。我们果然做到,养父母之志、养老师之志,这才尽孝养之道。如果不能够落实,纵然天天学习,天天为别人讲解也没用处,你出不了三界、出不了六道。

  我们这个修学的功夫从哪里做起?今天我们讲冲突、讲和睦,基本的是家庭。夫妻冲突这个问题严重,不能看轻,这是根本。夫妻冲突,父子冲突,兄弟冲突,员工跟老板冲突,主管跟部属冲突,再扩大?族群跟族群的冲突,国家跟国家的冲突,这是从表面上看。如果更深入一层看,冲突的起因在哪里?真正的起因就是「习性」与「本性」的冲突,能看到这一层的人不多。所以圣人跟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圣人习性跟本性融合成一体,《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碍就没有冲突了。凡人习性跟本性不兼容,产生了冲突,这个才是所有一切冲突的根本原因。

  圣人教导我们,你看儒教给我们从这里着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四句就是解决本性跟习性的冲突。首先要能够离开五欲的诱惑,今天我们讲的情欲的诱惑。格物,格是格斗,物是物欲,你要跟物欲去战争,你要战胜它。如果你要是输给物欲了,你永远是五欲六尘的奴隶,你还有出头的日子吗?必定要战胜它,要把五欲六尘看轻,要把五欲六尘放下,格物。儒家这个说法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断烦恼。儒家讲格物,佛家讲断烦恼,致知,成就智慧,佛家讲的破所知障;格物是破烦恼障,致知是破所知障,名称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修行从这修起,从这下手。这个问题解决了,你意才诚,你的心才正。你这两个问题不能解决,你的真心不会现前,诚意是真心,不再用妄心。处事待人接物你用正心,不会有邪心,不是妄心,不是邪心,这就佛家讲的发菩提心。

  菩提心你为什么发不起来?你的烦恼障、所知障障碍了菩提心,你没有智慧。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现代的社会,五欲六尘的诱惑力量太大、太大了,前所未有。透过网络、透过电视送到你家里来,你说可怕不可怕?聪明人、有智慧的人,你要懂得跟它隔绝。我没有家庭,一个人好办,我不看电视,我不听广播,我不看报纸。你有家庭麻烦了,你不看,你家里人要看,你怎么办?难,太难太难了!所以要有智慧,要有警觉,要有善巧方便,帮助你的家人远离一切不善的染污,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人与人的相处,佛教导我们一个原则非常好,这个原则:四摄法。这很多同修都知道。四摄法要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到底是什么法?现代人讲的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方法,你就好懂。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密切的夫妻,夫妻要懂得用四摄法,一定是白头偕老,一生和睦,决定不会有冲突,他不会用,他佛法学了不会用。用在家庭,家和万事兴;用在团体,这个团体兴旺;用在国家,国家一定是安定繁荣;用在世界,世界和平。交际法!我们学了,学了要会用,学了不会用,不是等于没学吗?把菩萨的六度,把六和敬怎么样落实?四摄是落实的方法。

  六和里头第二条,第二是「戒和同修」。这个戒和是守规矩、守法,家里面大众在一块生活也有规矩,不能不守规矩。第三「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这是团体必须要遵守的。如果这个团体能够做到这个六条,这个团体就叫做僧团。

  「僧」,现在人看到这个字,听到这个名称就想到出家人,这是不懂得这个字的本意。这个字本来的意思是团体,什么团体?修六和敬的团体就叫做僧。如果不修六和敬就不能称为僧,所以僧底下常常加个团,团体,修六和敬的团体。你家庭,佛讲你家里四个人,四个人在一起共住都能够修六和敬,你的家庭就是僧团,不是单单指出家人。出家人在佛陀的时代,无论人数多少,肯定要遵守六和敬,但是一定要理解它并不限于出家人。

  六和、三福、六度怎样落实到家庭?你要用四摄法的方法,四摄是非常高明的接引众生的方法。佛法讲接引众生,现代人讲交际的方法,最高明的交际方法。四摄法头一条「布施」,诸位要懂得这个布施跟六度的布施意思不一样,这个布施是交际应酬里面的布施,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多送礼,多请客,跟人往来!太太跟先生要懂得这个道理,太太常常请先生,先生也常常请太太,时时刻刻不要忘记送一点小礼物,夫妻相敬如宾!

