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41|回复: 13

[其它]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5 17: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四划

【五八识】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与第八识皆属现量,无我法二执,于证达佛果时,眼等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为利益一切凡夫二乘类成种种变化事之智;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又称一切种智,为如来万德之总本。见《成唯识论》卷十。

【五十二位】此乃明菩萨修行的阶位,诸经论所说不一,自古广为大乘诸家所采用的,其名数为:一、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二、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三、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四、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五、十地心,即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胜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慧光心、受位心。第四十一地之心称为入法界心,即为等觉。第四十二地之心称为寂灭心,即为妙觉。此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与妙觉,依次配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五。

【五上分结】指顺益上分界的五种结惑。全称五顺上分结。结为系缚、烦恼之义。于三界中之上下二界各有五种结。五上分结即上分界之色界与无色界的五种结惑,系缚众生,令其不得超离其界。五上分结即:一、色贪,贪著色界五妙欲的烦恼。二、无色贪,贪著无色界禅定境界的烦恼。三、掉举,上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的烦恼。四、慢,上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的烦恼。五、无明,上二界众生耽著禅定,而于真性无所明了的烦恼。见《俱舍论》卷二十一。

【五下分结】指顺益下分界的五种结惑。乃对五上分结而立五下分结,全称五顺下分结。即三界中的下分界(欲界)之五种结惑,系缚众生,令其不得超脱其界。五下分结即:一、欲贪,于顺情境上生起贪著之心而无有厌足。二、嗔恚,于违情境上生起嗔恨之心而不自已。三、有身见,于名(心)、色(色身)、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妄计为身,执著我见。四、戒禁取见,取执非理无道之邪戒。五、疑,迷心乖理,狐疑不决,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背觉合尘。

欲界众生由于上述之欲贪与嗔恚二结,遂不得超离欲界,若有能超离者,由有身见等后三结,终亦还下于欲界,故偏立此五种,称为顺下分结。见《俱舍论》卷二十一。

【五心】意识与前五识任何一识俱起,同缘外境,发生了别作用时,顺次生起的五种心念,曰五心。即:一、率尔心,谓眼识初对外境时,于一刹那所起之心;此心卒然任运而起,故尚未有善恶之分别。二、寻求心,谓欲审知明了外境,即推寻求觅而生起分别见解之心。三、决定心,谓既已分别所缘之境法,则能审知决定善恶。四、染净心,谓于外境生起好恶等情感之心。五、等流心,果似于因曰等流,谓于善恶之法既已分别染净,则各随其类而相续不已;于善法则持续净想,于恶法则持续染想,念念相续,前后无异。五心之中,率尔心多为一念,其余四心则每每多念相续。见《瑜伽师地论》卷一。

【五因】以地、水、火、风等四大种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为所造之果,其因与果之间具有五种关系,为:一、生因:由四大种能生起诸色法,譬如母之生子。二、依因:所造之色法既生,则随逐于大种之后,譬如弟子之依于师。三、立因: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大地之任持万物。四、持因:以力持之故,使所造之色可相继不断绝,譬如食物之持续身命。五、养因:增长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雨露之长养草木。此五因于六因之中,为有力之能作因所摄,而不摄于其他同类因等五因;于四缘之中,则为因缘所摄。见《瑜伽师地论》卷三。

【五同缘与不同缘意识】第六意识分为明了意识与独头意识两类。明了意识又称五俱意识,此五俱意识又分为五同缘意识与不同缘意识两类,即:一、五同缘意识,此指与前五识俱起,且与之攀缘同一对境的意识,例如眼识见青色时,意识亦同缘青色,故知五同缘意识的作用与前五识皆同属‘现量缘’。二、不同缘意识,谓虽与前五识俱起,且为五识所依,然以具有自在攀缘之作用,故可广缘十八界诸法。例如眼识见烟时,意识于同时即缘及火,其作用属于‘比量缘’;又如眼识见绳时,意识于同时即缘及蛇,其作用属于‘非量缘’。

以上所说,系大乘唯识家所持的论点;而小乘俱舍宗等则持不同观点,因俱舍宗不认可‘二心并起’的状态,即五识不与第六识俱起,故认为于前五识生起之次一刹那,第六识方能产生分别前境的作用,是知俱舍宗仅认可‘独头’,而无‘五俱’之说。

【五地断障证真】十地中难胜地的菩萨,修习平等加行,悟真俗二谛无差别智,无有能胜,即断下乘(声闻乘、缘觉乘)涅槃障,证类无差别真如(生死涅槃,其类平等,无有差别)。参阅‘十地’条。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作业根】五种造作业之根。又称五作根、五业根,指数论学派二十五谛中第十四至十八等五谛。即:一、舌根,又作语具、口声,有言语作用。二、手根,有执持作用。三、足根,又作脚根,有行步作用。四女根,又作人根、小便处,有戏乐与生子之作用。五、大遗根,又作大便处,有除弃粪秽之作用。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   【五位百法】这是诸法的分类之一。俱舍宗立五位七十五法,而唯识宗则将一切法分为五位百法,即:一、心王法:又称八识心王。八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加上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共计八种。二、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心所,分为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六位。三、色法,有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与色、声、香、味、触等五境,及意识所对的法处所摄色,共十一种。四、心不相应法,有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等二十四种。五、无为法,有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灭、想受灭、真如等六种。以上五类百法中除无为法外,其余四类属有为法。见《百法明门论》。   【五位无心】无分别识之生起,称为无心位。此指意识暂时间断,不起现行。《唯识三十颂》颂文曰:‘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此名五位无心,即:一、生于无想天:外道修无想定,得无想天果,寿命五百大劫,在此期间意识不起。二、入无想定:外道修行,入无想定,前六识不起现行。三、灭尽定:修此定者,前六识不起现行,第七识染心所亦不起现行。四、睡眠;深度熟睡而无梦者,意识不起现行。五、闷绝:俗称昏迷,医学上谓‘无意识状态’,这是由于大惊布、大刺激,或剧痛昏晕的情况下,前六识不起现行。但第七、八识仍恒时相续,故闷绝并非死亡。   【五见】又作五染污见、五利使。指在六种根本烦恼中的恶见心所,开为五种。此五种为:一、萨迦耶见:译曰身见,这是一种外道的见解,认为五蕴实有,执此为我,而生种种谬误的见解。《成唯识论》曰:‘萨伽耶见,谓于五耶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二、边见:有了我见,即计度我为死后常住不灭者,或计度我为死断灭者,此即佛教所反对的常见或断见。三、邪见:认为世间无生果之因,亦无可招之果,故为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此种见解,乃见之最邪者,故名邪见。四、见取见:于前种见上随执一端,以为最胜,即固执其所见,一切斗争依之而起,故以一切斗争所依为业。五、戒禁取见: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认为受持牛、狗、鸡等戒,可以得涅槃之果。这种非因计因,非道计道之见,是为戒禁取见。   【五利使】即是五染污见。利使,是迷于‘理’之惑。利,指其性体猛利;使,有驱役之义,为诸惑的总称。五利使,乃指五种迷于‘理’而起之惑。即:一、有身见,不知吾身乃五蕴之假和合,而执著实有我身。二、边执见,执著我于死后断绝,或死后常住不灭等二种边见。三、邪见,谓实无四谛因果之理,抱持此一见解,则恶不足惧,善不足法,乃邪见中之最邪者。四、见取见,以低劣的知见,而思劣事为优胜。五、戒禁取见,以各种非道、不如法的戒禁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例如持牛戒、鸡戒、狗戒等。使,为烦恼的异名;上述五项惑见,皆起于对‘理’之推求,其性极猛利,故总称五利使。见《成唯识论》卷六。   【五戒】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 杀生,二、偷盗(不与取),三、邪淫(非梵行),四、妄语(虚诳语),五、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五戒之中,前四戒属性戒,于有情之境发得;后一戒属遮戒,于非情之境发得。又前三戒防身,第四戒防口,第五戒通防身、口,护前四戒。见《俱舍论》卷十四。   【五法】又称五事。《入楞伽经》卷七所载,相、名、分别、正智、如如称为五法。在唯识学上,‘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都是最重要的名词。此五者的意义是:一、相:相者事物的相状,森罗万有的有为法,皆是因缘所生法,此法于生起存在期间,各有其相。如人有人之相,畜有畜之相,以至于瓶、钵、象、马,亦各有其瓶、钵、象、马之相。有相即有名,相是安立名称言说的对象。《三无性论卷上称:‘相者,谓诸法品类为名句味所依止。’亦即依据事物的相状,而安立各种不同的名称。二、名:名即事物的名称,是‘谓即于相有所增语’,增语就是于相上安立名称,用来诠释其相。于此,名是能诠,相是所诠。即名是依事物的相状,安立山河房舍,象马牛羊的名称。《三无性论》卷上曰:‘名者,即是诸法品类中名句味也。’三、分别:分别旧译曰妄想,即‘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也就是主观的心识作用,包括八识心王及五十一个相应心所在内。此主观的心识,对于事事物物,或分别其相,或分别其名,或分别名与相的关系,因名为分别。四、正智:正智也是一种能缘的认识作用,其所不同于分别者,分别是有漏的,有杂染的能缘作用;正智是无漏的,无分别的正知,它所缘的对象是如如。《三无性论》卷上曰:‘由此智故,一切圣人能通达如如。’五、如如:如如即是正智证得的真如。真如是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绝待真理,唯是修证所得。《瑜伽师地论》卷七二曰:‘真如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   【五法三性相摄】五法,指相、名、分别、正智、如如;三自性,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经典中所说不一。