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65|回复: 7

[其它]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4 19: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三划

【三十唯识论】参阅:《唯识三十颂》。

【三分别】这是心识思考分别的三种方式。一者自性分别,以寻或伺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者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者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经历之事的追想记忆作用。在六识之中,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第六识则具足三种分别。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

【三不退屈】菩萨修唯识行,有三退屈,成唯识论卷九,有三不退屈说,意思是修胜行时,有三退屈,如果以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修勇猛不退。一者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人已证大菩提者,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反省自己意乐能修布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三者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人粗善尚得妙果,况己妙因?练磨其心,勇猛不退。由以上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见《成唯识论》卷九。

【三不善根】指其体不善,能成为一切不善法之因的三种不善。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为‘三善根’的对称。贪者,染著顺境;嗔者,忿怒逆境;痴者,无明、不辨事理。此三烦恼乃生起诸恶的根本,故称不善根。此外,三不善根均与六识相应。见《成唯识论》卷六。

【三支】因明学用语,为三支作法的略称。此为陈那及其弟子商羯罗主等新因明论师所立,依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而成立的因明论式。

【三世因果】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的迁流中,为一因果的连锁。过去者为因,现在者为果;现在者为因,未来者为果,此称为三世因果。佛教理论,有情的生命流转,以过去的业力为因,招感现在之果,复以现在的业力为因,招感未来之果,如是因果相续,生死无穷,这就是迷界有情生死流转的因果。

【三世两重因果】小乘说一切有部,在十二有支流转中,以五取蕴为体,建立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行两支,是过去世的惑业,为招感现世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的因,识等五支是现在世的果,这是一重因果。爱、取、有三支,是现在世的因,爱、取是烦恼,有是业,现在世的惑业,为招感未来世苦果的因,未来世的老、死二支,是现在世惑业之因所招感的果。这称为三世两重因果。

【三世俗】指三俗谛。唯识宗依遍、依、圆三性所立。三种世俗为:一假世俗,为遍计所执性。即以世俗为名,无体性而唯有名者。于四俗中相当于第一世间世俗。二、行世俗,为依他起性。行,即迁流之义。有为之行,其体为世俗。于四俗中相当于第二道理世俗、第三证得世俗。三、显了世俗,为圆成实性。即指断除染污之依他起性及遍计所执性,依此二空门所显现之真如。于四俗中相当于第四胜义世俗。见《成唯识论》卷八。

【三世间】又称三种世间。乃世间的之三种类别,经论中诸说不一,《大智度论》卷七十载,世间有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等三种。一、五阴世间,又作五众世间、五蕴世间。此世间之众生能成之法,其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各各差别。二、众生世间,又作假名世间。指五蕴所成之假名之众生各各差别。三、国土世间,又作住处世间。此世间之众生所依之住处国土各各差别。

【三有为】指三种有为法。又作三有为相、三相。即:一、色法,乃质碍之法,小乘俱舍宗指为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法;大乘法相宗指为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之十一法。二、心法,乃虑知之法,小乘俱舍宗指为一心王及四十六心所;大乘唯识宗指八心王及五十一心所。三、非色非心法,异于色、心二法,小乘俱舍宗指为十四不相应法;大乘唯识宗指为二十四不相应法。此三者皆由因缘之造作,故称有为法。一切法中除无为法,余悉有为法。见《大乘义章》卷二。

【三地断障证真】十地中发光地的菩萨,加功用行,发起深广之心,如法修行,智慧光发,即断闇钝障(谓忘失闻、思、修三慧,照法不能显现),证胜流真如,此真如流出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参阅‘十地’条。

【三身】又作三佛身,身者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又作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解深密经》卷五所说三身,为法身、解脱身、化身。其中化身指八相示现之身;解脱身指五分法身;法身指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之妙果。盖五分法身,声闻独觉亦可得之,故单就此身而言,二乘与如来无异。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载:‘二乘道究竟果,名解脱知见。二乘解脱知见中无三身,菩萨解脱知见中有三身差别。何以故?二乘不能灭智障,无一切智故,不得圆满清净法身,无大慈悲,不行利益他事故,无应化两身。’故知二乘之解脱身,无法身及应、化等身。

【三身三德】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德即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二者配列,则法身为法身之德,报身为般若之德,应身为解脱之德。参阅‘三身’条。