  你应当要知道,你们两个人的结合不要以为是小事,夫妻结合关系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你才晓得你的责任使命是多么重。如果夫妻不和,造成社会动乱,造成全世界的动乱,很多人不晓得这个道理。夫妻不和那个罪很重很重,不是关于两个人的事情。所以夫妇的结合不能够草率,男女找配偶一定要求志同道合,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造作的罪业太重太重。尤其结婚不久离婚,要有了儿女,那个离婚伤害就太大。为什么?单亲的儿童心理不正常。从小这个心理不正常,到长大的时候很容易生起犯罪的心理,造作恶业的行为,父母影响他的。他将来破坏社会秩序,扰乱社会的安全,你父母能够说不负责任吗?没有你的责任吗?因果可畏。有了儿女之后决定不能够轻易离婚。

  他为什么会离婚?说起来,笑话!你看在没有结婚之前,男女相爱,如果有人说你的女朋友怎么怎么不好。他不相信,还要把你臭骂一顿,他眼睛当中的对象是完美的,一点缺陷都没有。结婚之后,天天看对方,看缺点、看毛病,这个麻烦就来了。所以世出世间的圣人教导我们,永远看对方的好处,不要看对方的缺点,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的心纯善纯净;你看对方的缺点,看到别人的不是处,我们的心就被污染,我们的亏就吃大了。永远不要去记任何人的过失,永远记住任何人的好处、善处,养自己纯善的心、纯净的心,这个样子你才能保持夫妇百年好合,非常非常重要!

  四摄第二条「爱语」,爱语绝对不是甜言蜜语,是真正关怀照顾,规过劝善,彼此学业、德行、道业都要与日俱增,要增长,这是爱语。「利行」,自己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决定于对方有利益的,决定不伤害对方,不损害对方。第四是「同事」,共同在一起生活,以自己的德行感化别人,同事是重在身教、重在感化。我们懂得这四个方法,真的是走遍天下无往而不利,无论跟什么人交往都会变成好朋友,冤家对头、敌人都变成好朋友,这个好!仁者无敌。所以佛法学了要会用,用在夫妻之间,用在兄弟之间,用在朋友之间,用在家庭、用在事业、用在一切应酬当中,你会受到一切人的尊敬,你会受到一切人的爱戴。

  《菩萨戒经》里面佛教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们念得很熟、记得很熟,有没有做到?你得要去落实,要做到。所以我这么多年来,这个念头是从一九八二年,我在美国讲经,讲经的场所是一个老人公寓,美国的老人公寓,退休的老人。这老人公寓是以色列人办的,办得非常好,居住在这个公寓里头有四百多人。我在那里讲了七天(一个星期),我就想到二十一世纪的道场应该是这种形式的,不再是寺院庵堂了。老人退休了,一天到晚没有事情做,带他念佛给他讲经,他欢喜,给他充分的精神生活。

  我们把这些老人看作是自己的父母,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为他们服务,我们能照顾老人,这因果报应到我们老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照顾我们。我们如果嫌弃老人、不喜欢老人,到自己老的时候也被别人嫌弃。所以看到人老了,想到我将来会老,我希望别人怎么帮助我,我今天应该如何帮助别人,这是智慧。夫子这样教导我们,佛陀教导我们更多,我们要落实。

  所以,我从那一次讲经之后,常常想到什么时候能够有这个缘分建一个弥陀村,这个小区里面居住我们志同道合的念佛人,我们在一起念佛,在一起研究经教,在一起度过人生最幸福、最美满的晚年,常常想!想了这么多年,自己没有福报。所以在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是个有心人,他听到我这些讲演,他就发动真的做,第一桩做的就是供斋。居士林一年到头二十四小时,一天都不缺,供斋。这个斋饭做得很不错,最初是没有这样讲究,我跟李居士讲:一定要让人吃了还想来吃,你才成功,如果吃了不想再来,那你失败了。这一点算做到了。请了主厨的(聘请个厨师),另外有不少义工来帮助,现在平均每一天来吃饭的有一千多人,星期假日三、四千人。这个一年三百六十天做到了,我看到非常欢喜。

  我现在到澳洲,看到澳洲我道场附近的居民都是退休的老人,我给我们家里面住众(出家、在家众),我说这就是我们的弥陀村,我们要把这些外国人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所以现在我们在草创期间,学院一些工程都还没有完工,大概要到今年九月底才能完工。这草创期间每个人工作都很繁忙,现在我们是每个星期星期六举行一个温馨晚宴,每个星期六欢迎当地居民,不管他信什么宗教,也不管他是哪个族群,一律平等接待,欢迎他到我这里来吃饭,欢迎参加我的温馨晚宴。我说这晚餐并不可贵,温馨可贵!