《瑜伽师地论》七十四曰:‘依他起摄相、名、分别、正智,圆成实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辨中边论》二曰:‘依他起摄相、分别,遍计所执唯摄彼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楞伽经·五法品》曰:‘依他起性唯摄分别,遍计所执摄彼相、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   【五法事理唯识】五法指心王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皆为唯识。这是大乘唯识家的说法。其中,心法为识的自相,心所法为与八识心王相应而起者,色法为心法与心所法所变现者,不相应法为心王法、心所法、色法等之分位而假立者,无为法则为识之实性。   【五知根】谓五种能知之根。为数论二十五谛中之一科。又作五根。即能取声、触、色、味、香之五种根。指耳根、皮根、眼根、舌根、鼻根。依《金七十论》卷中载,耳根从声唯生,与空大同类,故唯取声;皮根从触唯生,与风大同类,故唯取触;眼根从色唯生,与火大同类,故唯取色;舌根从味唯生,与水大同类,故唯取味;鼻根从香唯生,与地大同类,故唯取香。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取蕴】取者烦恼之意,即由取而生或能生取之有漏五蕴。指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又就取蕴的名义而论,《俱舍论》卷一称,一切烦恼总称为取,蕴从取生,或蕴属取,或蕴生取,故称取蕴。然《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特以诸蕴中所有之欲贪称为取,以取合故,称为取蕴。   【五受】五受即五种觉受,随触的领纳分为五种。即:一、苦受、谓与前五识相应的不悦之受。二、乐受:谓与前五识相应的身悦之受。三、忧受:谓与意识相应的不悦之受。四、喜受:谓与意识相应的心悦之受。五、舍受:谓于身心非悦非不悦之受。换一表达方式,在苦受、乐受、舍受的三受之外,再加上忧受、喜受,合称五受。唯识学上谓:苦乐二受唯与前五识相应,是生理上的受,忧、喜二受与第六识相应,是心理上的受。唯此为与第六识相应的受心所之感受,第六识与受心所各有自体,不是一法。   【五苦】五苦指五种苦恼,而经论所载诸多异说,如《五苦章句经》所举的五趣之苦,为:诸天苦,一切天人皆受生老病死之苦,并依先世之业而定寿命长短。二、人道苦,由奴婢下使至帝王转轮圣王,皆受生老病死、饥渴寒热等无量百千种之苦。三、畜生苦,禽兽虫鱼等类皆受饥渴寒热、供人取食、相互啖食等万般之苦。四、饿鬼苦,饿鬼身长一由旬,而咽细如针孔,其喉中喷火,不得饮食。五、地狱苦,地狱有铁城镬汤、剑树刀山等八寒八热之苦。《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载,就苦的自体列举五种,即逼迫苦、众具匮乏苦、界不平等苦、所爱变坏苦、三界烦恼品粗重苦等五苦。《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所举的五苦,为:一、生老病死苦,二、爱别离苦,三、怨憎会苦,四、求不得苦,四、五阴盛苦。   【五相】此有二种解释,一者天人的五种衰相。六趣中之天人于临终时,显现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等五种衰相。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二者迷悟的之五种法相。又作五事,即所诠相、能诠相、相属相、执著相、不执著相。所诠相为法,能诠相为名,二者皆通于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相属相为执著法与名相属著之相,是遍计所执性。执著相以所执为自性,是依他起性。不执著相则为离执著之相,是圆成实性。见《成唯识论》卷八。   【五重唯识观】此为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由粗至细,总有五重。《成唯识论》曰:‘遍计所执性,唯虚妄识;依他起性,唯世俗识;圆成实性,唯胜义识,是故诸法皆不离心。’观此唯识三性的道理,自粗至细,五重观法,曰五重唯识观,即:一、遣虚存实识,以心之境,是遍计所执的虚妄法,体用非有,故而遮遣;内心诸法,为依他圆成,体用非无,故而存留,此为虚实相对的观法。二、舍滥留纯识,识有八种,各各有相、见、自证、证自证四分,此四分中,相分为所缘之境,后三分为能缘之识。而相分之境为虚妄,故舍彼而不取,唯存留后三分之纯识,此为心境相对的观法。三、摄末归本识:相分是识所取之境,见分是了别境的作用,此二者均从识体生起,故识体为本,相、见二分为末,所以离开识之自体分,就没有相、见二分的存在。故摄末归本,这是体用相对的观法。四、隐劣显胜识:八识心王,各有其相应的心所,心王是主要作用、是胜,心所是相应作用,是劣。故隐去劣法之心所,以显胜法之心王,这是王所相对的观法。五、遣相证性识:八识心王之自体分,是依他(因缘)起之事相,八识心王之实性,是二空所显之真如——圆成实性。故舍遣依他起之事相,证得圆成实之理性,这是事理相对的观法。复次,以上五重,乃在说明悟入三性的层次,故离三性观则不存在。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所载。   【五根】五根的根,是能生之义,也有增上之义,如草木之根,能生干枝花果。五根的根,又有净色根与浮尘根的分别。浮尘根又名外根,是四大粗色所造,就是我人彼此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五种感觉器官。但这是外在的根,没有生识的功能,其作用在于扶持内根,故又名扶根尘(扶持内根的尘法)。净色根又名内根,也称胜义根,是一种透明的、清净的物质,是净色四大所造。净色根为生识之处,以现代的科学智识来看,此即为神经纤维及神经细胞。佛书中有形容外根的偈子,曰:‘眼如葡萄朵,耳如卷菜叶,鼻如双垂瓜,舌如新偃月,身如腰鼓颡。’《俱舍论》载:‘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见分释条。   【五俱意识】唯识宗将第六意识的功用分为两类,一者五俱意识,二者不俱意识。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同时并生,明了所缘之境,故又称明了意识。复可分为:一、五同缘意识,系与前五识同时俱起,且缘同一对境的意识。二、不同缘意识,虽与前五识俱起,然缘其他之异境。二者不俱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的意识,亦称为独头意识。参阅独头意识条。   【五欲】五欲有二说,一者指染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谓男女的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的妙色,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二、声欲,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之声,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三、香欲,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著无厌。四、味欲,谓各种饮食菜肴等美味,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五、触欲,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寝具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著无厌。见《大智度论》卷十七所载。再者,又指财欲、色欲、名欲、饮食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求恋著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之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著,不能出离三界。三、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著而不知止息。四、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饮食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著而无厌。五、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著睡眠而无厌。见《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所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3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眼】指五种眼力。即:一、肉眼,为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三、慧眼,为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定相。四、法眼,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五、佛眼,即具足前述之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眼无不见知,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   【五教十理】唯识宗为证明第八阿赖耶识的存在,举出五种教证及十种理证。大乘佛教主张有第八阿赖耶识,而一切小乘经论则唯说六识,不说八识,故大乘举出五教十理以证明其存在。五教者,谓于经中有五处说及第八阿赖耶识,即《大乘阿毗达磨经》二处说阿赖耶识,《解深密经》、《入楞伽经》各一处说阿赖耶识,及大众部阿笈摩。十理者,即:一、契经说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若无此识,彼持种心不应有。二、契经说有异熟心,善恶业感,若无此识,彼异熟心不应有。三、契经说有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识,彼趣生体不应有。四、契经说有色根身是有执受,若无此识,彼能执受不应有。五、契经说寿、暖、识三者更互依持,得相续住,若无此识,能持寿暖令久住识不应有。六、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七、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若无此识,彼识自体不应有。八、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识,彼识食体不应有。九、契经说住灭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不灭,亦不离暖,根无变坏,识不离身,若无此识,住灭定者不离身识不应有。十、契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无此识,彼染净心不应有。见《成唯识论》卷三、卷四。   【五部大论】传说在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于中印度阿瑜陀国阿瑜遮那讲堂,为无著论师说五部大论,此五部大部论即:一、《瑜伽师地论》:凡百卷,唐代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中土未译。三、《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唐代波罗颇密多罗译。四、《辨中边论》:一卷,唐代玄奘译。五、《金刚般若论》: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五阴】即五蕴之旧译,参阅‘五蕴’条。   【五阴炽盛苦】为八苦之一,指人各具五阴而诸苦炽盛,亦指有漏的五蕴之苦。例如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所欲不得等均属之。见《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所载。参阅‘八苦’条。   【五钝使】五利使的对称,两者合称十使。即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慢、疑五种烦恼。贪、嗔、痴、慢四种,是迷执于世间事物而起之惑,其性分迟钝,故谓之钝使。