【三性】亦称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此三自性,为唯识宗一切法义的根本。义净三藏撰《南海寄归内法传》,有云:‘相宗以三性为宗’。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即是正显非空非有,简遮偏空偏有的意思。行者审观一切法,无一法偏于有,亦无一法偏于空,无不具备中道妙理。此若约横向而观之,即是三自。《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谓: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此中的相字,在此亦作性字解释。在三自性中,以依他起性为中心。诸法皆仗因托缘而起,有情于此因缘和合的假法上,若执著计较,认为是实我、实法,就是遍计所执性;有情在依他起的假法上,了知诸法缘起,皆无本质自性,这就是圆成实性。若换一个方式表达,遍计所执性,是有情在依他起法上假立名相而起的。这本是情识上的妄有,而有情于此假立的名相上执著计较,这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诸法是众多因缘和合而生起,如以水、土和泥而成瓶钵,这是因缘和合的假有,本身没有体性,所以是依他(因缘)起性。圆成实性,是依他起诸法的体性,具有圆满、成就、实性三义,也就是真如实性。《成唯识论》卷八曰:‘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9: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性中道】唯识宗以三性为中道,即是把中道和三自性三无性结合起来,称三性中道。《成唯识论》卷七曰:‘远离增减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无偏执故。’本宗以‘万法唯识所变’,客观的事物本不存在,偏执之人认为是实有,这就是增;本宗以世间万法是因缘和合的假有,偏执的人认为是空,这就是减。远离增减非空非有,才是中道。《成唯识论》卷七又曰:‘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   【三性各具中道】唯识中道,是建立在三自性与三无性的基础上。即一切法的每一法,各具非空非有二义。即遍计所执性,情有故非空,理有故非无;依他起性,如幻故非有,假有故非空;圆成实性,真空故非有,妙有故非空。如此、则一一法上,各具三性非空非有中道。此名三性各具中道,亦名一性中道。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七。   【三性业】指善、不善、无记等三性的业。即:一、善业,又作安稳业。能得可爱异熟(人天之善果)及涅槃之业。二、不善业,又作不安稳业。能招非爱异熟(三途之恶果)之业。三、无记业,非善、非恶之业,称为无记,即不招结果之业。见《俱舍论》卷十五。   【三性对望中道】三性对望中道,亦是建立在遍、依、圆三性上。在三性之中,遍计所执性,是我人的虚妄分别,显现于妄情上情有理无的妄法。依他起性,是仗因托缘生起,虽无体性,却有相用,这是假有实无的假法。圆成实性,是诸法的体性,这是实有相无的实法。所以在三性之中,遍计所执是空,依他圆成是有,空有对望,则非空非有。而真空妙有之中道亦由此而建立。此名三性对望中道,亦称一法中道。三性为唯识宗立论的根本,唯识宗以一切不离心为义,《成唯识论》卷八曰:‘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七。   【三性种子】依善等三性说,有漏种子中包括有善种子、不善种子、无记种子;无漏种子惟是纯善种子。   【三所依】指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这是唯识宗所立的教义。此指心、心所生起作用时,所依靠的三种缘,即是‘四缘’中除所缘缘以外的三缘。一、因缘依,又称种子依、根本依。是指产生心、心所直接因缘的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因缘依广指通于一切有为法,而种子依则仅限于种子。二、增上缘依,又作俱有依。是指与心、心所同时存在,而为其所依,给予力量起作用之缘。如眼等五根即是。此可分为四依,即一者同境依,前五识以五根为同境依。二者分别依,指第六识,因意识有分别,故称分别依。三者染净依,指第七末那识。诸识之染污、清净,均依末那识。四者根本依,指第八阿赖耶识。此识为起诸识之根本。其中,前五识具此四依,第六识具染净、根本依,第七识仅具根本依,第八识以染净依为俱有依。三、等无间缘依,又作开导依。指避开现行位,引导后念心、心所,使其顺序生起之前灭意根。为八识在前念消灭时之自类心与心所。四缘中之等无间缘广通于心所,但开导依则仅限于心王。见《成唯识论》卷四。   【三受】三受之受,即五蕴中色、受、想、行、识的受蕴,也是心所有法五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受者领纳之义,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感受。《成唯识论》曰:‘受谓领纳顺违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二非欲故。’这在《大乘广五蕴论》说的更明白一点:‘云何受蕴,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受者,谓此灭时,有和合欲;苦受者,谓此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受者,谓无二欲。无二欲者,谓无二和合及乖离欲,受谓识之领纳。’   受也是‘十二缘生’中第七支‘触缘受、受缘爱’的受,所以《缘起经》中说,‘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受以领纳为性,领纳、就是感受外境。受所领纳的外境,有顺益境,有违损境,有顺违俱非境。缘顺益境,就是乐受;缘违损境,就是苦受;缘顺违俱非境,就是中容受、此亦称舍受。对于乐受有‘和合欲’,舍不得离开,对于苦受有‘乖离欲’,避之唯恐不及。对于非苦非乐的中容受,既无和合欲,亦无乖离欲。受是主观的感觉,苦乐是比较而来,没有一定标准,不能以客观标准来衡量。   【三明】又作三达、三证法。指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的智明。即:一、宿命智证明,又作宿住智证明、宿命明。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的智慧。二、生死智证明,又作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众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生恶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缘成就善行,命终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状的智慧。