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91|回复: 1

[佛法知识] 释迦如来夜睹明星悟道偈的精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9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四、印证
“大隐,现在手机真方便,我这查到了,我可开念了啊。
释迦如来夜睹明星悟道偈
夜睹明星亿万里 从来不知是自己 遥遥无穷恒沙界
千百亿劫无星比 纵令世代子孙算 无边时间数不讫
光明普照无能见 凡所见者亦咫尺 诸大菩萨见不到
见到唯佛而已矣 如此广大是何境 反观原来乃自体
光明遍耀无识者 众生具足太可惜 诸佛皆是从斯证……”
“好了,隐者,就到这里,后面是劝导大众的内容,不在我们解读的范围。”
“怎样开始解读、印证?”
“这样,我们分三个部分内容解读:1.佛偈中明星的特征;2. 佛偈的精髓;3. 佛偈的其它内容。解读后,我们再按佛偈对大隐的解释与世存的解释证真、证伪。”
“嗬,大隐,还挺有条理。”
“那是,要不怎叫大隐尘市呢,呵呵。”
“大隐,别喘呦。我们开始吧。”
“好,我们先解读佛偈中明星的特征。这回我提问题,你来解答。”
“嗬,反过来了?”
“大隐尘市相信最朴素的真理,你对词句的直接理解更有说服力。”
“那好吧,你问。”
“明星:‘遥遥无穷恒沙界  千百亿劫无星比 纵令世代子孙算 无边时间数不讫’你看是佛偈中的明星多,还是天上肉眼可见的明星多?”
“当然是佛偈中的明星多得多了,天上肉眼可见的明星只有几千颗。”
“‘无边时间数不讫’这句话的文意是有量还是无量?”
“既有‘数’字,应是有量,‘数不讫’是指量非常大。”
“呵呵,隐者,不错呀,跟大隐学不少东西。”
“看看,又开始喘上了,还是问你的问题吧。”
“佛说‘从来不知是自己’,偈中的明星和佛是什么关系?”
“直接理解明星就是佛自己,更深的我就说不上了。”
“天上肉眼可见的明星是佛自己吗?”
“不是。”
“天上肉眼可见的明星与佛偈中的明星有关吗?”
“依前所言,没有关系。”
“好的。本来我想证伪,没想到隐者这么聪明,就没必要给迷师说的法刷存在感了。”
“大隐,这样说来,佛偈说的明星特征确实与你境中所见很像。”
“现在我们只说佛偈。”
“好吧。”
“接下来我们解读一下佛偈的精髓所在。佛说 ‘从来不知是自己’,这句话所指的明星是什么时候见到的?佛怎么看待所见明星的?”
“‘从来’应指很长时间以前就见到了,并且经常见到,就是不知道是‘自己’。”
“这个悟道偈说了佛大彻大悟的原因,我们仔细找找佛偈的精髓。佛在彻悟之前,已经智慧神通具足,依然没有彻悟,这次夜睹明星就彻悟了,为什么?”
“让我想想……应该是以前不知道‘明星’是自己,这次发现是他自己了吧?”
“怎么发现的?”
“怎么发现……对了,是‘反观’—— ‘反观原来乃自体’!”
“对!
如果全面的说,佛真正大彻大悟的原因源自于两大发现:
第一,发现偈中的明星‘反观原来乃自体’!
第二,发现这一佛性众生具足。
佛陀彻悟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清净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与偈中‘众生具足太可惜’大意相同。”
“好精辟的解释!大隐,你平时很少说话,没想到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露相不真人喽。”
“大隐,我想问问:‘反观’是什么意思?”
“‘反观’自然是神识向回看……隐者,这个问题就到这吧,解释佛偈,我的心理压力特别大。”
“好吧,那我们解读一下其它词句?”
“好。‘光明遍耀无识者 众生具足太可惜 诸佛皆是从斯证’你怎样看这段话的文意?”
“应该是光明遍耀的‘明星’没有认识的;众生都有,只不过见不到,太可惜了;所有的佛都是这么证道的。”
“呵呵,隐者,理解力不错呀,上道了。”
“大隐,我还有一句没明白,得我问问你了。‘诸大菩萨见不到
见到唯佛而已矣’是说只有佛才能见到,菩萨见不到吗?”
“佛是这样说的。”
“不是众生都有吗?”
“佛说众生都有呀,你也有啊。”
“为什么菩萨见不到?”
“菩萨是大道果,不应该我们谈论。佛经上有佛说十地菩萨如何成佛的经文,你自己读吧。”
“你不能讲吗?”
“我不能讲。如果你想了解,我只能讲些普遍的道理和高僧的故事。
开悟只是打开参悟佛法的大门,离证道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明代憨山大师是我见过从开悟到证道过程记录最全的高僧,其肉身被后人做为菩萨供奉。但‘悟道偈’所说的‘明星’景象他没见过。
憨山大师开悟时‘在经行中,忽然顶门响起了轰隆之声,犹如炸雷一样,瞬间,山河大地,身心世界,豁然顿空。’
所有开悟的人都有‘身心顿空’的现象,但进入的状态和境中的相不一定一样,憨山大师‘顶门犹如炸雷’的现象我没有,我境中的相大师没有。如果说同样是进入佛法大门的话,我们走的是不同的门。当然,憨山大师最后证道,我只是开悟,境界天差地远。我能说的是,既使憨山大师证道了,我境中出现的相大师一生都没见过。”
“好吧,以后我读些这方面的经文,看看高僧的故事。”
“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9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完整原贴被删除了,只能发一部分了。回答一个网友的有关‘应无住而生其心’的问题: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没有空境,一切免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1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