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03|回复: 14

请问师兄们有关涅槃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9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请问师兄们:文殊师利菩萨说的“涅槃门”,是不是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应尽还源品第二”这段经文说的“涅槃门”?

文殊师利菩萨言: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应尽还源品第二
  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入寂灭定。
  尔时,世尊所言未讫,即入初禅;从初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无边识处;从识处出,入不用处;从不用出,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处出,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还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出,入不用处;从不用出,入无边识处;从无边识处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一禅。
  尔时,世尊如是逆顺入诸禅已,普告大众:“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一切六道,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离,毕竟寂灭同虚空相,无名无识永断诸有,本来平等无高下想,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不可系缚,不可解脱,无众生,无寿命,不生不起,不尽不灭,非世间、非非世间,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际平等等诸法故,闲居静住无所施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从无住法法性施为,断一切相,一无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众,应断无明灭生死始。”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复入超禅;从初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虚空处;从虚空出,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出,入灭尽想定;从灭尽定出,次第还入至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出,入无边识处;从识处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于初禅。
  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摩诃般若,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无系缚者,无解脱者,无主无依,不可摄持,不出三界,不入诸有,本来清净,无垢无烦恼,与虚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尽诸动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见此法,名为解脱。凡夫不知,名曰无明。”
  作是语已,复入超禅;从初禅出,乃至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乃至入初禅。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发表于 2018-10-10 11: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进入不生不灭一真法界,常寂光法界。

点评

感谢你的回答。 请留意以下这两段经文: 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得此观时。摄心定住即入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0 19:4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有两段经文,希望师兄们关注“有关涅槃的问题”这个话题:
  
    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  佛告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六群比丘恶性车匿行污他家。云何共住而得示教。阿难。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涅槃后渐当调伏。其心柔和舍本恶性。阿难。我弟难陀。具极重欲。其性鄙恶。如来以善方便示教利喜。知其根性。以般若慧。为说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是无明憎爱丛林。一切行苦。弥满三界遍流六道。大苦根本无明所起。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得此观时。摄心定住即入三昧。以三昧力。得入初禅。渐渐次第入第四禅。继心正念。如是修习。然后自当得证上果。离三界苦。阿难。尔时难陀比丘。深生信心。依我教法。勤心修习。不久即得阿罗汉果。阿难。我涅槃后汝当依我教法正观。教示六群车匿比丘。深心依此清净正法。不久自当得证上果。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节选)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8-10-10 11:19
个人理解,进入不生不灭一真法界,常寂光法界。

      感谢你的回答。 请留意以下这两段经文:

     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得此观时。摄心定住即入三昧。以三昧力。得入初禅。渐渐次第入第四禅。继心正念。如是修习。然后自当得证上果。


  文殊师利菩萨言: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发表于 2018-10-10 19: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楞严三眛

点评

感谢你的回答,所以我又想到了 《楞严经》卷三的一段经文。 留意以下这两段经文,希望能把“文殊师利菩萨说的“涅槃门”,是不是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应尽还源品第二”这段经文说的“涅槃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1 10:0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的回答,所以我又想到了 《楞严经》卷三的一段经文。

       留意以下这两段经文,希望能把“文殊师利菩萨说的“涅槃门”,是不是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应尽还源品第二”这段经文说的“涅槃门”?”这个问题弄清楚。希望师兄们关注“有关涅槃的问题”这个话题,发表意见。
  
   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 阿难。我弟难陀。具极重欲。其性鄙恶。如来以善方便示教利喜。知其根性。以般若慧。为说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是无明憎爱丛林。一切行苦。弥满三界遍流六道。大苦根本无明所起。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得此观时。摄心定住即入三昧。


  《楞严经》卷三: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罗心无动转。”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2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一段:“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以前我对这个“心”也不了解,后来读了以下这段经文才明白什么是真心,就是这段经文中的几句: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通过学习可知道,能够入这个“涅槃门”,关键就是这个“心”。