三、漏尽智证明,又作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即了知如实证得四谛之理,解脱漏心,灭除一切烦恼等之智慧。参阅‘六神通’。   【三法忍】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者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三忍是:一、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三、无生法忍,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法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三科】一切诸法分为三类,即蕴、处、界,此称为三科。蕴、处、界作阴、界、入,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五蕴,又作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二、十二处,又作十二入。指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三、十八界,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三科开合之理由,《俱舍论》卷一载,依智愚的差别,对愚于心所者细别心所而说五蕴,对愚于色法者细别色法而说十二处,对愚于色、心二法者细别色、心二法而说十八界;依根之利钝,对利根者说五蕴,为中根者说十二处,为钝根者说十八界;依乐欲之不同,为欲略者说五蕴,为欲中者说十二处,为欲广者说十八界。即由三科观察人及世界,依愚夫迷悟之不同情况,破我执之谬,立无我之理。见《大乘广五蕴论》。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9: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界九地】三界,指众生赖以生存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有情在生死流转中依其境界所分的三阶级;系迷于生死轮回等生存界(即有)的分类,故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此三界或三有,为:一、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二、色界、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三、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九地为,即有情九种生存的处所。九地为:一、五趣杂居地,为欲界的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六欲天)等有情杂居之所。二、离生喜乐地,为色界的初禅天。三、定生喜乐地,为色界第二禅天。四、离喜妙乐地,为色界第三禅天。五。舍念清净地,为色界的第四禅天。六、空无边处地,为无色界第一天。七、识无边处地,为无色界的第二天。八、无所有处地,为无色界的第三天。九、非想非非想处地,为无色界第四天——即有顶天。   【三苦】依苦之性质来分,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一、苦苦,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的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二、坏苦,诸可意的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三、行苦,除可意非可意以外所余的舍受法,为众缘所造,难免生灭迁流,故圣者观见之,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另有解释,苦苦,指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此相当于生理上的、肉体上的苦。这也包括著因病痛、鞭挞棒击刀割等所生的苦,此即三受中的苦受。坏苦:乐境变坏所生的苦,此相当于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苦。如钱财损失,名誉受损,亲人死亡等,精神上感到的痛苦。三、行苦:此指一切有为法无常变迁之苦。行苦的行,即是诸行无常的行。万法因缘和合,迁流变异,全属无常,无常即苦。但这是一种行相微细,一般人不易察觉到的苦。   【三思】心识缘境,与意识相应的思心所,对境的三种审虑作用。即:一、对境取正因邪因俱相违等之相,加以审察思虑,称为审虑思。二、审虑后,决定其意,称为决定思。三、决定之后,方才发动身、语二业,称为动发胜思。又以其势力强胜,故谓之胜。其中,前二思为意业。动发胜思又可分为动身思与发语思,动身思为身业,发语思为语业。   【三乘】乘是交通工具的意思,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之流,到涅槃彼岸的三种法门。就众生根机之不同,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一、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二、缘觉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三、菩萨乘,又作大乘、佛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   【三时教】又作三时教判,指佛陀教法的三个时期。唯识宗的三时教判,是唐代窥基,根据《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之三时说而立的。《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一、第一时教,释尊于初时为发趋声闻乘者宣说四谛之理,称为第一时有教。指《阿含经》等所说‘我空法有’之旨,谓一切存在均由因缘所生灭,故无实体,然实有构成存在之要素,故称有教,指小乘。二、第二时教,释尊为发趋大乘者讲说‘诸法皆空’之理,如《般若经》等之说,谓一切万法本来即为空,此系否定之教法,称为空教,指大乘空宗。三、第三时教,释尊普为发趋一切乘者讲说中道之义,如《华严经》、《解深密经》等,以三性三无性之说,谈空之真意,肯定非有非无之中道,故称中道教,指唯识宗。   【三时业】三时业是顺现受业、顺次受业、顺后受业。一、顺现受业:以猛利业力,现在感受异熟果之善不善业,今世受报。二、顺次受业:又名顺次生受业,即今生所作感异熟果的善不善业,次生受报。三、顺后受业:即今生所作感异熟果的善不善业,至第三生以后受报。见《俱舍论》所载。   【三时学会】民国初年,在北平成立的唯识学研究团体。