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57|回复: 19

十二类众生,他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6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注意。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这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众生,分成十二类。这不是严格的一个标准下的划分。而是和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而成十二之数相应。卵胎湿化,对应过去世;有色有想,无色无想,对应现在世;非有色非有想,非无色非无想,对应未来世。四方,从东到南到西到北,三世和合相涉,依次对应。经上顺序依照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分。本文为了理解,二和三两种划分,顺序上稍作调整。特此说明。还有一点需要明白,那就是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十二类生,本是三种划分标准。有情和无情,则是又一种划分标准。以为十二类生,仅仅指的有情众生,这是误解。比如把人分作男人女人,这是一种划分标准;分作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是一种划分标准;分作白种黄种黑种棕色人种,这是一种划分标准。这时,如果有人说,上述十种人的划分,划分的仅仅是凡夫,这就有失公允了。圣人在逻辑上并无漏洞,是我们后人理解时,出了问题。削足适履,硬往有情众生去套,套出种种笑谈。三世四方和合相涉,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四方是指东西南北。时空之中,所有一切,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人畜,风雨雷电,等等,都是众生。一切无情众生乃至山河大地,皆是我等妙明真心中物。无情不度,何以成佛?

一,依据所生方式,所有众生,分作四种。
1。卵生众生。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
【】注意,由此因的世界(尚未醒悟),虚妄轮回。呈现的一切实际都是虚妄;一切虚妄都依照因果在轮回。
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
【】注意,动本是虚妄。但心迷当真,执着其动,此即动颠倒。妄心贪和合。气即精气。和合阴阳精气,而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飞沉,卵生翔于天者即飞,行于地者即沉。乱想,明示万物之本是心之妄想。
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
【】这样,便有由卵受生的众生,流转心田。注意,入胎一七日为羯罗蓝,状如粥汁,名为凝滑凝酥,义为杂秽。国土,指土地,众生居处,实际就是心田。
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注意,此即凡夫能见的卵生众生。

2。胎生众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
【】注意,由此因的世界(尚未醒悟),杂染轮回。呈现的一切实际都是杂染即不清净;一切杂染都依照因果在轮回。
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
【】注意,欲本是假象。但心迷当真,执着其欲,此即欲颠倒。妄心贪和合。滋即滋生。和合滋生,而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横竖,人身竖立而贵,畜生身横而贱。《礼运》中有记载:人以纵生,贵于横生。乱想,明示万物之本是心之妄想。
如是故有胎遏蒱昙,流转国土。
【】这样,便有由胎受生众生,流转心田。注意,受胎二七日名遏蒲昙,意为孢,如疮孢之形。表里如酥,未生肉。国土,指土地,众生居处,实际就是心田。
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注意,此即凡夫能明白的胎生众生。

3。湿生众生。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
【】注意,由此因的世界,执著轮回。或说心在尚未悟道之地,心生执着。心本不住相,执无常执,故有轮回。
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
【】注意,趣本是假象,但心迷当真,执着其趣,此即趣颠倒。妄心贪和合。暖即温暖。和合温暖,而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翻覆,指湿生之象繁多,变化不定。乱想,明示万物之本是心之妄想。
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
【】注意,受胎三七日名闭尸。意为凝结,又意为软肉。即是凝结如软肉。若男则上阔下狭,若女则上狭下阔。这样便有由湿受生的众生,流转心田。
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注意,此即凡夫能明白的湿生众生。

