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山高云飞

[佛教经藏] 依三藏,学佛法系列之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3 06:41
为什么 会有这个特点呢?
有以下原因:
1,诸佛都 是在人间成道 。

“阎浮提人有三事胜拘耶尼人。何等为三?
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
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以此三事胜拘耶尼。

“阎浮提有三事胜弗于逮。何等为三?
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能修梵行;
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以此三事胜弗于逮。

“阎浮提有三事胜郁单曰。何等为三?
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能修梵行;
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以此三事胜郁单曰。

“阎浮提人亦以上三事胜饿鬼趣。
“阎浮提人亦以上三事胜龙、金翅鸟。
“阎浮提以上三事胜阿须伦。
“阎浮提人以此三事胜四天王。
“阎浮提人亦以上三事胜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点评

佛在人间(阎浮提)成道,传法,以人间为主。 那么,其他道的众生,如何受教化呢? 从阿含 里的记述这中,可以明显看出,佛讲法时,不但有人类的听众,还有旁生,欲界诸天,色界天,以及五净居天,都 来过。 而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4 20:0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8-11-14 20:03 编辑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5 19:25
“阎浮提人有三事胜拘耶尼人。何等为三?
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
三者 ...

佛在人间(阎浮提)成道,传法,以人间为主。
那么,其他道的众生,如何受教化呢?
从阿含 里的记述这中,可以明显看出,佛讲法时,不但有人类的听众,还有旁生,欲界诸天,色界天,以及五净居天,都 来过。
而且,佛也前往诸处,如鬼处,诸天,梵天等,为他们说法。

但佛无论在何处,所说的法,都 是一样的。
并不会因为是对某天人说,就有什么超出阿含 之外的东西。

不过,佛,是去不了无色界的,也无法给他们说法。
同样,无形无质的无色界天人也不会参与法会。
还有,无想天也不能闻法。(想一想,为什么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点评

既然佛陀教化,以人间为主,那么,用神通,不是更吸引 人,更见效快吧? 谁会不相信佛的神通呢? 且看,《长阿含 。坚固经》: 佛复告坚固。我终不教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子.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 我但教弟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5 21: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14 20:01
佛在人间(阎浮提)成道,传法,以人间为主。
那么,其他道的众生,如何受教化呢?
从阿含 里的记述这 ...

既然佛陀教化,以人间为主,那么,用神通,不是更吸引 人,更见效快吧?
谁会不相信佛的神通呢?

且看,《长阿含 。坚固经》:
佛复告坚固。我终不教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子.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
我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所以者何。有三神足。
云何为三。一曰神足。二曰观察他心。三曰教诫。
云何为神足。
长者子。比丘习无量神足。能以一身变成无数。以无数身还合为一。若远若近。山河石壁。自在无碍。犹如行空。于虛空中结加趺坐。犹如飞鸟。出入大地。犹如在水。若行水上。犹如履地。身出烟火。如大火聚。手扪日月。立至梵天。若有得信长者.居士见此比丘现无量神足。立至梵天。当复诣余未得信长者.居士所。而告之言。我见比丘现无量神足。立至梵天。彼长者.居士未得信者语得信者言。我闻有瞿罗咒。能现如是无量神变。乃至立至梵天。佛复告长者子坚固。彼不信者。有如此言。岂非毀谤言耶?
坚固白佛言。此实是毀谤言也。
佛言。我以是故。不[来*力]诸比丘现神变化。
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如是。长者。此即是我诸比丘所现神足。
(他心论同,略)

云何为教诫神足。
长者子。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十号具足。于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清净。梵行具足。
若长者.居士闻已。于中得信。得信已。于中观察自念。我不宜在家。若在家者。钩锁相连。不得清净修于梵行。我今宁可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具诸功德。乃至成就三明。灭诸暗冥。生大智明。
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乐独闲居。专念不忘之所得也。
长者子。此是我比丘现教诫神足。
===========
注,这是佛法中的智慧教化,不共他说。
后面,佛又举例,阿示已比丘,为解心中疑问,直到梵天,却被 梵天劝回人间:答案在你的老师那里。
四大如何永灭?识灭则名色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点评