三时学会的前身是‘法相研究会’,为韩清净、朱芾煌等于民国十年创立的。民国十六年,‘法相研究会’改组为‘三时学会’,参加的成员有叶恭绰、梅光羲、徐鸿宝、林宰平、朱芾煌、周叔迦、韩哲武、饶风璜、徐森玉等,由韩清净任会长。该会以讲习、研究、译述及刻印佛教经藏为工作重点,此外并举办救济、施医等社会慈善事业。该会所刻佛书,以版本精美称著。民国十九年,范成法师在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金代雕刻的藏经,三时学会命会员徐森玉赴山西,选出宋代以后失传的法相唯识方面孤本典籍四十六种,借出制版影印,命名曰《宋藏遗珍》,线装本一百二十册,为学术界所重视。此会迄今仍然存在。前北京广济寺住持正果法师(一九一三——一九八七),六Ο年代曾担任三时学会研究室主任。   【三能变】唯识宗主张,‘识’能转变生起一切万法,或变现为心内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认识作用之主体,故称为能变。依其作用之特性,能变有异熟、思量、了境等三种。一、异熟能变,又称第一能变、初能变,即第八阿赖耶识。第八识系六道众生所各有的果报,其报由引业牵引,而为恒常相续之总报体,故称为异熟,或称异熟能变、异熟识、真异熟。而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与贫富贵贱等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而来之别报体;然以其报体有断绝,故不称异熟,而称异熟生。若自赖耶三位而言,异熟识之名即相当于善恶业果位。二、思量能变,又称第二能变,即指第七末那识。以第七识为恒审思量之识,故称思量能变。在诸识中,虽然第六、第七识均能思量,然以第六识有间断,故不称思量能变。三、了境能变,又称第三能变,全称了别境能变,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此六识具有明白了别显著之对象(如色、声等)之作用,故称了别境能变。见《唯识三十颂》。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9: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善根】指对治三不善根的三种心所。即:一、 无贪善根,又作不贪善根。于五欲之境不贪不著、不爱不乐。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本,故称无贪善根。二、无嗔善根,又作不恚善根。于一切众生不生愤恚,不欲损恼。此无嗔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本故称无嗔善根。三、无痴善根,又作不痴善根。于一切诸法皆悉明了通达,能了知善法、不善法、有罪法、无罪法、应修法、不应修法。此无痴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本,故称无痴善根。三善根于一心中具足可得,通六识及有漏、无漏,遍与一切善心相应俱起,而为诸善之根本。《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二,更以能生善、养善、增善、长善、益善、持善、广布善法等解为善根之义。   【三无生忍】‘忍’是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的意思。三无生忍,是唯识宗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自性所立。无生忍为无生法忍的略称。远离生灭的真如实相理体,称为无生法;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称为无生法忍。因菩萨观诸法性空,入于见道初地,而了见一切法毕竟不生之理,是为无生法忍。《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依、圆等三性,可得如下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谓菩萨观遍计所执之体性都无。二、自然无生忍,谓菩萨观依他起诸法皆为因缘所生。三、惑苦无生忍,又作烦恼苦垢无生忍。菩萨证知诸法之实性为真如法性,安住于无为,不与一切杂染相应,而本自寂静。《成唯识论述记》卷九载:‘显扬云,此三忍在不退地,即初地已去、证三性时,得此三也。’   【三无性】这是系针对遍计所执等三自性而说的,此又称为三无自性性、三种无性。即就遍、依、圆三性,而论各无自性之义。一、相无性,又称相无自性性,是针对遍计所执性而立。因为遍计所执性为‘情有理无’之法,迷情之上虽是有,唯不过是当情所现的假相,譬如空华,于理而言,体、相俱无,故称相无性。二、生无性,又称生无自性性,是针对依他起性而立。因为依他诸法乃托众缘而生,无定实之性,譬如幻事,故称生无性。三、胜义无性,又称胜义无自性性、无真性、第一义谛无自体相。乃针对圆成实性而立。以上见《解深密经》卷二所载。此外,《唯识三十颂》有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参阅‘三自性’条。   【三无漏根】指三种不受染污、不起烦恼的无漏根,属二十二根的后三根。此三无漏根,是以意、乐、喜、舍、信、勤、念、定、慧等九根为体而立,以其有增上之力用,能产生无漏清净之圣法,故称为根。此三无漏根为:一、未知当知根,属见道位,此位之人无始以来未曾闻四谛真理,欲知彼真如谛理,遂修习地前方便解行,故称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又作欲知未知根。属修道位,即已知四谛真理,并已断除迷理之惑,但为断除迷事之惑,进而观四谛之理,清楚了知四谛之境,故称已知根。三、具知根,乃具有洞知四谛理的无学位,以其已断诸烦恼,一切所作具办,故其九根称为具知根。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   【三无漏学】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漏学。   【三量】三量,是现量、比量、非量。量是认识、知识,也是测量的准绳。如以斗量米,以尺量布,以至于以秤量物。唯识学立有三量,是明心识所具的量度。在我人的心识活动中,能认识的作用是识,所认识的对象是境,在此能认识与所认识之间,心识是能量,所认识之境是所量,此能量与所量之间,有识量的生起。如贩布者不用尺量,则不知布的长度,吾人心识认识外境,如果没有心识的计虑量度,则不知此境是黑是白,是圆是方,可见识量在认识作用上的重要性。以能量量所量,所得之果曰量果。识之量度有三种,随因的不同,其果亦有差别。此三量为:一、现量:现量是能缘之心,量所缘之境时,不起分别计度所获之量果。但现量之境,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一者是现在,以简别于过去或未来。二者心识认识的对象必须要显现出来,亦即必须是现行位之法,在种子位不能成为现量。三者现有,在能所位上,即能量之识与所量之境,都是明白现前,和合俱有。二、比量:心识所量度的对象,没有呈现在前,但可藉著知识经验,推测比度而获致量果。