4。化生众生。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
【】注意,由此因的世界,变易轮回。心已悟道,但未彻悟,而居变易(此变易非凡夫所能知。前三种众生,处在分段生死凡夫,人人本有。而化生众生,则只有处在变易生死的圣者,其心才堪当大任)。变易虽微细难察,但心本不住相,仍有微细轮回。
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
【】注意,悟道之心,破除颠倒,明白一切都是虚妄。但执着其假,仍是颠倒,此即假颠倒。妄心贪和合。触即感触。和合内心感触,而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新故,即吐故纳新。乱想,明示万物之本是心之妄想。
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
【】注意,这样,便有化相众生流转国土。化,乃自心化现。凡夫心也不离化生,但不解化相。圣者醒悟,离分段生死,居变易生死。明白了化生众生乃是凭空幻化,此即二乘;明白了化生众生本是自心幻化,此即佛菩萨。
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注意,凡心不知化生众生。佛为凡夫能理解化生,举出蝉蜕皮而后转为飞行这一凡夫常见事物。切不可将蝉之类认为是化生众生。若真如此认定,就大错特错。实际来说,蝉蜕皮而后转为飞行众生,暗含道理,与化生之理类似。凡夫以此类比,可以理解化生一些道理。但真想知道化生,只有悟道才可。不悟道之心,没有化生迹象。

化生众生,只有凡夫心转成解脱心,而后才能达到罗汉果,飞行自在。如此心地,如此国土,才有化生众生。能做到化生者,只有圣者心。心无分段生死,而居变易生死,才有能力化生万象。化生,无所依托,借业力凭心而现。凡有情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而最先生出的无情众生,如明暗,如四大,如胜义根,如浮尘根,如虚空,如山河大地,如日月星辰,等等,皆是妙明真心发用,幻化而有。说穿了,所有众生,无论有情还是无情,都是自心化现。

此四类众生,需要弄清:
其一,所有众生,在此分为四种: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注意,一者,是所有众生,包括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二者是根据受生方式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其二,前三种,凡夫能够理解。而化生,凡夫不知。蝉蜕皮而后转为飞行,是佛祖举出的譬喻例子。因为化生也是众生一类,是悟道者才能知能解的众生。为了不悟道的凡夫对此化生有所了解,佛祖才应凡夫所知量,以蝉蜕皮而后转为飞行这样的俗事,类比悟道者才能感知的化生。不是令凡夫一步登天,明白真正的化生。而是令其开眼,生出修道的信心,乃至最后成道。这才是慈悲佛祖的良苦用心。处在凡夫位,不可把蝉蜕譬喻,当成化生众生去解读。真若将此蝉蜕当成化生众生,那就是犯了见指不见月的错误。体会佛祖蝉蜕譬喻的道理,对化生有个粗浅的推断。若想懂得真正的化生,悟道才是惟一出路。

其三,化生变易轮回,此心最胜。湿生执著轮回,胎生杂染轮回,卵生虚妄轮回,其心步步下行,越染越深。由此,我们也该明白,化生何其高深。把蝉蜕认作是化生,如此认指为月,如何对得起佛祖?
其四,卵胎湿三生,湿生三七,其时最长;胎生二七,其时居中;卵生一七,其时最短。从形质而言,卵生仅仅刚刚凝滑;胎生则长成小小疮孢;湿生则壮大为软肉。所以,贵贱顺序,依次确实是化生,湿生,胎生,卵生。
其五,化生,颠倒称作假颠倒;湿生,颠倒称作趣颠倒;胎生,颠倒称作欲颠倒;卵生,颠倒称作动颠倒。可见,颠倒步步下行,愈来愈重。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依据有色无色,所有众生,分为四种。

**1,有色众生。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
【】注意,由此因世界(尚未醒悟),留碍轮回。此即心迷,尚未悟道,故执有生,有留碍,陷入有的轮回。
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
【】注意,被烦恼所障,活得颠倒。此即障颠倒。妄心贪着和合。著即显。和合有相,而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精耀,即阳气、显耀。乱想,明示其障本是心之妄想。由此可见,有色众生是自心妄想而生。

**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
【】注意,入胎四七日名羯南,意为凝厚,为坚肉。由此而成有色众生流转国土,即流转心田。
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注意,休、咎、精、明,心头能留碍者,能感知者,其类充塞。此即有色众生。休、咎、精、明,这是凡夫能理解的。不是譬喻之辞。