  外国人跟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不相同,我们中国人一天最重要的一餐是午餐,外国人是晚餐,他一天当中最主要的是晚餐。我们用温馨晚宴招待他,这意义很深,因为我澳洲这个道场,晚上都不吃饭的,因为我自己不吃饭,现在家里人各个都不吃饭,跟我学。我们自己不吃,专门为他们做,他们吃饭,我们陪他谈话。我们是长桌自助餐,客人坐一边,我们家里人坐一边,跟他交谈,听他说话。老人的话很多,而且都是重复,我们要有耐心去听,听他讲故事,让他生欢喜心。所以这些老人都很受感动,告诉我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看到这样和善的团体,没有看到这样的好人,他一生当中看到了。这些都是我们在一生当中修学的成绩,成绩要拿出来为苦难贫苦众生造福。我们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我们对待别人一定要丰厚,这样才能接引广大众生。

  我自己真正的愿望是希望在那边建立一个弥陀村。现在,我把这个名称改过来,因为澳洲学校几个大学都在搞多元文化,现在还搞和平与冲突问题的研究,所以我这个村将来的名称是「多元文化和平村」。我的希望将来能够住一千个老人,我们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宗教,我们生活在一起,互相的关怀,互相的尊重,互相的帮助。我们要做一个榜样,做一个样子给世间人看一看,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可以在一起共同生活像一家人一样。

  我们要把儒的文化、佛的文化做成这样一个模型给大家看,否则的话,天天讲学,空中楼阁,摸不着边际。你说你儒好,好在哪里?佛好,好在哪里?你到我这里来看看,你就晓得了,儒跟佛就是这样的文化。这样子要做出来。现在不做出模型,这科学家讲不拿出证据来,没人相信。所以我们现在要做模型,要拿出证据来给人看。这是一个愿望、一个理想,这个愿望跟理想现在在澳洲有实现的可能,澳洲从联邦到地方政府都热烈的支持我们,都欢迎我们在那边居住,在那边发展事业。

  我们的事业是圣贤的教育,是神圣的教育,我们融合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实现《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教诲。我们在《华严经》初分里面看到华严法会出席的团体人数不能说,太多说不清。经上跟我们讲的团体两百多个团体。这两百多个团体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天上人间,全都聚集在华藏世界,出席毘卢遮那佛的大会,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从这个地方我们领悟到虚空法界剎土众生是一体。佛在《华严经》上说这些种种世界、一切众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就是真心本性,「识」就是妄想分别执着。由真心本性所现的华藏世界、极乐世界叫一真法界;由识变现的,九法界。九法界,菩萨、缘觉、声闻,下面这是六道。心是真心,识是妄心,真妄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不是哲学,哲学是讲二元,是讲对立的、讲相对的。佛法永远没有相对,永远没有二元,自他不二,理事不二,性相不二,众生跟佛不二,这是佛陀教育里面最高的理念,究竟圆满的认知,我们学佛不能不懂。

  在现实社会里面推动这个教学确实不是一个容易事情,要从哪一方面推动才能收到效果?六和敬里头最后一条「利同均」。要推动这一条,我们必须有基本的修养,这个修养就是要真正放弃自私自利,《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们要落实,要做到!谁是「我」?一切众生是我。我这个身体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我是一切众生,身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工具而已。如果没有这个认知,没有这个理念,那就难了。这个认知、这种理念是佛知佛见,我们才能够承担起佛菩萨的事业,我们才能够过佛菩萨的生活,真正做到利和同均。这桩事情非常现实,能够得到广大群众正面的反应。

  佛教导我们「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连求作佛、作菩萨都能够达到,这个世间名闻利养那简直是太小的事情,哪有求不得的道理!所以求财,你看现在世间人哪个不求财?求财这个观念、这个愿望超越了国家,超越了族群,超越了宗教,没有不求财的。佛教导我们求财不难,如理如法的去求,必定得到!财富是果报,果必有因,因是什么?财布施。你布施得愈多,你的财富源源不断而来。聪明智慧是果报,法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报,无畏布施是因。如果我们能够修这三种因,修财布施、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你必定得财富、聪明、健康长寿的果报。

  佛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惜的世间人迷得太重,对于佛陀真实智慧的教诲,生起疑心,怀疑不肯做,所以佛法殊胜的利益他得不到。这些事情有事实证明,我自己学佛五十年就是个证明。我很听话,章嘉大师把这个道理方法传授给我,我真干,真的就收到效果。福报,从没有福报变成了有福报,有一点小福报慢慢就变成了大福报。福报可不能享,一享就迷惑了。福报要给一切苦难众生享,给别人享,这个福报是真的;自己享受,那个福报是假的,那是梦幻泡影,那不是实在的。要懂得福给别人享,我们才真正得到法喜,真正得到法乐。

  团体也不例外,你看居士林这几年修财布施、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做得很积极。金融风暴那个时候,李木源居士告诉我,新加坡所有的道场收入大概都减少了一半以上,居士林的收入丝毫不受影响,月月还有增加,这什么原因?证明佛的话没错,愈布施愈多!