疑是对四谛真理所起之惑,以犹豫不决为自性,合称五钝使。见《成唯识论》卷六。   【五遍行心所】唯识宗所立五位百法的六位心所之一,指周遍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等五。此五心所具四种一切:一、一切性,遍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之心而起,故谓一切性。二、一切地,遍于三界九地或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等三地而起,故谓一切地。三、一切时。四、一切俱,此五遍行相互俱生,故谓一切俱。此五心所之外,其他心所无一具有四一切者,故唯立此五者而称为遍行。见《大乘百法明门论》。   【五义平等】心王与心所互相对应作用——即王所相应,共有五种意义,即:一、所依平等:如心王依眼根,心所亦依眼根,此乃两者依于相等的事物。二、所缘平等:指心王与心所所取的对象平等。三、行相平等:指心王、心所中显现之对象的形态平等。四、时平等:心王与心所同时作用,故称时平等。五、事平等:心王与心所作用时,乃一个心王与同一种类之心所起作用,并非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心王或心所。亦有主张除去行相平等,而说四义平等者。见《俱舍论》卷四。   【五种因力】地、水、火、风四大种为能造四大,有五种因力,依此五种因力能造作种种色法,故称为能造四大。此五种因力是:生因,生因又名起因,谓四大种,能带诸色同时生起,若离大种,色不得起。二、依因:依因又称转因,《瑜伽师地论》载:‘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谓若舍开大种,诸所造色,无有转于别处的功能。三、立因:此又称随转因,大种若有变异,造色亦随之变异。《唯识了义灯》曰:‘安立因者,谓此造色与大种同安危,大转坏时,造色亦坏。’四、持因:持因又称住因,谓由诸大种所造色,相似相续而生,是由大种持令不绝故。五、养因:养因亦称长因,谓由大种养其所造之色,令之增长。以上五因,四大种(能造四大)全皆具有,所造四大则无。   【五种性】又作五种性、五种种性。唯识宗立论,谓一切众生之机类,有先天具足五种不同的性质与素性,此系由阿赖耶识中本有的种子所决定,而无法改变者,故立五性各别之说。此五性即:一、声闻乘种性:乃具有可证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二、独觉乘种性:乃具有可证辟支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声闻、独觉二种性,法尔唯有生空无漏之种子,故深厌生死,专修自利乐寂之法,唯断烦恼障,证生空之理,入无余依涅槃。以其不具成佛种子,决定不能成佛。三、菩萨乘种性:乃具有可证佛果的无漏种子者。以法尔具有生、法二空之无漏种子,故修自利利他之行,断烦恼、所知二障,证二空真如,得菩提、涅槃二转依果,入无住处涅槃,而证大觉极果。四、不定种性:为具有二种或三种无漏种子者。由无漏种子之差别,而于前三乘之种性尚未决定其性的机类,以其修持过程而决定其所证的果位——阿罗汉、辟支佛、以至于大觉佛果。五、无种性:这类有情,法尔不具无漏种子,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不能解脱生死。然其虽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但具有可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可得人天之善果。此又称无性阐提。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种唯识】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于《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以五种六门赅摄一切经论中的唯识,此五种唯识是:一、境唯识:这是就经义中,以境来明唯识之义者。如《阿毗达磨经》谓:人、天、鬼、畜生四类有情,同见一河水,人之所见为河水,天之所见为庄严宝地,鱼之所见为其宅窟,而鬼之所见则是脓河猛火。各随其感,而所见不同,是故境非真实,唯识所现。二、教唯识:此指经论中所说的唯识教义,如《华严经》说:‘三界唯心’。《解深密经》谓:‘识所缘,唯识所现。’以及《楞严经》云:‘诸法皆不离心’。《维摩诘经》云:‘有情随心垢净’等,皆是教唯识。三、理唯识:此指经论中所成立的唯识之理,如《唯识三十颂》所称:‘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以成立唯识之理;及‘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以此成立识变之理,此称为理唯识。四、行唯识:此指经论中所阐明唯识之行者。行即修行,以修行对治有漏习气,伏断惑障,转染成净,成大觉果。修行之道,在于三慧、三学、四寻思观、四如实智,以及六度万行,皆行所摄,此为行唯识。五、果唯识:此指经论中阐述佛果之妙胜境界者。此果有通有别,通则诠三乘圣果,别则显佛不共功德。经论中所说的转识成智,证得菩提与涅槃,即是行唯识修得的圣果。以上五种唯识,以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而余四种唯识则为所诠的别义。   【五境】又名五尘,即色、声、香、味、触五法,指为五根所取的五种客观对境,亦为五识所缘的五种境界。即: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等五境。若加上意根对象的法境,则为六境。五境使人起烦恼,污染心性如同尘埃,故又称五尘。   【五蕴】是世间五类现象的总称。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条件集合而成的。而五蕴,即是构成我们的存在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五项因素。这五类因素则为色、受、想、行、识,总称为五蕴。五蕴即:一、色蕴,泛指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亦包括我人的身体。二、受蕴:我人的感受作用,感觉或单纯的感情。三、想蕴:我人的思想、概念,或心中浮现的形象,或表象作用。四、行蕴:行是造作,也包括我人的意志、意念及行为。亦指受、想以外,心识的一般作用。五、识蕴:识是认识作用,此在唯识学上称为了别作用。   【五识】即五种心识。唯识宗立八心王,前五识为眼、耳、鼻、舌、身,这是有情的五种感觉器官,是依于眼等五根,而生出的五种认识作用。这五识是:一、眼识:依于眼根,缘色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二、 耳识:依于耳根,缘声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三、鼻识:依于鼻根,缘香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四、舌识:依于舌根,缘味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五、身识:依于身根,缘触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五识王所相应】前五识是心王,心王生起,必有心所相应。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各各有三十四个,即《八识规矩颂》中所称:‘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也就是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各各有遍行心所五个、别境心所五个、善心所十一个、中随烦恼心所二个,大随烦恼心所八个,及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三心所,共为三十四个。   【五识所依】识之生起,必有所依,前五识之生起有四种依,若缺任何一种,五识则不生起,此四种依为:一、同境依:谓依于眼、耳、鼻、舌、身、五色根,此五根与五识共取现境,曰同境依。二、分别依:谓依于第六识,前五识任何一识生起,意识与之同时生起,与前五识同缘色、声等境,而生起了解分别作用,曰分别依。三、染净依:谓依于第七识,第七识与‘四烦恼常俱’,是染污识,前五识亦由此识染污而成有漏。前五识本来无染,但以无始以来受第七识影响,亦成有漏,故此第七识是染净依。四、根本依:谓依于第八识,第八识是根本识,前五识依第八识而得生起,故以第八识为根本依。   【五识料简】作为眼、耳、鼻、舌、身的前五识,是五种感觉器官,它依于色根,缘于色境,分析其特性如下:一、前五识所依之根,有浮尘根与净色根之别。浮尘根(又名扶尘根,亦名扶根尘)是外根,为我人视力可见的眼睛、耳朵、鼻舌头、身体。这是四大合成的物质,其作用是扶助内根,为内根依托处。净色根又名胜义根,此为发识取境处。二、前五识缘境,唯缘性境,不缘假法。三、前五识缘境,俱是现量,不起计度分别。四、前五识俱有间断,视缘具缘不具而定。五、前五识俱通三性,三性者,指善、不善、无记而言。   【五识得名】前五识的名称,有随根立名和随境立名两种意义:一、随根立名,随所依眼、耳、鼻、舌、身五根,而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之名。二、随境立名:是随其所缘之境,而立能缘的识名。前五识所缘之境,是色、声、香、味、触、五境,以其了别的尘境,而立色识、声识、香识、味识、触识之名。   【五识缘境】五识缘境,各不相同,眼识所缘者为色境,耳识所缘者为声境,鼻识所缘者为香境,舌识所缘者为味境,身识所缘者为触境。见‘五境’条。   【不生】阿罗汉译言不生。以毕竟不生于三界五趣中故也。又涅槃之涅,亦言不生,众法常住而无始生也。《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生不灭】此是‘生灭’的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以表示之。如《般若心经》形容法性,谓:‘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世间一切存在,其‘无实体’的特性(法性),即不生不灭。   【不生断】三断之一。烦恼尽时,三途恶道之苦果永不生,不生即断灭也。此谓之不生断。   【不可思议】又作不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事理深妙神奇,无法以思索或讨论而得者,皆以‘不可思议’形容之,盖系援引自佛教经典。   【不可爱】《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云:‘不可爱者:于诸境界、不可乐故。’   【不正知心所】唯识宗所立五十一位心所之一,指误解所观之境的精神作用,为八大随惑之一。不正知能障蔽正知,以毁犯为业,故有败坏戒律的作用。《成唯识论》曰:‘云何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见《成唯识论》卷六。   【不同缘意识】不同缘意识,指意识虽与前五识俱起,且为五识所依,然而以其具有自在攀缘的作用,故可广缘十八界诸法,例如眼识见烟时,意识于同时即缘及火,其作用属于‘比量缘’;又如眼识见绳时,意识于同时即缘及蛇,其作用属于‘非量缘’。   【不共中不共业】四变句之一。如个人身体的内根(胜义根),只供自己所用,他人不共用,曰不共中不共业。参阅‘四变句’条。   【不共中共业】四变句之一。不共中共业者,个人身体的外根(浮尘根),虽是个人所独有,但他人(如夫妻)亦可共同享用,曰不共中共业。参阅‘四变句’条。   【不共相】又作自相,为‘共相’的对称。指一人所感,一人受用之相,如色法中五根等正报。正报的亲因缘种子称为不共相种子,受不共业种子的资助而起现行,即不共之正报。此又分为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二种。如五根中的胜义根,独为自识所依用,不与他人共同受用,故称为不共中不共;五根之扶尘根,虽亦各人有其特殊相异的五根,然与他人共通而受用,故称为不共中共。见《成唯识论》卷二所载。   【不共无明】‘相应无明’之对称。又作独头无明。即与其他贪等本惑不相应而起的无明。在俱舍宗,与贪等十随眠不相应而起的无明,称为不共无明。唯识宗更分不共无明为二:一、恒行不共无明,指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无明。此无明乃一切凡夫无始以来相续不断者,与我见、我爱、我慢三大惑相应,能障碍真义智。