重要的事,不得不再重复一遍: 佛法,重的是智慧。成佛之道 ,在于般若。 《增一阿含 》中,调达因神通获得大供养,甚至一时超过佛陀。 比丘不解,佛告诉大家: 勿舍本逐末。 戒,是世俗法,定,神通,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8 19: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15 21:41
既然佛陀教化,以人间为主,那么,用神通,不是更吸引 人,更见效快吧?
谁会不相信佛的神通呢?

重要的事,不得不再重复一遍:

佛法,重的是智慧。成佛之道 ,在于般若。

《增一阿含 》中,调达因神通获得大供养,甚至一时超过佛陀。
比丘不解,佛告诉大家:
勿舍本逐末。

戒,是世俗法,定,神通,是世俗 法,只有慧,才是不共的,才是解脱之工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点评

回帖被 审X2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1 19:5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18 19:18
重要的事,不得不再重复一遍:

佛法,重的是智慧。成佛之道 ,在于般若。

再举个例子:
当时,宾 头卢尊者为了取一个檀香本钵,显现神通。
世尊知道后,批评他无缘无故在白衣前显神通。
(《四分律。卷五十一》

     【  时王舍城有长者。是六师弟子。得大段旃檀木。即用作钵。以宝作络囊盛之。于中庭竖高标安着其上。唱言。若此王舍城。有沙门婆罗门。是阿罗汉有神力者。可取此钵去。
        时富兰迦葉。至长者所语言。我是阿罗汉。有大神力。可持此钵并囊与我。
       长者语言。汝若是阿罗汉有大神力与汝。汝可往取。彼欲取而无由得。
       时末佉罗瞿奢罗阿夷头翅舍钦婆罗波瞿迦旃延讪毗罗吒子尼揵陀若提子等。至长者所作如是言。我是阿罗汉有神力。可以此钵并囊与我。
     长者言。若汝是阿罗汉有大神力者与汝。汝可往取。彼欲取而无由得。

      尔时宾头卢大目连。共在一大石上坐。宾头卢语目连。汝是阿罗汉。世尊记汝神足第一。汝可往取。
     目连言。我未曾白衣前现神足。汝亦是阿罗汉有大神力。世尊记汝师子吼最为第一。汝可往取。
      时宾头卢闻目连语已。即合石踊身虚空。绕王舍城七匝。国人皆东西避走言石欲堕。
      时彼长者在阁堂上。遥见宾头卢在虚空中。即合掌作礼作如是言。取此钵宾头卢。宾头卢即取钵。
     长者复言。小下住宾头卢。宾头卢即小下住。
      时彼长者。从手中取钵盛满美食与。时宾头卢取钵已。还以神足力乘虚而去。
      诸比丘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宾头卢言。云何在白衣前现神足。
      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知而故问宾头卢。汝于白衣前现神足耶。
     答言实尔。
     时世尊无数方便呵责宾头卢。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于白衣前现神足。犹如淫女为半钱故于众人前自现。汝亦如是。为弊木钵故。于白衣前现神足。不应于白衣前现神足。若现突吉罗。
      比丘不应畜旃檀钵。若畜如法治。若得已成者。听破分与诸比丘作眼药。】
===============

因为佛法中的神通,是为了获得如实知见,目的在于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8-11-25 19:30 编辑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18 19:18
重要的事,不得不再重复一遍:

佛法,重的是智慧。成佛之道 ,在于般若。

再举个例子:
当时,宾 头卢尊者为了取一个檀香本钵,显现神通。
世尊知道后,批评他无缘无故在白衣前显神通。
(《四分。卷五十一》

     【  时王舍城有长者。是六师弟子。得大段旃檀木。即用作钵。以宝作络囊盛之。于中庭竖高标安着其上。唱言。若此王舍城。有沙门婆罗门。是阿罗汉有神力者。可取此钵去。
        时富兰迦葉。至长者所语言。我是阿罗汉。有大神力。可持此钵并囊与我。
       长者语言。汝若是阿罗汉有大神力与汝。汝可往取。彼欲取而无由得。
       时末佉罗瞿奢罗阿夷头翅舍钦婆罗波瞿迦旃延讪毗罗吒子尼揵陀若提子等。至长者所作如是言。我是阿罗汉有神力。可以此钵并囊与我。
     长者言。若汝是阿罗汉有大神力者与汝。汝可往取。彼欲取而无由得。

      尔时宾头卢大目连。共在一大石上坐。宾头卢语目连。汝是阿罗汉。世尊记汝神足第一。汝可往取。
     目连言。我未曾白衣前现神足。汝亦是阿罗汉有大神力。世尊记汝师子吼最为第一。汝可往取。
      时宾头卢闻目连语已。即合石踊身虚空。绕王舍城七匝。国人皆东西避走言石欲堕。
      时彼长者在阁堂上。遥见宾头卢在虚空中。即合掌作礼作如是言。取此钵宾头卢。宾头卢即取钵。
     长者复言。小下住宾头卢。宾头卢即小下住。
      时彼长者。从手中取钵盛满美食与。时宾头卢取钵已。还以神足力乘虚而去。
      诸比丘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宾头卢言。云何在白衣前现神足。
      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知而故问宾头卢。汝于白衣前现神足耶。
     答言实尔。
     时世尊无数方便呵责宾头卢。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于白衣前现神足。犹如淫女为半钱故于众人前自现。汝亦如是。为弊木钵故。于白衣前现神足。不应于白衣前现神足。若现突吉罗。
      比丘不应畜旃檀钵。若畜如法治。若得已成者。听破分与诸比丘作眼药。】
===============

因为佛法中的神通,是为了获得如实知见,目的在于智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18 19:18
重要的事,不得不再重复一遍:

佛法,重的是智慧。成佛之道 ,在于般若。

回帖被 审X2

点评

再看看世尊对神通第一大目建连的看法: 《 四分律。卷一》 夏九十日。时世谷贵人民饥饿。白骨狼藉乞求难得。时毗兰若婆罗门。虽请如来及比丘僧。三月都不供养供给所须。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4 19:4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看世尊对神通第一大目建连的看法:
                              《 四分律。卷一》

      夏九十日。时世谷贵人民饥饿。白骨狼藉乞求难得。时毗兰若婆罗门。虽请如来及比丘僧。三月都不供养供给所须。何以故。皆是魔波旬所作。(诸比丘乞得马麦)
      时尊者大目连。往世尊所,头面作礼,却坐一面。
       白世尊言。大德。今此间谷贵,人民饥饿,乞求难得。诸比丘食饮粗恶而皆羸瘦。
       若世尊听诸神足比丘,诣郁单越取自然粳米食者当往。
      佛告目连言。诸有神足比丘,可往至彼取粳米食。无神足者当云何?
      目连白佛。诸有神足者随意自往。
      不得神足者,我当以神足力,接往至彼。
     佛告目连。止止。莫作是语。何以故?汝等丈夫得神足可尔。未来世比丘当云何?
===========
《五分律。卷一》同:
时尊者目犍连。在静处作是念。今此国中乞食难得。我今当与得神通者到郁单越食自然粳米。念已即从坐起至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向作是念。今此国中乞食难得。当与得神通者到郁单越食自然粳米。佛告目连。汝等可尔。凡夫比丘当如之何。目连白佛。我当以神力接之。

佛言。止止。汝虽有是神力。宿对因缘欲置何所。又奈将来诸凡夫何。

目连受教。默然而止。
=============

   为了来世,诸未证过人法比丘,因世人恭敬而种福田,自己得供养以活命,藏巧守拙是首选 。
佛陀之计深远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点评