**2,无色众生。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
【】注意,由于在因世界(尚未醒悟),销散轮回。此即心迷,尚未悟道,故执有灭,有销散,陷入无的轮回。
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
【】注意,被妄见所惑,活得颠倒。此即惑颠倒。妄心贪着和合。暗即无。和合空相,而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阴隐,即阴气、消隐。乱想,明示其惑本是心之妄想。由此可见,无色众生是自心妄想而生。

**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
【】注意,由此而成无色众生流转国土,即流转心田。
空散销沈,其类充塞。
【】注意,空、散、销、沉,尘空、尘散、尘销、尘沉者,四空天,其类充塞。此即无色众生。空、散、销、沉,这是凡夫能理解的。不是譬喻之辞。

**3,非有色众生。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
【】注意,由此因世界(悟道了,但尚未彻悟),相待轮回。有,终究无在相待,逃不出最终归无。此即相待轮回。
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
【】注意,悟道者,看有色众生,有色二字前面要加个非字。此即非有色众生。因为,悟道者明白,有色众生是假象。明白有色众生是假象,心不再偏执有色。由此而入圣流。因为尚未彻悟,心执着空无,又成颠倒,此即伪颠倒。把世界当真执着是颠倒;把世界认作假去执着,也是颠倒,此即伪颠倒。妄心贪着和合。染即污,即染心。和合染心,而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何为染心?染心之相有六种。有色众生和无色众生乃是凡夫心所见,属于第一种,即执相应染。二乘及菩萨于信相应地断之。可见,非有色众生,非无色众生,乃是悟道者所见。此要点必须明察。八万四千,喻数之多。因依,即因地依空,即未能彻悟而执空。乱想,明示其空本是心之妄想。
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
【】注意,也叫有色,但心里明白有色是假象,是虚妄。此即所谓的非有色。非有色之相,成色众生,流转国土。虽名叫有色众生。但悟道之心,明白有色是假象而言其色。如此而言,有色众生,悟道者眼中,同时就是非有色众生。所谓的流转国土,实际就是非有色之相,流转于心田。
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注意,凡夫不悟道,故而不理解什么是非有色相。佛祖为安众生之心,以水母、虾,作譬喻,以便我等凡夫理解悟道者眼中的非有色相。

**关于水母、虾的譬喻,必须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凡夫不悟道,只能得见有色和无色众生。不能得见非有色和非无色众生。只有悟道者,才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才明白有色和无色众生都是假象。
其二,说法为度凡夫。为了凡夫理解悟道者眼中的这个世界,佛祖才用水母、虾的譬喻。原文是: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注意,其类充塞之类,不是说水母和虾,而是说水母等以虾为目。这样的类,如何理解呢?
水母没有真正的眼睛,但他们拥有一种原始的视觉器官,被称为点眼。和昆虫的复眼相似。水母通过感知水流、水温、水压、浮游生物等情况来确定移动方向。那么,佛祖所言诸水母等以虾为眼目确定移动方向,就是实有其事的。
佛祖这一譬喻,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
事实一,因虾目之见,水母游动有方,显示水母所见不虚。
事实二,水母无眼,所见一定空无。
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其中所含道理:水母通过虾的眼睛见到的有色,实际是无色。至此,水母见到的有色,正确的表述就是:非有色。这和非有色众生,恰好相类。
其类充塞,实际指的就是非有色相,充塞心田。这就是告诉我等凡夫,悟道者眼中的非有色相,是我所譬喻这样的。水母等以虾为目,水母所见,就是非有色相。
说实话,这两个非有色相,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既然如此,佛祖为何还说呢?这是佛祖慈悲。例举凡夫能懂之事物,譬喻悟道者境界,以便凡夫在概念层面或说理的层面有所了解,继而生信。并由此走上修道之路。这就是佛祖说此譬喻的良苦用心。
佛祖清除,非有色众生的本来面目,只有悟道之后才能真正明白。佛祖的譬喻,供凡夫勉强理解而已。恰如为盲人讲说太阳,譬喻为像个皮球。此乃慈悲、无奈之举。
其三,水母和虾,这是例举的譬喻。不可把水母和虾当成非有色众生去解读。真若把水母和虾当成非有色众生,而不是体会其中譬喻的道理,可就大错特错了。此即见指不见月的错误。说实话,这不仅见不到月,也错会了指的含义。即是说,什么是非有色众生,尚未搞明白。
其四,不要以为有某物,被称为非有色。把物称为非有色,如把水母和虾之类称为非有色,是最大误解。
实际而言,有色还是这个有色。心处凡夫位,称其为有色。心处悟道的圣者位,则称其为非有色。所指,是一样东西。
其五,这非有色,又不可等同于无色。无色和有色对言。非有色和非无色对言。非有色,非无色,是悟道者的语言符号。不悟道的凡夫,只能通过佛祖的譬喻,去体会其中道理。真实义,只有通过修行,悟道后,才能懂得。