二、独行不共无明,指与第六意识相应,然与贪等本惑不相应而独行的无明。独行不共无明复依与忿、恨等随烦恼,而有俱起、不俱起之别,其与随烦恼不俱起者,称为主独行不共无明;反之,与随烦恼俱起者,称为非主独行不共无明。《成唯识论》卷五。   【不共业】为‘共业’的对称。指有情各自依自身所感的善恶业。反之,众生共通的业因称为共业,能感自他共同受用的非有情数之法。其中,关于业之相续,唯识宗立有业种子,就中以不共业所熏之业种子称为不共种子,此种子于阿赖耶识中成熟,由其力变现有情之色根等。见《成唯识论》卷二。   【不共种子】为‘共种子’之对称,又作不共相种子。指能变生一人受用之法的种子。即五根种子。五根的胜义根不通于他人,故为不共中不共;扶尘根则他人亦得受用,为不共中共。其种子亦随之而异。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三。   【不妄语】妄语为十恶业之一,又作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等,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的虚妄语。不妄语与妄语相反,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同缘意识】为同缘意识的对称。意识虽与前五识俱起,不与前五识同缘一境,而缘其他异境,称不同缘意识。参阅‘二种意识’条。   【不住大涅槃】为四种涅槃之一,谓断所知障所显现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的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   【不邪淫】邪淫又作欲邪行,为十恶业之一,即在家者不可为的恶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以外的女性行淫,又虽与妻子,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场所、方法等,亦为邪淫。而不邪淫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定心所】不定心所,是六位心所的第六位,此有四种,曰悔、眠、寻、伺。《成唯识论》曰:‘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称不定者,指其于识——八识心王,性——善、恶、无记三性,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都不确定,无法记别,故曰不定。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定种性】为唯识宗所立众生五种种性之一。又作不定性、三乘不定性,为具有二种或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指由本有无漏种子的差别,而于前三乘的种性尚未决定其性之机类。分为四种:一、菩萨声闻二性不定(具有佛果、罗汉果等二种子者),二、菩萨独觉二性不定(具有佛果、辟支佛等二种子者),三、声闻独觉二性不定(具有罗汉果、辟支佛等二种子者),四、声闻独觉菩萨三性不定(具有罗汉果、辟支佛及佛果等三种子者)。   【不和合性】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诸法因缘乖离,不相和合。如冰炭不可同炉,熏莸不可同器。百法直解曰:‘不和合者,依于诸法互相乖违假立。’在百法纂释中则谓:‘不和合者,谓于诸法相乖反故。如眼与耳了不相触。’此指事物现象,没有处于具体的因果关系中,彼此之间没有关联。   【不两舌】为两舌之相反,十善业之一。谓不说能引起争斗是非等离间之语。参阅‘十善业’条。   【不放逸心所】唯识宗五十一心所有法之一,为放逸的相反,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善法者。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见《成唯识论》卷六。   【不相违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指三界诸法中,能某一法之生、住、成、得等状态不起障碍作用者,均为该法之不相违因。参阅‘十因’条。   【不相应行料简】不相应行为五位百法的第四位法,在唐代普光的《百法明门论疏》中,于诠释不相应行法之后,有云:‘上来第四,解心不相应行讫。今略作三门,料简二十四不相应行法。第一,……’普光说的是那三门呢?第一,说明各种论典的不同。第二,解释妨难。第三,辨别假相。一、明诸论不同:在《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及本论中,都说有二十四不相应行;而在《对法论》一书中,仅有二十三法,没有不和合一法。《大乘五蕴论》中,仅列十四,没有流转以下十法。这是明诸论法数不同。二、释妨难:或问曰:何故瑜伽、显扬、及本论都说有二十四法,而《对法论》只有二十三法,没有不和合,是何缘故呢?解答曰:《对法论》中的文字,是‘和合等’,既然说和合等,当知包括不和合在内。又问:何以《五蕴论》论唯有十四,而无流转以下十法?答曰:《五蕴论》中的论文曰:云何心不相应行?……如是等类,已说行蕴。文中既然说‘如是等类’,当知等类二字,已包括流转等十法在内,不再列名了。三、辨别假相: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只是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三者分位假立之法。或问曰:既是分位假立之法,未知几个是心法上假法?几个是心所上假法?几个是色上假法?几个是通于色、心、心所上假法?解答曰:若依《对法论》所载,总摄为八位,即是依八种位所建立。论曰:‘如是等心不相应行法,唯依分位差别而建立故,当知皆是假法。’虽然如此,但也有八种差别,如下所述:一、在善、不善等,增减分位,建立一种,此则是得。此得通于三性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二、于心、心所法上分位差别,建立者三种,是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三种。三、于性分位差别上建立一种,即命根。四、于相似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为众同分。众同分通于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五、于相分位差别建立四种,为生、老、住、无常。此四相通于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六、于言说分位差别,建立三种,为名身、句身、文身,此三者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七、于不得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为异生性。八、于因果分位差别建立者十种,即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不和合。   【不信心所】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不信者谓无诚信,既无真实之信,则于一切实事实理不能认可。《成唯识论》曰:‘云何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堕依为业,谓不信者多懈怠故。’   【不害心所】不害,指不杀、伤一切生物。乃印度宗教、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在唯识宗中,为心所有法的十一善心所之一,不害以无嗔为性,于诸有情,不为恼损。《成唯识论》曰:‘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不害是损恼有情之害的反面,无嗔是慈,予众生以乐;不害是悲,拔众生以苦。不害是于无嗔的作用上所假立者,不立别体。见《成唯识论》卷六。   【不俱意识】唯识宗将意识分为五俱意识与不俱意识两种。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并生,明了所缘之境;不俱意识,是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之意识。亦分二种:一、五后意识,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亦不相离而续起。二、独头意识,有定中、独散、梦中等三种之别。参阅分释条。   【不退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住位的第七位,又作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参阅‘十住’条。   【不杀生】杀生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乃十恶业之一,亦为五戒之一,八戒之一, 十戒之一。依《大智度论》卷十三之说,诸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惜命亦为第一。断人畜之生命,不论亲自下手杀,或教人杀,皆属同罪。比丘杀人,犯四波罗夷,自杀则结偷兰遮罪;自伤形体,结突吉罗罪;杀害畜生,得波逸提(忏悔罪)。凡犯杀戒者,死后将堕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即使生于人间,亦不免多病短命。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食肉,更进而以放生为其积极表征。不杀生与杀生翻,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偷盗】不与而取,称为偷盗。为十恶业之一, 亦为根本五戒之一。不偷盗为偷盗之反,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动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八位。此位菩萨,无漏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一切有相功用及诸烦恼,不能动之。如《解深密经》云:由于无相得无功用,于诸相中不为现行烦恼所动,是故第八名不动地。唐代遁伦撰著《瑜伽论记》,有云:‘真智得无功用所动,俗智虽有功用而不为现行烦恼所动,名为不动。’   【不动灭无为】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这是色界四禅的禅定。行者修持禅定,入第四禅,双忘苦乐,舍念清净,永离三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括三禅。出离八难——忧、苦、喜、乐、寻、伺、出、入等全息,不为一切苦乐动摇身心,以此所显真理,故云不动无为。   【不恶口】恶口为十恶业之一,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不恶口为恶口相反,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善】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即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故非不善。《成唯识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大乘义章》七曰:‘恶法违损,称曰不善。’   【不绮语】绮语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的言词,为十恶业之一。而不绮语为绮语之相反,为十善业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参阅‘十善业’条。   【不增不减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八地断作加行障所证,此真如断染不减,得净不增,故名不增减。若证得此真如,相土皆随所欲,自在现在故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   【不坏回向】修唯识行,四十一阶的十回向位的第二位。此位菩萨,于三宝所,得坚固不坏信,以己善根,回向众生,令获善利。参阅‘十回向’条。   