当然,在《十诵律。卷二》中,也记载了诸弟子用神通不准确,及不被理解的事。 若究竟唯 佛。 可见,神通只是方便法,不是究竟法。 不过分信赖神通,利大于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5 06:2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24 19:42
再看看世尊对神通第一大目建连的看法:
                              《 四分律。卷一》

当然,在《十诵律。卷二》中,也记载了诸弟子用神通不准确,及不被理解的事。
若究竟唯 佛。

可见,神通只是方便法,不是究竟法。
不过分信赖神通,利大于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点评

一时长老大目揵连。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空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 从三昧起。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已。还疾入定。作如是念。我在定中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 从三昧起语诸比丘。我在耆阇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6 19:4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25 06:23
当然,在《十诵律。卷二》中,也记载了诸弟子用神通不准确,及不被理解的事。
若究竟唯 佛。

一时长老大目揵连。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空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
       从三昧起。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已。还疾入定。作如是念。我在定中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
       从三昧起语诸比丘。我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处无色定。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
       诸比丘语目连。何有是处。入无色定当见色闻声。何以故。若入无色定。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
       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汝等莫说目连犯罪。
      何以故。目连但见前事不见后事。如来亦见前亦见后。
      是目连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处无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从定起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闻已还疾入定。便自谓。我入定闻声。若入无色定。若见色若闻声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故。若目连空无过人法故妄语者亦无是处。是目连随心想说无罪。

      有一时诸比丘问长老目连。多浮陀河水从何处来。
      目连答言。此水从阿耨达池中来。
     诸比丘言。阿耨达池其水甘美有八功德。此水沸热碱苦何有此事。汝目连。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
    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汝等莫说目连是事犯罪。何以故。阿耨达池去此极远。是水本有八功德甘美。经历五百小地狱上来。是故碱热。汝等若问目连是水何故碱热。能随想答。目连实语无犯。

     有一时大目揵连入定。见跋耆诸夜叉与摩竭陀夜叉共斗。破摩竭陀夜叉。从定起已语诸比丘。跋耆人当破摩竭陀人。
     后阿阇世王。善将兵众破跋耆人。诸比丘语大目揵连。汝先言跋耆人当破摩竭陀人。今摩竭陀人破跋耆人。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
       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莫说目连是事犯罪。何以故。目连见前不见后。如来见前亦见后。是跋耆夜叉与摩竭陀夜叉共斗得胜。时跋耆人亦破摩竭陀人。后阿阇世王更集兵众共战得胜。是目连随心想说无犯。

      目连又后入定。见摩竭陀夜叉。与跋耆夜叉共斗得胜。目连从三昧起。语诸比丘。摩竭陀人当破跋耆人。后共斗时跋耆人得胜。
     诸比丘语目连。汝先言摩竭陀人当破跋耆人。今跋耆人更破摩竭陀人。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
      是事问佛。佛语诸比丘。莫说目连是事犯罪。何以故。目连见前不见后。如来见前亦见后。是摩竭陀夜叉与跋耆夜叉共斗得胜。时摩竭陀人亦胜跋耆人。后跋耆人更集兵众共斗得胜。目连随心想说无犯。

     有一时目连。晨朝时到着衣持钵入居士舍。与敷座处共相问讯。
     居士言。大德目连。是妊身妇人为生男女。目连答言。生男。语已便去。
     复有一梵志来入舍。居士问言。此妊身妇人为生男女。答言。生女。
      后 实生女。
      诸比丘语目连。汝先说居士妇生男。今乃生女。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
      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莫说目连是事犯罪。何以故。目连见前不见后。如来见前亦见后。是时此女是男。后转为女。目连随心想说无犯。后复相他生女亦如是。

      尔时大旱。目连入定见。却后七日天当大雨沟坑满溢。
     诸城邑人皆闻是语。咸大欢喜。国中人民皆舍众务覆屋盖藏。各各屈指捉筹数日。到第七日尚无雨气。何况大雨。
     诸比丘语目连。汝言七日大雨沟坑满溢。今无雨气何况有雨。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
      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莫说目连是事犯罪。何以故。目连见前不见后。如来亦见前亦见后。是七日时实有大雨。有罗睺阿修罗王。以手接去置大海中。目连随心想说无犯。