  
    《楞严经》卷一: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补充内容 (2018-10-12 06:03):
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以般若慧。示以性净。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学习可知道,能够入这个“涅槃门”,关键就是这个“心”,前面请问师兄们:文殊师利菩萨说的“涅槃门”,是不是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应尽还源品第二”这段经文说的“涅槃门”? ,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
   
   现在的问题是:请问师兄们想不想入这个“涅槃门”,希望师兄们关注这个话题,发表意见。
  
   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阿难,我涅盘后,汝当依我教法正观,教示六群车匿比丘,深心依此清净正法,不久自当得证上果。阿难,当知皆因无明增长三界生死大树。飘没爱河,众苦长夜,黑暗崖下绕生死柱,六识为枝,妄念为本。无明波浪,心识策使,游戏六尘,种苦恼芽,无能制者自在如王。是故我言,无明郎主念念伤害,众生不觉轮转生死。阿难,一切众生为此无明起诸爱结。我见覆蔽八万四千烦恼郎主,役使其身,身心破裂,不得自在。阿难,无明若灭,三界都尽,以是因缘,名出世人。阿难,若能谛观十二因缘,究竟无我,深入本净,即能远离三界大火。阿难,如来是真语者,说诚实言最后付嘱,汝当修行。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第四卷: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富楼那,这就是妄想的本性,它是因为什麽而能存在呢?只要你不去追随世间相续,众生相续和业果相续,断绝这三种缘,杀、盗、淫这三种恶业的细因就不会生起,那麽,你心中如演若达多一样的狂性就会歇止下来,狂性一旦歇息,就圆满成就了菩提妙心。无比净明心本来遍在於法界,并不是因人才得到,为什麽要去辛劳精勤去修证它呢?这就譬如有人在自己衣服缝隙中有如意宝珠而不自知,反而却因为穷困到他乡去奔走乞食。虽然他贫穷,但是宝珠并没有遗失,这时,突然有智慧之人指示出来,於是他便能随心所愿,过了富裕的日子,这时,他才悟解到,神珠自己本有,并不从外而得。
发表于 2018-10-13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部经是真经 那么经意和三藏任何一部经文字义都是通的 你看楞严的涅槃门想到涅槃经的涅槃门,那么楞严的涅槃门是不是法华的涅槃门?是不是华严的涅槃门?不止楞严经。佛所说涅槃即是
诸法无常 无我 无明尽乃至最大苦蕴集灭 生灭灭矣 寂灭为乐的涅槃

点评

感谢你的回复!这个问题也有一位师父回复了我。 以下就是回复内容,愿望大家早日能够入这个“涅槃门”: 阿弥陀佛! 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二者所入之大涅槃是一个,入门的方便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07:0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VAJRACCHEDIKA 发表于 2018-10-13 08:09
如果一部经是真经 那么经意和三藏任何一部经文字义都是通的 你看楞严的涅槃门想到涅槃经的涅槃门,那么楞严 ...

    感谢你的回复!这个问题也有一位师父回复了我。

    以下就是回复内容,愿望大家早日能够入这个“涅槃门”:
   
阿弥陀佛!
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二者所入之大涅槃是一个,入门的方便不同。
楞严经是以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一门深入,即所谓:一根即返源,六根成解脱。
涅槃经如你所引之文:“我以摩诃般若,遍观三界有情无情……尽诸动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见此法,名为解脱。”应是以般若观智,照见五蕴皆空,解脱一切苦厄。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有个寺院打楞严七,一个法师在开示:读熟一部楞严经就容易看懂其他经典。

虽然我现在对这部经不是很熟,但与其他经典放在一起学习效果就大大不同了。

前面讲到通过学习可知道,能够入这个“涅槃门”,关键就是这个“心”。下面继续深入学习:

大般涅盘经遗教品第一

   尔时佛告阿难普及大众。吾灭度后汝等四众。当勤护持我大涅盘。我于无量万亿阿僧只劫。修此难得大涅盘法。今已显说。汝等当知。此大涅盘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金刚宝藏。常乐我净周圆无缺。一切诸佛于此涅盘而般涅盘。最后究竟理极无遗。诸佛于此放舍身命。故名涅盘。汝等。欲得决定真报佛恩。疾得菩提诸佛摩顶。世世所生不失正念。十方诸佛常现其前。昼夜守护令一切众得出世法。当勤修习此涅盘典。

     《楞严经》  卷四(节选)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晚上从外面回来,上来看到有个师兄提到“四念住”的事,我还未回复他就上床睡觉了。还未睡着忽然身体内有一股气流往上涌,我只好坐在床上打坐,身体慢慢平静了。
   
        这时我就想起了前面讲到的这个问题有一位师父回复了我,里面的一段内容:涅槃经如你所引之文:“我以摩诃般若,遍观三界有情无情……尽诸动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见此法,名为解脱。”应是以般若观智,照见五蕴皆空,解脱一切苦厄。
   
       过了一会我就想起了文殊师利菩萨和观世音菩萨。第二天就写下以下这段学习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继续深入学习大般涅槃经,希望师兄们关注“有关涅槃的问题”这个话题,发表意见。
   
    大般涅盘经遗教品第一:  “阿难,如汝所问,佛涅盘后,依何住者?阿难,依四念处,严心而住。观身性相,同于虚空,名身念处;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名受念处;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阿难,一切行者,应当依此四念处住。”
   
      下面用上面“四念处”这段经文与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应尽还源品第二
  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入寂灭定。.....这段经文进行分段对照学习,进一步理解“四念处”的有关内容:
  
  一、 阿难,依四念处,严心而住。观身性相,同于虚空,名身念处;
     
      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入寂灭定。
  尔时,世尊所言未讫,即入初禅;从初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无边识处;从识处出,入不用处;从不用出,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处出,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还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出,入不用处;从不用出,入无边识处;从无边识处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一禅。
  
二、  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名受念处;
   
      尔时,世尊如是逆顺入诸禅已,普告大众:“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一切六道,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离,毕竟寂灭同虚空相,无名无识永断诸有,本来平等无高下想,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不可系缚,不可解脱,无众生,无寿命,不生不起,不尽不灭,非世间、非非世间,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际平等等诸法故,闲居静住无所施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从无住法法性施为,断一切相,一无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众,应断无明灭生死始。”
  
三、   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复入超禅;从初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虚空处;从虚空出,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出,入灭尽想定;从灭尽定出,次第还入至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出,入无边识处;从识处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于初禅。
  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摩诃般若,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无系缚者,无解脱者,无主无依,不可摄持,不出三界,不入诸有,本来清净,无垢无烦恼,与虚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尽诸动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见此法,名为解脱。凡夫不知,名曰无明。”
  
四、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阿难,一切行者,应当依此四念处住。
  
     作是语已,复入超禅;从初禅出,乃至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乃至入初禅。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 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得此观时。摄心定住即入三昧。以三昧力。得入初禅。渐渐次第入第四禅。继心正念。如是修习。然后自当得证上果。离三界苦。


《楞严经》卷六: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应尽还源品第二
  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入寂灭定。
  尔时,世尊所言未讫,即入初禅;从初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无边识处;从识处出,入不用处;从不用出,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处出,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还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出,入不用处;从不用出,入无边识处;从无边识处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一禅。
  ...........  
  
   作是语已,复入超禅;从初禅出,乃至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乃至入初禅。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六卷   宣化上人著述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六根亦和虚幻影戏一样,元依一精明,分作六和合。元本是一体,而分作六种作用。如果一处能返本还源,得到解脱,其他六处都不起作用。所有的前尘污垢亦都应念销灭;就能成就本来的妙明真心,性净明体。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如有些许微尘未尽,尚在诸学地位,都要赶快破尽,直到生相无明都破尽了。这时候,明到极点,就是如来的本体。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要破尽了,才能成佛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6 07: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