【不变易性】指不变之性质。又为真如之异称。参阅‘真如’条。   【六七能遍计】这是十大论师护法的理论,谓第七末那识缘第八识的见分而起我执,第六意识则对一切法境,于我、法起执。即此二识普遍计度诸法而执实有,有能遍计之义,这是前五识及第八识所没有的。   【六十二见】此为古代印度外道所执的六十二种错误见解。但经中有数种异说,如《长阿含经·梵动经》,载有十类六十二见之说,而对外道所执的诸论,大别为本劫本见、末劫末见二种。本劫本见即依过去前际而起分别见,凡有五类十八见,包括常论四种、亦常亦无常论四种、边无边论四种、种种论四种、无因而有论二种;末劫末见即依未来后际而起分别见,凡有五类四十四见,包括有想论十六种、无想论八种、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断灭论七种、现在泥洹论五种,总计十类六十二见。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亦举出六十二见,然名称略异,文繁不录。   【六入支】十二因缘的第五支。受精卵在母体中发育,五七(五个七日,即三十五日)日内,称为‘名色’,到七七日,名‘具根位’,就是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备。《涅槃经》曰:‘入胎五七,四根未具,是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所谓四根,指纳识成胎后即称名色,名色即身、意二根,尚欠眼、耳、鼻、舌四根,自具根位到出生前,是六入支。若以现代观念诠释六入,六入即是内六处。人之认知与判断,有赖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以完成。所以名色与六根,必须同时和合始能完成其工作,是以六入藉名色为缘。   【六凡四圣】此即十法界。十法界分为凡夫与圣者二类,凡夫界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界,称为六凡,是属于有为的果报;圣者指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称为四圣,是属无为的果报。   【六六法】即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   【六外处】处为生长之义;可长养心、心所。为心、心所之所缘虑者有六,即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称为六外处。亦称为六境。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所载。   【六句义】这是古代印度胜论学派的哲学。指实、德、业、同、异、和合六句,相传系古代印度胜论学派之祖优楼佉所立,到后代慧月论师,依据六句义而广开为十句义。六句义即:一、实句义,即主谛,又作所依谛。乃指诸法之实体,有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等九种。二、德句义,即依谛,指实句义之属性功能。《胜论经》举出色、香、味、触、数、量、别体、合、离、彼体、此体、觉、乐、苦、欲、嗔、勤勇等十七德;十句义论更加重体、液体、润、行、法、非法、声等七种,共列举二十四德。三、业句义,即作(用)谛,指实体之运动,有取、舍、屈、伸、行等五种。四、同句义,即总相谛,又作总谛。指有性乃诸法所共有。五、异句义,即别相谛,又作别谛。指诸法有差别之性质。或称同异句义。六、和合句义,又作无障碍谛。乃谓实、德、业、同、异等五句相互摄属而不相离。这是唯识家破斥的对象。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因】因是指能引生结果的原因。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认为因有六种:一、能作因,即除自体之外,其余一切有为、无为诸法,能成为自体的生因者,皆称为能作因。可分为有力能作因、无力能作因二种。二、 俱有因,即同时存在的俱有法,相互为因之义。又分为互为果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二种。三、同类因,同类之法连续产生时,前法即为后法之同类因。四、相应因,于俱有因之中,属于心与心所间之相互关系者,即为相应因。五、遍行因,于同类因中作用力强盛的烦恼(即遍行惑),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故称为遍行因。六、异熟因,即恶业及有漏之善业为因,招感无记之果报时,称为异熟因。见《俱舍论》卷六所载。   【六地断障证真】十地中现前地的菩萨,加修平等利生之行,智慧现前,即断粗相(于四谛中,执苦集为染,执道灭为净)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言后方净。参阅‘十地’条。   【六位心所】心所乃从属于心王、与心王相应的作用。为五位百法中的心所有法,简称心所。心所有五十一种,分为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六类。一、遍行心所:指于一切心、一切性、一切时、一切地、一切识相应俱生起之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等五种心所。二、别境心所,指于一切性、一切地得起,于境有起有不起之心所,即欲、胜解、念、定、慧等五种心所。三、善心所,指其性善,唯起于善心品之心所,即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种心所。四、烦恼心所,指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心所。五、随烦恼心所,指随从根本烦恼而起之心所,即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二十种心所。六、不定心所,指不入于前五位之心所,即悔、眠、寻、伺等四种心所。   【六门唯识】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于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举出六门以统摄唯识,即为:一、依所执辨唯识:如楞伽经说:由于自心执著,心似外境显现,以彼外境非有,是故说唯心。二、依有漏明唯识:如华严经说,三界唯心,以此彰明唯识。三、依所执及随有为辨唯识:如唯识三十颂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以此彰明唯识。四、依有情辨唯识:我人第八识中,摄持诸法种子,唯皆是杂染的有漏种。修唯识行,入见道位,有漏种子以熏习力转染成净,至第八不动地,舍去藏识之名,称无垢识。故知心清净则有情清净,心杂染则有情杂染,以此辨明唯识。五、依一切法辨唯识:如解深密经说:‘识所缘、唯识所现。’诸识所缘之境,仍是第八识中种子变现,以此辨明唯识。   【六波罗蜜】译作六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这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六界】亦称六大,为万有生成的基本元素,即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此六大各有分齐,故称为界。   【六神通】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的能力。即:一、神足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的能力。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的音声。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以上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并称为三明。见《长阿含卷九增一经》。   【六派哲学】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系中,先后出现的六种哲学学派。即:一、弥曼差学派:即对吠陀圣典中所规定的祭祀仪礼之实行及意义,以哲学立场加以研究之学派。其始祖为耆米尼,根本经典则为弥曼沙经。二、吠檀多学派:于吠陀圣典中,特别是以奥义书为根据,而主张‘梵我一元论’的学派。此派始祖为巴达罗耶那,其根本圣典为吠檀多经(一称梵书)。三、僧佉耶学派:又作数论学派、删阇夜学派。从纯粹精神与根本原质二原理的关系,来说明现实世界。其始祖为迦毗罗,根本经典为《僧佉耶经》。四、瑜伽学派︰即依瑜伽修行而得到解脱的学派。始祖为巴丹阇梨,根本圣典则是《瑜伽经》。五、卫世师学派:又作胜论学派。以实体、性质、运动、普遍、特殊、内属等六项原理,来阐明一切现象。始祖为羯那陀,根本圣典为《胜论经》。六、尼柔学派︰又作尼夜耶学派、正理学派。其形而上学之说法,与胜论学派大致相同,但特别重视论理学方面的研究。其始祖为乔达摩,根本圣典则是《尼夜耶经》。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师外道】为古印度佛陀住世时代,中印度一带势力较大的六种外道。外道亦作外教、外学,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是佛教称其他教派的名词。最早,这一名称并不含有贬抑的意义。它的原意是说:‘神圣而应受尊敬的隐遁者’,意思是苦行者、正说者。佛教自称内道,经典称为内典,佛教以外的经典称外典。到了后世,在这个名词上附加上了异见、邪说等意义,就成为一个含有侮蔑意义的贬称了。不过,这些外道的学说,确是充满了邪说谬见。且看六师外道的理论:一、富兰那迦叶:他是一位无道德论者,他否认善恶和业报,他说:‘斫伐残害,煮炙割切,恼乱众生,愁忧啼哭,杀生偷盗,淫佚妄语,踰墙劫贼,放火焚烧,非为恶也;若以利剑脔割一切众生,以为肉聚,弥满世间,此非为恶,亦无罪报。于恒水南岸脔割一切众生亦无有恶报,于恒水北岸为大施会,施一切众,利人等利,亦无福报。二、阿夷多翅舍钦婆罗:他是一位彻底的唯物论者,也是否定因果、业报轮迥论者,他不承认物质外有精神的存在。他说:受四大,取命终者,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悉皆败坏,诸根归空。人若死时,床舁举身,置于冢间,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为灰土。若愚若智,取命终者,为断灭法。三、婆浮陀伽旃延:他也是唯物论者、无因论者,否定善恶业报者。他说:一切众生,身有七分,何等为七?地、水、火、风、苦、乐、寿命。如是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毁害,如伊师迦草,安住不动,如须弥山。不舍不作,犹如乳酪。各不诤讼,若苦若乐,若善不善,投之利刀,无所伤害。何以故?七分空中无妨碍。命亦无害,何以故?无有害者及死者故。无作无受,无说无德,无有念者,及以教者。四、末伽梨拘舍梨:他是一位宿命论者,他认为人生苦乐不由因缘,唯为自然所产生。他说:人之善恶净秽,悉由命定,非由戮力懈怠而得故。世间无因果业报,非自体,非教作,非精进所致,非自由意志,一切悉由命定。吾人之命运、环境、天性可别为黑、青、红、黄、白、纯白等六,由此而受苦乐。贤愚不肖等、于历八百四十劫尽有漏业,以业尽故,众苦得尽自得解脱。这种谬论,佛陀批评它是用人发织成的衣服,夏不吸汗,冬不保暖,毫无用处,却给社会带来迷惑与不安。这一派在当时又被称为邪命派。   以上四种外道,全是否定因果,否定业报轮回者。尤其是富兰那迦叶,他不仅否定业报因果,并且否定善恶,破坏社会道德秩序。奇怪的是,这种荒谬之见,在当时竟成为一种哲学理论,受到许多人的拥护。也许这是对当时社会阶级制度不平,婆罗门假冒为善的一种抗议吧!在迷失、混乱的时代,这种破坏道德秩序的言论反易于为人接受。另外两种外道是:五、散阇耶毗罗胝子:这是一位怀疑论者,不承认认知有普遍的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他认为:善行恶行的果报,可说是有,可说是无,又可以说是有是无,也可以说非有非无。可说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诡办论者。六、尼乾陀若提子:他是耆那教的教主,他的思想与佛教很接近,主张有因果业报,以修苦行为解脱方法。信徒须守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无所有(财物)。耆那教的戒律严谨,信徒有强固的向心力,是传统的婆罗门教外,与佛教并存的两大宗教。迄今印度尚有百数十万耆那教信徒。   