      又一时长老莎伽陀语诸比丘。我入禅定。能令阿鼻地狱上至阿迦腻吒天满其中火。
       诸比丘言。何有是处。声闻弟子能作大火从阿鼻地狱极至梵世。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莎伽陀应摈治驱遣。
      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莫说莎伽陀是事犯罪。何以故。若比丘依初禅修如意足得神通力。从阿鼻地狱上至阿迦腻吒天自在能满中火。若依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亦如是。
       是莎伽陀依止四禅。善修如意足得大神通。若念从阿鼻地狱上至阿迦腻吒天自在随意能满中火。是莎伽陀实语无犯。

      又一时长老输毗陀语诸比丘。我一念中能识宿命五百劫事。
        诸比丘言。何有是处。声闻弟子在一念中极多能知一世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输毗陀应摈治驱遣。
      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莫说输毗陀是事犯罪。
       何以故。是人前身从无想天命终来生此间。无想天上受五百劫。是故自说。我一念中能知五百劫事。是输毗陀随心想说无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点评

上面资料,来自《十诵律。卷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6 19:4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26 19:44
一时长老大目揵连。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空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
       从三昧起。闻阿修罗城 ...

上面资料,来自《十诵律。卷二》

点评

总的来说,朴实,是阿含 的一大特色。 为何? 这是为了让到时候多的人能懂,从而把更多的人引入正途。 把高深的义理,用浅显的话说出来,这才是大智慧。 如:阿难认为十二缘起很浅,佛说,那是佛陀的领域,试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9 20: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9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26 19:45
上面资料,来自《十诵律。卷二》

总的来说,朴实,是阿含 的一大特色。
为何?
这是为了让到时候多的人能懂,从而把更多的人引入正途。
把高深的义理,用浅显的话说出来,这才是大智慧。
如:阿难认为十二缘起很浅,佛说,那是佛陀的领域,试试就知道了。

佛法能广传,此功不可没也。
============
用世俗 的一个例子来说明 吧: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第一卷:
“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宋·曾慥《类说》卷四十八引《墨客挥犀》:
“白乐天每次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又易之。”)

---------
如实知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点评

正因为阿含 这种看浅实深的特点 ,才使后人对其理解纷纷 ,各有所执。 (“人皆谓我道大,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呵呵) 从佛教 的发展史上就可以看出来 ,佛世到涅般后的百年,最初,大家共持十二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 07: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1-29 20:12
总的来说,朴实,是阿含 的一大特色。
为何?
这是为了让到时候多的人能懂,从而把更多的人引入正途。
...

正因为阿含 这种看浅实深的特点 ,才使后人对其理解纷纷 ,各有所执。
(“人皆谓我道大,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呵呵)
从佛教 的发展史上就可以看出来 ,佛世到涅般后的百年,最初,大家共持十二部经,的不同意见,还可以讨论,决定,故可一味和合。
离佛世越远,则分歧越大,先出现在持 戒上,故有第二结集。
再后来,对经典的理解不同,就形成了不同部派,先上座与大众。后再分为十八部(《异部宗轮论》)。
再后来,大小乘之争,再后来,密教兴起,再后来,佛法在印度灭亡。

所以,今 人学习佛法,如何从珍贵的阿含十二部中,解佛义,践佛道 ,求解脱,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
如实知见
佛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楼主| 发表于 2019-2-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写到这里,也该告一段落了。

它的标题,改成这样,似乎更合适一些:

《从三生到三大阿僧祇劫
      ----浅说阿含 中的三乘解脱之道 》


愿以此文,把对阿含 (系)的一点点整理,思考,呈现于大家,于人于已有小小利益。

同时,把最深的敬意,献给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
及其众弟子,以及过去,现在,未来寻求解脱之道 的众生。





===========
佛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