**4,非无色众生。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
【】注意,由此因世界(已然悟道,尚未彻悟),相引轮回。悟空者,归于无。但有和无是相互对待,又相互吸引的。无,被有吸引,还要生出有。此即相引轮回。
无中怎样生出有呢?
首先,彻悟者乃自然而生。这个,不悟道者不懂。别去强猜。
其次,未彻悟者,则从无,以心念相引而生,即凭空生有。此即由心相引而生的有和无的轮回。
最终还要明白,心是根由。此即显露出性。此即见性,此即显心。只不过此性尚属妄性,此心尚是妄心。
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
【】注意,明白了心性统辖有和空,由于尚未彻悟,执着此心性为真,这还是颠倒。此即性颠倒。妄心贪和合。咒即心念、口宣。和合诅咒,而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呼召即以咒驱使非无色众生。乱想,明示其性本是心之妄想。
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
【】注意,由此故有非无色之相。此相即是:无色众生,流转心田。也叫无色众生,但悟道之心知道无色是假的。实际就是非无色众生。
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诅咒招来的厌生,其类充塞。注意,凡夫心地,不懂悟道境界。佛祖为安凡夫之心,例举凡夫能明白的实例,暂令受之。等到悟道,一切便能明白。诅咒招来的鬼怪精灵,我们凡夫也能理解,属于厌生之类。
一者,鬼怪精灵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明白这些是我们见闻不到的,此即无色。
二者,厌生。我们知道并相信它们存在。它们是厌生,是令我们讨厌的生灵。因为受诅咒驱使,常常迫害我们。
至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鬼怪精灵表面无色可见,一旦真开心眼,又能得见其色。此即非无色众生。真正彻底悟道,才能明白鬼怪精灵之类不是迷信,而是自心现量。

**此四类众生,需要弄明白的问题如下:
其一,有色众生和无色众生乃相对而言。此是凡夫心地能理解的分别。而非有色众生和非无色众生,只有悟道者才能真正明白。凡夫只能通过佛祖譬喻,以类相通,暂作理解,以便坚定修道信心。其中真实义,只有将来悟道了,才能最终懂得。
其二,非无色众生,是性颠倒;非有色众生,是伪颠倒;无色众生,是惑颠倒;有色众生,是障颠倒。
其三,非无色众生,是和合咒成;非有色众生,是和合染成;无色众生,是和合暗成;有色众生,是和合著成。
其四,非无色众生,是相引轮回;非有色众生,是相待轮回;无色众生,是销散轮回;有色众生,是留碍轮回。
其五,咒诅招来的厌生即鬼怪精灵之类,这是佛祖举出的例子,关键在于这是譬喻的例子。不可把咒诅厌生当成非无色众生去解读。真若把咒诅厌生当成非无色众生,而不是体会其中譬喻的道理,是我们自己出了差错,怨不得佛祖。
其六,不要把非无色等同于有色,也不要把非有色等同于无色。等同的话,就南辕北辙了。
其七,为安凡夫心,佛祖方便说法。例举凡夫能懂之事物,来譬喻悟道者无为的境界。佛祖不是欲令凡夫一步登天,而是使凡夫在概念层面或说理的层面,对非有色和非无色这一悟道境界有所了解。继而生信,由此走上修道之路。这才是佛祖的良苦用心。
其八,有色和无色划分,是凡夫眼中的有色和无色。
有色,从最大而言,科学发展到眼下程度,望远镜已经望到很远很远,也只能用无限二字了之。此乃无可奈何之举。
无色,从最小而言,科学发展到眼下程度,显微镜已经观到很小很小,也只能用无限二字了之。此乃无可奈何之举。
实际,我们的圣贤,早已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说的十分透彻;早已用空幻二字,揭示了其本质;早已用自心生,显露了其根源。
只不过,凡夫心地,还不能理解圣贤的心量。最多,从哲学高度概括为无限,或如我们古人,概括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而悟道了,同样一个心,对凡夫心地有色和无色,又有新的扩充;那么,在宗教哲学角度,我们也要建立新的见地。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依据有想无想,所有众生,分为四种。