【六根】根为生长之意,如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且可衍生枝干、花叶果实等。佛教用语中的根,含有器官能力的意思。如人类之眼、耳、鼻、舌、身等。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为十二处的内六处。即眼根,为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为听觉器官与视觉能力。鼻根,为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为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为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为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在六根若除去意根,前五种则称五根。五根是物质性的色法,即色根。意识则依于意根,是心法。见《俱舍论》、《成唯识论》等所载。   【六欲天】指欲界的六天。即:一、四天王天,有持国、增长、广目、多闻等四大天王及其所部之天众。身量为四分之一俱卢舍,以人间五十岁为一昼夜,寿命五百岁。二、 三十三天,又作忉利天。帝释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身量为半俱卢舍,以人间百岁为一昼夜,寿命一千岁。三、夜摩天,身量为四分之三俱卢舍,以人间二百岁为一昼夜,寿命二千岁。四、兜率天,身量为一俱卢舍,以人间四百岁为一昼夜,寿命四千岁。五、化乐天,身量为一又四分之一俱卢舍,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昼夜,寿命八千岁。六、他化自在天,身量为一俱卢舍半,以人间一千六百岁为一昼夜,定寿一万六千岁。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称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之四天及色界诸天,住于三十三天上方空间,故称为空居天。见《俱舍论》卷八。   【六欲四禅】六欲,指欲界的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六天,四禅,指色界的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等四天等,合称六欲四禅。见《俱舍论》卷八。   【六无为】这是唯识宗对无为法的分类。无为法,指非无因缘造作之法,无生、住、异、灭之四相;即真理的异名。唯识宗以无为法为无体,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无为。其法性(依空无我所显真如)之六无为者,即:虚空无为,谓离烦恼、所知诸障所显现之真如,其无障碍恰如虚空,故称虚空无为。一、择灭无为,此系就正断障立名。择灭,即离系之意。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真理,故称择灭无为。二、非择灭无为,真如之自性本来清净,离诸杂染,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故称非择灭无为,此乃大乘之解释。又有为法之缘缺故不生,此不生若灭,即显真理,故称非择灭无为,此亦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为大小乘共通之解释。三、不动无为,指显现于第四静虑之无为。第四禅唯有舍受,而离苦乐二受,故称不动。于灭苦乐受处显现寂静之真理,故称不动无为。四、想受灭无为,乃显现于灭尽定之无为。于灭尽定中,灭尽六识心想及苦乐二受,故称想受灭无为。五、真如无为,无为乃真实如常而不虚妄变异者,故称真如无为。六无为中,前五者为诠法性之相的假名,后一者为诠法性之体的假名。见《成唯识论》卷二所载。   【六经十一论】唯识宗所依的经论,有‘六经十一论’。在六经中,以《解深密经》为本经;在十一论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六经是:一、《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三种译本。一者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卷华严;二者唐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卷华严;三者唐般若所译的四十卷华严。其中般若所译者,仅为该经的入法界品。二、解深密经:有四种译本。一者宋求那跋陀罗译,名《相续解脱经》;二者北魏菩提流支译,名《深密解脱经》;三者陈真谛译,名《佛说解节经》;四者唐玄奘译,名《解深密经》五卷。三、《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中土未译。四、《阿毗达磨经》,中土未译。五、《楞伽经》,有三种译本。一者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卷,一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二者魏菩提流支译,十卷,名《入楞伽经》;三者唐实叉难陀译,七卷,名《大乘入楞伽经》。六、《厚严经》:中土未译。十一论是:一、《瑜伽师地论》:弥勒说,唐玄奘译,一百卷,二、《显扬圣教论》:无著造,唐玄奘译,二十卷。三、《大乘庄严经论》:弥勒说本颂,世亲造释论,唐波罗颇密多译,十三卷。四、集量论:陈那造,陈真谛译,四卷。另有唐义净译本。五、摄大乘论:无著造本颂,世亲造释论十卷,另有无性所造之释论十卷,以上均为唐玄奘译。另有两种异译本,一为真谛所译之本论及世亲释论;一为佛陀扇多所译无著本论及世亲释论。六、《十地经论》:世亲造,北魏菩提流支译。七、《分别瑜伽论》:弥勒说,中土未译。八、《辨中边论》:弥勒说本颂,世亲造释论,唐玄奘译,三卷。另有陈真谛异译本名《中边分别论》,二卷。九、《二十唯识论》:世亲造,唐玄奘译,一卷。另有两种异译本,一为北魏菩提流支译,名《大乘楞伽唯识论》,一卷;一为陈真谛译,名《大乘唯识论》,一卷。十、《观所缘缘论》:陈那造,唐玄奘译,一卷。另有陈真谛异译本,名《无相思尘论》,一卷。十一、《阿毗达磨杂集论》:无著造本颂,师子觉造释论,安慧造杂论,唐玄奘译。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所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道四生】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种众生。又依六道众生出生的形态,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并称六道四生。其中,人趣与畜生趣各具胎、卵、湿、化四生,鬼趣通胎、化二生,一切地狱、诸天及中有,唯为化生。见《俱舍论》卷八。   【六境】指六根所取的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人之情识,故称六尘。此六境即:一、色境:是眼根所对之境,为眼识所缘的对象。有显色、形色、表色三种色。二、声境:是耳根所对之境,为耳识所缘的对象。有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三、香境:是鼻根所对之境,为鼻识所缘的对象。有好香、恶香、平等香。四、味境:是舌根所对之境,为舌识所缘的对象。有苦、酸、辛、甘、碱、淡六种。五、触境:触境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有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之触,其所造的假触,有轻、软、滑、涩、冷、渴、饱、饥等多种。六、法境:五根五境之外,还有‘无表色’,此又名法尘,这不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五识所取的境界,而是意根所对,为意识所缘的对象,及自识所变,有可缘义之色。此又名法处所摄色,此是假境,略为三种,一者可见有对,如显色等;二者不可见有对,如眼根等,三者不可见无对,约指意业而言。见《俱舍论》卷二所载。   【六尘】是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事实上即是六境。参阅六境条。   【六转依】转依,即转舍下劣之所依,而证得胜净之所依。唯识宗依所得位之别,将转依分为六种:一、损力益能转,即资粮、加行二位的转依。此二位修习胜解而有惭愧心,故减损本识中染种子之力而增益净种子之势力,虽未断灭烦恼障与所知障的种子,未证转依,然以渐伏现行,故亦称为转。二、通达转,即通达位的转依。以见道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之粗重,证得一分真实之转依。三、修习转,即修道位的转依。由数度修习十地之无分别智,渐断俱生起二障粗重,次第证得真实之转依。四、果圆满转,略称圆满转,乃究竟位的转依。成就三大阿僧祇劫之难行,金刚喻定现前时,于无间道断一切粗重,永除惑障,于解脱道证得菩提、涅槃,为成就佛果圆满之转依。五、下劣转,即二乘位的转依。二乘以自利之念厌苦欣寂,唯能通达生空真如,已断烦恼障之种子而未断所知障种子,仅得生空之理智。六、广大转,乃大乘位之转依。为利他之故,趣大菩提,不厌欣生死涅槃,通达二空真如之理,断除一切二障之种子,顿证大菩提、大涅槃。见《成唯识论》卷十。   【六识】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了别的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以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为所缘,而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见《成唯识论》卷五所载。   【六识十名】第六意识,有十种名称。即:第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生死识。见《宗镜录》卷五十。   【六识立名】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所缘,生起见、闻、觉、知等了别作用。这六识得名的由来,有随根得名和随境得名两种。一、随根立名:随所依之根,而立六识之命。即依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立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名。二、随境立名:即是随其所缘之境,而立六识之名。前六识所缘之境,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以其了别的尘境,而立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之名。唯随根立名通于自在位,(八地以上菩萨,可以五根互用),随境立名不通于自在位,故论典中多从随根立名。   【六识行相】行相,指心、及心所所具有的认识作用,心、心所以各自身性能,游履于境相之上,以游履于所对境之相状,故称为行相。《唯识三十颂》称前六识为‘了境为性相’。颂文中‘了境为’三字应重读,即了境为性,了境为相。性者体性,指识体的自体分;相者行相,即是见分的作用。本来了别外境只是前六识的行相,但以其体性微细难知,故以用显体,双云了境为相,了境为性。   【六识取境四因】前六识又称了别境识,前六识取境,受四种力量的驱使,即欲力、念力、境界力、数习力。《瑜伽师地论》曰:‘六识取境,由四因故,能令作意,警觉趣境。’此四因即:一、欲力:欲是希望,如果心于彼境,生起爱著,则于彼处生起作意力。二、念力:念是记忆,如果心于彼境,生起记忆,则于彼处生起作意力。三、境界力:谓识所缘境界,或极可意,或极特殊,则心于彼境,生起作意力。四、数习力:数习力就是习惯力,如果识于某种境界,已极谙悉,则于彼处生起作意力。如穿越马路,听到汽车声,自然提高警觉。   【六识相应心所】第六识是我人的心理综合中心,它所缘的是法境,通于过去、未来、现在,也通于善、恶、无记三性,及现量、比量、非量三量;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由于它的作用特别强,所以六位五十一个心所,全部与之相应,如《八识规矩颂》所称:‘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六触】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触,乃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而能使其触对于境的精神作用;即为根、境、识三者和合而产生之心所。