如见山下有烟,推知该处有火;见墙外有双角,推知墙外有牛。三、非量:此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即是于所缘之境,以错觉之心错为分别所获致之量果,如见绳以为是蛇,见骡误认为马,都属于非量。   八识缘境,前五识量度之境,是根尘相对的而生识的直接感觉,此时无分别心,不杂名言,所以是现量。例如眼识缘色,唯缘青黄赤白四实色,不缘长短方圆之假色、及取舍伸屈之形色。但当五俱意识生起,有了分别,就堕入比量或非量了。第六识通于三量,在五俱意识初起刹那,也是现量,第二念就有了分别,即是比量或非量。第七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执为自我,唯是非量。第八识缘根身、器界、种子,唯是现量。   【三解脱门】指得解脱到涅槃的三种法门。略称三解脱、三脱门,即空、无相、无愿三门。一、空解脱门: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二、无相门:又称无想门。谓既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自在。三、无愿门:又作无作门、无欲门。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三解脱门乃依无漏之空、无相、无愿等三昧而入,此三昧犹如门户之能入解脱,故称三解脱门。见《俱舍论卷》二十八。   【三业】业为造作、行为,行为有身、语、意三行,此三种行为对未来的影响,就称为三业。一、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偷盗、邪淫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二、 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两舌、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三、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则为意善业。此外,另有非善非恶、无感果之力的无记之身、口、意三业。见《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   【三业假实】身、语、意三业,在唯识学上有假、实之分。身、语二业有假实二种,意业唯为实之一种。即:身业之假法:为取舍伸屈等身形之表色,此摄于十二处的色处中。语业之假法:为音声之屈曲,此摄于十二处的声处中。意业唯实无假。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9: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摩地】梵语 samadhi,为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的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见《成唯识论》卷五。   【三摩泗多】梵语 samahita,意译等引、胜定,指由定力所引生的身心安和平等。《成唯识论述记》卷六载,三摩呬多唯限于定而不通于散;然广通有心、无心,而以有漏、无漏的五蕴功德为其体性。等引之地可包含:四静虑、八解脱、三等持、五现见三摩地等四种。故知等引(三摩呬多)之范围实较等至(三摩地)一词为广。   【三种成就】指唯识宗所说的种子、自在、现行三法。成就为‘得’之异名。有情之身中为色、心诸法所属,他身及非情等为己受用之物者,皆由自识所变,故称为得。唯识家就有情可成之诸法假立三种成就,即:一、种子成就,指一切见修所断的烦恼、任运而起的诸无记法,及生得善等所有种子的未受损害而存在者,此又分二种,即一者体成就,真体永不损害;二者功能成就,其功能作用不须对治。二、自在成就,指须藉由加行所生之善法,及工巧处、变化心、威仪等三无记之一分加行力所成者。此种子可任运自在,故称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指一切法之现行。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法之通于有漏、无漏、善、不善、无记等。见《成唯识论》卷一。   【三种退屈】菩萨修唯识行,在资粮位所生起的三种退屈心情,是:一、菩提广大退屈,修唯识行者,闻得无上菩提,广大深远,而生退屈之心。二、万行难修退屈,修行者以六度万行,修之甚难,而生退屈之心。三、转依难证退屈,修行者以二转依妙果甚难证得,而生退屈之心。参阅‘三不退屈’条。   【三种假】《成唯识论》卷八载︰假有三种,曰聚集假、相续假、分位假。一、聚集假,如瓶、钵、有情等,是由多种成分聚集而成,故但所成是假。二、相续假,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只有因果,是相续性,依多法多时而立一假法。三、分位假,如不相应行是分位性,所以是假。   【三种习气】指名言、我执、有支三种习气。由现行气分熏习所成者,称为习气。即:一、名言习气,乃依名言熏习所成有为法的各别亲因缘种子。此复有二:一者表义名言,能诠释义理的音声差别。二者显境名言,能了别境界之心、心所法。二、我执习气,由我执熏习而成,令有情等起自他差别的种子。此复有二:一者俱生我执,通于六、七二识,除二乘无学、八地以上之菩萨、如来以外,余皆有此熏习。二者分别我执,唯限于第六识,系于异生之资粮位所生起者。三、有支习气,乃依有支熏习所成,异熟果成为善恶差别的业种。此复有二:一者有漏善,能招可爱果报之业者。二者诸不善,能招非爱果报之业者。有支习气,即以与第六识之思心所相应的善恶为增上缘,而助长异熟无记之名言种子,令生当来之果。名言种子为第六识的思种子,有诠显自义、了别境界之功能;依之,熏习自身五蕴之种子,而为自他差别之理由,生成我执习气,互为循环,以成有漏、有为、自他、善恶等诸法。见《成唯识论》卷八。   【三慧】指闻思修三慧,为简择事理的三种精神作用。修唯识行,在修三学、六度之前,要先由三慧修起。此三慧为:一、闻所成慧:自善师友或善知识处、闻经典的教法,所得的知见和智慧。二、思所成慧:以闻知的教法,如理思维而得的知见和智慧。三、修所成慧:修习禅定而生的智慧。   【三学】这是修行者所必须修习的三种修持,即一者戒学,二者定学,三者慧学。全称为戒定慧三学。一、增上戒学,又作戒学。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二、增上定学,又作定学,定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见性悟道。三、增上慧学,又作慧学。慧能显发本性,断除烦恼,见诸佛实相。此三者为佛教实践纲领,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菩萨地持经》卷十,以六度配三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波罗蜜为戒学,禅波罗蜜为定学,般若波罗蜜为慧学。以三学实为佛道之至要,一切法门尽摄于此,故当精勤修学。