  1,有想众生。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
  【注意,由于此因世界,凡夫心不悟道,所以,妄想众生,把本虚无的象,执着当真,轮回不休。此即罔象轮回】。
  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
  【想即心头尘影;凡夫心地执着为真,此即影颠倒。凡夫心贪着和合。忆即思念。和合思念而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潜结,潜指心;结指想。心中之想,即是潜结。乱想,明示其影本是心之妄想】。
  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
  【注意,此即有想众生,流转心田】。
  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注意,凡夫心,都明白何谓有想众生。神鬼精灵,此乃例举凡夫能理解者。这不是譬喻之辞】。

  2,无想众生。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
  【注意,由于此因世界,凡夫心地,不悟道,愚钝无明,不知一切都是虚妄,当真执着无想众生,轮回不休。此即愚钝轮回】。
  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
  【注意,痴即心头无光;凡夫心地执着为真,此即痴颠倒。凡夫心贪着和合。痴即无想。和合此顽即和合无想,而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枯槁,无想无念之谓。乱想,明示其痴本是心之妄想】。
  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
  【注意,如此,故有无想众生流转心田】。
  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注意,凡夫心,都明白何谓无想众生。土木金石,此乃例举凡夫能理解者。这不是譬喻之辞。
  有想和无想众生,凡夫分别,则执着其有。凡夫不懂这一切都是虚妄,执着当真,痴迷颠倒。不悟道者,不明无想众生来处。佛祖一句: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可谓振聋发聩之语。慧根深者,由此便能悟道。醒悟土木金石等等所谓无情,皆是自心现量。悟不来者,对土木金石等,也不再执着没有精神思虑;也逐渐认可或不执着反对精神可以化为物质之说。
  实际而言,日月山河等等无情,看去与心毫不相关,实际都是自心变现。日月山河,凡夫执着为外物,执着为无情。彻底悟道者则明白,日月山河,就是自心,也是有情。说穿了,有情无情,悟道者明白,都是自性】。

  3,非有想众生。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
  【注意,由此因世界,合妄轮回。此即是说,悟道者,看有想众生,明白有想众生与妄相合,即明白有想众生是虚妄的。由此步入知妄的因果轮回。此即合妄轮回】。
  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
  【注意,罔音网,即无。明白了空无,此即悟道;由于尚未彻悟,又执着空无,此即罔颠倒。心有和合习气。异者非一,与一对言。和合其异,而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回互,有想而又知其虚妄,此即回互;知其虚妄而又有想,此即回互。乱想,明示其无其空本是心之妄想】。
  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
  【注意,虽名叫有想众生。但悟道之心,明白有想是假象而言其想。如此而言,有想众生,实际同时就是非有想众生。不要把非有想等同于无想。等同的话,就南辕北辙了。国土,可理解成心田】。
  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注意,蒲卢,即蜾蠃,即细腰蜂也。螟蛉有子,果蠃负之。古人认为蜾蠃不能自己生育后代,就把螟蛉的幼子抱回去抚养。后人把收养义子叫作螟蛉之子】。