故六触即为由六根、六境、六识和合产生;于凡夫位,则生爱染,称为‘六触生爱’。六触即:一、眼触生爱,谓眼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青黄赤白、方圆长短等种种颜色、形相而贪爱不舍。二、耳触生爱,谓耳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丝竹歌咏等种种之声,而贪爱不舍。三、鼻触生爱,谓鼻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栴檀沉木等种种之香,而贪爱不舍。四、舌触生爱,谓舌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珍馐美馔等种种之味,而贪爱不舍。五、身触生爱,谓身能触对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世间所有种种上妙衣服等,而贪爱不舍。六、意触生爱,谓意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色声香味触等种种之法,而贪爱不舍。见《俱舍论》卷十。   【心】此指执取具有思量(缘虑)作用之法,此有不同的定义。一、为心王及心所法之总称,系相对于色法而言,相当于五蕴中之受、想、行、识四蕴。二、指心王,属五位之一,相当于五蕴中之识蕴。指统一心之主体八识而言。三、对于心、意、识三者,小乘有部等主张,三者同体而异名。但在大乘唯识宗,心则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乃诸法产生的根本体,故亦称为集起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   【心心数】此为心王心所的合称,心数即是心所的旧译。《维摩诘经》五曰:‘遍知众生心、心数法’。   【心不相应行法】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又作心、色不相应行。指不属于色、心二法,与心不相应的有为法的聚集,计有二十四种,为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等。此二十四法,何以名不相应行?原来‘相应’者,契合之义,如函盖之相合;亦有和谐顺从,互相呼应而不相违之义。此二十四法,以下述三义,表明其不相应:一者,此二十四法,无缘虑作用,故不与心、心所相应。二者,此二十四法,无质碍作用,故不与色法相应。三者,此二十四法,是生灭变异之法,也不与无为法相应。再者,此二十四法,不似色、心、心所实有体相——种子所生的实法,而是依心王、心所、色法三法分位假立之法。《成唯识论》曰:‘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其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王】唯识宗所立五位法中的第一位法,又称心王法,相对于心所有法而言。此为心的主要作用,是精神作用的主体。心王总了别所对之境,而心所则对之生起贪、嗔、痴、慢之情。小乘说一切有部,以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识体为一,故列心王为一;唯识宗于六识外立末那、阿赖耶识,共为八识,且各有识体,故列心王为八。   【心所有法】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二位法,又作心数。它与心王相应俱起,故又名心相应行。它从属于心王,依心王而起,其与心王间的关系,具以下三义:一、恒依心起:心王生起时,心所同时俱起,心王若无时,心所亦不生,它是依于心王势力方得生起。二、与心相应:心所依心王生起,复与心王协合如一,名为相应。相应复有五义,(参阅五义平等)条。三、系属于心:以心王为主,心所系属之,心王有自在力,为心所之所依。成唯识论曰:‘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   【心法】宇宙间一切法,基本上可分为色法、心法二大类。有缘虑作用者为心法,无缘虑作用而有质碍作用者为色法。此处所称的心法,是五位百法中第一位法的‘心法’,心法有八,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故又名‘心王法’,或‘八识心王’。   【心法六义】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在《百法明门论解》中,解释此含摄八识的心法曰:‘心法者,总有六义。’六义为:一、集起名心:谓此心收集、储藏诸法种子,并于因缘具足时生起现行。集起之心,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而言。二、积集名心:积集之心,指前七识,它能熏习积集的诸法种子;又有一说,集起之心是前七转识现行,共集熏起种子;而积集之心是第八阿赖耶识,以其能积集诸法种子故。三、缘虑名心:缘虑之心指第六意识,指此心有攀缘、思虑一切外境的功能,这是第六识独头意识的功能。四、或名为识:此心或名为识,识者了别义,了解分别其缘虑的外境,此约指前五识与五俱意识的功能。五、或名为意,意者等无间故,指心识念念相续,等无间断,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若宽泛的说,八识皆可名心,亦可名意,或名为识;但若自八识的功能殊胜来说,则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此三者,全是心识功能的一部分。   【心相应行】心所有法的异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分为六位,它与心王相应俱起,从属于心,故曰心相应行。称为行者,以其是有为法,变动不居,故曰行。   【心意识】指心、意、识三种名称。小乘俱舍宗,以心、意、识三者为六识的异名,其体实为同一。即心(心王)能集起各种精神作用,故称为心;心能思惟量度,故称为意;心能了知识别,故称为识。大乘则以心、意、识三者各别。唯识宗主张,以第八阿赖耶识能积集诸法种子,故称为心;第七末那识能恒审思量生起我执,故称为意;前六识能了别外境,故称为识。见《解深密经》卷二、《俱舍论》卷四。   【心数】即心所异名,为心所的旧译。以此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   【分别】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是心及心所对境生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是意识的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于现在,随念分别属于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   【分别名数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阿毗达磨杂集论》,这是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参阅‘十支论’条。   【分别我执】我执又作人执、生执,即执著实我之意,是俱生我执的对称。即后天所起的我执,乃由现在外缘之力,非与身俱,须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谓分别我执。分别起的我执,能生‘发业’之用;俱生起之我执,能起‘润生’之用,皆能扰恼众生之身心,而令其轮回生死。   【分别依缘】生识九缘之一。分别即第六识,此识能分别善恶、有漏无漏、色心诸法;以眼等五根虽能取境,然皆依第六识而始有分别。是知五根境之好恶,由分别而生;第七识之染净,由分别而知;第八识之相分,由分别而显,故分别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参阅‘九缘生识’条。   【分别起】即一切烦恼中,由邪教、邪师、邪思惟等所引起的,称分别起。是为俱生起的对称。在十根本烦恼中,疑、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四者均属之。分别起易断,故于见道中,证得生、法二空之真如时,得顿断之。见《成唯识论》卷一。   【分别智】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   【分别瑜伽论】为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之一, 弥勒菩萨说,中十未译。参阅‘六经十一论’ 条。   【分别变】谓由心、心所的作意分别力所产生之对境。这是‘因缘变’的对称。八识之中,第八识、前五识及五俱意识等所缘之境,都是由因缘任运而生,皆有实用,故称因缘变。相对于此,第七识及第六独头意识所缘之境,由分别作意力而生,非由实种子所生,如镜中之火,无有实用,仅为影像而已,故称分别变。又与第八识相应的触等心所之境,虽任运而起,但系假种所生,无有胜力,故亦摄于分别变。《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载,三类境中,独影境与带质境的一分,为分别变;性境由因缘而生,具有实用,故为因缘变。见《成唯识论》卷二,参阅‘因缘变’条。   【分位假立】分指时分;位指方位。谓于事物或生变化的时分与方位。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位者,离水则波无实法。百法中的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为假立于色与心或心所三法或生变化之分位者,称为分位假立之法。故假立之法为无别体性之法。   【分段生死】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为‘变易生死’的对称。依唯识家说,分段生死是以有漏善恶业为亲因,以烦恼障为助缘所感三界的粗异熟果。以身命有长短,随因缘之力而定有齐限,故称为分段,亦即三界、五趣之生死。见《成唯识论》卷八。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因外缘】凡能直接产生结果的内在原因,称为内因;能间接助长结果形成的外在原因,称为外缘。故内因外缘又称作亲因疏缘。如欲受身时,以自己的业识为内因,而以父母之精血为外缘。又于净土门,相对以佛之本愿为外缘,而以定散之行或真实之信为往生之内因。参阅‘因缘’条。   【内种】为‘外种’的对称。唯识宗以第八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有漏无漏一切种子为内种。此种子能生现行,即色心万象本源的真种子。参阅‘外种’条。   【内尘】指意识所缘的法尘,为‘外尘’的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   【内缘】此与‘外缘’相对称。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事象,称为内缘;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缘色、声、香、味、触等外境认识事象,称为外缘。   【内缘起】参阅‘内缘起与外缘起’条。   【内缘起与外缘起】缘起,是佛陀以有情生死流转的立场所证悟的真理,《杂阿含二九八经》称:‘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为缘无名行,乃至纯大苦聚。……’这种有情生死流转的缘起,具足的说,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后来,由有情生死流转的缘起,扩及于万法生灭变异的缘起,而把前者称‘内缘起’;后者称为‘外缘起’。如后来的大乘经典《入楞伽经》称︰‘佛言︰大慧,一切法因缘生有二种,谓内及外。外者谓以泥团、水、杖、轮、绳、人工等缘合成瓶,如泥钵,缕垒、草席、种芽、酪苏、悉亦如是,各外缘前后转生;内者谓无明、爱、业等生蕴、界、处法,是谓内缘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别。’经文中的内缘起,是指生命流转的缘起;外缘起,是指物质变化的缘起。   【内证】又作自内证。即自己内心所体悟证得的真理。据《楞伽经》等大乘经典所说,以内证为基础而表现于外的活动,称为外用。内证系自己所独自证得者,故又称己证。