见《大乘义章》卷十。   【三类境】这是唯识宗的教义,即将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类境的境,一般说来,是感官与心识所认识的对象,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缘虑了别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六境又称六尘,这即是我人所认识的客观世界。但在唯识学上,不以此客观世界是识外实有之境,而是八识变现的相分。唯识家以八识变现尘境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三类境。原来一切有情,各有八识,而一切识,皆为能变。八识变现的方式有两类,一是因缘变,一是分别变。所谓因缘变,是能缘的心,任运而起(任由因缘,非由作意筹度,称因缘变),其所变现的相分,是实种所生(不与见分同种生起)。分则变者,是随著心识分别势力而变现(其变现的相分,不是实种所生,是随著见分种子生起)。其所变之境,也就是八识的相分。前五识、第八识的相分,都是因缘变;第六识的独散意识(不包括五俱意识)的相分,和第七识的相分,都是分别变。因缘变所变的相分,是性境;分别变所变的相分,是带质境或独影境。三境是:一、性境,指真实之境。此境自守其性,并不随心。即指具有真实体性与作用,由实种子所生起之境。包括第八识的相分(种子、五根、器世间)、前五识及五俱意识之相分等。二、独影境,独是简别于本质;影,为影像,即相分。谓依能缘之心的虚妄分别而变起之境,别无本质,仅为影像。如第六意识之妄分别变出之龟毛、兔角等,全属幻影。三、带质境,带质即兼带本质。谓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其相分有所依之本质,而不得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之相分,及第六识追想过去之形像者。   【三杂染】染污真性,称为杂染,是一切有漏法的总名。杂染有三种,即:一、烦恼杂染,又作惑杂染。指身见、边见及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二、 业杂染,指由烦恼所生,或以烦恼为助缘所生的一切身语意三业,种种造作,染污真性。三、生杂染,又作苦杂染。因烦恼及业而有生,由此生苦,更有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皆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简单的说:一切有漏法,皆名杂染。杂染分为三类,即烦恼杂染:又称惑杂染,即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的异名。业杂染:指自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生起造作的身语意三业。生杂染:又称苦杂染,依惑及业而受生于三界之苦。以上惑、业、苦三杂染,是有情生死相续的根本。《成唯识论》曰:‘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见《显扬圣教论》卷一。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9:2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藏伽陀】玄奘大师为了说明三类境的假实,留下了一首偈子,收在《法苑义林二执章》,及《成唯识论枢要》中。偈子是:‘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偈子的意思是,性境者,即是实境,指五根、五尘实种子所生的相分境。‘不随心’者,以此根尘相分是实种所生,不能随见分种生。‘独影唯随见’者,指独影境(第六识分别心幻想出的无体相分)是随从见分种生起的,其本身并无别种。‘带质通情本’句,质是本质,有实本质、而又无境之自相,称带质境,这是介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的一种境。‘通情本’者,情是能缘之心,本是所缘之境。也就是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时,此相分之境性质不定,或从属于能缘之心,或从属于所缘之境︰而此相分的种子也不定,或与其本质同种而生,或与见分种同种而生。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执为自我,第六识分别心缘草绳以为是蛇,都是带质境。‘性种等随应’,是生起根、尘性境的种子,随需要而生起也。   【大千】三千大千世界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   【大千世界】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之一,中土有三种译本。一为东晋佛陀跋陀罗六十卷华严;二为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华严;三为唐般若译四十卷华严。其中般若所译者,仅为该经的《入法界品》。   【大地法】又称遍大地法。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的十种心识作用。这是俱舍宗七十五法中心所有法的一部分。即:一、受,领纳之义;有苦受、乐受、非苦非乐受等三种。二、想,想像之义;对境而取差别之相。三、思,造作之义;令心有所造作。四、触,由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能有触对。五、欲,缘外境而有所希求。六、慧,对法能有所分别、简择。七、念,对所缘之事铭记不忘。八、作意,警觉之义;能令心警觉。九、胜解,即殊胜之解;对境而产生印可审定之作用。十、三摩地,又作等持、正定,即使心专注一境。此十法遍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之心品而与之相应,故称大法;此大法之依地为心王所有,故称大地法。唯识宗将以上十法分成五遍行、五别境两种,一、五遍行即:作意、触、受、想、思等五法,遍与一切之心、心所相应,故称遍行。二、五别境即欲、胜解、慧、念、三摩地等五法缘各别之境而生,故称别境。见《俱舍论》卷四、《百法明门论》等。   【大乘二种性】修大乘菩萨行,必具足无漏菩提种子,此种子有二种,一为本性住种,一为习所成种。本性住种,是无始以来,依附于第八阿赖耶识中法尔本具的无漏种子,以善根未熟,因缘未具,未能听闻正法,未发起菩提心,熏习种子使之增长,故未能成佛。习所成种,是具有本性住种的有情,已经发心修行,以熏习之力,促使无漏种子增长。《成唯识论》卷十曰:‘何谓大乘二种种性,一者本性住种,谓无始以来,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者习所成种,谓闻法界等流惹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   【大乘五蕴论】印度世亲论师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全一卷。