佛祖的蒲卢譬喻,如下几个问题,需要明白。
  其一,凡夫心地,只能明白什么是有想众生,什么是无想众生。却不能理解悟道者心中的非有想众生和非无想众生是何意。佛祖为安凡夫心,才例举蒲卢收养螟蛉之子的譬喻,令我等凡夫体会悟道者心中的非有想众生是个什么模样。
  这个譬喻含的道理是:异质相成。
  一者,蒲卢和螟蛉,就是异质,性质原本不同。
  二者,蒲卢和螟蛉,却又相成。从蒲卢而言,抚养螟蛉;自己虽不生育,却有螟蛉成了自己孩子。从螟蛉而言,身体幼小;在蒲卢抚养下,成长壮大。这就是相成。
  综合言之,虽然有成,成为父子;但其成却是虚妄,却是假象。用三个字,可以表述为:非有成。
  这样暗含的道理,哪个能想到呢?想到了,就是大道根器。
  其二,彼蒲卢等异质相成,这是佛祖举出的例子,关键在于这是譬喻的例子。不可把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当成非有想众生去解读。真若把蒲卢当成非有想众生,而不是体会其中譬喻的道理,是我们自己出了差错。此即见指不见月的错误。说实话,这不仅见不到月,也错会了指的含义。即是说,什么是非有想众生,尚未搞明白。
  其三,蜾蠃和螟蛉,以凡夫眼看,都是有想众生。而悟道者眼中,蜾蠃和螟蛉,乃至一切有想众生,都是虚幻,都是假象。故而,悟道者称有想众生为非有想众生。一个非字,表明一切都是虚妄的。同是一物,当真,就是凡夫;知幻,就是圣贤。
  其四,注意,这非有想,又不可等同于无想。无想和有想对言。非有想和非无想对言。非有想,非无想,是悟道者的语言符号。不悟道的凡夫,只能通过佛祖的譬喻,去体会其中道理。真实义,只有通过修行,悟道后,才能懂得。
  其五,凡夫不懂悟道者的境界,佛祖为何还说呢?佛祖方便说法,例举凡夫能懂之事物,譬喻悟道者境界,以便凡夫在概念层面或说理的层面有所了解,继而生信。并由此走上修道之路。这就是佛祖说此譬喻的良苦用心。

  4,非无想众生。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
  【注意,由此因世界,怨害轮回。此即是说,悟道者看无想众生,明白无想是虚妄,故而称其为非无想。虽然悟道,尚未彻悟。倘若由此而迷失,便执无。执有和合,执无怨害。此即生出怨害轮回】。
  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
  【注意,由于尚未彻悟,故有执无。执无之损之杀,也是颠倒行事。此即杀颠倒。心有和合习气。怪即精怪。和合精怪,而成八万四千食父母之想。八万四千,喻数之多。食父母之想:食父母,此乃譬喻之辞。执无者以为无是本因,此即错认爹娘,灭其自性父母。想,明示其无其空本是心之妄想】。
  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
  【注意,如此才有非无想众生,流转心头。悟道者,才明白什么是非无想众生。不悟道的凡夫不懂其义。佛祖在下文举例譬喻。令凡夫众生通过譬喻之例,体会悟道者非无想众生的甚深含义。直到真的悟道,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非无想众生】。
  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
  【注意,土枭附于土块,欲把土块孵化成儿女;破镜鸟抱毒树果,欲把毒果孵化成儿女。土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破镜鸟,传说中的恶鸟】。
  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注意,子女孵化成了,父母皆被子女吃掉。其类充塞】。