由此独自证得之见解所开示之法,即称为己证法门。见《俱舍论》卷六。   【引因】引因是‘生因’的对称。生因为近果与正果之因;引远果与残果之因的,称为引因。就内种而言,以现在种子生现在之身,称为生因;引其他枯丧尸骸等,称为引因。就外种而言,生芽、茎等为生因,引枯死之草木等为引因。此尸骸及枯草等之位皆无内外之种,或生于他界,或种既久而灭。然由生因之作用力故,犹能引彼,即依其义,说彼生因之种,称为引因,二因并无别体。又,十二有支中,能生支称为生因,能引支及所引支皆为引因。即爱、取、有三支距生、老死之果近,能生近果,故称生因;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等七支离生、老死之果犹远,引远果,故称引因。见《成唯识论》卷二。   【引自果】种子六义的第一义。种子不是一因生众果,而是各各引生自果。即是色法种子仍生色法之果,心法种子仍生心法之果,此一法则不能混乱。这是简别于外道的一因可生众果,及小乘有部主张色心互为因果。   【引果】是‘满果’的对称。众生的果报有总报别报之分,果报之主要部分称为引果;果报的局部部分称为满果。例如第八识为引果,五根、五境的好丑美恶为满果。第八识为总报之果体,于现于人界五根、五境等之总体上,更就其总体而成美恶、上下、贫富等种种差别,乃是第八识中具有满业种子之故。由此可知同一人间,果报之所以有上下种种差别者,乃为满果所致。见《成唯识论》卷二。   【引发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善、染、无记种子引发同类现行,现行引发种子,种子引发种子,乃至于引发无漏,都属于引发因。参阅‘十因’条。   【引业】牵引五趣四生等果之业。又称牵引业、总报业。为‘满业’的对称。《成唯识论述记》卷二中,总报业感总报之果,同时扶其余劣弱之业,使其亦能感别报,称为引业;第六识的别报业圆满庄严第八总报之果体,称为满业。此即业业相对。又总报之果起时,其果能为增上缘,引生其余别报之果,称为引业;此别报之果能使总报之果圆满,则称满业。此即果果相对。此外,引业唯限于一业或通于多业,引一生或通于多生,大小乘之说亦有不同。小乘主张引业唯限于一业,唯引一生,大乘则主张一多互为不定。见《成唯识论》卷二。   【引满二业】引生差别果报的业有二种,称为引业满业。引业又称总报业,满业又称别报业。有情的身、语、意三业,能招引满二种业果,牵引八识受生死轮回之苦。引业、可说是起始的业,就是引导牵引。与第六识相应的思心所、造作的强有力的善恶业,熏习所成的业种子,含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到了业力成熟时,能牵引第八识在五趣(或六道)中,感受一期相续不断苦乐总报体——即是在某一道中的一期生命体。满业、可说是业的究竟,这是缺乏推理作用、又不能发润的前五识相应的思心所所造的善恶业,此业亦是由第六识所引起,但不如引业之思强而有力,故其造成的业力非常薄弱,此种薄弱业力熏成的业种子,含藏在阿赖耶识中,到了业力成熟时,能招感五趣总报的别报。   总报,是众生生命体之报,如生于人趣,则彼此之人类,受同一人界之果报,名为总报;如同为人趣,六根有好丑,寿命有长短,种种差别,名为别报。   【方】为五位百法中的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方是空间分位,如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百法直解》曰:‘方者,依于形质前后左右假立,故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差别。’在《百法纂释》中谓:‘言方者,谓色之分齐,在东方则曰东方之色等,故曰色之分齐。如四方六合,十方上下之类。’简单的说,方就是物质存在的空间及方位。   【方所】方位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俱舍论》卷八载:‘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表无色,不住方所,理决然故。’   【方便具足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住位的第五位,又作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参阅‘十住’条。   【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为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七即是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此有二种:一、回向方便善巧,就是菩萨行六度时,将所集的善根功德,回向于一切有情,共求无上正等菩提,是为大智。二、拔济方便善巧,就是菩萨于生死海中拔济有情,使之出离。是为大悲。参阅‘十波罗蜜多’条。   【方便智】又云权智,对实智之称,达于方便法之智也。又行方便之智也。《大乘义章》卷十九曰:‘知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8: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伦】现代佛教居士,《唯识三颂讲话》等书的作者。方伦字心五,福建省林森县人,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生。民国元年入福州海军学校,毕业后在军舰上服务,巡弋长江,如是十余年,升至少校。二十六年抗战开始,曾转战长江下游,后调海军部任中校科长。三十八年随军来台湾,侨寓左营,未几届龄退休。心五于海军服务时,以读谛闲《圆觉经讲义》而起信,此后在舰上读了大量佛经。三十八年来台湾后,与蔡念生等为菩提树月刊的基本作者。四十七年树刊开办佛学函授部,聘心五任教务主任,心五为编写初、中、高级佛学教本三册,在当时颇为风行。五十四年星云法师创办寿山佛学院,聘心五到院任教。七十七年(一九八八)病逝。遗留著作有《唯识三颂讲话》、《大乘起信论讲记》、《初、中、高级佛   学教本》、《今愿窒文存》等多种。   【中有】为有情转生四有之一,指死有与生有中间所受之身。此又作中阴身,据《俱舍论》卷九载,其体由极微细的物质构成,身形与其所趣本有之形状相似,欲界中有的形量,如五、六岁小儿,然诸根明利;色界中有的形量,则圆满如本有。且欲界中有以香为食,故又称乾闼婆(香阴)。参阅‘四有’条。   【中劫】为古印度计时的单位。谓人寿之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称为一中劫。合八十中劫为一大劫。参阅‘大劫’条。   【中道】即离开二边的极端、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或观点、方法。释迦牟尼世尊住世时代,最初说的中道,指的是远离苦行与欲乐两种极端的修行的方法。《过去现在因果经》谓:‘尔时世尊,语憍陈如言,……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者乐者,情则乐著,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譬如钻火,浇之以水,则必无有破暗之照,钻智慧火,亦复如是。有苦乐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灭于生死黑障。今者若能舍弃苦乐,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道,离于生老病死之患。……’以上是最初中道的含义。后来的大乘佛教,各宗派莫不重视中道,如空宗以八不为中道,有宗以唯识为中道。在中国,天台宗以佛性为中道,华严宗以法界为中道。但各宗派的中道,其意义并不相同。唯识宗的中道,立有、空、中等三时教之教判,如《解深密经》等所说,远离有、空二边,而完全彰显非有非空的中道真理之教,称为中道了义教;偏于有、空之教,称为不了义教。其所谓中道即唯识中道,即:一、凡夫所以视有情实体生命之我与构成万有要素之法为实在,皆因迷情之妄执所致,故是‘情有理无’,为‘非有’。二、万有为因缘之假和合,系由阿赖耶识所变现,即识是‘理有情无’,为‘非无。三、万有无固定之自性,是为空,故能自在变现,即空是‘真空妙有’,为‘非无’。依此,宇宙的真相即以‘非有非无’(非有非空)的中道把握之,作此主张者称为中道了义教。据三性之说,此所谓之我与法即为遍计所执性,识为依他起性,空为圆成实性之义。   【中随烦恼】又称中随惑。指无惭、无愧二种随烦恼心所。唯识家所立二十种随烦恼中,无惭、无愧二者,乃遍一切不善心而俱起,其行相之宽狭在大随与小随之间,故称为中随烦恼。此二者,惭是无羞耻之心,‘轻拒贤善’;愧是无廉耻之心,‘崇重暴恶’。见《成唯识论》卷六。   【水大】为地、水、火、风四大种之,即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四种基本元素之一,以流湿为性。《大乘广五蕴论》载:‘云何水界?谓流湿性。’水大是基本的能造色之一。   【水月】水中之月,以譬诸法之无实体。为大乘十喻之一。《大智度论》卷六曰:‘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中略)如镜中像,如化。’   【水波】波之湿性,谓之水。水之波动谓之波。此二者,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也,以譬物之不一不异。   【水界】四大中水大的别名。水大以湿润为性,通一切物质湿润部分,故称水界。具能摄引物质之用。   【火大】为地、水、火、风四大种之一,即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四种元素之一,以温燥为性。《大乘广五蕴论》载:‘云何火界?谓温燥性。’火大为基本的能造色之一。   【火界】四大中火大的别名,火大以温燥为性,通一切物温燥部分,故称火界。火持其自性,其性为暖,能成熟物。   【火辨】梵名 Citrabhana。 音译作质呾罗婆拏。印度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他;‘亦世亲同时也,尤善文辞,深闲注述,形虽隐俗而道高真侣。’又称他︰‘凡百年中天亲生也,同时唯有亲胜、火辨二大论师造此颂释,千一百年后,余八论师方造斯释。’他是一位‘心出家而身未出家’的在家居士,继亲胜之后为三十颂作注释的人,而后始有余八论师造释论。参阅‘十大论师’条。   【比量】因明用语的三量之一,心识的三量之一.比量是由推理、推论而获知的知识。如看到远处有烟,则知其下必有火;墙外有角,则知有牛走过。推而广之,见生则知有死,见成则知有坏,这是深一层的推理作用。比量又分为自比量与他以量,自比量,是论者为自已获得正确的认识、用观念而推理,此推理作用表示于心中;他比量是使他人获得正确的认识而推理,表示于语言。   【比量相违】以不正确的观念,推论出矛盾的结果。如说人是永生不死,物是常住不坏等,称为比量相违。   【王肯堂】明代金坛(江苏丹阳)人。字宇泰。官至福建参政。好读书,精于医道,为时人所钦崇。并博通教乘,尤善唯识。初参高原昱公,昱公为之讲说唯识论,肯堂笔受,成《唯识俗诠》一书。又著《唯识证义》十卷、《因明入正理论集解》一卷等。   【王恩洋】欧阳竟无大师的入室弟子,近代著名唯识学家。恩洋字化中,四川省南充县人,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生。南充中学毕业,民国八年到北京,在北大哲学系旁听,得梁漱溟赏识,介绍入哲学系管理印度哲学图书室,在梁的指导下,大量阅读了法相唯识的典籍。   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在南京设立支那内学院,恩洋以黄树因的介绍,南下依竟无研究佛学,深入经藏,尤于唯识学用功特勤。其时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有所谓‘唯识论战’,恩洋是笔战中主将之一。十四年内学院成立法相大学特科,恩洋任主任兼教授。十六年内学院以战事停课,恩洋返四川,于南充设龟山书房,授徒自给,并反覆圈读《瑜伽师地论》。十九年后,应请在成都佛学社讲唯识。此后讲学与著述并重,十余年间,写出了大量的佛学著作。一九四九年后,他被聘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及文史馆员。五七年受聘为北京中国佛学院教授,一九六四年病逝,享年六十八岁。遗留著作数十种,主要者为《摄大乘论疏》、《唯识论疏》、《阿毗达磨杂集论疏》、《唯识通论》、《八识规矩颂释》、及《佛学通论》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2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