本书著重于阐明大乘五蕴法,并兼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为唯识宗瑜伽十支论中的粗释体义支。小乘萨婆多部将诸法分为五位七十五法,而以五蕴总摄其中七十二有为法。对此,大乘则分为五位百法,其中之九十四有为法总摄于五蕴,即:色蕴有五根、五境、无表色;受蕴有受心所;想蕴有想心所;行蕴为五十一心所有法中除受、想心所的四十九心法,及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等六十七法;识蕴摄阿赖耶等八识。大乘经典中,以本论对五蕴法之说明最为简要。   【大乘广五蕴论】在大正藏中,《大乘五蕴论》有两种,一种是世亲论师造的《大乘五蕴论》,另一种是安慧菩萨造的《大乘广五蕴论》。广五蕴论是世亲大乘五蕴论的注释本,大唐中天竺沙门地婆诃罗译。《大乘五蕴论》在大正藏中占两页的位置,全文三千余字。而广五蕴论全文七千字。广论和五蕴论两者内容大同小异,而广论较五蕴论详尽的多。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9: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全一卷,世亲论师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唯识宗‘一本十支’的一种,又作略陈名数支,以一切法无我为宗。本论系摘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的百法名数,为唯识宗所依据重要论书之一. 全书系就诸法而略分为五位百法,即:一、心王法,有眼识等八种。二、心所有法,立遍行等六种分位,五十一种心所。三、色法,有眼等十一种。四、心不相应行法,有得等二十四种。五、无为法,有虚空无为等六种。   【大乘法苑义林章】略称法苑义林章,唐代窥基著,凡七卷,二十九章。书中对于唯识教义的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均有详细的阐释,系古来研究唯识的重要典籍。相传另有八卷三十三章的异本,在原有二十九章外,另加得非得、诸空、十二观、三根等四章。   【大乘起信论】全一卷。又称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所译。本书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为佛教思想的重要入门书。全书分五篇,第一因缘分,举出八分以叙述造立本论的因缘,是为‘序分’;第二立义分、第三解释分、第四修行信心分,此三分为本论的‘正宗分’。立义与解释二分阐明‘一心’、‘二门’、‘三大’的理论,修行信心分则说明‘四信’、‘五行’的实践法门。所谓‘一心’,即指绝对的一心,此一心即为众生心,亦为如来藏(真如)心;盖世界万有皆为真如之显现,一切众生本来亦常住于涅槃之中。所谓‘二门’,即指‘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真如门即为绝对的真如,即阐说众生心性的‘本体’不生不灭,远离言说之相,毕竟平等而常恒不变。又包含‘依言’、‘离言’二种。于生灭门中则揭示众生心性之‘现象’即为真如缘起。生灭门又分流转门、还灭门二种,流转门中揭出‘阿赖耶识’一词,说明此识乃‘生灭’与‘不生不灭’所和合的非一非异之识,并由此所谓真妄和合之阿赖耶识生起三细(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五意(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六染(根本业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现色不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不断相应染、执相应染)而流转于迷界;还灭门则系自迷界之中,依十信、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等阶次之修行,而还至涅槃真如界。所谓‘三大’,即指体、相、用三者。所谓‘四信’,指虔信真如与佛、法、僧三宝。所谓‘五行’,指笃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第五劝修利益分,举示受持本论者可得广大利益,是为本论之‘流通分’。   【大乘起信论真伪之争】大乘起信论,历来为性宗所依的重要经论之一,大乘佛教的主要宗派如华严、天台、禅、净土等皆深受其影响。但这也是历来争议性颇大的一本书,隋代法经撰《众经目录》,卷五称︰‘(大乘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这是最早对本论提出的疑问。唐均正著《四论玄义》,卷十称:‘起信论一卷,人云马鸣造。北地诸论师云︰非马鸣造论,昔日地论师造论,借菩萨名行之,故寻翻经目录中无有也,未知定是否。’ 这是唐代对本论提出的质疑。   清季末年,由于杨仁山的提倡,数十年间,此书风行天下。民国初年,梁启超以日本人研究的结果,译撰为《大乘起信论考证》一书,结论认为此书是我国先民所作,誉之为杰出的思想论著,引为我民族文化之光荣。欧阳竟无、吕秋逸、王恩洋等亦认本论为伪书,欧阳竟无在《杨仁山居士传》中谓:‘起信论出,独帜法坛,支离笼统之害千有余年,至今不息。’王恩洋在《大乘起信论料简》一文中更谓:‘夫斯论之作,固出于梁陈小儿,无知遍计,亦何深罪!特当有唐之世,大法盛行,唯识法相因明之理,广博精严,甚深抉择,而此论乃无人料简,灵泰、智周之徒,虽略斥责而不探讨,贻诸后世习尚风行。遂致肤浅模棱,剡尽慧命,似教既兴,正法以坠,而法相唯识千余年来遂鲜人道及矣 !’   而太虚大师是佛教领袖,八宗并弘,为维护《起信论》在佛教中的地位,乃领导武昌佛学院同仁,各撰文驳斥对方,这就引发了一场‘大乘起信论论战’。‘内院’、‘武院’同人,都参加了这场笔战。《起信论》的问题究竟发生在什么地方呢?起信论之失,在于:‘真如缘起万法,且为受熏体’这一部分。按、真如为超言绝虑,不生不灭之理体,而《起信论》谓:‘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又谓:‘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如果说真如可与生灭和合,可以受熏,则陷真如于生灭无常之过,那就不成为真如了。欧阳竟无于《唯识抉择谈》一文中谓:‘起信论不立染净种子,而言熏习起用,其熏习义亦不成。……其不立正智无漏种子也,则于理失用义,于教失违楞伽……起信无漏种,真如自能离染成净,乃合正智与真如为一,失体亦复失用也。……’   事实上,《起信论》确是一部伪书,是北地论师,于地论宗兴起之后,依据菩提留支所译的十卷本《入楞伽经》所造的。在《入楞伽经》中,一方面把如来藏视为同体,一方面又视为异体。在卷七《佛性品》中,一方面直称阿赖耶识为‘如来藏阿赖耶识’一方面又谓:‘如来藏不在阿赖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不生不灭。’