  学佛没错,学佛好处太多。我学佛实在说,接触出家人第一位就是章嘉大师,头一天他就教我「看破,放下,布施」,我头一天他教我的。我尊敬他,我相信他,我真听话,我就真做,我做了一生。所以在此地,你们第六届培训班的同学跟我接触比较少,这两天你看到,我每到一个道场拜佛,跟他们讲几句话,大众都有供养。你看看我所收的那些红包,我看都没有看,也没有装在口袋,我统统供养那个道场的常住,你们要学!法缘殊胜就是这样子得来的。如果你到这个道场收皈依徒弟把钱财统统都带走了,道场一看,你这个法师下一次再不请你了,你的缘就断掉了、就没有了。

  我们的财用缺不缺乏?不会缺乏,想用多少,佛菩萨就送多少来,这个多自在!佛菩萨很慈悲,佛菩萨不是照顾我,我并没有改善生活,我为众生,为苦难众生,佛菩萨哪有不照顾的道理!所以要学布施、要学供养,要学得很踏实,要做得很圆满。

  不但对一切人我们要尊敬,我们要敬爱,我们要供养,我们要互助合作,乃至于对一些小动物。我想有许多同学没有这个经验。凡是生物都有灵性,我们诚心都能够沟通,至诚感通!当年李老师教我的,我们用至诚心,真诚到极处,可以跟动物沟通,可以跟植物沟通,可以跟鬼神沟通。你们今天学佛了,学得很慈悲,蚊子咬你的时候,你慈悲不慈悲?就在这个时候看你了,你是真的?还是假的?你要一巴掌打死了,你一点慈悲心都没有!你看到蚊子来咬你,你当时要想到牠是来外头来谋生的、是来讨生活的,牠没有死罪。你愿意供养牠,你就好好供养牠一顿,你不愿意供养牠,赶走牠!赶走都错了,你不是佛弟子。佛弟子对一切众生布施供养,欢欢喜喜用孝顺心、用恭敬心,你跟牠沟通。蚊子来咬你,你可以跟牠商量,不要在脸上叮、在头上叮,为什么?第二天见人不好看,牠就不会。你说我的身上、我的手臂,你可以尽量去享受,但是一个条件,不要让我有痛苦,不要让我有痒,牠统统做到!你想想看,小动物都好商量,哪有不好商量的人!

  小动物还好商量,蚂蚁,我刚到图文巴买的那个房子,蚂蚁很多。我不常在那里住,那个地方我派悟谦法师住在山上,我就告诉他:我看看蚂蚁多少,看你修行的功夫,你真有功夫、真有德行,蚂蚁就少了。如果蚂蚁还是那么多,证明你在山上毫无修行。他算不错,真能依教奉行,常常对蚂蚁布施供养,跟牠们沟通。牠们不进房子里面,在房子外面,房子外面也不在马路上,马路上危险,常常有车把牠压死,所以让牠到草地上去,听话!我们深受感动,这小动物听话。花草树木都听话,花,你照顾它很周到,你爱它,它开得特别美,草特别绿,它来报答你、来供养你。彼此在一块共同生活,互助合作,美化我们的环境,哪有做不到的?你不肯做,那就没有法子了。我今天把这些方法传授给你们,你们回去实验实验,要诚心,不要抱着怀疑的心,怀疑的心没有效果,真诚的心有效果。

  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以我们供斋,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本善,我们好心待人,人家就有好心的回报。我们温馨晚宴的第二天,就有当地的澳洲人送了两袋米给我们,现在常常有送菜来的,送水果来的。在我想象当中半年之后,我们的投资半年,半年之后大概也可以做到居士林一样,不要买米,不要买油,也不要买菜了,样样东西都有别人送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如果自私自利,不肯为别人,别人也不会帮助我。帮助别人是大乐事!帮助别人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你们看我,我身上没有钱,至少应该有三十年,我没有用过钱,你说我要钱干什么?没有用过钱。有人问:法师,你常常旅行!旅行有别人买飞机票,机票多少钱一张我不知道,你说这个多自在!你们自己有钱,你要自己去买,纵然你底下有许多办事情的人,你还是操心,不像我,我不操心,一切随缘而不攀缘。所以我跟你们讲,我没有时间,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现在是两千零二年我知道,月日我不晓得,星期几不晓得,几点钟我不晓得,我的生活随缘。我常讲「听别人摆布」,人家叫我怎样我就怎样,我没有固执,我不想我一定要怎样怎样做,没有。你们觉得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过最快乐的生活。

  世间第一等的功德,第一等的善行,第一等的好事,帮助别人觉悟。所以一切事业里面,办学校是最高等的事业,帮助人觉悟!释迦牟尼佛一生所做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孔老夫子所做的也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永远为一切众生敬爱,为一切众生仰慕,为一切众生学习。我们要想到我们既然是出家了,选择这个行业了,追随释迦牟尼佛,要赶上释迦牟尼佛。舍己为人,牺牲奉献,像佛陀一样,我们这一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真正是幸福美满。今天时间到了,我就以这一点供养我们与会的同修,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4: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