土枭和破镜鸟的譬喻,有几个问题,必须弄清。
  其一,其类充塞。类,不是指土枭和破镜鸟;而是指这两个譬喻暗含的道理之类。
  其二,凡夫心地,只能明白什么是有想众生,什么是无想众生;却不能理解悟道者心中的非有想众生和非无想众生是何意。佛祖为安凡夫心,才例举凡夫熟知的土枭和破镜鸟,作个譬喻,令我等凡夫体会悟道者心中的非无想众生是个什么模样。
  其三,这个譬喻含的道理是:土枭等孵化土块,破镜鸟孵化毒树果。土块和毒树果都是无想众生。子成,真的孵化成子有想了,表明土块和毒树果的无想应该表述为非无想。父母遭其食,表明父母非是父母,子女非是子女,一切都是无常,都是虚幻。
  这个暗含的道理,哪个能想到呢?想到了,就是大道根器。
  其四,悟道者心中的非无想众生,和佛祖譬喻的非无想,确实相类。
  一方面,悟道者,其心确实无想。
  另一方面,其无想二字之前必须加个非字,因为悟道者明白,无想是假象。
  但是,我们要明白,这种相类,仅仅是相类而已。若把土枭和破镜鸟的非无想,等同于悟道者的非无想,就是看指不看月了。说实话,这不仅见不到月,也错会了指的含义。即是说,什么是非无想众生,尚未搞明白。
  面对有想众生,凡夫当真执着,名为有想众生。圣者明白有想众生是假象,名为非有想众生。
  面对无想众生,凡夫当真执着,名为无想众生。圣者明白无想众生是假象,名为非无想众生。
  由此可知,非有想和非无想众生,绝不是有一物可供指陈,此是非无想、非有想。而是圣者明白虚幻,才名之为非。如此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土枭等孵化土块,孵化毒树果。这怎么可能?理解不了的时候,可以理解成为了生育子女,土枭破镜鸟含辛茹苦。
悟道,就知道真相了。不悟道,随自己所知所学,理解佛说的法,也可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悟道圣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顺开示,当机说法,乃真慈悲。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我之人,文字纠缠,语句活计,文章功夫,终究还是下乘。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上载,有想,即于空无边处起空想,于识无边处起识想之意;无想,即于无所有处离少想之意;非有想非无想,则为有顶所摄。此系将三种有情众生,配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等无色界之四处。
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有想者谓七有想,无想者谓五无想,非想非无想者除前二,此依有宗释。大乘解者谓,识处名有想,无所有处名无想,无少所有,第三非想者非前识处,故非非想者即非前无少所有处。
此系举出有部宗与大乘之解释。
其中有部宗之解释,或系于九有情居之中,分别以七识住为有想,无想天为无想,非想非非想处为非有想非无想之方式加以配置。而大乘之解释,则系于无色界四处之中,将识无边处配于有想、无所有处配于无想、非想非非想处配于非有想非无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种种解释,皆是解释。哪个与自心相应,哪个便是自心缘分现前。哪个对哪个错?能令自己悟道,便对。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闻香悟道,香便是佛经。闻臭悟道,臭便是妙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者明心,中者求义,下者落入语言文字不得解脱。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佛法,使人悟道。即便错讹,即便矛盾,也都是救人良药。
世俗妙文,令人痴迷,即便言辞华丽,逻辑严谨,也是美言不信。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种种定,楞严大定,才是真定。终究以此为准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恰如三二一,处三则是三;处二则是二,处一才是一。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法,处一而说,故而无二说。
佛说法,方便而说,才有种种误解流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无错。误解乃是凡夫之心层次不达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类众生他说,乃是一己私见,仅供玩味。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理,明理。不是让我们明白世俗的道理逻辑。而是让我们明白王在里,即王在自心。
土块毒果,能孵化出生命?当你明白无论什么都是自心生时,就明白佛祖譬喻之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2-1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成佛,其理甚妙。修行悟道,自然知晓。
 楼主| 发表于 2019-2-1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悟道,莫去猜。千猜万猜猜不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教之极说,立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之义,是曰非情成佛。
天台二百题中以草木成佛之题目,详细问答此义。
密教谓万有本来,为六大所成,不见有情非情之别。非情成佛,为当然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30 2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