以上这两种论述,《大乘起信论》继承了其‘同体论’,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为一体,包括染净两种因素,故曰:‘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而后来的摄论师受‘异体论’的影响,建立九识——于阿赖耶识之外另立清净的庵摩罗识。地论宗兴起,分为相州南道派与相州北道派,这两派在理论上并不一致。有谓,《起信论》之撰述,目的在调和两派理论上的差异。是否如此,尚有待于专家的考证。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凡七卷。乃集解大乘阿毗达磨诸要项而成。内容分为本事分与决择分,前者有三法、摄、相应、成就等四品,后者有谛、法、得、论议等四品。本事与决择二分,系取自《瑜伽师地论》中的本地分及摄决择分。三法品的‘广分别’门中的有色无色,乃至有上无上等义门,与摄品的十一种分别、成就品的三种成就说,皆符合于《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卷五十二及《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所说。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9: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凡十六卷。又称杂集论、对法论。乃随文注释无著菩萨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而成。本书原是无著弟子觉师子所作,安慧加以合糅集论而成,为唯识宗所依的重要论典之一,为瑜伽十支论之一。称为广陈体义集。   【大乘庄严经论】无著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凡十三卷。内容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之各种法门。又称大乘庄严论,全书共分二十四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四,则皆称本颂为慈氏弥勒菩萨造,释论则为天亲菩萨所造。   【大菩提】菩提意译为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菩提,即大菩提。指佛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的菩提而言。《成唯识论》卷一云:‘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大圆镜智】唯识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识行者,在第十法云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即证得佛果时,此时第八识永断世间二障随眠,舍弃异熟识,证得大圆镜智。大圆镜是譬喻,谓此智离诸杂染,自性清净,显现万德万之境界,如大圆镜。《心地观经》卷二曰︰‘转其异熟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相,如是如来镜智之功,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名大圆镜智。’《成唯识论》卷十曰︰‘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行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象。’   【大种】指构成色法的地、水、火、风四大要素。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种,故称能造之大种、能造四大。分别可称地大种乃至风大种。《俱舍论》卷一载,地大为坚性,水大为湿性,火大为暖性,风大为动性。又就四大的作用而言,地大有保持不使坠落的作用,水大有摄集不使散溢的作用,火大有使物成熟而免于坏烂的作用,风大有增盛流引、上下纵横生长的作用。见《俱舍论》卷四。   【大随烦恼】随著根本烦恼生起的烦恼,曰随烦恼心所,分大随、中随、小随三类。大随烦恼有八种,曰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其发生作用范围最广,遍行于一切染心,故曰大随烦恼。   【士用果】又作士夫果、功用果。是等流、异熟、离系、士用、增上五果之一。谓由士夫之作用所得之果。‘士’谓‘士夫’,指人,‘用’谓‘作用’,指造作,此谓人使用工具所造作的各类事情,如农夫之于耕获,工匠之于器物。这是俱有因、同类因所引起之果,因其力甚强,故称为士用果。《成唯识论》卷八称:‘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成唯识论述记》卷八,依此而谓其义有二,即:一、就人而言,此力用乃依有情而生;如农夫之于米麦,商贾之于理财,皆依彼士夫之力而成诸事业。二、就法而言,诸法之生乃因诸作具而有;如农夫因稼而成熟,商贾因货而获利,作者假诸作具而成就之事业,其果广通一切有为法。   【口业】身、口、意三业之一,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见三业条。   【上根】指上等根器,即眼、耳、鼻、舌、身等诸根之上利者,或修行佛道之能力特优者。又指‘信、进、念、定、慧’等五根锐利之修道者。   【下地】此有三种解释:一、三界分九地,境界优者为上地,劣者为下地。二、菩萨十地之位,因其高下而称上地、下地。三、与上天相对之地,亦称下地。   【下乘般涅槃障】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五种。这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能使人厌离生死,乐趣涅槃,就像小乘声闻、缘觉二乘一样,厌苦欣灭。下乘般涅槃障四地犹有,能障五地无差别道,进入五地时缘真实如理,生死涅槃都无差别,便能永断这下般涅槃障。所以说第五地断二种愚及其粗重。二种愚为:一、纯作意背生死愚,就是这里所说的厌恶生死。二、纯作意向涅槃愚,就是这里所说的对涅槃感到欣乐。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重障’条。   【小随烦恼心所】随著根本烦恼生起的烦恼,曰随烦恼心所,分大随、中随、小随三类。小随烦恼心所有十种,曰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其发生作用面最小,而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各别生起。见《百法明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2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